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 (10)

1. 瘡疹便膿血第十二

《疹痘論》小兒瘡疹,其或下痢赤黃膿血及渾身熱,當服,薤白湯

薤白(半盞,切),豆豉(一盞),山梔子(十枚)

白話文:

薤白(半碗,切碎),豆豉(一碗),山梔子(十枚)

上用水五盞同煎,薤白爛為度,去滓。量大小服之,解去惡積。

董汲治小兒瘡疹陽毒,入胃便血、日夜無節度,腹痛啼哭。牛黃散

牛黃(一錢),鬱金(一兩)

上研為末。每二歲兒服半錢,以漿水半盞,煎至三分,和滓溫服。量大小以此增減之,日二服。

白話文:

研磨成細末。每二歲的孩子服用半錢,用半碗漿水煎煮到剩三分之一,連藥渣一起溫熱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藥量,每天服用兩次。

2. 瘡疹膿汁不幹第十三

《疹痘論》治小兒麻痘瘡子已出太盛、發潰,膿水黏衣著席,不能轉動,疼痛濕爛。敷之便乾,更不成瘢痕方。

上用牛糞不以多少,曬乾,火煅成灰,取心中白者,研令極細。如用蛤粉相似,用綿撲撲有瘡處,不以時候。一方用烏牛糞,一方用黃牛糞。(長沙醫者王兌獻方亦同,名白龍散。)

白話文:

在上面使用牛糞,不拘泥於用量,曬乾後,用火煅燒成灰,取出灰中間白色部分,研磨得極其細膩。與使用蛤粉相似,用棉撲敷在有瘡的地方,不拘泥於時間。一方使用黑色牛糞,一方使用黃色牛糞。(長沙醫者王兌獻上的藥方也相同,名為白龍散。)

《疹痘論》:瘡疹發膿痛甚者。

上用淨黃土,細羅為末敷之。

《疹痘論》:小兒大段瘡發,不通臥席方。

上用麥麩,不計多少,床上站臥將息。

3. 瘡疹入眼第十四

《龍木論》治小兒斑瘡入眼外障。此眼初患時,不論大小須患斑瘡。一度瘡子患時,覺入眼中,即須將息慎忌。若不忌口將息,即便疼痛淚出,赤澀,怕日難開,腫便翳如銀色,此為熱氣在肝,上衝入眼,肝膈壅毒,致成障翳。宜用秦皮湯洗之,然後服涼肝丸。(二方並見本門。)亦不宜鐮洗出血,點藥挑撥。疼痛定後,即點退翳藥,亦得。立效。

白話文:

《龍木論》用於治療兒童麻疹併發眼部外障的疾病。這種眼病在初期患上時,無論麻疹的斑點大或小,都必須小心護理,預防併發眼疾。如果在麻疹發作期間不注意飲食和休息,就會引起眼睛疼痛、流淚、充血、畏光、眼瞼難以睜開等症狀,患處還會腫脹並出現銀色的翳膜。這是因為熱氣上衝肝臟,進入眼睛,導致肝經氣血不通暢而形成的。此時應當使用秦皮湯清洗眼睛,然後服用涼肝丸。(這兩種藥方都可以在本門中找到。)也不宜用鐮刀清洗出血,或點藥挑撥。在疼痛停止後,可以點一些退翳的藥物,也能夠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惠濟論》小兒斑瘡入眼候歌:

斑痘才生眼不開,淚流頻有熱橫腮。如桃腫赤如錐痛,此疾應知奔眼來。因與毒餐同熱面,或因雞鴨與鵝災。急交製造威靈散,百日無逾尚可回。

白話文:

斑點、痘痘才剛長出,眼睛就睜不開,眼淚經常流,臉頰感到火熱。腫得像桃子一樣紅,刺痛如錐刺,這種病應該知道是從眼睛引起的。因為吃了有毒的飯菜或熱麵,或者因為吃了雞、鴨、鵝肉而引起的。趕快配製威靈散來治療,一百天內如果沒有好轉,還有治癒的希望。

《龍木論》,涼肝丸方

防風(二兩),黃芩茺蔚子黑參大黃知母(各一兩),人參茯苓(各一兩半)

白話文:

防風(80克),黃芩、桑螵蛸、黑參、大黃、知母(各40克),人參、茯苓(各60克)

上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龍木論》,秦皮湯方

秦皮(二兩),秦艽,細卒,防風(各一兩),甘草(半兩)

白話文:

秦皮(80公克),秦艽、細卒、防風(各40公克),甘草(20公克)

上為末。水二盞,散二錢,煎至三五沸,淋洗眼,立效。

《聖惠》治小兒疹痘瘡入眼,並無辜氣入眼。密蒙花散

密蒙花(三兩),青葙子(一兩),決明子車前子(各一兩)

白話文:

  • 密蒙花(三兩):又名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

  • 青葙子(一兩):又名綠豆,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

  • 決明子(一兩):又名草決明,味甘,性微寒,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 車前子(一兩):又名車前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的功效。

上件藥各搗,羅為末。每服以密蒙花一錢半,諸藥各半錢相合令勻。用羊肝一大片切破,摻諸藥在肝內。以濕紙裹,煨令熱,空心量力與食之。錢乙治小兒痘瘡入眼及無辜氣入眼方同,名羊肝散。《活人書》治疹痘瘡並諸毒氣入眼,亦名密蒙花散。

白話文:

  1. 將上面所有的藥,各搗成碎末,混合。

  2. 每服,以密蒙花一錢半,其餘藥物各半錢,混合均勻。

  3. 取一整片的羊肝,切成兩片,將藥物摻在肝臟中間。

  4. 用濕紙包裹,將羊肝烘熱,在空腹時,依照自身體力服用。

  5. 錢乙治療小兒痘瘡入眼,以及無辜之氣入眼,也使用此方,稱之為「羊肝散」。

  6. 《活人書》治療疹痘瘡,以及諸毒之氣入眼,也使用此方,稱之為「密蒙花散」。

《譚氏殊聖》治瘡子入眼。仙靈脾散

仙靈脾,威靈仙(各等分)

上件為末。每服二錢,食後用米飲調下,小兒半錢與。《趙氏家傳》方同,趙氏名二仙散。治斑疹入眼,因食毒突睛出外。

白話文:

將上件藥材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在飯後用米湯調和服用,小兒服用半錢即可。《趙氏家傳》中的方劑與此相同,趙氏將其命名為「二仙散」。用於治療因食物的毒素而導致斑疹進入眼睛,導致眼睛突然腫脹凸出。

《養生必用》治目暴赤腫痛,小兒斑瘡入眼方

苘子(炒香),蔓菁子(絹袋盛,飯上蒸熟,取出焙乾,炒令香),甘草(炙),木賊(去節,各等分)

白話文:

  • 苘子:炒香。

  • 蔓菁子:用絹袋盛裝,放在飯上蒸熟,取出後焙乾,再炒香。

  • 甘草:炙烤。

  • 木賊:去掉節,與其他藥材等量。

上為末。沸湯點一錢,食後服,日三。

《養生必用》治小兒斑瘡入眼方。

穀精草,蛤粉(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豬肝二兩來批開、摻藥在內;捲了,青竹葉裹,麻縷扎定。水一碗,煮令熟,入收於瓷瓶內熏眼,候溫取食。日作,不過十日退。《活人書》治小兒瘡子入眼方同,名蛤粉散

白話文:

先將中藥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搭配二兩豬肝,攤平後將藥粉撒在豬肝上;豬肝捲起來,用青竹葉包裹,並用麻繩紮緊。再加一碗水,煮熟後放入瓷瓶中燻眼睛,等到溫度適中後服用。每天服用,最多十天即可痊癒。這種方法與《活人書》中治療小兒瘡子入眼的方法相似,也叫蛤粉散。

錢乙,蟬蛻散,治斑瘡入眼半年以里者,一月取效。

蟬殼(去土,取末一兩),豬懸蹄甲(二兩,罐子內鹽泥固濟,燒存性)

上二味,研入羚羊角細末一分,拌勻。每服一字,百日外兒半錢,三歲以上一二錢,溫水或新水調下。日三四,夜一二,食後服。一年以外難治。

白話文:

把上面兩味藥研成細末,加入一分羚羊角的細末,拌勻。每次服用一字的劑量,百天以內的孩子服用半錢,三歲以上的孩子服用一二錢。溫水或生水調服。每天早晚各服三四次、一二次。需要服用一年以上,才難以治癒。

錢乙附方治瘡疹太盛,宜服此調肝散,令不入眼。(方見已出未出門中。《聖惠》犀角飲子同。)

白話文:

錢乙另外提供的治療瘡疹太盛的藥方,應該服用這種調肝散,讓疹子不會長到眼睛裡。(方子詳見已出未出門的中卷,《聖惠》,犀角飲子同樣的。)

