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七 (3)

1. 氣鬱

金(右),抑鬱傷肝,肝強土弱,胃失通降。食入脹滿,漾漾欲吐,腹中偏右聚形,月事不行,往來寒熱。脈細弦而數。膽為肝之外府,木旺太過,則少陽之機杼不轉。宜平肝調氣,參以散郁。

白話文:

金(右手):鬱悶傷肝,肝功能過強而脾胃功能受損,胃部氣血運行不暢。吃東西容易脹氣,感覺要吐,腹部右邊有腫塊,月經不調,時常感到寒熱交替。脈象細長而快。膽是肝的外輔器官,肝火旺盛過度,就會導致膽經氣機不暢。需要疏肝理氣,並兼以解鬱。

柴胡(五分醋炒),白芍(一錢五分酒炒),制香附(二錢),白茯苓(三錢),陳香櫞皮(一錢),當歸(二錢酒炒),金鈴子(一錢五分),粉丹皮(二錢),延胡(酒炒一錢五分),炒枳殼(一錢),干橘葉(一錢五分)

白話文:

柴胡(用五分量的醋炒過)

白芍(用一錢五分量的酒炒過)

制香附(二錢)

白茯苓(三錢)

陳年的香櫞皮(一錢)

當歸(用二錢量的酒炒過)

金鈴子(一錢五分)

粉丹皮(二錢)

延胡(用一錢五分量的酒炒過)

炒過的枳殼(一錢)

幹橘葉(一錢五分)

二診,兩和肝胃,參以開鬱,便行稍暢。而中院氣滯,胃失通降。食入脹滿。開合失度,寒熱往來。再和肝胃以舒木鬱。

白話文:

第二次診脈發現肝胃氣血平衡,輔以疏通鬱氣,大便稍有順暢。但是脾胃壅塞滯氣,胃部失去了通降功能,吃進去的食物會脹滿。脾胃開合失常,導致寒熱交替。再次調和肝胃,以舒緩肝氣鬱結。

香附(二錢),豆蔻花(五分),炒枳殼(一錢),女貞子(三錢酒炒),焦麥芽(二錢),廣皮(一錢),佛手花(六分),沉香曲(一錢五分炒),當歸(一錢五分酒炒),逍遙丸(四錢分二次服)

白話文:

香附(10克),豆蔻花(2.5克),炒枳殼(5克),女貞子(15克,用酒炒),焦麥芽(10克),廣皮(5克),佛手花(3克),沉香曲(7.5克,炒),當歸(7.5克,用酒炒),逍遙丸(20克,分兩次服用)

金(左),先自木鬱土中,中脘有形作脹。脾與胃以膜相連,胃土受侮,脾土亦虛,漸致腹笥脹大,肢腫面浮,目眥帶黃,如是者已經數月,茲交立冬節令,忽然下利,澼澼不爽,膿血相雜,上則噁心嘔吐,嘔出亦帶黑色,四肢厥逆。脈沉如伏。肝強土弱已極,肝為藏血之海,肝經之氣縱橫逆擾,則肝經之血,不克歸藏有發厥之虞。

白話文:

金屬性病邪(在體內)最先由肝鬱結於脾胃之中,引起中脘出現腫脹現象。脾胃被膜相連,胃部受損,脾臟也會虛弱,逐漸導致腹部脹大、四肢浮腫、面部浮腫、眼睛發黃,已經有數月之久。現在臨近立冬,患者出現腹瀉,大便不成形且夾雜膿血。向上會出現噁心嘔吐,嘔吐物帶有黑色。四肢逆冷僵硬。脈搏沉弱,像隱藏在體內一樣。肝氣過強,脾胃過弱已經到了極點。肝臟是貯藏血液的器官,肝經的氣血流動逆亂,肝經的血液就不能正常回流,有出現厥逆的可能。

金匱厥陰篇中每以苦辛酸合方,即師其法,能否應手,非敢知也。

烏梅(五分),川雅連(五分淡吳萸七粒同炒),白芍(三錢),黃芩(一錢五分),乾薑(四分),甘草(四分),茯苓(三錢),佛手花(四分),干橘葉(一錢五分)

白話文:

烏梅(5 錢),川雅連(5 錢)和淡淡的吳茱萸 7 粒一起炒,白芍(3 錢),黃芩(1 錢 5 分),乾薑(4 分),甘草(4 分),茯苓(3 錢),佛手花(4 分),幹橘葉(1 錢 5 分)

