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6)

1. 燥症

燥症大意

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經文)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易經)火氣一熯。五液皆枯。故燥之為病。血液衰少。而又氣血不能通暢。(原病式)

燥症內因

燥者。陽明金氣所化。金受火制。木旺風生。風火相合。勝濕損津。(原病式)亦有天時久晴。黃埃蔽空。風熱怫鬱而成者。此屬外邪。(六要)其內因所致者。病端不一。有減氣而枯。有減血而枯。(好古)或大病而攻伐太過。或吐瀉而津液頓亡。或飢餓勞倦。損傷胃液。

或思慮勞神。心血耗散。或房勞太過。腎水乾枯。或金石剛劑。預求峻補。或膏粱厚味。炙爆太多。皆能助火爍陰而為燥。(良方)總之。金為水源。金受火克。不能生水而源絕於上。則無以榮膚澤毛。而諸燥作矣。(六要)

燥症外候

在外則皮膚皴揭。在上則咽鼻焦乾。在中則水液衰少而煩渴。在下則腸胃枯涸而便難。(良方)

燥病變症

風燥。由肝血不能榮筋。故筋痛爪裂。火燥。由脾多伏火。故唇揭便秘。血燥。由心血失散。故頭多白屑。發脫須落。虛燥。由腎陰虛涸。故小便數。咽乾喉腫。此皆燥之初因也。濡潤自愈。若不加嗇養。使真水涸竭。為消渴噎膈。為痿痹經閉。為乾咳聲啞。筋脈勁強。口噤拳攣。筋緩不收。而千疴競起。雖欲靜攝。則燎原不可遏矣。(匯補)

燥症脈法

脈緊而澀。或浮而弦。或芤而虛。皆屬燥症。(正傳)

燥症治法

治燥須先清熱。清熱須先養血。養血須先滋陰。(繩墨)宜甘寒之品。滋潤榮衛。甘能生血。寒能勝熱。陰得滋而火殺。液得潤而燥除。故曰。莫治風。莫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子和)

虛燥宜補

若病後曾服汗下藥。及吐後產後。老年瘦羸人。見諸燥症。脈細澀或洪數者。俱屬血液不足。當濡潤之。縱欲人發燥者。多腎虛。以腎主五液也。(匯補)

燥症禁戒

切忌香燥動火。及發汗滲濕利便通導之藥。(入門)損傷津液。至於苦寒辛涼。亦逐末而忘本。世多此弊。其燥愈增。(匯補)

燥症用藥

主以四物湯加減。如皮膚皴揭。加秦艽防風。咽鼻焦乾。加知母黃芩。煩渴。加麥冬、花粉。便難。加麻仁、牛膝。痰燥。加貝母、栝蔞。血燥。加天冬熟地。火燥。壯實者。用清涼飲子以治上焦之燥。用脾約麻仁丸以治中下之燥。虛燥。在腎經者。用地黃湯丸。加天麥冬。

在肝脾經者。用加味逍遙散。加麥冬。或枯梗。或生地。隨症加減。不可膠泥其說也。

燥症選方

清涼飲子,治上焦積熱。口舌咽乾鼻燥。

黃芩,黃連薄荷玄參當歸,芍藥(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便燥。加大黃。水煎服。

脾約麻仁丸(和劑),治脾家伏火。血液燥。大便閉結。

厚朴枳實,芍藥(各二兩),大黃(蒸四兩),杏仁,麻仁(各一兩半)

蜜丸。溫水下。

地黃湯,加味逍遙散,四物湯(三方俱見中風)

大補地黃丸,治下焦虛火。精血枯燥。因而便閉。

熟地(四兩),當歸,山藥,枸杞(各三兩),知母,黃柏(各二兩),山萸肉,白芍藥(二兩),生地(二兩五錢),肉蓯蓉,玄參(各一兩半)

煉蜜丸。鹽湯下。

新制通幽湯,治幽門不通。大便閉結。上衝吸門。嘔食不下。腸燥胃閉。將成噎塞之症。

當歸,紅花桃仁,韭汁,香附牡丹皮蘇子桔梗陳皮

水煎。磨檳榔五分。調和服。

硃砂蘆薈丸,治大便不通。

硃砂(研如飛面五錢),真蘆薈(研細七錢)

