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女科要旨》~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金匱方論一十一首

小柴胡湯大承氣湯(俱見《傷寒論》)

白話文:

小柴胡湯和大承氣湯(皆出自《傷寒論》)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白話文:

三兩當歸、五兩生薑和一斤羊肉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若寒多,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如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白話文:

如果寒氣較多,就再加入生薑,總量要達到一斤;疼痛嚴重而且有嘔吐的人,則再加入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如果加入生薑,也跟之前一樣,用五升水來煮,煮到只剩下三升二合再服用。

歌曰:腹痛脅疼(腹脅皆寒氣作主,無復界限,里)急不堪,(是內之榮血不足,致陰氣不能相榮而急。)羊斤姜五蜀歸三,於今豆蔻香砂法,可笑醫盲授指南。

白話文:

歌訣說:腹部疼痛、肋部疼痛(腹部和肋部都以寒氣為主,沒有界限,在裡面)難以忍受,(是內部血液不足,導致陰氣不能相互滋潤而疼痛。)治療方法是使用羊歸、斤歸、姜歸、蜀歸、歸三,現在的豆蔻砂仁法,可笑的是醫生盲目地指引。

(次男元犀)按:方中當歸行血分之滯而定痛,生薑宣氣分之滯而定痛,亦人所易曉也。妙在羊肉之多,羊肉為氣血有情之物,氣味腥羶濃厚,入咽之後,即與濁陰混為一家,旋而得當歸之活血,而血中之滯通;生薑之利氣,而氣中之滯通;通則不痛,而寒氣無有潛藏之地,所謂發透之,而後攻之者也。苟病家以羊肉太補而疑之,是為流俗之說所囿,其中蓋有命焉,知幾者即當婉辭而去。

白話文:

次男元犀說:這個方劑中的當歸可以通血分中的鬱滯,緩解疼痛,生薑可以通氣分中的鬱滯,緩解疼痛,這是一般人都能理解的。但是,這個方劑的妙處在於羊肉用量很多。羊肉是具有氣血的活物,氣味濃烈,腥香,進入咽喉之後,就會與體內的陰寒混為一體,然後再用當歸活血化瘀,讓血液中的鬱滯通暢;再用生薑利氣化濕,讓氣中的鬱滯通暢。鬱滯通暢了,疼痛自然也就消失了,體內的寒氣也就沒有藏身之所了,這就叫做「發透了,然後再攻克它」。如果病人認為羊肉太補而對這個方劑產生懷疑,那是被世俗的流言所限制了,其中肯定有緣分在內,懂得這些的人就應該婉言謝絕。

枳實芍藥散

枳實(炒令黑,勿太過),芍藥(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大麥粥下之。

歌曰:滿煩不臥腹疼頻,枳實微燒芍等平;羊肉湯方應反看,(彼治不煩不滿之虛痛,此治煩滿之實痛。)散調大麥(粥)穩而新。

白話文:

傷寒或霍亂患者,滿腹疼痛則不能睡眠,可以服用枳實、芍藥等藥物來緩解病情。但是,如果患者食用羊肉湯,則可能導致病情加重。此時,應服用大麥粥來緩解病情。

(長男蔚)按:枳實通氣滯,芍藥通血滯,通則不痛,人所共知也。妙在枳實燒黑,得火化而善攻停積;下以大麥粥,和肝氣而兼養心脾;是行滯中而寓補養之意,故癰膿亦主之。

白話文:

(長男蔚)說:枳實可以通氣滯,芍藥可以通血滯,氣血通暢則不痛,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妙就妙在枳實燒黑,經過火化後能很好地攻散積滯;再用大麥粥做引,既和肝氣,又能養心脾;這是在通滯的同時兼顧補養之意,所以癰疽膿腫也能用它來治療。

大黃(三兩),桃仁(二十個),䗪蟲(二十枚,去足,熬)

白話文:

大黃(150克),桃仁(20顆),䗪蟲(20條,去除足部,熬製)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斤,煮一丸,取八合頓服之,瘀血下如豚肝。(各本略異。)

歌曰:臍中著痛瘀為殃,廿粒桃仁三兩黃,更有䗪蟲二十個,酒煎大下亦何傷?

