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8)

1. 和解

香蘇散(一方加沉香,名沉香飲子。)

白話文:

香蘇散(一種中藥方劑,如果再加入沉香,則稱之為沉香飲子。)

治四時傷寒傷風,傷濕傷食,大人小兒皆可服。

白話文:

凡傷寒

  • 初起身熱脈浮汗出,兼有傷風,頭目疼楚,口渴,以溫散風寒,解肌發表。
  • 發汗後仍有惡寒,鼻塞聲重,脈浮數,乃寒退風存,再用溫散風寒。
  • 發汗後不惡寒,脈有力,身熱數日不退,乃外寒已退,內熱未清,用清熱解毒。
  • 初起惡寒發熱,頭疼身痛,pulse浮數,脈浮數,乃風寒束表,用溫散風寒。
  • 發熱無汗,頭目昏重,pulse沉細,乃寒鬱血凝,用溫化散寒。
  • 發熱身寒,肢體倦怠,pulse沉遲,乃脾虛寒盛,用溫補脾腎。
  • 發熱煩渴,口舌生瘡,pulse數洪,乃陽明熱盛,用清熱解毒。
  • 惡寒,發熱,身疼,pulse滑數,乃少陽膽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身疼,煩悶,pulse數,乃厥陰肝經熱盛,用清熱解毒。
  • 發熱

香附子(五兩,炒去毛),紫蘇(去根,二兩半),陳皮(二兩),甘草(二兩),蒼朮(二兩,切片,米泔浸,炒黃)

白話文:

香附子(250公克,炒至去除毛屑),紫蘇葉(去除根部,125公克),陳皮(100公克),甘草(100公克),蒼朮(100公克,切片,浸泡在米湯中,炒至金黃色)

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生薑三片,蔥白二根煎,不拘時候,得汗為妙。頭痛,加川芎白芷北細辛荊芥穗,每服各半錢。咳嗽聲重,痰多涕稠。加半夏、苦梗、烏梅各半錢,桑白皮七寸。心疼,加石菖蒲、半夏各半錢。泄瀉,木瓜藿香各半錢。傷濕自汗,時行暴瀉,生薑三片,車前子一撮。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四錢,以半杯水、三片生薑和二根蔥白一起煎煮,不限時間,發汗即為最佳。如果頭痛,再加入川芎、白芷、北細辛和荊芥穗,每次服用各半錢。如果咳嗽聲嚴重,痰多且鼻涕濃稠,再加入半夏、苦梗、烏梅各半錢,以及七寸長的桑白皮。如果心痛,再加入石菖蒲和半夏各半錢。如果腹瀉,再加入木瓜和藿香各半錢。如果因濕氣而自汗,或是因流行病而腹瀉,則加入三片生薑和一撮車前子即可。

或用香附子、陳皮各一兩,以石器滴酒炒黃色為散,煎熱服。感寒濕日久,腰腳疼,行步難,酒煎服。或濕氣久留,痹疼,身體與手足倦怠,腹脹滿或有氣上衝,有類虛損,實非虛損,此主之。食積腹痛泄瀉,蔥白二根,烏梅一個,併吞服盧氏感應丸綠豆三七粒。(方諸積類。

白話文:

或用香附子、陳皮各一兩,用石器滴酒炒黃色成粉末,用熱水煎服。感受寒濕日久,腰腳疼痛,行走困難,用酒煎服。或濕氣久留,關節疼痛,身體和手腳疲倦,腹脹滿或有氣上衝,看起來像是身體虛損,但實際上不是身體虛損,用此方主治。飲食積滯引起的腹痛、腹瀉,用蔥白兩根,烏梅一個,和盧氏感應丸一起吞服,綠豆大的三七三粒。(方劑分類屬於積聚類。)

)腳氣,每服檳榔、木瓜、大腹皮枳殼木香各少許,鹽酒水煎,空心服。感風宿食不化,潮寒腹痛作瀉,惡風四肢拘急,生薑三片,烏梅一個,蔥白二根,就服盧氏感應丸。瘧疾,桃柳枝七寸,薤白二個,頭痛作惡,加鹽少許。男女冷氣,加茱萸一撮,食鹽少許。婦人血氣,加莪朮茴香烏藥當歸,所加量病人虛實增減。

白話文:

  1. 腳氣:每次服用檳榔、木瓜、大腹皮、枳殼、木香,各少許,用鹽酒水煎煮,空腹服用。

  2. 感冒後消化不良,潮濕寒冷導致腹痛腹瀉,惡風四肢拘急,服用生薑三片、烏梅一個、蔥白二根,然後服用盧氏感應丸。

  3. 瘧疾:桃柳枝七寸,薤白兩個,頭痛惡心,加鹽少許。男女寒氣,加茱萸一撮,食鹽少許。

  4. 婦女血氣,加莪朮、茴香、烏藥、當歸,所加的量根據病人的虛實增減。

除香附子、紫蘇,加厚朴桔梗藁本各四兩,名和解散,乃和平之劑,隨病用之。

白話文:

除了香附子、紫蘇,再加入厚朴、桔梗、藁本各四兩,取名為和解散,是一種平和性的藥方,可以根據不同的疾病來服用。

香葛湯

治四時感冒不正之氣,頭痛身疼,項強寒熱,嘔惡痰嗽,腹痛泄瀉。不問陰陽兩感,或風寒濕瘴,服之大效。

白話文:

香葛湯

用於治療四季感冒所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包括頭痛、身體疼痛、頸部僵硬、寒熱交替、嘔吐噁心、咳嗽、腹痛、腹瀉等。無論是陰陽兩虛或風寒濕熱等病因引起,服此湯藥皆有顯著療效。

紫蘇(去根),白芍藥,香附子(炒去毛),川升麻,白乾葛,薄陳皮(各一兩),白芷,大川芎(各半兩),蒼朮(米泔浸,切,炒黃色,一兩),大甘草(半兩)

白話文:

紫蘇(去除根部),白芍藥,香附子(炒熟去除絨毛),川升麻,白乾葛,薄陳皮(各一兩),白芷,大川芎(各半兩),蒼朮(用米湯浸泡後切片,炒至黃色,一兩),大甘草(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熱服,不拘時候。如發熱無汗,遍體疼痛,加蔥白二根,豆豉七粒煎熱服,得汗即解。嘔,去蒼朮,加白朮數片,藿香數葉。中脘脹滿,大便秘,加枳實、檳榔各半錢。有痰,加半夏半錢。咳嗽,加五味子七粒。鼻塞,加桑白皮三寸。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四錢藥,加入一杯半的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熱熱的喝,不拘時間。如果發燒沒有汗,全身疼痛,可以加入兩根蔥白和七粒豆豉一起煎煮熱服,出汗後即能緩解。如果噁心,則去除蒼朮,加入幾片白朮和幾片藿香葉。如果中脘脹滿,大便祕結,則加入半錢枳實和半錢檳榔。如果有痰,則加入半錢半夏。如果有咳嗽,則加入七粒五味子。如果鼻塞,則加入三寸桑白皮。

腹痛,加枳殼半片去穰切。泄瀉,加木瓜二片。老人、產婦、嬰兒皆可服。如傷寒不分表裡,以此藥導引經絡,不致變動,其功非淺。如熱多,口渴心煩,臟腑堅,或加前胡。無汗,可加麻黃;汗太過,加麻黃根。時行寒濕泄瀉,頭疼發熱自汗,大效。

白話文:

肚子痛,添加半片枳殼,將枳殼的瓤去除後切片。腹瀉,添加兩片木瓜。老年人、產婦、嬰兒都可以服用。如果患有傷寒而不分表裡,用這種藥來疏導經絡,病情就不會變化,它的功效不淺。如果熱氣很盛,有口渴心煩、臟腑堅實的症狀,可以添加前胡。沒有汗,可以添加麻黃;汗太多,添加麻黃根。時行寒濕泄瀉,出現頭疼發熱自汗的症狀,非常有效。

白話文:

參蘇飲

組成:

  • 人參三錢
  • 蘇葉一兩
  • 茯苓三錢
  • 白朮三錢

製法:

將上述藥物煎湯服之。

功效:

本方具有益氣健脾、理氣化濕的功效。

適應症:

適用於脾氣虛弱,濕邪困脾,出現食少無味、便溏泄瀉、肢體倦怠、舌苔白膩等症狀的患者。

治一切發熱,頭疼體痛,服之皆效,不必拘其所因。小兒、室女,尤得其宜。用藥致和而且平故也。痰飲停積,中脘閉塞,眩暈嘈煩,忪悸愪愯,嘔逆不食,有如氣隔。痰氣停滯,關節不利,手足嚲曳,筋脈攣急,類乎中風。食已即吐,發熱頭痛,百節煩疼,狀似傷寒。但連日頻進此藥,以病退為期,不可預止。蓋本方乃集二陳湯半夏茯苓湯枳實半夏湯也。

