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維

《回春錄》~ 一、內科 (6)

回本書目錄

一、內科 (6)

1. 伏暑

壬申八月,範蔚然,患感旬余,諸醫束手。乃弟麗門懇孟英治之,見其氣促音微,呃忒自汗,飲水下咽,隨即傾吐無餘。曰:伏暑在肺,必由溫散以致劇也。蓋肺氣受病,治節不行,一身之氣,皆失其順降之機,即水精四布,亦賴清肅之權以主之,氣既逆而上奔,水亦泛而上溢矣。但清其肺,則諸恙自安。

白話文:

壬申年的八月,範蔚然得了感冒十幾天,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他的弟弟麗門懇求孟英為他診治。孟英見他氣短聲音微弱,呃逆出汗,喝水後立即吐出來。因此說:夏天伏熱侵犯肺部,一定是由於溫熱的病氣散發而導致病情加重。肺氣受到疾病侵襲,調節功能失常,全身的氣機都失去了正常下降的機制,於是津液水液四處分散,也依賴肺氣的清肅功能來調節。氣機逆行向上衝,津液水液也就泛濫向上溢出。只要清降肺氣,各種症狀自然就會緩解。

乃閱前服諸方,始則柴、葛、羌、防以升提之,火藉風威,吐逆不已,猶謂其胃中有寒也,改用桂枝乾薑以溫燥之,火上添油,肺津欲絕,自然氣促音微,疑其陽虛將脫也,徑予:(人)參,(當)歸,蛤蚧柿蒂丁香以補而納之,愈補愈逆,邪愈不出,欲其愈也難矣。亟屏前藥,以瀉白散清燥救肺湯,數服而平。

白話文:

我看過他之前服用的所有藥方,一開始用柴胡、葛根、羌活、防風來升提,但火勢助長風力,嘔吐不止,還以為他胃中有寒,改用桂枝、乾薑來溫燥,結果火上加油,肺中津液將要乾涸,自然氣息急促,聲音微弱,懷疑他陽氣虛弱將脫,直接給他:人參、當歸、蛤蚧、柿蒂、丁香來補益收斂,但越補越逆,邪氣越出不來,想要他好起來很難了。趕緊停用之前的藥,用瀉白散加上清燥救肺湯,服了幾劑就痊癒了。

莊半霞,芝階中翰之三郎也,闈(舊稱試院為闈,闈後,是指參加鄉試之後)後患感,日作寒熱七、八次,神氣昏迷,微癍隱隱、醫者無策,始延孟英視之。曰:此平昔飲酒,積熱深蘊,挾感而發,理從清解,必誤投溫補,以致熱勢披猖若是。詢之果三場皆服(人)參,且攜棗子浸燒酒入闈。

白話文:

莊半霞是芝階中翰的三兒子。參加鄉試後,莊半霞感染風寒,每天發作寒熱七、八次,精神恍惚,身體虛弱,醫生都束手無策。於是請來孟英診治。孟英說:這是因為莊半霞平日嗜酒過度,寒熱積聚在體內,再加上感染風寒而發病。應該用清涼解毒的藥物治療,但醫生卻誤用溫補之藥,導致病情加重。詢問後得知,莊半霞在參加考試的三場中都服用人參,還攜帶用燒酒浸泡的棗子進考場。

初病尚不至此,因連服羌、防、薑、桂,漸以滋甚。孟英先予白虎湯三劑,癍化而寒熱漸已。繼用大苦寒之藥泄其熱結,所下黑矢,皆作棗子氣。旬日後,予甘潤滋濡之法,兩月始得痊愈。

白話文:

剛開始發病時,情況還沒有嚴重到這種程度。但由於連續服用羌活、防風、生薑、桂枝等藥材,症狀逐漸加重。孟英大夫一開始給他開了三劑白虎湯,腫塊化膿,寒熱症狀逐漸減輕。接著使用大寒涼的藥物來瀉熱,排出的黑色糞便都有棗子味。十天後,給他開了甘潤滋養的藥方,兩個月後才完全康復。

棲流所司藥陳芝田,於仲夏患感,諸醫投以溫散,延至旬日,神昏譫妄,肢搐耳聾,舌黑唇焦,囊縮溺滴,胸口隱隱微癍,一望而知其危矣。轉邀孟英診之,脈細數而促。曰:陰虧熱熾,液將涸矣。遂用:西洋參,元參,生地,二冬,知(母),(黃)柏,楝實,石斛白芍甘草梢,銀花,木通犀角石菖蒲,大劑投之。

白話文:

居住在棲流地的藥房主管陳芝田,在仲夏時節患了感冒。眾多醫師都開了溫散的藥方,但病情延續了十天,他出現了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四肢抽搐、耳聾、舌頭發黑嘴脣焦乾、小便縮短變少、胸口隱隱作痛等症狀。一看就知道情況很危急。

後來轉而請孟英醫師來診斷,發現脈象細小、快速且急促。孟英說:「陰液不足,熱氣旺盛,津液快要乾涸了。」於是開了一劑大劑量的藥方:西洋參、元參、生地、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知母、黃柏、楝實、石斛、白芍、甘草梢、銀花、木通、犀角、石菖蒲。

次日復診,其家人云:七八日來小溲不過涓滴,昨服藥六七個時辰後,解得小溲半杯。孟英曰:此即轉機也。然陰氣枯竭,甘涼濡潤不厭其多,於前方再加龜板鱉甲百合、花粉,大鍋煎之,頻灌勿歇。如是者八日,神氣始清,諸恙悉退,純用滋陰之藥,調治匝月而瘳。予謂孟英學識過人,熱腸獨具,凡遇危險之候,從不輕棄,最肯出心任怨以圖之。

白話文:

第二天複診時,患者家屬說:近七八天來,小便非常少,昨天服藥六七小時後,才解出半杯小便。孟英說:這就是好轉的徵兆。但現在患者陰氣極度虧損,甘涼滋潤的藥物多多服用沒問題,在原來的藥方中再加入龜板、鱉甲、百合、花粉,用大鍋煎煮,頻繁灌服,不要間斷。這樣連續八天,患者精神氣色才開始好轉,各種症狀都消退了。孟英全程使用滋陰的藥物,經過一個月的調理,患者痊癒了。我認為孟英學識過人,充滿熱心腸,每次遇到危急情況,都不輕易放棄,最願意付出心力,承擔責任來治療。

如此案八日後神氣始清,若經別手,縱使治法不錯,而一二帖不甚起色,必規避堅辭,致病家惑亂,謀及道旁,雖不死於病,亦必死於藥矣。此在醫者之識老心堅,又須病家之善於賢而任之專也,談何易耶?又聞孟英嘗云:溫熱液涸神昏,有投犀角地黃等藥至十餘劑始得神清液復者,因溫熱案最夥,不暇詳錄,姑識此以告司人之命者。

白話文:

像這個案例,八天後精神氣色才開始恢復。如果換了其他醫生,即使治療方法沒有問題,一兩帖藥下去都沒有太大效果,他們一定會找藉口推託,導致病人迷惑動搖,甚至尋求庸醫偏方。即使病人沒有死於疾病,也可能會死於亂吃藥。這需要醫生有堅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也需要病人有耐心和信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

另外,我聽說孟英曾經說過:溫熱病導致體液枯竭神志昏迷,有些人服用犀角、地黃等藥物十幾次才能恢復精神和體液。由於溫熱病的病例很多,我沒有時間詳細記錄,暫且記下這個案例告訴那些負責病人性命的人。

姚祿皆,在金陵,適遇大水,繼而回杭,途次酷熱,患感。顧某診為濕邪,與桂枝、葛根藥三帖,病乃劇。趙笛樓知其誤治,連用清解,因見藍癍不肯,承手。迓孟英視之,脈細數而體瘦,乃平昔陰虧,熱邪藉風藥而披猖,營液得溫燥而乾涸,癍色既紺,危險萬分。勉投大劑:石膏知母白薇梔子青蒿,丹皮,竹葉竹瀝,童溲之藥,調以神犀丹

白話文:

姚祿皆在金陵遇上大水,返回杭州時,遇上酷熱天氣,患上感冒。顧某診斷為濕邪,開了三帖桂枝、葛根的藥物,病情卻加重了。趙笛樓知道顧某誤診,連續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但姚祿皆出現藍紫色瘀斑,趙笛樓便不再治療。

孟英見到姚祿皆後,發現他脈搏細數,體型瘦弱。推斷姚祿皆平時陰虛,桂枝、葛根等溫熱藥物助長了熱邪,營液被熱邪烘乾,出現了藍紫色瘀斑,情況十分危急。孟英開了大劑量的藥物:石膏、知母、白薇、梔子、青蒿、丹皮、竹葉、竹瀝、童尿,並調入神犀丹。

三服,大解下如膠漆,癍色漸退,而昏狂遺溺,大渴不已。仍與前方,調以紫雪,數劑,熱退神清,而言出無倫,猶如夢囈,或慮其成癲。孟英曰:痰留包絡也。與:犀角,菖蒲,元參,鱉甲,花粉,竹茹黃連,生地,木通,甘草為方,調以珍珠牛黃,始得漸安。改授存陰,調理而愈。

白話文:

連續三天服藥後,患者大便下痢如膠黏漆,發黑的痘瘡色素逐漸退去,但出現昏迷、大小便失禁和持續的口渴。醫生繼續使用原有的藥方,加入紫雪調整,服用數劑後,發燒退去,神志清醒;但言語沒有條理,就像說夢話一樣,讓人擔心會變成癲癇。孟英說:是痰液停留在心肺之間的包裹臟腑的部位所致。於是,使用犀角、菖蒲、元參、鱉甲、花粉、竹茹、黃連、生地、木通和甘草作為藥方,再加入珍珠和牛黃,病人才逐漸安穩下來。改用補腎滋陰的藥物調理後,病情痊癒。

