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9)

1. 痿症脈候

脾脈緩甚為痿厥。(《內經》)診痿躄,脈虛者生,緊急疾者死。(《脈經》)尺脈虛弱,緩澀而緊,病為足痛,或為痿病。(《脈訣》)痿脈多浮而大。(子和)

白話文:

  • 脾脈緩慢,會造成痿厥。(《內經》)

  • 診斷痿弱不能行走的人,脈虛弱者能活,脈急促且快者會死。(《脈經》)

  • 尺脈虛弱,脈搏緩慢而且緊繃,症狀是腳痛,或者是痿病。(《脈訣》)

  • 痿脈大多浮起且脈搏大。(子和)

2. 附方

〔肺痿〕,犀角桔梗湯黃耆石斛天冬,麥冬,百合山藥,犀角,通草桔梗黃芩杏仁秦艽

白話文:

【肺痿】犀角桔梗湯

配方:黃耆、石斛、天冬、麥冬、百合、山藥、犀角、通草、桔梗、黃芩、杏仁、秦艽

現代漢語翻譯:

肺結核採用犀角桔梗湯治療。藥物組成有黃耆、石斛、天冬、麥冬、百合、山藥、犀角、通草、桔梗、黃芩、杏仁、秦艽等。

〔心痿〕,鐵粉丸鐵粉銀箔黃連苦參,石蜜,龍膽,龍齒牛黃,秦艽,丹皮,白蘚皮,地骨皮雷丸,犀角

白話文:

[心痿],可以使用鐵粉丸來治療,鐵粉丸的成分包括:鐵粉、銀箔、黃連、苦參、石蜜、龍膽、龍齒、牛黃、秦艽、丹皮、白蘚皮、地骨皮、雷丸和犀角。

〔肝痿〕,紫葳湯,紫葳,天冬,百合,杜仲,黃芩,黃連,萆薢,牛膝,防風,菟絲子,白蒺藜

白話文:

〔肝痿〕,紫葳湯

紫葳、天冬、百合、杜仲、黃芩、黃連、萆薢、牛膝、防風、菟絲子、白蒺藜。

〔脾痿〕,二陳湯,陳,苓,夏,草

〔腎痿〕,金剛丸,見二卷虛損

白話文:

脾痿

二陳湯

陳皮、茯苓、半夏

腎痿

金剛丸

詳見第二卷《虛損》

〔胃虛〕,藿香養胃湯,參,術,苓,草,苡仁,藿香半夏曲烏藥,神麯,砂仁,畢澄茄,姜,棗

白話文:

胃虛:

藿香養胃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苡仁、藿香、半夏曲、烏藥、神曲、砂仁、畢澄茄、生薑、大棗。

〔脾虛〕,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通治〕,二妙丸,見一卷濕。

〔濕熱〕,加味二妙丸,見本卷痹。

〔濕熱〕,三妙丸,二妙丸加酒蒸牛膝二兩。

白話文:

脾虛

補中益氣湯:見《中風方》卷一

通用型

二妙丸:見《濕方》卷一

濕熱型

加味二妙丸:見《痹方》本卷

濕熱型

三妙丸:在二妙丸的基礎上,加入酒蒸牛膝兩錢

〔陰虛〕,滋陰大補丸熟地,山藥,萸肉,茯苓,牛膝,杜仲,五味,巴戟,小茴香肉蓯蓉遠志石菖蒲,杞子,紅棗,蜜丸。

白話文:

陰虛

滋陰大補丸

材料

  • 熟地
  • 山藥
  • 萸肉
  • 茯苓
  • 牛膝
  • 杜仲
  • 五味
  • 巴戟
  • 小茴香
  • 肉蓯蓉
  • 遠志
  • 石菖蒲
  • 杞子
  • 紅棗

製備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加入蜂蜜調勻製成丸劑。

功用

滋陰補虛,益氣養血。

適應症

陰虛體質的人,常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失眠健忘、盜汗、手足心熱、腰膝酸軟等症狀。

