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藥治通義》~ 卷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 (5)

1. 方劑分量

陳延之曰。凡病劇者人必弱。人弱則不勝藥。處方宜用分兩單省者也。病輕者人則強。勝於藥。處方宜用分兩重複者也。

凡久病者日月已積。必損於食力。食力既弱。亦不勝藥。處方亦宜用分兩單省者也。新病者。日月既淺。雖損於食。其穀氣未虛。猶勝於藥。處方亦宜用分兩重複者也。少壯者。病雖重。其人壯氣血盛。勝於藥。處方宜用分兩重複者也。雖是優樂人。其人驟病。數服藥則難為藥勢。

處方亦宜如此也。衰老者。病雖輕。其氣血衰。不勝於藥。處方亦宜用分兩單省者也。雖是辛苦人。其人希病。不經服藥者。則易為藥勢。處方亦宜如此也。夫人壯病輕。而用少分兩方者。人盛則勝藥勢。方分兩單省者。則不能制病。雖積服之。其勢隨消。終不制病。是以宜服分兩重複者也。

,夫衰老虛人。久病病重。而用多分兩方者。人虛衰氣力弱。則不堪藥。藥未能遣病。而人氣力先疲。人疲則病勝。便不敢復服。則不得力也。是以服分兩單省者也。(醫心方。引小品方。)

孫真人曰。小兒病與大人不殊。惟用藥有多少為異。(千金方。)

按上論分兩輕重。各有其宜。考仲景於四逆湯曰。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一兩。於白散曰。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於十棗湯曰。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於小青龍加石膏湯曰。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是足以確陳氏之說矣。然又有大虛大實。不拘新久老小。非分兩重複。

不能奏續者。乃宜別論已。如小兒分兩。吳又可亦曰。用藥與大人彷彿。凡五六歲以上者。藥當減半。二三歲往來者。四分之一可也。殆為約當。又第十二卷小兒服藥法。宜互考。

李東垣曰。用藥各定分兩。為君者最多。為臣者次之。佐者又次之。藥之於證。所主同者。則等分。(湯液本草東垣用藥心法。)

吳茭山曰。凡用藥銖分。主病為君。以十分為率。臣用七八分。輔佐五六分。使以三四分。加減外法。數用輔佐。如此用庶不差矣。(活人心統。)

按上論多少配合之義。孫季逑序中藏經曰。古人配合藥物分量。按五藏五味。配以五行生成之數。今俗醫任意增減。不識君臣佐使。是以古人有不服藥為中醫之嘆。要知外科丸散。率用古方分量。故其效過於內科。此即古方不可增減之明證。蓋古方固不可苟增減。然云配以五行之數則拘矣。

且考之經方。一桂枝湯也。而有加桂湯。加芍藥湯。一小承氣湯也。而有厚朴三物湯厚朴大黃湯。可知分量之多寡。本從證之輕重。亦不妨隨宜增減。故吳又可於達原飲曰。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之分。務在臨時斟酌。所定分兩。大約而已。亦其意也。如配合之旨。

則李吳二氏為得。然大陷胸湯甘遂。君藥也。而以其過峻。僅用一錢匕。五苓散澤瀉。佐藥也。而以其甚慢。至一兩六銖之多。此類間有。亦不可不辨。

又按馮楚瞻錦囊秘錄論補曰。奈何近用味藥者。僅存其名。體重之藥。每同體輕者等分。或用錢許幾分。是有名而無實效。今詳仲景用地黃。炙甘草湯則一斤。腎氣丸則八兩。並重於他藥。知馮氏之言可從矣。

陶隱居曰。古秤惟有銖兩。而無分名。今則以十黍為一銖。六銖為一分。四分成一兩。十六兩為一斤。雖有子谷秬黍之制。從來均之已久。正爾依此用之。(本草黑字。)

按古方權制。諸家所論。考證粗謬。無能得其真。吾友小島學古(尚質)精究累年。一以陶氏為歸。著經方權量考一書。其說甚確。實足祛從前之惑。茲拈其要。以使人知所標準。曰。古者以十黍為絫。十絫為銖。積之為兩為斤。乃是時世通用之權。而如醫方。則用其十分之一。