關穎庵,患寒熱,醫者泥於今歲之司天在泉,率投溫燥,以致壯熱不休,阮某用小柴胡湯和解治,遂自汗神昏,苔黑舌強,肢掣不語,唇繭齒焦。張某謂『癍疹不透」,擬進(皂)角刺、荊、蒡。越醫指為「格陽假熱」,欲以附子引火歸元。許芷卿診知為伏暑,而病家疑便溏不可服涼藥,復延孟英診之,曰:陰虛之體,熱邪失清,最易劫液,幸得溏瀉,邪氣尚有出路,此正宜乘此一線生機,迎而導之,切勿遲疑。

白話文:

關穎庵患有寒熱症,醫生因今年值年星宿為泉,就用溫燥的藥物治療,導致壯熱不斷。阮某用小柴胡湯和解治療,結果出汗神志昏迷,舌苔黑舌強直,四肢抽搐不能言語,嘴脣乾裂牙齒發焦。張某認為「麻疹沒有透發」,打算用皁角刺、荊芥、蒼耳子。越地的醫生則說是「格陽假熱」,想用附子引火歸元。許芷卿診斷為伏暑,但病家懷疑腹瀉不能服用涼藥,又請孟英診治。孟英說:「陰虛體質,熱邪失去清氣,很容易耗傷津液,幸好有腹瀉,邪氣還有出路,應該乘著這條生路,迎合並引導它,切勿猶豫不決。」

遂與芷卿商投王晉三犀角地黃湯加知(母)、麥(冬)、花粉、西洋參、元參、貝(母)、(石)斛之類,大劑服八九日,甫得轉機。續予甘涼充液六、七劑,忽大汗如雨者一夜,人皆疑其虛脫。孟英曰:此陰氣復而邪氣解也,切勿驚惶。嗣後果漸安穀,投以滋補而愈。

白話文:

於是與芷卿討論,給患者服用王晉三犀角地黃湯,再添加知母、麥冬、花粉、西洋參、元參、貝母、石斛等藥物,大量服用八九天,才開始好轉。接著再給予清涼滋潤的藥物六七劑,突然有一天患者大汗淋漓,一整夜像下雨一樣。大家都懷疑他會虛脫。孟英說:「這是陰氣恢復,邪氣解除的徵兆,不要驚慌。」之後,患者的狀態逐漸好轉,再用滋補的藥物治療便痊癒了。

繼有陳菊人明府乃郎,病較輕於此,因畏犀角,不敢服,竟至不救,豈不惜哉!

石誦羲,夏杪患感,多醫廣藥,病勢日增,延逾一月,始請孟英診焉。脈至:右寸關滑數上溢,左手弦數,耳聾口苦,熱甚於夜,胸次迷悶,頻吐黏沫,啜飲咽喉阻塞,便溏溺赤,間有譫語。曰:此暑熱始終在肺,並不傳經,一劑白虎湯可愈者,何以久延至此也?乃尊北涯,出前所服方見示,孟英一一閱之,惟初診顧聽泉用清解肺衛法為不謬耳。其餘溫散升提,滋陰涼血,各有來歷,皆弗心思,原是好方,惜未中病。

白話文:

石誦羲在夏天末尾得了感冒,服用過很多醫師開的藥,病情卻日益加重,拖了一個多月,才請孟英診治。診脈後,孟英發現:右寸關脈滑數上溢,左手脈弦數,耳聾口苦,晚上發熱尤其嚴重,胸中煩悶,經常吐出粘沫,喝水時咽喉阻塞,大便溏稀小便赤黃,偶爾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孟英說:這是暑熱始終都在肺部,並沒有傳遍全身,一劑白虎湯就能治癒,為什麼拖延到現在呢?孟英請出石誦羲的父親北涯,拿出了他之前服用的藥方給孟英看,孟英一一過目,只有顧聽泉首次診治時使用的清解肺衛法沒有錯。其餘的溫散升提、滋陰涼血的藥方,雖然各有出處,但石誦羲的病情並非如此,所以未用其心。原本都是好方子,可惜都用錯了地方。

而北涯因其溏瀉,見孟英君石膏以為治,不敢與服。次日復診,自陳昨藥未投,惟求另施妥法。孟英曰:我法最妥,而君以為未妥者,為石膏之性寒耳。第藥以對病為妥,此病舍此法,別無再妥之方。若必以模稜迎合為妥,恐賢郎之病不妥矣。北涯聞而感悟,頗有姑且服之之意。

白話文:

北涯因為脾胃虛寒、腹瀉,看到孟英君的石膏方後,不敢服用。隔天回診,北涯自己表示昨天的藥沒有吃,只求孟英君開出另一個適當的方子。孟英說:「我開的方子是最適當的,你之所以覺得不適當,是因為石膏的性質偏寒吧。但是用藥要針對病症,除了這個方法之外,沒有其他更適合的方子了。如果一定要模稜兩可地討好你,恐怕你這個病也沒辦法痊癒了。」北涯聽了很受啟發,於是決定姑且服用。

而病者偶索方一看,見首列石膏,即曰:我胸中但覺一團冷氣,湯水且須熱呷,此藥安可投乎?堅不肯服。然素仰孟英手眼,越日仍延過診,且告之故。孟英曰:吾於是證,正欲發明,夫邪在肺經,清肅之令不行,津液凝滯,結成涎沫,盤踞胸中,升降之機亦窒,大氣僅能旁趨而轉旋,是一團涎沫之中,為氣機所不能流行之地。

白話文:

病人偶然索要藥方一看,見藥方首列石膏,就說:「我胸中只覺得有一團冷氣,湯水都需要熱著喝,這樣的藥怎麼可以服用啊?」堅決不肯服藥。但因為一向敬仰孟英的醫術,隔天還是請他前來診治,並且告訴了他不願意服藥的原因。孟英說:「我正是要闡明這個證候。病邪所在是肺經,清肅之令無法執行,體液停滯,凝聚成黏稠的泡沫,盤踞在胸中,上下升降的通道也被堵塞,大量的氣體只能在兩旁流動和旋轉,這團泡沫就是氣機不能正常通行的部位。」

其覺冷也,不亦宜乎?且余初診時,即斷為不傳經之候,所以尚有今日,而能自覺胸中之冷。若傳入心包,則舌黑神昏,才合吳古年之犀角地黃湯矣。然雖不傳經,延之逾月,熱愈久而液愈涸,藥愈亂而病愈深,切勿以白虎為不妥,急急投之為妙。於是方有敢服之心矣。而又有人云:曾目擊所親某,石膏甫下咽,而命隨之,況月餘之病,耳聾泄瀉,正氣已虧,究宜慎用。北涯聞之惶惑,仍不敢投,乃約翌日廣徵名士,會商可否。

白話文:

他感到發冷,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而且我在剛開始診治時,就判斷他的病情不會傳入經絡,所以纔有了今日,他才能自覺胸中發冷。如果傳入心包,那麼舌頭會發黑,神志會昏迷,那就符合吳古年的犀角地黃湯的症狀了。然而雖然沒有傳入經絡,但拖延了一個月,熱邪盛行時間越長,體液就會越乾涸,服用的藥物越多,病情就會越嚴重。不要覺得使用白虎湯不妥,趕緊服用纔是明智之舉。於是這個人終於敢服用白虎湯了。還有人說:我親眼見到某人,剛把石膏吞下去,命就沒了,何況這個病人已經病了一個月,還有耳聾、腹瀉的症狀,正氣已經不足,應該慎重使用。北涯聽到後很驚慌,還是不敢給他服用,於是約定第二天廣泛徵求名醫的意見,共同商議是否可以服用。

比孟英往診,而群賢畢至,且見北涯求神拜佛。意亂心慌,殊可憐憫。欲與眾商榷,恐轉生掣肘,以誤其病,遂不遑謙讓。援筆立案云:病既久延,藥無小效,主人之方寸亂矣。予三疏白虎而不用,今仍赴召診視者,欲求其病之愈也。夫有是病,則有是藥,諸君不必各抒高見,希原自用之愚。

白話文:

比孟英去診治,卻發現眾名醫都到了,還看到北涯在祈求神佛。北涯心煩意亂,實在令人同情。他想和眾醫共同商討,但又怕阻礙他人,誤了他的病情,所以就顧不得謙讓了。提筆寫下病情記錄說:病情已經拖延很長時間,藥物都沒什麼效果,病人的心都亂了。我曾經三次疏通白虎湯但沒採用,現在還是來診治,就是希望他的病能好。有這種病,自然就有這種藥,諸位不必各抒己見,想要自己獨自作主。

古云:「鼻塞治心,耳聾治肺」,肺移熱於大腸,則為腸澼,是皆白虎之專司,何必拘少陽而疑虛寒哉?放膽服之,勿再因循,致貽伊戚也。座中顧聽泉見案,即謂北涯曰:孟英「腸熱膽堅」極堪依賴,如猶不信,我輩別無善法也。顧友梅、許芷卿、趙笛樓亦皆謂:是。疏方:以白虎加西洋參、貝母、花粉、黃芩紫菀杏仁冬瓜仁、枇杷葉、竹葉、竹茹、竺黃,而一劑甫投,咽喉即利;三服後,各恙皆去,糜粥漸安。乃改甘潤生津、調理而愈。

白話文:

古代有句話說:「鼻子不通,治心;耳朵失聰,治肺。」如果肺部的熱氣轉移到大腸,就會造成腹瀉,這些都是白虎湯專門治療的疾病。何必糾纏於少陽症而懷疑有虛寒的症狀呢?放心地服用白虎湯,不要再猶豫不決,以免延誤病情而後悔莫及。

在座的顧聽泉看過這個病例,立即對北涯說:孟英的「腸熱膽堅」方劑非常值得信賴,如果你還是不相信,我們也別無良策了。顧友梅、許芷卿、趙笛樓也都表示同意。

疏方: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加入西洋參、貝母、花粉、黃芩、紫菀、杏仁、冬瓜仁、枇杷葉、竹葉、竹茹、竺黃。第一劑服用後,咽喉就立竿見影地舒適了;三劑服用後,各種不適症狀都消失了,稀粥也能逐漸進食。於是改用滋養津液、調理身體的方劑後痊癒。

予謂此案不僅治法可傳,其闡發病情處,識見直超古人之上。

劉廉方,常州名士也。在西湖受暑,移榻於崔仲遷別駕處,醫治垂危,莊芝階舍人,拉孟英往診之:裸體昏狂,舌黑大渴,溺赤便秘,脈數而芤。與犀角地黃湯加減服之,神識已清,略能進粥。次日復診,頗知問答,大有生機,仍處甘涼法以贈之,並囑伊格外謹慎。而越日莊半霞詣孟英偕往診視,見其目張睛瞪,齒露唇焦,氣喘汗出,揚手躑足而不可救藥矣,眾楚交咻,謂是寒涼藥凝閉而然。孟英曰:病之宜涼宜熱,汝輩不知也。

白話文:

劉廉方是常州的名士,在西湖中暑後,被移送到崔仲遷別駕家中治療。當時情況危急,莊芝階舍人請孟英前去會診:病人全身赤裸,神志不清,舌頭發黑,口渴難耐,小便紅赤,大便不通,脈搏數而滑。孟英給他服用了加減後的犀角地黃湯,病人的神志逐漸清醒,能夠稍進粥食。

第二天,孟英再次會診,病人神智恢復,能夠回答問題,生命跡象明顯好轉。孟英仍然囑咐病人服用清涼滋補的方藥,並叮囑他務必小心謹慎。

然而,到了第三天,莊半霞拜訪孟英,並一同前去探視病人。他們發現病人的眼睛瞪大,牙齒露在外面,嘴脣發焦,氣喘出汗,四肢亂舞,已經無法挽救了。眾人議論紛紛,認為是寒涼藥物造成病人體內凝結而導致死亡。

孟英說道:什麼樣的病該用寒涼藥物,什麼樣的病該用溫熱藥物,你們根本不懂。

脈乃皮里之事,汝等不見也。吾亦不屑為之爭辯,惟目瞪唇焦,人所共睹,則其死於何藥,自有定論,遂拂衣(而)出。半霞再三請罪。孟英曰:俗人之見,何足介懷,是非日後自明,於我心無慊焉。第斯人斯病,皆可惜也。既而始知有人主熱藥以僨事,豈非命耶?僅二載而仲遷病,孟英聞之曰:殆矣,蓋知其陰虛而受暑濕,恐主藥者未必能悔悟於前(車)之鑑也。後果聞其廣服溫補之劑,以致真陰竭絕而死。

白話文:

脈象是表皮下的事情,你們都看不到。我也不屑和你們爭論此事。不過,瞪大的眼睛和焦黑的嘴脣,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他究竟死於何藥,自然會有定論。說完,孟英拂袖離去。半霞再三道歉認錯。孟英說:「俗人的見解,何必放在心上?對錯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我的心不會感到不安。只是這個人得了這種病,實在令人遺憾。」後來才知道有人用熱性的藥物草菅人命,難道不是天意嗎?才過兩年,仲遷先生就病重了。孟英聽聞後說:「凶多吉少了。」他大概知道仲遷陰虛,卻又得上了暑濕病,擔心開藥的醫生未必能從之前的教訓中吸取教訓。後來果然聽說仲遷廣服溫補的藥物,導致真陰耗盡而亡。

覆轍相尋,迷而不醒,可哀也矣。

姚雪蕉孝廉之太夫人,年逾花甲,患感兩月,醫皆束手,始延孟英診之。身已不能轉側,水飲難於下咽,聲音不出,便溺不通。曰:此熱邪逗留不去,津液剝削殆盡。計其受病之時,正當酷暑,豈即溫補是投,但知其虛而不知其病耶?閱前服諸方,惟初手顧聽泉從吸受暑邪,輕清開上立治為合法耳。

白話文:

姚雪蕉孝廉的太夫人,年過六十,患了感冒兩個月,醫生都束手無策,才請孟英診治。她的身體已經不能翻身,水喝不下去,聲音也發不出來,不能大小便。孟英說:這是熱邪逗留不去,津液幾乎耗盡了。想她在發病的時候,正是酷暑,哪能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呢?只注意到她的虛弱而不瞭解她的病情嗎?我看過以前服用的藥方,只有初時的顧聽泉針對吸收暑邪,使用清輕開上的方法治療,纔是合理的。

余方非不是起死回生之藥,其如與病無涉何?而阮某小柴方服之最多,蓋醫者執此「和解」之法,謂不犯汗、吐、下三者之險,豈不穩當。病家見其參、胡並用,謂補正祛邪,具一舉兩全之美,最為上策。孰知和解足少陽傳經傷寒之劑,不可以概和各經各氣之各病。徒使參、胡升提熱邪以上逆,至一身之治節無以清肅下行。

白話文:

我的藥方並不是仙丹妙藥,如果和病症無關,怎麼可能起死回生?阮某經常服用小柴胡湯,因為醫生堅持「和解」療法,認為既不發汗、嘔吐、瀉下這三種險症,豈不穩妥?病患看到方子裡同時使用參和胡,認為既能補正氣又能驅邪氣,一舉兩得,是最好的方法。殊不知和小柴胡湯一樣的和解療法只能適用於足少陽經傳經傷寒,不能一概應用於所有經脈、氣候的各種病症。只會讓參和胡升提熱邪,導致陽氣上逆,全身的氣血無法清肅下行。

而薑、棗溫膩濕濁於中焦,致運化之樞機失其灌溉之(敷)布。氣機愈窒,津液愈干。和解之湯愈進,而氣愈不和,病愈不解。今則雖有良法,而咽喉僅容點滴。氣結津枯,至於此極,英雄無用武之地矣。雪蕉昆季力懇挽救。乃疏甘涼清潤之方,囑其不限時刻、不計多寡、頻以水匙挑入,使其漸滲下喉。

白話文:

而薑和棗溫熱、滋膩,會使中焦濕濁堆積,導致運化(傳輸和消化)的關鍵部位失去灌溉滋潤。氣機(體內氣血運行)越發阻塞,津液(體液)越發乾涸。和解湯藥喝越多,氣機越不和,病情越不解。如今就算有良方,但咽喉只容得下點滴。氣血阻塞、津液枯竭到了極點,英雄也無用武之地。雪蕉昆季極力懇求搶救。於是開出清涼甘潤的方子,囑咐他們不限時間、不計量,頻繁地用湯匙挑水滴入,讓藥液逐漸滲入喉嚨。

而一日之間,僅灌一小杯許,其病勢危,於此可想。直灌至旬余,氣機始漸流行,藥可服小半劑矣。人見轉機之難,不無議論旁生。賴孟英鎮靜不搖,乃得日以向愈。粥食漸加,惟大解久不行,或以為憂。孟英曰:無恐也,水到渠成,穀食安而津液充則自解矣。若欲速妄攻,則久不納穀之胃,尚有何物以供其盪滌哉?至九月下旬,始有欲解之勢。

白話文:

但是,一天只灌一小杯的量,病人病情很危急,從這一點可以想像。一直灌了十幾天,病人氣血才逐漸運行,可以服少量藥了。看到病情轉變得這麼困難,有人不免議論紛紛。幸好孟英鎮定不動搖,才得以日漸好轉。粥食逐漸增加,但是大便很久沒有排出,有人因此擔心。孟英說:「不用擔心,水到自然成渠,飲食安穩,津液充足,自然會通便。如果急於求成,妄行攻下,那長期不進食的胃,還能有什麼東西供它排泄呢?」到了九月下旬,才開始有想要大便的跡象。

孟英連與補氣益血之藥,尚不能下。於前方加蜣螂一對,熱服即解。凡不更衣者,計及五十日矣。聞者莫不驚異。繼以平補善後而痊。

白話文:

孟英連服用了補氣益血的中藥,但病情沒有好轉。於是,醫生在原來的藥方中加入了一對蜣螂,讓病人趁熱服用,結果藥效立竿見影。病人已經超過五十天沒有換衣服了。聽聞此事的人莫不驚訝萬分。隨後,再使用平補之方調理身體,最後病癒。

趙鐵珊乃郎子善,康康侯之婿也,因事抑鬱,凜寒發熱,湯某作血虛治,進以歸、芎、丹參之類,多劑不效。乃移榻康寓,延孟英診之,脈澀而兼沉弦以數。然舌無苔,口亦不渴,便溺如常,納穀稍減。惟左脅下及少腹自覺梗塞不舒。按之亦無形跡。時欲撫摩,似乎稍適。孟英曰:此陰虛挾郁,暑邪內伏。

白話文:

趙鐵珊是個瀟灑有為的公子哥兒,是康康侯的女婿。因為發生了些事情,心情鬱悶,又感受了風寒,出現了發熱的症狀。一位湯姓醫生認為是血虛,於是給他服用當歸、川芎、丹參等補血藥,但連續服用多劑都無效。後來他搬到康康侯家居住,請孟英醫生診治。孟英醫生把脈發現脈象澀滯,兼有沉弦細數的脈象,但趙鐵珊的舌頭沒有苔,也沒有口渴,小便大便都正常,食慾稍微減退,只是感覺左脅下和小腹有堵塞感,不舒暢,按壓時卻沒有異常。趙鐵珊常常撫摸這個部位,好像感覺好受一點。孟英醫生說:這是陰虛夾雜著肝氣鬱結,暑邪內伏造成的。

夫鬱則氣機不宣,伏暑無從走泄,遽投血藥,遂至引之深入,血為邪踞,更不流行。其脅腹不舒,乃其真諦也。第病雖在血,而治宜清氣為先,氣得布宣,熱象必露,瘀滯得行,則厥疾始瘳。子善因目擊去年婦翁之恙,頗極欽服。連投清氣之藥,熱果漸壯,譫妄不眠,口乾痰嗽。

白話文:

如果鬱結導致氣機不通暢,伏暑沒有辦法排出,急著用活血化瘀藥物,反而會把邪氣引得更深,血脈被邪氣阻滯,更加不通暢。脅腹不適,正是這種情況的真實表現。雖然病因在血,但治療時應以疏通氣機為先。氣機疏通後,熱象必然顯現,瘀滯得以降下,疾病才能開始痊癒。子善醫師親眼目睹去年岳父的病情,非常欽佩。連續服用疏通氣機的藥物,熱象果然逐漸加重,出現譫妄、失眠、口乾、痰嗽等症狀。

孟英曰:脈已轉為弦滑,瘀血伏邪皆有欲出之機。繼此當用涼藥清瘀為治。但旁觀詫異,事反掣肘,囑邀顧聽泉質之。顧亦云然。遂同定犀角地黃湯加味。而所親陳眉生、許小琴暨乃兄子勉,皆疑涼藥劑重,縱是熱證,豈無冰伏之虞?顧為之再四開導,總不聆解。適病者鼻衄大流,孟英笑曰:真臟獲矣。

白話文:

孟英說:脈象已轉為弦滑,表示瘀血和伏邪都有要被清除出來的跡象。這時應該用涼藥來清除瘀血。但是旁邊圍觀的人都很驚訝,反而阻礙了治療。我請他們找顧聽泉來會診。顧聽泉也同意我的看法。於是我們一起決定使用加強版的犀角地黃湯。然而,病人的親屬陳眉生、許小琴和她的哥哥的兒子勉,都懷疑涼藥藥劑太重,即使是發熱症狀,也擔心會壓抑病情。顧聽泉反覆向他們解釋,但他們還是不理解。這時,病人突然流了大量的鼻血,孟英笑著說:這是真氣已經得到宣洩了。

諸公之疑,可否冰釋?渠舅氏陳穀人鹺尹云:證有疑似,原難主藥,鼻血如是,病情已露,毋庸再議,徑煎而飲之。

白話文:

各位先生提出的疑問,能解開嗎?我的舅舅陳穀人鹺尹說:症狀有虛實之分,判斷起來本就困難,像你這種鼻出血,病情已經顯而易見,不用再討論了,直接煎服即可。

次日,衄復至,苔色轉黑。孟英曰:三日不大便,瘀熱未能下行也。於前方加滑石桃仁、木通、海䖳、竹瀝、石斛、銀花、知母、花粉之類,又二劑,大便始行,黑如膠漆、三日間,共下七十餘次而止。乃去木通、桃仁輩,加西洋參、麥冬以生液。病者疲憊已極,沉寐三晝夜,人皆危之。

白話文:

第二天,鼻血又流了,舌苔顏色變黑。孟英說:「患者三天沒有大便,淤血和熱毒還沒有排出。」於是,在前方的藥方中加入滑石、桃仁、木通、海藻、竹瀝、石斛、金銀花、知母、花粉等藥物,再服兩劑藥,大便才開始通暢,顏色像黑色的膏漆,三天內共排便七十餘次才停止。於是,去掉了木通、桃仁等藥物,加入西洋參、麥冬來滋養體液。患者虛弱疲倦到了極點,昏睡了三天三夜,大家都認為危險了。

孟英曰:聽之,使其陰氣之來復,最是好機。醒後尚有微熱譫語。藥仍前法。又旬日,始解一次黑燥大便,而各恙悉退。惟口尚渴,與大劑甘涼以濡之。又旬日,大解甫得復行,色始不黑,乃用滋陰填補而康。

白話文:

孟英說:聽起來,讓他的陰氣回來恢復,這是最好的時機。醒來後仍然有點發熱、胡言亂語。藥物繼續用之前的處方。又過了一個星期,才解了一次黑色的乾燥大便,而各種病症都消退了。只有嘴巴還很渴,給他服用大劑量的甘涼藥物來滋潤。又過了一個星期,大便才恢復正常,顏色也不再是黑色,於是用滋陰填補的方法來調理身體,最後康復了。

孫位中,患感,症見耳聾,醫者泥於少陽小柴胡(湯)之例,聾益甚。孟英視之,曰:伏暑也。與傷寒治法何涉?改投清肺之藥。聾減病安。將進善後法矣。忽一日,耳復聾,孟英診之,莫測其故,因詰食物,云:昨日曾吃藕粉一碗。孟英曰:是矣。肆間藕粉罕真,每以他粉攙混,此必不啻誤服小柴胡(湯)一劑。

白話文:

孫位當中暑時,得了耳聾的症狀,醫生拘泥於少陽小柴胡湯的治法,導致耳聾更加嚴重。孟英看診後說:這是暑邪伏於肺中。和治療傷寒有什麼關係?於是改用清肺的藥物。耳聾減輕,病情見好。正準備進一步調養時,忽然有一天,耳聾又復發了,孟英診治後,查不出原因,便詢問患者飲食情況,患者說:昨天吃了一碗藕粉。孟英說:就是這個原因!市面上的藕粉很少是純的,經常摻雜其他粉類,這麼一碗藕粉,肯定跟誤服一劑小柴胡湯差不多。

復投肅清肺胃藥,尋愈。錄此以見其審證周詳,所謂無微不入也。

上虞陳茂才,患頭痛,三日一發,發則惡寒,多藥不效,飲食漸減。或擬大劑薑、附;或議須投金石。葛仲信囑其質於孟英,察其脈弦,重按則滑,曰:熱暑深入厥陰也,溫補皆為戈戟。與:左金(丸)加(川)楝、(白)芍、(山)梔、桑(葉)、羚(羊角)、丹(皮)、菊(花)、橘(葉)為劑,兼吞當歸龍薈丸,三服而減,旬日即瘥。

白話文:

上虞的陳茂才患有頭痛,三天發作一次。每次發作時,他都感覺惡寒。他吃了很多藥都沒有效果,飲食也越來越少。有人建議使用大量薑和附子;還有人認為需要服用金石藥。葛仲信囑咐他向孟英求診。孟英把脈後發現,他的脈搏弦細,按得重一點就變滑。孟英說:「你的熱已經深入厥陰,溫補的藥對你來說就像戈戟一樣。」於是給他開了左金丸,並加上了川楝、白芍、山梔、桑葉、羚羊角、丹皮、菊花、橘葉等藥材。同時還讓他服用當歸龍薈丸。陳茂才服用三劑藥後,頭痛的次數就減少了。十天後,他的頭痛就痊癒了。

顧奏云,季秋患感,醫作虛治,補及旬日,舌卷痙厥,腰以下不能略動,危在須臾,所親石誦羲延孟英設死裡求生之策。察脈虛促欲絕。先灌「紫雪」一錢,隨灌犀角地黃湯兩大劑,服下後,厥雖止而舌齶滿黑,目赤如鳩,仍用前湯。三日間計服犀角兩許,黑苔漸退,神識乃清,而呃忒頻作,人猶疑其虛也。

白話文:

顧奏說道,季秋時感染了寒氣,醫生誤以為虛寒體質,用了補益的藥方。調補了十天後,舌頭捲縮抽筋,腰部以下無法輕微移動,情況危急。親友石誦羲和延孟英商議起死回生之策。檢查脈象虛弱急促,瀕臨死亡。先灌下一錢的「紫雪」,接著灌下兩大劑犀角地黃湯。服用後,抽筋雖然停止了,但舌頭和上顎長滿黑色,眼睛發紅像鴿子,依然使用先前的那個藥方。三日間,共服下了兩許的犀角,黑色的舌苔逐漸褪去,神智也清醒起來。但是經常呃逆,眾人仍懷疑他身體虛弱。

孟英曰:營熱雖解,氣道未肅耳。以:犀角,元參,石斛,連翹,銀花,竹茹,知母,花粉,貝母,竹葉,為方服之。次日即下黑膠矢甚多而呃忒止。又三劑,連解膠黑矢四次,舌色始潤,略進米飲,腿能稍動,而臀已磨穿矣。予甘涼育陰藥,續解黑矢又五次,便溺之色始正。

白話文:

孟英說:體內的熱雖然退去,但氣道還沒有調理好。用犀角、元參、石斛、連翹、銀花、竹茹、知母、花粉、貝母、竹葉這些藥材組方服用。第二天就排出了很多黑色的黏稠大便,而且呃逆也停止了。又服用三劑,連續排出四次黑色的黏稠大便,舌頭顏色才開始變滋潤,稍微吃了一些米湯,腿也能稍稍動一下,但是臀部已經磨破了。我用甘涼滋陰的藥物,接著又排出了五次黑色的黏稠大便,大小便的顏色才開始正常。