〔陽虛〕,鹿角膠丸鹿角膠鹿角霜,熟地,人參當歸,牛膝,茯苓,菟絲子,白朮,杜仲,虎骨龜板

白話文:

陽虛

  • 鹿角膠丸
  • 鹿角膠
  • 鹿角霜
  • 熟地
  • 人參
  • 當歸
  • 牛膝
  • 茯苓
  • 菟絲子
  • 白朮
  • 杜仲
  • 虎骨
  • 龜板

陽虛的症狀主要為畏寒怕冷、手腳冰涼、小便清長或尿頻、夜尿多、大便稀溏、腰膝痠軟、精神疲倦、記憶力減退等。

調理陽虛的藥物主要以溫補腎陽的藥物為主,如鹿角膠丸、鹿角膠、鹿角霜、熟地、人參、當歸、牛膝、茯苓、菟絲子、白朮、杜仲、虎骨、龜板等。

這些藥物可以溫補腎陽,益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腰膝痠軟等症狀。同時,這些藥物還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感冒等疾病。

白話文:

陽虛的症狀:

畏寒怕冷、手腳冰冷、小便清淡或尿頻、夜間多尿、大便稀軟、腰膝痠軟、精神疲乏、記憶力減退。

調理陽虛的藥物:

以溫補腎陽為主,例如:

  • 鹿角膠丸、鹿角膠、鹿角霜
  • 熟地、人參、當歸、牛膝
  • 茯苓、菟絲子、白朮
  • 杜仲、虎骨、龜板

這些藥物可以溫暖補腎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手腳冰冷、腰膝痠軟等症狀。同時,它們還能增強身體抵抗力,預防感冒等疾病。

〔壯筋〕,四斤丸,虎脛骨(一兩),牛膝,蓯蓉(各兩半),川烏,天麻(各一兩),木瓜(一斤),為末,以蓯蓉搗膏,酒糊丸。加乳香沒藥,名加味四斤丸

白話文:

【補益筋骨】,四斤重的藥丸,配方有虎脛骨(一兩)、牛膝、蓯蓉(各兩半)、川烏、天麻(各一兩)、木瓜(一斤),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蓯蓉搗成膏狀,再用酒糊丸。如果加入乳香、沒藥,則稱之為加味四斤丸。

〔督虛〕,香茸丸鹿茸(三兩),生當歸(二兩),麝香(一錢),生川烏(五錢),雄羊腎三對,酒煮搗爛為丸。

白話文:

(督脈虛弱):

香茸丸,成分有:鹿茸(三兩),生當歸(二兩),麝香(一錢),生川烏(五錢),雄羊腎三對,用酒煮熟搗爛製成丸劑。

〔陰傷〕,六味湯,見一卷中風。

〔溫理〕,牛膝丸,見二卷虛損。

〔益陽〕,煨腎丸,見二卷虛損。

白話文:

陰傷 六味湯:見於《中風論》卷一。

溫理 牛膝丸:見於《虛損論》卷二。

益陽 煨腎丸:見於《虛損論》卷二。

〔益陽〕,五獸三匱丹,鹿茸(酥炙),血竭,虎脛骨(酥炙),牛膝(酒浸),狗脊(燒去毛。各一兩),共為末,此五獸也。附子(一個,去皮臍去中心入),辰砂(末,一兩,填滿),木瓜(一個,去皮去中心入附子於內,以附子末蓋口),此三匱也。卻以三匱正坐於瓷缸內,重湯蒸爛,和五獸末搗丸,木瓜酒下。

白話文:

益陽丹方,配伍了五種動物的藥材和三樣盛裝附子的容器。

五種動物的藥材包括:鹿茸(經過酥油炙烤後)、血竭、虎脛骨(也經過酥油炙烤後)、牛膝(用酒浸泡過)、狗脊(燒掉毛)。各取一兩,共成粉末。

三種盛裝附子的容器包括:附子(取一個,去掉外皮和臍,也去除中心部分)、辰砂(磨成粉末,取一兩,填滿)、木瓜(取一個,去掉外皮和中心部分,放入附子,再用附子粉末蓋住開口)。