再診,前用金匱苦辛酸法,膿血已退,便利大減,臥得安眠,胃亦略起,脹勢稍得寬鬆。而氣仍下墜,嘔痰仍黑,目畏火光,小溲紅赤,舌乾口燥,兩手稍溫,兩足仍厥。脈稍起而細弦無力。陰虛木旺,氣火盡越於外,經謂熱勝則腫也。雖見轉機,尚未足恃。擬養肝柔肝,以平氣火,氣行火平,治腫治脹之道,寓乎其中矣。

白話文:

再次診治,之前使用金匱苦辛酸法,膿血已經減少,排便次數大幅度減少,可以安穩地入睡,胃口也稍微好了起來,腹脹也得到了緩解。但氣仍然下墜,嘔出的痰仍然是黑色的,眼睛畏懼火光,小便呈紅色,舌頭乾燥口乾,雙手稍微溫熱,雙腳仍然冰冷。脈搏稍微有力,但細弱無力。這是因為陰虛木旺,氣火鬱結,經絡學說中說「熱盛則腫」。雖然已經見好轉,但還不能過於樂觀。打算調養肝臟,使肝臟柔軟,以平息氣火,氣血通暢,火平息後,腫脹自然會得到治療。

阿膠(二錢),炒天冬(三錢),生甘草(七分),當歸(炒黑二錢),澤瀉(一錢五分),生地炭(四錢),生白芍(三錢),雲茯苓(三錢),木瓜皮(二錢炒),車前子(三錢),佛手花(四分)

白話文:

阿膠(12 克)

炒天冬(18 克)

生甘草(4.2 克)

炒黑當歸(12 克)

澤瀉(9 克)

生地炭(24 克)

生白芍(18 克)

雲苓(18 克)

炒木瓜皮(12 克)

車前子(18 克)

佛手花(2.4 克)

三診,四肢轉溫,面腫大退,脹勢亦減,上衝之氣亦平,小溲漸暢。然便利仍然不止。昨日停藥一天,今又膿血相雜。脈象細弦。肝強土弱,營不收攝,濕熱蹈暇乘隙,更復傷營。再養血和營,兼清濕熱。

白話文:

看診三次後,患者四肢逐漸變暖,臉部浮腫明顯減退,腹脹的情況也緩和,上衝的氣息也平穩,排尿逐漸通暢。但腹瀉仍然沒有停止。昨天停藥一天,今天又出現膿血混合物的排便。脈象細而弦。肝氣過強,脾氣虛弱,營氣無法收斂,濕熱之氣趁機入侵,再次損傷營氣。再次使用養血和營的方法,同時清熱利濕。

當歸(炒黑二錢),杭白芍(三錢甘草二分同炒),生地炭(四錢),車前子(二錢),茯苓(三錢),木瓜皮(三錢),大腹皮(三錢),淡芩(一錢五分),丹皮(炒黑二錢),駐車丸(三錢)

白話文:

當歸(炒黑):2 錢

杭白芍(與甘草 2 分一起炒) :3 錢 生地炭 :4 錢 車前子 :2 錢 茯苓 :3 錢 木瓜皮 :3 錢 大腹皮 :3 錢 淡芩 :1 錢 5 分 丹皮(炒黑) :2 錢 駐車丸 :3 錢

酌改方,淡芩(一錢五分),甘草(三分),乾薑(二分),丹皮(二錢炒),木瓜皮(一錢炒),白頭翁(二錢),川連(五分),白芍(三錢與甘草同炒),秦皮(一錢五分),黃柏炭(三錢)

白話文:

調整藥方:

  • 淡茯苓:1.5錢
  • 甘草:0.3錢
  • 乾薑:0.2錢
  • 丹皮(炒過):2錢
  • 木瓜皮(炒過):1錢
  • 白頭翁:2錢
  • 川連:0.5錢
  • 白芍(與甘草同炒):3錢
  • 秦皮:1.5錢
  • 黃柏炭:3錢

四診,改方參用白頭翁湯,膿血大為減少,便利較疏,脹松嘔退,痰色轉白,略能進谷。然利仍不止,兩足腫脹尤甚,有時噁心。脈象細弦。肝強土弱,濕熱傷營,雖屢見轉機,而於大局終無所濟,不得不預告也。再泄脾胃濕熱,參以分化。