投以滋養,日漸向安。

其弟翰云,患左胯間腫硬而疼,暮熱溺赤,舌絳而渴,孟英按脈,細數,徑用:西洋參,生地,麥冬,楝實,知母,花粉,銀花,連翹,甘草,黃柏等,服旬余而愈。

白話文:

他弟弟翰說,左邊胯骨間長了個硬塊而且很痛,到了晚上就發燒尿液發紅,舌頭又紅又乾渴。孟英診斷了脈象,發現脈搏又細又快,直接使用西洋參、生地、麥冬、楝實、知母、花粉、銀花、連翹、甘草、黃柏等藥材。服用了一個多月後,病好了。

許自堂令孫子社,患感,延至秋杪,證交二十八日,諸醫束手。渠伯母鮑玉士夫人,薦孟英診之,左部數,右手儼若「魚翔」,痰嗽氣促,自汗瘛瘲,苔色灰厚,渴無一息之停。垂危若是,而皓首之祖,孀母少妻,相依為命,環乞拯救,甚可憫也。孟英曰:據脈莫能下手,吾且竭力勉圖。

白話文:

許自堂先生的孫子許社,患上了感冒,拖延至深秋,症狀持續了二十八天,諸多醫生都束手無策。許社的伯母鮑玉士夫人,推薦孟英醫生前來診治。許社左部脈象沉穩數實,右手脈象就像「魚翔」一樣,痰多咳嗽氣短,自汗身體消瘦,舌苔灰厚,無時無刻不口渴。許社病情危重,而年邁的祖父、寡居的母親和年輕的妻子,相互依賴著生活,紛紛懇求孟英醫生救救許社,令人十分同情。孟英說:根據脈象來看,無法找到入手點,但我將盡力而為。

第恐一齊眾楚,信任不堅,則絕無可望之機矣。其母長跽而言曰:唯君所命,雖砒鴆勿疑也。於是,先以竹葉石膏湯加減,至五劑,氣平嗽減,汗亦漸收,苔色轉黑,舌尖露絳。改投:元參,生地,犀角,石膏,知母,花粉,竹葉,銀花等藥,又五劑,瘛瘲漸減,舌絳漸退。

白話文:

我擔心一次就把所有的藥物配齊,如果你對我缺乏信任,那麼就沒有希望了。他的母親長跪著說:只要是你吩咐的,就算要我喝砒霜我也不會懷疑。於是,先使用竹葉石膏湯加減治療,連續五劑後,氣息平和,咳嗽減輕,盜汗也逐漸停止,舌苔顏色轉黑,舌尖出現紅色。改用:元參、生地、犀角、石膏、知母、花粉、竹葉、銀花等藥物,又連續五劑,咳嗽逐漸減輕,舌頭上的紅色也逐漸消退。

彼婦翁召羽士為之拜斗,飛符噀水,鼓樂喧闐,病者即譫妄不安,神昏如醉,羽士反為嚇退。夤夜速(延)孟英視之,與紫雪錢余,神即清爽,仍用前方,重加竹瀝,服八劑,始解黑如膠漆之大便。而黑苔漸退,右脈之至數始清,惟煩渴不減。令其恣啖北梨,舌才不燥,痰出亦多,又六劑,舌色乃淡,溲出管痛,熱邪得從下行矣。

白話文:

病人的公公請了一位道士來為她誦經拜鬥,並用符紙唸咒、灑水,伴隨著熱鬧的鼓樂聲。病人因此神智不清、胡言亂語,像是喝醉了一般,道士反被她的舉動嚇退了。當晚,醫生孟英趕緊前去診治,服用了紫雪丹和錢氏竹瀝,病人的精神隨即清醒,依然服用前方的藥方,並增加了竹瀝的用量。服用了八劑藥後,排出了像柏油一樣黑色的糞便。舌苔上的黑色逐漸退去,右脈過快的現象也改善了一些,但是口渴的症狀並沒有減輕。醫生讓病人盡情地吃梨子,舌頭纔不那麼乾了,痰液也排出了很多。又服用了六劑藥後,舌頭的顏色變淡了,小便通暢且沒有疼痛感,熱邪已經從下方排出。

凡十二日之間,共服大劑寒涼、已二十四帖,計用犀角三兩有奇,而險浪始平。續以前法緩制,服六劑,又解黑矢五次,手足始知為已有。又五劑,筋絡之振惕始定,略能側臥,囈語乃息,漸進稀糜,繼灌甘潤充其胃汁。七八劑後,渴止知飢,脈皆和緩。又浹旬,穀食乃復。

白話文:

在十二日間,一共服用二十四帖寒涼藥物,使用犀角超過三兩,險惡的病勢才開始平穩。接著繼續用之前的方法緩慢調養,又服了六帖,又拔了五次黑膿血,這時手腳才恢復知覺。再服了五帖,筋脈的抽動才穩定下來,可以稍微側臥,胡言亂語也停止了,逐漸進食稀粥,隨後灌服甜液以補充胃液。在服用七八帖後,口渴消失,開始有飢餓感,脈搏也變得緩和。又過了十天左右,才能恢復飲食。

又旬余,便溲之色始正。前後共下黑矢四十餘次,苔色亦淨,授滋填善後而康。

是役也,凡同道暨許之族人戚友,莫不以為秋冬之交,用藥偏寒。況病延已久,敗象畢呈,苟不即投峻補,必致失手。既聞鮑夫人云:歸許氏二十餘年,目擊多人,無不死於溫補。此等病曾見之,此等藥蓋未嘗聞也。孰知如此之證,有如此之治,求之古案,亦未前聞,傳諸後賢,亦難追步。

白話文:

在這次事件中,所有同道中人以及許家的親戚朋友,都認為在秋冬交替之際,使用偏寒的藥物治療。況且病症已經拖延了很長時間,衰敗的徵象已經明顯,如果不及時投用強補藥,必然會導致失敗。聽到鮑夫人說:我嫁到許家二十多年了,目睹了很多人,都死於溫補藥物。這種病我見過,這種藥我卻從未聽說過。誰能想到這樣的情況,會有這樣的治療方法,查閱古書記錄,也從未聽聞過,傳給後世賢者,也難以效仿。

蓋學識可造,而腸熱膽堅,非人力所能及,此孟英所以為不世出之良醫也。

陳邠眉令郎,孟秋患感,醫與表散溫補,病隨藥劇,至八月初,渠叔祖陳靄山延孟英視之,目瞪神呆,氣喘時作,舌絳不語,便瀉稀水、肢搐而厥,人皆以為必死矣。察其脈,弦而實數。乃陰虧肝盛之質,提表助其升逆,溫補滯其樞機,痰飲轇轕,風陽肆橫。

白話文:

陳邠眉公子的兒子,在初秋時感染了風寒,醫生給他開了驅散風寒和溫補身體的藥。服用藥物後,病情反而加重,到了八月初,他叔叔陳靄山請孟英來診治。

孟英看到公子目瞪口呆,呼吸急促,舌頭發紅不說話,腹瀉稀水,四肢抽搐,昏迷不醒,眾人都以為他肯定活不成了。觀察他的脈象,發現脈搏緊而實,跳動得很快。

孟英認為公子原本陰氣不足,肝氣旺盛,之前開的驅散風寒和溫補身體的藥物,反而加重了他的病情,導致痰液阻塞,風熱之邪肆虐。

禱神驅祟,有何益哉?與:鱉甲,龍(骨),牡(蠣),旋(復),赭(石),(黃)芩,(黃)連,楝(實),貝(母),葛(蒲),(竹)茹,膽星,犀(角),羚(羊角)等藥,熄風鎮逆,清熱蠲痰,數帖即平。

白話文:

向神明祈禱驅逐邪祟,有什麼用呢?不如用鱉甲、龍骨、牡蠣、旋覆花、赭石、黃芩、黃連、楝實、貝母、葛蒲、竹茹、膽星、犀角、羚羊角等中藥,它們能平息風寒、鎮定逆氣、清熱化痰,服用幾劑就能痊癒。

龔念匏室,故舍人汪小米之女也。患秋感,服溫散藥而日重。渠叔母韓宜人,請援於孟英,脈見弦數軟滑,苔黑肢瘈,疏方用:沙參,元參,知母,花粉,犀(角),羚(羊角),(竹)茹,貝(母),梔(子),菖(蒲)等藥,曰:亟餌之,否將厥矣。時念匏冪於江南,族人皆應試入場,侍疾者多母黨,伊叔少洪疑藥涼,不敢予服,迨暮,果欲厥矣。眾皆皇皇,幸彼女兄為故孝廉金訪叔之室,頗具卓識,急煎孟英方灌之,遂得生機。

白話文:

龔念匏的住處,是已故舍人汪小米的女兒。她患了秋感,服用溫散藥物後,病情卻日益加重。她的叔母韓宜人,請孟英支援。孟英把脈後,發現她的脈象弦數且軟滑,舌苔黑,四肢麻痺,遂開具方劑:沙參、元參、知母、花粉、犀角、羚羊角、竹茹、貝母、梔子、菖蒲等藥物,並囑咐:立即服藥,否則會昏厥。當時,念匏正在江南,族人都在應考,在旁侍疾者多是母方的親戚。她的叔父少洪,懷疑藥性太涼,不敢給她服用。等到傍晚,果然出現昏厥的徵兆。眾人都驚慌失措,幸好她的姐夫是已故孝廉金訪叔的女婿,有卓識見解,急忙煎了孟英的方劑給她灌服,才挽回了她的性命。

