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倫

《嬰童類萃》~ 中卷 (9)

回本書目錄

中卷 (9)

1. 泄瀉論(附)宿食

泄瀉之症,經云有五。所謂五泄者:曰胃泄、脾泄、大腸泄、大瘕泄、小腸泄。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瀉注,食則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腸鳴切痛,大便色白;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小腹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小腹痛,莖中痛。名則有五,泄非一端。

白話文:

腹瀉的證候,醫經上說有五種。所謂五泄是:胃泄、脾泄、大腸泄、大瘕泄、小腸泄。胃泄的症狀是:飲食不消化,大便呈黃色;脾泄的症狀是:腹脹滿,腹瀉,吃東西就嘔吐;大腸泄的症狀是:吃完東西後腸胃難受,腸鳴切痛,大便呈白色;大瘕泄的症狀是:裡急後重,經常想去廁所卻解不出來,小腹疼痛;小腸泄的症狀是:小便中有膿血,小腹疼痛,尿道疼痛。雖然有五種名稱,但腹瀉的病因不只一種。

有因脾胃虛弱,飲食不能運化而作泄者;有飲食過傷,食積停滯而作瀉者;有久陰動濕而泄者;有寒暑調理失宜而作泄者;有乳母自病;兒吮熱乳,而作瀉者。脾虛則溫補之;停食消導之;積聚隨緩急而下之;動濕則辛散而滲之;寒暑則隨時令冷熱調理之;乳母有疾,問其症而治之。泄瀉初起,不可便用補劑,恐宿食不消,反生他症矣。

白話文:

  1. 由於脾胃虛弱,飲食無法消化吸收而導致腹瀉。

  2. 由於飲食過量或不潔,食物積滯在腸胃中而導致腹瀉。

  3. 由於長期陰虛內濕而導致腹瀉。

  4. 由於寒暑交替調理不當而導致腹瀉。

  5. 由於哺乳母親自身生病,孩子吸吮了熱毒乳汁而導致腹瀉。

治療方法:

  1. 脾虛引起的腹瀉,使用溫補藥物治療。

  2. 飲食停滯引起的腹瀉,使用消導藥物治療。

  3. 積聚引起的腹瀉,根據情況緩急,使用下瀉藥物治療。

  4. 動濕引起的腹瀉,使用辛散藥物治療。

  5. 寒暑引起的腹瀉,根據冷熱情況,使用相應的藥物治療。

  6. 哺乳母親引起的腹瀉,詢問其症狀後,給予相應的治療。

腹瀉初期,不可立即使用補益藥物,以免宿食不消,反而引起其他疾病。

證見五虛:脈細、厥冷、少氣、泄痢、不食,為難治。

保和丸,治一切食積,泄瀉酸臭,嘔吐不食,心膈膨脹。

山楂肉(六兩),神麯(四兩),半夏曲(三兩),茯苓(三兩),陳皮(二兩),連翹,蘿蔔子(炒。各一兩五錢)

白話文:

山楂肉(250克),神曲(150克),半夏曲(100克),茯苓(100克),陳皮(75克),連翹,蘿蔔子(炒。各50克)

為末,水疊為丸,薑湯下。

大安丸(本方加)白朮(三兩),治脾泄。

木香檳榔丸,治男婦小兒一切食積,肚腹膨脹,面色痿黃,內有蟲鱉癥瘕,及泄瀉痢疾,並歷神效。

白話文:

木香檳榔丸,用於治療男女婦孺的食積、腹脹、面色黃萎、體內有蟲子積聚、腹瀉、痢疾等症狀,皆有顯著療效。

大黃(一斤,銼片,酒拌一宿,曬乾),牽牛(一斤,半生半熟),檳榔(八兩,白色者),木香(一兩五錢),乾薑(一兩,炮)

白話文:

大黃(一斤,切成片,用酒拌一夜,曬乾),牽牛(一斤,一半生一半熟),檳榔(八兩,選擇白色的),木香(一兩五錢),乾薑(一兩,炮製過)。

各為淨末,稀糊為丸,麻子大,薑湯空心下。去血鱉蚘蟲,赤砂糖、空心五更時下。日午下後,稀粥補。當日不可吃腥葷。

白話文:

將它們(指蟲卵)分別淨化及去除雜質,再將其搗成糊狀並製成丸劑,使大小如麻子般。於早晨空腹時,用薑湯送服。如果要驅除血鱉蚘蟲,則需在早晨空腹的五更時分,服用赤砂糖。服用藥物後,於中午過後,食用稀粥作為輔助治療。在服藥期間,應避免進食腥羶葷腥的食物。

神聖丸,消食去積,順氣止痛。

青皮,陳皮(各八兩,醋炒),烏梅肉(四兩),巴豆肉(一兩,制),大椒(五錢)

白話文:

青皮、陳皮(各四百公克,用醋炒過),烏梅肉(二百公克),巴豆仁(五十公克,要經過特殊處理),大辣椒(二十五公克)

為末,糊丸,菜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助胃膏,治脾胃素弱,外感寒邪,內傷生冷,上吐下瀉,久痢不止,胃口不開,面黃肌瘦,神昏目慢,手足厥冷,懨懨欲成慢驚。此藥健脾開胃,扶元氣,育養心神,及男婦久瀉,並效。

白話文:

助胃膏,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受到寒冷邪氣的侵襲,內傷生冷,導致嘔吐、腹瀉,久痢不止,胃口不好,面黃肌瘦,精神昏沉,眼睛模糊,手腳冰涼,萎靡不振,好似快要得慢驚風。這種藥可以健脾開胃,扶助元氣,滋養心神,對於男女久瀉也有療效。

人參(五錢),白朮(一兩,炒),茯苓(一兩),甘草(五錢,炙),陳皮(八錢),白豆蔻(三錢),砂仁(三錢),木香(三錢),藿香(六錢,去土),丁香(二錢),訶子肉(六錢,煨),肉豆蔻(三錢,麵煨),枇杷葉(六錢,薑汁炙,去毛)

白話文:

  • 人參 (5 錢)

  • 白朮 (1 兩,炒過)

  • 茯苓 (1 兩)

  • 甘草 (5 錢,炙烤過)

  • 陳皮 (8 錢)

  • 白豆蔻 (3 錢)

  • 砂仁 (3 錢)

  • 木香 (3 錢)

  • 藿香 (6 錢,去除泥土)

  • 丁香 (2 錢)

  • 訶子肉 (6 錢,烘焙過)

  • 肉豆蔻 (3 錢,用麵粉烘焙過)

  • 枇杷葉 (6 錢,用薑汁烘焙過,去除茸毛)

為末,煉蜜搗勻合助胃膏。每服一錠,清米湯下。

香橘餅,治嘔吐瀉痢,冷熱不調,赤白膿血,小腹疼痛,脾虛不食,及內有積聚。常服甚效。

白話文:

香橘餅:用於治療嘔吐腹瀉、冷熱不調、赤白膿血、小腹疼痛、脾虛不食以及體內有積聚等症狀,長期服用效果很好。

蒼朮(一兩二錢,炒),厚朴(八錢,薑製),陳皮(一兩),甘草(五錢),山稜(七錢,醋炒),蓬朮(七錢,醋炒),青木香(三錢),木香(三錢),神麯(一兩,炒),麥芽(八錢,炒),山楂肉(八錢),青皮(醋炒),香附(各一兩),官桂(五錢),砂仁(三錢)

白話文:

*蒼朮(12克,炒過)

*厚朴(8克,用薑汁炮製) *陳皮(12克) *甘草(5克) *山稜(7克,用醋炒過) *蓬朮(7克,用醋炒過) *青木香(3克) *木香(3克) *神曲(12克,炒過) *麥芽(8克,炒過) *山楂肉(8克) *青皮(用醋炒過) *香附(各12克) *官桂(5克) *砂仁(3克)

