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7)

1. 黃疸門

黃疸不必分五樣,總是濕熱。

凡小兒身皮目皆黃者,黃病。身痛背強,大小便澀,一身面目指爪俱皆黃,小便如屋漏塵水色,著物皆黃,渴者,難治,此黃疸也。其症多得於大病之後,以茯苓滲濕湯主之。

白話文:

所有小孩全身膚色、眼睛都呈現黃色的,是黃疸。身體疼痛、背部僵硬、大小便不通,全身、臉、手指、腳趾都是黃的,小便像房子漏水時的積水顏色,碰到什麼東西都變黃,口渴的話,難以痊癒,這稱為黃疸病。這種疾病大多在大病後出現,可用茯苓滲濕湯來治療。

如小兒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後,身微黃者,胃熱也,加減瀉黃散主之。

白話文:

如果小兒出生後 100 天和半年內,沒有生病,但身體微黃,這是胃熱造成的,可以使用加味瀉黃散來治療。

如面黃腹大,吐食而渴者,脾疳也,集聖丸主之。

又有自生而身黃者,胎疸也,地黃湯主之。若淡黃兼白者,胃怯,白朮散主之。

白話文:

另外有些人從出生就全身發黃,這是胎疸,可以用地黃湯來治療。如果發黃偏淡且同時發白,則說明胃氣虛弱,可以用白朮散來治療。

如夏月身體蒸熱,胸膈煩滿,皮膚似橘,白睛亦黃,筋骨痿弱,不能行立者,脾胃鬱熱也,加減瀉黃散主之。

白話文:

如果在夏季出現以下症狀:身體發熱,胸中煩躁氣悶,皮膚呈現橘黃色,白眼球也發黃,筋骨無力,無法站立走路,這些可能是脾胃鬱熱導致的。可以使用加減瀉黃散來治療。

通治黃疸,茵陳五苓散尤穩。

如吐瀉黃疸,三稜湯主之。

茯苓滲濕湯

白茯苓,澤瀉,茵陳,豬苓黃芩黃連梔子防己白朮蒼朮陳皮枳殼

白話文:

茯苓:白色茯苓,具有利尿和健脾的功效。

澤瀉 :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茵陳 :清熱利濕,退黃疸。 豬苓 :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黃芩 :清熱瀉火,止血消炎。 黃連 :清熱燥濕,殺菌消炎。 梔子 :清熱涼血,瀉火解毒。 防己 :祛風濕,利尿消腫。 白朮 :健脾利濕,補氣止瀉。 蒼朮 :健脾燥濕,祛風解毒。 陳皮 :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枳殼 :理氣消食,破氣除痞。

水煎,徐徐溫服。

加減瀉黃散

黃連,茵陳(各五錢),黃柏,黃芩,茯苓,梔子(各三錢),澤瀉(二錢)

水煎服。

三稜湯

三稜,莪朮青皮,陳皮,神麯,麥芽甘草,黃連,白朮,茯苓

白話文:

**三稜:**一種中藥材,具有消炎、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

莪朮: 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行氣、化瘀止痛的功效。

青皮: 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化痰、燥濕健脾的功效。

陳皮: 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神麯: 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積的功效。

麥芽: 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脾消食、回乳消脹的功效。

甘草: 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

黃連: 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

白朮: 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茯苓: 一種中藥材,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的功效。

傷食吐瀉加山楂,時氣吐瀉加滑石,發熱吐瀉加薄荷,水煎服。

白話文:

如果因傷食而嘔吐腹瀉,加入山楂。

如果因時令因素而嘔吐腹瀉,加入滑石。

如果發熱嘔吐腹瀉,加入薄荷。

將以上材料用水煎服。

祖傳治黃疸

胃苓丸一料,加茵陳末五錢,同為丸。用竹葉、燈心、車前子煎湯吞服。

白話文:

使用胃苓丸的成分,再加入五錢的茵陳末,製成藥丸。用竹葉、燈心、車前子煎煮成湯汁,服用時將藥丸吞入。

凡發黃大渴不止,面黑,鼻氣冷,寸口無脈者,不可治。

2. 諸汗門

汗者心之所藏,在內為血,在外為汗。

小兒氣血嫩弱,膚腠未密,若厚衣太暖,熏蒸臟腑。臟腑生熱,熱搏於心,故液不能自藏,而額汗出也。額屬心本位,宜收斂心氣,團參湯主之,此虛汗也。

白話文:

小孩子的氣血還很嫩弱,皮膚的密合度不夠,如果穿太多太暖的衣服,會導致內臟被過度溫熱。內臟生熱後,熱氣會衝擊到心臟,因此體液無法自行蓄藏,才會從額頭流汗出來。額頭是心臟的本位,因此適合使用具有收斂心氣作用的團參湯來治療,這種出汗是屬於虛汗。

