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徵要》~ 第四卷 (10)

回本書目錄

第四卷 (10)

1. (二)談中藥的變通使用

中藥的資源,相當豐富,中藥的品種,相當繁多。我國疆域廣大,過去由於交通的不便,儘管是甲地易得之品,往往乙地又有一時不濟現象。再則,有些藥材,本身就是很稀少的東西。所以古代醫家,便想出種種解決的方法來,不但作為權宜之計,而且形諸筆墨,留給後人參考。考中藥代用之法,由來已久,張仲景稱無豬膽羊膽代之,又說,無膽亦可用。

《金匱·雜療方》治飲食中毒方,用苦酒,而方後云:「或以水煮亦得」。仲景以後方書,類此者,又層見不窮。今將此類資料,梳剔整理,述其要者,歸納成類,供從事中醫中藥者之參考。

1.限於地域的變通使用

(1)植物——《本事方》引柳柳州纂《救死方》用橘葉,注云:「北地無葉,以皮代之」。又《聖濟總錄》治乾腳氣之杉節湯,亦用橘葉,注云:「皮亦得」。當是考慮北地使用之故。

(2)水類——《千金方》風眩薯蕷湯,用江水,注云:「秦中無江水處,以千里東流水代之」。又《瑣碎錄》治痔漏,以海水煎湯熏洗,注云:「入鹽煎亦得」。《蘇沈良方》治腸痔,用河水,注云:「井水亦得」。《雞峰普濟方》及《聖濟總錄》均有同樣記載。

2.照顧少數民族習慣的變通使用

古方中變通使用之法,頗有可供少數民族地區醫療工作之參考者,特輯為一類,其最初立方,雖不必因此而設,但是,能以啟發吾輩,俾得觸類旁通。

《千金方》肺虛寒門用豬胰,注云:「無豬胰,以羊胰代」。《聖惠方》治婦人乳癰方以豬膽汁調服,注云:「以醋漿水服之亦得」。

《聖濟總錄》摩傅神明膏用豬膏,注云:「以牛酥代豬膏亦佳」。《聖惠方》治頭瘡方用豬脂調塗,注云:「用麻油調亦可」。

3.季節性的變通使用

(1)冬雪夏水——魏氏鼻衄奇效散,須「頻用雪塊熨藥上」。注云:「無雪只冷水掃」。《保幼大全》治㿉瘡,用雪水,以雪水須預藏,故注云:「無雪水,用新水」。

(2)冬根夏葉——《博愛心鑑》謂水楊:「春冬用枝,秋夏用葉」。《備急方》療口中及舌上生瘡方用薔薇根,注云:「冬用根,夏用枝葉」。《聖惠方》治婦人乳癰方用蔓菁葉,注云「冬無葉,即用根也」。

(3)冬用乾者——《古今錄驗》蘇子湯,用蘇子及生蘇葉,注云:「冬天煮乾枝、莖葉亦佳」。《千金方》妊娠尿血方用生艾葉,注云:「冬用乾者」。

4.鮮貨與乾貨的變通使用

(1)干代鮮——《聖惠方》治難產方「益母草搗汁三合,如無生者,用乾者一握,以水煎服」。

《聖濟總錄》治舌上出血清心散用刺薊研絞取汁,注云:「如無生汁,只搗乾者為末,冷水調下」。又治小兒脾熱方用桑根白皮,取自然汁,注云:「如無新桑根白皮,取干桑白皮,細銼水煎」。乾薑生薑,文獻極多,如《深師方》五味子湯,《古今錄驗》桂心湯等均是。

(2)鮮代干——《肘後方》治篤病新起早勞方用干蘇,注云:「無干者,生亦可用」。

(3)分兩須有變動——《本草新編》云:「蒲公英百斤,無鮮草可用乾者,干則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全嬰方論》有云:「如無生地黃,只用乾地黃,每乾地黃五兩,當生地黃一斤。」以上為干須減量之例。《直指方》腸癰四聖散中,有生栝蔞一枚,注云:「若干栝蔞,則用兩枚。」又是干須加量之例。

5.不同部份的變通使用

這一類的文獻很多,各舉一二例,恕不詳引。

(1)根代葉——《是齋百一選方》治小兒走馬疳,用芭蕉杆或葉,注云:「無即用根」。

(2)根或根皮代花——《小品方》茅花湯云:「若無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又《傷寒百問歌》治鼻衄方云:「無(茅)花,可以茅根代之」。《婦人良方》療婦人乳癰方,以芙蓉花研爛,注云:「若無花,只取根上皮,先用竹刀,刮去粗皮,但用內一層嫩白皮,研爛」。《經驗秘方》仙方香連丸葛花,注云:「無葛花,以葛粉代之」。

