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12)

1. 宿食

大黃(寒大寒),巴豆(溫生溫熟寒),朴硝(寒大寒),柴胡(平微寒),術(溫),桔梗(微溫),厚朴(溫大溫),皂莢(溫),曲(熱),糵(溫),檳榔(溫)

白話文:

  • 大黃:寒性,極寒
  • 巴豆:溫性,從溫熱到溫熟,再轉為寒性
  • 朴硝:寒性,極寒
  • 柴胡:平和,微寒
  • 術:溫性
  • 桔梗:微溫
  • 厚朴:溫性,極溫
  • 皁莢:溫性
  • 曲:熱性
  • 糵:溫性
  • 檳榔:溫性

2. 腹脹滿

麝香(溫),甘草(平),人參(微寒微溫),皂莢(溫),術(溫),乾薑(溫大熱),百合(平)厚朴(溫大溫),菴(音淹),䕡(音閭),子(微寒微溫),枳實(寒微寒),桑根白皮(寒),大豆黃卷(平),旋覆花(微溫),香葇(溫),訶黎勒(溫),草豆蔻(溫),蓽澄茄(溫)

白話文:

  • 麝香:溫性
  • 甘草:平性
  • 人參:微寒微溫
  • 皁莢:溫性
  • 術:溫性
  • 乾薑:溫性,大熱
  • 百合:平性
  • 厚朴:溫性,大溫
  • 菴(淹):未記載
  • 䕡(閭):未記載
  • 子:微寒微溫
  • 枳實:寒性,微寒
  • 桑根白皮:寒性
  • 大豆黃卷:平性
  • 旋覆花:微溫
  • 香葇:溫性
  • 訶黎勒:溫性
  • 草豆蔻:溫性
  • 蓽澄茄:溫性

3. 心腹冷痛

當歸(溫大溫),芍藥(平微寒),桔梗(微溫),乾薑(溫大熱),桂心(大熱),蜀椒(溫大熱),附子(溫大熱),吳茱萸(溫大熱),烏頭(溫大熱),甘草(平),礜石(大熱生溫熟熱),術(溫)戎鹽(寒),芎藭(溫),厚朴(溫大溫),小蒜(溫),高良薑(大溫),蜂子(平微寒),肉豆蔻(溫),蓬莪朮(句律切)(平)

白話文:

藥材名稱 藥性
當歸 溫熱
芍藥 平性,微寒
桔梗 微溫
乾薑 溫熱,較乾薑熱性大
桂心 大熱
蜀椒 溫熱,較乾薑熱性大
附子 溫熱,較乾薑熱性大
吳茱萸 溫熱,較乾薑熱性大
烏頭 溫熱,較乾薑熱性大
甘草 平性
礜石 生時大熱,熟用後溫熱
溫熱
戎鹽 寒性
芎藭 溫熱
厚朴 溫熱,較當歸熱性大
小蒜 溫熱
高良薑 大溫
蜂子 平性,微寒
肉豆蔻 溫熱
蓬莪朮 平性

4. 腸鳴

丹參(微寒),桔梗(微溫),海藻(寒),昆布(寒),半夏(生微寒熟溫)

白話文:

  • 丹參(微寒):性質微寒,有清熱涼血的功效。
  • 桔梗(微溫):性質微溫,有宣肺利咽、止咳化痰的功效。
  • 海藻(寒):性質寒涼,有清熱化痰、消癭散結的功效。
  • 昆布(寒):性質寒涼,有軟堅散結、化痰平喘的功效。
  • 半夏(生微寒熟溫):生用性質微寒,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熟用性質溫和,有補肺健脾、止咳平喘的功效。

5. 心下滿急

茯苓(平),枳實(寒微寒),半夏(生微寒熟溫),術(溫),生薑(微溫),百合(平),青橘皮(微溫),菴䕡子(微寒微溫),杏仁(溫)

白話文:

茯苓(中性) 枳實(微寒偏涼) 半夏(生時微寒,熟時溫熱) 術(溫熱) 生薑(微溫) 百合(中性) 青橘皮(微溫) 菴䕡子(微寒偏溫) 杏仁(溫熱)

6. 虛冷氣

蓽茇(音撥)(大溫),胡椒(大溫),阿魏(平),吳茱萸(溫大熱),厚朴(溫大溫),桂心(大熱)木香(溫),乾薑(溫大熱),白豆蔻(大溫),丁香(溫),術(溫),京三稜(平),蓽澄茄(溫)益智子(溫),高良薑(大溫),訶黎勒(溫),艾葉(微溫)

白話文:

  • 蓽茇:大溫
  • 胡椒:大溫
  • 阿魏:平
  • 吳茱萸:溫大熱
  • 厚朴:溫大溫
  • 桂心:大熱
  • 木香:溫
  • 乾薑:溫大熱
  • 白豆蔻:大溫
  • 丁香:溫
  • 術:溫
  • 京三稜:平
  • 蓽澄茄:溫
  • 益智子:溫
  • 高良薑:大溫
  • 訶黎勒:溫
  • 艾葉:微溫

7. 心煩

石膏(微寒大寒),滑石(寒大寒),杏仁(溫),梔子(寒大寒),茯苓(平),貝母(平微寒)木通(平),李根(微寒),甘竹瀝(大寒),烏梅(平),雞子(微寒),豉(寒),甘草(平),知母(寒),王不留行(平),石龍芮(平),玉屑(平),酸棗仁(平),凝水石(寒微寒)

白話文:

  • 石膏(微寒或大寒)
  • 滑石(寒或大寒)
  • 杏仁(溫)
  • 梔子(寒或大寒)
  • 茯苓(平)
  • 貝母(平或微寒)
  • 木通(平)
  • 李根(微寒)
  • 甘竹瀝(大寒)
  • 烏梅(平)
  • 雞子(微寒)
  • 豉(寒)
  • 甘草(平)
  • 知母(寒)
  • 王不留行(平)
  • 石龍芮(平)
  • 玉屑(平)
  • 酸棗仁(平)
  • 凝水石(寒或微寒)

8. 積聚癥瘕

空青(寒大寒),朴硝(寒大寒),芒硝(大寒),硫黃(大熱),胡粉(寒),礜石(大熱生溫熟熱)大黃(寒大寒),狼毒(平),巴豆(溫生溫熟寒),附子(溫大熱),烏頭(溫大熱),苦參(寒)芫花(溫微溫),柴胡(平微寒),鱉甲(平),蜈蚣(溫),豬肚(微溫),白馬溺(微寒),䰿(音駞)甲(微溫),蜀漆(平微溫),甘遂(寒大寒),貫眾(微寒),京三稜(平)

白話文:

  • **空青:**極寒
  • **朴硝:**極寒
  • **芒硝:**極寒
  • **硫黃:**大熱
  • **胡粉:**寒
  • **礜石:**大熱,微溫
  • **大黃:**極寒
  • **狼毒:**平性
  • **巴豆:**溫和,微寒
  • **附子:**大熱
  • **烏頭:**大熱
  • **苦參:**寒
  • **芫花:**溫和
  • **柴胡:**微寒
  • **鱉甲:**平性
  • **蜈蚣:**溫和
  • **豬肚:**微溫
  • **白馬溺:**微寒
  • **駞甲:**微溫
  • **蜀漆:**微溫
  • **甘遂:**極寒
  • **貫眾:**微寒
  • **京三稜:**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