(次男元犀)按:產婦腹痛,服枳實、芍藥而不愈者,為熱灼血乾,而為停瘀,其痛著於臍下,宜用此湯。方中大黃、桃仁之推陳下瘀,䗪蟲之善攻乾血,人盡知之。妙在桃仁一味,平平中大有功力。蓋血已敗而成瘀,非得生氣不能流通,桃得三月春和之氣,而花最鮮明似血,而其生氣皆在於仁,而味苦又能開泄,故直入血中而和之散之,逐其舊而不傷其新也。

白話文:

(次男元犀)附註:產婦腹痛,服用枳實、芍藥但沒有好轉,那是因為熱氣灼燒血液變得乾燥,瘀血堵塞,疼痛集中在臍下,就適用這個湯藥。方劑中大黃、桃仁可以推動舊血並排除瘀血,䗪蟲善於攻克乾燥的血,人人都知道。巧妙之處在於桃仁這一味藥材,看似平平無奇,卻有很強的功效。因為已經敗壞變為瘀血,不能得到生氣就無法流通,桃子吸收了三月春天的和煦之氣,而桃花生氣勃勃,與血液顏色相近,其生氣都集中在果實中,而其味道苦澀又能疏通,所以可以直接進入血液中將其調和、分散,排出舊血而不傷害新血。

陽旦湯,即桂枝倍桂增附。坊本謂加黃芩者,未知《傷寒論·太陽篇》中已明其方也。孫真人及各傢俱誤。(桂枝湯見《傷寒論》。)

白話文:

陽旦湯,就是桂枝的劑量加倍,再增加附子。市面上的版本說加黃芩,不知道《傷寒論·太陽篇》內已經清楚說明方子了。孫真人及各家都誤會了。(桂枝湯見《傷寒論》。)

竹葉(一把),葛根(三兩),防風桔梗,桂枝,人參甘草(各一兩),附子(一枚,炮),生薑(五兩),大棗(十五枚,劈)

白話文:

竹葉(一把),葛根(150公克),防風、桔梗、桂枝、人參、甘草(各50公克),附子(一枚,已炮製),生薑(250公克),大棗(15枚,劈開)

上十味,以水一斗,煎服二升半,分溫三服,溫復取微汗。頭項強,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藥,揚去沫;嘔者,加半夏半升洗。

白話文:

以上十味藥物,加入一斗水煎藥,煎好後服用二升半,分成溫熱的三碗,喝完後要溫暖蓋被睡覺,讓身體微微出汗。如果頭痛或頸部僵硬,則加入一枚大附子,將附子破成豆子大小,一起煎藥,煎好後把藥渣上的浮沫去除;如果有嘔吐的症狀,則加入半夏半升,清洗乾淨後加入藥中一同煎服。

歌曰:喘熱頭疼面正紅,(勢欲成痙。一兩)防桔桂草人參同;(同用一兩。)葛根(三兩)、生薑(五兩)、附枚一;棗十五枚竹葉(一把)充。

白話文:

歌訣說:氣喘、發熱、頭痛、臉色鮮紅(症狀嚴重恐將抽搐),應預防並使用桔梗、桂枝、人參、草人參;葛根(三兩)、生薑(五兩)、附子一枚、紅棗十五枚、竹葉一把。

加減歌曰:頭項強者大附抵,以大易小不同體;若為氣逆更議加,半夏半升七次洗。

程云來云:症中未至背反張,而發熱、面赤、頭痛,亦風痙之漸。故用竹葉主風痙,防風治內痙,葛根療剛痙,桂枝治柔痙,生薑散風邪,桔梗除風痹,辛以散之之劑也。又佐人參生液以養筋,附子補火以致水,合之甘草以和諸藥,大棗以助十二經;同諸風濟,則發中有補,為產後中風之大劑也。

白話文:

程雲來說:產後中風的症狀還沒有發展到背部反張,但是已經出現了發熱、臉紅、頭痛等症狀,這也是風痙逐漸加重的徵兆。因此,使用竹葉來治療風痙,防風來治療內痙,葛根來治療剛痙,桂枝來治療柔痙,生薑來散風邪,桔梗來消除風痹,這些都是辛散的藥物。另外,再加入人參來生津養筋,附子來補火引水,甘草來調和諸藥,大棗來幫助十二經脈;與其他祛風藥物合用,則發中有補,是產後中風的良藥。

竹茹石膏(各二分),桂枝(一分),白薇(一分),甘草(七分)

白話文:

生竹茹、石膏(各半兩),桂枝(半兩),白薇(半兩),甘草(一兩四錢)

