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桂枝二越婢一湯
本文目錄
主治功效
太陽病,發熱惡寒,脈微弱者。
關氏等對9例臨床病案統計表明:桂枝二越婢一湯可用於傷寒挾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及慢性腎炎三種中西醫疾病
關氏等對9例臨床病案統計表明:桂枝二越婢一湯可用於傷寒挾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及慢性腎炎三種中西醫疾病
傳統服藥法
桂枝(去皮)18銖,芍藥18銖,麻黃18銖,甘草(炙)18銖,大棗4枚(擘),生薑1兩2銖(切),石膏24銖(碎,綿裹)。
微發其汗,兼清里熱。
以水5升,先煮麻黃1-2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2升,去滓,溫服1升。本雲: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1升。今合為一方,桂枝2分,越婢1分。桂枝越婢湯(《內台方議》卷一)、桂枝二越婢一湯(《古方選注》卷上)。
微發其汗,兼清里熱。
以水5升,先煮麻黃1-2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2升,去滓,溫服1升。本雲: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1升。今合為一方,桂枝2分,越婢1分。桂枝越婢湯(《內台方議》卷一)、桂枝二越婢一湯(《古方選注》卷上)。
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二越婢一湯,藥物組成系桂枝湯劑量的四分之一與越婢湯劑量的八分之一相合,以直觀分數約之,其比例為2: 1, 故名之。桂枝湯外散表邪;越婢湯載(金匱要略〉由麻黃、石膏、杏仁、大棗、炙甘草等組成,為辛涼之劑,清泄里熱併發越郁陽,二者合方為解表清里之輕劑。本方水煎,分二次溫服。與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對比,藥物多一味石膏,少一味杏仁,兼清里熱之功自不待言。
《傷寒論》經方條文
- 傷寒論(宋本)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炙,各十八銖 大棗四枚,擘 生薑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湯一分。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二越婢一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桂枝(去皮)18铢,芍藥18铢,麻黃18铢,甘草(炙)18铢,大棗4枚(擘),生薑1兩2铢(切),石膏24铢(碎,綿裹)。 主治:微發其汗,兼清裏熱。主治:太陽病,發熱惡寒,脈微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大青龍湯
相似度 85%
葛根湯
相似度 85%
桂枝麻黃各半湯
相似度 85%
桂枝二麻黃一湯
相似度 85%
桂枝一白虎二湯
相似度 85%
桂枝加桂湯
相似度 83%
越婢湯
相似度 83%
桂枝湯
相似度 83%
桂枝加芍藥湯
相似度 83%
葛根加半夏湯
相似度 80%
大青龍加黃芩湯
相似度 80%
葛根解熱湯
相似度 80%
葛根首烏湯
相似度 80%
陽旦湯
相似度 76%
桂枝加黃耆湯
相似度 76%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
相似度 76%
桂枝加參湯
相似度 76%
龍翔飲
相似度 76%
半夏桂枝湯
相似度 76%
栝樓桂枝湯
相似度 76%
越婢加半夏湯
相似度 76%
當歸建中湯
相似度 76%
桂枝加大黃湯
相似度 76%
瓜蔞桂枝湯
相似度 76%
桂枝加附子湯
相似度 76%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
相似度 76%
桂枝加葛根湯
相似度 76%
小建中湯
相似度 76%
越婢加朮湯
相似度 76%
桂枝去芍藥湯
相似度 72%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相似度 71%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相似度 71%
加味桂枝湯
相似度 71%
寧荨丸
相似度 71%
文蛤湯
相似度 71%
桂枝大黃湯
相似度 71%
桂枝加川芎防風湯
相似度 71%
桂桃湯
相似度 71%
桂枝瓜蔞首烏湯
相似度 71%
桂枝加當歸茯苓湯
相似度 71%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