滴好酒少許為丸。每服一錢二分。好酒服。朝服暮通。暮服朝通。須天晴時修合。

2. 火症

大意

火乃天地間真陽之氣。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凡腐熟五穀。化精氣神。皆賴此真陽之火。名曰少火。及情竇既開。動過乎靜。動始陽生。動極陽亢。亢則火爆。偏勝而病者。皆亢陽之火。名曰壯火。(匯補)壯火食氣。少火生氣。(內經)所以少火之火。

無物不生。壯火之火。無物不耗。可見火與元氣。勢不兩立。一勝則一負。故曰。火為元氣之賊。(東垣)

內因

恚怒則火起於肝。憂思則火起於脾。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悲哀則火起於肺。過喜則火起於心。心為君主。自焚則死矣。(內經)

外候

諸痛瘡瘍。諸腹脹大。諸病有聲。鼓之如鼓。諸嘔吐酸。麻黃。皆屬於熱。諸熱瞀瘛。諸逆衝上。諸躁狂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諸病胕腫。疼酸驚駭。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火。(內經)言屬熱者。君火之病。屬火者。相火之症。不可不辨。

火分各經

掉眩瘛瘲。脅痛目赤。肝火動也。悲笑譫妄。口舌瘡瘍。心火動也。腹脹有聲。口臭唇腫。脾火動也。喘咳煩悶。鼻塞鼽衄。肺火動也。夢遺精濁。躁擾牙宣。腎火動也。目黃口苦。耳鳴脹痛。膽火動也。多作腹痛。血淋溺濁。小腸火也。嘔吐嘈雜。面浮齦腫。胃家火也。暴瀉黃赤。

便結不通。大腸火也。癃閉淋瀝。遺溺混濁。膀胱火也。喉痹昏昧。頭眩格食。三焦火也。陽事頻舉。不交精泄。命門火也。(六要)大概屬肝者。諸風之火。屬脾胃者。諸濕痰火。屬心肺者。諸熱實火。屬腎者。諸虛陰火。散於各經。浮游之火。入氣分。無根之火。入血分。

消陰伏火。故曰。諸病尋痰火。痰火生異症。(入門)

火升有三

氣從左邊起者。肝火也。氣從臍下起者。陰火也。氣從湧泉穴起者。虛之甚也。(丹溪)要知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抉相火。自覺冷者。非真冷也。乃火極似水耳。(原病式)

虛火有五

有勞倦內傷。身熱無力。為氣虛火者。有失血之後。陰分轉劇。為血虛火者。有遇事煩冗。心火焦灼。為陽強病者。有房室過度。腎水不足。陽光上亢。為陰虛火者。有老弱病後。吐瀉脫元。上熱下寒。為陽虛火者。(匯補)

鬱火有三

有平素內熱。外感風寒。腠理閉塞而為鬱熱者。有恚怒不發。謀慮不遂。肝風屈曲而為鬱火者。有胃虛食冷。抑遏陽氣於脾土之中。四肢發熱。捫之烙手而為火鬱症者。(匯補)

虛實分辨

大約實火之熱。日夜無間。口渴能飲。大便堅閉。虛火之熱。向夜潮熱。口燥不飲。大便不閉。(入門)然實火亦有日晡潮熱者。如外感陽明裡症是也。虛火亦有晝夜俱熱者。如氣血兩虛之症也。實火亦有大便泄瀉者。如暑濕氣食之症也。虛火亦有大便乾燥者。如產後病後及老弱血枯便燥是也。當合兼症脈息辨之。(匯補)

脈法

脈浮虛數為虛火。脈沉實數為實火。各隨部位以斷何經之火。(匯補)

死候

卒病暴死。皆屬於火。(內經)蓋因喜怒悲恐驚五者。偶有過中。心火暴甚。腎水不能救之。則陽亢陰竭。卒然不省。故曰。五志之火動極。不治。(丹溪)

又有多謀多怒多欲之人。厥陽之火。無時不動。既已有病。尚爾不息。煎熬真陰。漸致危殆。陰虛則憊。陰絕則死。蓋一水不能勝五火也。(丹溪)