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歌曰:嘔而煩亂乳中虛,(謂乳子之時,氣虛火勝,內亂而上逆也。)二分石膏與竹茹,薇桂一分加草七,(分)棗丸飲服效徐徐。

白話文:

有一首歌謠中說:「嘔吐煩躁是因為母乳虛寒」,(這是指小孩哺乳期間,身體氣虛火氣盛,內臟之氣混亂而逆流而上。)「二分石膏與竹茹,加一分魏菊和木桂,再加七分草果,混合後製成丸劑服用,效果慢慢就會出現。」

加減歌曰:白薇退熱絕神異,有熱倍加君須記。柏得金氣厚且深,葉葉西向歸本位;實中之仁又鎮心,煩喘可加一分餌。(解見本論)

白話文:

加減歌訣裡說:白薇退熱的作用非常神奇,遇到發熱的症狀應該加倍使用,您一定要記住。柏樹得到金氣的滋養,樹幹厚而深沉,葉子都朝著西部生長,回歸本位。柏樹果實中的仁還能鎮靜安神,煩躁喘息的症狀可以使用一分(1.8克)的劑量。(詳細的解釋請參閱本論)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湯見《傷寒論》。再加甘草、阿膠各二兩是也。)師云:產後下利虛極者,此主之。

白話文:

白頭翁加上甘草、阿膠的湯劑:(這個方劑見於《傷寒論》。再加甘草、阿膠各二兩就是了。)老師說:產後腹瀉、身體極度虛弱的人,用這個方子為主。

歌曰:白頭湯已見前歌,二兩阿膠甘草和;產後利虛成極症,滋(阿膠救其陰,)而且緩(甘草緩其急,)莫輕過。

白話文:

歌訣說:治療白頭湯,前面已經有歌訣介紹,需要用兩錢阿膠、甘草來調和。產後的婦女體質虛弱,形成嚴重的疾病,用阿膠來滋補陰分,用甘草來緩和急症,千萬不要輕忽。

(次男元犀)按:凡產後去血過多,又兼下利亡其津液,且為陰虛無疑。茲云虛極,理宜大補,然歸、芎、芍、地則益其滑而下脫,參、朮、桂、耆則動其陽而上逆,皆為禁劑。須知此虛字,指陰虛而言,與少陰症陰氣欲絕同義。少陰症與大承氣湯急下以救陰,與此症與白頭翁湯大苦以救陰同義。

白話文:

(次子元犀)說:凡是產後失血過多、加上腹瀉,津液損耗殆盡,肯定是陰虛無疑。現在說虛極,道理上應該大力補益,但歸、芎、芍、生地黃這些藥物,會讓陰虛病情更加滑脫,黨參、白朮、桂枝、黃耆則會讓陽盛的病情更加逆上,都是禁用的藥物。要知道這個「虛」字,是指陰虛而言,與少陰症陰氣欲絕是同義詞。少陰症用大承氣湯急下以救陰,與這症候用白頭翁湯大苦以救陰是同義詞。

此法非薛立齋、張景岳、李士材輩以甘溫為主、苦寒為戒者所可窺測。尤妙在加甘草之甘,合四味之苦,為苦甘化陰法;且久痢膏脂盡脫,脈絡空虛,得阿膠之滋潤,合四味之苦以堅之,則源流俱清而痢自止。

白話文:

這種方法不是薛立齋、張景嶽、李士材這些以甘溫為主,以苦寒為戒的人所能理解的。它的妙處在於,加入甘草的甘味,配上其他四味藥的苦味,形成苦甘化陰的方法;而且久痢會導致膏脂完全脫落,脈絡空虛,加上阿膠的滋潤,配合其他四味藥的苦味來堅固脈絡,那麼病源和病流都可以清除乾淨,痢疾自然就會停止。

千金三黃散

黃芩(一兩),苦參(二兩),乾地黃(四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多利下蟲。

千金內補當歸建中湯

當歸(四兩),桂枝,生薑(各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一日令盡。若大虛,加飴糖六兩,湯成納之於火上,暖令飴消;若去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味,湯成納阿膠。若無當歸,以川芎代之;若無生薑,以乾薑代之。

白話文:

把六味藥材,加入一斗水,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溫熱服用,一天內服完。若體虛,加六兩飴糖,在湯煎煮完成後,放在火上加熱,讓飴糖融化;若因失血過多,崩漏內衄不止,加六兩地黃、二兩阿膠,共八味藥,湯煎煮完成後,加入阿膠。若沒有當歸,用川芎代替;若沒有生薑,用乾薑代替。

門人問曰:《金匱》外尚有可行之法否?