葛粉乃葛根中之澱粉也。

(3)根代子——《證類本草》黃蜀葵條引《經驗後方》用黃蜀葵子,注云:「如無子,以根細切,煎汁令濃滑、待冷服」。

(4)側根(子根)代主根(母根)——《古今錄驗》牡丹丸中用烏頭,注云:「無烏頭,附子亦可炮用之」。又《方氏家藏方》健脾散,亦以附子代烏頭。

(5)莖、葉代子——《澹寮方》苦參圓:「蒼耳子,無,則以莖葉代用」。《聖惠方》治齲齒方,用葫蘆子,注云:「莖葉亦可用」。

(6)苗、葉、子代瓜——《聖濟總錄》消渴竹龍散冬瓜,注云:「無冬瓜,用冬瓜苗、葉、子煎湯俱可」。

(7)枝代果、子——《聖惠方》治妊娠霍亂轉筋方用木瓜,注云:「如無木瓜,煎枝亦佳」。

《聖濟總錄》胞衣不出槐子湯注云:「如無(槐)子用枝」。

(8)莖葉代花——《外科精要》金銀花散注云:「無花,用苗葉嫩莖代之」。

(9)花代根、葉、子——《直指方》瞿麥湯,「如無茅根,只用茅花」。《聖濟總錄》肝藏風毒天麻湯甘菊葉,注云:「如無葉,以花代」。揚氏紫草散紅花子。注云:「如無,紅花代之」。

(10)子代葉、花——《肘後備急方》療小兒蠼螋瘡方用蒺藜葉,注云:「無葉,子亦可。」《婦人良方》催生葵子散黃蜀葵花,注云:「無花時,只用葵子。」

(11)核代果——《朱氏集驗方》治骨鯁方用橄欖,注云:「若無橄欖,核燒為炭,亦可」。

(12)骨代臟——《千金翼方》補虛勞方用羊心、肺、肝、肚、腎。注云:「若無羊五臟,羊骨亦可用之」。

(13)角代茸——《壽親養老書》中有鹿茸方,注云:「如無,以鹿角屑代之亦妙」。

6.同類品的變通使用

(1)同稱異物——《葉氏錄驗》有用葵葉方,注云:「如無葵葉,蜀葵子亦得」。

(2)同物異稱——《婦人良方》舒經湯云:「無薑黃,用嫩莪朮代之」。

(3)同是油類——《外科精要》白龍膏,用杏子油,注云:「芝麻油亦可」。

(4)同類而易得——《活人事證後集》糜茸圓注云:「無糜茸,以鹿茸代」。《活幼口議》暖金丹,「無牛黃,以黃牛膽代,加用」。

7.功效相似的變通使用

(1)療風——《千金翼方》秦王續命大八風散,用牡荊子,注云:「若無,用柏子仁代」。

(2)潤燥養陰——《活幼口議》黃耆散,用天門冬,注云,「麥門冬亦得」。

(3)保肺——《聖濟總錄》咳嗽百部煎用生百合汁,注云:「如無,以藕汁代」。

(4)寧心——魏氏小兒安神圓用琥珀,注云:「如無琥珀,以茯神代之」。

(5)風痹——《朱氏集驗方》獨活寄生湯注云:「無桑寄生,則以川續斷代」。

(6)除痰——《衛生家寶》中暑地榆奪命散用牛膽制天南星,注云:「如無,以法制半夏代之」。

(7)解熱——《經心錄》漏蘆湯白薇,注云:「如無,則用知母」。《衛生寶鑑》地仙丹青蒿,注云,「如無,則用竹葉。」

(8)止血——《傷寒蘊要》及《醫碥》生地黃湯,均用生藕自然汁,無藕則用刺薊汁,再無則用刺薊末。

(9)活血——《千金方》之遠志湯茯苓湯白芷圓;內補當歸湯;及《外臺秘要》引深師溫脾丸,均以川芎當歸

(10)退黃——《醫宗金鑑》於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下注云:「無梓皮,以茵陳代之」。

(11)下氣——《壽親養老書》云:「如無烏藥,用厚朴亦得」。《蘭臺軌範》引局方藿香正氣散注云:「大腹皮檳榔亦可」。

(12)溫中——《肘後方》治心腹痛方云:「無桂,用乾薑亦佳」。

(13)通下——《經心錄》漏蘆湯云:「無大黃芒硝。」

(14)利水——《千金方》甘草圓有澤瀉,注云:「無澤瀉,以白朮代之」。

(15)溫腎——《活人事證》十柔圓有蓯蓉,注云:「無以鹿茸代之」。

(16)調經——《婦人明理方》謂「丹參一味,主治與四物相同」。

(17)外用治湯火傷——《聖惠方》治湯火所灼方用柳白皮,注云:「用柏白皮亦佳」。

8.代用其一兩種功效

前一類,是治療功效,大致相若的,即某某可代某某。這一類,是僅代其一兩種功效的,如茯苓人參定心則可,代其它功能即不適宜。具體材料,仍分數類列下。

(1)定心——《千金翼方》淡竹茹湯(亦見千金,但敘述較略),注云:「若有人參,內一兩,若無人參內茯苓一兩半,亦佳,人參茯苓,皆治心煩悶及心驚悸,安定精神,有即為良」。

