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

《柳選四家醫案》~ 評選環溪草堂醫案三卷 (1)

回本書目錄

評選環溪草堂醫案三卷 (1)

1. 評選環溪草堂醫案三卷

環溪草堂醫案三卷。梁溪王旭皋先生所著也。先生名泰林。字旭皋。世為無錫人。嘉道間有以瘍醫馳名江浙者。曰高錦亭先生。著有外科心得集、景岳方歌括等書行世。即旭皋先生之舅氏也。高先生歿後。先生傳其業。其始先以瘍醫行。逮後求治者日益多。寖及內科。無不應手奏效。

於是遂專以內科行。門下士習業者。每年以十數計。先生讀書。上自軒岐。下迄國朝諸家。無不精心貫串。於古書則研求故訓。於後人書則必分別疑似。所著有西溪書屋夜話錄、醫方歌括串解、及環溪草堂醫案諸書。均未梓行。其醫案為門弟子隨時抄錄。未經分別去取。不免繁複者多。

余所得見者。蓋有五六本。詳略互異因屬及門諸子刪其繁亂。重為抄輯。最後得王家橋顧君蓮卿本。系先生晚年之作。又得方君畊霞新刊本。案甚繁富。頗有方案足取而為他本所未載者。一併補錄。簡其精粹。分為三卷。間有未盡之意。隨加按語以闡明之。閱一年而竣事。先生居錫城。

去余家不百里。余弱冠時。猶及見之。吾鄉有疑難症。無不求治於先生者。先生必沉思渺慮。疏方與之。厥後或效或否。或有無力再往者。先生必訪悉之。令其再診。以竟厥功故其所存方案。無不光堅響切。無模糊影響之談。蓋較近賢之專以靈變取巧者。不啻上下床之別矣。

先生博極群書。所用諸法。如治小兒喘嗽之藥棗。從葛可久之白鳳丹化出。治上熱下寒之八味丸。用紫雪為衣。從喻西昌外廓之論悟出。若此之類。不勝枚舉。是皆因古法而變化出之。彼胸無古書者。每讀之而猝難領會。余於此等處。均為一一指出。學者苟能即是而得讀書用古之法焉。

則庶乎不負先生之苦心也夫。

光緒二

十六年重陽日江陰柳寶詒謹識。

2. 內傷雜病門

病將一載。肝氣橫逆而不平。中氣久虛而不振。惟肝逆、故胸脘阻塞而攻衝。惟中虛、故營衛不和而寒熱。凡大便溏。飲食少。右脈細。左脈弦。是其症也。四君子合逍遙加左金。是其治也。

黨參,冬朮,陳皮茯苓,歸身,神麯,白芍柴胡(鹽水炒),香附(鹽水炒),川連(吳萸炒),穀芽玫瑰花

詒按(案語爽朗。方亦的當。擬再加沉香鬱金。)

再診,陽虛惡寒。陰虛發熱。脾虛則便溏而乏力。木旺則脘痞而氣塞。前方補中泄木。肝氣已平。合以益火生土。氣血雙補。

黨參,冬朮,蓯蓉,鹿角霜,杞子,木香,菟絲子,歸身,白芍,陳皮,茯苓,杜仲砂仁,玫瑰花

詒按(肝氣平後。續用培補。是一定層次。惟既有寒熱見症。似可參用桂枝建中之意以和之。)

三焦相火。挾肝陽而上升。每日清晨。則氣自臍左而上衝。心胸痞塞。自覺胸中熱。舌尖辣。面色紅。過午則氣漸下降。至夜則安。而火降則下或遺泄。此皆無形之火為患也。推其原、始由乎陰虛。今則相火妄行。蒸煉胃液成痰。所以吐痰黏膩灰黑。而咽嗌胃管之間。常覺不流利也。法當清相火。導虛陽而下歸窟宅。更佐以化痰鎮逆。病來已久。難期速效。

黃柏(鹽水炒一錢二分),桂心(三分),砂仁(炒三分),蛤殼(一兩),甘草(三分),知母(鹽水炒一錢二分),川連(鹽水炒四分),茯苓(三錢),元精石(三錢),長流水煎

詒按(此方取交濟封髓之法。用意極為精到。惟病因肝腎不攝。虛陽浮逆。擬再加牡蠣龜板、以攝下。旋覆、竹茹、以清上。似於病情。更為周匝)