次日復診,脈較和,一路清涼,漸以向愈。

李竹虛令郎,初秋患感,醫聞便溏而止之,乃至目赤譫妄,舌絳苔黃,溲澀善嘔,粒米不能下咽。孟英先予:犀角,石膏,竹葉,竹茹,枇杷葉,茅根,知母,花粉,梔子以清之。嘔止神清,熱亦漸緩。繼以承氣湯加減,三下黑矢,黃苔始退,即能啜粥。以右關尺遲緩有力,故知有燥矢也。續投甘涼,調理而瘥。

白話文:

李竹虛的公子,在初秋患了感冒。醫生聽說他腹瀉就止瀉,結果導致他眼睛發紅,胡言亂語,舌頭絳紅,舌苔黃,小便不通暢,噁心想吐,連米飯都咽不下去。

孟英先生先給他開了:犀牛角、石膏、竹葉、竹茹、枇杷葉、茅根、知母、花粉、梔子等藥,以清熱解毒。公子服藥後嘔吐止住,神志清醒,熱度也逐漸緩解。

隨後,孟英先生又給他開了承氣湯加減,公子服用後瀉出三次綠色粘液。黃色舌苔開始褪去,公子也能喝粥了。

因為公子的右手關脈和尺脈遲緩有力,所以孟英先生知道公子體內還有積滯。於是,他繼續給公子服用清涼滋潤的藥物調理,最終公子康復了。

許芷卿之太夫人,秋間患感,連服溫散,轉為肢厥便秘,面赤冷汗,脈來一息一歇,舉家惶惶,慮即脫變。孟英視其舌苔黃膩,不渴,按其胸,悶而不舒;且聞其嗅諸食物,無不極臭。斷為暑濕內伏,挾痰阻肺。肺主一身之氣,氣壅不行,法宜開降。是虛脫之反面也。設投補藥,則內閉而外脫。

白話文:

許芷卿的祖母在秋天時得了感冒,連續服用了溫散藥物後,病情轉為四肢冰冷、大便不通、臉色發紅、冷汗淋漓,脈搏時有時無,舉家人都十分不安,擔心病情會突然惡化。孟英醫生觀察了患者的舌苔,發現舌苔黃膩,患者不覺得口渴,按壓患者的胸口,患者感到悶塞不暢;另外,患者聞到任何食物都覺得極其難聞。孟英醫生診斷為暑熱濕氣內伏,痰液阻滯肺部。肺主導全身的氣,氣息不通暢,應採取疏通下降的方法治療。這種情況是虛脫的反面,如果使用補藥,會導致內部閉塞而外部脫虛。

昧者猶以為投補遲疑而不及救,孰知「真實類虛」,不必以老年懷成見,總須以對證為良藥。果一劑而脈至不歇,轉為弦滑。再服汗止肢和,便行進粥。數帖而痊。方用:紫菀,白前,竹茹,枳實,旋(復),貝(母),杏(仁),(栝)蔞,蔸鈴,枇杷葉也。

白話文:

膚淺的醫生認為投藥不夠及時,所以才沒有救治成功。哪知道「虛實相兼」,不能只因為是老年人就先入為主地認定是虛證,一定要根據具體症狀來對症下藥。果然,服了一劑藥之後,脈象從虛軟無力轉為緊實有力,再服一劑,汗止肢體安和,就可以喝粥了。連續服用幾帖藥後痊癒。所用藥方:紫菀、白前、竹茹、枳實、旋覆花、貝母、杏仁、栝蔞、蔸鈴、枇杷葉。

姚小蘅太史令侄女,初秋患寒熱而汛適至,醫用正氣散二帖,遂壯熱狂躁,目赤譫語,甚至欲刎欲縊,勢不可制。孟英按脈,洪滑且數,苔色干黃,尖絳,脘悶,腹脹拒按,畏明口渴,氣逆痰多。予桃仁承氣湯加犀角、石膏、知母、花粉、竹瀝、甘菊。人謂熱雖熾而汛尚行,何必大破其血,而又加極寒之藥哉?孟英曰:叟勿過慮,恐一二劑尚不足以濟事。果服兩大劑,始得大便,而神清苔化,目赤亦退。

白話文:

姚小蘅是太史官的侄女。初秋時節,她患上寒熱病且正好碰上月經來潮。醫生給她服用了兩帖「正氣散」,結果導致她的熱度升高,變得狂躁激動,眼睛發紅,胡言亂語,甚至有自刎或上吊的傾向,情況十分危急。

孟英診脈後發現,她的脈象洪滑而數,舌苔乾燥發黃,舌尖發紅,感到腹悶、腹脹,拒絕按壓,畏光、口渴,還有氣逆痰多的症狀。我開了「桃仁承氣湯」,並加上了犀角、石膏、知母、花粉、竹瀝、菊花等藥材。

有人說,雖然她的熱度很高,但月經還在行,為什麼要用這麼霸道的破血藥,還要加極寒的藥材呢?孟英說:不用過於擔心,恐怕一兩劑藥還不足以解決問題。

果然,服用了兩大劑藥後,她才開始大便,神志清醒了,舌苔也恢復了正常,眼睛發紅的症狀也消失了。

改用甘寒以清之,繼而又不更衣,即脈滑苔黃而腹脹,更與小承氣湯兩帖,便行而各恙乃已。數日後,又如此,仍投小承氣湯兩帖。凡前後六投下劑,才得波浪不興,漸以清養而瘳。季秋,適江右上高令孫明府之子沛堂為室。

白話文:

用甘寒的藥物來清熱,之後患者沒有更換衣物,於是脈搏滑數,舌苔黃膩,腹脹。再服用兩帖小承氣湯,腹瀉後各種症狀才消除。幾天後症狀再次出現,我又給他服用兩帖小承氣湯。前後共服用六次瀉藥,症狀才逐漸平息,使用清補的藥物調理後痊癒。秋天,恰逢江右上高縣令孫明府的兒子沛堂要娶室,請我為其坐堂。

吳醞香孝廉三令嬡,患感,諸醫首以升散,繼進溫補,至三月下旬,證交三十五日,昏痙譫語,六晝夜不交睫,旬日不沾米飲。許芷卿視之,儼似養雲室證,即拉孟英、暨顧聽泉、趙笛樓會診:脈弦滑而微數,齒不能開,窺其舌縮苔垢。孟英曰:舌雖卷,舌猶紅潤,且二便不秘,尚有一線生機未絕也。

白話文:

吳醞香,這位孝廉,娶了三個老婆,染上風寒,許多醫生一開始用發散的藥,接著用了溫補的藥,到三月下旬,症狀持續了三十五天,昏迷抽搐說胡話,六天六夜不閉眼,十天不沾米食和水。許芷卿查看後,認為很像養雲室的案例,於是找來孟英、顧聽泉、趙笛樓一起會診。

脈搏弦滑而微數,不能張開嘴巴,查看舌頭發現舌頭蜷縮、苔垢很厚。孟英說:舌頭雖然蜷縮,但舌頭還是紅潤的,而且大小便沒有阻塞,還有一線生機。

揆其受病原不甚重,只因謬治逾月,誤藥釀成大證,勢雖危險,吾儕當竭力援之,第勿再犯一味悖藥,事或有濟。醞香頗極信從。孟英復詢其服侍婢媼曰:病已逾月,腰以下得毋有磨壞之虞乎?皆曰:無之。惟數日前易其所遺,略有血漬,必月事之不愆也。孟英頗疑之,囑其再易之時,留心細察。

白話文:

根據病人的情況,她的病情原本並不嚴重,只是因為治療了一個多月,用錯了藥物,導致病情加重。雖然病情危險,但我們還是應該盡力救治,不過不要再使用錯誤的藥物,這樣纔有可能好轉。醞香對此深信不疑。孟英又問伺候的婢女和老婦人說:「病情已經一個多月了,腰以下有沒有被褥磨壞的疑慮?」她們都說沒有。只是幾天前換她大小便的紙尿布時,上面有一些血跡,應該是月經來了。孟英有點懷疑,囑咐她們下次換紙尿布時仔細觀察。

疏方以:犀角(四錢),石菖蒲(兩錢),貝母(二兩),整塊硃砂(兩許),竹瀝(碗許),佐以竹葉,竺黃,知母,花粉,元參,旋覆,絲瓜絡,葦莖,銀花,鱉甲,調下紫雪丹。

白話文:

治療方法使用:

  • 犀角(四錢)
  • 石菖蒲(兩錢)
  • 貝母(兩兩)
  • 整塊硃砂(兩許)
  • 竹瀝(一碗許)

搭配其他藥材,包括:竹葉、竺黃、知母、花粉、元參、旋覆、絲瓜絡、葦莖、銀花、鱉甲。然後加入紫雪丹調節。

次日,諸君復會,渠母徐夫人即云:王君明視隔垣,小女腰下果已磨穿,糜潰如柈。婢媼粗忽,竟未之知也。昨藥服後,證亦少減。孟英仍主原方。四服後,夜始眠,痙才息,舌甫伸,苔仍黑。孟英於前方去鱉甲、硃砂。菖蒲,加生地、梔子。數服後,苔轉黃,大便黑如膠漆,且有痰色黏液。

白話文:

第二天,大家再次聚會,王君的母親徐夫人就說:王君能隔著牆壁看得很清楚,我女兒腰部下方果然已經磨破,糜爛得像爛木頭一樣。丫鬟老媽粗心大意,竟完全不知道。昨天服藥後,症狀也有點減輕。孟英仍堅持用原本的方劑。服了四次後,女兒晚上才開始睡覺,抽搐才停止,舌頭也能伸出來了,但舌苔還是黑的。孟英在原方中去掉了鱉甲、硃砂和菖蒲,加上了生地和梔子。服了幾次後,舌苔變黃了,大便黑得像漆一樣,而且有痰液一樣的黏液。

