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咳嗽第五十

發熱蒸蒸咳嗽頻。涕流鼻孔淚滿睛。面浮眼腫雙腮赤。此是天行麻毒侵。

發熱蒸蒸咳聲頻。目腫面浮氣上行。坐臥不安痰唾少。肺葉焦舉熱邪蒸。

麻症百聲咳不歇。初熱未出正相宜。不咳少咳皆不順。啟咳須要用陳皮

正收收盡宜無咳。此時有咳須早醫。清金瀉肺為先務。若待危時悔已遲。

麻毒連綿上氣咳。發作百聲終不歇。胸高肩聳衄長流。擺手搖頭泉下客。

天行麻疹。與傷寒相似。惟麻則噴嚏、鼻流清涕、眼胞腫、目淚汪汪之為異耳。但見此等症候。便是麻症。夫麻原發於心。心火內亢。則肺金受克。以致肺葉焦舉。故有咳嗽。(朱曰,釋麻證之咳嗽。要言不煩。)法當清金瀉火。以加味人參白虎湯(見二十九條)去人參甘草糯米

白話文:

天花是一種傳染病,與傷寒很相似。但天花患者會出現打噴嚏、流清鼻涕、眼皮腫脹、眼睛淚汪汪等不同的症狀。只要出現這些症狀,就可以診斷為麻疹。麻疹是由於心火過旺,導致肺金受制,肺部組織受損造成的。所以麻疹患者會出現咳嗽。(朱氏說,麻疹的咳嗽症狀,簡單明瞭,一目瞭然。)治療麻疹,應該採用清肺降火的方法,可以使用加味人參白虎湯,但要除去人參、甘草和糯米。

牛蒡子連翹主之。有用白虎湯(見二十六條)去甘草、糯米。加牛蒡子、薄荷葉治之者。或以三味消毒散瀉白散二方俱去甘草治之。方中桑白皮。採取鮮者。多用為妙。熱甚煩渴者。加知母天花粉石膏黃芩之類。如咳甚者。以二母散麥門冬湯。除去升麻赤芍、甘草。

白話文:

用牛蒡子、連翹來治療。如果有效,則用白虎湯(見第二十六條)去除甘草、糯米。加牛蒡子、薄荷葉治之。或者用三味消毒散和瀉白散,這兩種藥方都去除甘草來治療。本方中的桑白皮,需要採摘新鮮的。多用為妙。如果發熱嚴重,煩渴的症狀明顯,則加知母、天花粉、石膏、黃芩之類的藥物。如果咳嗽嚴重,則用二母散或麥門冬湯,除去升麻、赤芍、甘草。

清肺湯桔梗、甘草。加蘇子。或秘本清肺湯去桔梗、甘草。或聶氏清肺飲柴胡、陳皮、桔梗、甘草等方。隨症而用之。然確宜清熱透毒。不可止咳。故古人多用清揚飲子去甘草加連翹主之。慎勿用五味子及收斂等藥。秘塞肺竅。令咳嗽終身不已。(朱曰,收斂等藥。秘塞肺竅。

白話文:

或者用清肺湯去除桔梗、甘草,加入蘇子。或用祕本清肺湯去除桔梗、甘草。或用聶氏清肺飲去除柴胡、陳皮、桔梗、甘草等藥方。根據病情選用。但一定要清熱解毒,不能只止咳。所以古人多用清揚飲子去除甘草加入連翹為主。謹慎不要使用五味子及收斂等藥物。阻塞肺竅,使咳嗽終生不癒。(朱曰,收斂等藥物,阻塞肺竅。)

切記勿用。)只宜清餘熱、消痰壅、而咳自止。貝母麥冬飲。除甘草、桔梗。加連翹、牛蒡子、黃連、黃芩之類。前後咳嗽。俱可施用。夫麻有咳。則肺氣疏通。毛竅開豁。而麻則易於出透。所以麻症初熱未出之先。最喜咳嗽。(朱曰,麻有咳之故。不可不知。)多咳則為順候。

白話文:

宜清餘熱、消痰壅、而咳自止。可以使用貝母麥冬飲。甘草、桔梗除外。加上連翹、牛蒡子、黃連、黃芩之類的藥材。前後咳嗽。都可以使用。麻疹有咳嗽。肺氣疏通。毛竅開豁。而麻疹則容易透發。所以麻疹初熱未出之先。最喜咳嗽。(朱說,麻疹有咳嗽的緣故,不可不知。)多咳則為順候。

