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諸血病 (1)

回本書目錄

諸血病 (1)

1. 諸血病

血溢血泄,其目頗繁,然有不須強設區別者。今約為九類,而冒以通說,蓋其方劑,亦多可互用者云。

病因概略,夫血猶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則無壅決之虞。血之周流於人身榮經府俞,外不為四氣所傷,內不為七情所郁,自然順適。萬一微爽節宣,必至壅閉,故血不得循經流注,榮養百脈,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諸證生焉。十種走失,無重於斯,隨證別之,乃可施治。(《三因》)

白話文:

病因概略,血液就像水一樣,水在地底流動,百川都奔流不息,就不會出現堵塞的憂慮。血液在人體的經脈、臟腑、俞穴中運行,在外不受到四種天氣的傷害,在內不受到七種情緒的影響,自然順暢適應。萬一稍微失去了節制,就必然會閉塞不通,所以血液不能循著經脈運行,滋養百脈,或者滲出體外,或者散佈於體內,或者向下而沒有反,或者向上溢出,於是就有嘔吐、吐血、大便、出汗、痰等症狀出現。十種病症,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隨證辨別,才能施以治療。

血之為患,其妄行則吐衄,其衰涸則虛勞,蓄之在上其人忘,蓄之在下其人狂,逢寒則筋不榮而攣急,挾熱則毒內瘀而發黃,在小便者為淋痛,在大便者為腸風,其於婦人月事進退,漏下崩中,病猶不一,凡此者,血使之然也。(《直指》)

白話文:

血液的病變,妄行則出血、鼻出血,衰竭則虛弱疲勞,蓄積在上部則人忘事,蓄積在下部則人狂亂,遇寒則筋脈不榮而攣急,挾熱則毒氣內瘀而發黃疸,在小便則為淋痛,在大便則為腸疾,在婦女則月經愆期、漏下、崩中,疾病千差萬別,凡此皆因血液引起的。

人具此陰陽,即有此血氣。氣陽也,血阻也。男以陽為主,則陽勝乎陰;女以陰為主,則陰勝乎陽。氣血之為病,男女則同耳。人皆知百病生於氣,又孰知血為百病之胎乎。血猶水也,水行乎地中,百川理而無壅遏之患。人之血脈,一或凝滯於經絡腸胃之間,百病由此而根矣。

白話文:

人體都有陰陽,也有血氣。氣是陽性的,血是陰性的。男性以陽為本, 陽氣勝過陰氣;女性以陰為主, 陰氣勝過陽氣。氣血造成的疾病,男女之間沒有差別。人們都知道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氣造成的,但又有誰知道是血液孕育了所有的病呢?血液就像水一樣,在地底運行,水道暢通,沒有阻塞或停滯的問題。但如果人體的脈絡, 一旦在經絡、腸胃之間凝滯, 所有的疾病都將因此而產生。

乍寒乍熱,發黃發斑,讝妄驚狂,煩悶嘔惡,癡痰自汗,哄熱虛勞,尿淋漏崩,吐衄咳唾,以至眩暈厥冷,昏憒迷忘,塊痛瘀疼,起止遺溺,凡此數證,非血而何。經所謂先去其血,然後調之,良有以也。(同上)

白話文:

忽冷忽熱,發黃發斑,胡言亂語,驚慌狂躁,煩悶嘔吐,癡呆多痰而自汗,亢熱虛弱,小便淋漓、崩漏,吐血、鼻衄、咳嗽、吐唾沫,以至於頭暈目眩、昏厥冰冷,昏迷糊塗,局部疼痛瘀血疼痛,起立行走遺尿,凡此種種症狀,不是由於血證造成的,還能是什麼呢?經書上說的先去除血證,然後再調理,確實有道理。(同上)

其為病也,有虛有滯,有熱有寒。夫血虛則陽盛,陽盛則火動,火動則載血上行,越出諸竅而為吐血、嘔血、衄鼽血等證。血熱者,陽氣陷入血中,血因而熱,隨氣下流,而為溺血、便血、崩血、腸風下血等證。血寒則凝於臟腑之間,而為癥瘕之病。血滯則蓄於皮膚之間,而為壅膿之毒。(《原理》)(按:《醫意商》亦有虛瘀寒熱說,宜參證治梗概條。)

白話文:

中醫認為,吐血、嘔血、鼻血等病症,是由於血虛造成的。血虛則陽盛,陽盛則火動,火動則載血上行,越出諸竅而為吐血、嘔血、衄鼽血等證。

溺血、便血、崩血、腸風下血等證,是由於血熱造成的。血熱者,陽氣陷入血中,血因而熱,隨氣下流,而為溺血、便血、崩血、腸風下血等證。

癥瘕之病,是由於血寒造成的。血寒則凝於臟腑之間,而為癥瘕之病。

壅膿之毒,是由於血滯造成的。血滯則蓄於皮膚之間,而為壅膿之毒。(《原理》)(按:《醫意商》亦有虛瘀寒熱說,宜參證治梗概條。)

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為病。蓋動者多由於火,火盛則逼血妄行;損者多由乎氣,氣傷則血無以存。故有以七情而傷火者,有以七情而傷氣者;有以勞倦色欲而動火者,有以勞倦色欲而傷陰者。或外邪不解而熱鬱於經,或縱飲不節而火動於胃,或中氣虛寒,則不能收攝而注陷於下,或陰盛格陽,則火不歸原而泛溢於上,是皆動血之因也。

白話文:

血的根本是陰精,血本陰精,所以不宜動搖,如果動搖就會生病;血主宰著營氣,不宜損傷,如果損傷就會生病。一般來說,動血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火,火勢盛就會逼迫血妄行;損血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氣,氣受傷了,血就沒有辦法儲存。所以,有的人會因為七情而傷火,有的人會因為七情而傷氣;有的人會因為勞倦色慾而動火,有的人會因為勞倦色慾而傷陰。或者外邪不解,熱邪鬱結在經絡裡,或者縱情飲酒沒有節制,導致胃火上炎,或者中氣虛寒,不能收攝精血而導致血向下注,或者陰盛格陽,火不歸原而泛溢到上半身,這些都是動血的原因。

故妄行於上則見於七竅,流注於下則出乎二陰,或壅瘀於經絡則發為癰疽膿血,或鬱結於腑臟則留為血塊血症,或乘風熱則為斑為疹,或滯陰寒則為痛為痹,此皆血病之證也。(《景岳》)

白話文:

由於氣血虛弱,不能上榮於頭面,而導致頭暈、耳鳴、目花、齒齦出血等,謂之「見於七竅」。氣血虛弱,不能榮於臟腑,而導致腹痛、腹瀉、便血、尿血等,謂之「流注於下」。氣血擁阻於經絡,不能正常運行,而導致癰疽、膿血等,謂之「壅瘀於經絡」。氣血鬱結於腑臟,不能正常運行,而導致血塊、血癥等,謂之「鬱結於腑臟」。氣血乘風熱,而導致斑疹、丘疹等,謂之「乘風熱」。氣血滯於陰寒,而導致疼痛、麻痺等,謂之「滯陰寒」。

