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川成章

《證治摘要》~ 卷上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7)

1. 痛風(鶴膝風)

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痛風大抵此湯症多有焉。

烏頭湯,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脈緊者用之。

桂枝芍藥知母湯,諸肢節疼痛。身體尩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肢節疼痛為準。鶴膝風或加當歸川芎

葛根朮附湯,越婢加朮附湯,麻黃加朮湯,不可附子者。

越婢加朮湯,同前

古今錄驗續命湯,姑洗丸,治風毒走注疼痛。(濟聖)

七寶丸,痛風有不宜附子劑者。初用麻黃加朮等。六七日熱解後。後藤氏解毒劑兼用七寶丸。

蒸劑(家方),蓮葉,苦薏忍冬(各等分),上三味盛袋。以水一升許。煮令熱。狹於板絞。以熨痛處。加烏頭益效。按痛風劇症。遍身走痛。如刺日夜不眠。叫號聲徹四鄰者。雖內用烏附劑。非外用蒸劑。則不能就眠。晝夜熨之六七日。則大勢已解。而病人能睡。至此休蒸劑。又服前方數日。痛不全去者。兼服七寶丸一分或二分。七八日而無不愈者矣。

反鼻酒,松葉酒,蜞針,元生膏,治歷節風痛。獨活羌活松節(各等分)用酒煮過服。(外臺)

又方川木通(二兩)水煎頻服。服後一時許。遍身發癢。或發紅丹。勿懼遍身上下。出汗即瘥。(集要)

威靈仙為痛風要藥。為末酒下。或丸服。以微利為效。(本草)

沒藥同虎脛骨末酒服。治歷節風痛不止。(本草),入門痛風門。下體痛條。痛甚。加乳香沒藥。熱者合大承氣湯下之。按以上奇方。不可附子者。宜用。一貫云。痛風痛夜甚者。用桂枝茯苓丸料。兼紅藍花酒。又金鈴散。痛風痔疾用之。牽牛子一味為散。每服五分。或七分。酒服日三。方輿載千金犀角湯大防風湯。金鈴散。赤龍皮湯。

療鶴膝風方,烏頭,桑寄生雲母丁香防己天麻(各等分)

上六味為粗末。分取一錢五分。漬醋一合。製造方五寸許箱。石菖根鋪其底。厚五分所。燒石(大如雞子)置石菖上。灌所漬之醋於石。藥氣發揚。急蓋之。令不漏氣為要。即移箱於患所之下。以衣覆之。乃去蓋。藥氣徹肉中。而汗出於患所。如此者日數次。腫日減而復故。

,安政乙卯冬。關東大地江震。戶士民被壓傷者夥矣。時患卒鶴膝風者數人。皆惡寒發熱。身體痛。或右膝。或左。腫大而痛。不能起居。初與越婢朮附湯而發汗。三四日而身痛去。但膝頭腫大而痛不去。與桂枝芍藥知母湯。膝頭施蜞針數枚。每日取血。月餘而全愈。按痛風。

雖舌有胎。身有熱。口中和者。宜用烏頭附子也。口中和者。一切鹹味菸草類。不變味是也。大便難者。可日兼用黃鐘姑洗丸等也。

2. 頭痛

大承氣湯,入門頭風門云。有偏痛年久。便燥目赤眩暈者。氣鬱血壅而然。宜大承氣湯下之。一男子卒偏頭痛甚。叫號驚四鄰。諸治無效。經三日予與大承氣湯三貼。下利數行。而全愈。

白虎湯,舌上黃黑者。(方輿),舌上乾燥。頭盡痛。無渴亦可用。

小柴胡湯大柴胡湯,因腹候用之。或加石膏

吳茱萸湯,乾嘔吐涎沫。頭痛者。

桂薑棗草黃辛附湯,頭痛。無熱。唯惡寒。大便自可。脈沉細。全陰狀者。

六物解毒湯,主黴毒頭痛。方中十倍土茯苓。三倍大黃。倍余藥。煎法。服法。禁忌如淋疾門加味六物解毒湯。用之不差者。或兼施七寶丸或貼元生膏於百會。六七日。蜞針去惡血。如此四五次。則無不瘥矣。

元生膏,蜞針,世稱宿疾頭痛。藏無他病者。必頭有惡血也。施元生蜞針即效。

應鐘散,茶清送下。姑洗丸,南呂丸瓜蒂散,鹽湯

李東垣曰。頭痛久不已。則令人喪目。胸膈有宿痰之致然也。先以茶調散吐之。按外臺。葛氏。卒頭痛如破。用鹽湯吐之。方輿載常山甘草湯。張子和亦用瓜蒂散。

本草云。頭痛欲死。消石末吹鼻內。又一物瓜蒂。吹鼻中。

按小兒卒頭痛甚。反覆顛倒。發作有時者。蛔蟲也。宜用鷓鶘菜湯。婦人月事之時。及產前後。頭痛。輕者。當歸芍藥散料。兼用單香附子散。宿疾頭痛輕者。以三稜針。刺懸顱懸釐。絲竹空。朣子髎等。一書云。真頭痛者。手足厥冷。爪甲青。引腦巔泥丸盡痛。若其厥冷上肘膝者死速。

灸百會數十壯。作大劑參附湯頻服免死者。間有焉。頭痛脈浮滑易治。短澀難治。(脈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