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 (4)

1. 治小兒癤諸方

夫小兒腫結。長一寸至二寸。名之為癤。亦似癰熱痛。久則膿潰。捏膿血盡便瘥。亦是風熱之氣。客於皮膚。血氣壅結所成。凡癰癤捏膿不盡。而瘡口便合。其惡汁在裡。雖瘥。終能更發。皆變成瘻也。

白話文:

孩子長了腫塊,長度一到二寸,稱為癤。它類似於癰,也會發熱疼痛。時間長了會化膿破潰,擠出膿和血後就會痊癒。癤也是由於風熱之氣侵入皮膚,導致血氣壅滯而形成的。所有癰癤,如果沒有將膿完全擠出,而傷口又癒合了,那麼惡性的膿汁留在裡面,即使痊癒了,也有可能再次發作,最終變成瘻瘡。

治小兒初生瘡癤。五臟壅熱。宜服大黃散方。

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梔子仁(一分),黃芩(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一分生用)

白話文:

  • 大黃(10克,切碎後略微炒過)
  • 梔子仁(5克)
  • 黃芩(10克)
  • 升麻(10克)
  • 甘草(5克,不經炮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以利為度。

治小兒熱毒氣壅。外攻皮膚生癤。赤腫焮痛。或時煩熱。少得睡臥。犀角丸方。

犀角屑(三分),川升麻(半兩),黃芩(半兩),玄參(半兩),黃耆(半兩銼),人參(半兩去蘆頭),皂莢(一兩去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用),坐拿(半兩),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

白話文:

犀牛角粉(3分) 川升麻(50克) 黃芩(50克) 玄參(50克) 黃耆(50克,切片) 人參(50克,去除根鬚) 皁莢(100克,去皮,塗上酥油烤至微焦,去除果核) 知母(50克) 川大黃(10克,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生甘草湯。下七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以上藥物搗成細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再搗三百次。做成像芝麻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用生甘草湯送服七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量增減服用的丸子數量。

治小兒虛熱。消瘡癤地黃丸方。

乾地黃(一兩),桂心(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赤芍藥(半兩),赤茯苓(半兩),王不留行(半兩),甘草(一分生用)

白話文:

生曬地黃(60 克) 肉桂(30 克) 川大黃(60 克,切碎後微炒) 赤芍藥(30 克) 赤茯苓(30 克) 王不留行(30 克) 生甘草(6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熟水下七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列的中藥材搗碎成粉末,再加入煉過的蜂蜜和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溫水送服 7 粒藥丸。依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治小兒瘡癤初生。熱氣始結。疼痛妨悶。塗之便令消。硝石散方。

硝石(半兩),紫檀香(半兩銼),甜葶藶(一分生用),莽草(一分),川大黃(半兩),白藥(一分),白蘞(半兩)

白話文:

硝石(30 克),檀香(30 克,磨碎),葶藶(6 克,生用),莽草(6 克),大黃(30 克),白藥(6 克),白蘞(30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漿水和稀稠得所。用竹篦子塗於腫上。干即易之。以熱退腫消為度。

白話文:

上述藥材搗碎成散劑。用漿糊調和,濃稠度適中。用竹篦子塗抹於腫塊上。藥膏乾了就更換一次。以消腫退熱為治療標準。

治小兒軟癤。乳香膏方。

乳香(半兩),膩粉〔一合(分)〕,油(一兩),黃蠟(半兩),松脂(一分),密陀僧(一分細研)

白話文:

乳香(25 克),滑石粉(12 克),植物油(50 克),黃蠟(25 克),松脂(5 克),硃砂(5 克,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先取油煎蠟松脂乳香。然後。下粉密陀僧。調和成膏。看癤大小。攤膏於帛上貼之。

白話文:

上述藥方:

先將松脂和乳香用油煎製。然後,再加入研磨成粉的密陀僧。將這些材料攪拌均勻,製成藥膏。根據腫塊的大小,將藥膏塗抹在布帛上,貼敷在腫塊處。

治小兒軟癤。赤腫疼痛不可忍方。

天靈蓋(一枚塗酥炙黃),麻鞋底(一隻多年故者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使。以油調塗之。

治小兒軟癤。雖出膿水。熱痛不止方。

赤小豆(四十九粒),乳香(半分),膩粉(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去膿水。後糝散藥於瘡上。立效。

又方。

上以油麻子炒熱。爛嚼敷之。

治小兒軟癤。有膿不穴。宜用此方。

巴豆(一粒),豆豉(五十粒),蔥白(一寸)

上件藥。同研令爛。塗在癤上。別以醋麵糊封之。

治小兒軟癤立效方

石灰(半兩),乾薑(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和捏作碗子。罨在癤上。立瘥。

又方。

甘草霜(半兩),鹽花(半兩),黃柏(一分銼),乳香(一分),寒食麵(半兩)

白話文:

甘草霜:15 克 鹽花:15 克 黃柏:3 克(切成小片) 乳香:3 克 寒食麵:15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次。醋和塗於故帛上。貼之。

又方。

豆豉(半兩),鹽(半兩),蔥白(七莖細切)

上件藥。都搗作餅子。量瘡貼之。如瘡大。即以大艾炷灸之。效。

又方。

生椒末,面,伏龍肝(以上各等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醋和封之。干即易之效。

又方。

狗頭骨(炙令黃),蕓薹子(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醋調塗之。

治小兒瘡癤。焮熱方。

上取半夏末。以水調塗之。干即更塗。

又方。

上以葛蔓。燒灰細研。封之。

治小兒癤無頭者方。

上取鼠黏葉。爛搗敷之。

又方。

上雀糞細研。水調敷之。

又方。

上以葵子一枚。以水下之。即有頭。

2. 治小兒頭瘡諸方

夫小兒頭瘡者。由臟腑有熱。熱氣上衝於頭。而復有風濕乘之。濕熱相搏。折於血氣。而變生瘡也。

治小兒頭瘡。經年不瘥。松脂膏方。

松脂(一兩半),川大黃(一兩),苦參(一兩銼),黃連(一兩半去須),胡粉(一兩),黃芩(一兩),水銀(一兩),白礬(半兩),蛇床子(三分)

白話文:

松脂(75 克),川大黃(50 克),苦參(50 克,切碎),黃連(75 克,去鬚),胡粉(50 克),黃芩(50 克),水銀(50 克),白礬(25 克),蛇牀子(1.5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臘月豬膏。和研水銀星盡。以瓷盒盛。每使。可瘡塗之效。

治小兒頭上生惡瘡方。

人糞灰(半兩),狗糞灰(半兩),豬糞灰(半兩),皂莢灰(半兩),香豉(半兩炒令微焦),白礬灰(半兩)

白話文:

人糞灰(30 克),狗糞灰(30 克),豬糞灰(30 克),皁莢灰(30 克),香豉(30 克,炒至微焦),白礬灰(30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使。量瘡以生油調塗之。日一易。以瘥為度。

治小兒頭瘡久不瘥。惡汁出不斷方。

黃連(一兩去須),黃柏(一兩銼),白礬(一兩燒灰),蛇床子(半兩),胡粉(三分)

白話文:

黃連(一兩,去除根鬚) 黃柏(一兩,切碎) 白礬(一兩,燒成灰) 蛇牀子(半兩) 胡粉(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熬成豬脂調如膏。日二塗之效。

治小兒頭瘡。及惡瘡方。

香豉(二合),麻油(二合),臭黃(半兩),蔥白(四兩細切)

白話文:

香豆鼓(兩杯),麻油(兩杯),臭黃豆(半兩),蔥白(四兩,切細)

上件藥。先煎油令熟。入香豉等。熬令煙出。熟搗貼於瘡上。以物密裹效。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吳茱萸(半兩生用),膩粉(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麻油(一合)