本說雖子谷秬黍之制云云者。言漢志雖有子谷秬黍中者。百黍為一銖之制。方家從來依此。十黍為一銖之稱而用之。故千金載本說。有此則神農之稱也。今依為定之言。蓋本說一斤。則三千八百四十黍。今取本邦所產秬黍中者而稱之。以定一斤之重。實為五錢五分六釐八毫。

就求銖兩。則一銖者。一釐四毫五絲。而一兩者。三分四釐八毫也。醫心方。引範汪方云。六十黍粟為一分。此與本說同義。又唐本注所論。頗有訛舛。且似不解本說。(說文解字云。銖。權十分黍之重也。楊倞荀子注云。十黍之重為銖。是知十黍之銖。古或有其說。不啻醫方矣。

)張仲景方。云某藥幾銖。某藥幾兩。某藥一斤若半斤者。皆當從神農之稱而為正矣。特豬膚一斤。世用之一斤也。更取仲景方。參之本說。其劑稍輕。今之所用。勢必加重。然千金云。或曰。古人用藥至少。分兩亦輕。瘥病極多。觀君處方。非不煩重。分兩亦多。而疾病不及古人者。

何也。答曰。古者日月長遠。藥在土中。自養經久。氣味真實。百姓少欲。稟氣中和。感病輕微。易為醫療。今時日月短促。藥力輕虛。人多巧詐。感病厚重。難以為醫。病輕用藥須少。病重用藥即多。此則醫之一隅。何足怪乎。夫真人之時。業已如此。而今之距唐。千有餘年。

則亦何怪用藥之彌多乎。如後人據百黍之銖。以律古方者。則其劑甚大。水少湯濁。不中適用。其謬不待辨也。漢晉世用之一斤者。當今之五十五錢六分八釐。而迄於梁陳之時。皆遵而用焉。如合二斤以為一斤。蓋創於吳時。(孫思邈云。吳人以二兩為一兩。葛洪云。古秤金一斤。

於今為二斤。所謂古秤。乃吳稱耳。唐本草注云。古秤皆復。今南秤是也。唐時猶有用復秤者。)北魏之初。又用復稱。至孝文之時。再復古制。北齊一斤者。古之一斤半。周玉稱四兩。當古稱四兩半。隋開皇。以古稱三斤為一斤。則當今之百六十錢。為一斤者。乃是唐代之大稱。

大業中依復古稱。乃唐代之小稱。實居大稱三之一。而醫藥則用之。(唐六典。凡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為龠。二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三斗為大斗。十斗為斛。凡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銖。二十四銖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凡積秬黍為度量權衡者。

調鐘律測晷景。合湯藥。及冠冕之制。則用之。內外官司。悉用大者。)及宋代。析一兩為十錢。遂立錢分釐毫之目。聖惠方云。方中凡言分者。即二錢半。為一分也。(此原於陶氏四分為一兩。而析十錢之一兩為四。故云二錢半也。)凡言兩者。即四分為一兩也。凡言斤者。

即十六兩為一斤也。(玉海云。得十五斤。為一稱之則。)元明以降。迄於清朝。沿用之稱。不敢替易焉。(明清之方。云分者。分釐之分。非二錢半之分也。李時珍云。今古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誤矣。)

又曰。今方家所云等分者。非分兩之分。謂諸藥斤兩多少皆同爾。先視病之大小輕重所須。乃以意裁之。凡此之類。皆是丸散。丸散竟依節度用之。湯酒之中。無等分也。(同上)

按補闕肘後方序錄曰。凡云分等。即皆是丸散。隨病所須多少。無定銖兩。三種五種。皆分均之。考仲景方。其稱等分者。皆是丸散。湯中方。無後稱等分者。肘後序錄又曰。凡云丸散之若干分兩者。是品諸藥宜多宜少之分兩。非必止於若干分兩。然則丸散之分兩。不過大概言之耳。