血得熱則溢,《內經》謂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傳為衄衊瞑目。夫血得熱則湧溢,得寒則凝泣,膽受胃熱,循脈而上移於腦,蓋陽絡溢則血妄行,在鼻為衄,在汗空為衊,二者不同,此熱厥血溢之過也。(《聖濟》)(按:先君子曰:衊,王氏注汙血,見《說文》。《聖濟》以汙為汗,太疏。)

白話文:

中醫經典《內經》提到,膽熱上移至腦部,就會出現辛頞(鼻尖疼痛)、鼻淵(鼻涕不斷)的症狀,甚至會發展成衄衊(鼻出血、昏迷)。

血遇到熱氣就會鼓動溢出,遇到寒氣就會凝結哭泣。膽臟受到胃熱影響,熱氣沿著脈絡向上移動到腦部,導致陽絡溢出,血脈運行紊亂。在鼻腔表現為衄(鼻出血),在汗空(眼眶)表現為衊(昏迷)。這兩種症狀雖然不同,但都是熱厥(熱邪壅盛)導致血溢的結果。

(注:先君子曾說,衊,王氏在《說文解字》中註解為汙血。但是《聖濟總錄》將衊解釋為汗空,也太過簡略。)

諸氣皆屬於陽,諸血皆屬於陰。陰盛則陽虧,陽盛則陰虧。經所謂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諸血衄血由陽氣侵陰,陰氣被傷,血失常道,或從口出,或從鼻出。若暴出而色鮮,心煩躁悶,時欲引出,至一二斗,此陽邪暴入於陰分,血得熱則流散,蓋人之經血,譬如天地之經水,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而湧起,故有衄血肺疽,其證大同而小異。(《雞峰》)

白話文:

所有的氣都屬於陽,所有的血都屬於陰。陰氣過於強盛,則陽氣就會虧損;陽氣過於強盛,則陰氣就會虧損。經典上所說的「陽氣強盛,則陰氣就會生病;陰氣強盛,則陽氣就會生病」。各種血癥都有可能是因為陽氣侵犯陰氣,陰氣受到損傷,血液失去正常運行而引起的,有的從嘴巴裡流出,有的從鼻子裡流出。如果血突然大量湧出,而且血色鮮紅,患者心煩意亂,胸悶憋悶,時時想要把血吐出來,甚至吐到一、二斗,這都是因為陽邪突然侵犯陰分,血液得到熱氣就會流散開來。人的經血,就像天地間的經水一樣,天熱地熱,則經水沸騰溢出而湧起,所以就有衄血、肺疽等病症,這些病症的證候大同小異。(摘自《雞峯》)

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熱之所發。蓋血得熱則淖溢,血氣俱熱,血隨氣上,乃吐衄也。(《濟生》)

夫血得寒則閉澀,得熱則宣流。榮氣虛竭,風冷交侵,固易為虛勞月閉之證。其若出血等類,大抵多因蓄熱致之,榮道一開解,血亦為之不禁矣,(《直指》)

白話文:

血遇到寒氣就會凝滯閉塞,遇到熱氣就會流動宣暢。榮氣虛乏竭盡,風寒相互侵襲,本來就容易導致虛勞月閉的症狀。至於出血等類的病症,大多是由於蓄積熱氣引起的,榮道一旦通暢舒暢,血也就不受控制了(《直指》)

血隨氣行,氣寒而行遲則血澀滯,氣熱而行快則血沸騰。蓋血屬陰,非陽不運,故遇寒而凝;氣屬火,非少則壯,故遇熱而灼。(《醫碥》)

白話文:

血液隨著氣體運行,氣體寒冷而運行緩慢,血液就會瘀滯;氣體炎熱而運行快速,血液就會沸騰。這是因為血液屬陰,沒有陽氣就不能運行,所以遇到寒冷就會凝固;氣體屬火,少了陽氣就不會強壯,所以遇到炎熱就會灼燒。

上溢下脫之理,或問:人身陽氣為陰血之引導,陰血為陽氣之依歸。何為清濁相干,亂於中外,而致血不歸經,則有上溢下脫之患?其血或從吐出,或從嘔出,或從咯出,或從鼻出,或從眼耳齒舌出,或從津唾而出,或從肌膚而出,或從二便而出,復有蓄積不行者,為患各有不同。願一一顯示至理,條分臟腑經絡之源,以啟學人矇昧。石頑答曰:經言血之與氣,異名同類,雖有陰陽清濁之分,總由水穀精微所化。其始也混然一區,未分清濁,得脾氣之鼓運,如霧上蒸於肺而為氣,氣不耗,歸精於腎而為精;精不泄,歸精於肝而化清血;血不瀉,歸精於心,得離火之化而為真血,以養脾臟,以司運動,以奉生身,莫貴乎此。雖經有上注於肺乃化為血之說,而實不離五行之氣化,轉註如環也。如上所云,不過統論營衛血氣之大端,乃節文耳。夫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雖氣稟陽和,血稟陰質,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能截然兩分。其至清至純者,得君主之令,以和調五臟,藏而不失,乃養臟之血也。其清中之濁者,秉輸運之權,以灑陳六腑,實而不滿,則灌注之血也。其清中之清者,會營周之度,流行百脈,滿而不泄,此營經之血也。其源則一,析而為三,各有司屬。若各守其鄉,則陰平陽秘,安有上溢下脫之患乎。蓋緣人之稟賦不無偏勝,勞役不無偏傷,其血則從偏衰偏勝之處而滲漏焉。夫人稟賦既偏,則水穀多從偏勝之氣化,而勝者愈勝,弱者愈弱,陽勝則陰衰,陰衰則火旺,火旺則血隨之而上溢;陰勝則陽微,陽微則火衰,火衰則火失其統而下脫。其上溢之血,非一於火盛也;下脫之血,非一於陽衰也。但以色之鮮紫濃厚,則為火盛;色之晦淡無光,即為陽衰。究其所脫之源,或緣臟氣之逆,或緣腑氣之乖,皆能致病。從上溢者,勢必假道肺胃,從下脫者,勢必由於二腸,及從膀胱下達耳。(《醫通》)(此下辨五臟胃腸血色之異,錄在後。)

白話文:

上溢下脫的原理:有人問:人體的陽氣是陰血的引導,陰血是陽氣的依歸。為什麼清濁相干,混亂於內外,導致血不歸經,而有上溢下脫的病患?這些血液從嘴裡吐出,或從胃裡嘔出,或從喉嚨咯出,或從鼻子流出,或從眼耳齒舌流出,或從津唾流出,或從肌膚流出,或從大小便流出,還有積聚而不暢通的,各自都有不同的病患。希望一一詳細說明其中的道理,條分臟腑經絡的根源,以啟發學人朦朧的智慧。石頑回答說:經書上說血和氣,名稱不同但屬於同一類,雖然有陰陽清濁之分,但都是由水穀精微所化。一開始是混然一體,沒有分清濁,得脾氣的鼓動,像霧氣一樣蒸騰到肺而成為氣,氣不耗損,精華歸於腎而成為精;精不洩漏,精華歸於肝而化為清血;血不流失,精華歸於心,得心火之化而成為真血,以滋養脾臟,以司理機能,以奉養生命,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雖然經書上有上注於肺而化為血的說法,但實際上不離五行之氣的變化,轉化就像環形一樣。上面所說的,不過是統論營衛血氣的大綱,只是節錄的文字而已。營衛是精氣,血是神氣。氣主溫煦,血主滋潤。雖然氣稟承陽和,血稟承陰質,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能截然兩分。最清最純的,得君主的命令,以和調五臟,收藏而不喪失,那就是養臟之血。清中帶濁的,秉持輸運的權柄,以灑布六腑,充實而不滿,就是灌注之血。清中之清的,會合營衛的度量,運行百脈,滿而不洩,這就是營經之血。他們的根源是相同的,分析為三,各有司屬。如果各守其位,那麼陰平陽祕,哪有什麼上溢下脫的病患呢?大概是因為人的稟賦沒有不偏勝的,勞役沒有不偏傷的,所以血就從偏衰偏勝之處滲漏出來。人的稟賦既偏,那麼水穀多從偏勝之氣所化,而勝者更勝,弱者更弱,陽盛則陰衰,陰衰則火旺,火旺則血隨之上溢;陰盛則陽微,陽微則火衰,火衰則火失其統而下脫。上溢之血,不僅僅是火盛;下脫之血,不僅僅是陽衰。但以血色的鮮紫濃厚,則是火盛;血色晦暗無光,就是陽衰。究其所脫之源,或緣於臟氣的逆亂,或緣於腑氣的乖張,都能致病。上溢的,勢必假道肺胃,下脫的,勢必由於二腸,以及從膀胱下達。(《醫通》)(此下辨五臟胃腸血色之異,錄在後。)

脈候(色診、死證),尺脈滑而疾,為血虛。澀則少血。脈得諸澀濡弱為亡血。脈有陰陽,趺陽少陰脈皆微,其人不吐,下必亡血。(《脈經》)

白話文:

脈搏診察(面色診斷、死亡徵兆),尺脈滑而急,是血虛。澀則是血少。脈搏諸澀濡弱是亡血。脈搏有陰陽,趺陽少陰脈都很微弱,這樣的人不吐血,下血必定亡血。(《脈經》)

其脈洪數者為逆,微小者為順。(《雞峰》)

諸證失血,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驗所出。大凡失血,脈貴沉細,設見浮大,後必難治。(《崔氏脈訣》)(按:失血脈芤,本於仲景。脈貴沉細云云,本於《十七難》。)

白話文:

所有的失血疾病,都能發現脈搏沉細,根據脈搏的上下位置,可以判斷出血的來源。一般來說,失血時脈搏必須沉細,如果出現浮大,那麼病情一定難以治療。(《崔氏脈訣》)(註釋:失血脈沉細,源自於《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張仲景。脈貴沉細等言論,源自於《難經》。)

經云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勝也;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東垣試效方》)

失血脈宜沉細和緩,不宜浮大實大。(《回春》)

大凡失血,脈皆洪大無力,即芤脈也。陰血既虧,陽無所依,浮散於外,故見此象,所以產後多此脈也。誤認為實火,大違。(《六要》)

白話文:

一般來說,失血後,脈象都會呈現洪大無力的狀態,也就是芤脈。因為陰血虧損,陽氣失去依靠,向外浮散,所以會出現這種脈象,產後常出現這種脈象。誤認為是實火證,是大錯特錯。

大凡病後咳嗽吐血,脈大而亂,屬上焦陽絡傷;下血溺血,為陰絡傷,俱危。(《準繩》)

大都失血之脈,宜沉細濡弱,或浮沉和緩,或洪大不數,或浮沉滑緩,或虛微,或暴吐暴脫而六脈俱伏,此脈與病合,則為易治。或見浮芤浮革,或浮沉皆澀,或結或短,此脈屬虛而病屬重,則為難治,治得其宜,亦多有痊者。如見浮數洪數,或細數不鼓,或浮大而散,或促代無力,或如滑而無胃氣,或弦牢,或實大,或細小勁疾,此病與脈反,則為不治,縱有盧扁,亦為之束手矣。故經云:陽道實,陰道虛。

白話文:

大多數失血者的脈搏,通常是沉細微弱,或浮沉和緩,或洪大沒有力道,或浮沉滑緩,或虛弱,或突然吐出大量血液而六脈全無,這種脈搏與病情相符合,比較容易治癒。

或者出現浮脈、浮芤,或浮沉皆澀,或結或短,這種脈搏屬於虛弱,而病情嚴重,比較難治。如果治療得當,也有很多痊癒的。

如果出現浮數洪數,或細數無力,或浮大而散亂,或促數無力,或看似滑脈但無胃氣,或弦脈牢固,或實大,或細小勁疾,這種脈搏與病情相反,則無法治癒。即使有盧扁這樣的名醫,也束手無策。

因此,醫書上說:陽道實,陰道虛。

越人曰:細為虛,牢為實。失血者脈宜沉細,反浮大而牢者死,虛病見實脈也。夫血濡脈絡,體主陰靜,血未失,則脈絡濡軟而和緩。及火炅迫血外溢,真陰耗竭,則成陰絕陽亢,火充空舍而見實脈,致孤陽用事,豈能獨生哉。又須以色為診,凡失血之後,或面色帶黃青白有神,或目瞑合喜睡,或肢體溫和,飲食如常,或不喜高聲,聲微不厲,此為順,無別刑剋證候,為易治。

白話文:

越人說:脈息細軟為虛,脈息沉實為實。失血的人脈象應沉細,如果反而是浮大而沉實,則會死亡,這是虛症出現實脈的現象。血液濡養脈絡使人體保持陰靜,血液沒有流失,脈絡就濡軟而和緩。當火熱迫使血液外溢,真陰耗竭,就會形成陰絕陽亢的局面,火氣充盈於空虛的臟腑而出現實脈,導致孤立的陽氣起作用,豈能單獨生存下去呢?同時也要根據氣色來診斷,凡是失血之後,如果面色帶有黃青白有神氣,或者閉目閤眼喜歡睡覺,或者四肢溫和,飲食如常,或者不喜歡高聲說話,聲音微弱不強烈,這種情況就屬於順遂,沒有其他的刑剋證候,更容易治療。

若其面色青黯無光,或兩顴暴赤,唇口如朱,或乍起乍眠,煩躁不寐,或身體大炅,或四肢厥逆,或氣喘息粗,或揚聲厲語,或譫狂神昏,或循衣摸床,肉瞤筋惕,或自汗如雨,頭汗獨見,或周身厥冷,顱囟獨炅,或眼眶暴陷。或口渴思水,或肢體腫滿,或臍腹絞痛不休,或胃氣已敗,嘔吐拒食,此皆凶候,不治也。

白話文:

如果他的臉色青暗無光,或者兩邊顴骨暴紅,嘴脣和嘴巴像硃砂一樣紅,或者一會兒起來,一會兒睡去,煩躁不安,睡不著覺,或者身體發熱,或者四肢逆冷,或者呼吸急促,氣粗,或者高聲厲語,或者胡言亂語,神志昏迷,或者摸衣服,摸牀,肌肉抽搐,筋脈跳動,或者自汗如雨,只有頭部出汗,或者全身冰冷,只有囟門發熱,或者眼眶深陷,或者口渴想喝水,或者肢體腫脹,或者臍腹絞痛不止,或者胃氣已經敗壞,嘔吐拒絕進食,這些都是不治之症。