俚言所謂撲麻是也。麻疹出透。則心經火息。肺無克伐。而咳自止。(朱曰,麻出透自不咳。心火息而肺不受刑也。)正出之際。若無連聲咳嗽。及少咳與不咳者。則腠理閉密。麻難透表。急於升發藥中。多加留白陳皮。以啟其咳。使毛竅開泄。腠理舒暢。(朱曰,加留白陳皮以啟咳。

白話文:

俗話說撲麻疹就是這個意思。麻疹透發後,心經的火氣就會消退,而肺經不會受到侵襲,咳嗽自然停止。(朱丹溪說,麻疹透發後自然不會咳嗽,這是因為心火消退後肺經不會受到刑剋。)在麻疹透發之際,如果沒有連續咳嗽、輕微咳嗽或不咳嗽,那麼說明腠理閉塞,麻疹難以透發於表。這時在升發藥中多加一些留白陳皮,以引發咳嗽,使毛孔開宣,腠理舒暢。(朱丹溪說,加留白陳皮以引發咳嗽。)

即疏通腠理之意。)而麻自易出透矣。已出之後。及將收收後。則又以無咳為佳。如麻已出而咳不止。身熱作渴。煩躁不食。脈洪者。以古方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加生地黃、鮮骨皮治之。肺熱如咳喘者。用生地黃散去陳皮。加黃芩、葶藶、桑白皮治之。喘甚者。加栝蔞霜、白芥子、蘇子、萊菔子治之。

白話文:

疏通腠理的意思)。而麻疹容易出現並透發。麻疹出來後,以及快要收回去時,沒有咳嗽是最好的。假如麻疹已經出現,但咳嗽不止,身體發熱口渴,煩躁不安不吃飯,脈搏洪盛的人,用古方黃連解毒湯(參見三十五條)加上生地黃、鮮骨皮來治療。肺有熱象咳嗽喘息的人,用生地黃散去掉陳皮,加上黃芩、葶藶、桑白皮來治療。喘息嚴重的人,加上栝蔞霜、白芥子、蘇子、萊菔子來治療。

出盡及收後微微咳嗽者。此餘邪未盡。肺氣未平也。不須服藥。若欲治之。則以瀉白散合三味消毒散。俱去甘草與服。如肺燥塞不利而咳者。以利金湯去陳皮、桔梗、甘草、生薑。加麥冬、牛蒡子、黃芩、桑白皮治之。麻盡透而壯熱咳嗽大便閉者。以除熱清肺湯去赤芍、甘草。

白話文:

  • 咳嗽症狀在出汗後仍然持續或收斂後仍然有輕微咳嗽的人。這是因為餘毒尚未完全清除,肺氣還沒有恢復平靜所致。不需要服用藥物。假若想要治療,可用瀉白散與三味消毒散合在一起服用,但兩者都不能加甘草。

  • 如果是肺燥閉塞導致咳嗽的話,可以使用利金湯,但要將陳皮、桔梗、甘草、生薑去除,改加入麥冬、牛蒡子、黃芩、桑白皮。

  • 如果麻疹已經出透了,但仍然有壯熱咳嗽和大便不通的症狀的話,可以使用除熱清肺湯,但要將赤芍、甘草去除。

加黃連、黃芩、地骨皮火麻仁枳殼以清利之。或加大黃下之。如出盡及收後。咳嗽甚而仍不止者。是屬瘀熱。治宜清熱降火。佐以消痰之品。以清咽滋肺湯玉竹、桔梗、甘草。加黃連、枯黃芩。或聶氏清肺飲去陳皮、柴胡、桔梗、甘草。加貝母、黃連主之。出盡收後。

白話文:

加入黃連、黃芩、地骨皮、火麻仁、枳殼以清熱化解。或加入大黃作為瀉藥。如果咳嗽已經痊癒,或咳嗽已經在逐漸好轉,但仍然沒有完全停止,通常就是屬於瘀熱所引起的。治療上應該清熱降火,並搭配化痰的藥品一起使用。以清咽滋肺湯去除玉竹、桔梗、甘草,加入黃連、枯黃芩。或是以聶氏清肺飲去除陳皮、柴胡、桔梗、甘草,加入貝母、黃連為主藥。通常在傷寒後期或痊癒後使用。

