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前胡湯

ZHI KE QIAN 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23%
胃經 19%
膀胱經 11%
肝經 11%
心經 7%
大腸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枳殼前胡湯

枳殼前胡湯,出自《金匱要略》,為治療麻疹後咳嗽氣促的中醫方劑。本方由枳殼、前胡、防風、赤茯苓、紫蘇梗、桔梗、甘草組成。

組成介紹

  • 枳殼:性味酸、苦、微寒,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寬胸除痞、消積導滯、瀉火解毒、破積消症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胸膈滿悶、咳嗽痰多、食積不化、腹脹腹痛、泄瀉洩瀉、瘡瘍腫痛等症狀。

  • 前胡:性味苦、辛,微涼,歸肺、胃經。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痰熱壅盛的證狀,如: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

  • 防風:性味辛、甘,溫,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 赤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尿、寧心安神、益氣補脾、健脾益氣、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尿少、心悸失眠、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瀉洩瀉、口乾舌燥、瘡瘍腫毒等症狀。

  • 紫蘇梗: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理氣化痰、止咳平喘、寬胸理氣、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咳嗽、痰多、氣喘、胸悶、腹脹、腹痛、泄瀉洩瀉、瘡瘍腫毒等症狀。

  • 桔梗:性味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結

枳殼前胡湯,由枳殼、前胡、防風、赤茯苓、紫蘇梗、桔梗、甘草組成,具有麻疹後咳嗽氣促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枳殼、前胡、防風、赤茯苓、蘇梗、桔梗、甘草。
水煎服;氣急者,以沈香磨水兌服。
原書用本方治上症,去甘草、桔梗、蘇梗,加蘇子、芥子、萊服子、葶藶、栝蔞霜。

方劑組成解釋


  • 枳殼:味苦、酸,性微寒,入肺、大腸經。有理氣、化痰、散結之功。本方用枳殼以理氣化痰,宣肺止咳。
  • 前胡:味辛、苦,性微溫,入肺、胃經。有宣肺、止咳、平喘之功。本方用前胡以宣肺止咳,平喘。
  • 防風:味辛、微苦,性溫,入肺、脾經。有解表、散風、止痙之功。本方用防風以解表散風,止咳平喘。
  •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肺、脾、腎經。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本方用赤茯苓以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 紫蘇梗:味辛、微苦,性溫,入肺、脾經。有散寒解表、理氣和中、降逆止咳之功。本方用紫蘇梗以散寒解表,理氣和中,降逆止咳。
  • 桔梗:味辛、苦,性平,入肺、大腸經。有宣肺、利咽、祛痰之功。本方用桔梗以宣肺利咽,祛痰止咳。
  • 甘草:味甘、平,入心、肺、脾、胃經。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功。本方用甘草以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麻疹後咳嗽氣急的急性期使用,若咳嗽已久,則不宜使用。
  • 本方有辛散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咳嗽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蕁麻疹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枳殼前胡湯, 出處:《麻科活人》卷三。 組成:枳殼、前胡、防風、赤茯苓、蘇梗、桔梗、甘草。 主治:麻疹後咳嗽氣急。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