(《軒岐救正論》)

證治梗概,血病之故有四:曰虛,曰瘀,曰寒,曰熱。治血之法有五:曰補,曰下,曰破,曰涼,曰溫。血虛者,其證朝涼暮熱,手足心熱,皮膚乾澀甲錯,唇白,女子月事前後不齊,脈微細無力,法宜補之。血熱者,其證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午後發熱,女子月事先期,脈微細而數,法宜涼之。血寒者,血不能配氣而失運行之度,其證麻木疲軟,皮膚不澤,腹有塊痛,女子月事後期,脈微細而緩,法宜溫之。瘀血在上焦者,其證上焦熱,煩躁,嗽水不咽,法宜涼而破之。瘀血在下焦者,其證如狂,譫語燥渴,身目發黃,舌黑,少腹滿痛,小便自利,大便秘,法宜下之。血瘀而兼寒者,其證無頭疼,不惡寒,身熱發渴,言語無倫,如見鬼狀,小便利,大便黑,法宜溫而行之。(《醫意商》)

白話文:

血癥的原因有四種:虛弱、淤滯、寒證、熱證。治療血癥的方法有五種:補血、瀉血、破血、清熱、溫血。血虛的人,症狀是早上涼快晚上發熱,手足心發熱,皮膚乾澀,指甲乾裂,嘴脣蒼白,女性月經前後不規律,脈搏細微無力,應該採用補血的方法。血熱的人,症狀是流鼻血、吐血、大便帶血、小便帶血,午後發熱,女性月經提前,脈搏細微而快,應該採用清熱的方法。血寒的人,血液不能配和氣血,運行失常,症狀是麻木疲勞,皮膚不光澤,腹部有塊狀疼痛,女性月經推遲,脈搏細微而緩慢,應該採用溫血的方法。瘀血在上焦的人,症狀是上焦發熱,煩躁,咳嗽痰多,不能嚥下,應該採用清熱破血的方法。瘀血在下焦的人,症狀像是發瘋,胡言亂語,口渴,身體和眼睛發黃,舌頭發黑,小腹脹痛,小便通暢,大便祕結,應該採用瀉血的方法。血瘀兼寒的人,症狀是沒有頭疼,不畏寒,身體發熱口渴,言語失常,像見到鬼一樣,小便通暢,大便發黑,應該採用溫血化瘀的方法。

大抵瘀尚易治,干則難醫。(《醫碥》)

瘀去則新生,故易治。血海乾枯,則陰難驟長,故難治。(《醫級》)

咳血溲血,至於血充目則視明,充耳則聽聰,充四肢則舉動強,充肌膚則身色白,漬則黑,去則黃,外熱則赤,內熱則上蒸喉。或下蒸大腸為小竅,喉有竅則咳血殺人,腸有竅則便血殺人,便血猶可止,咳血不易醫。喉不停物,毫髮必咳,血滲入喉,愈滲愈咳,愈咳愈滲,飲溲溺則百不一死。服寒涼則百不一生。血雖陰類,運之者其和陽乎。(《褚氏遺書》)

白話文:

**咳血、尿血:**當血充滿眼睛時,視覺清晰;充滿耳朵時,聽力敏銳;充滿四肢時,行動強健;充滿肌肉時,身體膚色白皙;積聚時,膚色變黑;消散時,膚色變黃;外感熱時,膚色變紅;內在熱時,熱氣上蒸到喉嚨。如果熱氣向下蒸到 大腸,就會產生小孔,喉嚨有小孔則咳血致死,腸道有小孔則便血致死。便血還可自行停止,咳血則很難治療。喉嚨不停地有物質進入,即使是一根毫毛都會引起咳嗽,血滲入喉嚨,滲入越多咳得越厲害,咳得越厲害滲入越多,喝尿液或排泄物則十個人中沒有一個能活下來。服用寒涼藥物則十個人中沒有一個能活下來。血雖然屬於陰類,但推動血運營的是和陽嗎?

上下逆順,血證上行,或唾或嘔或吐,皆逆也;若變而下行為惡痢者,順也。血上行為逆,其治難;下行為順,其治易。故仲景云:蓄血證下血者,當自愈也。與此意同。若無病之人,忽然下痢,其病進也。今病血證上行而復下行惡痢者,其邪欲去,是知吉也。(《東垣》)

白話文:

上行下行,血證上行,會出現吐唾沫、嘔吐、吐血等症狀,這都是逆的表現;如果轉變為下行,變成痢疾,這便是順的表現。血證上行是逆的,治療起來很難;下行是順的,治療起來相對容易。所以仲景先生說:蓄血證下血的,應該會自己痊癒。這和這個意思是一樣的。如果沒有病的人,忽然拉肚子,那麼他的病會加重。現在血證上行又轉為下行痢疾的,這是邪氣想離開了,這就預示著吉祥。

大抵從下為順易冶,溢上為逆難治。冶宜補陰運陽,清熱調氣,氣順血自歸經。(《如宣》)

驗色,蓋出於肺者,或緣龍雷亢逆,或緣咳逆上奔,血必從之上溢,多帶痰沫及粉紅色者。其出於心包,亦必上溢,色必正赤,如朱漆光澤。若吐出便凝,摸之不黏指者,為守臟之血,見之必死。出於脾者,或從胃脘上溢,或從小腸下脫,亦必鮮紫濃厚,但不若心包血之光澤也。出於肝者,或從上嘔,或從下脫,血必青紫稠濃,或帶血縷,或有結塊。出於腎者,或從咳逆,或從咯吐,或稀痰中雜出如珠,血雖無幾,色雖不鮮,其患最劇,間有從精竅而出者,若氣化受傷,則從膀胱溺孔而出,總皆關乎臟氣也。其出於胃者,多兼水液痰涎,吐則成盤成盞,汪洋滿地,以其多氣多血,雖藥力易到,不若臟血之篤,然為五臟之本,亦不可忽。(《醫通》)(按:此說稍過精微、或有難必者,錄以俟後考。又吐血中有說,互相發,宜參。又色鮮為熱,瘀為寒,諸家既有其言,互見後諸條。)

白話文:

驗色

  • 肺出血: 由龍雷亢逆或咳逆上奔所致,血液多從肺部溢出,往往帶有痰液,呈粉紅色。
  • 心包出血: 也會從肺部溢出,但血液顏色正赤,有如朱漆般光亮。若吐出的血塊凝固,沾染指尖卻不粘手,便是守臟之血,看到這種情況,患者多半會死亡。

  • 脾出血: 可能是從胃脘上溢,也可能是從小腸下脫,血液鮮紫濃厚,但沒有心包血那麼光亮。

  • 肝出血: 可能從上嘔、下脫,出現青紫濃濁,或帶血絲、結塊的血液。

  • 腎出血: 可能從咳逆、咯吐,或與稀痰混雜而出,像一顆顆珠子,血色雖然不鮮艷、量也不多,但病情極為嚴重,有些還會從精孔中出現。若氣化受損,則可能從膀胱溺孔出血。無論哪種出血,都與臟氣有關。