共為末,煉蜜搗勻合香橘餅。每服一餅,米湯化下。

啟脾丸,健脾胃,進飲食,止泄瀉,治久痢,及男婦老弱脾泄。並歷神效。

人參(五錢),白朮(一兩,炒),茯苓(一兩),甘草(五錢,炙),蓮肉(一兩),山藥(一兩),山楂肉(一兩),陳皮,澤瀉(各七錢),肉蔻(三錢,麩煨)

白話文:

人參(五錢)、炒白朮(一兩)、茯苓(一兩)、炙甘草(五錢)、蓮肉(一兩)、山藥(一兩)、山楂肉(一兩)、陳皮、澤瀉(各七錢)、麩煨肉蔻(三錢)。

為末,煉蜜搗勻為丸,圓眼核大,清米湯下。

參苓白朮散,治一切泄瀉,脾胃虛弱,及久痢不止。

人參,白朮(炒),茯苓,薏苡仁(炒),甘草(炙),山藥,蓮肉,扁豆(炒。各一兩),砂仁(五錢),桔梗(七錢,炒)

白話文:

人參、白朮(炒過)、茯苓、薏苡仁(炒過)、甘草(炙過)、山藥、蓮肉、扁豆(炒過,各一兩)、砂仁(五錢)、桔梗(七錢,炒過)

為末,每服一二錢,白滾湯調化下。作煎劑亦可。

胃苓湯(即平胃散五苓散),治一切瀉痢,及不服水土,脾胃不和,三焦氣壅。寬中順氣;分利陰陽。

白話文:

胃苓湯(也就是平胃散和五苓散的合方),用來治療各種腹瀉、痢疾,以及因水土不服,脾胃不和,三焦之氣壅塞而引起的疾病。它具有寬中順氣、調和陰陽的功效。

蒼朮(炒),厚朴(薑製),陳皮,甘草,白朮(炒),豬苓,澤瀉(各等分),官桂(少),茯苓(一錢二分)

白話文:

蒼朮(炒製),厚朴(用生薑炮製),陳皮,甘草,白朮(炒製),豬苓,澤瀉(各等分),官桂(少許),茯苓(一錢二分)

生薑三片,棗一枚。此方隨症應變,功效無窮。

加味觀音散,外感風冷,內傷飲食,脾胃不和,嘔吐泄瀉,不進乳食,漸至羸瘦。大抵胃虛則嘔,脾虛則瀉,脾胃俱虛,吐瀉不已。此藥溫養脾胃。

白話文:

加味觀音散:適用於外感風寒、內傷飲食,脾胃不和,嘔吐腹瀉,不吃乳食,逐漸消瘦。一般來說,胃虛會導致嘔吐,脾虛會導致腹瀉,脾胃都虛弱,嘔吐腹瀉不止。此藥可以溫養脾胃。

人參,黃耆,茯苓(各一錢),藿香,扁豆(各七分),木香(三分),白芷(六分),甘草(五分),神麯,蓮肉,石蓮肉(各八分),乾薑(三分)

白話文:

  • 人參:1錢

  • 黃耆:1錢

  • 茯苓:1錢

  • 藿香:7分

  • 扁豆:7分

  • 木香:3分

  • 白芷:6分

  • 甘草:5分

  • 神麯:8分

  • 蓮肉:8分

  • 石蓮肉:8分

  • 乾薑:3分

冬瓜仁百粒、烏梅一個,水煎。

溫脾散,治泄瀉腹痛,乳食不化。

蒼朮(一錢,炒),厚朴(七分,制),甘草(五分),陳皮,訶子,人參,茯苓,桔梗(各六分),木香,乾薑(各三分)

白話文:

蒼朮(1錢,炒過)、厚朴(7分,製過)、甘草(5分)、陳皮、訶子、人參、茯苓、桔梗(各6分)、木香、乾薑(各3分)。

為末,鹽梅湯調化下;或作煎劑亦可。

人參豆蔻散,止泄瀉,厚腸胃,進飲食。

人參(五分),白朮,茯苓,陳皮(各八分),厚朴,訶子肉,肉豆蔻(各五分),白豆蔻(三分),白扁豆,甘草(各七分)

白話文:

人參(三分之一兩),白朮、茯苓、陳皮(各半兩),厚朴、訶子肉、肉豆蔻(各三錢),白豆蔻(一錢半),白扁豆、甘草(各四錢)

生薑三片,鹽梅一個,捶碎水煎;為末服尤妙。

錢氏白朮散,脾胃不和吐瀉,並作心煩口渴。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藿香,乾葛,木香

生薑三片,水煎。

五苓散,分陰陽,利小水,熱瀉用之甚效。

豬苓(一錢五分),白朮,澤瀉,茯苓(各一錢),官桂(三分)

水煎。熱吐,加半夏(一錢)。

生脈散,治長夏濕熱熏蒸,心煩口渴;元氣虛弱者用之,生津止渴,生脈益元氣。

白話文:

生脈散,可以治療在長夏被濕熱薰蒸而導致的心煩、口渴,對元氣虛弱的人,可以生津止渴、生脈益元氣。

人參(五分),麥冬(一錢),五吐(十粒),

川米百粒,水煎。

桂苓甘露飲,治暑月熱瀉,心煩口渴,面赤唇紅。

茯苓,白朮,豬苓,澤瀉(各一錢),石膏滑石寒水石(各二錢),官桂,甘草(各三分)

白話文:

茯苓、白朮、豬苓、澤瀉(各15克),石膏、滑石、寒水石(各30克),官桂、甘草(各4.5克)

淡竹葉二十片,水煎。

辰砂益元散,治中暑身熱,小便不利。此藥專能燥濕,利小便,實大腸,化食毒,去積滯,逐瘀血,解煩渴,補脾胃,清暑降火之要藥也。

白話文:

辰砂益元散,用於治療中暑身熱、小便不利。這種藥物專門能夠乾燥濕氣、促進小便、充盈大腸、化解食物毒素、消除積滯、驅除瘀血、解除煩渴、補益脾胃、清暑降火,是非常重要的藥物。

滑石(一斤,桂府者佳,如無,細膩潔白亦好。牡丹皮煮過用),甘草(一兩)

碾極細,加辰砂五錢,𠪙勻。每服一二錢,蜜水下。

滑石,青黃二種殺人,並上面垢不去,亦傷人。

團參散,治脾胃虛弱,冷熱不調,一切吐瀉痢疾,手足厥冷並效。

人參,茯苓,扁豆(炒),山藥,川芎,粟殼(各一兩,蜜炒),甘草(炙),白朮(炒。各七錢),木香(三錢),厚朴,白芷,烏藥粟米(炒。各五錢)

白話文:

人參、茯苓、扁豆(炒過)、山藥、川芎、粟殼(每種一兩,用蜂蜜炒過)、甘草(炙過的)、白朮(炒過的。每種七錢)、木香(三錢)、厚朴、白芷、烏藥、粟米(炒過的。每種五錢)

為末,瓷罐收貯。每服一錢,滾湯調化下。

固腸丸,治脾胃虛弱,滑泄無度,腹痛腸鳴,及疳瀉痢不止。並效。

白話文:

固腸丸,治療脾胃虛弱,大便稀溏、滑洩不止,腹痛腸鳴,以及疳積瀉痢不停。效果很好。

當歸,人參,白芷,赤石脂龍骨(煅),白朮(炒),烏魚骨(各等分)

白話文:

當歸、人參、白芷、赤石脂、龍骨(煅過)、白朮(炒過)、烏魚骨(等份)

為末,醋糊為丸。量大小,米湯下。

香礬丸,治瀉痢日久不瘥。

枯礬,訶子,酸石榴皮(炒黑。各等分),木香(減半)

為末,糊丸麻子大。每二三十丸,米湯下。

瀉痢奇方,治小兒泄瀉,日久不止,及男婦脾泄並用。

糯米(半升,薑汁浸一宿炒熟),山藥(半斤,炒黃)

為末,加大椒末一錢,和勻,瓷罐收貯。每服一二錢,赤砂糖湯調化下。

單方車前子,(微炒為末,每服一錢,米湯調化下。)

灸法,關元穴,治灸瀉不止,灸五壯。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