白話文:

現代人壓力大,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功能下降,出現一些不適症狀,比如:

  • 便祕
  • 腹脹
  • 嘔吐
  • 痰多
  • 腫脹
  • 噁心的感覺
  • 溼疹

爲了改善這些症狀,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 規律飲食
  • 多吃果蔬
  • 少吃油膩辛辣食物
  • 適當運動
  • 保持心情舒暢

半夏(二錢),川雅連(六分),淡芩(一錢五分),廣橘紅(一錢),淡乾薑(三分),豬苓(二錢),茯苓(三錢),滑石(三錢),木通(八分),生熟薏仁(各五分),澤瀉(二錢),白頭翁(三錢),陳膽星(一錢)

白話文:

伍錢 ※

左,情志久郁,肝木失疏。衝脈為肝之屬,衝脈起於氣街,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以致氣衝脘痞咽阻。姑舒鬱結而苦辛降開。

白話文:

長期情緒鬱結,導致肝木機能失調。衝脈是屬於肝臟的經絡,衝脈從足三陽經的交會點氣街開始,沿著肚臍向上行走到胸中分散,長期如此便會造成氣脈衝擊胸腹,導致胸腹悶脹、咽喉阻塞等症狀。因此,可以用姑蘇鬱金這種藥材來疏肝理氣,辛開鬱結。

老川樸(一錢),老山檀(三分磨沖),川雅連(五分),茯苓(三錢),炒竹茹(一錢),磨蘇梗(四分),鬱金(一錢五分),淡乾薑(四分),橘皮(一錢)

白話文:

  • 川樸:1 錢

  • 山檀:3 分(磨成粉)

  • 川雅連:5 分

  • 茯苓:3 錢

  • 炒竹茹:1 錢

  • 蘇梗:4 分(磨碎)

  • 鬱金:1 錢 5 分

  • 乾薑:4 分

  • 橘皮:1 錢

左,痛抱西河,肝氣抑鬱,腹中㽲痛肌熱口苦舌乾。急宜開展襟懷,以靖氣火。

桑葉(一錢五分),金鈴子(一錢五分),川石斛(四錢),半夏曲(一錢五分炒),丹皮(二錢),蜜炙香附(一錢五分),大麥冬(二錢),山梔皮(三錢炒),枇杷葉(二錢去毛)

白話文:

桑葉(7.5克),金鈴子(7.5克),川石斛(20克),半夏曲(炒過的,7.5克),丹皮(10克),蜜炙香附(7.5克),大麥冬(10克),山梔皮(炒過的,15克),枇杷葉(去毛的,10克)

陳(右),肝氣抑鬱不舒,左脅下又復作痛,牽引胸膈,口鼻烙熱,目澀頭脹。肝氣不舒,肝火內亢,肝陽上旋。平肝熄肝,兼開氣鬱。

白話文:

陳先生(右),肝氣鬱悶不暢,左肋下再次疼痛,疼痛牽引到胸腔和橫隔膜,口鼻發燙,眼睛乾澀,頭部脹痛。這是由於肝氣鬱結,肝火內盛,肝陽上逆所致。治療方法是平肝熄火,同時疏導氣鬱。

鬱金,金鈴子,制香附,炒枳殼,丹皮,木香延胡索,干橘葉,冬桑葉,池菊

白話文:

枸杞

徐(右),情懷鬱結,胸中之陽氣,郁痹不舒,胸次窒塞不開,不納不飢,耳脹頭巔烙熱,大便不行。脈細弦微滑。仿胸痹例治。

白話文:

徐(右)先生的情緒抑結不安,導致胸中的陽氣鬱積不通,胸部感到壓迫不舒,不思飲食,耳部和頭頂發熱,大便不通。脈象細小、弦細而微滑。依照治療胸痛的原則施予治療。

杏仁(三錢),鬱金(一錢五分),生香附(二錢),白茯苓(三錢),栝蔞皮(三錢),川貝母(一錢五分),山梔(二錢),鮮竹茹(一錢五分),炒枳殼(一錢),枇杷葉(去毛一兩)

白話文:

甜杏:\色\ (,)