咳嗽不止而多痰者。以清咽滋肺湯去玉竹、麥冬、桔梗、甘草。加枳殼、茯苓、陳皮治之。或聶氏清肺飲去柴胡、桔梗、麥冬。加枳殼治之。若麻至五六日。而仍咳嗽氣粗。外熱不退。乃尚有餘毒留於肺胃。宜用孟介石清肺飲。除殭蠶、柴胡、陳皮、桔梗、甘草。加地骨皮、桑白皮、葶藶治之。

白話文:

咳嗽不止且痰多的人。以清咽滋肺湯去除玉竹、麥冬、桔梗、甘草。加入枳殼、茯苓、陳皮來治療。或用聶氏清肺飲去除柴胡、桔梗、麥冬。加入枳殼來治療。如果麻疹發作後五、六天。仍然咳嗽氣粗。體外熱度不退。表示肺胃中還有餘毒殘留。應使用孟介石清肺飲。去除殭蠶、柴胡、陳皮、桔梗、甘草。加入地骨皮、桑白皮、葶藶來治療。

或以靜遠主人清肺飲。去桔梗、甘草。加石膏、黃芩治之。如麻後咳嗽。聲音不清。不思飲食。眼目不清。唇口乾燥者。以清肺消毒化痰湯去桔梗、甘草、治之。若麻後氣喘。咳嗽連聲不住者。此乃毒流於肺經。肺中伏火。金虛葉焦。故咳嗽連聲不住也。以秘本門冬清肺湯

白話文:

可以用靜遠主人清肺飲,但去除桔梗、甘草,加入石膏、黃芩。如果麻醉後咳嗽,聲音不清,不想吃東西,眼睛模糊,嘴脣乾燥的人可以使用清肺消毒化痰湯,但去除桔梗、甘草。如果麻醉後氣喘,咳嗽不止的人,這種情況是毒流到肺經,肺中有積火,肺虛葉焦,所以咳嗽不止。可用祕本門冬清肺湯。

或用骨皮清膈散。俱去桔梗、甘草、糯米治之。如體熱者。亦以秘本門冬清肺湯。去甘草、桔梗、糯米。加黃連、黃芩、牛蒡子治之。咳嗽甚而氣喘連聲不住。甚至飲食嘔水者。此熱毒乘肺而然也。亦以秘本門冬清肺湯去甘草、桔梗、糯米。加蜜炙枇杷葉治之。見血者。再加茅根、阿膠治之。

白話文:

也可以使用骨皮清膈散,把桔梗、甘草、糯米都拿掉來治療。如果是體熱的人,也可以用祕本門冬清肺湯,把甘草、桔梗、糯米去除,再加入黃連、黃芩、牛蒡子來治療。咳嗽的很厲害,喘個不停,甚至連吃飯喝水都會嘔吐的人,這是熱毒侵犯肺部所造成的。也可以用祕本門冬清肺湯,把甘草、桔梗、糯米去除,再加入蜜炙枇杷葉來治療。如果痰中帶有血絲,再加入茅根、阿膠一起治療。

如咳嗽有吐血者。以麥冬清肺湯去楂肉、桔梗。加生地黃主之。兼有嘔水者。亦以此方除楂肉、桔梗治之。如麻後咳嗽氣急者。以枳殼前胡湯除甘草、桔梗。以蘇子易蘇梗。加芥子萊菔子、葶藶、栝蔞霜以治之。然亦有加沉香者。在麻後似亦無害。如麻後但氣粗者。以聶氏清肺飲仍除柴胡、桔梗、甘草。

白話文:

  1. 如果咳嗽合併咯血的,以麥冬清肺湯去除山楂肉和桔梗,加入生地黃來治療。如果有嘔吐的,也可以用這個方子,去除山楂肉和桔梗來治療。

  2. 如果麻醉後咳嗽氣急的,以枳殼前胡湯去除甘草和桔梗,用蘇子替代蘇梗。加入芥子、萊菔子、葶藶、栝蔞霜來治療。但也有人加沉香的,在麻醉後似乎也沒有害處。

  3. 如果麻醉後只是氣粗的,以聶氏清肺飲去除柴胡、桔梗、甘草。

加芥子、蘇子、萊菔子、葶藶治之。如麻後咳嗽不止。內熱不清。心神不寧。夜臥不安。以天真膏黃耆白朮薏苡仁。加酒炒黃連、酒炒黃芩、辰砂主之。如麻後咳嗽失聲發熱者。以葶藶丸加地骨皮、天花粉、酒炒黃連、黃芩。水煎與服。麻後咳嗽、腹脹、喘急、煩躁、泄瀉、聲啞、唇青、口青者。

