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肱

《類證活人書》~ 卷第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1)

1. 卷第五

此一卷論治法。古人治傷寒有法。非雜病之比。五種不同。六經各異。陰陽傳受。日數淺深。藥劑溫涼。用有先後。差之毫釐。輕者危殆。況不識法者乎。傷寒唯兩感不治。其餘證候。雖感異氣。能消息之。無不愈者。其有差失。仲景所謂醫殺之耳。知其法者。若網在綱。如此而汗。

白話文:

這章討論治療方法。古代醫家治療傷寒有規律,不像雜病那樣複雜。傷寒有五種不同的類型,六個不同的階段。陰陽的傳變、病程的長短不同,用藥的溫涼性質和先後順序也各有不同。稍有偏差,輕則病情危急,何況不瞭解治療規律的醫生呢?傷寒只有同時感受兩種外邪才會導致死亡,其餘證候,即使感受到不同的外邪,只要能辨證施治,都能治癒。如果治療不當,正如仲景所說的,是醫生的錯。懂得治療規律的醫生,就像掌握了捕魚的網。按照規律使用發汗法,就能讓病人痊癒。

如此而吐。如此而下。桂枝承氣。瓜蒂四逆。用之無不瘥。唯其應汗而下。為痞為結胸。為懊憹。應下而汗。為亡陽。為譫語。為下厥上竭。又有當溫反吐。療熱以溫。變證百出。無復紀律。擾擾萬緒起矣。大抵傷於寒為病熱。孫真人云。服承氣湯。得利瘥。慎不中補也。熱氣得補覆成。

白話文:

用以上方法催吐,或者用以下方法催下:使用桂枝承氣湯、瓜蒂四逆湯。使用這些藥方,大多都能痊癒。只有在應該發汗而卻發汗的情況下,會導致痞結(積塊)、胸悶、心煩;應該發汗而卻發汗的情況下,會導致陽氣衰竭、神志不清、下半身虛寒、上半身發熱。還有的情況是,本應溫補的反而催吐,本應清熱的反而溫補。變化出來的病症千奇百怪,沒有規律。各種各樣的病情交織在一起。總的來說,因寒邪而引發的疾病表現為發熱。孫思邈說:服用了承氣湯後,拉肚子後病就好了。要注意,不要隨意進補,因為熱證進補後會加重。

王叔和云。虛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則寒起。二人之論。疑若相戾。然熱氣有實有虛。非深得仲景之意。豈能至此耶。

白話文:

王叔和說:遇到虛熱不可大補,因為熱氣退了之後,寒氣就會起來。這兩位醫生的說法看似矛盾,但實際上熱氣分為實證和虛證。如果不能深入理解仲景的思想,怎麼可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三十一)問冬謂之傷寒。春謂之溫病。夏謂之熱病。

素問云。冬三月。是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又云。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是以嚴寒冬令。為殺厲之氣。君子善攝生。當嚴寒之時。行住坐臥。護身周密。故不犯寒毒。彼奔馳荷重。勞房之人。皆辛苦之徒也。當陽閉藏而反擾動之。則鬱發腠理。

白話文:

《素問》中記載:冬季三個月,稱為閉藏。此時水結冰,地面裂開,不要擾動陽氣。又說:春天的溫暖會導致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憤怒會導致冬天的寒冷。因此,嚴寒的冬季會帶來殺傷力強的寒邪之氣。善於養生的人,在嚴寒的時候,無論是走路、站立、坐著還是睡覺,都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觸寒氣。而奔波勞累、負重工作的人,都是辛苦的人。當陽氣閉藏時,他們卻相反地擾動陽氣,會導致寒氣鬱積在皮膚和肌肉之間。

津液強漬。為寒所薄。膚腠緻密。寒毒與營衛相渾。當是之時。壯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成病矣。其即時而病者。頭痛身疼。肌膚熱而惡寒。名曰傷寒。其不即時而病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夏陽氣發生。則寒毒與陽氣相搏於營衛之間。其病與冬時即病。無異。但因春溫氣而變。

白話文:

津液過多又受寒氣侵襲,導致皮膚腠理緻密,寒毒與營衛之氣混雜。此時,身體強健的人,氣血通暢即可痊癒。虛弱的人,則會發病。

發病時間短的,會出現頭痛、全身疼痛、皮膚發熱但怕冷的症狀,稱為傷寒。發病時間長的,寒毒潛伏於皮膚之間。到了春夏陽氣升發,寒毒與陽氣在營衛之間交戰。發病的症狀與冬季發病時無異,只是因春季溫暖的氣候而有所變化。