把三種盛裝附子的容器正立放置在瓷缸內,在蓋上鍋蓋,用大火將其蒸爛。取出五種動物的藥材粉末,與蒸爛的附子混合,搗成丸劑。服用時,以木瓜酒送服。

〔痿厥〕,虎潛丸,見一卷中風。

〔暑痿〕,清暑益氣湯,見一卷暑。

白話文:

痿厥

虎潛丸:見於《中風》第一卷。

暑痿

清暑益氣湯:見於《暑》第一卷。

〔肺燥〕,清燥湯,耆(錢半),蒼朮(一錢),陳,術,澤瀉(各五分),五味子(六粒),參,苓,升麻(各三分)麥冬,歸,地,草,神麯,黃柏豬苓(各二分),柴胡,黃連(各一分),水煎。

白話文:

【肺燥】,清燥湯,人參(半錢),蒼朮(一錢),陳皮,白朮,澤瀉(各五分),五味子(六粒),人參,茯苓,升麻(各三分)麥冬,當歸,地黃,半夏,神曲,黃柏,豬苓(各二分),柴胡,黃連(各一分),水煎服用。

〔濕熱〕,神龜滋陰丸,龜板(酥炙,四兩),黃柏,知母(各鹽酒炒,二兩),杞子,五味,鎖陽(酒炙。各一兩),乾薑(五錢),為末,以豬脊髓和丸,每服五錢,鹽湯下。

白話文:

(治療)濕熱(症),使用神龜滋陰丸,藥方如下:

  1. 龜板(經過酥油炙烤,四兩)

  2. 黃柏,知母(各用鹽酒炒過,二兩)

  3. 杞子,五味,鎖陽(用酒炙過,各一兩)

  4. 乾薑(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豬脊髓調成藥丸,每次服用五錢,用鹽湯送服。

〔滋燥〕,大補地黃丸,見一卷燥。

白話文:

滋燥

大補地黃丸(見卷一)

主治:陰虛燥熱。

〔筋痿〕,補血榮筋丸,蓯蓉(酒製),菟絲子(酒煮,焙),天麻(煨。各二兩),牛膝(酒煮,四兩),鹿茸(酥炙,一對),熟地(六兩),木瓜(薑汁炒),五味子(焙。各一兩),為末,蜜丸,溫酒下。

白話文:

〔筋痿〕,使用補血榮筋丸治療,將蓯蓉用酒浸泡製成,菟絲子用酒煮過再烘焙,天麻用火煨熟(以上各二兩),牛膝用酒煮過(四兩),鹿茸用酥油炙過(一對),熟地(六兩),木瓜用薑汁炒過,五味子烘焙過(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製成蜜丸,用溫酒送服。

〔氣虛〕,四君子湯,見一卷中風。

〔氣血〕,十全大補湯,見一卷中風。

〔陽衰〕,安腎丸,見本卷痹。

〔濕痰〕,二術二陳湯,見二卷痰飲。

白話文:

氣虛四君子湯,見第一卷中風。

氣血十全大補湯,見第一卷中風。

陽衰安腎丸,見本卷痹症。

濕痰:二術二陳湯,見第二卷痰飲。

〔食滯〕,木香檳榔丸,木,檳,術,枳,陳,香附,神麯糊丸。

白話文:

〔食滯〕,木香檳榔丸,木香、檳榔、白術、枳實、陳皮、香附、神曲糊丸。

〔瘀血〕,四物湯,見一卷中風。

〔熱積〕,大承氣湯,見一卷溫。

〔血虛〕,二妙四物湯,二妙合四物。

〔氣虛〕,二妙六君湯,二妙合六君。

白話文:

瘀血:

四物湯,見《中風論》。

熱積:

大承氣湯,見《溫病論》。

血虛:

二妙四物湯,由二妙散和四物湯組成。

氣虛:

二妙六君湯,由二妙散和六君子湯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