曰:若能熟讀而得其精微,任產後之病變百出,無難一舉而安之。若逐症而分治之,即千百方尚有遺漏,如《嵩崖尊生》、《東醫寶鑑》,臚列可謂詳矣,試問能愈一症否乎?然而鍾期老矣,古調獨彈奚為乎?不得已而從俗尚,遂於坊刻各種,擇出二十三種,雖云淺率,卻不離經,亦姑錄之於下。

白話文:

御醫說:如果能熟讀這本書並掌握其中的精華,不管產後出現什麼樣的病症變化,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治好它。如果逐個症狀分別治療,即使有一千種、一萬種方法,還是會有遺漏。像《嵩崖尊生》、《東醫寶鑑》這樣的書,所列舉的內容可以說是非常詳細了,但請問能治好所有的症狀嗎?然而,鍾期老了,獨自彈奏古調又有什麼用呢?不得已,只好順應世俗,從坊間刻印的各種書籍中選出二十三種,雖然膚淺,但沒有違背正統,也姑且把它們記錄在下面。

王叔和曰:產後脈,寸口洪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又曰: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朱丹溪曰:胎前脈當洪數,既產而脈仍洪數者死。又曰:胎前脈細小,產後脈洪大者多死。《濟生產經》曰:胎前之病,其脈貴實;產後之病,其脈貴虛;胎前則順氣安胎,產後則扶虛消瘀,此其要也。《脈要》曰:欲產之脈,必見離經,或沉細而滑,夜半覺痛,來朝日中必娩。

白話文:

王叔和說:產後脈搏尺脈洪大、疾速、不調和的會死亡,脈搏沉細附着在骨骼上不斷出現的是能活下去的。又說:脈搏沉細滑潤的是能活下去,脈搏洪大實大堅硬急迫的是會死亡。朱丹溪說:懷孕前的脈搏應當洪大且快,生產後脈搏仍然洪大且快的是會死亡。又說:懷孕前的脈搏細小,生產後脈搏洪大的是大多數會死亡。《濟生產經》說:懷孕前的疾病,脈搏貴實;生產後的疾病,脈搏貴虛;懷孕前要順氣保胎,生產後要扶助虛弱消散瘀血,這都是重點所在。《脈要》說:想要生產的脈搏,必定與妊娠期間不同,或沉細而滑潤,半夜會感到疼痛,第二天日中午必定會分娩。

新產之脈,緩滑為吉;若實大、弦急,近乎無胃凶危之候;或寸口澀疾不調,惡症立見;惟宜沉細附骨不絕,雖劇無恙。《大全》曰:產後飲熱童便一盞,不得便臥,宜閉目而坐須臾,上床宜仰臥,不宜側坐,宜豎膝,不宜伸足,高倚床頭,厚鋪被褥,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致賊風;以醋熏鼻,或用醋炭,更燒漆器,頻以手從心擀至臍下以防血暈、血逆。如此三日,不問腹痛不痛,以童便和酒服五七次。

白話文:

剛生產後的脈象,柔和而滑順者吉祥;若脈象實大、緊繃且急促,則接近沒有胃氣的兇險徵兆;或寸口脈澀、急、不調,惡症立即出現;唯獨適宜的沉細,附著於骨頭之脈搏不斷,即使病情嚴重也不會出問題。

《大全》中提到:產後喝一杯熱童便,不要立即就躺下,應該閉上眼睛坐一會兒。上牀時宜仰臥,不宜側臥,宜屈膝,不宜伸直雙腳。高高靠在牀頭,厚厚地鋪上被褥。遮圍四面牆壁,使沒有空隙,避免賊風侵襲。用醋燻鼻子,或用醋炭,再燒漆器,經常用手從心臟推按到肚臍下方,以防止血暈、血逆。這樣做三天,不論是否有腹痛,將童便和酒混合服用五到七次。

酒雖行血,亦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能令血暈。宜頻食白粥,漸食羊肉、豬蹄少許,仍慎言語、七情、寒暑、梳頭、洗足,以百日為度。若氣血素弱者,不計月日,否則患手、足、腰、腿痠痛等症,名曰褥勞,最難治療。初產時,不可問是男是女,恐因言語而泄氣,或以愛憎而動氣,皆能致病。

白話文:

雖然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也不可過量飲用,以免血液流入四肢,導致血暈。產婦應經常食用白粥,並逐漸食用少量的羊肉、豬蹄,仍要注意言語、情緒、寒暑、梳頭、洗腳,以百天為期。如果氣血虛弱的人,則不限時間,否則,患有手、足、腰、腿痠痛等症,稱為褥勞,是最難治療的。產婦在生產時,不可詢問是男生還是女生,以免言語而泄氣,或因愛憎而動氣,皆能致病。

不可獨宿,恐致虛驚;不可刮舌,恐傷心氣;不可刷齒,恐致血逆;須氣血平復,方可治事。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嶽,可不戒哉?!《產寶新書》曰:產後血氣暴虛,理當大補,但惡露未盡,用補恐致滯血,惟生化湯行中有補,能生又能化,其方因藥性功用而立名也。產後血塊當消,而又必隨生其新血,若專用消,則新血受削;專用生,則舊血反留。

白話文:

  1. 生產後不可獨自睡覺,以免受到驚嚇。
  2. 生產後不可刮舌,以免傷及心氣。
  3. 生產後不可刷牙,以免引起血逆(牙齦出血)。
  4. 生產後必須等到氣血平復後,才能處理事務。
  5. 產後身體虛弱,容易生病,不可不謹慎小心。
  6. 《產寶新書》說:產後血氣大虛,理當大補,但惡露未盡,用補藥恐致滯血,惟生化湯行中有補,能生又能化,其方名乃根據藥性功用而定。
  7. 產後血塊當消,但又必須同時生出新血,如果專用消血藥,則新血會被削弱;如果專用生血藥,則舊血反而會留下。

考諸藥性,芎、歸、桃仁三味,善攻舊血,驟生新血;佐以黑薑、炙草,引三味入於肺肝,生血利氣;五味共方,行中有補,實產後聖藥也。

白話文:

若以藥性來探討,川芎、當歸、桃仁三味藥物,很適合用來治療產後瘀血,並促進新血的生成;混合黑薑、炙甘草,將三味藥引導進入肺部和肝臟,促進生血和氣血運行;這五味一併配方,有補有行,確實是婦女產後滋補的良藥。

(長孫男心典稟)按:產婦胞衣一破,速煎一貼,候兒頭下地即服,不拘半產、正產,雖平安少壯婦無恙者,俱服一二劑,以消血塊而生新血,自無血暈之患。若胎前素弱,至產後見危症,不厭頻服,病退即止;若照常日服一劑,可扶將絕之氣血也。如血塊痛,加肉桂三分,紅花三分,益母草五錢。

白話文:

(長孫男心典稟)按:產婦的胎盤一破裂,立即煎一帖藥,等到胎兒的頭部降到產道後服用,不論是早產還是足月產,即使是平安順產的健康婦女,也都要服用一兩劑藥,以消除血塊和生新血,自然不會有血暈的毛病。如果產婦在懷孕期間體質虛弱,產後出現危重症狀,可以多次服用,直到症狀消失為止;如果按規律服用一劑藥,可以扶助將要衰竭的氣血。如果出現血塊疼痛,可以加入肉桂三分、紅花三分、益母草五錢。

如產後勞甚血崩,形色虛脫,加人參三、四錢。如汗出氣促,人參倍加。

《大全》曰:產後血暈者,由敗血流入肝經,眼生黑花,頭目旋暈,不能起坐,昏悶不省人事,謂之血暈。此血熱乘虛,逆上凌心,故昏迷不省,氣閉欲絕也,服童便最好。陳良甫曰:產後瘀血崩心,因分娩後不食童便,以致虛火炎上也。用鹿角燒灰,童便調下即醒,此物行血極效。

白話文:

《大全》說:產後血暈,是生產後,因血流入肝經,以致眼生黑花,頭目旋暈,站不起來坐不起來,像昏迷了一樣,這就是所謂的血暈。這是血熱乘虛,往上衝向心臟,所以昏迷不醒,氣息也微弱了。這時最好是服用童便。陳良甫說:產後瘀血會衝向心臟,就是因為生產後沒有喝童便,導致虛火上升。使用鹿角燒成灰,用童便沖服就能甦醒,這味藥能有效活血。

