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萬病回春》~ 卷之七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9)

1. 痘瘡

小兒痘瘡何以知?腮天麻泡亦赤時;呵欠噴嚏及驚怖,耳尖手指冰如之;證作三日瘡不見,升發之藥不可遲;敗毒葛根堪選用,解熱表汗最為宜;寒涼之劑慎勿用,臟腑一動致災危。

白話文:

如何判斷小兒是否得了痘瘡?

當腮幫子、天麻等部位出現紅色泡疹時,並且孩子打呵欠、打噴嚏,表現出驚恐不安;耳朵尖端和手指冰冷;這些症狀出現三天後,痘瘡仍未出現,應立即使用升陽發散的藥物進行治療;

敗毒葛根是一種合適的選項,有助於解熱、發汗;

切忌使用寒涼性的藥物,以免傷及臟腑,導致危險。

小兒患痘瘡,臟腑虛寒者見證(忌服寒涼藥):惡寒、寒熱往來、自汗惡風、手足厥冷、面青、面色㿠白、目睛青色、糞色青白;體淨、怠惰嗜臥、二便清利、吐瀉不渴;昏睡、口鼻氣冷、飲食不進、乳食不化;腹脹、聲音微弱、足脛冰冷、精神慢弱;懶言、吐乳瀉清、脈浮細而虛(乃表虛)、脈沉細而遲(乃里虛)。

白話文:

小兒患上出痘,可能有臟腑虛寒的徵狀(不可服用寒涼藥):

  • 怕冷、時冷時熱、出虛汗怕風、手腳冰涼、臉色發青、面色蒼白、眼睛發青、大便青白;
  • 身體虛弱、懶散嗜睡、大小便清稀、嘔吐腹瀉但不口渴;
  • 昏昏欲睡、口鼻呼吸氣息寒涼、不想進食、乳食消化不良;
  • 肚子脹、聲音微弱、小腿冰冷、精神疲倦;
  • 不愛說話、吐出帶水奶、脈搏浮而細弱(表示表虛)、脈搏沉而細緩(表示裡虛)。

小兒痘瘡,臟腑實熱者見證(忌服溫熱藥):面赤、大便閉、身體壯熱、毛焦膚燥;唇紫、小便赤、手足熱極、驚悸譫語;眼黃、口氣熱、吐痢而渴、狂亂叫哭;鼻塞、流清涕、大便焦黃、腹脹不食;頭痛、身皆痛、煩躁痰壅、胸膈痞滿;嗆喉、咽乾燥、咳嗽喘促、上下失血;脈浮數而實大(表)、脈沉實而數(里)。

白話文:

兒童出痘,是由於臟腑實熱導致的,表現為以下症狀(忌服用溫熱藥物):

  • 面色發紅
  • 大便不通
  • 身體發熱,皮膚乾燥
  • 嘴脣發紫
  • 小便發赤
  • 手足極度發熱
  • 驚悸胡言亂語
  • 眼睛發黃
  • 口氣灼熱
  • 嘔吐腹瀉,但口渴
  • 狂躁哭鬧
  • 鼻塞,流清鼻涕
  • 大便乾黃,腹脹不思飲食
  • 頭痛,全身疼痛
  • 煩躁,痰液壅滯
  • 胸悶腹脹
  • 喉嚨發嗆,咽喉乾燥
  • 咳嗽氣喘,血便
  • 脈搏浮而有力(表示表面)
  • 脈搏沉而有力(表示內部)

痘有十候:發熱、初出、出齊、起泛、行漿、漿足、回水、收靨、結痂、還元。

初發熱宜:

加味敗毒散,初起發熱即服此藥,神效。

白話文:

柴胡:具有舒肝解鬱、退熱的功效。 前胡: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羌活:具有祛風濕、散寒的功效。 獨活:具有祛風濕、除濕、散寒的功效。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散寒的功效。 荊芥:具有祛風、解表、散寒的功效。 薄荷:具有清涼解熱、疏風散熱的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通便的功效。 桔梗:具有祛痰、止咳、宣肺的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天麻:具有平肝熄風、祛痰鎮痙的功效。 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滋陰的功效。