火宜靜養

火之為物。靜則退藏。動則亢上。不拘五臟六腑十二經中。動皆屬火。當恬憚虛無。鎮之以靜。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聽命焉。彼諸火者。將寂然不動。何酷烈暴悍之有。(六要)

總治

火之性不同。在心者位尊麗上。主宰一身。謂之君火。在腎肝者。感心而動。代君行令。謂之相火。君火正治。相火反治。故虛火補之。實火瀉之。鬱火發之。浮火斂之。又曰。降有餘之火。在於破氣。降不足之火。在於滋陰。(匯補)

分治

心火者。譬諸柴薪之火。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宜苦寒涼劑。逆其性而正治之。所謂熱淫所勝。治以鹹寒也。三黃湯當歸六黃湯天王補心丹之類。命門火者。譬諸亢龍之火。遇雨則焚。得濕則燔。人身陽虛之火。不可以寒涼直折。宜辛溫之品。隨其性以反佐之。

所謂據其窟穴而招之也。八味丸附子理中湯之類。肝火者。譬諸雷電之火。鬱蒸愈發。陰濕愈炎。或出地而上升。或與龍而並見。人身肝家之火。挾氣鬱者。宜順氣以導之。所謂氣降則火自降也。挾血燥者。宜養血以濡潤之。所謂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也。逍遙散之類。

挾濕熱者。宜清濕以解之。所謂濕病多自熱生。熱去而濕自除也。左金丸當歸蘆薈丸之類。挾脾虛者。宜培脾以調肝火。所謂木來侮土。則當培土以瀉水也。六君子加黃連白芍之類。肝自虛者。宜補肝以勝其火。所謂肝氣太旺。肝亦自傷。則當敦土以培木也。六君子加當歸、白芍。

挾腎虛者。宜滋腎以抑肝。所謂乙癸同源。腎肝同治也。地黃湯加當歸、白芍。或加柴胡、山梔之類。腎火者。譬諸燈燭之火。得水則燥。添火則竭。惟以膏油加之。則光明不絕。人身下焦陰火上炎。得苦寒之品則真水愈虛。宜滋其精液。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地黃丸加麥冬、五味之類。

脾火者。譬諸紅爐之火。得濕則滅。得木則煙。以灰覆之則溫暖長存。人身脾家之火。得苦寒之劑。則食少瀉多。得惱怒之氣。則面青口苦。故勞倦傷脾發熱者。宜培補中氣。養其化源。所謂甘溫能除大熱也。補中益氣加減。生冷滯脾發熱者。宜升陽開胃。佐以舒脾。所謂火鬱發之也。

火鬱湯

用藥總法

大率肝火用柴胡、赤芍。膽火用柴胡、膽草。心火用黃連、連翹。肺火用黃芩、山梔。脾火用黃連、白芍。腎火用黃柏知母。大腸火用條芩、大黃。小腸火用木通、燈心。胃火加石膏、花粉。膀胱火用山梔、澤瀉。三焦火用玄參、山梔。此皆治熱淫邪勝實火之藥也。若稍涉虛者。

不拘此法。凡君火熾盛。黃柏脈俱大。用諸寒藥直折其火轉甚者。須用薑汁炒藥。或酒製炒。則火自伏。此寒因熱用之法也。凡相火熾盛。兩尺俱大。寸脈反靜者。不可用寒涼。惟黃柏同肉桂並用。隨其性而下行。使心腎之火交於頃刻。然左尺脈獨大者。不可用黃柏。右尺脈獨大者。

不可用肉桂。又兩手尺寸脈不大。但微無力。或浮數無倫者。亦不可用黃柏。雖有煩燥火盛。乃虛陽發露。宜用肉桂、附子同諸補藥。煎成冷服。則無拒格之患。此熱因寒用之法也。如誤用寒藥者死。凡火症左尺脈微細者。宜地黃湯丸。加麥冬、五味。右尺脈微細者。八味地黃湯丸。

左關肝脈無力者。宜逍遙散。或加人參、麥冬、生地、陳皮。右關脾脈無力者。宜補中益氣湯。加白芍、丹皮、麥冬。左寸心脈無力者。宜歸脾湯。右寸肺脈無力者。宜生脈散。其出入加減。於各方中與病合宜者採用之。凡火過盛。必緩之以生甘草。童便降火甚速。火症見血者宜之。

