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

《柳選四家醫案》~ 評選繼志堂醫案兩卷 (12)

回本書目錄

評選繼志堂醫案兩卷 (12)

1. 小便門

陰虛之體。心火下鬱於小腸。傳入膀胱之府。尿中帶血。時作時止。左脈沉數。小水不利。

生地,木通甘草竹葉火府丹

大補陰丸

詒按(此用導赤散、合火府丹。以清心火。即用大補陰丸、以滋陰。虛實兼到。)

經曰、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又曰、水液渾濁。皆屬於熱。又曰、小腸有熱者。其人必痔。具此三病於一身。若不以涼血之品。急清其熱。遷延日久。必有性命之憂。

赤散合火府丹,加燈心

又丸方,固本丸合大補陰丸,豬脊髓丸,加萆薢

詒按(火甚者、陰必傷。火清之後。隨進丸藥。以滋其陰。)

膏淋血淋同病。未有不因乎虛。亦未有不因乎熱者。熱如化盡。則膏淋之物。必且下而不痛。始可獨責乎虛。

大補陰丸,加栝蔞,瞿麥,牛膝,血餘

詒按(議論雋爽。方亦切實。)

再診,所下之淋。薄且少矣。而當便之時。尚屬不利。既便之後。反覺隱痛。肢膝不溫。脈小弦。唇紅嗌乾。熱未全消。虛已漸著。

栝蔞瞿麥去附湯,加麥冬,萆薢,黑梔,豬脊筋

詒按(便後隱疼、膝冷、咽乾。皆虛象也。似當兼用滋養。)

曾患淋症。小便本難。近來變為癃閉。少腹硬滿。小便腫脹。苔白不渴。脈小而沉。下焦濕熱。被外寒所遏。膀胱氣化不行。最為急症。恐其喘汗。

肉桂五苓散,加木香烏藥枳殼

另蔥一把、麝香三釐搗餅貼臍。

詒按(此溫通法也。惟由淋變癃。氣分必虛。補中益氣等法。亦可隨宜佐用。)

2. 泄瀉門

飧泄不由乎胃滯。即系乎陽弱。此乃兼而有之。脈遲噯腐脘痛。

附子理中湯二陳湯,加川樸,吳萸,防風

詒按(噯腐脘痛。食滯頗重。擬去二陳加神麯、砂仁、菔子。)

下利轉瀉腎病傳脾。脾因虛而受邪。溫化為宜。

理中湯四苓散,加陳皮,防風,伏龍肝

詒按(由利轉瀉。或有因濕邪未淨者。方中用四苓、伏龍肝。即此意否。)

發熱之餘。腹痛便溏。表邪下陷也。

小柴胡湯,加白芍木香茯苓澤瀉

詒按(此時邪下陷之症。)

3. 大便門

脾虛不能化濕。焉能統血。血雜於水濕之中。下注不止。

茅朮,地榆皮,槐花炭,鬱金

再診,無毒治病。不必愈半而不取也。仍服原方可耳。

原注(此茅朮地榆湯。其人便血。挾水而下。已及半載。人不困憊而面黃。大約濕熱有餘之體。此病兩帖愈半。四帖全愈。)

詒按(審症的確。用藥精當。有以匙勘鑰之妙。)

腸澼便血。時重時輕。或痛或否。脈形細小。飲食少。此虛也。恐增浮喘。

歸脾湯,加薺菜花荷葉,粳米

詒按(此補脾攝血之正法也。稍加和胃之品。如廣皮、砂仁輩。更為周密。)

便血之前。先見盜汗。盜汗之來。由於寒熱。寒熱雖已。而盜汗便血之症不除。脈小而數。氣陰兩虛之病也。

歸脾湯去桂圓,加丹皮,山,梔,地榆,桑葉

詒按(此症、營分中必有留熱。宜於清營一邊著意。但顧其虛。猶未周到。)

陰絡傷。則血內溢。為日已久。陰分固傷。陽分亦弱。而身中素有之濕熱。仍未清楚。恐增浮喘。

熟地伏龍肝阿膠白朮赤小豆附子黃芩,炙草,當歸,地榆炭,烏梅

詒按(此金匱黃土湯加味。陰陽並治。而兼清濕熱。立方頗為周到。)

濕熱傷營。腹臌便血。久而不愈。左脈細澀。右芤。寸大尺小。加以浮腫。氣分亦虛。不但不能攝血。而且不能清化濕熱。防喘。

黃土湯(黃、地、朮、附、膠、芩、土),加大腹皮,桑皮,五加皮黨參,槐花

原注(原方之妙。附子扶脾之母。黃芩清肝之熱。熟地滋腎之陰。白朮培脾之本。阿膠涼血之熱。各臟照顧。非仲景不能作也。)

詒按(增入之藥。亦能與病機恰當。)

紅白痢變為便血。當時血色尚鮮。後又轉為紫黑。或帶血水。而不了結。暑濕深入營中。氣虛無力以化。降而不升也。

駐車丸(連、膠、薑、歸)加廣木香,黨參,甘草,伏龍肝,薺菜

詒按(此症血分中有留邪。尚宜參用和血之品。)

再診,血雖漸止。氣猶降而不升。

補中益氣湯陳皮合駐車丸,加赤芍,伏龍肝

痔疾、下痢、臟毒、三者。皆屬下焦濕熱為患。

地榆散三奇散(耆、防、枳殼)加廣木香

詒按(立方精到。擬再增銀花、丹皮。)

大小便易位而出。名曰、交腸。驟然氣亂於中。多屬暴病。此症乃久病。良由瘀血內阻。新血不生。腸胃之氣。無所附而失治。故所食之水穀。悉從前陰而出。所謂幽門者。不司泌別清濁。而闢為坦途。比之交腸症。有似是而實非者。此時論治。主以化瘀潤腸。必大腸之故道復通。乃可撥亂者而返之正。

旋覆花,猩絳,蔥管,歸鬚,首烏,柏子仁,薺菜花

另舊紗帽一隻炙灰每服一錢五分酒下

原注(紗帽一發漆膠黏而成。其亦取通瘀之意耶。)

詒按(論症用藥。均有巧思。特未知效否何如。憶喻西昌寓意草中。所載姜宜人交腸病。與此相似。特病原有虛實之異耳。學者當參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