錢乙附方治瘡疹入眼。

馬屁勃,蛇皮(各半兩),皂角子(十四個)

上入小罐子內,鹽泥固濟,燒存性,研細,溫酒調下一二錢,食後服。(董汲方同。名蛇蛻散。)

白話文:

將蛇蛻放入小罐子中,加入鹽泥固化,燒存其特性,研磨成細粉,用溫酒調和一到二錢,飯後服用。(董汲方相同,名稱為蛇蛻散。)

錢乙又方,治瘡疹入眼成翳。

栝蔞根(半兩),蛇皮(二錢)

上同為細末。用羊子肝一個,批開入藥末二錢,麻纏定,米泔煮食,頻與食之。未能食肝,與乳母多食。

董汲方同,名真珠散。仍云:少小未能食,即羊肝令熟,研和為丸如黃米大。以米泔下十丸,或乳上與亦可,日三服。

白話文:

董汲用的藥方稱之為「真珠散」,他說:小孩子不能吃飯的時候,就用羊肝煮熟研磨,做成像黃米般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每次十丸,或用乳汁送服也可以,一天服用三次。

錢乙又方

上用蟬殼末,水煎羊子肝湯調服二三錢。凡痘瘡才欲著痂,即用酥或面油不住潤之,可揭即揭去。若不潤及遲揭,瘡痂硬即隱成瘢痕。

白話文:

在水煎、放入羊肝湯汁烹煮而成的蟬殼末水中,加入兩三錢的分量服用。凡是痘瘡即將結痂時,就使用奶油或麵粉油不停的潤滑它,一旦可以揭除就馬上揭除。如果不潤滑或是太晚揭除,痘瘡硬結之後就隱藏成疤痕。

張渙,決明丹方,治疹痘瘡後毒氣入眼。

決明子,密蒙花(各一兩),青葙子,車前子,川黃連(去須),羚羊角(屑者半兩)

白話文:

決明子、密蒙花各一兩、青葙子、車前子、川黃連(去除須子),羚羊角(切成屑者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煮羊肝一具,切破同諸藥搗一二百下,如黍米大。每服十粒,荊芥湯下,乳食後。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成細末,煮一具羊肝,切碎,和所有藥材一起搗一百至兩百次,搗至像黍米大小。每次服用十粒,用荊芥湯送服,在喝完乳製食物後服用。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

張渙,護目膏方,截斑毒入眼。

黃柏(蜜炙),綠豆,紅藍花(各一兩),甘草(半兩,生用)

白話文:

黃柏(蜂蜜炙烤過的),綠豆,紅藍花(各一兩),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搗羅為細末,研勻,用好脂麻油調如薄膏。從耳前眼眥外塗之,時時用。

《惠濟論》,威靈散,治小兒斑瘡,雀目,眼生翳障遮瞞。

威靈仙,仙靈脾,甘草(炙),茯苓,子芩,青葙子,大青,芍藥,大黃(蒸)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獖豬膽二個,批開摻藥末在內,麻皮纏,米泔煮熟,放冷吃。

白話文:

上好的藥材要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再配上兩個豬膽,將豬膽剖開後,將藥粉填入,用麻繩綁緊,最後用米湯煮熟,放涼後食用。

《良方》治小兒豌豆瘡入目,痛楚,恐傷目。

上用浮萍陰乾。每服一二錢,隨兒大小,以羊子肝半個入盞子內,以杖子刺傷爛,投水半合,絞取肝汁調下,食後服。不甚者,一服瘥。已傷目者十服瘥。邢州杜醫用此藥,前後效者甚多。

白話文:

取浮萍 陰乾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劑量可根據兒童的大小調整),將半個羊肝放入茶杯中,用筷子將羊肝刺破搗爛,加半杯水攪拌後,再用紗布絞取肝汁和藥粉混合服用,服用時間在飯後。病情不嚴重的,一劑即可治癒,若已傷及眼睛的,服用十劑即可治癒。邢州的杜醫生用此藥方治癒了許多病人。

《疹痘論》,蕤仁散

蕤仁(去灰,炙),黃芩,梔子仁,黃連,黃柏皮,川升麻,甘草(炙。各一兩)

白話文:

蕤仁(去除灰塵,烘烤),黃芩,梔子仁,黃連,黃柏皮,川升麻,甘草(烘烤。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量兒大小。如生翳障重者,兼密蒙花散。