又用五靈脂半生、半熟,名獨行散;又用返魂丹,即益母丸也。崔氏曰:產婦分娩訖,將秤錘或黃石子入炭中,燒令通赤,置器中,於床前以醋沃之,可除血暈,時作為佳。或先取釀醋以塗口鼻,仍置醋於旁,淬火炭使聞其氣。又一法,燒乾漆,令煙燻產母之面,即醒;如無干漆,舊漆器燒煙亦炒。

白話文:

用一半生、一半熟的五靈脂,取名為「獨行散」;再用返魂丹,就是益母丸。崔氏說:產婦分娩完畢,將秤錘或黃石子放入炭火中,燒至通紅,置於器皿中,在牀前用醋澆灌,可以去除血暈,當時做成佳品。或先取釀醋塗於口鼻上,仍將醋置於旁邊,淬火炭使其聞到氣味。還有一種方法是,燒乾漆,使煙燻產婦的臉,就會清醒;如果沒有乾漆,舊漆器燒煙也會起到作用。

單養賢曰:產後寒氣上攻則心痛,下攻則腹痛。並血塊者,宜服生化湯加桂末,止加吳茱萸、姜三片助血;若獨用諸熱藥攻寒,其痛難止,其血未免來多,以傷產母也。《產寶百問》曰:產後四肢浮腫,由敗血乘虛停積,循經流入四肢,留淫日深,腐壞如水,故令面黃,四肢浮腫。

白話文:

單養賢說:產後寒氣上沖則心痛,下沖則腹痛。同時伴有血塊的,宜服用生化湯加桂末,止加吳茱萸、生薑三片來幫助行血;如果單獨使用熱藥攻寒,疼痛難以停止,其出血難免過多,以至於傷害產婦。《產寶百問》說:產後四肢浮腫,由敗血乘虛停積,沿著經絡流入四肢,留淫日深,腐敗如水,所以導致面黃,四肢浮腫。

醫人不識此症,作水氣治之,凡治水多用導水藥,極虛人產後既虛,又以藥虛之,是謂重虛,多致大狂,服小調經散,行血腫消則愈。朱丹溪曰:產後腫,必用大補氣血為主,少佐蒼朮茯苓,使水自利。薛立齋曰:前症若寒水侮土,宜養脾肺;若氣虛浮腫,宜益脾胃;若水氣浮腫,宜補中氣。

白話文:

如果醫生不認識這種症狀,就當作水氣來治療,通常用藥來導出水分,但極度虛弱的人在產後已經很虛弱了,再加上用藥虛弱,這就叫「重虛」,很容易導致嚴重的大狂亂症,服用小調經散,行血腫消除了就痊癒了。朱丹溪說:產後腫脹,一定要以大補氣血為主,少佐蒼朮、茯苓,讓水自然消退。薛立齋說:前面症狀如果是寒水侵犯脾胃,應該滋養脾肺;如果是氣虛浮腫,應該益氣健脾胃;如果是水氣浮腫,應該補益中氣。

又曰:產後浮腫或兼喘咳,脈沉細無力,此命門火衰,脾土虛寒,八味丸主之。吳蒙齋曰:新產後傷寒,不可輕易發汗。或產時有傷力發熱;去血過多發熱;有惡露不去發熱;有三日蒸乳發熱;有因勞動、飲食停滯發熱,狀類傷食;要在仔細詳辨,切不可發汗。大抵產後大血空虛,汗之則變,筋惕肉瞤,或鬱冒昏迷,或搐搦,或便秘,其害非輕。

白話文:

又說:產後浮腫或兼喘咳,脈搏沉細無力,這是因為命門火衰,脾土虛寒,可用八味丸治療。吳蒙齋說:新產後傷寒,不可輕易發汗。或者產時有用力過度而發熱;失血過多發熱;惡露不去發熱;產後三日蒸乳發熱;因勞動、飲食停滯發熱,類似於傷食;要仔細辨別,切不可發汗。總之,產後大血空虛,發汗就會變證,筋惕肉瞤,或鬱冒昏迷,或搐搦,或便祕,其危害不輕。

凡有發熱,宜與四物為君,加柴胡、人參、炮姜最效。蓋乾薑辛熱,能引血藥入血分,氣藥入氣分,且能去惡生新,有陽生陰長之道,以熱治熱,深合《內經》之旨。朱丹溪曰:產後發熱,此熱非有餘之熱,乃陰虛生內熱耳,以補陰藥大劑服之。必用乾薑者何也?曰:乾薑能入肺利氣,入肝經引血藥生血;然不可獨用,與補陰藥同用,此造化自然之妙。

