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雜病》~ 第三冊 (8)

回本書目錄

第三冊 (8)

1. 噫氣

《內經》所謂噫,即今所謂噯氣也。宣明五氣論,以心為噫。痹論,以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至真大要論,以太陽司天,少陰之復,皆為噦噫。四時刺逆從論,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陰陽別論,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脈解,太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此乃噫從心出者也。厥陰在泉,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玉版論,太陰終者,善噫。《靈樞》云:足太陰是動病,腹脹善噫。又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

仲景謂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是故能噫。(衛出上焦。)又云:上焦不歸者,噫而酢酸。(不歸,不至也。上焦之氣不至其部,則物不能傳化,故噫而吞酸。)由是觀之,噫者是火土之氣鬱而不得發,故噫而出。王註解心為噫之義,象火炎上,煙隨焰出。如痰閉膈間,中氣不得伸而噯者,亦土氣內郁也。

仲景云:痞而噫,旋覆代赭湯主之。《本事方》心下蓄積,痞悶或作痛,多噫敗卵氣,枳殼散主之。丹溪云:胃中有實火,膈上有稠痰,故成噯氣。用二陳湯香附梔子仁、黃連蘇子前胡青黛、栝蔞,或丸或湯服之。

【診】: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寸脈緊,寒之實也。寒在上焦,胸中必滿而噫。趺陽脈微而澀,微無胃氣,澀即傷脾,寒在膈而反下之,寒積不消,胃微脾傷,穀氣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虛下實,穀氣不通,為閉塞之病。趺陽脈微澀,及寸脈緊而噫者,皆屬寒。太陰終者,腹脹閉,噫氣嘔逆。

2. 諸逆衝上

逆氣,五臟皆有。一曰心、小腸。經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又云: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陽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是也。二曰胃。經云:胃為氣逆是也。胃逆有嘔有吐有噦,故刺嘔吐取中脘、三里也。

刺噦取乳下黑根盡處,及臍下三寸,皆大驗也。治各見本門。三曰肺、大腸。經云: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云: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下廉是也。其肺逆曰咳喘,取天突、人迎泄之也。治亦各有門。四曰肝。經云:肝氣逆則耳聾不聰,頄腫,取血是也。

五曰腎。即奔豚氣逆、腳氣衝心之類是也。治亦各有門。六曰腎。經云:督脈別絡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是也。

運氣厥逆有三:一曰風火。經云:少陽司天,火氣下臨,風行於地,厥逆,膈不通是也。二曰寒。經云:水鬱之發,善厥逆是也。三曰濕。經云:太陰司天,濕氣下臨,厥逆是也。

經云:逆氣象陽。凡氣逆必見象陽證,面赤脈洪,當以法降其逆乃愈。若以氣象陽盛而用寒藥攻之,則不救矣。氣上衝心咽不得息,治法見傷寒厥陰病條。東垣云:如秋冬之月,胃脈四道,為衝脈所逆,並脅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經曰:逆氣上行,滿脈去形,七神昏絕,離去其形而死矣。

其症氣上衝咽不得息,喘息有聲不得臥,於調中益氣加吳茱萸半錢或一錢,觀厥氣多少用之。如夏月有此症,為大熱也。蓋此症隨四時為寒熱溫涼,宜以酒黃連、酒黃柏、酒知母各等分,為細末,熟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空心白湯下,仍多飲湯,服畢少時,便以美飲食壓之,使不得胃中停留,直至下焦,以瀉衝脈之邪也。

戴復庵云:虛炎之證,陰陽不升降,下虛上盛,氣促喘息,宜蘇子降氣湯前胡,下黑錫丹養正丹,氣急甚而不能眠臥者,沉附湯正元散,或四柱散木香沉香,並以鹽煎,下黑錫丹,或靈砂丹三炒丹,不效則以前藥下硃砂丹。(此多用香燥剛熱之劑,若陰虛內熱者,誤用立殆,醫者審之。

3. 諸見血證

(附九竅出血,血從,毛孔出)

東垣云:衄血出於肺,以犀角升麻梔子黃芩、芍藥、生地、紫參丹參阿膠之類主之。咯唾血者出於腎,以天門冬麥門冬、貝母、知母桔梗百部黃柏遠志熟地黃之類主之。如有寒者,乾薑肉桂之類主之。痰涎血者出於脾,葛根黃耆黃連、芍藥、甘草當歸沉香之類主之。