白話文:

治療咳嗽的方法是加上芥子、蘇子、萊菔子、葶藶。如果麻醉後咳嗽不止,而且內熱不清、心神不寧、夜不能安眠,可以用天真膏去除黃耆、白朮、薏苡仁,再加入炒黃連、炒黃芩和辰砂。如果麻醉後咳嗽失聲發熱,可以用葶藶丸加上地骨皮、天花粉、炒黃連和炒黃芩,用加水煎煮的方法服用。如果麻醉後咳嗽、腹脹、喘急、煩躁、腹瀉、聲啞、脣青、口青,可以用天真膏去除黃耆、白朮、薏苡仁,再加入炒黃連、炒黃芩和辰砂。

以賈蘭峰傳方。除麻黃、陳皮、桔梗、甘草、白芍、加麥冬、骨皮、芥子治之。或不除白芍。更加柴胡亦可。此在麻後治法。變通在乎其人。然切不宜遽用白朮等味。如麻後久咳不止。以生地黃、當歸身、白茯苓、川貝母、桑白皮、杏仁柿霜等味。以養血、涼血、清金。而咳自止。

白話文:

用賈蘭峯傳授的方子。除了麻黃、陳皮、桔梗、甘草、白芍,再加入麥冬、骨皮、芥子來治療。或者不除掉白芍。再加入柴胡也可以。這是麻黃發汗法之後的治療方法。變通在於醫師的靈活運用。但是絕對不宜倉促使用白朮等藥味。如果麻黃發汗法後,咳嗽仍久久不止。再用生地黃、當歸身、白茯苓、川貝母、桑白皮、杏仁、柿霜等藥味。用來養血、涼血、清肺金。這樣一來,咳嗽自然就會停止。

然竟有以四物湯(見二十五條)合枳桔二陳湯。加栝蔞霜、杏仁治之者。雖曰無礙。反不若以前之七味治。藥簡而功捷也。如兼渴者。加麥冬、枳殼。兼喘者。加蘇子、芥子治之。或更加葶藶、萊菔子亦可。其有感觸風寒。咳嗽煩悶。嘔逆清水。眼赤咽痛。口舌生瘡者。以防風敗毒散(見第五條)加生黃芩治之。

白話文:

即便有人將四物湯(見二十五條)和枳桔二陳湯合起來,再加入瓜蔞霜和杏仁來治療。雖然說沒有妨礙,但不如之前用七味藥治療來得簡便有效。如果有口渴,加麥冬和枳殼。如果有喘,加蘇子和芥子來治療。也可以加葶藶和萊菔子。如果有感受風寒,咳嗽煩悶,嘔吐清水,眼睛發紅,咽喉疼痛,口腔和舌頭長瘡的症狀,可以用防風敗毒散(見第五條)加生黃芩來治療。

如咳嗽氣喘唇焦。熱結在內。煩躁不寧。或口鼻出血。不拘前後。並宜以犀角解毒化痰湯。去赤芍、甘草。加麥冬、杏仁、葶藶治之。或用聶氏清肺飲。去陳皮、柴胡、竹葉、甘草、桔梗。加黃連、當歸尾治之。收後如見此候。以加味人參白虎湯(見二十九條)去人參、甘草、糯米。

白話文:

如果出現咳嗽氣喘、嘴脣乾裂、體內有熱結、煩躁不安,或口鼻出血,不論先後順序,都可以用犀角解毒化痰湯來治療,去掉赤芍、甘草,加入麥冬、杏仁、葶藶。或者用聶氏清肺飲來治療,去掉陳皮、柴胡、竹葉、甘草、桔梗,加入黃連、當歸尾。如果症狀好轉後又再次出現類似的症狀,可以使用加味人參白虎湯(見二十九條),去掉人參、甘草、糯米。