白話文:

凡是發燒的,應該以四物為君藥(即:地黃、當歸、川芎、芍藥),再添加柴胡、人參、炮姜,最為有效。因為乾薑辛熱,能夠引血藥進入血部,引氣藥進入氣部,而且還能消除病邪,生長新氣血;這種以熱治熱的方法,與《內經》的旨意非常符合。朱丹溪說:產後發燒,這種熱不是多餘的熱,而是陰虛生出來的內熱,應該服用大量滋補陰分的藥物。為什麼一定要用乾薑呢?因為乾薑能夠進入肺部,起到理氣的作用;能夠進入肝經,引血藥生血;但是不能單獨使用,一定要與滋補陰分的藥物一起使用,這纔是自然造化的妙用。

王節齋曰:婦人產後陰虛,陽無所依,浮散於外,故熱;以四物湯補血,以炙乾姜之苦溫從治,收其浮散之陽以歸於陰也。趙養葵曰:產後大失血,陰血暴亡,必大發熱,名陰虛發熱。此陰字正謂氣血之陰,若以涼藥正治必斃,正所謂症象白虎,誤服白虎必死。此時偏不用四物,有形之血不能驟生,幾希之氣須當急護,宜用獨參湯當歸補血湯,使無形生出有形來,陽生陰長之妙,不可不知也。武叔卿曰:產後陰虛、血弱發熱,四物加茯苓,熱甚加炮姜。

白話文:

王節齋說:婦女產後陰血不足,陽氣失去依靠,浮散在外,所以會覺得發熱;用四物湯來補血,用炙乾姜的辛溫來治療,收斂浮散的陽氣使之歸於陰血。趙養葵說:產後大出血,陰血突然失去,必然會發高燒,稱為「陰虛發熱」。這裡的「陰」正指氣血的陰,如果用涼藥來治療,那麼病人肯定會死,這就是所謂的「症象白虎,誤服白虎必死」。這種情況下,不能偏用四物湯,有形的血不能很快產生,微弱的氣必須立即保護,應該用獨參湯或當歸補血湯,使無形的氣產生有形的血,陽生陰長的神奇效果,不可不知道。武叔卿說:產後陰虛、血虛發熱,四物湯加上茯苓,熱度太高再加炮姜。

此方全不用氣藥,是血虛氣不虛也。加茯苓者,使天氣降而陰自生,陰生則熱自退。熱甚加炒乾姜者,取從陽引陰,亦可從陰引陽。微乎!微乎!郭稽中曰:產後乍寒乍熱者何?曰:陰陽不和與敗血不散,皆令乍寒乍熱也。二者何以別之?曰:時有剌痛者,敗血也;但寒熱無他症者,陰陽不和也。

白話文:

此方的藥物都不用補氣的藥,這是因為血虛但氣不虛。加用茯苓是為了使上焦的陽熱下降,陰液得以生長,陰液生長則熱就會消退。如果熱象特別嚴重,還可以加用炒乾薑,用意是通過陽藥引出陰液,也可以通過陰藥引出陽氣。微妙!微妙!郭稽中說:產後忽冷忽熱是什麼原因?答:陰陽不調和,或者敗血不散,都會引起忽冷忽熱。這兩種情況如何區分?答:有剌痛的是敗血;只有寒熱沒有其他症狀的,是陰陽不調和。

薛立齋曰:人所主者心,心所主者血,心血一虛,神氣不守,驚悸所由來也,當補血氣為主。《產寶百問》曰:產後虛羸,漸成蓐勞,皆由產下虧損血氣所致。須慎起居,節飲食,調養百日,庶保無疾。若中年反難產者,勿論日期,必須調養平復,方可動作;否則,氣血復傷,虛羸之症作矣。

白話文:

薛立齋說:人體以心臟為主,心臟以血氣為主,如果心血虛弱,神氣就會不守,驚悸就可能因此而產生,因此調補血氣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產寶百問》中說:產後身體虛弱,逐漸發展成蓐勞,都是因為生產後虧損了血氣所造成的。產後必須注意起居,節制飲食,並且調養身體一百天,這樣才能保証沒有疾病。如果中年婦女再次生產,無論懷孕多久,都必須調理身體,使之完全康復,纔可以開始活動;否則,氣血又會受到損傷,虛弱的症狀就會出現。

