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苓丸

WEI L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傳心錄》卷十七組成:白朮2兩,厚朴2兩,茯苓2兩,陳皮2兩,甘草1兩,澤瀉3兩,豬苓1兩5錢,乾葛1兩5錢,山楂2兩,麥芽2兩,神曲2兩,黃連1兩,木香1兩,砂仁1兩,蒼朮1兩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1%
肺經 13%
腎經 7%
肝經 7%
心經 5%
膀胱經 5%
大腸經 5%
膽經 3%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胃苓丸:中醫方劑緩解暑熱腹瀉

中藥方劑「胃苓丸」,由白朮、厚朴、茯苓、陳皮、甘草、澤瀉、豬苓、葛根、山楂、麥芽、神麴、黃連、木香、砂仁、蒼朮等多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化濕、健脾益氣、調和營衛、益氣固表等功效,主治暑熱腹瀉、水土不服引發的腹瀉、腹痛、口渴等疾病。

白朮:健脾祛濕固表

白朮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味甘,性溫,是中藥中的健脾藥。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厚朴:溫裡降氣燥濕

厚朴性味辛、苦、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能溫中散寒,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不適。

茯苓:利水滲濕益氣

茯苓性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陳皮: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陳皮性味辛、苦、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陳皮能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燥濕化痰,適用於脾胃氣滯、痰濕內蘊引起的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益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甘草能清熱解毒,補氣益血,適用於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澤瀉性味甘、淡,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其中,利水消腫為其主要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等病症。

豬苓:利水消腫生津止渴

豬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其中,利水消腫為其主要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等證。

葛根:解酒毒發汗解表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葛根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山楂:消食化積清熱止瀉

山楂中藥功效齊全,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非常適合在旅途中,因暑熱而引起的腹瀉、腹痛、口渴。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

麥芽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等功效。

神麴:消食化積除煩健脾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止瀉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總結:

胃苓丸為中醫常使用的方劑,由多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化濕、健脾益氣、調和營衛、益氣固表等功效,主治暑熱腹瀉、水土不服引發的腹瀉、腹痛、口渴等疾病。胃苓丸組成藥材皆具備藥理作用,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可有效緩解暑熱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2兩,厚朴2兩,茯苓2兩,陳皮2兩,甘草1兩,澤瀉3兩,豬苓1兩5錢,乾葛兩5錢,山楂2兩,麥芽2兩,神曲2兩,黃連1兩,木香1兩,砂仁1兩,蒼朮1兩。
消食,利水,清熱。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清米湯化下。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厚朴、茯苓、陳皮、甘草、澤瀉、豬苓、葛根、山楂、麥芽、神麴、黃連、木香、砂仁、蒼朮均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的功效。其中,白朮、厚朴、茯苓、陳皮、甘草、澤瀉、豬苓、葛根、山楂、麥芽、神麴均為健脾和胃之品,可健脾益氣、和胃降逆、化濕止瀉;黃連、木香、砂仁、蒼朮均為利水滲濕之品,可利水消腫、行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和胃、利水滲濕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前列腺炎胰臟炎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麻疹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腎盂腎炎尿道膿傷黃熱病黃疸腹瀉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胃苓丸,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四。 組成:平胃散、五苓散。 主治:水腫。腫滿因積而得,既取積而腫作,小便不利。

胃苓丸, 出處:《夀世保元》卷二。 組成:蒼朮(米泔浸,炒)1兩,陳皮1兩,厚朴(薑汁炒)1兩,白朮(去蘆,土炒)1兩,白茯苓(去皮)2兩,肉桂5錢,豬苓1兩,澤瀉1兩,人參5錢,黃連(薑汁炒)1兩,白芍(炒)1兩,甘草(炙)5錢。 主治:途中傷暑而作水瀉、腹痛煩渴者;行人不服水土。

胃苓丸,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七。 組成: 胃苓丸(《痘疹傳心錄》卷十七)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七組成:白朮2兩,厚朴2兩,茯苓2兩,陳皮2兩,甘草1兩,澤瀉3兩,豬苓1兩5錢,乾葛1兩5錢,山楂2兩,麥芽2兩,神曲2兩,黃連1兩,木香1兩,砂仁1兩,蒼朮1兩。主治:消食,利水,清熱。 。 主治:消食,利水,清熱。

胃苓丸, 出處:《幼科指南》卷上。 組成: 胃苓丸(《幼科指南》卷上。)出處:《幼科指南》卷上。組成:蒼朮(米泔水浸,去黑皮,焙)5錢,陳皮5錢,白朮(土炒)5錢,厚朴(薑制)3錢,豬苓3錢,茯苓3錢,甘草2錢,草果仁2錢,澤瀉(去皮)4錢,官桂1錢。主治:分陰陽,退潮熱,止吐瀉,消腫脹,退黃疸,調脾胃,止便濁。 。 主治:分陰陽,退潮熱,止吐瀉,消腫脹,退黃疸,調脾胃,止便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