~五毛

金(右),情懷鬱結,肝木失疏,以致肝陽沖侮胃土,中脘有形,不時嘔吐,眩暈不寐。脈細弦,苔白質紅。全是風木乾土之象。擬兩和肝胃法。

白話文:

金(患者),心情鬱悶,肝氣不暢,導致肝火上逆侵犯胃部,胃部有具體症狀,經常嘔吐,頭暈失眠。脈搏細而緊,舌苔白而舌質紅。這些都是風木乾土的徵象。打算採用調和肝胃的方法。

金鈴子(一錢五分切),製半夏(一錢五分炒),炒枳殼(一錢),川雅連(五分),白芍(一錢五分土炒),制香附(二錢研),延胡(一錢五分酒炒),代赭石(四錢),白蒺藜(去刺炒三錢),淡吳萸(二分與雅連同炒),旋覆花(二錢絹包)

白話文:

  • 金鈴子(切成 1.5 克)
  • 製半夏(炒成 1.5 克)
  • 炒枳殼(1 克)
  • 川雅連(0.5 克)
  • 白芍(土炒成 1.5 克)
  • 制香附(研成 2 克)
  • 延胡(酒炒成 1.5 克)
  • 代赭石(4 克)
  • 白蒺藜(去刺炒成 3 克)
  • 淡吳茱萸(0.2 克,與川雅連一起炒)
  • 旋覆花(用紗布包成 2 克)

轉方去川連吳萸,加茯苓竹茹。

再診,氣分攻撐稍平,中脘聚形亦化,嘔吐亦減,寐亦漸安,略能安穀。但胸中有時微痛,所進水穀,頃刻作酸,眩暈帶下,脈兩關俱弦。肝胃欲和未和。再從厥陰陽明主治。

白話文:

再次診脈,氣機上逆的情況稍有緩解,中脘部位聚集的形體也已消散,嘔吐有所減輕,睡眠逐漸安穩,胃腸也能稍納飲食。然而,胸口偶爾會有隱痛,所進食的飲食,過一會兒就會變成酸性,伴有眩暈和白帶增多。脈象兩關脈均弦緊,說明肝胃雖有調和的趨勢,但尚未完全調和。因此,再從肝經(厥陰)和胃經(陽明)方面進行治療。

製半夏(一錢五分),廣皮(一錢),青皮(四分醋炒),白芍(一錢五分土炒),茯苓(三錢),制香附(二錢研),川楝子(一錢五分切),白蒺藜(去刺炒三錢),乾薑(二分),川雅連(五分),代赭石(四錢),炒竹茹(一錢)

白話文:

中藥配方

  • 製半夏 1.5 錢
  • 廣皮 1 錢
  • 炒青皮(以醋炒)0.4 錢
  • 炒白芍(以土炒)1.5 錢
  • 茯苓 3 錢
  • 製香附(研磨)2 錢
  • 川楝子(切片)1.5 錢
  • 炒白蒺藜(去除刺,炒過)3 錢
  • 乾薑 0.2 錢
  • 川雅連 0.5 錢
  • 代赭石 4 錢
  • 炒竹茹 1 錢

三診,嘔吐已定,攻撐亦平,漸能安穀,肝胃漸和之象也。但少腹仍覺有形攻撐,心悸眩暈,小溲之後,輒覺酸脹。腎氣已虛,不能涵養肝木。再從肝腎主治。

白話文:

經過三診,嘔吐已經停止,攻撐的感覺也消失了,逐漸可以安然進食,說明肝胃漸漸和諧了。但是下腹部仍然感覺有形質的攻撐,心悸頭暈,小便後會感到酸脹。這是因為腎氣已經虛弱,不能夠滋養肝木。所以應該繼續從肝腎的方面治療。

製半夏(一錢五分),青陳皮(各一錢),白歸身(一錢五分酒炒),白蒺藜(三錢),煅決明(四錢),金鈴子(一錢五分),杭白芍(一錢五分酒炒),阿膠珠(一錢五分),朱茯神(三錢),煅牡蠣(四錢),炒棗仁(一錢)

白話文:

半夏(1.5錢),青陳皮(各1錢),酒炒白歸身(1.5錢),白蒺藜(3錢),煅決明(4錢),金鈴子(1.5錢),酒炒杭白芍(1.5錢),阿膠珠(1.5錢),朱茯神(3錢),煅牡蠣(4錢),炒棗仁(1錢)