  • 胃出血: 往往伴隨水液痰涎,吐出時會成盤或成盞,滿地散落,由於胃氣血都比較旺盛,藥力容易發揮,不像臟出血那樣嚴重。但胃是五臟之本,也不能忽視。

(註) :以上的說法難免有些過於精微,或者難以理解,因此在此備註,以便後續考查。此外,吐血的說法有很多,互相發揮,可以參考。另外,血液顏色鮮艷表示熱症,暗瘀表示寒症,諸家都有這樣的說法,可以與後面的條目互相參照。

發熱,諸失血而發熱甚者難治,十僅可一二全者。(《要訣》)

陽盛身熱多渴,陰盛身涼不渴。然血陰也,身涼者易愈。(《入門》)

無潮熱者輕,有潮熱者重。(《醫碥》)

無熱不喘者可痊(血去陰虛,熱收於內,外無熱現,此其常也。不喘者,血雖病而氣未浮也,故可治),有熱不臥者危敗(失血身熱,陽無所附,而浮散於形層之外也。不得臥者,氣根已離也,故當危敗)。(《醫級》)

白話文:

沒有發熱也不喘氣的人,可以治癒(血液流失導致陰虛,熱量收縮到體內,身體表面沒有熱量,這是正常的。不喘氣的人,血液雖然有病,但氣息還沒有浮起來,所以可以治療)。有發熱不能躺下的人,則危險且病情嚴重(失血後身體發熱,陽氣無處依附,而浮散在體表之外。無法躺下的人,呼吸根基已經分離,所以會危險且病情嚴重)。(《醫級》)

失血後大熱大渴發熱,證似白虎,惟脈虛大不長實為異爾,誤用涼劑必死,當歸補血湯主之,方用黃耆一兩,當歸二錢。(《準繩》)

白話文:

失血之後,患者出現大熱、大渴,發熱的症狀,症狀很像白虎湯證,但是脈象虛大不長,實為不同之處,如果誤用涼藥,必定會死亡,當歸補血湯為主方,方中用黃耆一兩,當歸二錢。(《準繩》)

凡失血之後,必大發熱,名曰血虛發熱。古方立當歸補血湯,川黃耆一兩,當歸六錢。名曰補血而以黃耆為君,陽旺能生陰血也。如丹溪於產後發熱,用參、耆、歸、芎,黑姜以佐之。或問曰:乾薑辛熱,何以用之?曰:姜味辛,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新血(炮黑則入血,炮熟則溫中),當神而明之。(《醫貫》)

白話文:

凡是失血後,必定會發高燒,這種現象叫做「血虛發熱」。古代的方劑,當歸補血湯,用川黃耆一兩、當歸六錢。這種方劑叫做「補血」,以黃耆為主藥,因為陽氣旺盛可以生出陰血。像丹溪在產後發熱,使用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用黑薑來輔助。有人問:「乾薑辛熱,為什麼要用它?」回答是:「乾薑味道辛辣,可以引導補血的藥物進入氣分,而生出新的血液(炮製過的乾薑則進入血液,炮熟的乾薑則溫暖中焦),這其中自有奧妙。」(《醫貫》)

眩暈,血虛眩暈卒倒,不可艾灸驚哭叫動,動則乘虛而死矣。須以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耆、人參白朮茯苓陳皮荊芥穗、甘草各七分,棗二枚,烏梅一個,同煎服。(《金匱翼》)

白話文:

眩暈,血虛而眩暈昏倒者,不可用艾灸刺激和驚慌呼叫來使他清醒,一動則容易因虛弱而死亡。應該用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耆、人參、白朮、茯苓、陳皮、荊芥穗、甘草各七分,大棗二枚,烏梅一個,一起煎服。(《金匱翼》)

失血後頭暈發熱者往往有之,此是虛火上炎外擾之故,不可誤認外感而用風藥。(《醫通》)

治分八法,治分八法:一曰降氣,緣上盛下虛,氣升不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法以蘇子沉香之類順其氣,氣降而血自歸經矣。一曰破瘀,緣上膈壅熱積瘀,紫黑成塊,胸中滿痛,法以熟大黃桃仁、丹皮、枳實之類導之使下,轉逆為順矣。一曰溫中,緣衣冷食寒,滲入血分,血得寒則凝,不歸經絡而妄行,血出黯黑,色夭身涼,法以炮薑、肉桂之類溫中和氣,氣溫和則血自歸經矣。一曰溫散,倘衣冷感寒,色黯竅熱,身痛頭痛,法以薑、桂、芎、蘇之類溫中散寒,寒去血自歸經矣。一曰補氣,緣人真氣素虧,精神疲憊,陰陽不相為守,衛氣虛散,營亦妄行,法以大劑參附之類以補元氣,氣旺自能攝血矣。一曰補益,凡失血人陰分虧損,法於四物湯中取一二味以為主藥,或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以培養之,則自陽生陰長矣。一曰阻遏,血色紅赤,逢黑即止,水剋火之義,久而不止,法以百草霜、京墨、十灰散之類以控抑之,或花蕊石以消化之,庶不令上溢矣。一曰升陽,緣陽氣不升,血乃下漏,法以升、柴、荊、防之類升之,則血自安於故道矣。總之,血循氣行,氣升則升,氣降則降。火氣上升,逼於火則血因之上溢;濕氣下行,滯於濕則血因之而下滲。故治上溢無如降氣,若瘀則破之,寒則溫之,而阻遏之方則兼用之。治下滲無如升陽,若虛則補之,熱則清之,而阻遏之方則多用之。總以甘溫收補,調理脾胃,以建末功,此大法也。(《易簡方論》)

白話文:

治療的方法有八種:

  1. 降氣:由於上盛下虛,氣升不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因此採用蘇子、沉香這類藥物來順其氣,氣降則血自歸經矣。

  2. 破瘀:由於上膈壅熱積瘀,紫黑成塊,胸中滿痛,因此採用熟大黃、桃仁、丹皮、枳實這類藥物導之使下,轉逆為順矣。

  3. 溫中:由於衣冷食寒,滲入血分,血得寒則凝,不歸經絡而妄行,血出黯黑,色夭身涼,因此採用炮薑、肉桂這類藥物溫中和氣,氣溫和則血自歸經矣。

  4. 溫散:倘衣冷感寒,色黯竅熱,身痛頭痛,因此採用薑、桂、芎、蘇這類藥物溫中散寒,寒去血自歸經矣。

  5. 補氣:由於人真氣素虧,精神疲憊,陰陽不相為守,衛氣虛散,營亦妄行,因此採用大劑參附這類藥物以補元氣,氣旺自能攝血矣。

  6. 補益:凡失血人陰分虧損,因此在四物湯中取一二味以為主藥,或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以培養之,則自陽生陰長矣。

  7. 阻遏:血色紅赤,逢黑即止,水剋火之義,久而不止,因此採用百草霜、京墨、十灰散這類藥物以控抑之,或花蕊石以消化之,庶不令上溢矣。

  8. 升陽:由於陽氣不升,血乃下漏,因此採用升、柴、荊、防這類藥物升之,則血自安於故道矣。

總之,血循氣行,氣升則升,氣降則降。火氣上升,逼於火則血因之上溢;濕氣下行,滯於濕則血因之而下滲。因此,治療上溢的方法是降氣,若是瘀則破之,寒則溫之,而阻遏之方則兼用之。治療下滲的方法是升陽,若是虛則補之,熱則清之,而阻遏之方則多用之。總以甘溫收補,調理脾胃,以建末功,此大法也。

