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清胃散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現代運用於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屬胃火上攻者。
傳統服藥法:
方劑組成解釋:
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熱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輕清升散透發,可宣達郁遏之伏火,有「火郁發之」之意。黃連得升麻:降中寓升,則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得黃連,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胃熱盛已侵及血分,進而耗傷陰血,故以生地涼血滋陰;丹皮涼血清熱,皆為臣藥。當歸養血活血,以助消腫止痛,為佐藥。升麻兼以引經為使。諸藥合用,共奏清胃涼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熱得除,於是循經外發諸症,皆可因熱毒內徹而解。
相同名稱方劑:
清胃散,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僵蠶、白芷、細辛、川芎各等分。 主治:風牙作痛。
清胃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三。 組成:石膏1兩,寒水石1兩。 主治:痘症口瘡,舌爛唇裂。
清胃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孔氏家傳》。 組成:生薑(薄切)。 主治:小兒胃熱吐。
清胃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組成:石膏1兩(煅),寒水石1兩(煅)。 主治:一切口瘡。
清胃散, 出處:《醫學集成》卷二。 組成:生地、當歸、丹皮、青皮、防風、細辛、升麻。 主治:陽明胃熱齒痛。
清胃散, 出處:《證治匯補》卷四。 組成:生地、丹皮、山梔、知母、玄參、黃芩、石膏、升麻、乾葛、甘草。 主治:陽明經齒痛。
清胃散, 出處:《證治匯補》卷四。 組成:黃連2分,生地2分,升麻5分,丹皮5分,當歸3分,芍藥3分。 主治:陽明經齒痛。
清胃散, 出處:《幼幼集成》卷三。 組成:雅黃連、白當歸、綠升麻、懷生地、粉丹皮、白芷梢各等分,北細辛減半。 主治:走馬牙疳。
清胃散, 出處:《治疹全書》卷下。 組成:黃連、石膏、升麻、生地、丹皮、連翹、元參、甘草、粳米。 主治:牙痛,牙宣,口臭,口瘡。
清胃散,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組成:酒炒黃連、生地、當歸、丹皮、石膏、黑梔。 主治:熱邪蘊隆於胃,牙根潰爛出血,唇口腫痛。
清胃散, 出處:《誠書》卷六。 組成:防風、黃芩、天花粉、厚朴(薑制)、石膏(制)、枳殼、黃連、陳皮、甘草。 主治:小兒舒舌、弄舌。
清胃散, 出處:《嵩崖尊生》卷六。 組成:丹皮1錢,青皮6分,甘草5分,石膏1錢,生地黃1錢,防風1錢,荊芥1錢。 主治:胃熱牙痛面熱。
清胃散, 出處:《喉症指南》卷四。 組成:石膏4錢(煅),生地3錢,黃連2錢,連翹2錢,丹皮2錢,升麻8分。 主治:陽明實火,牙痛,口瘡。
清胃散, 出處:《癧瘍機要》卷下。 組成:升麻、白芷、防風、白芍藥、乾葛、甘草、當歸、川芎、羌活、麻黃、紫浮萍、木賊草各等分。 主治:熱毒在表。
清胃散, 出處:《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黃芩1錢,黃連1錢,生地1錢,丹皮1錢,升麻1錢,石膏1錢。 主治:胃經有熱,牙齒或牙齦作腫,出血不止。
清胃散, 出處:《金鑑》卷五十一。 組成:生地、丹皮、黃連、當歸、升麻、石膏(煅)。 主治:小兒胎熱,蓄於胃中,牙根腫如水泡,名曰重齦。小兒麻時口臭。
清胃散,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人中白3錢,青黛1錢半,白芷1錢半,杭芍1錢半,生石膏2錢,冰片1錢,牛黃5分,麝香1分。 主治:清熱解毒。主治:口糜。
清胃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八引張渙方。 組成:川楝子半兩,黃柏(微焙,炙)半兩,當歸(洗,焙乾)半兩,地榆(炙)半兩,黃連(去須,炒)半兩。 主治:小兒挾熱泄痢。
清胃散, 出處:《瘍科選粹》卷三。 組成:當歸身1錢5分,生地黃1錢5分,牡丹皮1錢5分,黃連1錢5分,升麻3錢,石膏2錢,細辛3分,黃芩1錢。 主治:胃脘痛,胃火盛者。
清胃散, 出處:《金鑑》卷六十三。 組成:薑黃、白芷、細辛、川芎各等分。 主治:骨槽風初起。乃手少陽三焦,足陽明胃二經風火,起於耳前,連及腮頰筋骨隱痛,腫硬難消,熱不盛者。
清胃散, 出處:《辨證錄》卷五。 組成:石膏2錢,半夏2錢,茯苓3錢,桂枝3分,麥冬3錢,陳皮1錢,葛根1錢。 主治:春溫。春月傷風,發寒發熱,口苦,兩脅脹滿,或吞酸吐酸。
清胃散, 出處:《金鑑》卷七十八。 組成:車前子1錢,石膏1錢,大黃1錢,柴胡1錢,桔梗1錢,黑參1錢,黃芩1錢,防風1錢。 主治:小兒生贅。固脾胃積熱上壅,贅生眼胞之內,初起如麻子,久則漸長如豆,隱摩瞳仁,赤澀淚出。
清胃散, 出處:《脾胃論》卷下。 組成:真生地黃3分,當歸身3分,牡丹皮半錢,黃連(揀淨)6分(如黃連不好,更加2分,如夏月倍之),升麻1錢。 主治:清胃涼血。主治:胃經積熱,上攻口齒,上下牙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面發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口腮頰腫痛,口氣臭熱,舌咽乾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味清胃湯
相似度 83%
清中散
相似度 83%
升麻清胃散
相似度 83%
乾葛清胃散
相似度 76%
清胃解毒湯
相似度 76%
升麻清胃湯
相似度 72%
升連清胃飲
相似度 72%
化雲湯
相似度 66%
蒲藕丸
相似度 66%
茅花湯
相似度 66%
四寶湯
相似度 66%
葛根清胃湯
相似度 66%
六味涼血消毒散
相似度 66%
羊骨散
相似度 66%
防風升麻湯
相似度 66%
救焚湯
相似度 66%
滋陰清胃固齒丸
相似度 61%
當歸龍膽散
相似度 61%
涼心清肝湯
相似度 61%
八味石膏散
相似度 61%
涼血抑火湯
相似度 61%
通玄二八丹
相似度 60%
養心化毒湯
相似度 60%
破癥瘕散
相似度 60%
風水散斑湯
相似度 60%
加味朱砂安神丸
相似度 60%
黃連瀉火湯
相似度 60%
散襟湯
相似度 60%
加味歸朮穹散
相似度 60%
加味歸芎飲
相似度 60%
滋陰清胃丸
相似度 58%
蕙草湯
相似度 57%
三黃補血湯
相似度 57%
香連四物湯
相似度 57%
當歸地黃膏
相似度 57%
清氣養榮湯
相似度 57%
當歸膏子
相似度 57%
內補丸
相似度 57%
大補血丸
相似度 57%
黃連芎歸湯
相似度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