四診,嘔吐已定,而少腹攻撐,似覺有形,每至溲便,氣覺酸墜,眩暈汗出。肝體漸虛。再平肝熄肝。

金鈴子(一錢五分),香附(二錢醋炒),朱茯神(三錢),生牡蠣(五錢),白芍(二錢),甘杞子(三錢),當歸炭(二錢),炒棗仁(二錢),阿膠珠(二錢),淮小麥(五錢)

白話文:

金鈴子(1.5 錢),香附(2 錢,醋炒),朱茯神(3 錢),生牡蠣(5 錢),白芍(2 錢),枸杞子(3 錢),當歸炭(2 錢),炒棗仁(2 錢),阿膠珠(2 錢),淮小麥(5 錢)

畢(左),抑鬱傷肝,肝氣縱橫,木來剋土,上吐下瀉,有似痧氣。如此嚴寒,何來痧穢,其為木土相仇,顯然可見。匝月以來,腹中有形,不時攻築肝臟鬱怒衝突之氣也。此時極宜舒郁,而失於調治,以致氣滯腹滿,脾土不能運旋,濁痰因而難化,遂令瀰漫神機,神情呆鈍。脈象沉鬱,重取帶弦,而尺中無力。

白話文:

左弼星畢主憂鬱,憂鬱傷肝,肝氣縱橫,屬木剋土,導致上吐下瀉,類似痧氣。這麼冷的天氣,怎麼會有痧穢呢?顯然是木土相剋造成的。近一個月以來,腹部有腫塊,不時疼痛,這是肝臟鬱怒衝突之氣所致。此時最宜疏解鬱氣,然而治療不當,導致氣滯腹脹,脾土運化失常,濁痰難以化解,彌漫神機,導致神情呆滯。脈象沉鬱,帶弦且重按,尺脈無力。

深入險地不能言治。勉擬化痰以通神機,木旺正虛,無暇過問矣。

製半夏(二錢),栝蔞仁(五錢蜜汁炒研),炒枳殼(一錢五分),九節菖蒲(五分),遠志肉(五分),薤白頭(三錢),陳膽星(一錢),桔梗(一錢),生薑汁(三茶匙),白金丸(七分開水先送下)

白話文:

  • 半夏(2 錢)
  • 栝樓仁(5 錢,用蜂蜜炒過後研磨成粉)
  • 炒枳實 (1.5 錢)
  • 九節菖蒲 (0.5 錢)
  • 遠志肉 (0.5 錢)
  • 薤白頭 (3 錢)
  • 陳膽星 (1 錢)
  • 桔梗 (1 錢)
  • 生薑汁 (3 茶匙)
  • 白金丸 (0.7 錢,用開水溶解後先服用)

改方去白金丸,加白蜜。

曹(右),咳不甚盛,而咽中梗阻,痰出成粒。此氣鬱痰滯,所謂郁痰是也。

老川樸(一錢),磨蘇梗(五分),製半夏(一錢五分),炒姜皮(三錢),茯苓(四錢),光杏仁(三錢打),香豆豉(一錢五分),生香附(二錢打),炒竹茹(一錢),鬱金(一錢五分),炒枳殼(一錢),枇杷葉(四片去毛)

白話文:

  • 老川貝 (1 錢)

  • 山楂果柄 (5 分)

  • 半夏 (1 錢 5 分)

  • 炒薑皮 (3 錢)

  • 茯苓 (4 錢)

  • 杏仁 (3 錢,去皮)

  • 香蠶豆 (1 錢 5 分)

  • 生香附子 (2 錢,去皮)

  • 炒竹茹 (1 錢)

  • 鬱金 (1 錢 5 分)

  • 炒枳殼 (1 錢)

  • 枇杷葉 (4 片,去除絨毛)

再診,痰多咳嗽如昨。痰在胸中,氣火上逼,故口碎而痛。

製半夏(三錢),甜葶藶(五分),雲茯苓(三錢),光杏仁(三錢),竹茹(水炒一錢),蘇子(炒研三錢),冬瓜子(四錢),炒枳殼(一錢),生薏仁(四錢),葦莖(八錢)

白話文:

研製半夏(三錢),加入甜葶藶(五分),雲茯苓(三錢),光杏仁(三錢),用清水炒過的竹茹(一錢),炒製研磨後的蘇子(三錢),冬瓜子(四錢),炒過的枳殼(一錢),生薏仁(四錢),葦莖(八錢)。