《疹痘論》,密蒙花散方

密蒙花(三兩,別為末),井泉石,青葙子,決明子,車前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密蒙花散半錢末與蕤仁散半錢相和合,羊肝一片切破,摻藥末在肝內,濕紙裹,火煨令熟。空心量力食,翳膜退即止服。

白話文:

將它搗成粉末。將密蒙花粉末半錢和蕤仁粉末半錢混合在一起,切碎一塊羊肝,將藥粉塞入肝臟內,用濕紙包起來,用火煨熟。空腹時根據自己的體質食用,翳膜退了就停止服用。

《活人書》,決明散,治疹痘瘡入眼方。

決明子,赤芍藥,甘草(炙。各一分),栝蔞根(半兩)

上搗羅為末。每服半錢,蜜水調下,逐日三服。

《活人書》,撥雲散,治疹痘瘡入眼及生翳方。

上用桑螵蛸真者一兩,炙令焦,細研,搗羅為細末。入麝香少許,令勻。每服一錢,生米泔調下,臨臥服。

白話文:

取上等的桑螵蛸一兩,用火烤至焦黑,然後研磨成細末。再加入少許麝香,拌勻。每次服用一錢,用生米泔調和後,在睡前服用。

《活人書》,通聖散,治疹痘瘡入眼及生翳方

菊花(如無,只甘菊花代之,然不如白菊),綠豆皮,穀精草(去根。各一兩)

白話文:

白色菊花(如果沒有,可以用甘菊花代替,但效果不如白色的菊花),綠豆皮,穀精草(去掉根部。各一兩)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用一大錢,乾柿一個,生粟米泔一盞,共一處煎,候米泔盡,只將乾柿去核與食之。

白話文:

將柿子搗碎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的柿子末,加上一個去核的乾柿和一碗生粟米泔,一起煎煮,等到粟米泔煮乾,只將去核的乾柿吃掉。

不拘時候,一日可吃三枚。日淺者,五七日可效。遠者,半月餘。

《聚寶方》,泉石散,治小兒風熱攻眼,及斑瘡入眼。

井泉石(先為末,再研、水飛),蟬殼,蛇皮,甘草(三味炙。以上各一兩)

上四味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蜜水調下。忌油膩。

《劉氏家傳》小兒目中痘瘡成翳方。

大黃(炒為細末,挑二錢),水銀(半錢)

上用男人津唾化水銀為泥,次入大黃末,方入冷水調塗腮上。如干時,用水濕之。極效。

《劉氏家傳》治眼昏澀,赤脈侵睛,淚多或作翳障。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黃芩,大黃,芥菜子(各二錢半),當歸,元參,甘草(炙),木賊,蟬殼(去足),珍珠(末),決明子(炒。各半兩),荊芥穗,川白芷蒼朮(用米泔汁浸一宿,焙乾。各二兩),羌活(一兩)

白話文:

羚羊角(磨成粉末)、黃芩、大黃、芥菜子(各二錢半)、當歸、元參、炙甘草、木賊、蟬殼(去掉足部)、珍珠(研末)、炒決明子(各半兩)、荊芥穗、川白芷、蒼朮(用米泔汁浸泡一晚,焙乾。各二兩)、羌活(一兩)

上件為末。煉蜜為丸如蟬子大。每服一丸,食後用荊芥湯嚼下。小兒斑瘡眼,看兒大小加減,用蟬殼湯化下,食後服。

白話文:

將上件藥材磨成細末,然後用蜂蜜調製成如蟬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荊芥湯送下。如果是小兒患有斑瘡眼,則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加減用量,並用蟬殼湯送服,在飯後服用。

《張氏家傳》治孩子痘瘡入眼。

蕤仁,桃仁杏仁(各七個,皮尖次入),膩粉,龍腦,硇砂,牙硝(各一錢,研極細)

白話文:

蕤仁、桃仁、杏仁(各7個,連皮算在內),膩粉、龍腦、硃砂、牙硝(各1錢,研磨至極細膩)。

上用白砂蜜調末,炙三次收之。每用一粟米點立效。

《張氏家傳》治小兒麩痘瘡入眼,昏暗翳膜遮障。金花散

黃連(去須),菊花,枸杞子(各一兩),牛蒡子(煅,炒,半兩),甘草(三分,炙)

白話文:

黃連(去掉根須),菊花,枸杞子(各一兩),牛蒡子(煅燒,炒至半兩),甘草(三分,炙烤過)