(2)除煩——《廣濟方》血氣煩悶方用生藕,注云:「竹瀝亦得」。

(3)發血中之表——張文仲療晚發傷寒方用地黃,注云:「無地黃,用豉一升」。《溫病條辨》謂生地能發血中之表,此用豆豉,亦代其發表也。

(4)止血兼化瘀——《千金方》白芷圓注云:「無續斷,以腳氣根代之」。大薊根僅代續斷之止血化瘀作用,其它不能代也。

(5)下氣——《聖濟總錄》小兒吐逆丁香湯,用花桑葉,注云:「如無,則以枇杷葉代」。

(6)宣中——《朱氏集驗方》仙茅散,注云:「無仙茅,則以好蒼朮代之」。

(7)牙疼——魏氏薑黃散,注云:「偶無薑黃,檢本草云:川芎亦治牙疼,遂以代之」。

(8)解毒——《千金方》傷寒木香湯,內有犀角,注云:「無犀角,以升麻代之」。

9.應急的變通使用

(1)——《聖濟總錄》蘇合香丸注云:「倉猝求人參不得,只白湯亦佳」。

(2)——同上、治傷寒狂躁大安丸注云:「如緩急無地黃汁,新水化下」。

(3)——魏氏中風木香附子湯注云:「附子炮去皮臍,若急中,不炮」。

(4)——《肘後方》救猝死方破白犬以覆心上,注云:「無白犬,小雞亦佳」。

10.降格以求、甚至缺之亦可

(1)地道問題——《朱氏集驗方》木瓜敗毒散注云:「無宣瓜,尋常木瓜亦可。」

(2)品種問題——《千金方》治黃疸方,用小麥苗,搗絞取汁。注云:「無小麥苗,野麥苗亦得」。範注云:「用小麥勝也」。

(3)大小——《廣濟方》下乳汁用栝蔞,須青色大者,注云:「若無大者,用小者兩枚。」又《聖濟總錄》腳氣木瓜丸用木瓜大者一枚,注云:「小者兩枚亦可」。

(4)顏色——《廣濟方》下乳汁用栝蔞,須青色大者。又注云:「無青色者,黃色者亦好」。

(5)觸類旁通——《衛生家寶》紫金丹中用鹿脊骨,注云:「以羊脊骨代之亦得」。《直指方》吐血地黃煎用鹿膠,注云:「無鹿膠,以透明阿膠代用」。《方氏家藏方》王醫師麝香鹿茸圓用鹿角膠和丸,注云:「如無鹿角膠,蜜和亦得。」

(6)廢物利用——《肘後方》治霍亂方注云:「無新藥,煮滓亦得」。

(7)缺之亦可——《幼幼新書》引嬰孺黃耆散,注云:「若無黃耆,可缺也」。《濟生方》五香連軺湯注云:「桑寄生,無真者,寧缺之」。《施氏續易簡方》丁附湯,注云:「急切,無丁香亦得」。又《肘後方》治水病方亦云:「無蘇合,可缺之也」。

11.結語

以上就已有材料,分為十類。古人有言,「世無難治之病,有不善治之醫;藥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觀於上引種種,可悉變通使用,亦是一門學問,靈活而不呆板,辨證而不機械,若能通盤掌握,豁然於胸,自可隨機應變。

中醫診療之特點,在於辯症論治,理、法、方、藥,自有其規矩繩墨,然法有定而方藥無定,立法既准,使用何藥,可以廣為選擇,所以不憚辭費而廣徵博引者,意在多所啟發,廣我思路,俾臨症使用時之靈活變通耳。若不加變化,目其為固定不移,認為某某等於某某,恐終將行之鮮效,則又非演述者落筆之本意也。

從上引材料里,可以反映出,祖國的藥用資源,是極其廣泛的。過去的醫務工作者,在向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是有其豐富經驗的。就所錄各條來看,有很多代用之品,並未載於本草書。溫習此項材料,可以廣開思路,對於擴大藥源並充分的利用原有藥材來說,會有一些參考意義。近年來,各地民間貢獻出許多單方草藥,編纂了許多草藥方書,在群眾的防病治病方面,在城鄉的保建醫療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