素問病能論。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張景岳類經曰。十分者。倍之也。五分者。減半也。腹中論。四烏鰂魚骨。一蘆茹。謂用蘆茹。取烏鰂魚骨四分之一也。如仲景方。間有稱幾分者。亦必於丸散。則可知素問仲景之分。亦是以意裁之之謂。而隱居云古無分名者。

信矣。但後人不知經義。或有以分銖之分。易之銖兩者。然斧鑿之痕。可證而得焉。(麻黃升麻湯升麻當歸。各一兩一分。玉函。千金翼。並作一兩六銖。防己黃耆湯黃耆。一兩一分。此方更用錢盞等字。全是後人所肆改。龜甲煎丸。二十三味。總以分稱。是似裁分。

然鍛灶下灰。與清酒。自有定量。則當充千金作鱉甲三兩。而改以銖兩。大黃䗪蟲丸。大黃十分。余藥皆以如兩如升如枚。則當作二兩十二銖始順。赤石脂丸烏頭一分。宜從千金作六銖。淡飲中五苓散。宜准太陽篇。改分為銖兩。如排膿散柴胡飲子。俱似後人所增。須附之別論。

)蓋湯酒煮服。必有定劑。故不得不以銖兩。丸散則以粒之若干。抄之多寡。為之節度。此所以約略裁量。而不必須銖兩也。(外臺。引古今錄驗。石斛萬病散方後曰。隨病倍其分。)

又曰。凡散藥。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為度。錢五匕者。今五銖錢邊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為一勺。十勺為一合。以藥升分之者。謂藥有虛實輕重。不得用斤兩。則以昇平之。

藥升方作。上徑一寸。下徑六分。深八分。內散藥勿按抑之。正爾微動。令平調爾。今人分藥。不復用此。(同上)

按學古曰。補闕肘後方序錄云。刀圭。准如兩大豆。外臺。引刪繁。療眼車前子湯洗方云。一刀圭者。准丸如兩大豆大。按下本說云。如梧子者。以二大豆准之。以可互證焉。千金方云。凡言刀圭者。以六粟為一刀圭。一說云。三小豆為一刀圭。並與本說不同。俞琰古文參同契注云。

所謂刀圭。刀頭圭角些子爾。尚質家藏齊刀一枚。文曰齊吉化。賞鑑家以為呂望舊物。取抄散藥。圭端所受。不過一梧子許大而已。又董谷碧里雜存有說。欠當。方寸匕。按周漢之一尺。當今曲尺七寸六分。(沉冠云雕周官祿田考。載古尺圖云。摹出宋秦熺鐘鼎款識冊中。

底有篆文。銘曰。周尺。漢志鎦歆銅尺。後漢建武銅尺。晉前尺並同。校之即今曲尺七寸六分。亡友狩谷望之據新莽大泉五十。貨布。貨泉。起尺。亦得今尺七寸六分。其說精確詳明。實足依據。掛川松崎明後著尺准考。亦三今之七寸六分。)一寸。當今曲尺七分六釐。今遵而造之。

以充藥室之用矣。醫心方。載本說。注云。今案蘇敬云。正方一寸者。四方一寸。此作寸者。周時尺八寸。以此為方寸七。蓋蘇敬不詳周尺之制。就唐代常用大尺之八寸。而概言之耳。本說云。方寸七散。蜜和得如梧子十丸。而蘇以為十六梧子。足以證其尺之長焉。醫心方。

又引範汪方云。廿黍粟為一簪頭。三簪頭為一刀圭。三刀圭為一撮。三撮為一寸七。此亦與本說不同。又補闕肘後方序錄云。假令日服三方寸七。須止是三五兩藥耳。今稱三方寸七散。僅不過一錢強。亦足以知古時用藥之輕。而張仲景方。實屢稱之矣。(有八分一匕者。見於蜘蛛散方後。

謂十分方寸七之八也。)又洪遵泉志。有方寸七圖。蓋後人所捏造。不足徵也。錢五線匕者。乃半錢匕。斯闕錢匕。宜從肘後方序錄補入。云。凡云錢匕者。以大錢上全抄之。若云半錢。則是一錢抄取一邊爾。並用五銖錢也。考五銖錢。漢元狩五年所行。大者徑一寸。(建武十六年。

