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症玉函》~ 卷之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3)

1. 痢疾

痢亦不同,有陽痢、陰痢之分,世人不知也。皆為濕熱所致,動言痢無止法,而不辨其陰陽之異,故往往殺人,可慨也。陰陽之痢,內經亦未分別,我今日亦泄天地之奇。大約便血、腹疼、後重、噤口者,陽痢也;腹不痛,以手按之而快者,糞門無急迫之狀,日能食,無血而白痢者,乃陰痢也。雖用藥得宜,一方可以兼治,然終不識症之陰陽,猶為不知痢症之人也。

不可不明辨之,庶幾用藥可分輕重,尤易奏功如響。吾今立二方,一治陽痢,一治陰痢。陽痢方名為「掃痢神丹」,一劑即止血,二劑即止痢,不必三劑也。陰痢方名為「化痢仙丹」,一劑輕,二劑止,三劑全愈。人見血痢為重,而不知白痢感於陰分,未嘗輕也。但陽痢火重而濕輕,陰痢火輕而濕重耳。

陽痢之方妙在用黃連大黃之中,使火毒迅掃而去,不久留腸胃之中。陰痢之方妙在用芍藥之多,平肝以扶脾土,使土安而水易去。其餘皆是祛逐邪穢之物,各用之咸宜,所以奏功尤易也。

掃痢神丹

黃連(三錢) 當歸(五錢) 白芍(五錢) 廣木香(一錢) 檳榔(一錢) 枳殼(一錢) 大黃(五錢) 車前子(五錢)水煎服

化痢仙丹

白芍(一兩) 當歸(五錢) 枳殼(一錢) 蘿蔔子(三錢) 檳榔(一錢) 甘草(一錢) 車前子(一錢)水煎服

2. 癲狂

癲狂之症,世人以癲為陰,以狂為陽,是矣。然而,癲之中未嘗無陽症,狂之中未嘗無陰症也。何以見之?癲如羊癲、牛馬之症,此發之陽氣之不足,陽虛則陰邪自旺,此謂之陰症,宜也。

然而,其中又有花癲之病,見男子而思親,逢女子而不識,呼喊叫號,晝夜不止,倘亦為陰症而用桂附之品,則立刻發狂而死矣!狂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水而入,此發之陽邪之有餘,謂之陽症,宜也。

然,其中有似是而非,又不可不辨,如見人則罵,逢物則瞋,燥擾不寧,欲睡不安,欲行不得,口渴索飲,見水則止,倘亦視為陽症而投之竹葉石膏湯,下喉即死矣!然則,二症終於何處辨之?亦辨之於兩目有神無神而已。如陽症則目必紅,而陰症則目必白也。吾定二方,一治陽癲,一治陰狂之症。

陽癲方名散癲湯,此方之妙,妙在白芍用至一兩,自能平肝,梔子用至五錢,自然散其鬱結之火,其餘柴芥術苓,皆去痰去濕之妙品,自然心清而火降,脾健而癲除也。陰狂方名解狂散,此方之妙,妙在用玄參二兩於群補真陰之中,解散其浮游之火,木足而火自消,亦火息而狂自定也。苟或辨之不清,妄投藥餌,生死存亡,正未可定矣!

散癲湯

白芍(一兩) 白朮(五錢) 當歸(五錢) 炒梔子(五錢) 菖蒲(五分) 茯神(三錢) 甘草(一錢) 白芥子(三錢) 丹皮(三錢) 柴胡(一錢) 陳皮(五分)水煎服

解狂散

熟地(一兩) 白芍(五錢) 當歸(五錢) 山茱萸(五錢) 麥冬(五錢) 北五味(一錢) 玄參(二兩)白芥子(三錢) 菖蒲(三分) 生地(五錢)水煎服

3. 咳嗽

咳嗽初起多是陽邪之感,咳嗽日久多是陰氣之虛。然亦不可拘於此論,也有初起而即是陰虛者,有日久而仍是陽虛者,又不可不辨也。何以見初起之即犯陰經也?如日間不嗽而夜間嗽者,或朝咳之輕而夜咳之重者,雖有風邪襲之,終是陰虛使然。開手即宜用補陰之味,而佐之散風之品,則邪易去而正氣不耗也。

何以見日久之猶是陽經也?如嗽必抬肩,咳必聲振,吐痰而結成黃塊,塞鼻而長流清涎,或晝重而夜反安然,或坐躁而臥轉寧貼,此陽氣之未虛而邪氣憑之而不散也。必須仍用祛風蕩痰之品,而少兼之滋陰之味,則邪自散而陰氣不傷也。吾今留二方,一治陰經之咳嗽,一治陽經之咳嗽。

陰經方名「護陰止嗽丹」,此方有調濟之宜,看甚平常而奏功實神也。陽經方名「散邪止嗽丹」,此方雖是散邪而仍然補陰而不補陽者,何故?蓋陽既旺而邪自難去,補益其陰則陽氣自平,陽平而邪亦難留矣。倘不知陰陽之異,即一味偏補之,則陰不能生而陽不能化,不特咳嗽難愈,而且變症百端矣,可不慎哉!

護陰止嗽丹

麥冬(五錢) 紫菀(五錢) 百部(五錢) 天門冬(三錢) 熟地(五錢) 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 白芥子(二錢) 玄參(三錢) 沙參(五錢) 陳皮(五分) 款冬花(五分)水煎服

散邪止嗽丹

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 黃芩(一錢) 石膏(一錢) 桔梗(一錢) 甘草(一錢) 生地(五錢)麥冬(二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一錢) 陳皮(五分)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