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桂枝附子湯
本文目錄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溫服,日3次。
傷寒變痹《全國名醫驗案類編》:張幼文,三十二歲,貴胄之子,素因多濕,偶感風寒,發熱惡寒,一身手足盡痛,不能自轉側,脈浮大而緊。風為陽邪,故脈浮大主病進,緊主寒凝,脈症合參,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痹,桂枝附子湯主之:桂枝四錢,附子一錢半,甘草二錢,大棗六枚,生薑三錢。一日二服,三日舉動如常;繼服平調之劑全愈。
《傷寒論》經方條文
- 傷寒論(宋本)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朮湯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朮四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兩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朮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附子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桂枝4兩(去皮),附子3枚(炮,去皮),生薑3兩(切),大棗12枚(擘),甘草2兩(炙)。 主治:祛風溫經,助陽化濕。溫散其風濕,從表而解。主治:傷寒8-9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惡寒發熱,四肢掣痛,難以屈伸,厥,或心下悸,或臍下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相似度 100%
桂枝加附子湯
相似度 90%
桂枝去芍藥湯
相似度 88%
建中加附子當歸湯
相似度 83%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
相似度 83%
桂枝加附桂湯
相似度 83%
桂枝附子湯去桂加白朮湯
相似度 80%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相似度 80%
去桂加白朮湯
相似度 80%
桂枝加桂湯
相似度 80%
桂枝湯
相似度 80%
桂枝加芍藥湯
相似度 80%
桂枝續命湯
相似度 75%
法棗湯
相似度 75%
煎附子法
相似度 75%
棗湯
相似度 75%
棗附湯
相似度 75%
棗薑湯
相似度 75%
半夏桂枝湯
相似度 72%
桂枝茯苓人參湯
相似度 72%
桂枝加參湯
相似度 72%
桂枝加附子紅花湯
相似度 72%
四逆茱萸湯
相似度 72%
陽旦湯
相似度 72%
桂枝加黃耆湯
相似度 72%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
相似度 72%
小建中湯
相似度 72%
桂枝加葛根湯
相似度 72%
桂枝加大黃湯
相似度 72%
瓜蔞桂枝湯
相似度 72%
當歸建中湯
相似度 72%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
相似度 72%
栝樓桂枝湯
相似度 72%
羌活細辛湯
相似度 72%
加味桂枝湯
相似度 66%
四順附子湯
相似度 66%
排膿湯
相似度 66%
寧荨丸
相似度 66%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相似度 66%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相似度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