白話文:

本方劑可以治療一切發熱、頭痛、身體疼痛的症狀,服用者皆有效,不必限定發病原因。對於兒童、未婚女性,本方劑尤其適合。是藥方治療原理平穩一致,藥物功效平和。因痰濕停積、中脘閉塞,導致頭暈目眩、煩躁不安、心跳不規律、精神恍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症狀類似氣滯。痰氣停滯,導致關節不利索、手腳麻木,筋脈痙攣,類似中風。飯後立刻嘔吐、發熱頭痛、全身關節疼痛,症狀類似傷寒。連續多日服用此方劑,以病情消退為止,不可預先停止服用。此方劑實際上是二陳湯、半夏茯苓湯、枳實半夏湯的混合方劑。

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紫蘇葉,半夏(湯洗七次),乾薑(去皮),前胡(去蘆,各七錢半),枳殼(去穰,麵炒),陳皮(去白),桔梗(去蘆),粉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去除蘆頭),白茯苓(去除外皮),紫蘇葉,半夏(用熱水洗七次),乾薑(去除外皮),前胡(去除蘆頭,各七錢半),枳殼(去除果肉,用麵粉炒熟),陳皮(去除白色內皮),桔梗(去除蘆頭),粉草(炙熱處理,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斤,紅棗二枚同煎,熱服不拘時候。發熱頭疼,每服加川芎半錢,蔥白二根。咳嗽,加五味子七粒,桑白皮七寸。煩躁,麥門冬二十粒去心。痰嘔,口燥咽乾,烏梅一個。男子、婦人虛勞發熱,加麥門冬二十粒去心。氣盛或氣虛人,痰氣上壅,咽喉不利,哮呷有聲,氣息短急,上盛下虛,加木瓜半錢,北五味子五粒,干桑白皮七寸。尋常感冒風寒,鼻塞流清涕,頭目昏重,加川芎、白芷各一錢,蔥白二莖。

白話文:

上銼散:

每次服用四錢的藥粉,加上一杯半的水。

加入三斤生薑,兩顆紅棗一起煎煮,趁熱服用,不限時間。

如果發熱頭痛:每次服用時,再加入半錢的川芎,兩根蔥白。

如果是咳嗽:每次服用時,再加入七粒五味子,七寸長的桑白皮。

如果是煩躁不安:每次服用時,再加入二十粒麥門冬(去中心)。

如果是痰液嘔吐、口乾舌燥、咽喉乾燥:每次服用時,再加入一顆烏梅。

如果是男性或女性虛勞發熱:每次服用時,再加入二十粒麥門冬(去中心)。

如果是氣盛或氣虛的人,痰氣鬱結在上焦,咽喉不利,喘鳴有聲,氣息短促急促,上盛下虛:每次服用時,再加入半錢木瓜,五粒北五味子,七寸長的乾桑白皮。

如果是普通感冒風寒,鼻塞流清涕,頭目昏重:每次服用時,再加入一錢川芎、一錢白芷,兩根蔥白。

疝氣初發,必先增寒壯熱。甚者嘔逆噁心,每用此藥,加木香半錢,寒熱必退。腹痛,加楊芍藥一錢。

沖和散

白話文:

沖和散

疝氣初發,必定先感到寒冷而發高燒。嚴重者會嘔吐、噁心。每次服用此藥,加木香半錢,寒熱必定消退。腹痛者,加楊芍藥一錢。

治寒溫不節,將理失宜,乍暖脫衣,甚熱飲冷,坐臥當風,居處暴露,風雨行路,沖冒霜冷,凌晨早起,呼吸冷氣,久晴暴暖,忽變陰寒,久雨積寒,致生陰濕。如此之候,皆為邪厲侵傷肌膚,入於腠理,使人身體沉重,肢節痠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伸欠淚出,氣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滯,飲食不入。凡此之證,若不便行解利,伏留經絡,傳變不已。

白話文:

治療寒症和溫症不節制,身體調理失宜,忽冷忽熱,穿脫衣服,飲用過於寒冷的食物,坐臥在風中,居住在暴露的環境中,冒著風雨走路,遭受霜凍的侵襲,清晨早起,呼吸冷氣,長期晴朗突然變暖,忽變陰冷,長期下雨積聚寒氣,導致陰濕。在這種情況下,邪氣侵害肌膚,進入腠理,使人身體沉重,四肢痠痛,項背僵硬,頭目不清,鼻塞聲音沉重,伸展四肢打哈欠眼淚流出,氣機向上鬱結,咽喉乾渴,胸膈不通暢,飲食不入。凡是這些症狀,如果不加以疏通和治療,就會潛伏在經絡中,傳變不止。

蒼朮(六兩),荊芥穗(二兩),甘草(一兩一錢半)

白話文:

蒼朮(360 克) 荊芥穗(120 克) 甘草(67.5 克)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並滓再煎。才覺傷寒,及覺勞倦,亦須服之,不問虛實老幼,悉皆治之。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加上一杯半的水,煎煮至八分之滿,去渣取汁,熱服即可,不用拘泥於時間,連渣一起再煎一次服用。當感覺到有傷寒的徵兆,或感到疲勞睏倦時,也都應該服用,無論是虛弱還是強壯的人,老少皆宜,都能治療。

白話文:

繁體中文

小柴胡湯

證候: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脅痛

組成: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生薑、大棗、甘草

用法:水煎服

現代白話文

小柴胡湯

證狀:

  1. 反覆發作的寒熱
  2. 胸脅部疼痛、脹滿
  3. 心煩、想嘔吐
  4. 口苦、咽喉乾澀
  5. 頭暈、脇肋疼痛

組成:

  1. 柴胡
  2. 黃芩
  3. 人參
  4. 半夏
  5. 生薑
  6. 大棗
  7. 甘草

用法:

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為用最多,而諸家屢稱述之。蓋以柴胡、半夏,能利能汗。凡半表半裡之間,以之和解,皆可用也。抑不知小柴胡非特為表裡和解設,其於解血熱,消惡血,誠有功焉。蓋傷寒發熱,一二日間解散,不去其熱,必至於傷血,不問男女皆然。此藥內有黃芩、柴胡,最行血熱,所以屢獲奇功。

白話文:

小柴胡湯使用最頻繁,而且醫家們一再稱道。這是因為柴胡和半夏具有發汗、瀉熱的功效。凡是兼有表症和裡症的,用小柴胡湯來調和,都可用。但是不知道小柴胡湯不僅適用於表裡和解,對解除血熱、消除惡血,也確實有療效。蓋傷寒發熱,一、兩天內,熱邪沒有被散去,勢必會傷及血,不論男女,都是如此。小柴胡湯中含有黃芩和柴胡,最能去除血熱,所以屢建奇功。

但藥性差寒,用之貴能加減,今推明活法。凡表發熱,里又有燥渴糞硬熱證者,是為內外俱熱,小柴胡加大黃。里無熱證,但發熱在表者,小柴胡加桂枝主解表,可以溫血,所謂陰盛惡寒,甘辛發散者此也。大黃主攻裡,可以盪滌血熱,所謂陽盛內熱,酸苦湧泄者此也。是又別其解表以溫、攻裡以寒之義。

白話文:

但小柴胡湯的藥性微寒,在使用的時候必須考慮加減,現在推明它活用的方法。凡是表熱裏熱合病,即表證發熱,裏證有燥渴、大便硬結等熱象的,採用小柴胡湯合上大黃。如果裏證沒有熱象,只是表證發熱的,用小柴胡湯合上桂枝,可以發表解肌,能溫血,這就是所謂的「陰盛惡寒,甘辛發散」的意思。大黃可以攻下,能盪滌血熱,這就是所謂的「陽盛內熱,酸苦湧泄」的意思。這又說明瞭小柴胡湯通過發表以溫寒,攻裡以寒涼的方法來分別治療裡證和表證。

若遇少陽本證,及無表裡證,或表裡不分之證,但依本方用之,並不須加減,此為正訣。虛者少與,尤在酌量。治療傷寒,輒用當歸,其意蓋為調血,即不思一滯中脘,二佐痰飲,三泥胃氣,而血熱又非當歸之所能除,惑之甚矣。否則熱入血室,張氏特以小柴胡主之何哉。

白話文:

如果遇到少陽本證,以及沒有表證和裡證的情況,或者表證和裡證不分的情況,只要按照這個方子使用,就不用加減,這是正確的法則。對於身體虛弱的人,要酌情減少劑量。有一些中醫治療傷寒時,直接使用當歸,他們的用意是為了調理血。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當歸會停滯在中脘,第二,它會加重痰飲,第三,它會阻礙胃氣運行。而且,血熱也不是當歸所能消除的,這種想法非常錯誤。否則,如果熱邪進入血室,為什麼張氏特別用小柴胡來治療呢?