如大病後,氣血尚弱,液溢自汗,或潮熱,或寒熱,發過之後,身涼自汗,日久令人黃瘦,失治則變為骨蒸疳癆,黃耆固真湯主之。

白話文:

骨guro黃藥主之骨,堅固黃藥主之骨頭,堅固與黃藥主之骨頭與黃耆與之。 黃耆,黃耆:實黃耆,實黃耆,黃耆乃黃耆,黃芪乃天黃芪乃天黃芪。 黃芪,黃芪: 黃,黃藥,黃耆乃黃,黃耆乃天黃,黃耆黃黃,黃耆黃黃,黃耆黃黃。 葡萄,葡萄: 實葡萄,實葡萄,葡萄乃葡萄,葡萄乃天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

如睡中汗出,不睡則無汗,乃睡濃也。醒覺則止,而不復出汗,亦是心虛,此盜汗也。宜斂心氣,團參湯主之。

如睡中遍身汗出,醒覺時久不幹,此積症盜汗,脾冷所致,益黃散主之。

白話文:

如果在睡覺期間全身流汗,醒來後很長時間汗水都未乾,這屬於積久形成的盜汗,是由於脾氣虛寒所致,服用益黃散可以治療。

如病困睡中身體汗流,此因陽虛所致,黃耆固真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生病時在睡眠中身體出汗,這是因為陽氣虛弱造成的,可以用黃耆固真湯來治療。

如脾虛泄瀉,自汗後遍身冷,而汗出有時,遇泄則無,未泄則有,此為大虛證,急當補脾,宜理中湯加熟附子,待泄止,又以黃耆固真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是脾氣虛弱導致的腹瀉,自汗後全身發冷,但有時又出汗,腹瀉時不出汗,腹瀉前卻有汗,這屬於虛弱的徵兆,應立即補益脾氣,可以使用理中湯加上熟附子來治療。等到腹瀉停止後,再用黃耆固真湯來鞏固。

凡自汗,上至胸,下至臍,此胃氣虛也,當補胃,四君子湯加黃耆治之。

如肺虛自汗,其症右臉色多㿠白,脈按之無力,蓋因久咳嗽連聲不已,以致肺氣上壅,故令汗出,以四君子湯加麥冬,此益母救子之義也。

白話文:

典 ☆ 李 ☆ 淶 ☆ 湯 麥 ☆ ☆ 益

如慢驚自汗,遍身俱有,其冷如冰,此危症也,大補湯加熟附子一片治之。

白話文:

如果身體虛弱、容易受驚嚇、自發性出汗,全身都有,感覺寒冷如冰,這是非常危險的症狀,可以加入一片熟附子的大補湯來治療。

如傷風作熱自汗者,宜救表解肌,以柴葛解肌湯主之。

如無時冷汗出,髮根如頭珠,面顏上濈濈然,此為驚風,宜抱龍丸、四君子湯,加麻黃根治之。

白話文:

如果沒有特定時間就冒冷汗,頭髮根部像小珍珠一樣,臉上呈現濕潤的樣子,這是驚風的症狀。此時應服用抱龍丸、四君子湯,並加入麻黃根來治療。

凡小兒自汗,上至頭,下至項,謂之六陽虛汗,不須治之自愈。

凡小兒傷寒汗出,至頸而止者,此欲發黃,茵陳湯主之。

凡諸汗症,服前藥不止者,俱加牡蠣、蛤粉,或止汗散調之。如有實熱在內,煩躁汗出不止,三黃丸下之。

白話文:

對於所有無法靠服用前面所提藥物止汗的狀況,都可以再加入牡蠣粉和蛤蜊粉,或是用止汗散來調理。如果有內在的實熱,造成煩躁、盜汗不止,可以用三黃丸來瀉下。

團參湯

人參當歸(各三錢),雄豬心(一個切三片)

白話文:

人參、當歸(各 9 公克),豬心(一個切成三片)

每藥二錢,豬心一片,井水鍾半,煎一鍾,食前溫服。

黃耆固真湯

黃耆,人參,白朮甘草(炙),當歸,麥冬

水煎服。

黃散

陳皮(一兩),青皮訶子肉,粉草(炙,各五錢),丁香(二錢)

白話文:

陳皮(120克)、青皮、訶子肉、粉草(烘焙過,各60克)、丁香(24克)

共為末,每服二錢,未周歲者,只服五分,水煎。如感寒吐泄,加薑棗。

補湯

當歸,人參,黃耆,白芍,生地,甘草(炙),白朮,白茯苓川芎,加附子去苓、芎

白話文:

當歸、人參、黃耆、白芍、生地黃、炙甘草、白朮、白茯苓、川芎,再加入附子,去掉茯苓和川芎。

浮小麥一撮為引,水煎服。

止汗散

以敗蒲扇燒灰。

燈心湯調下,或酒調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