治血三法(治血諸藥)論治血三法,藥各不同。血虛宜補之,虛則發熱內熱,法宜甘寒、甘平、酸寒、酸溫以益榮血,其藥為熟地黃、白芍藥、牛膝、炙甘草、酸棗仁龍眼肉鹿角膠肉蓯蓉、甘枸杞子甘菊花、人乳之屬。血熱宜清之涼之,熱則為癰腫瘡癤,為鼻衄,為齒衄,為牙齦腫,為舌上出血,為舌腫,為血崩,為赤淋,為月事先期,為熱入血室,為赤遊丹,為眼暴赤痛,法宜酸寒、苦寒、鹹寒、辛涼以除實熱,其藥為童便、牡丹皮赤芍藥、生地黃黃芩犀角地榆、大小薊、茜草、黃連、山梔、大黃、青黛天門冬玄參、荊芥之屬。血瘀宜通之,瘀必發熱發黃,作痛作腫,及作結塊癖積,法宜辛溫、辛熱、辛平、辛寒、甘溫以入血通經,佐以鹹寒乃可軟堅,其藥為當歸、紅花、桃仁、蘇木、桂、五靈脂蒲黃薑黃鬱金、京三稜延胡索、花蕊石、沒藥、䗪蟲、乾漆自然銅、韭汁、童便、牡蠣芒硝之屬。蓋血為榮,陰也,有形可見,有色可察,有證可審者也。證既不同,藥亦各異,治之之法,要在合宜,倘失其宜,為厲不淺,差劇之門,可不謹乎。(《本草經疏》)

白話文:

治療血液的三種方法(治療血液的各種藥物)

治療血液的藥物,根據病情不同,藥物也不同。血虛宜補之,虛則發熱內熱,須採用甘寒、甘平、酸寒、酸溫藥物來滋陰補血,其藥物包括熟地黃、白芍藥、牛膝、炙甘草、酸棗仁、龍眼肉、鹿角膠、肉蓯蓉、甘枸杞子、甘菊花、人乳等。血熱宜清之、涼之,熱則為癰腫瘡癤,鼻衄,齒衄,牙齦腫,舌上出血,舌腫,血崩,赤淋,月事先期,熱入血室,赤遊丹,眼暴赤痛,須採用酸寒、苦寒、鹹寒、辛涼藥物來清熱除火,其藥物包括童便、牡丹皮、赤芍藥、生地黃、黃芩、犀角、地榆、大小薊、茜草、黃連、山梔、大黃、青黛、天門冬、玄參、荊芥等。血瘀宜通之,瘀血必定發熱發黃,作痛作腫,及作結塊癖積,須採用辛溫、辛熱、辛平、辛寒、甘溫藥物來活血通經,佐以鹹寒藥物即可軟堅,其藥物包括當歸、紅花、桃仁、蘇木、桂、五靈脂、蒲黃、薑黃、鬱金、京三稜、延胡索、花蕊石、沒藥、䗪蟲、乾漆、自然銅、韭汁、童便、牡蠣、芒硝等。蓋血為榮,陰也,有形可見,有色可察,有證可審者也。證候既不同,藥物也各異,治療之法,要在合宜,倘若失其宜,為厲不淺,差劇之門,可不謹慎乎。

夫川芎,血中氣藥也,通肝經,性味辛散,能行血滯於氣也。地黃,血中血藥也,通腎經,性味甘寒,能生真陰之虛也。當歸分二治,血中主藥也,通肝經,性味辛溫,全用能活血,各歸其經也。芍藥,陰分藥也,通脾經,性味酸寒,能和血,治虛腹痛也。若求陰藥之屬,必於此而取則焉。

白話文:

川芎是治療血中氣的藥物,它暢通肝經,性味辛散,能夠治療血滯於氣的症狀。地黃是治療血中血的藥物,它暢通腎經,性味甘寒,能夠滋補真陰的虛症。當歸分為兩種用法,它是治療血中的主要藥物,暢通肝經,性味辛溫,完全使用可以活血,根據不同的經絡各自歸位。芍藥是治療陰分的藥物,暢通脾經,性味酸寒,能夠調和血液,治療虛腹痛。如果想要尋找陰藥的類型,就一定要從這些藥物中選擇。

若氣虛血弱,又當從長沙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生陰血也。若四物者,獨能主血分受傷,為氣不虛也。輔佐之屬,若桃仁、紅花、蘇木、血竭、牡丹皮者,血滯所宜。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棕櫚灰者,血崩所宜。乳香、沒藥、五靈脂、凌霄花者,血閉所宜。蓯蓉、瑣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龜板者,血虛所宜。

白話文:

  1. 如果是氣虛血弱,應該從長沙參和血虛方面治療,服用人參來補氣,這樣才能使陽氣旺盛,進而生出陰血。

  2. 四物湯只能治療氣血不足,不能治療氣虛。

  3. 桃仁、紅花、蘇木、血竭、牡丹皮等藥物,適合治療因血滯所引起的疾病。

  4. 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棕櫚灰等藥物,適合治療崩漏。

  5. 乳香、沒藥、五靈脂、凌霄花等藥物,適合治療血閉。

  6. 蓯蓉、瑣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龜板等藥物,適合治療血虛。

乳酪血液之物,血燥所宜。乾薑、桂者,血寒所宜。生地黃、苦參,血熱所宜。特取其正治大略耳,以能觸類而長,可謂應無窮之變矣。(《微義》)

白話文:

乳酪是血液的產物,血燥的人適合食用。乾薑、桂枝是血寒的人適合食用的。生地黃、苦參是血熱的人適合食用的。這些只是取其主要治療方法的大致輪廓,以此類推,可以說是應付無窮的變化了。(出自《微義》)

治氣為上,今之治衄衊者,專於治衄,不知血之行留,氣為之本,猶海水潮汐,陰陽之氣使然也。明夫經絡逆順,則血與氣俱流通而無妄行之患矣。(《聖濟》)(按:《聖濟》以衊為汗血,此說蓋兼諸失血而言,故列於斯。)

白話文:

治療氣是關鍵,現在治療出血的人,只專注於止血,卻不知道血液的運行和停留,是氣的根本。就如同海水漲潮退潮,是陰陽之氣的作用。如果能明白經絡的逆順,那麼血與氣就會同時流通,不會有妄行的毛病了。

男子婦人吐衄便利,及諸證失血,用此藥(香附子一兩。炒去皮毛為末,每兩入甘草一錢,沸湯點服,名順元湯)佐以米飲,丸百草霜末,每服百餘丸,或以其它燒灰藥皆能作效。不可遽以燥澀之劑止之,必致壅遏腐敗,卻出它證。大抵血不能行,氣使之然。若氣得其平,則血循故道,必無妄行之患矣。香附子善能導氣,用之每得其宜。(《易簡》)

白話文:

男子婦人吐血、流鼻血、便血,以及其他症狀引起的失血,可以使用以下藥方(香附子一兩,炒熟去皮毛研末,每兩加入甘草一錢,沸水沖服,這是稱為順元湯的藥方)佐以米湯,丸服百草霜末,每次服用百餘丸,或以其他燒成灰的藥物皆能起到效果。不可倉促地使用燥澀的藥物來止血,否則很容易導致氣血瘀阻,腐敗變質,反而會引發其他症狀。總體來說,血液流動不暢是由於氣血失調引起的。如果氣血平衡了,血液就會循著正常的經絡流動,就沒有胡亂流動的現象了。香附子善於理氣,用它的效果很好。(《易簡》)

予思失血,外邪積熱妄行者,多用涼劑。其間隨情妄用,喜怒憂鬱,勞佚內傷,誤投前劑,豈不鬱而愈郁,以致積血於胸,滿而膈痛之患哉。是知人身之血,賴氣升降矣,氣升則升,氣降則降,氣逆則逆,氣和則和,氣濁則亂,如此,失血豈不皆由氣濁遇熱妄行之所致歟。故治水者必以堤防,治血者莫先清氣。

白話文:

我想那些失血、外邪積熱妄動的病人,多半都是使用寒涼藥劑。其中,有些人隨意亂用,以致喜怒憂鬱,勞累內傷,誤服了前面的藥方,豈不是鬱悶得更加鬱悶,導致積血在胸,胸滿膈痛的毛病嗎?由此可知,人體之血的流動,是靠氣的升降作用。氣升則血升,氣降則血降,氣逆則血逆,氣和則血和,氣濁則血亂。如此,失血豈不完全是由於氣濁遇熱妄發所致嗎?因此,在治療水患時,必須先修築堤防,而治療失血,也必須先使氣血清順。

氣清則血和,氣濁則血亂,斯言信矣。(《辨疑》)(按:《直指》有血榮氣衛論,詳辨氣血調治之要,吳氏蓋用其意。)

白話文:

如果氣很清淨,那麼血脈就會協調,如果氣很濁亂,那麼血脈就會混亂,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辨疑論》) (按:《直指方論》中有一篇關於血榮氣衛的理論,詳細地辨析了氣血調理的重要之處,吳氏大概是採用了其中的一些觀點。)

治者,當以氣而平之,致令氣歸於經而血不妄行者可也。又以血而和之,致使氣歸於血而氣不妄動者可也。治血之法。全在茲乎。(《繩墨》)

白話文:

治療血氣的變化,應以氣相平定,以致氣恢復正常循環,而血不妄行。又以血相和協,以致氣歸於血,而氣不妄動。治療血的原則,全在於此。(《繩墨》)

涼溫有宜(火證禁止澀),血遇熱而行,故止血多用涼藥。然亦有中寒氣虛,陰陽不相守,血乃妄行者,經所謂陽虛陰必湊之者是也。卻當用辛溫藥如乾薑、官桂之類,中溫則血自歸經也。吐、瀉、衄皆有此證。(《簡易》)(按婦人良方。亦有此說。見吐血中。宜參。)

白話文:

涼藥和溫藥都有適用的情況(熱證禁止使用澀藥),血液遇到熱氣就會流動,所以止血大多使用涼藥。但是也有因身體偏寒、氣虛,陰陽二氣不能互相平衡,導致血液亂流的現象,這是經書上所說的「陽虛陰必湊」的道理。此種情形,就應該使用辛溫的藥物,例如乾薑、官桂之類,適度的溫熱可以讓血液回到經絡中。嘔吐、腹瀉、鼻血都有這種證候。(《簡易方》)(按:婦人良方中也有類似的說法。見吐血篇。可參照。)

出血諸證,每每以胃藥收功。蓋心主血、肝藏血,胃者又所以生其血而能使真氣歸元,故其血自止。(《直指》)

白話文:

凡是出血的各種症狀,常常用治療胃病的藥來收效。這是因為心臟主宰著血液,肝臟儲藏著血液,而胃又能夠生出血液,並且能使人體內真正的元氣歸還到本來的狀態,所以流血的症狀就會自然止住。(《直指》)

諸血之證,醫者便認為熱而以苦寒攻之,至死不悟。殊不知苦瀉土,土脾胃也,脾胃一身之本。今火既為病而瀉其土,火固未嘗除而土先已病矣。土病則胃虛,胃虛則營氣不能滋榮百脈,元氣不循天度,氣隨陰化而無聲,肌寒至此,則難治矣。按:《褚氏遺書》云:諸血服寒涼者,百無一生;飲溲溺者,十無一死。

白話文:

對於所有的血證,醫生們都認為是熱證而用寒涼藥物來攻伐,直到死都不明白。殊不知苦寒之藥會傷害脾土,脾胃是人體的根本。現在火證已經造成了疾病,卻瀉掉其根本脾土,火氣固然沒有去除,脾土卻已先病了。脾土病了,那麼胃氣虛弱,胃氣虛弱,則營氣就不能滋養所有的脈絡,元氣不能按照天道的規律運行,氣跟隨著陰氣變化而沒有聲音,寒氣至此,就難以治療了。按:《褚氏遺書》說:所有血證服寒涼藥物的,一百個沒有活著;喝尿液的,十個沒有死的。

《楊仁齋直指方》云:吐血須煎乾薑、甘草作湯與服,或四物理中湯亦可,如此無不愈者。若服此生地、犀角、藕節之類,則難救矣。如遇相火用事之時,血多妄行,切禁止澀,宜清表攻裡,其血自止。若先用止澀之劑,去生便遠。凡男子婦人血證,散者或色鮮紅者屬熱,或成塊者或色瘀者屬寒,不可拘於血得熱而淖溢之說。古云:水寒成冰,血寒成塊。

白話文:

《楊仁齋直指方》中說:吐血應該煎乾薑、甘草製成藥湯服用,或者服用四物理中湯也可以,如此沒有治不好的。如果服用生地、犀角、藕節之類的藥物,則難以救治。如果遇到相火用事的時候,血多妄行,一定要禁止使用澀藥,應該清表攻裡,這樣血就會自動停止。如果先服用止澀的藥物,那麼病情就會更加嚴重。無論是男子還是婦女的血證,散發出來的血液顏色鮮紅的屬於熱證,或者是凝結成塊狀或者顏色瘀黑的屬於寒證,不能拘泥於血得熱而淖溢的說法。古語說:水寒則成冰,血寒則成塊。

《玄珠經》十劑條內有云: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凝。雖然亦有中寒氣虛云云(按:全取《簡易》),當切脈以明之,慎不可例用涼藥,夭折人命。(《續醫說》)

白話文:

《玄珠經》十劑條裡面說:天氣溫暖則血就流動順暢,天氣寒冷則血凝滯,雖然也有中醫寒氣虛的說法(根據《簡易方》),但此時必須切脈診斷,以明確類型,謹慎地不要例行使用寒涼藥物,以免奪人命(根據《續醫說》)。

證有虛中挾實,治有補中寓瀉、從少從多之活法,貴乎臨病處裁。大抵血氣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此軒岐密旨。但世之名於醫者,一見血證,每以寒涼濟陰為務,其始非不應手而取效於一時,屢發屢折,而既病之虛陽愈衰,必致嘔逆喘乏,奪食泄瀉。

白話文:

有些病證,表面上是虛證,但實際上是虛中有實,治療時既要補益虛弱的臟腑,也要祛除實證的病邪,或從少補益,或從多祛邪,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不能一概而論。總的來說,血氣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寒冷時,血流凝滯而不流通,溫暖時,血邪消散而被驅除,這是醫學的祕訣。但是,當今一些被稱為醫生的,一見到血證,常常用寒涼藥物來滋陰補血,開始時似乎有效,但多次發作後,就會導致虛陽更衰,出現嘔吐、氣喘、乏力、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

尚以為藥力未逮,猛進苦寒,在陰不濟陽而上溢者,尚為戈戟,況陽不統陰而亡脫者,尤為砒鴆。蓋因陽藥性暴,稍有不順,下咽立見其害,不若陰柔之性,至死不知其誤,而免旁人譏謗也。噫!醫之弊,僅為知己道,難為世俗言也。(《醫通》)

白話文:

有些人以為藥力不夠,於是猛服苦寒之藥,結果導致陰氣無法抑制陽氣而上溢,這就像拿戈戟一樣危險。更何況,陽氣無法控制陰氣而脫離,那更是如同砒霜一樣毒辣。這是因為陽藥藥性猛烈,稍有不慎,服用後立馬就會看到危害,不像陰柔藥性,即使服用到死都不知道是藥物造成的錯誤,還可以免除旁人的譏諷。唉!醫術的弊端,只是自己知道,卻難以向世俗之人解釋。

凡治血者當察虛實,是固然矣。然實中有虛,有不宜寒涼者。熱中有寒,有速宜溫補者。血熱妄行,初起治法,可用清涼;而日久則熱隨血去,又有不可概用清涼者。此中變化,總惟因心而施,則審其證,憑其脈,以斟酌於臨時。(《醫學指要》)(按:此說本於景岳。)

白話文:

在治療血證時,應該診察虛證和實證,這是固然之理。但是,實證中也有虛證,不宜使用寒涼之藥。熱證中也有寒證,應當迅速使用溫補之藥。血證熱盛妄行,剛開始治療時可以使用清涼之藥;但是日子久了,熱隨血去,就不宜概用清涼之藥了。這些證候的變化,總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施用藥物,仔細診察病情,憑借脈象,來臨時權衡取捨。(根據《醫學指要》改寫)(註:這個說法是源自景嶽的)

凡失血之證,以甘寒之劑和之自止。止血不難,惟生血為難。若泥用苦寒,先傷脾胃之氣,多致生機日損,傳為虛怯,可不慎歟。(《證治百問》)

白話文:

凡是出血的症狀,用甘寒的藥物和它相配,自然就會停止。止血並不困難,但生血卻很困難。如果盲目使用苦寒的藥物,首先會損傷脾胃之氣,很多會導致生機日益衰退,傳變為虛弱怯懦,怎麼能不小心呢。(《證治百問》)

初宜用下,失血家須用下劑破血,蓋施之於蓄妄之初;亡血家不可下,蓋戒之於亡失之後。(《準繩》)(按:血溢血泄必失下之,本出攖寧先生《危言》,亦見《準繩》所引,既拈於《傷寒》中,仍不贅。)

白話文:

在疾病的早期,應該使用瀉下的方法;失血的患者必須使用瀉下的藥劑來破血,這是因為在疾病的初期施用瀉下法;而亡血的人不能瀉下,這是因為在血已經亡失之後才禁止使用瀉下法。(《準繩》)(按:血溢血泄必須瀉下,這原本出自攖寧先生的《危言》,也在《準繩》所引用的內容中出現,既然已經在《傷寒》中提到,就不再贅述。)

一應上溢之證,苟非脾虛泄瀉、羸瘦不禁者,皆當以大黃醋製,和生地黃汁,及桃仁泥、牡丹皮之屬,引入血分,使血下行,轉逆為順,此妙法也。不知此而日從事於芩、連、梔、柏之屬,輔四物而行之,使氣血俱傷,脾胃兩敗。今醫治血證,百豈有一生者耶。(同上)(互見《吐血》中,宜參。)

白話文:

凡是上湧的症狀,如果唔係脾虛引起腹瀉、瘦弱不禁,都應該用大黃醋制,加上生地黃汁、桃仁泥、牡丹皮等,引引到血分,使血向下行,把逆轉變為順暢,這是一種巧妙的方法。不知道這個道理而日復一日地使用黃芩、黃連、梔子、柏子等,又輔以四物湯來調治,就會損傷氣血,脾胃兩敗。現在的醫生治療血證,一百個裡面難道還有一個能治癒生的嗎?(同上)(另參閱《吐血》篇中的宜參。)

按去者自去,生者自生(按:此攖寧生語),人易知也;瘀者未去,則新者不守,人未易知也。細心體驗自見。(《金匱翼》)

白話文:

當死者已經死去,活着的人繼續活下去(這是王叔和說的),這是人人都知道的;瘀血還沒有去除,新的血液就不能生成,這是人們不容易知道的。細心體驗一下就會明白。(《金匱翼》)

犀角地黃湯(方出《傷寒》中,茲不復。)熱傷一切失血之病,皆宜犀角地黃湯。若胸膈滿痛,是為瘀血,加桃仁、大黃。若吐血熱盛,加黃芩、黃連。因怒致吐血及嘔血者,加柴胡、炒梔。唾血,加玄參、黃柏知母。咯血,加天冬、麥冬。嗽血,加知母、貝母。(《金鑑》)

白話文:

犀角地黃湯可以治療所有熱傷失血的疾病。如果胸膈疼痛,這是瘀血的徵兆,可以加入桃仁和大黃。如果吐血熱盛,可以加入黃芩和黃連。如果因生氣導致吐血或嘔血,則可以加入柴胡和炒梔。如果吐唾沫帶血,可以加入玄參、黃柏和知母。如果吐出凝固的血塊,可以加入天冬和麥冬。如果咳嗽帶血,可以加入知母和貝母。

犀角地黃,乃是衄血之的方。若陰虛火動吐血與咳咯者,可以備用成功,若陽虛勞力及脾胃虛者,俱不宜。(《醫貫》)

白話文:

犀角地黃,是治療鼻血的有效方劑。如果出現陰虛火旺而導致吐血與咳血的症狀,可以準備這個方劑服用,通常會取得不錯的效果。但若患者是陽虛勞力或脾胃虛弱,則不宜使用這個方劑。

藥誤變證,抑論血疾陰火,誤用陽燥熱藥,則血枯瘦怯,癆瘵成矣。勞傷誤用寒藥,則胸滿膈痛,血愈郁矣。墜墮閃銼,誤行補澀,則瘀蓄於胃,心下脹滿,食入即吐,名曰血逆。血疾難調,最宜斟酌。(《入門》)

白話文:

藥物使用不當而引起的病變,又稱之為藥誤。例如,血熱、陰虛而誤用溫燥熱性藥物,就會導致血枯而消瘦、膽怯,最終發展成癆瘵。勞傷病證誤用寒性藥物,則會導致胸悶、膈痛,血瘀更加嚴重。跌打損傷誤用補益澀固的藥物,就會導致瘀血積蓄於胃中,心下脹滿,食入即吐,這就是所謂的「血逆」。血疾難以調治,最重要的是要慎重考慮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