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0)

1. 溫症脈案

房師午園張公,高年上盛下虛,案牘勞神,冬春不寐,感溫嗆咳,暈僕,兩寸脈洪大,由平昔陽不交陰,內風上冒,兼引溫邪,表裡煽動,症見眩僕,喉痛聲啞,舌如煤熏。夫心為君主,義不受邪,因春溫傷肺,逆傳心包,神明俱為震動,且素餌桂附,致炎陽獨亢,營液內劫。此怔忡無寐根由,師言昔病足痹,徽醫用祛風藥兼桂附得效,近三年矣。

白話文:

房師午園的張公,年紀大了,上半身壯盛,下半身衰弱,每天伏案工作,勞累神傷,冬季和春季都不睡覺,受了寒氣,咳嗽嗆咳,昏迷暈倒,兩寸脈搏又大又急,從平時陽氣和陰氣不交接,內風上冒,又引來了溫邪,表裡互相刺激,症狀表現為眩暈、暈倒,喉嚨痛,聲音嘶啞,舌頭像被煤燻黑一樣。心臟是人體的君主,不受邪氣侵犯,由於春季溫邪傷肺,逆傳到心包,神志都受到震動,而且平時服食桂附,導致陽氣獨亢,營液內劫,這是心悸失眠的根源,師父說以前得腳氣病,徽州的醫生用祛風藥兼桂附治療有效,已經快三年了。

愚謂風藥多燥,況桂附乎,以脈症參時令,宜辛涼輕劑,於熄風潤燥中,佐以滋陰安神。不過一劑,當夜自能成寐,再劑嗆嗽除,悸眩止矣。初劑:鮮生地(三錢)、沙參、麥冬、竹葉、栝蔞仁、甘菊(炒)、山梔、茯神(各二錢)、貝母、甜杏仁(炒研。各錢半)、棗仁(八分)、蔗汁(一杯,諸品清輕涼潤,能除上焦瀰漫之邪、兼入空竅熄風火,除悸眩,清音平嗽,若重濁便無效。)再劑:前方加天冬玉竹百合,減蔞仁、六七服諸症平,舌色復故。

白話文:

我認為治療風邪的藥物大多燥熱,何況桂枝和附子呢?應當根據脈象、症狀和時令,使用辛涼輕劑,在熄滅風火、潤燥的同時,佐以滋陰安神之藥。服用一劑,當晚就能入睡,再服一劑,嗆咳消除,心悸眩暈也停止了。第一劑藥方:生地三錢、沙參、麥冬、竹葉、栝蔞仁、炒甘菊、山梔、茯神各二錢、貝母、炒研甜杏仁各一錢半、棗仁八分、甘蔗汁一杯(諸藥清淡涼潤,能去除上焦瀰漫的邪氣,兼入空竅熄滅風火,消除心悸眩暈,清音平咳,如果藥力重濁便無效。)第二劑藥方:在第一劑的基礎上,加天冬、玉竹、百合,減少栝蔞仁,服用六七劑,諸症平復,舌色恢復正常。

後用膏方:三才膏加五味、核桃、牛膝、茯神、棗仁、柏子仁白芍、玉竹、杞子熬膏,白蜜收,白湯化服。(諸品能交心腎,安神志,利腰膝,兼使金水相涵,陰陽和平,自無上盛下虛之患矣。)

白話文:

之後服用膏方:三才膏加入五味子、核桃、牛膝、茯神、棗仁、柏子仁、白芍、玉竹、枸杞,熬製成膏,加入白蜜收膏,用白開水化服。(這些藥材能夠交合心腎,使神志安寧,有利於腰膝,還能讓金水相互涵養,陰陽平和,自然不會出現上盛下虛的弊病。)

韋氏,邪由鼻吸,伏於募原,發則頭暈痛,口渴飲,熱煩嘔悶,溺痛帶下,邪踞上中焦,主以蔥豉湯散邪,佐以清泄膽火。豆豉、蔥白、山梔、羚羊角、嫩桑葉薄荷、銀花、花粉、滑石。(二服)汗出熱解。(此乍發,散邪得解者。)

白話文:

韋氏,邪氣從鼻子吸入,潛伏在募原,發病時頭暈頭痛,口渴想喝水,發熱煩躁嘔吐噁心,小便疼痛,帶下。邪氣積聚在中焦以上,應以蔥豉湯驅散邪氣,輔以清泄膽火的方法。蔥豉湯由豆豉、蔥白、山梔、羚羊角、嫩桑葉、薄荷、銀花、花粉、滑石組成。(服兩次藥)出汗了,熱就退了。(這是剛發病,驅散邪氣就能解除了。)

族某,溫邪內郁,頭眩熱渴,手心似烙,舌苔淡黃,寸脈浮大而數,是邪留上焦,宜肅清太陰氣分。用黃芩(酒炒)、川貝母杏仁、山梔、栝蔞仁、麥冬、嫩桑葉、荷葉邊,煎湯,一啜眩渴稍定。原方去芩、梔、加鮮石斛、元參、花粉、蔗汁(沖),二服愈。(此溫邪上受,治從氣分得解者。)

白話文:

某人,因溫邪內鬱,所以頭暈、發熱、口渴,手心像被烙過一樣,舌苔呈淡黃色,寸脈浮大而數,這是病邪留滯在體的上焦,應該肅清太陰氣分。使用黃芩(用酒炒過)、川貝母、杏仁、山梔、栝蔞仁、麥冬、嫩桑葉、荷葉邊等,煮成湯藥,喝了一次後,頭暈口渴的症狀就減輕了。原來的藥方中去掉黃芩、山梔,加入新鮮石斛、元參、花粉,再加入蔗汁沖服,喝了兩次就痊癒了。(這種溫邪上受的證候,透過治療氣分的方劑可以痊癒。)

族某,邪從口入,嘔渴惡熱,舌膩脘痞,溫從濕化,宜與開泄中上,豆豉、蔞霜、通草半夏、薏苡、赤苓、竹茹枳殼鬱金汁(沖)、蘆根煎湯,一啜汗津津而愈。同時李某症同,但溺澀痛。前方加燈心、車前穗,亦一劑愈。(此濕滯中上焦,治從透滲得解者。)

白話文:

族某,病邪從口入,出現嘔吐、口渴、畏熱,舌苔膩,脘腹痞脹的症狀。這是溫邪濕化引起的,應該使用具有疏散中上焦作用的藥物來治療。方中使用豆豉、蔞霜、通草、半夏、薏苡、赤苓、竹茹、枳殼、鬱金汁(沖服)、蘆根等藥,煎湯服用。患者服藥後出汗身津津地就痊癒了。李某的症狀與族某相同,但還伴有小便澀痛的症狀。在族某的前方中加入燈心、車前穗,一劑藥也治癒了。這兩種情況都是濕邪停滯在中上焦,治療時採用透滲的方法來解除。

某,脈浮大,右數,有汗熱熾,渴眩譫煩,溫邪挾風熱,將陷營分。用薄荷、牛蒡、羚羊角、梔皮、丹皮、連翹、嫩桑葉,日再服。夜半汗透身涼。(此清少陽膽熱得解者。)

白話文:

某人,脈象浮大,右脈數,有汗熱熾盛,口渴暈眩昏亂煩躁,溫熱邪氣夾雜風熱,將要侵害營分。使用薄荷、牛蒡、羚羊角、梔皮、丹皮、連翹、嫩桑葉,每天服用兩次。到了半夜,汗水透出,身體涼爽。(這符合清少陽膽熱得解的症狀)

吳,邪入膻中,舌縮唇裂,目瞑神迷,沉昏不醒者七晝夜。脈沉數,此邪深將成內閉矣。勉用鮮佩蘭、菖蒲、連翹、銀花以解穢通閉,鮮生地、麥冬、梨蔗汁以生津,黃芩、知母、元參、石斛以徹熱,兼下牛黃丸,二服神識漸清,因尿管熱痛,去佩蘭、菖蒲、黃芩,加甘草梢、車前穗以利腑熱而愈。(此清理心包熱閉得解者。)

白話文:

吳先生,病邪侵入膻中,舌頭蜷縮、嘴脣乾裂,眼睛閉著,精神混亂。昏迷了七晝夜,脈搏沉細而數。這說明病邪已經深入,可能發展成內臟閉塞。盡力使用新鮮的佩蘭、菖蒲、連翹、銀花來去除穢氣、疏通閉塞。鮮生地、麥冬、梨蔗汁來生津。黃芩、知母、元參、石斛來清熱。再服用牛黃丸,服藥兩次後,神智逐漸清醒。但因尿道灼熱疼痛,於是去除佩蘭、菖蒲、黃芩,加用甘草梢、車前穗來緩解腑熱,最後病癒。(這是清理心包熱閉之法而獲得解救。)

朱,風木司天,溫邪內熾,脈數,頭眩嗽血,由木火併炎,上迫竅絡,舌鮮絳,邪已入營。用鮮生地、羚羊角、元參、連翹、山梔、蔞霜、貝母、丹皮、鮮藕,三四服脈靜身涼。(此清營熱得解者。)

白話文:

中醫古文:

朱,風木司天,溫邪內熾,脈數,頭眩嗽血,由木火併炎,上迫竅絡,舌鮮絳,邪已入營。用鮮生地、羚羊角、元參、連翹、山梔、蔞霜、貝母、丹皮、鮮藕,三四服脈靜身涼。(此清營熱得解者。)

朱,風木掌管天氣,溫邪內熱,脈搏快,頭暈咳嗽咯血,由於木火同時亢盛,侵犯體內孔竅和經絡,舌頭鮮紅,邪氣已經侵入營血。使用鮮生地、羚羊角、元參、連翹、山梔、蔞霜、貝母、丹皮、鮮藕等藥物,服用三四劑,脈搏恢復正常,身體涼爽。(這是清營熱而獲得痊癒的例子。)

白話文:

朱,風木掌管天氣,溫邪內熱,脈搏快速,頭暈鼻塞咳嗽咯血,因為木火同時旺盛,侵犯體內孔竅和經絡,舌頭鮮紅,邪氣已經侵入營血。服用鮮生地、羚羊角、元參、連翹、山梔、蔞霜、貝母、丹皮、鮮藕等藥物,服用三四劑,脈搏恢復正常,身體涼爽。(這是清營熱而獲得痊癒的例子。)

蔣,勞力傷陰,感溫,嗆咳不寐,鼻衄痰紅,下利血沫,脈虛大不數。誤用柴葛升散,劫液動風。法以甘酸平潤調之。阿膠(水化)、麥冬、炙草、潞參、茯神、白芍、棗仁、五味、生地、紅棗,二服神安血止,即飲糜粥。原方去膠加甜杏仁、山藥,再劑而痊。

白話文:

蔣姓病人,是做苦工的,勞力損傷了陰分,感受風邪,咳嗽不止,晚上睡不好覺,鼻子出血,痰中帶血,大便中有血沫,脈搏虛弱而有力,但跳動不快。

醫生誤用了柴葛升散這帖藥,把津液劫奪了,引起了風動。

治療方法是用甘酸的藥物來平補調和。

處方是阿膠(用溫水化開)、麥冬、炙草、潞參、茯神、白芍、棗仁、五味子、生地、紅棗,連服兩帖,精神安寧,血止住了。

隨即服用米粥。

原來的方子不去掉阿膠,加進甜杏仁、山藥,再服一劑就痊癒了。

(此邪傷血絡,用調補得愈者。)

白話文:

若此邪氣傷及血脈,使用調補之法治癒的。

族子,溫邪鬱而化熱,頭暈口乾,舌燥唇血,右脈大,左模糊,有汗不解,胸腹悶,溺渾濁。熱邪蒸濕,治宜上下分消。淡豉、蔞霜、羚羊角、丹皮、麥冬、山梔、赤苓、滑石、嫩桑葉、金銀花露,二服熱輕渴減,暈止舌潤。但宵分譫語,溺管澀痛,齒燥,液虛熱劫,鮮石斛、蘆根、黑豆皮、花粉、天冬、元參、蔗汁,二服疹現稀紅,肺衛之邪已從外泄。仍用輕清透發,連翹、牛蒡、鮮生地、丹皮、赤芍、沙參、竹葉,疹色淡。