蓋從前大解黃色,似乎無甚大熱,不知熱由補藥所釀,滯於腸胃曲折之地,而不能下行,勢必熏蒸於上,致有內陷入臟之逆也。黑矢下而神氣漸清,餘熱復從氣分而達,痰嗽不爽,右脈滑搏,孟英主用竹葉石膏湯加減,四劑漸安。而外患痛楚,徹夜呻吟,雖敷以珠黃(散),滋以甘潤,未能向愈。

白話文:

以前大便呈黃色,雖然感覺沒有太大的熱感,但是不知道熱是由於補藥引起的,停留在腸胃的曲折部位,無法排出,必定會向上燻蒸,導致熱氣逆行進入臟腑。排出黑色的膿血後,神氣逐漸清醒了,餘熱從氣分中排出,痰嗽症狀有所緩解。右手脈搏滑而有力,孟英大夫主要使用竹葉石膏湯加減,四劑後病情逐漸穩定。但是外敷的部位疼痛難忍,整夜呻吟,雖然敷上了珠黃散,滋養了傷口,但還沒有好轉的跡象。

孟英令以大蟾蜍治淨煮湯,煎育陰充液之藥服之,果痛止肌生,眠食漸進,汛事如期而瘳。冬間適張舟甫之子為室。或疑其病雖愈,而過餌涼藥,恐難受孕。迨戊申夏,已得子矣。

白話文:

孟英令用大蟾蜍清水煮湯,煎服滋陰養液的藥物。症狀果然緩解,肌肉長回,飲食睡眠也逐漸恢復,月經也如期而至,病情痊癒。冬天,適逢張舟甫的兒子娶親。有人懷疑她的病雖然好了,但服用過多寒涼藥物,可能難以受孕。等到戊申年的夏天,她已經生了一個兒子。

濮樹堂室病,孟英甫為診愈,而樹堂繼焉。起即四肢厥逆,脈伏、惡寒、發熱、頭痛,左為甚。惟口渴,因與蔥豉(湯)兩帖,熱雖退,脈仍伏,四肢冷過肘膝,大解頻行。人皆疑為虛寒。孟英曰:此證儼似陰厥,然獨渴飲、溲赤,真情已露,豈可疑於一起即厥,而必定其為寒乎?徑投涼解,熱果復發,而肢冷脈伏如故。幸病者堅信,服藥不疑。

白話文:

濮樹堂先生的兒子生病,孟英甫診治後痊癒,而樹堂接著生病。發病後立即四肢冰冷,脈搏微弱、怕冷、發燒、頭痛,左側症狀較重。只有口渴的症狀,因此給予蔥豉湯兩帖,雖然發燒退了,但脈搏仍然微弱,四肢冰冷超過手肘和膝蓋,腹瀉次數頻繁。大家懷疑是虛寒導致。孟英甫說:這個病症看來像是陰厥,但只有口渴飲水、小便赤黃,真正的病因已經顯露,難道可以懷疑是一開始就厥逆,而必定是寒證嗎?直接投以清涼解毒的藥,發燒果真又復發,而四肢冰冷、脈搏微弱的症狀依舊存在。幸好病患堅信,服藥不懷疑。

至第七日,大便瀉出紅水,溺則管痛,嘔惡煩躁,徹夜不瞑。人更危之。孟英曰:熱邪既已下行,可望轉機,以:白頭翁湯加銀花、通草、(黃)芩、(白)芍、(竹)茹、滑(石)、知(母)、(石)斛、(山)梔、楝(實)、羚(羊角)之類,投三日,紅水始止,四肢漸和,頗有昏瞀譫語。用王氏犀角地黃湯一劑,四肢熱而脈顯滑數,苔轉灰黃,大渴遺溺,病人自述如臥烘箱上。

白話文:

到了第七天,大便排出鮮紅色的水,小便時陰莖刺痛,噁心嘔吐煩躁,整夜不眠。眾人更擔心他的病情。孟英說:「熱邪已經下降,有可能轉機。」於是使用白頭翁湯,加上銀花、通草、黃芩、白芍、竹茹、滑石、知母、石斛、山梔、楝實、羚羊角等藥材,服用三天後,鮮紅色大便才停止,四肢逐漸溫和,但病人仍有昏迷、胡言亂語的現象。使用王氏犀角地黃湯一帖後,病人四肢發熱,脈搏顯得滑數,舌苔轉為灰黃,極度口渴,小便失禁,如同躺在烘箱上。

於昨方加入元參、銀花、竹葉、生石膏、知母、貝母、(山)梔、(石)斛,服一劑,夜間即安寐,而苔轉黑燥。於昨方復加花粉,服一劑熱退,而頭面汗多,懶言倦寐,小溲欲解不通。諸戚友咸以為危,各舉所知,而群醫僉云挽救不及,病家皇皇。孟英曰:此證幸初起即余診視,得盡力以為死裡求生之舉,非比他人之病,皆因誤治致危。

白話文:

昨天方子中加入了元參、銀花、竹葉、生石膏、知母、貝母、山梔子、石斛。服了一劑,晚上就入睡了,但是舌苔轉為黑燥。昨天方子中又加入了花粉,服了一劑,熱退了,但是頭面出汗很多,懶得說話,不想動彈,小便想排泄卻不通暢。許多親戚朋友都認為很危險,紛紛獻計,而眾多醫生都說挽救不及,病人家屬心急如焚。孟英說:幸而這個病症一出現我就診視了,可以盡力挽救他的生命,不像別人的病情,都是因為誤治才致危。

然不明言其險者,恐病家惶惑,而築室於道傍也。今生機已得,不過邪去而真陰未復,但當恪守余法,自然水到渠成,切勿二三其德,以致為山虧簣。賴有一二知音,竟從孟英議。服:西洋參,生地,蓯蓉,麥冬,(楝)實,芍藥,知(母),(石)斛,一劑溺行索粥,再服黑苔退,三服而神清音朗,舌潤津回。唯有韌痰不能吐,左偏頭痛微。

白話文:

儘管沒有明確說明他的病情危急,但恐怕病人會感到恐慌,並在路邊搭房子。現在生機已經得到,只是邪氣已經驅散,但真陰尚未恢復,只需要嚴格遵守我的治療方法,自然會水到渠成,切勿三心二意,以致於功虧一簣。幸好有一兩位知音,最後採納了孟英的建議。服用的藥物:西洋參、生地、蓯蓉、麥冬、(楝)實、芍藥、知(母)、(石)斛,服了一劑,大便稀薄,要喝粥。再服一劑,黑色苔垢退去。三服後,神清氣爽,說話聲音洪亮,舌頭滋潤,津液迴流。只有韌痰不能咳出,左邊偏頭痛較輕。

於原方加二至(丸)、桑(葉)、菊(花)、貝(母)、牡蠣,又服五劑,得解硬屎一次,各恙始安,眠食漸適而瘳。

白話文:

在原方的基礎上,添加了二至丸、桑葉、菊花、貝母和牡蠣。服用五劑後,解出了硬結的糞便一次,各種不適症狀開始緩解,睡眠和飲食逐漸恢復正常而痊癒。

孫某,患感,醫投溫散,竟無汗泄。延至十一日,始請孟英視之,業已神昏囊縮,面赤舌絳,目不識人,口不出聲,胸膈微癍,便瀉而小溲不行者,已三日矣。醫皆束手,或議大投溫補,以冀轉機。

白話文:

孫某得了感冒,醫生開了驅寒散藥,卻遲遲沒有出汗或腹瀉。延誤到第十一天,才請孟英醫師來診治。此時,孫某神志昏迷、身體萎縮,面色發紅、舌頭鮮紅,認不出人,也說不出話,胸膈部位輕微疼痛,已經三天腹瀉且小便不通。其他醫生都束手無策,有人建議大量服用溫補藥,希望能轉變病情。

孟英急止之曰:陰分素虧,溫散劫津,而熱邪愈熾,則營衛不行,豈可妄云「漏底」,欲以溫燥竭其欲絕之陰乎?曩浦上林先生治余先君(王氏之父親)之病云:「泄瀉為熱邪之出路」。求之不可得者,胡可止也。

白話文:

孟英急忙制止他說:「病人的陰氣本就虧虛,溫熱藥物會耗損津液,而熱邪反而更加旺盛,這樣會阻礙營衛之氣運行。怎麼能胡亂說是『漏底』,想用溫熱乾燥的藥物來耗盡病人生命垂危的陰氣呢?以前浦上林先生治療我父親的病時說:『腹瀉是熱邪排出的途徑』。如果沒有辦法止住腹瀉,又怎麼能阻止熱邪排出呢?」

以:西洋參,生地,麥冬,丹皮,連翹,生芍(藥),石菖蒲,鹽水炒黃連,甘草稍,百合,茯苓,貝母,銀花,紫菀為方,一劑即周身微汗而癍退,三劑始得小溲一杯而識人,四劑乃得大汗,而身熱退,面赤去,莖亦舒,復解小溲二杯。次日於方中減連翹、菖蒲、丹皮、黃連,加知母、葳蕤、竹葉,投之,舌始潤,神始清,知渴索水。孟英令將蔗、藜等榨汁頻灌勿歇,其汗如雨下者三晝夜始休。

白話文:

使用西洋參、生地黃、麥冬、丹皮、連翹、生芍藥、石菖蒲、鹽水炒黃連、少量甘草、百合、茯苓、貝母、金銀花、紫菀為藥方。服用一劑後,全身微微出汗,發燒退去。三劑後,開始能排出少量小便並能辨識人。四劑後,大汗淋漓,體熱退去,面紅消退,四肢也舒展了,並能再次排出小便。