上件搗,羅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下。不計時候服。

《張氏家傳》治小兒斑瘡入眼。

黃連,菊花,密蒙花(各半兩),蛇皮(一條,燒灰存性),甘草(炙,一分)

上件為散,煉蜜丸如綠豆大。冷綠豆湯下五丸、十丸加減用。

《張氏家傳》治小兒斑瘡入眼。蛇蛻

蛇蛻皮,馬屁勃,皂角(不蚛者),穀精草

上四味各秤等分,同入瓦藏瓶內,用鹽泥固濟,木炭燒令通赤,出於地坑子內出火毒,候冷取出,細研為末。每服一字,溫米泔調下。

白話文:

把上邊四味藥材各稱等分,一起放入瓦製的密封罐中,用鹽泥將罐口密封好,用木炭燒至通紅,然後把密封罐放入地坑子內,讓罐子接受火的毒氣,待冷卻後取出,將藥材細細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的分量,用溫熱的米湯送服。

《莊氏家傳》,樺皮散,治小兒斑瘡入眼及裹黑睛。

樺皮,頭髮,蛇蛻(各半兩)

上細銼,淨器內點火燒之,候煙盡,研細。每服半錢,煎黑豆湯,入酒三滴調下,日五服。

白話文:

將上好的銼刀磨得鋒利,用乾淨的器皿點火燒之,等到煙完全燒盡後,將其研磨得非常細膩。每次服用半錢,用黑豆湯煎煮後,加入三滴酒攪拌均勻,每天服用五次。

《莊氏家傳》又方

上用蠶沙燒灰為末。每服一錢,以米泔研生綠豆七粒調下,每夜一服,病去即止。

白話文:

將蠶沙燒成灰,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研磨生綠豆七粒調和,每晚服用一次,病症消失即可停止服用。

《莊氏家傳》,斑瘡入眼方,。

上用黃芩為末,臘月內黃牛膽內,就吊於北陰中,旋丸綠豆大。曲湯下五丸,只一服退。隔年者,三服至五服。三年外者,不醫。

白話文:

將黃芩磨成粉末,在臘月裡儲存於黃牛的膽囊內,並將膽囊吊掛在陰暗的北處,將粉末做成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服用五顆藥丸,搭配曲湯服用,只要服用一次即可退燒。如果發燒已經超過一年了,需要服用三到五次;如果發燒已經超過三年了,則無法用此方法治療。

《王氏手集》:小兒瘡疹入眼方。

地骨皮,鹽豉(等分,於新瓦上焦)

上為末。每服一錢,陳粟飲調下,日三服。神妙。

善化陶宰治小兒斑瘡入眼。

上用一鱔魚,以針刺血貯器內,點入眼即愈。甚佳。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斑瘡入眼方。

斑瘡入眼莫尋常,熱氣流來到此方。鶴頂一膏能取效,時間病退號醫王。

黃芩散(謂塗藥如鶴頂)

黃芩,山梔子,黃丹(各等分)

上件為末。用牛蒡子葉杵汁調塗在頂門。

長沙醫者丁安中傳治斑瘡翳障,眼不見光明。宜服,蟬蛻散如睛爆破不可醫)

蟬蛻(去土),蛇蛻(炙),川升麻(洗),蒺藜(炒,去角),黃連(炒),穀精草,大青葉,仙靈脾,威靈仙,井泉石(各半兩),硃砂(研),螺粉(各一分)

白話文:

蟬蛻(去掉泥土),蛇蛻(烤炙過),川升麻(洗淨),蒺藜(爆炒,去掉刺),黃連(炒過),穀精草,大青葉,仙靈脾,威靈仙,井泉石(各半兩),硃砂(研磨成粉末),螺粉(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蜜水調下。大人、小兒加減服。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斑瘡入眼。甘菊花散

甘菊花,穀精草,石決明(各等分)

上件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乾柿子一個,同煎至七分,只服乾柿,細嚼服。

白話文:

將上方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杯水,再加入一個乾柿子,一起煎煮至七分熟,再只服用乾柿子,細細品嚐再吃下。

《聖惠》灸法:小兒斑瘡入眼,灸大杼二穴各一壯,項後第一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陷者中,炷如小麥大。

白話文:

《聖惠》關於灸法的記載:如果兒童出麻疹,併發症波及到眼睛,就在大杼穴各灸一壯,大椎穴以下第一節椎骨下的兩旁各一寸半處,找到凹陷的地方,施灸,灸炷的大小像小麥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