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瀉白散

JIA JIAN XIE BA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0%
心經 15%
腎經 15%
脾經 15%
胃經 10%
肝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5%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減瀉白散」是一種具有清熱瀉火、宣肺利咽功效的中藥方劑。其組成藥物包括桑白皮、地骨皮、人參、茯苓、知母、黃芩等。這些藥物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共同發揮清熱瀉火、宣肺利咽的功效。

桑白皮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等功效。它能清肺熱、止咳化痰、促進尿液分泌、增加腎臟血流量、降血壓、擴張支氣管、增加肺部通氣量、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肺部損傷、保護肺部健康、散營衛之瘀滯、發散陳血、止血化瘀、宣通經絡、疏導氣血、調和營衛,使血行流暢、瘀血化解。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它能清散外感風熱,退內傷陰虛之熱,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傷陰虛引起的發熱、口乾、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症狀。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加減瀉白散」具有清熱瀉火、宣肺利咽的功效。其組成藥物包括桑白皮、地骨皮、人參、茯苓、知母、黃芩等。這些藥物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共同發揮清熱瀉火、宣肺利咽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風,加防風、荊芥;寒,加麻黃、桂枝。

方劑組成解釋


桑白皮、地骨皮清肺瀉火,可以緩解肺炎喘嗽引起的肺熱症狀。人參、茯苓、知母、黃芩化痰止咳,可以緩解肺炎喘嗽引起的痰多咳嗽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肺結核肺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咳嗽口臭腹瀉口乾口渴多痰噁心反胃舌苔乾燥(舌乾)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瀉白散, 出處:《症因脈治》卷一。 組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主治:痰結上焦。

加減瀉白散, 出處:《麻科活人》卷一。 組成:桑白皮(蜜炒)、地骨皮、炒甘草、人參、白茯苓、肥知母、枯黃芩。 主治:肺炎喘嗽。

加減瀉白散,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三。 組成:桑皮、知母、橘紅、黃芩、貝母、桔梗、甘草、瓜蔞、地骨皮、蘇子。 主治:煩熱胸膈不利,上氣喘促,口燥或咳者。

加減瀉白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二。 組成:知母5錢,陳皮(去白)5錢,桑白皮1兩,桔梗5錢,地骨皮5錢,青皮(去白)3錢,甘草3錢,黃芩3錢。 主治:胸膈不利,煩熱口乾,時時咳嗽。

加減瀉白散, 出處:《醫學發明》卷四。 組成:桑白皮1兩,地骨皮7錢,甘草半兩,陳皮半兩,青皮(去白)半兩,五味子半兩,人參(去蘆)半兩,白茯苓3錢。 主治: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咳嗽嘔吐喘促。

加減瀉白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一。 組成:桑白皮3錢,桔梗2錢,地骨皮1錢半,甘草(炙)1錢半,知母7分,麥門冬5分,黃芩5分,五味子20個。 主治:因膏粱而飲,勞心過度,肺氣有傷,以致氣出腥臭,唾涕稠粘,口舌乾燥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