又鑄五銖錢。中平三年。又鑄五銖錢。徑寸一分。蓋古方所用。必系前漢物。)以抄散藥。約重三分。(徐大椿云。半錢匕。今秤約重三分。可疑。)張仲景方所云者。即此物也。魏志華佗傳云。與君散兩錢。乃與散二錢匕也。一撮者四刀圭也者。蓋是不過論量之所起而已。

孫子算經云。量之所起。起於粟。六粟為一圭。十圭為一撮。十撮為一抄。十抄為一勺。十勺為一合。又云。十勺六萬粟為一合。夏候陽算經。引倉曹云。十粟為一圭。十圭為一撮。十撮為一抄。十抄為一勺。十勺為一合。(後漢書注。引說苑云。十粟為圭。)應劭云。圭者。

自然之形。陰陽之始。四圭為撮。孟康云。六十四黍為圭。諸說各各不同如是。孫子及五曹算經。夏候陽。並以一千六百二十寸為一斛之積。則升合之積。可推而知矣。但如本說一勺。乃算經之一抄。一合。乃算經之一勺。猶神農秤。十黍為一銖。而漢志以百黍為一銖之類也。

今以漢斛一勺。定為本說之一合。則一合者。當今之一撮一有奇也。然此所說。與刀圭者十分方寸七之一。准如梧桐子大。無相準的。則別是一義。不得湊合矣。(或疑四刀圭之刀字為衍。似是。李時珍載本說。更補十合為一升五字。其意蓋以一合為藥升十分之一。謬矣。)靈樞邪客篇所云。

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者。未知其升合果是何制否。然以合名量。實創於漢志合龠為合。則不得取慄氏之量。以充秫米半夏之准矣。張仲景方。無以刀圭撮勺者。如半夏。芒硝。香豉。人尿。豬膽汁。蜀椒。其稱幾合者。予未能定何量。姑俟後之識者。藥升者。本說稱今人不復用。

則其行用當在秦漢之際。(明沉萬鈳詩經類考云。家語云。黃帝設五量。魏崔靈恩注云。古者為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蓋藥升行於秦漢之際。故崔氏以為古升。然固非常用之升也。又唐書韋縚傳。詔獻爵。視藥升所容以合古。)尚質嘗據周尺。制此器。以為藥室之設矣。

考張仲景方。如芒硝。麥門冬。半夏。赤小豆。生梓白皮。甘李根白皮吳茱萸小麥杏仁。麻仁。虻蟲。蠐螬。䗪蟲。五味子。葦莖。薏苡仁。瓜瓣。酸棗仁竹茹。皆用藥升也。如膠飴。生地黃。馬屎。人乳汁。泔。紫蘇煮汁。冬瓜汁。人糞汁。土漿。硬糖。鹽。蜜清酒。

苦酒。白酒。並繫世用之量。非此藥升也。如粳米。或稍幾合。亦似涉世用之量矣。

又曰。凡丸藥。有云如細麻者。即胡麻也。不必扁扁。但令較略大小相稱爾。如黍粟亦然。以十六黍為一大豆也。如大麻子者。准三細麻也。如胡豆者。即今青斑豆是也。以二大麻子准之。如小豆者。今赤小豆也。粒有大小。以三大麻子准之。如大豆者。以二小豆准之。如梧子者。

以二大豆准之。一方寸七散。蜜和得如梧子准十丸。如彈丸及雞子黃者。以十梧子准之。(同上)

按學古曰。唐本注云。方寸七散為丸。如梧子得十六丸。如彈丸一枚。若雞子黃者。准四十丸。今彈丸同雞子黃。此甚不等。斯說為是。千金云。青小豆。一名麻累。一名胡豆。李時珍以為豌豆。然豌豆大於大豆。且無斑文。要不審何物。又雷公炮炙論。有丸比鯉目說。今不復贅。