痰之標在肺胃。痰之本在脾腎。腎虛則水泛。脾虛則濕聚。二者、均釀痰之本也。經曰、脾惡濕。腎惡燥。脾腎兩虛。法當滋燥兼行。而痰戀肺胃。又宜標本同治。

熟地,茅朮(芝麻炒),陳皮,川貝,茯苓,半夏紫菀

詒按(案語斟酌病機。切實不泛。用藥亦絲絲入扣。○用黑地黃法。以兩補脾腎。合二陳、以和胃。苑、貝以利肺。藥品無多。而層層都到。非有簡煉工夫。不能作此。)

凡藏邪。惟虛則受之。而實則不受。惟實者能傳。而虛則不傳。仲景云、肝病實脾。治肝邪之盛也。內經云、肝病緩中。治肝體之虛也。此症肝氣有餘。肝血不足。法宜兩顧為得。

歸身,白芍,沙苑,杞子,冬朮,茯神青皮,陳皮,香附,金鈴子,砂仁

詒按(議論確鑿。非胸中有古書者不能道。方亦精到。○方中歸、芍、杞、苑。所以養肝血。青、陳、香、鈴。所以疏肝氣。藥品看似平常。用意恰已周到。)

腎水不足。君火上炎。相火下熾。心中如燔。舌光如柿。陽事易舉。陰精易泄。擬清君火以制相火。益腎陰以制肝陽。所慮酷熱炎蒸。恐藥力無權。將亢陽為害。而增劇耳。

川連(鹽水炒),黃芩,黃柏,阿膠,生地,甘草,雞子黃

大黃(三錢)研末將雞子(一個)破頭納大黃(三分)蒸熟每日服一個。

再診,投苦鹹寒。堅陰降火。以制亢陽。心中之燔灼。與舌色之光紅。俱減三分之一。然上午之身熱如燎者、未退。幸納食頗增。苦寒可進。再望轉機為妙。

黃連,阿膠,生地,元精石,黃芩,甘草,元參,蛤殼,雞子黃

三診,舌乾紅。知飢善納。水虧陽亢。土燥於中。鹹苦堅陰之劑。雖衰其燔亢之勢。而未能盡除其焰。時當炎暑。濕熱與相火蒸騰。擬復入清中固下祛濕之法。仍不出鹹苦之例。

洋參,石膏,知母,甘草,麥冬,川連,阿膠,生地,蛤殼,黃柏,豬膽汁丸每朝服三錢

詒按(君相交燔。腎陰被灼。所謂一水不能勝二火。此症是也。僅與壯水。猶難勝任。必得苦以泄之。咸以制之。而火乃退。更得苦以堅之。咸以滋之。而陰乃復。)

營陰虛、則氣火易升。肝木橫、則脾土受侮。腹滿頭暈。肝脾之病。耳鳴喉燥。虛火之愆。陰虛生內熱。腎虛故腰痛。擬補陰潛陽。扶土抑木法。

生地(砂仁炒四兩),茯苓(烘三兩),山藥(炒三兩),萸肉(酒炒三兩),丹皮(酒炒二兩),澤瀉(炒三兩),龜板(炙三兩),沙苑(鹽水炒三兩),黨參(炒三兩),杜仲(鹽水炒三兩),歸身(酒炒三兩),白芍(炒二兩),石決明(煅四兩)

上藥為末。煉蜜打和為丸。曬乾。泛上後藥。

香附(三兩),分三分(一分、鹽水炒。一分、醋炒。一分、蜜水炒。),陳皮(鹽水炒七錢),沉香(三錢),神麯(一兩)

上藥為末。用橘葉湯泛上前丸為衣。

詒按(以補藥為丸。而以和氣之藥末泛上為衣。與喻嘉言藥用外廓之意相合。雖無精義可取。而心思靈巧。可備一格。)

夜涼晝熱。熱在上午。此東垣所謂勞倦傷脾之症也。上午熱屬氣虛。用補中益氣湯。補氣升陽。

補中益氣湯,加神麯,茯苓

詒按(論症立方。如開門見山。心目俱朗。)

泄為脾病。嘔為胃病。脾胃屬土居中。而司升降。脾宜升。不升則泄。胃宜降。不降則嘔。土衰則木橫。木橫而土益衰。高年當此。頗慮土敗木賊。古人治肝。當先實脾。況茲土弱。尤當先補其中。稍佐平肝可也。

理中湯,加茯苓,橘餅

詒按(案語理明詞達。方法切實不浮。但既有嘔惡見症。則半夏、似不可少。擬再加木瓜、白芍、砂仁。)有時驚悸。有時肌肉頑木。或一日溏泄數次。或數日一大便而堅干。惟小便常紅。此心氣鬱結。脾氣失運。失運則生濕。鬱結則聚火。火則傷津。淫則阻氣。而氣機不利矣。擬荊公妙香散加味。以補益心脾。