人中白降龍雷之火。陰虛者宜丸藥中用之。火起臍下。小腹唧唧有聲者。陰火也。敗龜板主之。火從足底湧泉穴起。用附子末津調抹足心下。加蓖麻子尤驗。

火症選方

三黃湯(東垣),治膏粱醇酒太過。積熱上中二焦。變諸火症。

黃連,黃芩,黃柏(各一錢),炒山梔,玄參(各八兩),知母(一錢半),石膏(二錢),甘草(七分)

燈心水煎服。

單用前四味。名解毒湯。為丸。名梔子金花丸。去梔子。又名三補丸。一名三黃丸

瀉白散(錢氏),治肺火實盛。

桑白皮(炒),地骨皮(各一兩),甘草(炒五錢)

王海藏加黃芩、山梔。

瀉青丸,治肝火實盛生風之症。

當歸(焙秤),川芎,山梔,龍膽草(焙秤),羌活防風,大黃(煨)

各等分。末之。蜜丸雞豆大。每服一丸。煎竹葉湯同砂糖溫水化下。

清胃散,治胃火。

生地(三分),當歸(三分),丹皮(五分),黃連(三分),升麻(一錢)

加連翹、甘草、赤芍藥。水煎。

回令丸(丹溪),治肝火。

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

為末。粥丸。

導赤散(錢氏),治小腸火。

生地,木通,甘草(等分)

為末。每用三錢。入竹葉七片。煎服。

瀉心湯(錢氏),治心火。

黃連一味。酒炒。加大黃、黃芩、名三黃瀉心湯

涼膈散,治火鬱上焦。

大黃,朴硝(各五錢),甘草,連翹,梔子,黃芩,薄荷(各一兩半)

為末。每服一兩。水二盞。竹葉七片。煎服。

白虎湯(方見發熱)

黑奴丸,治熱毒發斑。煩燥大渴倍常。時行熱病。六七日未得汗。脈洪大而數。面赤目脹。身痛大熱。狂躁欲走。又五六日已上不解。熱在胸中。口噤不能言。為壞傷寒病。醫所不治。棄為死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暖。撥開其口。灌藥下咽即活。

黃芩,釜底煤,芒硝麻黃,灶突墨,梁上塵,小麥奴(各一兩),大黃(一兩二錢)

為末。蜜丸如彈子大。新汲水化下。飲盡當足寒汗出乃瘥。若時頃不汗出。再服一丸。見微利。若不大渴。不可與此藥。以上諸方。皆治實火之劑。

大補陰丸,治下焦相火。

黃柏一味。炒褐色。粥丸。或水丸。

坎離丸(丹溪),一名滋腎丸。治相火上炎。

黃柏,知母,肉桂

逍遙散(易簡),治肝脾二經血虛火症。

當歸,白芍藥,白朮,白茯苓,柴胡(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煎。薛立齋加牡丹皮、山梔。名加味逍遙散。古方逍遙散。即前方。中無牡丹皮、山梔。有薄荷、陳皮、地骨皮。

地黃湯,治腎虛火症。用此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方見中風)

上渴足冷者。方中加肉桂、瘛瘲。上渴足暖者。加麥冬、五味。

四物湯,治血虛火症。

四君子湯,治氣虛火症。

補中益氣湯,治元氣下陷。陰火上炎。

十全大補湯,治火症氣血兩虛者。

人參養榮湯,治心脾腎三經俱虛火症。(五方俱見中風)

火鬱湯(東垣)治火鬱於中。不得舒散。因內傷生冷。抑遏陽氣於脾土中而發熱者。

升麻,葛根,白芍藥,柴胡(各一錢),甘草,防風(各五分)

獨活。名升陽散火湯。每服三四錢。水二盞。加連須蔥白三寸。煎服。

防風通聖散(河間),治鬱火症。因內有積熱。外為風寒所束而發熱者。

防風,川芎,當歸,赤芍藥,連翹,薄荷,麻黃,大黃,芒硝(各半兩),桔梗,石膏,黃芩(各一兩),白朮,山梔,荊芥(各二錢半),滑石(三兩),甘草(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煎服。又名雙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