王(右),營陰不足,厥氣有餘。腹中有形,發則噯噫痛脹,陽氣上旋,耳鳴眩暈。經事不調。氣為血帥,調血當先調氣也。

白話文:

王(右),身體陰氣不足,陽氣過盛。腹部有積塊,發作時會噯氣、打嗝、疼痛腹脹,陽氣向上蒸騰,導致耳鳴頭暈。經期不調。氣是血的統帥,要調血首先要調氣。

全當歸,朱茯神,天麻,整砂仁,上廣皮,制香附,白蒺藜,枳殼,香櫞皮,金鈴子

白話文:

  • **全當歸:**當歸的根部,未切片

  • **朱茯神:**茯苓的赤色部分

  • **天麻:**天麻的塊莖

  • **整砂仁:**砂仁的果實,未切碎

  • **上廣皮:**廣藿香的根莖,質量上乘

  • **制香附:**香附經過加工處理

  • **白蒺藜:**蒺藜的果實,顏色潔白

  • **枳殼:**枳實的果皮

  • **香櫞皮:**柚子皮的果皮

  • **金鈴子:**金鈴子的果實

張(右),膽為甲木,肝為乙木,胃為戊土,脾為己土,五行之中,木本土之所勝,人身內景,膽附於肝葉之內。驚動膽木,又以年邁正虛,不能制伏,遂致肝臟之氣,亦隨之而動。抑而下者為氣,氣克己土,則撐滿不和,甚至便溏欲泄。浮而上者為陽,陽犯戊土,則嘔吐痰涎,甚至有氣逆行至巔,為酸為脹。

白話文:

張先生(您),膽氣(甲木)受驚動,肝氣(乙木)因為年紀大且身體虛弱,無法制約膽氣,導致肝臟之氣也隨之受到影響。

被壓制而下行的能量為氣,氣過盛會剋制脾胃(己土),導致腹部脹滿不適,甚至會腹瀉。上行的能量為陽氣,陽氣侵犯胃氣(戊土),會導致嘔吐痰液,甚至有氣逆上升到頭部,產生酸脹感。

脈象弦滑,按之少力,苔白質膩。此皆厥陽犯脾胃致病,胃中之濁,悉行泛動。若久纏不已,恐入衰憊之途。治之之法,補則恐滯而氣壅,平肝又恐迂闊而遠於事情,惟有先降其胃府,和其中氣,能得嘔止安穀再商。正之。

白話文:

脈象弦滑,按壓時力量很弱,舌苔白色而油膩。這些都表明厥陽之氣侵犯脾胃,導致疾病。胃中的濁氣全部上湧。如果長時間拖著不治,恐怕會走向衰敗之路。

治療的辦法:補藥可能會導致氣滯,平肝藥可能會讓病情拖延,遠離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先化解胃中的濁氣,調和中氣,等嘔吐停止、食慾正常後再考慮進一步的治療。

製半夏(二錢),煨天麻(一錢五分),制香附(一錢五分),白茯苓(四錢),新會皮(一錢),白蒺藜(三錢炒),煨生薑(一錢五分),白粳米(一合),薑汁炒竹茹(一錢五分二味煎湯代水)

白話文:

製作方法:

  • 半夏粉:2錢
  • 煨天麻:1錢5分
  • 制香附:1錢5分
  • 白茯苓:4錢
  • 新會橘紅:1錢
  • 白蒺藜:3錢(炒過)
  • 煨生薑:1錢5分
  • 白米:一合
  • 炒竹茹(用薑汁炒過):1錢5分(加入上述藥材中,一起煎湯代替水)

陳(右),肝氣不和,橫逆入絡,腹痛牽引腰際,心悸耳鳴。再平肝泄肝。

金鈴子(切一錢五分),橘紅絡(各一錢),制香附(二錢打),厚杜仲(三錢),白芍(一錢五分),春砂仁(七分後入),杞子(三錢炒),甘菊花(一錢五分)

白話文:

金鈴子(切成 1.5 克),橘紅(1 克),炮製香附(2 克),杜仲(3 克),白芍(1.5 克),砂仁(0.7 克,最後加入),枸杞子(3 克,炒過),甘菊花(1.5 克)