上古方,除參苓,恐補早助火也。宜加紫草蟬蛻、蘇葉、麻黃、姜蠶、蔥白帶根解熱。泄瀉加豬苓澤瀉,去紫草,水煎熱服,出汗為佳。

白話文:

古代的方劑,除了人參和茯苓外,怕補益太早會助長體內的火氣。適合加入紫草、蟬蛻、蘇葉、麻黃、姜蠶(一種昆蟲)和帶根的蔥白,以達到清熱降火的效果。如果還有腹瀉的症狀,可以加入豬苓和澤瀉,去掉紫草,用熱水煎服,發汗後效果最好。

升麻葛根湯,發熱之初,未分麻痘、傷寒、傷食等症,宜此解散,庶無誤事。

白話文:

升麻葛根湯

在發病初期,症狀尚未區分為麻疹、傷寒或傷食等,此時使用升麻葛根湯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症狀,避免誤診而延誤治療。

升麻,葛根,白芍(各三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升麻、葛根、白芍(各9克),甘草(3克)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熱服。寒月加蘇葉八分;四肢逆冷加桂枝一錢半;腰痛當知是痘,加桂枝錢半;時氣酷烈,發熱太甚,乃是毒氣盛,加牛蒡子一錢半,只服前敗毒散尤妙。

白話文:

將下列藥材磨成粉,加入水煮沸後熱飲。天氣寒冷時加入八分蘇葉;四肢冰涼時加入一錢半桂枝;腰痛時可能是出痘疹,加入一錢半桂枝;天氣炎熱,體溫過高,表示體內毒氣旺盛,加入一錢半牛蒡子,只服此「敗毒散」效果更佳。

痘初出宜:

神功散,治痘出毒氣太盛,血紅一片,不分地界,如紋蠶種,或諸失血、嘔,吐瀉,七日以前諸症可服解毒。

白話文:

神功散,治療粉刺發炎化膿嚴重,一片血紅,沒有明顯的界線,像蠶種子的紋路,或各種失血、嘔吐、腹瀉等症狀,在發病七天內服用可以解毒。

黃耆人參,白芍,紫草,生地,紅花牛蒡子(各等分),前胡,甘草(減半)

白話文:

黃耆、人參、白芍藥、紫草、生地黃、紅花、牛蒡子(各等分量),前胡、甘草(用量減半)

上銼,水煎,不拘時服。熱甚加黃連黃芩各一錢;未退者,再加大黃研入。有驚者,加蟬蛻一個去翅足。若頭粒淡黑者,有寒乘之,加官桂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打碎,用熱水煎煮,不限服用時間。

如果發熱嚴重,加入黃連和黃芩,各一錢重;如果仍未退燒,再加入研磨後的大黃。

如果有驚嚇,加入一個去翅足的蟬蛻。

如果頭上顆粒顏色淡黑,表示有寒氣侵襲,加入官桂一錢重。

胡荽酒,痘初出時,宜用此酒遍噴四面床壁,及與患者服。役人皆飲,能闢穢毒;又以淨胭脂點兩眼角,防痘入眼。

白話文:

胡荽酒

痘痘剛出現的時候,可以用這款酒噴灑在牀舖的四面牆壁上,患者也可以服用。家裡的人都可以喝,可以避除惡毒穢氣;另外,用乾淨的胭脂點在兩眼角,防止痘痘長進眼睛裡。

胡荽一束,銅錢大,細切,用好酒熱和與服。須臾,渾身通暢。過一二時,以紙蘸麻油點照於無痘處,又出如珍珠光亮數十顆矣。如無胡荽,即用胡荽子研亦可。

白話文:

將一大束香菜切得像銅錢大小。用上好的酒加熱並加上香菜一起服用。不久之後,全身就會通暢。兩小時後,用紙沾上麻油點在沒有痘痘的地方,就會浮現出數十顆像珍珠般光亮的痘痘。如果沒有香菜,可以使用研磨後的香菜子代替。

痘出齊宜

保元湯

人參(二錢),黃耆(嫩者二錢),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水煎服。

四日以前有寒症,其色黑慘,宜用保元湯加官桂。五日以後,有寒中里者,用附子理中湯,不甚,只宜保元湯加官桂。

白話文:

四天前,出現寒氣症狀,患者面色黑沉,應使用保元湯加上官桂治療。五天後,如果患者出現寒中裏,可用附子理中湯,如果症狀不太嚴重,只用保元湯加上官桂即可。

腹痛者,毒盛也,神功散主之。

面紅不退,地界不分者,神功散倍前胡。

吐者毒盛,乘火炎而宣也,神功散主之。

泄瀉者,火盛而奔越也,服神功散即止。卻用升麻以升提之,不可用止澀之藥,唯解其毒則自止矣。

渴者,紅花子湯加牛蒡子,雖口中如煙起即解。發渴者,或用人參、麥門冬湯飲之亦可。切不可用棗湯。大渴者,取真黃土百沸湯,碗蓋泡取水,少加砂糖調飲立止。

白話文:

口渴時,可以在紅花子湯中加入牛蒡子,即使口乾舌燥的感覺像煙霧一樣濃烈,也會立即緩解。口渴發熱時,可以用人參和麥門冬煮的湯藥來飲用,同樣有效。切記不要用紅棗湯來解渴。極度口渴時,用真正的黃土煮沸後泡製成湯,蓋上碗蓋收集水,加入少許砂糖攪拌飲用,即可立止口渴。

汗不止者而身已涼,乃血隨氣溢也。用當歸(五錢)、黃耆(三錢)、酸棗(一錢)。共銼一劑,水煎溫服,立止。

白話文:

流汗不止,但身體已經發涼,這是血隨氣一起外洩的緣故。使用當歸(五錢)、黃耆(三錢)、酸棗(一錢)。全部研磨成一劑,用水煎煮後溫服,立刻就能止住流汗。

痰,用白附子水磨服,效。不可用二陳湯,使燥陽明經,使孤陽無陰,不能施化也。

白話文:

對於痰液,可以使用白附子磨成粉,用白附子水送服,效果很好。不能使用二陳湯,因為二陳湯會使陽明經燥熱,導致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無法運化痰液。

嗽,用杏仁煎湯,磨白附子服。

三日內頂陷者,非虛也,乃火盛陽極,反為陰降,如當午樹枝向下。宜用九味神功散退其火。

三四日色慘不陰,宜用神功散活血退火,使其瑩滿光明。

或有失治,不知解毒,五六日間,以燈照之,生氣未戕,其毒太盛作熱,地界紅燥,宜用神功散治之。觀隨其變而施治,猶或可救一二。過此則不能施其神功矣。

白話文:

如果有醫療失誤,或者不知道如何解毒,過五、六天後,用燈光照射患處,如果還有生氣,表示毒性太強以致發熱,受影響的地方紅腫乾燥。這時應該使用神功散來治療。根據病情變化施行治療,或許還能救治一、兩個患者。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就無法發揮神功散的效用了。

認痘法:故曰氣尊血分者生,謂火靖而後出,氣得其令,頭粒尖而白,根顆紅而不散,譬如一顆珍珠放在胭脂上也,頭粒白於上,見氣升而尊,根紅於下,見血附而安其分也,故生。故曰毒參陽位者死,謂帶火而出,氣不得令,頭粒紅紫、地界不分,譬如衃血、豬肝,勢極而不返,故死。若硃砂胭脂包者,生息之氣猶存,可治也。

白話文:

辨別痘疹的方法:

所以說「氣上升、血分佈均勻」的痘疹會存活,是指發炎消退後才長出來的,氣候適宜,痘頭尖而白色,根部紅色而不擴散,就像一顆珍珠放在胭脂上;痘頭白色在上面,表示氣勢上升而尊貴;根部紅色在下面,表示血氣附著而安分,所以會存活。

所以說「毒氣參與陽位」的痘疹會死亡,是指帶著發炎長出來的,氣候不適宜,痘頭紅紫,與地界(痘周圍皮膚)不分,就像凝血、豬肝,情況嚴重而不復原,所以會死亡。

如果痘疹像是包著硃砂胭脂,表示生息之氣還存在,可以治療。

痘不治法:初出湧壯者不治,出如蠶種者不治;隨出隨沒者不治;如蚊蟲咬者不治;氣血相失者不治;倒出者不治;飲水如促鼻者不治。與肺氣不能疏理也。

白話文:

痘瘡不治療的方法:

  • 初次發作,痘瘡很紅腫飽滿的,不治。
  • 長得像蠶種的,不治。
  • 痘瘡時常消退,時常冒出的,不治。
  • 像蚊蟲叮咬的,不治。
  • 氣血失調的,不治。
  • 倒著長出來的,不治。
  • 喝水時鼻子會變酸的,不治。

以上這些情況都是肺氣無法正常運行所致。

大凡七日以前為裡實,不可投溫燥之劑,能助毒也。八日以後為裡虛,不可投寒涼之劑,能伐生氣也。

起泛宜:

當起泛而不起,用川山甲炒成珠,研二錢,溫酒調服。

血弱不起,根底淡薄,用保元湯加丁香(三粒)、肉桂(一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血氣虛弱,體質虛弱,可使用保元湯,再加上丁香(三粒)、肉桂(一錢)、當歸(二錢)和川芎(一錢),用水煎服。

凡痘不起脹、灰白色、頂陷者,氣血不足、虛寒症也,宜托裡散加丁香。

凡痘紫紅不起脹者,火盛血熱,宜服內托散去桂、加紫草、紅花;熱盛加黃芩;若紫黑陷伏、用此藥調川山甲炒成珠為末,五分,同服。

白話文:

凡是痘痘呈現紫紅色、沒有腫脹的,是因為體內火氣旺盛、血熱,建議服用內託散去桂、加入紫草、紅花;如果火氣旺盛再加黃芩;如果痘痘呈現紫黑色、陷落,可以用此藥方調製川山甲炒成珠狀研磨成粉末,取五分同服。

內托散,治血氣虛損,或風邪穢毒沖觸,使瘡毒內陷,伏而不出,或出而不勻。用此藥活血勻氣、調出補虛、內托瘡毒,使之盡出易收。

白話文:

內託散 ,用於治療氣血虛弱,或因風邪和毒邪入侵,導致瘡毒向內蔓延,潛伏不出,或排出不均勻。此藥用於活血調氣、調和虛弱,將內陷的瘡毒托出,使其全部排出而容易癒合。

黃耆(蜜炙),人參,當歸(各二錢),川芎,防風,桔梗,白芷厚朴(薑汁炒),甘草(各一錢),木香,官桂(各三分)

白話文:

黃耆(蒸過後用蜂蜜泡過),人參,當歸(各 10 克),川芎,防風,桔梗,白芷,厚朴(用薑汁炒過),甘草(各 5 克),木香,官桂(各 1.5 克)

上方於紅紫黑陷屬熱毒者,去桂,加紫草、紅花、黃芩;若淡白、灰黑、陷伏屬虛寒者,加丁香救里、官桂救表;當貫膿而不貫膿者,倍參、耆、當歸,煎熱,臨服入人乳汁、好酒同參溫服,此貫膿之巧法也;泄瀉加丁香、乾薑、肉蔻。

白話文:

對於發紅、發紫、發黑的瘡陷,屬於熱毒的,去掉肉桂,加上紫草、紅花、黃芩;如果瘡陷淡白、灰黑,並且凹陷,屬於虛寒的,加上丁香溫補內臟,肉桂溫暖體表;當膿液應該流出卻不流出時,加倍使用人參、黃芪、當歸,煎煮後趁熱服用,並加入人乳汁或好酒與人參一同服用,這是巧妙而有效的排膿方法;腹瀉時,加上丁香、乾薑、肉蔻。

行漿宜:

八日漿不行,其根虛薄、血少故耳。蓋以初起時毒載血妄行,未免躥進,其血虧矣。至此不能成漿,急以歸茸湯益之。

白話文:

初起時中毒,血液妄行亂竄,傷及身體,導致血氣虧虛。八天後仍然無法形成膿,是因為血液根基薄弱、血氣不足的緣故。因此,當及時使用歸茸湯來滋補元氣。

歸茸湯

鹿茸(酥炙,一兩),當歸(五錢),銼,酒煎服。

凡痘屬虛寒,八九日色光、白如水泡,頂陷根白、癢塌寒戰等症。

回陽酒

鹿茸(酥炙焙),大附子(麵包煨去臍皮),嫩黃耆,當歸(酒洗。)