白話文:

我的堂弟,因為感受溫邪鬱結化熱,所以頭暈口乾,舌頭乾燥嘴脣出血,右脈搏強大,左脈搏模糊,有汗卻無法消解,胸腹悶脹,小便渾濁。熱邪蒸騰濕邪,治療應該上下分消。給他服用淡豉、蔞霜、羚羊角、丹皮、麥冬、山梔、赤苓、滑石、嫩桑葉、金銀花露,兩服藥之後,熱度減輕,口渴減輕,頭暈停止,舌頭滋潤。但是到了深夜,他就開始說些胡話,小便不通暢而且疼痛,牙齒乾燥,體液虛弱被熱邪劫奪。我給他服用鮮石斛、蘆根、黑豆皮、花粉、天冬、元參、蔗汁,兩服藥之後,疹子出現稀紅,肺衛之邪已經從體外排出。繼續用輕清透發的藥物,包括連翹、牛蒡、鮮生地、丹皮、赤芍、沙參、竹葉,疹子的顏色變淡。

忽又煩躁不寐,舌心灰燥而尖絳,邪入心營,恐其蒸痰蔽竅,急清營熱兼豁痰。犀角尖(磨汁)、生地、鮮藕、元參、丹皮、竹茹、貝母、菖蒲,再服汗透而解。(此濕熱俱盛,兼治肺衛心營得解者。)

白話文:

突然又煩躁失眠,舌頭中央焦燥乾燥且顏色鮮紅,邪氣已經進入心臟和營血,擔心痰液過多阻塞氣血流通,趕快清熱化痰。服用犀角尖(研磨成汁)、生地、鮮藕、元參、丹皮、竹茹、貝母、菖蒲,再度服用出汗而解除(這種濕熱都非常盛,同時治療肺衛、心營就能解除)。

侄孫,溫邪化熱,頭眩痰嗽,用辛涼清上。豆豉、杏仁、貝母(各錢半)、薄荷、山梔、花粉(各一錢)、滑石、赤苓(各三錢),加燈心、桑葉。二服熱退,用甘涼調理胃陰得安。(此清降痰熱,治從肺胃得解者。)

白話文:

侄孫,溫邪化熱,頭暈痰多咳嗽,用辛涼的藥物治療。豆豉、杏仁、貝母(各半錢)、薄荷、山梔、花粉(各一錢)、滑石、赤苓(各三錢),加上燈心、桑葉。服用兩次熱退後,用甘涼的藥物調理胃陰以使胃得到安寧。(這種治療方法可以清降痰熱,治療從肺胃引起的病症)

族某,溫邪逆入心包,神識忽明忽昧,舌乾,津潤全無,譫狂不近衣被。欲掃熱痰熏灼,急用芳香解穢。犀角尖(八分)、鮮生地(一兩)、元參、麥冬(各五錢)、連翹、山梔、鬱金(各二錢)、梨、蔗汁(各一杯沖),再加至寶丹一丸,日再服。諸症立退。(此大劑救液開閉得解者。)

白話文:

某位患者,因溫邪逆入心包,造成精神意識忽明忽暗,舌頭乾裂,完全沒有津液,胡言亂語,不穿衣服也不蓋被子。為了去除熱痰的燻灼,緊急使用芳香藥來解穢。方子中包括犀角尖(八分)、鮮生地(一兩)、元參、麥冬(各五錢)、連翹、山梔、鬱金(各二錢),再加入梨汁、甘蔗汁(各一杯沖泡),並加入至寶丹一丸,一天服用兩次。各種症狀立即消失。(此方劑可以救治液體閉塞導致的病症。)

某,壯熱目赤,煩冤不寐,痧疹遍體。急用救液養陰,舌轉黑而燥,呃逆昏厥。服大劑犀角大黃湯加至寶丹,不應,仍用大劑犀角地黃湯,日三四服,加紫雪(三分)。呃止厥回身涼而愈。(此大劑涼心瀉火得解者。)

白話文:

某人,壯熱目赤,煩冤不寐,痧疹遍體。緊急使用救液養陰,舌頭轉黑而乾燥,呃逆昏厥。服用了大劑量的犀角大黃湯加至寶丹,沒有效果,仍然服用大劑量的犀角地黃湯,每天三四次,加入紫雪(三分)。呃逆停止,昏厥恢復,身體涼爽而康復。(這是大劑量涼心瀉火而得以痊癒的例子。)

馬氏,有年,溫邪夾滯,濕阻脘悶,舌縮渴飲,瀉汙水甚多。此熱結旁流也。用大承氣湯,直至所下皆黑硬,然後濕滯乃盡,脘痞乃寬,舌乾乃潤。(此攻蕩濕滯得解者。)

白話文:

馬氏,有一次得了溫熱邪氣兼有宿食停積的疾病,胃脘部濕阻氣滯,症狀是胸悶、口渴、舌頭乾縮、吐瀉很多汙黑的胃液。這是熱邪阻塞經絡,旁流交錯所致。使用大承氣湯,直瀉到所排出的糞便都變黑而堅硬,這樣濕阻才能完全消除,胃部的滿悶症狀纔得到緩解,舌頭乾澀的症狀才變得滋潤。(這是攻下蕩滌濕阻,病得以解除的例子。)

潘,伏邪內發,兼旬未解,譫聾肉脫,自利純血,唇縮舌強,脈沉數。邪陷血分,症已瀕險。急用犀角地黃湯加阿膠、元參、山梔、鮮藕、黑豆皮、竹葉心。四劑譫聾漸清,利血止,思糜粥矣。(此伏邪治從血分得解者。)

白話文:

潘某,邪氣侵入體內發作,十幾天都沒有好轉,神志不清,肌肉消瘦,大便全為血液,嘴脣縮小,舌頭強硬,脈搏沉而數。邪氣侵犯血分,病情已經很危險了。趕緊使用犀角地黃湯,並加入阿膠、元參、山梔、鮮藕、黑豆皮、竹葉心。服了四劑,神志不清的症狀逐漸消失,大便帶血的現象停止了,想要吃米粥了。 (這是邪氣侵入後,從血分中治癒的例子。)

陳姓兒,周歲感溫,邪熱內閉,舌絳津干。用麥冬、連翹、梔心、菖蒲、竹茹、加紫雪二分,汗解而愈。(此直瀉心包邪熱得解者。)

白話文:

陳姓小兒,一歲時感到身上發熱,邪熱內聚閉塞,舌頭絳紅,津液枯乾。使用麥冬、連翹、梔心、菖蒲、竹茹,再加入二分紫雪,發出汗後痊癒。(這是直接瀉下心包邪熱而獲得痊癒的例子。)

李,寒熱微汗,口渴嗆嗽,脈浮洪。乃春溫犯肺。用辛涼輕劑,為手太陰治法。山梔、淡豉、桔梗、花粉、杏仁、象貝、桑皮(蜜炙)、薄荷、蔗汁(沖)。二服嗽減。去梔、豉、桔、粉,加栝蔞、橘紅前胡服愈。(此邪干肺,從衛分得解者。)

白話文:

患者姓李,有輕微發熱、出汗、口渴和咳嗽,脈象浮而洪。這是因為春天的溫邪侵犯了肺部。使用辛涼輕劑,作為治療肺經的方法。藥方包括梔子、淡豉、桔梗、花粉、杏仁、象貝、桑皮(用蜂蜜炙過)、薄荷和甘蔗汁(沖服)。服用了兩次藥後,咳嗽減輕。去掉了梔子、淡豉、桔梗和花粉,加入栝蔞、橘紅和前胡,服後痊癒。(這個病邪侵犯了肺部,從衛部分散而得到緩解。)

何,氣粗目赤,舌絳疹紅,神機不發,脈洪數,宵煩無寐,邪已入營。急宜清透,若再消導劫津,必至液涸成痙。犀角汁、鮮生地、天冬、麥冬、元參、赤芍、丹皮、連翹、藕汁、菖蒲。日三服,汗澈熱退,神識亦清,但右脈長大,胃火猶燔。用石膏、白芍、黃芩、知母、甘草