加生地黃、地骨皮、黃芩以滋潤之。倘或久咳不止。面浮目腫、胸高如龜、肩聳氣喘、搖手擺頭、口鼻出血、面色或青或赤、或白而枯、鼻燥昏悶者。皆不治之症也。(朱曰,不治之症加此。)

白話文:

加入生地黃、地骨皮、黃芩滋潤它。如果長期咳嗽不止,臉色浮腫、眼睛腫脹、胸部高高隆起像烏龜一樣,肩膀聳起而呼吸急促,搖手擺頭,口鼻出血,面色或青或赤,或白而枯槁,鼻子乾澀而頭腦昏沉的人,即使是治療也無法治癒。(朱元機說:無法治療的病,加上這些藥材。)

三味消毒散,治咽喉疼痛。及麻疹已出未出。與未出勻。又治一切瘡毒。並能涼膈消痰。

牛蒡子(炒研二兩),荊芥穗(二錢五分),甘草(五錢),研末。每用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 牛蒡子(炒熟研磨成粉,二兩)

  • 荊芥穗(二錢五分)

  • 甘草(五錢,研磨成粉)

將以上三種藥材混合均勻,每次取三錢,以水煎煮後服用。

白散,治喘嗽。並脾肺經有熱。目黃。口不吮乳。

桑白皮(蜜炙),地骨皮(各一錢),炙甘草(五分),糯米一百粒引。水煎。食後服。加人參、白茯苓、知母、黃芩。名加減瀉白散。治肺炎喘嗽。

白話文:

桑白皮(用蜂蜜炙烤過)、地骨皮(各一錢)、炙甘草(五分),糯米一百粒引子。水煎。飯後服用。加入人參、白茯苓、知母、黃芩。名稱為加減瀉白散。治療肺炎喘咳。

二母散,治麻後咳嗽甚。及肺熱咳嗽。

知母,貝母(去心童便洗),生薑一片引。水煎服。或為末。白水下一錢。

麥門冬,(即二十八條內葛根麥門冬散去人參、淡竹葉)。

白話文:

麥門冬湯,就是二十八條中葛根麥門冬散減去人參、淡竹葉。

麥冬(去心),葛根,熟石膏(各一錢),茯苓,赤芍藥(酒炒各六分),升麻(四分),炙甘草(四分),水煎服。

白話文:

麥冬(去除中心部分),葛根,熟石膏(各1錢),茯苓,赤芍藥(用酒炒製,各6分),升麻(4分),炙甘草(4分),將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清肺湯,治麻後咳甚。

枯黃芩,貝母,桔梗(各七分),防風,炙甘草(各四分),水煎服。

秘本清肺湯,治不時咳嗽。寒熱唾紅。

黃芩,當歸,麥冬,防風,赤茯苓,生地黃,連翹,蘇葉,前胡,桔梗,甘草(各五分),桑白皮(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黃芩、當歸、麥冬、防風、赤茯苓、生地黃、連翹、蘇葉、前胡、桔梗、甘草(各5克),桑白皮(10克),水煎服。

聶氏清肺飲,治麻後氣粗咳嗽。

桑白皮(蜜炒),地骨皮(去骨各五分),麥冬(去心一錢五分),天花粉,元參(各八分),柴胡(六分),桔梗,黃芩(酒炒),川木通(去皮各三分),熟石膏,生地黃(各一錢),陳皮,生甘草(去皮各三分),淡竹葉、燈心引。水煎。加羚羊角磨汁對服。

白話文:

桑白皮(用蜂蜜炒過),地骨皮(去掉根莖,各五分),麥冬(去掉中間的筋,一錢五分),天花粉、元參(各八分),柴胡(六分),桔梗、黃芩(用酒炒過),川木通(去掉皮,各三分),熟石膏、生地黃(各一錢),陳皮、生甘草(去掉皮,各三分),淡竹葉、燈心草。水煎服。加入羚羊角磨成的汁液一起服用。

清揚飲子,麻疹主方。

西河柳(五錢),麥冬,元參(各二錢),牛蒡子(炒),葛根(各一錢五分),知母(蜜炒),蟬蛻肚(洗去土),薄荷葉,荊芥穗,甘草(各一錢),淡竹葉(三十片),水煎服。

白話文:

西河柳(5克)、麥冬、元參(各2克)、炒牛蒡子、葛根(各1.5克)、蜜炒知母、洗淨蟬蛻肚、薄荷葉、荊芥穗、甘草(各1克)、淡竹葉(30片),以上藥材加水煎服。

貝母麥冬飲

貝母,麥冬,薄荷葉,元參,栝蔞仁,桔梗,甘草,水煎服。

地黃散,治麻肺熱喘咳。斑疹身熱。口乾心煩。

生地黃(一錢),麥冬(五分),杏仁,款冬花,陳皮(各八分),水煎服。準繩有甘草。一書並有桔梗。

白話文:

生地黃(一錢),麥冬(五分),杏仁,款冬花,陳皮(各八分),水煎服用。準繩方劑中有甘草。另外一種書中還有桔梗。

利金湯,治肺燥塞不利而咳。

貝母,茯苓,枳殼,陳皮,桔梗,甘草,生薑、白蜜引。

除熱清肺湯,治麻盡透而壯熱咳嗽。大便閉結。

石膏(三錢),麥冬(去心一錢五分),元參,生地黃,貝母,栝蔞根,赤芍藥(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溫服。

白話文:

石膏(三錢),麥冬(去掉中心部分一錢五分),元參、生地黃、貝母、栝蔞根、赤芍藥(各一錢),甘草(五分),加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清咽滋肺湯,治麻後餘熱。咳嗽聲喑。

元參,牛蒡子,荊芥,貝母,麥冬,栝蔞根,馬兜鈴,明玉竹,桔梗(各八分),甘草(四分),水煎服。此方繆仲淳有薄荷。無馬兜鈴。

白話文:

元參、牛蒡子、荊芥、貝母、麥冬、栝蔞根、馬兜鈴、明玉竹、桔梗(各四公克),甘草(兩公克),以水煎服。此方繆仲淳有添加薄荷。沒有馬兜鈴。

孟介石清肺飲

熟石膏,生地黃(各一錢五分),麥冬(二錢),淡竹葉(七分),陳皮(七分),元參,柴胡(各一錢),當歸尾,黃芩,知母(炒),桔梗(各七分),殭蠶(炒五隻),甘草(去皮三分),燈心五十寸引。

白話文:

熟石膏、生地黃(各十五克),麥冬(三十克),淡竹葉(十克),陳皮(十克),元參、柴胡(各十五克),當歸尾、黃芩、知母(炒)、桔梗(各十克),殭蠶(炒五隻),甘草(去皮五克),燈心五十分。

靜遠主人清肺飲,治麻後傳肺胃二經。咳喘急。

麥冬,牛蒡子,防風,茯苓,桑白皮,地骨皮,知母,桔梗,甘草,水煎服。

清肺消毒化痰湯

牛蒡子,荊芥穗,防風,貝母(各五分),連翹,黃芩,前胡,茯苓(各七分),枳殼,桔梗(各一錢),甘草(三分),水煎。作十餘次徐徐服。

白話文:

牛蒡子、荊芥穗、防風、貝母(各五分),連翹、黃芩、前胡、茯苓(各七分),枳殼、桔梗(各一錢),甘草(三分),加水煎煮。分十幾次慢慢服用。

秘本門冬清肺湯

天冬,麥冬,知母,貝母,杏仁(去皮尖炒研),石膏,骨皮,牛蒡子,款冬花,桑白皮,馬兜鈴,桔梗,甘草、糯米引。水煎服。

白話文:

天冬、麥冬、知母、貝母、杏仁(去皮、尖端、炒、研磨)、石膏、骨皮、牛蒡子、款冬花、桑白皮、馬兜鈴、桔梗、甘草、糯米引,以上藥材用水煎服。

骨皮清膈散

黃芩(二錢五分),石膏(七分),滑石(七分五釐),地骨皮,當歸,知母,桑白皮,紫菀茸(蜜炒),白茯苓,桔梗,甘草(各五分),姜三片引。水煎服。此方加人參、柴胡、白芍、白朮、黃耆。(蜜炙各五分)。名人參清膈散。治肺熱。鼻乾涕唾稠黏。

白話文:

黃芩(2.5錢)、石膏(0.7錢)、滑石(0.75錢)、地骨皮、當歸、知母、桑白皮、紫菀茸(炒蜜)、白茯苓、桔梗、甘草(各0.5錢)、生薑三片引。水煎服。此方加入人參、柴胡、白芍、白朮、黃耆(各蜜炙0.5錢)。名為參清膈散。治療肺熱。鼻乾涕唾稠黏。

麥冬清肺湯

麥冬,知母,貝母,黃芩,杏仁,天花粉,枳殼,陳皮,丹皮,楂肉,桔梗,水煎服。

枳殼前胡湯

枳殼,前胡,防風,赤茯苓,蘇梗,桔梗,甘草,水煎服。氣急者。以沉香磨水對服。

天真膏,治麻後咳嗽不止。內熱不清。心神不寧。夜臥不安。或生瘡疥。

生地黃,麥冬,元參,白茯苓,紫菀茸,知母,陳皮,桑白皮,沙參,生黃耆,薏苡仁,棗仁,丹皮,茯神,當歸身,白朮,此方以生地、麥冬、元參、沙參、黃耆、苡仁、炒白朮為君。白茯苓、炒棗仁、茯神、當歸、丹皮、陳皮、紫菀茸為臣。炒知母、桑白皮為佐。入砂鍋內。

白話文:

生地黃、麥冬、元參、白茯苓、紫菀茸、知母、陳皮、桑白皮、沙參、生黃耆、薏苡仁、棗仁、丹皮、茯神、當歸身、白朮。這個方子以生地、麥冬、元參、沙參、黃耆、薏苡仁、炒白朮為君藥。白茯苓、炒棗仁、茯神、當歸、丹皮、陳皮、紫菀茸為臣藥。炒知母、桑白皮為佐藥。放入砂鍋中。

以長流水浸。用桑柴文武火煮兩時之久。水減。再添水於內。取出去滓。將藥水澄清。復入砂鍋再熬。加蜜和成膏。以瓷礶收貯。每用三匙。滾水調服。

白話文:

用長流水浸泡藥材。用桑木柴用大火和小火交替煮兩個時辰。等水減少了,再加水進去。把藥渣取出來。把藥水澄清,再倒入砂鍋中熬煮。加入蜂蜜調和成膏狀。用瓷器容器收儲。每次服用三匙,用滾水調服。

葶藶丸,治麻出氣喘。將成龜胸。

葶藶子(隔紙略炒),漢防己牽牛子(略炒),杏仁(去皮尖油),萊菔子,煎服。大便溏滑者。除牽牛。

白話文:

  • 葶藶子(隔著紙稍微炒一下),

  • 漢防己,

  • 牽牛子(稍微炒一下),

  • 杏仁(去掉皮和尖,用油炒一下),

  • 萊菔子,

煎煮後服用。

  • 大便稀溏的人服用時,除去牽牛子。

賈蘭峰傳方

黃連,黃芩,連翹,元參,知母,杏仁,乾葛,麻黃,牛蒡子,陳皮,厚朴,白芍,桔梗,甘草,水煎服。

白話文:

黃連、黃芩、連翹、元參、知母、杏仁、乾葛、麻黃、牛蒡子、陳皮、厚朴、白芍、桔梗、甘草,一起用水煎成藥汁服用。

枳桔二陳湯

半夏(薑汁蒸三錢),陳皮(去白),白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枳殼,桔梗(各八分),姜引。水煎服。

白話文:

  • 半夏(用薑汁蒸過的,三錢)

  • 陳皮(去除白色部分)

  • 白茯苓(各一錢)

  • 甘草(五分)

  • 枳殼、桔梗(各八分)

  • 生薑(引子)

將以上藥材一起放入水中煎煮,然後飲用。

犀角解毒化痰湯,治麻後咳嗽氣喘。唇焦結熱。或煩躁不安。或口鼻出血。

犀角(磨汁),丹皮,連翹,貝母,天花粉,薄荷,紫草茸甘草梢(各一錢),當歸(八分),牛蒡子(九分),赤芍(六分),生地黃(二錢),黃連(五分),淡竹葉(三十片),水煎服。

白話文:

  • 犀角(磨成汁液),丹皮、連翹、貝母、天花粉、薄荷、紫草茸、甘草梢(各一錢)

  • 當歸(八分)、牛蒡子(九分)、赤芍藥(六分)、生地黃(二錢)

  • 黃連(五分)、淡竹葉(三十片),以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