又按學古又曰。內經。載半夏湯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云云。及張仲景方。用水斗升。皆宜從漢代之制矣。漢之一斗。今量之一升一合零一撮強。升合皆從此酌量焉。(半夏湯云。飲汗一小杯。張仲景有熱粥一杯。酒一杯等語。醫心方。引小品方云。服湯云一杯者。以三合酒杯子為準。

陳延之晉人。則當從晉時三合。約略今之三四勺耳。)如華元化範東陽葛稚川陶隱居。及諸家經方。今僅散見於孫思邈王燾方中。及醫心方者。亦當從各代之製為之水率。庶可以無失先賢制方之本旨矣。隋唐以來。量有大小。然湯藥唯用小者。唐令已言之。故宋人每稱古之三升今一升。

而間有系大量者。則往往注其下。謂用大斗大升。合和之際。靡不分明矣。林億等校千金方。其凡例稱今之此書。當用三升為一升之制。然孫氏撰用前代經方者。一依其舊文。則其水率亦當詳勘諸前代之制。而為之增損。林億之言。蓋約略論之而已。龐安常用古方。恣意減分。

或增其水。其弊固出於不詳陶氏所謂古秤矣。而昔人煮湯之法。至於趙宋時而一變。聖惠方言。凡煮湯。云用水一大盞者。約一升也。一中盞者。約五合也。一小盞者。約三合也。許叔微陳無擇嚴子禮之輩。皆以盞為率。或云一建盞。(建州盞。今有傳者。而大小不一。本邦方書。

雲天目者。乃建盞也。)皆未詳所謂一盞。定是若干合也。降及元明。皆多因准此法。固不能如昔人經方之明言升斗。而為之節度也矣。今一據狩谷望之量考。節錄漢以來斛法之沿革。以俾後學有所稽考云。漢書律曆志。劉向說苑。孫子夏侯陽算經等。諸說不同。黍粟大小亦異。

皆難依以起量矣。考王莽嘉量銘。及古算經。皆曰斛法千六百二十寸。又以漢尺求之。則一斛者。今量之一斗一升零一勺匕撮弱也。趙杜夔造斛。一仿周式。其斛則今量之一斗二升一合九勺五撮六四也。趙大司農斛。稍近漢量。其斛則今量之一斗一升二合七勺有奇。北魏之量。

一倍於古量。故左傳定公八年正義云。魏齊鬥稱。於古二而為一。今以漢量倍之。則得今量二斗二升零三勺四撮弱。定為北魏之一斛矣。隋志。稱後魏孝文時。一依漢志作鬥尺。則知其量與漢量正同。然民間猶未普行焉。北齊之斛者。今量之一斗七升零零一撮余。後周玉斗之一斛。

則今量之一斗七升七合零六撮余。後周官鬥之一斛。則今量之一斗零三合二勺三撮余。建德六年作鐵尺。同律度量。以頒天下。是時作量。蓋當用鐵尺。以作一千六百二十寸之斛。則其斛今量之一斗三升二合七勺有奇。是隋唐小量之所由來也。後復三倍此量。則左傳正義所謂。

周隋斗升。於古三而為一者。是也。其一斛者。則今量之三斗九升八合一勻一撮有奇也。是隋唐大量之所原也。則知大小二量並行。實創於後周焉。隋代遵用。迄大業三年。依復古鬥。蓋用建德量也。李唐之代。並行大小二量。然湯藥之外。率用大量也。宋又從唐制。云今斛方尺深一尺六寸二分。

(景祐四年。範鎮上表。)政和二年。詔。量權衡以大晟樂尺為度。其量今不可詳知矣。至南宋之末。以二千七百寸。為一斛之積。則今量之四斗四升五合八勺匕撮弱也。元時則以二千五百寸為一斛。則今五斗七升四合七勺一撮余。明量又依元制。成化鐵斛之一石者。今量之五斗八升一合七勺五撮余。

(明董谷碧里雜存。今官制。五斗為一斛。實當古斛之半也。正字通云。今制。五斗曰斛。十斗曰石。)清康熙量。方八寸。深五寸。積三百二十寸。其一石。則今五斗九升零四勺三撮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