第二天,在藥方中減去連翹、菖蒲、丹皮、黃連,加入知母、葳蕤、竹葉。服用後,舌頭開始濕潤,精神開始清醒,知道口渴並要求喝水。孟英命令不斷灌給病人甘蔗和藜麥等榨取的汁液,病人出汗如雨,持續三天三夜才停止。

於是,粥漸進,瀉漸止,溲漸長。前方又去貝母、銀花、紫菀,加石斛、龍眼肉,服之痊愈。

白話文:

於是,粥的量逐漸增加,腹瀉逐漸停止,小便量逐漸增多。前方治療又去掉了貝母、銀花、紫菀,加入了石斛、龍眼肉,服用後痊癒。

朱敦書令正,患感,吳某與表藥二帖,發出赤疹,神氣漸昏。葉某知其素患耳聾目障,為陰虛之體,改用犀角地黃湯二劑,而遺溺痙厥。始延孟英視之,曰:雖形瘦陰虧,邪易擾營,幸非濕甚之軀,尚可設法。但心下拒按,呃逆便秘,是痰熱尚阻氣分,誤服升提,每成結胸,地黃滋滯,實為禁藥。

白話文:

朱敦書令染上風寒,吳某送了兩帖中藥。吃了之後,全身起了紅疹,精神也越來越差。葉某知道朱敦書令自小耳聾目障,屬於陰虛體質,於是改用犀角地黃湯兩劑治療。沒想到這反而導致朱敦書令大小便失禁和抽筋。這時才請來孟英診治。孟英說:「雖然朱敦書令身體瘦弱,陰液不足,但體內邪氣容易侵犯營血。不過,他的體質不屬於濕熱太重,還有救。只是他的心窩處不能按壓,還伴有打嗝和便祕的症狀,說明痰熱依然阻滯在氣道中。誤服了升提類的藥物,很容易造成胸悶結滯。而地黃具有滋膩的特性,對他來說是禁用藥物。」

今人臨症不能詳審,往往用非所當用。本年敗證甚多,余每見神未全昏,便不甚閉,惟胸前痞結,不可救藥而死者,皆升提之誤進,或膩滯之早投也。石北涯在旁聞之嘆曰:無怪乎君素以犀角地黃湯奏奇績,而他人效尤則屢僨事,豈非能與人規矩,不能與人以巧耶?於是以:犀角,元參,(竹)茹,貝(母),旋(復),(栝)蔞,枇(杷葉),(紫)菀,白前,菖蒲為方,調紫雪,兩服。

白話文:

現在的醫生在看病時,不能仔細辨別病情,常常使用不適當的藥物。今年有很多病癥是虛症,我經常看到病人神志還沒有完全昏迷,就用藥讓病人不那麼閉塞,但是病人胸前有痞結,無法救治而死亡的,都是因為過早進補升提的藥物,或者過早服用油膩滯礙的藥物造成的。石北涯在旁邊聽了嘆息說:難怪您一直用犀角地黃湯取得奇效,而別人效仿卻屢屢失敗,難道不是您能給別人制定規則,卻不能給別人巧妙的方法嗎?於是石北涯開了以下藥方:犀角、元參、竹茹、貝母、旋覆花、栝蔞、枇杷葉、紫菀、白前、菖蒲,用紫雪(丹參)調和,服用兩帖。

呃逆止,神漸清,而咽痛口渴,乃去紫雪、(白)前、菖(蒲),加射干山豆根、知母、花粉,吹以錫類散。二日,咽喉即愈,胸次漸舒,疹回熱退。去犀角、紫菀、射干、豆根,加銀花、梔子、竹葉,海䖳、鳧茈,漸安眠食。唯大解久不行,孟英曰:腹無痛苦,體虛只宜潤養。

白話文:

呃逆停止,精神漸漸清明,而有咽喉痛口渴的症狀,便去掉紫雪、前胡、菖(蒲),加上射干、山豆根、知母、花粉,再用錫類散吹拂患處。兩天後,咽喉便痊癒,胸中逐漸舒緩,疹子退了,發熱也退了。去掉犀角、紫菀、射干、豆根,加上銀花、梔子、竹葉、海䖳、鳧茈,漸漸可以安穩入睡,進食也正常。只是大便很久沒有通暢,孟英說:腹部沒有疼痛,體虛的人只宜潤養。

佐以:蓯蓉、麻仁、當歸、生地等藥,多服而下。遂愈。

張篪伯紀綱李貴,患感數日,忽然昏厥。比沿途求孟英往視,業已薄暮。主人謂:「自朝至此,一息奄奄,恐不及灌藥矣,實不便屈診」。孟英曰:余既來,且視之。見其面色灰黯,戴眼口開,按其脈,尚不絕。與:菖蒲、膽星、竹茹、旋覆等為劑,和入童溺,調以牛黃至寶丹灌之,覆杯而起。

白話文:

張篪伯紀綱接待李貴,李貴生病幾天了,突然昏厥。他一路上請求孟英來診視,但天已快黑了。主人說:「從早上到現在,只有一口氣吊著,怕是來不及灌藥了,實在不方便請您來看診。」孟英說:「既然我來了,就看一下吧。」他看到李貴面色灰暗,眼睛和嘴巴張開,把脈後,發現まだ沒有斷氣。開了菖蒲、膽星、竹茹、旋覆等藥,和入童尿,調入牛黃至寶丹灌服,蓋上杯子就起身走了。

魏翎谷浼孟英視其鬱甥之病,熱逾半月,自胸次脹及少腹,痛不可以撫摩,便秘溺赤,舌黑口乾,自汗煩躁,六脈弦強無胃。曰:此恙酷似《傷寒(論)》「大結胸症」,「結胸煩躁」,無藥可治。越二日,便行而歿。

白話文:

魏翎谷請孟英診治他的外甥。外甥發病半個月以上,從胸部開始脹痛,到小腹也疼痛,痛到無法撫摸,還有便祕和尿赤的症狀。舌頭發黑,口乾,自發出汗並煩躁,六脈弦而有力,但胃氣不足。魏翎谷說:「這個病很像《傷寒論》中所說的『大結胸症』,『結胸煩躁』,無藥可治。」兩天後,外甥排便後死亡。

孟英曰:傷寒之邪在表,誤下則邪陷而成「結胸」,未經誤下,不為結胸。溫熱之邪在裡,逆傳於心包,誤汗則內閉以外脫,若順傳於胃腑,誤汗則盤踞而結胸。前人但云誤汗劫奪胃汁,而未及於結胸者,因結胸之症不多見耳,然不可不知,故謹志之。郁某之病,初起,某醫用葛根(湯)一劑,繼則胡某用柴、葛、羌、防十餘劑,釀成是證。

白話文:

孟英說:傷寒的邪氣在體表時,如果誤用瀉下藥,邪氣就會深入體內,形成「結胸」的證狀。如果沒有誤用瀉下藥,就不會形成結胸。溫熱的邪氣在體內時,如果上逆傳到心包,誤用發汗藥,就會造成邪氣內閉而外脫。如果邪氣順勢傳到胃腑,誤用發汗藥,就會滯留在體內而形成結胸。

以前的醫生只說誤用發汗藥會劫奪胃液,卻沒有提到會形成結胸,這是因為結胸的症狀比較少見。但是,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個情況,所以我特別記錄下來。鬱某的病情,一開始某醫生用了一劑葛根湯,接著胡某用了十幾劑柴胡、葛根、羌活、防風的藥方,才導致形成這個證狀。

吳忻山之子,素稟虛怯,滋補頗投。醫不察其患溫發熱,僉謂陰虛,竟投膩滯培元之劑,乃至舌黑卷短,唇焦溺赤。孟英一診,即云不救。顧聽泉竭力圖維,終不能愈,按虛人受感,每蹈此轍,特錄以為戒。

白話文:

吳忻山兒年,體質虛弱易受驚,服用滋補品也很多。醫師沒察覺到他同時有溫熱發燒的症狀,眾人皆認為是陰虛,竟給予性質黏膩,補益元氣的藥物,導致舌頭黑紅蜷縮變短,嘴脣乾枯發紅。孟英診察後,斷定無法救治。顧聽泉盡力搶救,仍無法治癒。筆者記錄此事,是為了警惕類似情況:體虛的人受風邪侵襲,常會遇上這種情況。

汪左泉,病滯下,晝夜數十行,而即日須補歲考遺才,浼孟英商速愈之策。切脈弦滑,苔黃滿布,曰:易事耳。重用(黃)芩,(黃)連,佐以(山)楂,(厚)樸,送服青麟丸四錢,投匕而痊,略無他恙。

白話文:

汪左泉得了痢疾,一天排出幾十次稀便,而馬上就要參加歲考,求孟英先生想辦法快速治好。

孟英把脈後發現脈象弦滑,舌苔黃厚,說:這好辦。

於是用了大量的黃芩、黃連,輔以山楂、厚樸,並送服青麟丸四錢,服下一碗後痢疾就痊癒了,沒有其他不適症狀。

翁嘉順之母,染溫病。孟英診曰:高年陰氣太虧,邪氣偏盛,《玉版論要》云:「溫病虛甚死」。言人之真陰甚虛,曷足以御邪熱而息燎原?可虞在兩候之期,至十四日果殞。

白話文:

翁嘉順的母親患上了溫病。孟英診斷後說:「高齡之人陰氣不足,邪氣過於強盛。根據《玉版論要》記載:『溫病如果虛弱到極點,就會導致死亡。』這句話是說,如果人體中的真陰(陰氣)極度虛弱,就難以抵禦邪氣的熱度,而讓邪氣蔓延開來。我擔心她撐不過兩天的時間了。」到了第十四天,翁嘉順的母親果然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