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補陰丸

DA BU YI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丹溪心法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0%
心經 15%
肝經 15%
膀胱經 7%
脾經 7%
肺經 7%
大腸經 7%
胃經 7%
腎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本方證是由肝腎虧虛,真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腎為水火之臟,本應既濟以並存,真陰虧虛,則相火亢盛而生虛火、虛熱之證,故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足膝疼熱

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咳嗽咯血心煩易怒,足膝疼熱,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

虛火上炎,灼傷肺金,損傷肺絡,故咳嗽咯血;虛火上擾心神,則心煩易怒。治宜大補真陰以治本,佐以降火以治標,標本兼治。

本方以滋陰降火為法,以「陰常不足,陽常有餘,宜常養其陰,陰與陽齊,則水能制火」《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為理論依據

方中重用熟地、龜板滋陰潛陽,壯水制火,即所謂培其本,共為君藥。繼以黃柏苦寒瀉相火以堅陰;知母苦寒而潤,上能清潤肺金,下能滋清腎水,與黃柏相須為用,苦寒降火,保存陰液,平抑亢陽,即所謂清其源,均為臣藥。

應用豬脊髓、蜂蜜為丸,此乃血肉甘潤之品,填精益髓,既能助熟地、龜板以滋陰,又能制黃柏之苦燥,俱為佐使。本證若僅滋陰則虛火難清,單清熱則猶恐復萌,故須培本清源,使陰復陽潛,虛火降而諸症悉除。

正如《刪補名醫方論》中說:「是方能驟補真陰,以制相火,較之六味功用尤捷。」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滋陰藥與清熱降火藥相配,培本清源,兩相兼顧。其中龜板、熟地用量較重,與知、柏的比例為3:2,表明本方以滋陰培本為主,降火清源為輔。

大補陰丸與六味地黃丸雖均能滋陰降火,但後者偏於補養腎陰,而清熱之力不足;前者則滋陰與降火之力較強,故對陰虛而火旺明顯者,選用該方為宜。

現代運用於甲狀腺功能亢進、腎結核、骨結核、糖尿病等屬陰虛火旺者。

傳統服藥法


上為末,豬脊髓蒸熟,煉蜜為丸。每服七十丸(6~9g)空心鹽白湯送下(現代用法:上為細末,豬脊髓適量蒸熟,搗如泥狀;煉蜜,混合拌勻和藥粉為丸,每丸約重 15g,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鹽水送服;或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若脾胃虛弱、食少便溏,以及火熱屬於實證者不宜使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四肢肌肉萎縮咳嗽耳鳴精液中帶血(血性精液)發熱(發燒)嘴中感到鹹鹹的耳聾潮熱在晚上或夜間會發熱心胸煩熱陰莖潰爛遺精尿失禁下肢生疽手腳(四肢)發熱手腳容易出汗

相同名稱方劑


大補陰丸, 出處:《同夀錄》卷一。 組成: 大補陰丸(《同夀錄》卷一。)出處:《同夀錄》卷一。組成:黃柏(酒炒)3兩(淨),知母(酒炒)3兩(淨),龜版(酥炙,去邊)3兩(淨),熟地(酒蒸9次)5兩,鎖陽2兩,甘枸杞2兩,乾薑(炒紫色)2兩,五味子1兩,白芍(酒炒)1兩,天冬1兩,覆盆子2兩,菟絲子(酒炒)2兩,于白朮3兩(炒),陳皮1兩,牡蠣(童便煅)1兩,山萸肉1兩,虎脛骨1兩,防己(酒洗)1兩,牛膝(酒洗)1兩,當歸(酒洗)2兩。主治:益精明目,補腎水,壯腰膝。 。 主治:益精明目,補腎水,壯腰膝。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