白話文:

黃連(一兩,去掉鬚根) 吳茱萸(半兩,生用) 膩粉(半兩) 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皮) 麻油(一合,約100毫升)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麻油杏仁同研如膏。每塗藥時。先以鹽漿水洗了。拭乾。塗於瘡上。日二用之。

白話文:

先將上面的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麻油和杏仁一起研磨成膏狀。每次使用前,先用鹽水清洗傷口,然後擦乾。將藥膏塗抹在傷口上,每天使用兩次。

治小兒頭瘡久不瘥。青砂散方。

水銀(一分以少棗肉研令星盡),硫黃(一分),狗頭骨(半兩燒灰),川椒(一分去目),膩粉(一分),縮砂(一分去皮),竹葉(半兩燒灰)

白話文:

  • 水銀(少量,與紅棗肉研磨至呈細星狀)
  • 硫磺(少量)
  • 狗頭骨(半兩,燒成灰)
  • 花椒(少量,去籽)
  • 滑石粉(少量)
  • 砂仁(少量,去皮)
  • 竹葉(半兩,燒成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水銀令勻。以生油調塗之。立效。

治小兒頭上生惡瘡。及疳瘡。軟癤。並宜敷胡粉散方。

胡粉(一分),黃連(一兩去須),糯米(二十一粒),赤小豆(十四粒),吳茱萸(半分),水銀(一兩點少水入胡粉研令星盡)

白話文:

胡粉 (一分量) 黃連 (一兩,去除根鬚) 糯米 (二十一粒) 赤小豆 (十四粒) 吳茱萸 (半分量) 水銀 (一兩,先加少許水與胡粉研磨至看不到顆粒)

上件藥。搗羅為末。即以麻油和諸藥。調勻塗之。

治小兒赤瘡。渾頭面及胸上作片。人不識者。宜用水銀膏方。

水銀(一兩),松脂(一兩),膩粉(一分),土蜂窩(一兩半),黃柏(一兩半銼),川大黃(一兩半)

白話文:

水銀:1 兩 松脂:1 兩 滑石粉:1/10 兩 馬蜂窩:1.5 兩 黃柏:1.5 兩(磨成粉) 大黃:1.5 兩

上件藥。除水銀膩粉外。搗羅為末。以煉成豬脂半斤。煎成膏。似稀麵糊。放冷。取水銀膩粉於掌中。以唾調如青泥。後可入膏中相和。攪令勻。塗於瘡上。不過三兩上瘥。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藥方中,除了水銀和膩粉之外,將其他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煉製好的豬脂半斤,煎煮成膏狀,濃稠度類似稀麵糊。放涼後,將水銀和膩粉放在手掌中,用唾液調和成青泥狀,再加入膏藥中攪拌均勻。將藥膏塗抹於瘡口上,一般塗抹二到三次就可以痊癒。

治小兒頭瘡經年不瘥。瘥而復發。宜用雄黃膏方。

雄黃(一兩細研),雌黃(一兩細研),黃柏(一兩),黃芩(一兩),薑黃(一兩),白芷(一兩),當歸(一兩),木香(一兩)

白話文:

雄黃(一兩,研磨成細粉) 雌黃(一兩,研磨成細粉) 黃柏(一兩) 黃芩(一兩) 薑黃(一兩) 白芷(一兩) 當歸(一兩) 木香(一兩)

上件藥。除雄雌黃外。並細銼。用頭醋浸二(一)宿。以豬脂一斤。煎候白芷色赤黃。膏成。去滓。入水銀一兩。以唾於掌中研令星盡。入膏內。攪令勻。次入雄黃雌黃等末。又攪之。用瓷盒盛。每使。先以鹽漿水洗瘡令淨。拭乾。以膏塗之。

白話文:

上述藥方中,除了雄黃和雌黃外,其他藥材都應敲碎。

用頭醋浸泡一夜或兩夜。

用一斤豬油煎製,並加入白芷,將其煎至變成赤黃色。

製成的油脂去渣,加入一兩水銀。

將唾液吐在掌心,研磨水銀至星星不見為止。

將研磨後的的水銀倒入油脂中,攪拌均勻。

再加入雄黃和雌黃粉末,繼續攪拌。

將藥膏儲存於瓷盒中。

每次使用前,先用鹽漿水清洗傷口,擦乾。

再將藥膏塗抹在傷口上。

治小兒頭瘡。紫草膏方。

紫草(二兩去無色皮簳搗末),馬腸根(一兩搗末),杏仁(一兩湯浸去皮研),吳茱萸(一分搗碎),雄黃(一分細研),清麻油(八兩)

白話文:

紫草(二兩,去除無色皮層,搗碎成末) 馬腸根(一兩,搗碎成末) 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研磨成粉) 吳茱萸(一分,搗碎) 雄黃(一分,研磨成細粉) 清麻油(八兩)

上件藥。先以麻油。於一淨鐺內煎。下杏仁茱萸入於鐺中。徐徐煎三兩沸。即去火。以生絹濾去滓。次入紫草馬腸草等末。又煎五七沸。再濾去滓。看膏稀稠得所。入雄黃末。攪令勻。用瓷盒盛。每用。先以鹽漿水洗瘡令淨。拭乾。以膏塗之效。

白話文:

先用麻油在一個乾淨的鍋子裡加熱,再把杏仁和茱萸放進去,慢慢煎煮三次,然後離火。用生絹把渣滓過濾掉。接著加上紫草和馬腸草的粉末,再煎煮五到七次,再過濾掉渣滓。觀察膏藥的濃稠度是否合適,加入雄黃粉末攪拌均勻。用瓷盒盛裝起來。每次使用時,先用鹽水洗淨傷口,擦乾後塗抹膏藥即可見效。

治小兒頭瘡久不瘥。癢不生痂。濕熱方。

藜蘆(二兩),黃連(二兩去須),白礬(五兩燒令汁盡),雄黃(二兩細研),黃芩〔一(二)兩〕,松脂(二兩)

白話文:

藜蘆(兩百克),黃連(兩百克,去除鬚根),白礬(五百克,燒製汁液散盡),雄黃(兩百克,研磨成細粉),黃芩(一至兩百克),松脂(兩百克)

上件藥。除雄黃松脂外。並搗羅為末。以豬脂一斤。入銚子內。熬令消。綿濾過。入藥末。煎稀稠得所。入雄黃松脂。攪令勻。膏成。以瓷盒盛。每用。先以桐樹白皮天麻甘草各一兩。煎水湯。放溫。洗瘡令淨。拭乾。以膏敷瘡。

白話文:

除了雄黃和松脂之外,把其餘藥材搗碎成粉末。另取一斤豬脂,放入陶瓷容器中,加熱融化。用紗布過濾後,加入藥粉。熬煮至膏狀,稠度適中。加入雄黃和松脂,攪拌均勻。完成後,裝入瓷盒中保存。

每次使用之前,先用桐樹白皮、天麻和甘草各一兩煎煮成藥水。放溫後,用藥水清洗傷口,拭乾。然後,將藥膏塗抹於傷口上。

治小兒遍頭生瘡。水銀膏方。

水銀(一兩),胡粉〔一(二)兩入少水與水銀同研令星盡〕,松脂〔四(二)兩細研〕,豬脂(三兩)

上件藥。先煎豬脂令消。去滓。下松脂。次下水銀胡粉。不住手。以柳枝子攪令勻。膏成去火。傾在瓷盒內。淨洗干拭。塗瘡上。日二用之。

白話文:

先將豬油煎化,去渣,加入松脂,再加入水銀胡粉,不停地用柳樹枝子攪拌均勻。膏狀物形成後離火,倒入瓷盒中。用清水清洗乾淨,擦拭乾燥,塗抹在患處。一日使用兩次。

治小兒頭瘡。及白禿瘡。雞子膏方。

雞子〔二(七)枚去殼〕,膩粉(半兩),麝香(一分細研),婦人油頭髮(一團如雞子大)

白話文:

新鮮雞蛋(剝掉 7 個蛋殼),細膩的粉末(半兩),麝香(研磨成細粉,一分量),婦女用的髮油(一團,雞蛋大小)

上件藥。先將雞子入銚子內熬。次下發令消。以綿濾過。入膩粉麝香。攪令勻。以瓷盒盛。每用。先洗淨。拭乾。塗之。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

  1. 首先將雞蛋放入小鍋中煮熟。
  2. 加入發令消粉,攪拌直到溶解。
  3. 用棉布過濾掉雜質。
  4. 加入膩粉和麝香,攪拌均勻。
  5. 將混合物放入瓷盒中保存。

每次使用時:

  1. 先清洗皮膚,並擦乾。
  2. 將藥膏塗抹在需要治療的區域。

治小兒頭瘡出膿水。瘥而復發。黃連散方。

黃連(五兩去須),水銀(二兩),烏賊魚骨(二兩燒令赤色銼)

上件藥。除水銀外。搗細羅為散。別用白蘞末一兩半。入少水。與水銀同研。星盡。與前藥末相和。研令勻。每使。先以桃葉湯洗瘡令淨。拭乾。以藥敷於瘡上。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除了水銀之外,將其他藥材搗碎成粉末狀。另外準備 15 克的白蘞粉末,加入少量水,與水銀一同研磨,直到水銀顆粒完全消失。將研磨好的白蘞粉與前述的藥粉混合均勻。每使用前,先用桃葉湯清洗傷口,擦乾。然後將藥粉敷在傷口上。

又方。

豆豉(一兩微焦),皂莢(一挺長三寸許燒為灰),鱉甲(一兩燒灰),膩粉(一分)

白話文:

豆豉(一兩,稍微烤焦) 皁莢(一條長約三寸,燒成灰) 鱉甲(一兩,燒成灰) 滑石粉(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使。以生油調塗上。立效。

又方。

杏核(一百枚燒為灰),膩粉(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使。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水銀(半兩),黃連末(一兩),胡粉(半兩)

上件藥相和。入少水。研水銀星盡。以生油調塗之。

治小兒頭瘡久不瘥方。

梁上塵(五合),青礬(半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使。以生油調塗之。

治小兒頭瘡。晝開出膿。夜即復合者。宜用此方。

附子(一枚去皮臍搗羅為末),鯽魚(一枚長四寸者)

白話文:

大附子(一顆,去皮臍,搗碎成粉) 鯽魚(一條,長度四寸)

上件藥。將附子末。入鯽魚肚中。於炭火上。炙令焦。細研敷瘡上。更爛搗蒜。於上封之。甚良。

又方。

亂髮(一團如梨大),雞子黃(五枚)

上件藥相和。入銚子中。以炭火熬令發消。以綿濾過。用瓷盒盛。塗於瘡上。

又方。

上以馬蹄。燒灰細研。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上以露蜂房。燒灰細研。以臘月豬脂調塗之。

又方。

上以黑豆一合。炒令存性。搗羅為末。以水調塗之。

治小兒頭瘡。積年不瘥方。

上取檳榔。水磨。以紙襯。曬乾。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雞子殼。燒灰細研。以臘月豬脂和塗之效。雞糞炒為末敷之。亦佳。

又方。

烏梅肉。燒灰細研。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上吳茱萸。炒令焦。細研。入膩粉。以豬脂調塗之。

又方。

上以虎脂。敷瘡上瘥。

又方。

上以菖蒲末。生油調塗之。

治小兒頭瘡及惡瘡。及浸淫瘡。並宜此方。

上取生油麻。嚼敷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