嘔血出於胃,實者犀角地黃湯主之。虛者小建中湯加黃連主之。

海藏云:胸中聚集之殘火,腹裡積久之太陰,上下隔絕,脈絡部分,陰陽不通,用苦熱以定於中,使辛熱以行於外,升以甘溫,降以辛潤,化嚴肅為春溫,變凜冽為和氣,汗而愈也。然餘毒土苴猶有存者,周身陽和尚未泰然,胸中微躁而思涼飲,因食冷物服涼劑,陽氣復消,余陰再作,脈退而小,弦細而遲,激而為衄血,唾血者有之,心肺受邪也。下而為便血、溺血者有之,腎肝受邪也。

三焦出血,色紫不鮮,此重沓寒濕化毒,凝泣水穀道路,浸漬而成。若見血證,不詳本源,便用涼折,變乃生矣。陽證溢出鮮血。陰證下如豚肝。

上而血者,黃耆桂枝湯白芍當歸湯。中而血者,當歸建中湯,增損胃風湯。下而血者,芎歸朮附湯,桂附六合湯。若三血證在行陽二十五度見,黃耆四君子湯主之。若三血證在行陰二十五度見,當歸四逆加吳茱萸主之。

吐血、衄血、便血,其人陰虛陽走,其脈沉而散,其外證虛寒無熱候,宜烏金丸、散止之,法宜上用散,下用丸,次以木香理中湯大七氣湯,入川芎煎,調蘇合香丸溫之。《仁齋直指》云:血遇熱則宣流,故止血多用涼藥。然亦有氣虛挾寒,陰陽不相為守,榮氣虛散,血亦錯行,所謂陽虛陰必走是耳。

外證必有虛冷之狀,法當溫中,使血自歸於經絡,可用理中湯南木香,或《局方》七氣湯川芎,或甘草乾薑湯,其效甚著。又有飲食傷胃,或胃虛不能傳化,其氣逆上,亦令吐衄,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

出血諸證,每以胃藥收功,木香理中湯,或參苓白朮散二分,枳殼散一分,夾和,米湯乘熱調下,或真方四君子湯,夾和小烏沉湯,米湯調下,以上並用薑棗略煎亦得,上藥不惟養胃,蓋以調氣輩與之並行。若夫桔梗枳殼湯,夾和二陳湯,薑棗同煎,入蘇合香丸少許佐之,又調氣之上藥也。

經云: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血溢血泄。又云:少陽之復,火氣內發,血溢血泄。是火氣能使人失血者也。而又云:太陽司天,寒淫所勝,血變於中,民病嘔血血泄,鼽衄善悲。又云:太陽在泉,寒淫所勝,民病血見。是寒氣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血見。

是濕氣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少陰司天之政,水火寒熱持於氣交,熱病生於上,冷病生於下,寒熱凌犯而爭於中,民病血溢血泄。是寒熱凌犯能使人失血也。太陰司天之政,初之氣,風濕相薄,民病血溢。是風濕相薄血溢也。又云:歲金太過,燥氣流行,病反側咳逆,甚而血溢。

是燥氣亦能使血溢也。然則六氣皆能使人失血,何獨火乎。

《攖寧生卮言》云:古人言諸見血非寒證,皆以血為熱迫,遂至妄行,然皆復有所挾也。或挾風,或挾濕,或挾氣,又有因藥石而發者,其本皆熱。上中下治,各有所宜。在上則梔子、黃芩、黃連、芍藥、犀角、蒲黃,而濟以生地黃牡丹皮之類。胃血,古人有胃風湯,正是以陽明火邪為風所扇,而血為之動,中間有桂,取其能伐木也。

蒼朮地榆、白芍藥之類,而濟以火劑。大腸血,以手陽明火邪,為風為濕也。治以火劑、風劑,風能勝濕也。如黃連、黃芩、芍藥、柏皮、荊芥防風羌活之類,兼用雞冠花,則又述類之義也。驚而動血者,屬心。怒而動血者,屬肝。憂而動血者,屬肺。思而動血者,屬脾。

勞而動血者,屬腎。血溢、血泄、諸蓄妄證,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黃行血破瘀之劑折其銳氣,而後區別治之。雖往往獲中,然猶不得其所以然也。後來四明遇故人蘇伊舉,間論諸家之術,伊舉曰吾鄉有善醫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藥下之。或問失血復下,虛何以當?則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予聞之愕然曰名言也。

昔者之疑,今釋然矣。

婦人之於血也,經水蓄而為胞胎,則蓄者自蓄,生者自生,及其產育為惡露,則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其醞而為乳,則無復下,滿而為月矣。失血為血家妄逆,產婦為婦人常事,其去其生則一也。失血家須用下劑破血,蓋施之於蓄妄之初,亡血虛家不可下,蓋戒之於亡失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