上銼,好酒煎服。兼有痰嗽,加牛膽南星

灰陷黑陷,嘔吐白沫為表虛,用木香散

嘔甚,用木香散加白豆蔻。此正治也。若未曾解毒,另有法。

寒戰咬牙、癢塌泄瀉為裡虛,用異功散。泄瀉甚,用異功散加肉豆蔻。

乾嘔屬胃虛里熱,用異功散。

木香散

木香(磨),前胡,黃耆,白茯苓(去皮),白朮,厚朴(薑汁炒),訶子(煨,取肉),陳皮(各一錢),肉桂(八分),人參,丁香(雄者五粒。)

白話文:

磨碎木香,前胡、黃耆各一錢,去皮白茯苓、白朮各一錢,薑汁炒厚朴一錢,煨訶子取肉一錢,陳皮一錢,肉桂八分,人參、雄丁香五粒。

上銼一劑,水一鍾,煎八分。溫服。

異功散

當歸,川芎,人參(減半),黃耆,白朮(去蘆),白茯苓(去皮),訶子(煨,取肉),大附子(麵包煨去皮臍),半夏(薑汁炒。各一錢),厚朴(薑汁炒),肉桂(各八分),小丁香(七枚)

白話文:

當歸、川芎、人參(減半)、黃耆、白朮(去掉外皮)、白茯苓(去掉外皮)、訶子(煨熟取果肉)、大附子(用麵包包起來煨熟,去除外皮和肚臍)、半夏(用薑汁炒,各一錢)、厚朴(用薑汁炒)、肉桂(各八分)、小丁香(七顆)

上銼一劑,水一鍾,煎至八分,溫服。

漿行而作癢,此內熱而外為風寒所束。用荊芥穗紙裹緊搓糊,黏指頭,令不散,燈上燒過,卻於桌上吹去灰,快放手,指定癢痘頭用荊芥穗火點癢處一下即放退。患者自以為妙,每癢痘悉點之立止。

白話文:

當膿水流出而奇癢時,是因為內熱被外在的風寒包裹住所造成的。用荊芥穗將紙包緊搓成糊狀,黏在手指上,不要散開,在燈上燒過後,在桌上吹掉灰燼,立刻鬆開手,對準奇癢處用荊芥穗火點一下,癢感就會馬上消退。患者會覺得很神奇,每次只要點在奇癢處,癢感都會立即停止。

行漿行足而發疔,認定是黑疔痘,或黑而硬,或有紅絲,或為大紫泡,未曾解毒者,仍以神功散加雄黃、黃芩、黃連、大黃煎服。卻用點法:雄黃一錢,研胭脂,重浸水合濃,調雄黃末,點疔痘頂上,立時即出紅活,亦神法也。蓋雄黃能拔毒,胭脂能活血水。

白話文:

如果手腳發生疔瘡,判斷為黑色疔瘡,可能是黑色且堅硬、有紅絲、或形成大紫泡,如果還沒有治療,可以用神功散加上雄黃、黃芩、黃連、大黃煎服。另外,可以使用點法:將一錢重的雄黃研成粉末,加入浸過水的胭脂使其濃稠,調和雄黃粉末,點在疔瘡頂部,很快就會出現紅色的活性反應,這也是一種神奇的方法。因為雄黃可以拔毒,胭脂可以活血。

漿足宜:

此時有咳逆,胃氣上越欲絕也。以真黃土,鼻邊聞之,立止。

九日而寒者異功散,甚者宜。九日寒戰,大附子半個麵裹煨熱七錢、乾薑炒黑五錢、白朮五錢、人參三錢,水煎溫服。

白話文:

九天寒氣襲來,可使用異功散。如果病情嚴重,可以使用藥效更強的藥方。

服藥時間:九天寒戰時。

藥方組成:

  • 附子(切片後的半個,用麵粉包裹後,煨熱):7錢
  • 乾薑(炒黑後):5錢
  • 白朮:5錢
  • 人參:3錢

藥劑煎煮後,溫熱飲用。

此時漿滿,或為寒所薄,一時痘俱紫黑,即如紫葡萄樣,不必驚恐,急以肉桂磨湯服之,立見如舊。

白話文:

此時痘中膿液充盈,如果受寒氣的影響,所有的痘痘突然變得紫黑,就像紫葡萄一樣,不用驚慌,趕緊把肉桂磨成湯喝下去,很快就能恢復原狀。

回水宜:

九日十日,回水之時,元氣熏蒸,真陽運化,其水自然消燥,此循環之妙理也。其有未曾解毒,至此時水不能化,反歸於胃,與所伏之毒伏於陽明,則脾胃受戕,宜以定中湯治之。

白話文:

在農曆九月初九、初十回水日時期,元氣升騰蒸發,體內真陽氣運化,體內的水氣會自然消散,這就是循環運化的神奇道理。但如果有毒素沒有完全排出,在這個時候水氣消失後,毒素會反流到胃部,與原本潛藏在胃部的毒素結合,導致脾胃受損。此時應使用「定中湯」來治療。

定中湯,用真黃土,能鎮安胃氣,收斂中土,取真正黃色不雜者,用一塊在碗內百沸湯泡,即以碗蓋,少傾出用。如冷傾入盞內,外以熱水頓熱,用兩酒盞和藥:硃砂研細五分,能鎮心胞絡,使小腸不奔也;雄黃研細一錢,能解毒,使胃氣寧也。二味同和勻,以珍珠少加砂糖溫服,二服立效。煩躁、悶亂、發渴,定中湯加片腦半分,牛蒡子湯二盞和服。

白話文:

定中湯

材料:

  • 真黃土 1 塊

做法:

  1. 將黃土放入碗中,沖入滾沸的熱水。
  2. 蓋上碗蓋,靜置片刻。
  3. 倒出黃土水,冷卻後倒入杯中。
  4. 用熱水將杯子外圍加熱。
  5. 加入兩酒杯劑量:
  • 硃砂(研磨成細粉)5 分
  • 雄黃(研磨成細粉)1 錢

服用法: 將兩種粉末均勻混合,加入少量珍珠粉和砂糖,攪拌均勻後溫服。一般服用兩次就會見效。

適應症:

  • 煩躁、悶亂、發渴。

加量:

  • 如有以上症狀,可在定中湯中加入腦半夏 0.5 分和牛蒡子湯 2 杯一起服用。

有寒戰咬牙等症,宜用附子理中湯

有擦破周身不能回水,急以新瓦椿作粉,摻在破處,立收。此妙法也。

收靨宜:

若解毒不盡,或未經解毒,到當靨而不靨,發熱蒸蒸者,用甘露迴天飲:砂糖半酒盞,百沸湯調一大碗,溫服,立時退熱,痘即靨。萬發萬中,回天之力也。

白話文:

如果毒素沒有完全清除,或者沒有經過解毒,到了該出痘的時候卻不出痘,發燒熱蒸蒸時,使用「甘露迴天飲」:砂糖半杯,用一百次滾沸的熱水沖泡一大碗,溫熱服用,熱度會立即退下,痘痘也會出來。萬試萬靈,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若痘靨時濕靨,乃外潰之痘淋漓黏沾者,宜以甄陶散敷之:新瓦不拘多少,為細末,篩過,絹袋包,撲患處。若干痂堆積不落,內又窨膿,即以瓦粉用鴨蛋清調敷,立收而落痂矣。

白話文:

如果濕濕軟軟的粉刺,是長在外面破裂流膿,沾黏在皮膚上的痘痘,建議使用「甄陶散」敷上去治療:

  • 將新的瓦片磨成細粉,用篩子過濾過後,用絹布袋包起來,撲在長痘痘的地方。
  • 如果痂皮堆積不脫落,裡面又化膿,就使用瓦粉和鴨蛋清調和在一起敷上去,痂皮馬上就會收縮脫落。

當靨時腹痛不靨,其痛著在中脘,乃熱毒凝滯、瘀血作痛也。

手捻散

牛蒡子,白芍,桃仁,大黃(各一錢),紅花(八分),桂枝(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一服立愈。

若將靨時,其痘一時盡黑,非靨也,乃火極攻裡,即凶矣。

結痂宜:

外潰不結痂者,甄陶散敷之。結痂而誤犯風寒,惡寒發熱者,以補中益氣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皮膚破損不結痂,可以用甄陶散敷抹。如果結痂後不小心受了風寒,出現惡寒發熱的症狀,可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補中益氣湯

當歸,黃耆(各一錢),人參(五分),白朮(八分),柴胡,升麻,乾葛(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水煎服。

結痂後虛煩者,宜加味保元湯

加味保元湯

黃耆(二錢),人參(一錢),麥門冬(去心,二錢半),知母(一錢半),梔子(炒,一錢半),甘草(五分)

白話文:

黃耆(12克),人參(6克),麥門冬(去心,15克),知母(9克),梔子(炒製,9克),甘草(3克)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結痂後有餘熱者,以前藥加牛蒡子(一錢半)、白附子(一錢)。

還元宜:

痂落,血氣尚虛無力者,宜調理,八物湯主之,或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痂皮脫落後,血氣仍然虛弱無力的患者,宜調理身體。可以使用八物湯或十全大補湯等藥方進補。

還元痂落,有餘毒,覺其聚於臟腑,時復作熱,腹內疼痛,宜牛蒡子飲主之。

白話文:

當膿痂脫落後,如果還有殘留的毒素,會感覺它們聚集在臟腑中,有時會復發,導致發熱、腹內疼痛,這時宜服用牛蒡子飲來治療。

牛蒡子飲

牛蒡子,前胡,黃連,黃芩,連翹,白附子,玄參赤芍(各一錢),羌活,防風,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牛蒡子、前胡、黃連、黃芩、連翹、白附子、玄參、赤芍藥(各一錢重) 羌活、防風、甘草(各五分錢重)

上銼一劑,水煎服。

五福化毒丹,治痘疹後餘毒,神效。(方見前諸熱。)

祖傳經驗秘方,凡痘後,不問癰毒發於何經,初起紅腫時用。

黑、綠、赤三豆,以酸醋浸,研漿,時時以鵝翎刷之,隨手退去,效。

〔補遺秘方〕

治小兒痘疹不起發。用李樹上津膠,每用些須熬水,飲之即起。

復生丸,治小兒痘疹不起發,紫黑陷伏,並痘疹初作,已發未發,服之,其毒即解,五日以前可服,其效如神。(大梁鍾雲山傳。)

白話文:

復生丸

用於治療小兒痘疹沒有發出來,顏色發紫發黑,發出來後又陷了下去。而且不管痘疹剛開始出來還是還沒出來,服此藥都能解毒。在痘疹發出來的前五天就能服用,效果非常神奇。(大梁鍾雲山傳授。)

當歸,白芍,西芎,升麻,葛根,甘草(各五錢),嫩紫草茸(一兩),辰砂(一兩一錢)

白話文:

當歸五錢: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白芍五錢 :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西芎五錢 :行氣活血,止痛。 升麻五錢 :升陽舉陷,活血通絡。 葛根五錢 :解肌退熱,生津止渴。 甘草五錢 :調和藥性,補中益氣。 嫩紫草茸一兩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 辰砂一兩一錢 :平肝潛陽,清熱解毒。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冰、雪、雨三水送下。如無,河水亦可;或糯米湯入酒一匙送下亦可。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劑,大概像梧桐樹種子的大小。每次服一顆藥丸,用冰水、雪水或雨水送服。如果沒有這些,可以用河水送服;或者用糯米湯加一匙酒送服也可以。

桃紅痘疔方

雄黃(一錢),紫草(三錢)

上為細末,胭脂汁調,將銀簪挑破黑疔,將藥點入內即效。

發痘方

穿山甲(用錢鋪炒焦黃色),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六七歲者,熱酒調下三分,不可多用,蓋被片時,通身汗出。

牛黃散,治痘黑陷,虛弱而不起發。

硃砂(一分),牛黃(三釐)

上為細末,蜂蜜打濕胭脂汁,取蜜調藥,用銀簪刺黑陷上為之三次,一日塗一次,去黑。

白話文:

上方藥粉末細緻後,用蜂蜜調和胭脂水,取調好的藥膏,用銀簪在有黑點的地方刺三次,一天塗抹一次,可以去除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