山藥,洋參,黃耆,茯神,赤苓,桔梗,炙草,遠志麝香硃砂,木香,川連,麥冬

上藥為末。用藿香陳皮湯泛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

詒按(專主心脾立論。思路精確。)

血不養心。則心悸少寐。胃有寒飲。則嘔吐清水。虛火爍金則咽痛。肝木乘中則腹脹。此時調劑。最難熨帖。蓋補養心血之藥。多嫌其滯。清降虛火之藥。又恐其滋。欲除胃寒。慮其溫燥劫液。欲平肝木。恐其克伐耗氣。今仿胡洽居士法。專治其胃。以胃為氣血之鄉。土為萬物之母。一舉而三善備焉。請試服之。

黨參,冬朮,茯苓,半夏,棗仁,扁豆,陳皮,山藥,秫米

詒按(於無可措手中。尋出養胃一法。自屬扼要之圖。擬再加木瓜、白芍、以和肝。竹茹、麥冬、以清肺。似更周匝。)

骨格瘦小。先天元氣不足。夏秋寒熱。至今不已。脈細數弱。氣血兩虧。頭不痛而但身痛。或口沃清水。此胃陽虛憊也。當商溫補。仿東垣法。

黨參,茯苓,陳皮,桂枝,柴胡,黃耆,半夏,神麯,當歸乾薑,砂仁

詒按(少陽生氣被郁。故寒熱不已。東垣升陽益胃法。用之恰合。加乾薑者。助胃陽也。)

再診,前方補中益胃。溫衛氣。開腠理。諸恙皆減。仍依前法。

前方去神麯,乾薑,加白朮,白芍

衛氣虛。則洒洒惡寒。營氣虛。則蒸蒸發熱。營衛並出中焦。總以脾胃為主。補脾胃。則金有所恃。不必治肝。而肝自馴矣。

黨參,冬朮,當歸,川貝,黃耆,茯苓,白芍,陳皮,玫瑰花

詒按(為虛損症。探原立論。方亦精到。)

營陰內虧。頭眩心嘈。下午微寒內熱。能食無力。胃中有熱。則消穀。脾虛氣弱。則無力也。

黨參,沙苑,茯苓,川連,棗仁,知母,女貞子,白芍,冬朮,麥冬,竹茹

詒按(此虛損初萌之候。因脾虛氣弱。未便滋補耳。)

左脈空大。腎水虧也。倦怠無力。脾氣弱也。食少則陰虛。陰虛生內熱。症屬內傷。

補中益氣湯加黑山梔,白芍

另六味丸每朝服四錢

詒按(補中益氣、補脾氣。六味補腎陰。立法頗切實。惟左脈空大。方中升柴兩味。尚宜斟酌耳。)

思慮傷脾之營。勞碌傷脾之氣。歸脾湯、補脾之營也。補中益氣湯、補脾之氣也。今將二方。併合服之。

黨參,黃耆,冬朮,茯神,歸身,炙甘草,砂仁,棗仁,升麻,柴胡,木香,半夏,陳皮

詒按(同是脾病。而病原用藥。確有氣營之別。一經指點。便覺頭頭是道。)

腎氣虛逆。非滋不納。脾弱運遲。滋則呆滯。然則如何而可。曰、補腎之陽。即可以轉運脾氣。從仲景腎氣丸化裁。

熟地(附子三分炒),五味子,茯苓,山藥,肉桂心,麥冬(元米炒),牛膝(鹽水炒),山萸肉,陳皮,紫石英補骨脂(鹽水炒),胡桃

詒按(補腎、即可以補脾。益火、以生土也。用腎氣丸恰合。)

久病之軀。去冬常患火升。交春木旺。肝膽陽升無制。倏忽寒熱。頭面紅腫。延及四肢。焮熱癢痛。殆即所謂、遊火遊風之類歟。匝月以來。腫勢已減。四五日前。偶然倮體傷風。遂增咳嗽、音啞。痰多、口乾、舌白。續發寒熱。胃氣從此不醒。元氣愈覺難支。風火交煽。痰濁復甚。

陰津消涸。陽不潛藏。此時清火養陰。計非不善。抑恐滋則礙脾。化痰扶正。勢所必需。又恐燥則傷液。立法但取其輕靈。用藥先求其無過。

北沙參,知母,鮮生地,蛤殼,海浮石,蟬衣,豆卷,青果,海蟄,地慄,百合,另珠粉(朝晨用燕窩湯送下三分)

原注(右方金匱百合知母地黃湯。合本事神效雪羹。取其清火化痰。不傷脾胃。生津養液。不礙痰濕。酌古參今。歸於平正。)

詒按(議病用藥。均歸精細。躁心人不能領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