名曰溫病。因夏熱氣而變。名曰熱病。溫熱二名。直以熱之多少為義。陽熱未盛。為寒所制。病名為溫。陽熱已盛。寒不能制。病名為熱。故大醫均謂之傷寒也。

白話文:

被稱為溫病的疾病,是夏季暑氣變化而成的。被稱為熱病的疾病,是溫熱兩種名稱,直接以暑熱的盛衰多少來定義。陽熱還沒有盛行時,受到寒氣的抑制,病症被稱為溫。陽熱已經盛行時,寒氣無法抑制,病症被稱為熱。所以醫術高明的醫生都稱之為傷寒。

(三十二)問三日以前當汗。三日以後當下。

古人云。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此大略之言耳。病人有虛有實。邪氣傳受。遲速不等。豈可拘以日數。仲景云。日數雖多。但有表證而脈浮者。由宜發汗。日數雖少。若有里證而脈沉者。即宜下之。正應隨脈以汗下之。(傷寒固有始得病便變陽盛之證。

白話文:

古人說,生病三天以內,可以用汗法治療。超過三天,可以用瀉法治療。這只是一種籠統的說法。病人有虛症和實症之分,邪氣傳入的速度也不同。難道能以天數來限制嗎?

張仲景說,即使病程很長,只要有表症(感染初期症狀),脈浮,就應該發汗治療。即使病程很短,如果有裡症(內在病變),脈沉,就應該用瀉法治療。應該根據脈象來決定採用發汗還是瀉法。(傷寒疾病中確實有發病之初就出現陽盛症狀的情況。)

須便下之。又有腠理寒。一二日便成少陰病者。須急溫之)又況六氣之邪。乘虛入經。自背得之則入太陽。或入少陰。(緣少陰有伏脈在背)自面感之。則入陽明之類。不必皆始於太陽。兼寒邪有首尾止在一經。或間傳一二經。不可以一理推。但據脈與外證治之。此活法也。

白話文:

需要通便時就通便。還有因腠理受寒而發病的,一兩天後就會轉變成少陰病。需要立即溫補。而且六氣之邪氣會趁虛而入經絡,從背部受到邪氣的侵襲,就會進入太陽經;或者進入少陰經(因為少陰經有隱伏的脈絡在背部)。從面部受到邪氣的侵襲,就會進入陽明經等。不必都從太陽經開始。加上寒邪有 ابتدا和終結,只停留在一個經絡,或者間接傳遞到一兩個經絡。不能用一種道理來推論。只要根據脈象和外在徵象來治療。這是一種靈活的治療方法。

假令有人脈浮頭項強痛。發熱而惡寒。每日如此。不以日數多少。只是太陽經受之。其餘經絡皆仿此。大抵傷寒憑脈與外證以汗下之。若過日多。脈尚大浮數。按之不足者。尚責太陽也。可發汗而愈。若按之實者。汗之必死。須下之而愈也。若始得病脈細沉數。外證或腹滿咽乾。

白話文:

如果有人脈搏浮動,頸項僵硬疼痛,發燒且畏寒,每天都這樣持續,不論過幾天,這都是太陽經受邪所致。其他經絡受邪的表現也類似。總之,治療傷寒要根據脈象和表證,以發汗或瀉下為原則。如果過了幾天,脈象仍然浮大而數,按壓時脈搏虛弱的,仍然是太陽經受邪,可以發汗治療。如果按壓時脈搏有力,發汗治療會致命,必須瀉下治療才能痊癒。如果一開始得病時脈象細小、沉伏而數,外證表現為腹脹咽乾。

或口燥舌乾而渴。為正責屬裡。可下之而愈。若無此證。但發熱脈沉者。誤下必死。須行麻黃附子甘草湯(正二十二)、麻黃細辛附子湯(正二十三)、小發汗。此皆仲景之確論也。

白話文:

如果口乾舌燥、口渴,這是正氣虛弱、內部受熱的表現。可以使用瀉下法治療,就能痊癒。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只是發燒脈搏微弱,誤用瀉下法治療的話,病人必死無疑。必須使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方劑二十二)、麻黃、細辛、附子湯(方劑二十三)來治療,讓病人微微出汗。這些都是仲景的經典論述。

(三十三)問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

素問云。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內熱。陰盛則外寒。故治傷寒者。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也。陰陽虛盛。非謂分脈尺寸也。表、陽也。里、陰也。外臺云。表病里和。汗之則愈。表和里病。下之則愈。亦只是論表裡陰陽以汗下之。

白話文:

《素問》說,陽氣不足就會外部受寒。陰氣不足就會內部發熱。陽氣旺盛就會內部發熱。陰氣旺盛就會外部受寒。所以治療傷寒,陽氣不足陰氣旺盛,出汗就好,瀉下就會死亡。陽氣旺盛陰氣不足,出汗就會死亡,瀉下就好。陰陽不足或旺盛,指的是表和裏的虛實,而不是脈象上的尺寸。表,就是陽。裏,就是陰。《外臺祕要》說,表證病,裡和,發汗就好了。表和,裡有病,瀉下就好了。這也是根據表裡陰陽的虛實來發汗或瀉下的。

(難經云陰陽虛實者。說脈也。素問云陰陽虛盛者。說表裡也。仲景論傷寒汗下。故引素問表裡之義。與外臺所論合矣)○大抵營衛為表屬陽。胃腑為里屬陰。寒毒爭於營衛之中。必發熱而惡寒。尺寸俱浮大。內必不躁。設有微煩。其人飲食欲溫而惡冷。為陽虛陰盛也。汗之則愈。

白話文:

《難經》說「陰陽虛實」,是指脈象。

《素問》說「陰陽虛盛」,是指虛實表裡。

仲景論述傷寒時出汗和瀉下的原理,引用了《素問》中表裡的理論。這與《外臺祕要》的論述相符合。

概括來說,營衛之氣屬於表,屬陽;胃腑之氣屬於裡,屬陰。

寒邪侵入體內,爭奪營衛之氣,就會發熱惡寒。此時脈象寸關尺三部都浮大,但內心不會煩躁不安。

如果稍微有些煩躁,病人會想吃溫熱的食物,討厭吃生冷的食物。這是因為陽虛陰盛,出汗後會好轉。

誤下則死。○若寒毒相搏於營衛之內。而陽勝陰衰。極陰變陽。寒盛生熱。而陽熱之氣盛而入里。熱毒居胃。水液乾涸。燥糞結聚。其人外不惡寒。必蒸蒸發熱而躁。甚則譫語。其脈浮滑而數。或洪實。為陽盛陰虛也。下之則愈。誤汗則死。

白話文:

誤下就會死亡。如果寒毒相互作用於營衛之內,而陽氣勝過陰氣,極陰轉為極陽,寒氣過盛生出熱氣,然後陽熱之氣盛大而侵入體內。熱毒存在於胃部,津液乾枯,燥熱的大便結成一團。這樣的人外表沒有畏寒的症狀,必定面紅耳赤,心煩意亂。嚴重時會胡言亂語。其脈搏浮滑而數,或大而實,這是陽氣過盛,陰氣虛弱的表現。此時應該瀉下,才會痊癒。誤用發汗法則會死亡。

謹按黃帝素問調經論云。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蓋陽主外而陰主內。又曰。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則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則愈。今三十三問誤寫作陽盛則內熱。陰盛則外寒。竊詳內外寒熱不同。則汗下差誤。便分死生。又按將作監簿王宗正難經疏義有陰陽盛虛汗下圖。

白話文:

根據《黃帝素問調經論》記載:

  • 陽虛時,外面會感覺寒冷。
  • 陰虛時,體內會發熱。
  • 陽盛時,外面會發熱。
  • 陰盛時,體內會寒冷。

因為陽主導體外,而陰主導體內。

另外,書中還說:

  • 陽虛陰盛時,出汗就能好轉,用瀉下劑會導致死亡。
  • 陽盛陰虛時,出汗會導致死亡,用瀉下劑就能好轉。

現在《三十三問》卻誤寫成:

  • 陽盛時,體內會發熱。
  • 陰盛時,外面會寒冷。

我仔細考證,體內和體外寒熱不同。如果出汗和瀉下的方法用錯了,就會造成生死之別。

此外,根據《將作監簿王宗正難經疏義》,有描繪陰陽盛虛時出汗和瀉下的圖表。

與素問合。以理考之。此是三十三問誤寫。合行刊正。勿誤後人。

(三十四)問仲景有發汗者。有和解之者。

傷寒表證須看營衛淺深。故仲景有正發汗湯劑。如麻黃(正二十)、桂枝(正一)、大青龍湯(正三五)、是也。有和解其表。如小青龍湯(正三六)、桂枝麻黃各半湯(正二)、白虎湯(正六四)、桂枝二越婢一湯(正四)、柴胡桂枝湯(正三十一)、小柴胡湯(正二十九)、之類是也。後人不能深究寒熱淺深。

白話文:

傷寒病的表證,要看營衛的虛實淺深來判斷。因此,仲景有正發汗湯劑,例如麻黃湯、桂枝湯、大青龍湯等。也有和解表證的湯劑,例如小青龍湯、桂枝麻黃各半湯、白虎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柴胡桂枝湯、小柴胡湯等。後世的醫家不能深入探究寒熱的虛實淺深。

藥性緊慢。一概用藥。因茲夭傷。其間縱獲生全。往往汗後虛乏。遂致勞復。或變生百病。淹引歲月。卒至不救。此皆由汗下過度。陰陽並竭。血氣羸損。以致此禍。如遇病輕。但當和解之。所謂和其營衛以通津液。令其自解也。

白話文:

藥物的作用有緩有急。如果一味使用藥物,就容易造成身體受傷。即使僥倖不死,也常常會在出汗後出現虛弱乏力,導致體力恢復不良。或者會引發各種疾病,拖延多年,最終無法救治。這些都是因為出汗過度,導致陰陽耗盡,血氣虧損所造成的。如果是輕微的疾病,只需要調和營衛,疏通津液,讓身體自行痊癒即可。

(三十五)問仲景有宜下之。有微和其胃氣者。

傷寒里證須看熱氣淺深。故仲景有宜下之。如大承氣湯(正四一)、小承氣湯(正四二)、十棗湯(正八九)、大柴胡湯(正三十)、是也。有微和其胃氣。如調胃承氣湯(正四三)、脾約丸、(雜六六)少與小承氣(正四二)、微和之之類是也。金匱玉函云。虛者十補勿一瀉。

白話文:

在傷寒裏的情況下,需要觀察體內熱氣的強度和深度。因此,仲景提出了適宜瀉下的方式。例如:

  • **瀉下法:**大承氣湯(傷寒論第41條)、小承氣湯(傷寒論第42條)、十棗湯(傷寒論第89條)、大柴胡湯(傷寒論第30條)。
  • **溫和瀉下法:**調胃承氣湯(傷寒論第43條)、脾約丸(金匱要略第66條)、少量的瀉下(如小承氣湯第42條)等,可以溫和地瀉下。

《金匱玉函經》說:「虛弱的人,十次補藥也不如瀉一次。」

強實者瀉之。虛實等者。瀉勿大泄之。故王叔和序傷寒有承氣之戒。○又問轉藥孰緊。答曰。大承氣最緊。小承氣次之。調胃承氣湯又次之。大柴胡又次之。仲景治法。盪滌熱積。皆用湯液。不得用丸子藥。不可不知也。(大柴胡加大黃。小柴胡加芒硝。方為轉藥。蓋為病輕者設也)

白話文:

身體強壯的,應瀉法治療。虛弱和實證相等的,瀉法不要太過。所以王叔和在《傷寒論》序言中告誡用承氣湯要謹慎。

有人問,轉藥哪種最急迫?答:大承氣湯最急迫。小承氣湯次之。調胃承氣湯再次之。大柴胡再次之。

仲景的治療方法,清理積熱,都用湯液。不能用丸狀藥物。這一點不可不知。(大柴胡加大黃。小柴胡加芒硝。纔算轉藥。這主要是針對病情較輕的患者。)

(三十六)問傷寒一日頭疼口乾煩滿而渴。二日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

此名兩感傷寒也。兩感者。表裡俱病也。太陽與少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陰陽雙傳。臟腑俱病。此為難治。六日而死矣。故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

白話文:

這個病名是「兩感傷寒」。「兩感」是指表裡都生病了。太陽病和少陰病是表裡。陽明病和太陰病是表裡。少陽病和厥陰病是表裡。陰陽雙方都受到了影響,臟腑都生病了。這是一種難治的病,通常會在六天內死亡。所以說,如果太陽病和少陰病同時發作,那麼就會出現頭痛、口渴、煩悶,並且會口渴。如果陽明病和太陰病同時發作,那麼就會出現腹脹、發熱、不愛吃東西,並且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現象。如果少陽病和厥陰病同時發作,那麼就會出現耳聾、陰囊縮小,並且會出現厥脫的現象。

仲景無治法。但云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自不同。尋至第三卷中。言傷寒下之後復下利不止、身疼痛者。當急救里。宜四逆湯。(正七五)復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正一)。遂以意尋比仿效。治兩感有先後。宜先救里。若陽氣內正。即可醫也。

白話文:

仲景沒有明確記載治療方法。只說兩種疾病同時發生。治療是有先後順序的。發散汗液驅除病邪和攻下腸胃,本來就不同。翻閱到《傷寒論》第三卷,提到傷寒病人在下痢之後,又持續腹瀉,而且身體疼痛的情況。當時就應該緊急救治腸胃。可以服用四逆湯。(正75)但如果身體疼痛解除,大便自然通暢。就應該緊急救治體表。可以服用桂枝湯。(正1)所以我根據意思推敲仿效。治療兩種疾病同時發生,應該先救治腸胃。如果體內陽氣充足,就可以康復。

內才正。急當救表。蓋內尤為急。才溫內。則急救表。亦不可緩也。

(三十七)問傷寒已經發汗吐下仍不解。(古人謂之壞病)

仲景云。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當知何逆。隨證治之。又云。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其脈沉緊者。可與小柴胡湯。(正二十九)若已吐下發汗。小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病發病三天後,如果已經發汗,但仍然嘔吐、腹瀉或使用溫針,症狀仍未解除,就會變成壞病。此時不宜再使用桂枝湯,應該瞭解患者的逆症,根據症狀對症治療。

他又說:太陽病症狀未解除,轉變成少陽病的人,會出現脅部下硬滿、乾嘔不能進食、寒熱往來的症狀,且尚未嘔吐或腹瀉。如果其脈象沉緊,可以服用小柴胡湯。(條文二十九)如果已經嘔吐、腹瀉或發汗,小柴胡湯的證狀就不適用了,這也是壞病,需要了解患者犯了哪種逆症。

以法治之。蓋為病中又感異氣。變為壞病。以時令寒暑燥濕風氣不節。脈息與少陽相異。(小柴胡證罷)證候與傷寒不同。(麻黃桂枝不中與也)明當消息其由。以法治之。若脈尺寸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先熱後寒。名曰溫瘧。在第六卷四十四問)陽脈浮滑。陰脈濡弱。

白話文:

用適當的方法治療。由於患病期間又感染了其他邪氣,所以病情變成了惡化的重症。這是因為當時的寒、暑、燥、濕、風等氣候因素不正常。脈象與少陽證不相符合(小柴胡證已退)。證狀與傷寒不同(麻黃桂枝湯不適合使用)。應當查明病情的變化原因,然後採用適當的方法治療。如果寸關尺三部的脈象都強盛,說明再次感受了寒邪,病情變成了溫瘧。(先發熱後發寒,稱為溫瘧,見第六卷第44條)。陽脈浮滑,陰脈濡弱。

更遇於風。變為風溫。(四肢不收。頭疼身熱。常自汗出。在第六卷四十五問)陽脈浮數。陰脈實大。更遇溫熱。變為溫毒。為病最重。(春月肌肉發斑。名曰溫毒。在第六卷又五十問)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疫。(一歲之中。長幼疾狀多相似。感四時不正之氣。

白話文:

更遇於風。變為風溫。

如果再遇風邪,就會轉變為風溫病。(症狀:四肢痠痛、頭痛身熱、經常出汗。見於《素問》卷六第 45 問)

陽脈浮數。陰脈實大。更遇溫熱。變為溫毒。為病最重。

如果脈象陽脈浮數,陰脈實大,再遇溫熱,就會轉變為溫毒病。這是最嚴重的疾病。(春三月,皮膚出現斑點,稱為溫毒。見於《素問》卷六第 50 問)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疫。

如果脈象陽脈濡弱,陰脈弦緊,再遇溫熱,就會轉變為溫疫病。(一年四季,長幼患病的症狀大多相似。都是受到四時不正之氣的影響。

在第六卷四十六問)脈證之變。方治不同。仲景謂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而取之也。又有傷寒過經。再受熱邪。留蓄臟腑。病候多變。久而不瘥。陰陽無復綱紀。及傷寒解後虛羸少氣。皆名壞傷寒也。知母麻黃湯(雜二十八)鱉甲散(雜二十九)黑奴丸(雜二十)檢方與病證相參選用之。

白話文:

在第六卷第四十六問中,討論的是脈象變化和對應的治療方法。仲景認為,溫病脈象出現在各種經絡上,無法確定具體是哪條經絡受影響。因此,根據脈象所在的經絡來選擇治療方法。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傷寒過後,再次受到熱邪侵襲,並滯留在臟腑中。此時,病症變化多端,久治不愈,陰陽失衡,稱之為壞傷寒。

對於壞傷寒,王叔和《脈經》中提到了知母麻黃湯(雜方二十八)、鱉甲散(雜方二十九)和黑奴丸(雜方二十)等方劑。需要根據病症進行辨證,選擇合適的方劑治療。

若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正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