白話文:

這個病人,呼吸粗重,眼睛發紅,舌頭絳紅色,精神萎靡不振,脈搏洪數,晚上煩躁不安,不能入睡,說明邪氣已經進入營血之中。此時宜用清熱透邪之法,如果再用瀉下、導滯、劫津液的方法治療,必會導致津液枯竭,引起抽搐。所以應使用犀角汁、鮮生地、天冬、麥冬、元參、赤芍、丹皮、連翹、藕汁、菖蒲。每日服用三劑,汗出熱退,神識也清醒,但右脈仍然洪大,胃火仍在灼燒,需要使用石膏、白芍、黃芩、知母、甘草來治療。

大便數次,脈較平,寐中手指微搐,乃液虛風動,欲成痙也。用阿膠(水化)、生地、鉤藤、當歸、白芍、石斛、棗仁。數劑症平。(此營虛用滋液熄風得愈者。)

白話文:

排便次數多,脈搏較平緩,睡夢中手指微微抽動,這是因為體液虛弱,風動欲生痙攣的徵兆。使用阿膠(用水化開)、生地黃、鉤藤、當歸、白芍、石斛、棗仁等藥物。經過幾劑藥,症狀平復。(這是因為營氣虛弱,使用滋養液體熄滅風邪而痊癒的例子。)

王,夏至前驟暍,邪從吸入踞募原,熱渴引飲,中脘格拒,熱蒸濕騰,嘔悶午煩,舌膩白,脈數溺渾,是濕勝也。治先滲濕於熱,下則熱勢孤矣。用藿梗、佩蘭以逐穢,通草、滑石、蘆根以驅濕,栝蔞、貝母以滌痰,羚羊角、山梔、丹皮以清膽火,鮮生地、連翹、麥冬以瀉心火。日再服,汗出溺清,嘔悶除,熱渴減。

白話文:

王先生,在夏至前突然發熱,邪氣從吸入的空氣進入體內,聚集在募原穴,導致他感到口渴而多喝水,但中脘卻感覺哽塞拒絕,體內熱氣蒸騰,導致他嘔吐、煩躁,舌苔白膩,脈搏數而尿液混濁,這是濕邪勝過於熱邪的表現。治療應先從滲濕化熱入手,這樣熱勢就會孤單勢弱。可以使用藿梗、佩蘭來驅除穢氣,通草、滑石、蘆根來驅除濕氣,栝蔞、貝母來化痰,羚羊角、山梔、丹皮來清膽火,鮮生地、連翹、麥冬來瀉心火。每天服用兩次,就會出汗、尿液清澈、嘔吐煩悶消除、口渴減少。

然脈仍疾數,兩寸大,時煩不寐,是欲發疹也;明晨疹出,舌苔轉黃,是熱勝也。治在透熱於濕外,則濕不升矣。原方去藿、蘭、通草、滑石、蘆根、羚羊等,加黃芩、梨汁以清肺,牛蒡、銀花、連翹、赤芍以透疹,青蒿、石斛、知母、沙參以退熱生津。二三服汗徹脈勻,舌黃退,日用大麥仁粥熱啜,陰復全瘳。

白話文:

然而,他的脈搏仍然快速,寸關尺三部脈搏均大,時常煩躁不安,難以入睡,這是即將發疹的徵兆;明天早上疹子就會發出來,舌苔轉為黃色,這是熱邪盛的原因。治療的重點是將熱邪透發於皮膚之外,濕邪也就不能上升了。原來的方子去除藿香、蘭草、通草、滑石、蘆根、羚羊角等,加入黃芩、梨汁以清肺,牛蒡、銀花、連翹、赤芍以透疹,青蒿、石斛、知母、沙參以退熱生津。喝下兩三劑藥以後,汗液排出,脈搏均勻,舌苔發黃的症狀消失,每天再喝大麥仁粥熱飲,陰氣復原,疾病痊癒。

(此分利濕熱,清涼疹毒得解者。)

白話文:

此藥分利濕熱,清除疹毒,解毒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