薛立齋曰:蓐勞,當扶養正氣為主。多因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致諸經疲憊,當補脾胃;飲食一進,精氣生化,諸臟有所賴,其病自愈。《產乳集》曰:產後小便不通,腹脹如鼓,悶亂不醒,蓋由未產前內積冷氣,遂致產後尿胞受病。用鹽於臍中填平,用蔥白搗一指厚,安鹽上,以艾炷蔥餅上灸之,覺熱氣入腹內,即時便通神驗。

白話文:

薛立齋說:臥牀休養,應以扶助正氣為主。多因脾胃虛弱,飲食減少,導致全身各經疲憊,應補脾胃;飲食一增加,精氣生成,各臟器纔有所依靠,疾病自然痊癒。《產乳集》說:產後小便不通,腹脹如鼓,精神恍惚,昏迷不醒,大概是由於產前內積寒氣,導致產後膀胱生病。用鹽鋪平在肚臍上,用蔥白搗成一指厚,放在鹽上,用艾灸在蔥餅上灸之,感覺熱氣進入腹內,立即使小便通利,效驗極佳。

朱丹溪曰:有收生不謹,損破產婦尿脬,致病淋漓,用豬羊胞煎湯入藥,參、耆為君,歸、地為佐,桃仁、陳皮、茯苓為使,於極飢時飲之;令氣血驟長,其胞自完,稍緩亦難成功也。《醫暇巵言》曰:女子產育,哺養以乳,乳之體,居經絡、氣血之間也。

白話文:

朱丹溪說:有收生接生不小心,損傷了產婦的膀胱,導致病痛淋漓,可以用豬羊的膀胱煎湯入藥,人蔘、黃芪為主藥,當歸、地黃為輔藥,桃仁、陳皮、茯苓為引藥,在產婦極度飢餓的時候服用。讓氣血迅速增長,膀胱自己就完好如初了,稍一緩慢也難以奏效。《醫暇巵言》說:女子生產後,以乳汁哺養嬰兒,乳汁的形成,是位於經絡、氣血之間的。

蓋自寅時始於手太陰肺經,出於雲門穴(穴在乳上);陰陽繼續以行,周十二經,至丑時歸於足厥陰肝經,入於期門穴(穴在乳下);出於上,入於下,肺領氣,肝藏血,乳正居於其間也。蕭慎齋曰:婦人以血用事,上為乳汁,下為月水;而血之所化,則本於脾胃,飲食之精微運行,而為乳、為經。

白話文:

從寅時開始了手太陰肺經,走出雲門穴(位置在乳房的上面)。陰陽不斷運行,循環十二經,到了醜時回到足厥陰肝經,進入期門穴(位置在乳房的下面)。由上到下運行,肺主氣,肝藏血,乳房正位於其中。蕭慎齋說:婦女以血為本,上面以乳汁滋養,下面以月經排泄;而血的變化,則來自脾胃,飲食中的精微運轉,而形成乳汁和月經。

產後脾胃之氣旺,則血旺而乳多,脾胃之氣衰,則血減而乳少,此立齋通乳汁以壯脾胃滋化源為要也。若不顧脾胃以補氣血,徒從事於通乳之劑,是猶求千金於乞丐而不可得矣。《達生篇》曰:通乳用黃耆一兩,當歸五錢,白芷木通各三錢,以豬蹄湯煎服。薛立齋曰:凡婦人氣血方盛,乳房作脹,或無兒飲,痛脹寒熱,用麥芽二三兩炒熟,水煎服之立消。其耗散血氣如此,何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方中多用之?一云麥芽最消腎。

白話文:

產後脾胃之氣旺盛,則血氣旺盛而乳汁充足,脾胃之氣衰弱,則血氣虛弱而乳汁減少,此為薛立齋通乳汁的理論,以壯脾胃滋補化源為主要目的。如果忽略脾胃而只補氣血,只是單純使用通乳的藥物,就像向乞丐乞求千金一樣,是不可能得到的。《達生篇》中提到:通乳可以使用一兩黃耆、五錢當歸、三錢白芷、三錢木通,以豬蹄湯煎服。薛立齋說:一般婦女氣血正值旺盛,乳房感到脹痛,或者沒有嬰兒哺乳,造成疼痛脹熱,可以使用炒熟的二三兩麥芽,以水煎服,立即可消散。麥芽具有耗散血氣的作用,而脾胃虛弱和飲食不消化的人卻經常使用,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人認為麥芽最能消腎。

若氣血虛而乳汁自出者,宜十全大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