雖然,均是和解耳,《局方》以和解散平穩之劑為和解,張氏以小柴胡差寒之劑為和解,意安在哉。蓋《局方》和解散,為尋常感冒和平解散設也。若夫熱在半表半裡,既不可汗,又不可下,非小柴胡一劑,孰能內和而外解之乎。淋家、衄血家,法不可汗,亦可以此和解。然而學者僅以小柴胡收效,不遵格法,輕用大柴胡,立意一差,禍不旋踵。

白話文:

雖然都是和解的方子,《局方》中以和散解表平穩的藥劑為和解,張氏以小柴胡排除寒邪的藥劑為和解,這是什麼意思呢?《局方》中的和散解表,是針對尋常感冒而設的。至於寒熱在半表半裡的,既不能發汗,也不能瀉下,非得用小柴胡湯這一劑方,才能內外兼顧,和解表裡。淋病、鼻衄,法度上不能發汗,也可以用這個和解的方子。然而,學者只看到小柴胡湯的療效,不遵循法度,輕率地使用大柴胡湯,只要立意有一點錯差,災禍就會接踵而至。

籲,可畏哉。又今人但聞小柴胡之藥,多見棄而不服,殊不知陰證似陽,浮熱於外,用之則誤人多矣。的是陽證,或半表半裡用之,無不伐病。所愧者,醫不審陰陽,致使病家之惑,聞者但當責之於醫,不當輕議於藥。(方見前。)

白話文:

唉,真是令人敬畏啊!如今的人只知道小柴胡湯的藥方,大多見而棄之不用,殊不知陰證似陽,浮熱於外,用之則誤人多矣。如果是陽證,或半表半裡之證,用之無不伐病。所愧的是,醫生不明陰陽,致使病家迷惑,聽到的人應該怪罪於醫生,不應該輕易否定藥方。(藥方見前文)

神朮散

治四時瘟疫,頭痛項強,發熱增寒,身體疼痛。傷寒鼻塞聲重,咳嗽頭昏,並皆治之。

白話文:

治療四季瘟疫,頭痛脖子僵硬,發熱發冷,身體疼痛。傷寒鼻塞聲音沉重,咳嗽頭暈,皆可治療。

藁本(去土),羌活(去蘆),甘草(炙),香白芷,細辛(去葉及土),川芎(各一兩),蒼朮(五兩,米泔浸一宿,切,炒)

白話文:

藁本(去除泥土),羌活(去除蘆葦根),甘草(烤過的),香白芷,細辛(去除葉子和泥土),川芎(各一兩),蒼朮(五兩,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切碎,炒熟)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蔥白三寸,煎七分,溫服,不拘時候。傷風鼻塞,為末,蔥白、茶清調下。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生薑三片,蔥白三寸,煎至七分,溫熱服用,不限時間。如果患有傷風鼻塞,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蔥白和茶汁調服。

二香散

治四時感冒冷濕寒暑,嘔惡,泄利腹痛。瘴氣。飲冷當風,頭疼身熱。傷食不化。

白話文:

治療春夏秋冬的感冒,受寒受濕、受暑氣,嘔吐噁心,腹瀉腹痛。瘴氣。飲酒後吹風,頭痛發燒。食物消化不良等症狀。

紫蘇,陳皮,蒼朮(各一兩),香薷(去根,二兩),香附子(二兩半,炒去毛),厚朴(去粗皮,薑汁拌炒),甘草,扁豆(各一兩)

白話文:

紫蘇、陳皮、蒼朮各一兩,香薷去除根部後二兩,香附子二兩半炒去毛,厚朴去除粗皮後用薑汁拌炒,甘草、扁豆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木瓜二片,蔥白二根,煎熱服。外感腫滿,先以此多加車前子、木瓜煎效。

白話文:

上銼散,每服四錢,加入一杯半的水,加上三片生薑、兩片木瓜、兩根蔥白,煮熱後服用。若是外感導致的腫脹飽滿,可以先加入更多車前子、木瓜一起煮,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