左,心中熱辣,少腹有氣上衝,至胸而散則尤甚。經云、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龍相不潛,衝脈不和,良有以也。

白話文:

左邊,心中發熱灼熱,小腹有氣往上衝,到胸口而散發時尤其厲害。經文說,衝脈起始於氣海,與少陰經相並,貼著肚臍往上走,到胸口而散發。龍相穴沒有沉穩,衝脈也不和諧,確實是有原因的。

金鈴子,杭白芍,廣皮,鹽水炒竹茹,白茯苓,炒杏仁,木香,大補陰丸

姚(左),稟先不足,木失涵濡,沖氣逆行,上干肺臟,單聲作嗆,腹中有氣攻衝,頭巔體震。擬滋水養肝清肺。

白話文:

咳嗽(左側喉嚨先感到不適,肺氣失於滋潤),逆行氣流往上衝擊肺部,發出單調的咳嗽聲,腹中氣血衝擊,頭暈震動。滋陰養肝清肺。

丹皮(二錢),阿膠珠(二錢),生白芍(二錢),青蛤散(三錢),川貝母(二錢),煅磁石(三錢),白蒺藜(三錢),炙生地(四錢),酒炒女貞子(三錢),枇杷葉(去毛四片)

白話文:

陳皮(10 克),阿膠丸(10 克),白芍藥(10 克),青貝散(15 克),川貝母(10 克),煅製磁石(15 克),白蒺藜(15 克),乾生地(20 克),炒酒女貞子(15 克),枇杷葉(4 片,去除毛茸)

二診,腹中有氣攻衝,則頭巔體震,單聲作嗆。日來寒熱兼作,此兼新感。先治其表,再治其本。

霜桑葉(一錢五分),青蒿(二錢),黛蛤散(四錢),女貞子(三錢),代赭石(三錢),茯神(三錢),丹皮(二錢),川貝母(二錢),炙龜甲(五錢),枇杷葉(四片去毛)

白話文:

霜桑葉(1.5錢),青蒿(2錢),黛蛤散(4錢),女貞子(3錢),代赭石(3錢),茯神(3錢),丹皮(2錢),川貝母(2錢),炙龜甲(5錢),枇杷葉(去毛,4片)

孫(左),血虛不復,木燥生風,經絡不時抽掣,腹脹帶下,沖氣不平,氣衝至脘,則中脘脹滿。宜養血熄肝,參以和胃。

白話文:

孫(左),由於氣血虧虛導致無法恢復,肝火旺盛而生風,身體經絡會不時抽搐,腹部脹滿,白帶過多,體內氣機不順暢,氣往上衝到胃部,就會造成中腹部脹滿。適合用補氣血、平肝火的方法,同時兼顧調和胃氣。

阿膠珠,牡蠣,金鈴子,桑螵蛸,砂仁,炒白芍,佛手,潼沙苑,枇杷葉

二診,脈症相安,然中脘不時痞滿,經絡抽掣。脈細關弦。營血不足,肝陽沖侮胃土。再育陰熄肝,參以調氣。

阿膠珠(三錢),白歸身(二錢),香附(一錢五分蜜水炒),茯苓神(各一錢五分),土炒白芍(一錢五分),半夏曲(二錢炒),金鈴子(一錢五分),炒山藥(三錢),潼白蒺藜(鹽水炒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阿膠珠:3錢

當歸身(白):2錢

香附:1錢5分,用蜂蜜水炒過

茯苓:1錢5分

白芍(土炒):1錢5分

薑半夏(炒):2錢

金鈴子:1錢5分

山藥(炒):3錢

蒺藜(用鹽水炒):1錢5分

另備服方

川楝子(一錢五分),廣玉金(一錢五分),干橘葉(一錢五分),炒蔞皮(三錢),延胡索(一錢),制香附(三錢),白蒺藜(三錢),光杏仁(三錢),黑山梔(一錢五分),枇杷葉(四片去毛)

白話文:

川楝子(6克),廣玉金(6克),幹橘葉(6克),炒蔞皮(12克),延胡索(4克),制香附(12克),白蒺藜(12克),光杏仁(12克),黑山梔(6克),枇杷葉(4片,去毛)

倪(右),肝胃不和,挾痰內阻。中脘不舒,甚則嘔吐痰涎。脈形弦滑,重按空虛。血虛膽火犯中。姑和中而泄膽木。

白話文:

倪(患者),肝與胃不協調,並且體內有痰阻滯。腹部中央不適,嚴重時會嘔吐痰液。脈象像琴絃一樣緊而滑,重按則感覺空虛。血虛使得膽火上逆。先調理肝胃不和,再洩除膽火。

桑葉,金石斛,製半夏,海蛤粉,炒杞子,丹皮,白蒺藜,雲茯苓,鉤鉤,水炒竹茹

二診,和中氣,泄少陽,脈象相安。舌苔薄白,底質帶紅。痰多中脘不舒,迷沉欲寐,甚則嘔吐,其痰更覺膠膩。胃為水穀之海,胃受穀氣,則化津化氣,以調和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也。

白話文:

第二次診療,和中氣,疏通少陽經脈,脈象安穩。舌苔薄白,底色帶紅。痰多,中焦氣機不暢,頭昏想睡,嚴重時會嘔吐,痰液更加黏稠。胃是飲食的倉庫,胃接收食物的精氣,轉化為津液和氣血,調和五臟六腑的功能。

西河抱痛,則木鬱生火,木火擾中,則脘痞不舒,水穀之氣,為火所煉,則不能化津化氣,而反凝濁成痰,陽明遂失其通降之常,太陰亦失其清肅之令,所以嗆咳痰多,咽中干毛也。傷寒六經中惟少陰有欲寐之條,既非腎陽虛而濁陰瀰漫胸中,即是腎陰虛而真陰不能上潮於心矣,所以一則主以四逆,一則主以復脈也。姑循序進之。

白話文:

當西河穴位有疼痛時,這表示肝氣鬱結而生火,肝火擾亂胃腸,導致胃脘部脹悶不舒。食物消化後的水穀精氣,被肝火灼煉後無法化成津液和氣血,反而凝結成痰。陽明胃經因此失去通降的功能,太陰脾經也失去清肅的功能,所以會出現咳嗽多痰,咽喉乾燥的感覺。在傷寒六經中,只有少陰證會有嗜睡的症狀。如果是腎陽虛,濁陰會瀰漫在胸中;如果是腎陰虛,真正的陰液無法上濡心臟。所以,治療少陰證時,一種方法是以「四逆湯」溫陽益氣,另一種方法是以「復脈湯」滋陰養血。我們姑且循序漸進地進行治療。

金石斛(四錢),製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三錢),廣皮(一錢),桑葉(一錢五分),丹皮(二錢),白蒺藜(三錢),磨枳實(二分),鉤鉤(三錢),遠志肉(五分),炒竹茹(一錢五分),薑汁(二匙),

白話文:

金石斛(20克),炮製半夏(7.5克),茯苓(15克),廣皮(5克),桑葉(7.5克),丹皮(10克),白蒺藜(15克),枳實(1克),鉤藤(15克),遠志肉(2.5克),炒竹茹(7.5克),薑汁(2湯匙)

張(左),身熱已退,而咽次仍然哽阻。脈象弦滑。還是痰氣交滯。再為清化。

香豆豉(三錢),枳實(一錢),雲茯苓(四錢),白檀香(一錢五分),炒竹茹(一錢),光杏仁(三錢),川樸(一錢),製半夏(二錢),磨蘇梗(五分沖),枇杷葉(四片)

白話文:

  • 香豆鼓:3 錢

  • 枳實:1 錢

  • 雲茯苓:4 錢

  • 白檀香:1 錢 5 分

  • 炒竹茹:1 錢

  • 光杏仁:3 錢

  • 川樸:1 錢

  • 製半夏:2 錢

  • 磨蘇梗:5 分沖

  • 枇杷葉:4 片

另附噙化丸方,栝蔞(二錢),黑山梔(三錢),風化硝(一錢五分),杏仁霜(三錢),桔梗(三錢),廣玉金(三錢)

白話文:

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的方劑:

成分:

  • 絲瓜(去皮去瓤,取肉)2錢
  • 黑梔子(炒焦)3錢
  • 冰硝(風化)1錢5分
  • 杏仁霜(研細)3錢
  • 桔梗(研細)3錢
  • 金銀花(研細)3錢

用法: 將所有成分混合,研成細末。噙服於口中,緩緩溶化。

功效: 清熱利咽,消腫止痛,適用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

上藥六味,研細末,用淡薑汁白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細細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