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吐血奇方

白芨不拘多少,研末,每服五分,白水調下。

2. 四生丸

艾葉、扁柏、荷葉、生地等分搗爛丸如彈子大

3. 犀角地黃湯

犀角(二錢) 生地(一錢五分) 赤芍 丹皮(各八分)

4. 黃連石膏湯

黃連黃芩知母、石羔、甘草

飲酒過多衄血,本方加升麻葛根

5. 清涼四物湯

治吐血嘔血

香附(童便浸) 當歸 白芍 生地 黃連 片芩 黃柏 梔子

6. 五味麥冬湯

麥冬、百部、歸身、生地、款冬花、片芩、白芍阿膠、貝母、花粉(各七分)、五味(七粒)、茅根、茜根(各五分)

7. 六味地黃丸

(方見勞症) 治鼻湧不止,急用百草霜擂水塗鼻及龍骨散吹入即止。

小便血症初起,辰砂六一散燈心湯調下(三錢)。

8. 加味五苓散

白朮茯苓(八分)、豬苓澤瀉、牛膝、山梔(各七分)、瞿麥赤芍、歸尾、木通(各六分)、桂(三分)、木香(二分磨)、鬱金、生地(各五分)

9. 加味小薊飲子

生地、小薊滑石通草淡竹葉蒲黃(炒)、藕節當歸、山梔、甘草(炙)、車前、麥冬、陳皮、牛膝

10. 滋陰補腎丸

黃柏知母(各二兩);熟地(三兩);歸身(二兩五錢);牛膝(一兩五錢);茯苓澤瀉(各一兩)蜜丸桐子大。

11. 眩暈

眩暈者,目花黑暗,旋倒其狀,頭眩目閉,身轉耳聾,如立舟車。丹溪曰:「無痰不眩。」此症屬痰居多,痰在上,火在下,火炎動其痰,故作眩暈。經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治法當加制肝之劑為佐使。然有氣虛、血虛挾痰而眩暈者,有傷風寒挾痰而眩暈者,有痰厥眩暈者,有因嘔吐、衄、蔑、崩漏、便血併產後失血過多而眩暈者,有火動痰而眩暈者,各宜推類。氣虛四君子、人參益氣湯,量加川芎菊花天麻

血虛四物湯,加貝母、天麻、秦艽陳皮甘草。傷風寒宜荊芥穗、防風薄荷、天麻、白芷、川芎、南星、白附子半夏。痰飲加減白朮、半夏、天麻湯茶煎散。諸失血過多,大補陰血自愈。吐血即眩暈者,胸中有死血迷閉心竅,而然是宜行血清心自安。產後血暈即要略所謂「新產婦有二症,一曰病鬱冒也,初昏倒不知人,急燒舊漆器熏鼻竅,即蘇隨進十全大補湯,倍人參黃耆,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義也。」火動其痰者,二陳加黃芩蒼朮羌活

挾氣虛者,亦以治痰為主,加補氣降火藥。人肥白而眩者,治宜清痰降火為先,而兼補益之劑。人黑瘦而眩者,治宜滋陰降火為要,而兼抑肝之劑。此治眩暈之大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