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彙粹》~ 卷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6)

1. 二便門

李士材曰:小便閉與癃,二症也。新病為溺閉,蓋點滴難通也;久病為溺癃,蓋屢出而短少也。閉癃之病,《內經》分肝與督脈,三焦與膀胱。膀胱但主藏溺,其主出溺者,皆肝經及督脈、三焦也。又考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夫主氣化,太陰肺經也。若使肺燥不能生水,則氣化不及州都,法當清金潤肺,車前紫菀、麥冬、桑皮之類。

白話文:

李士材說:「小便不通稱為閉,小便難通稱為癃,是兩種不同的病症。」剛發病的稱為溺閉,通常是指排尿非常困難,只能點滴排出。長期患病的稱為溺癃,通常是指排尿次數頻繁但尿量很少。小便不通和難通的病症,《內經》中歸類為肝臟、督脈、三焦和膀胱。膀胱只負責儲存小便,負責排出小便的主要是肝經、督脈和三焦。膀胱主管全身水液,氣化後就能排出小便。而負責氣化的主要臟腑是太陰肺經。如果肺氣燥熱不能生成津液,氣化就會到達不了膀胱,治療方法應當清肺化痰、潤肺止咳。可以用車前草、紫菀、麥冬和桑皮等藥物。

如脾濕不運,而精不上升,故肺不能生水,法當燥脾健胃,蒼朮白朮茯苓半夏之類。如腎水燥熱,膀胱不利,法當滋腎滌熱,黃柏知母、茯苓、澤瀉通草之類。夫滋腎瀉膀胱,名為正治;清金潤肺,名為隔二之治;健胃燥脾,名為隔三之治。

白話文:

如果脾胃濕氣過重,無法正常運化水液,導致精氣無法上升滋養肺部,肺臟就會生成不足夠的水液。此時,治療方法應該是燥化脾胃,健運脾胃。可以使用蒼朮、白朮、茯苓、半夏等藥物。

如果腎水過於燥熱,膀胱功能失調,治療方法應該是滋陰降火,清熱利尿。可以使用黃柏、知母、茯苓、澤瀉、通草等藥物。

滋養腎臟、利尿通膀胱是正治的方法;清瀉肺金、滋潤肺臟是隔二治法;健運脾胃、燥化脾濕是隔三治法。

又或有水液只滲大腸,小腑因而燥竭,宜以淡滲之品,茯苓、豬苓、澤瀉、通草之類,分利而已。或有氣滯,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者,順氣為急,枳殼木通橘紅之類。有實熱者,非純陰之劑,則陽無以化。上焦熱者,梔子黃芩;中焦熱者,黃連白芍;下焦熱者,黃柏、知母。

白話文:

另外,有的人只有水分流入大腸,但小器官因此變得乾燥枯竭,宜用能淡化水分的藥物,例如茯苓、豬苓、澤瀉、通草等,可幫助水分分散。

有的人氣血不通,無法將水分輸送到膀胱,應以理氣為主,可以使用枳殼、木通、橘紅等藥物。

有實熱症狀者,非使用純陰藥物,則陽氣無法化解。上焦有熱者,可以使用梔子、黃芩;中焦有熱者,可以使用黃連、白芍;下焦有熱者,可以使用黃柏、知母。

有大虛者,非與溫補之劑,則水不能行,如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是也。如東垣治一人小便不通,目突腹脹,皮膚欲裂,服淡滲之藥無效。東垣曰:疾急矣,非精思不能處。思至半夜,曰:吾得之矣,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之腑,必氣化而能出。服淡滲氣薄,皆陽藥也,孤陽無陰,欲化得乎?以滋腎丸群陰之劑投之即愈。

白話文:

有虛症較重的,如果不給予溫熱、補益的藥物,那麼水液就不能運作,就像《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及「補中益氣湯」之類的藥方。例如,東垣先生治療過一位病人,小便不通,眼睛突出,腹部脹大,皮膚欲裂,服用清淡利水的藥物沒有效果。東垣先生說:病情危急,不仔細思考不能處理。思考到半夜,他說:我想到辦法了,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只有氣化充足才能排出津液。服用的清淡利水藥都是溫熱的,孤陽沒有陰液的配合,能化生出水液嗎?用滋補腎陰的「滋腎丸」這種陰性藥物治療,病就好了。

丹溪言曰:吾以吐法通小便,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無以自通,必上竅開而下竅之水出焉。氣虛者補中益氣湯,先服後吐。血虛者芎歸湯,先服後吐。痰多者二陳。氣閉者香附、木通,探吐。

白話文:

丹溪(一位中醫學家)說:「我使用催吐法來疏通小便,就像滴水器一樣。如果上面的孔洞被堵住,下面的水就無法自行流出。必須先打開上面的孔洞,下面的水才會流出。

  • **氣虛的人:**補中益氣湯,先服用後催吐。
  • **血虛的人:**芎歸湯,先服用後催吐。
  • **痰多的人:**二陳湯。
  • **氣閉的人:**香附、木通,催吐來探查(症狀)。」

更有淤血而小便閉者,牛膝、桃仁為要藥。《別錄》云:小便不利,審是氣虛,獨參湯如神。由是觀之,受病之源,自非一途矣。

白話文:

假如還有淤血導致小便不通的情況,牛膝和桃仁是很重要的藥物。《別錄》記載:小便不通,如果確實是氣虛導致的,獨參湯非常有效。由此可見,疾病的起因並非單一。

趙養葵曰:小便不利,東垣分在氣在血而治之。辨在渴乎不渴,如渴而小便不利,此屬上焦氣分。水生於金,肺熱則是消化之源絕矣,當於肺分助其秋令,用清金之藥,如生脈散之類為當。又有脾虛,因飲食失節傷其胃,氣陷於下焦,經所謂脾胃一虛,令人九竅不通。用補中益氣湯,以參耆甘溫之品,先調其胃氣,以升麻柴胡從九原之下而提之,則清升而濁自降矣。清肺者隔二治,補脾者隔三治。

白話文:

趙養葵說:小便不利的問題,東垣先生分為氣分和血分來治療。關鍵在於辨別患者是否口渴。如果口渴且小便不利,屬於上焦氣分。肺金生水,肺熱會導致水分生成障礙。這時應幫助肺氣肅清下降,使用清肺熱的藥物,如生脈散等。還有一種情況是脾虛,由於飲食不節制損傷胃氣,導致氣下降到下焦。經典中說:「脾胃一虛,令人九竅不通。」此時應使用補中益氣湯,用參、耆等溫熱補益之藥先調理胃氣,再用升麻、柴胡提氣上行,這樣清氣才能上升,濁氣才會下降。清肺熱的藥物一般隔兩次服一次,補脾氣的藥物一般隔三次服一次。

東垣虛則補母之妙。如不渴而小便不利,此屬下焦血分。下焦者,腎與膀胱也,乃陰中之陰,陰受熱,閉塞其下流。經曰: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若淡滲之藥,乃陽中之陰,非純陰之劑,陽何以化?須用滋腎丸,此氣味俱陰,乃陰中之陰也。東垣嘗治一人,便秘危急,以此法治,即愈。

白話文:

東垣派的醫療原則是虛症則補充下焦之陰。例如患者不口渴,但是小便不通暢,這是因為下焦血分虛弱所致。下焦是指腎臟和膀胱,是陰中之陰,若陰受熱,會閉塞下焦水道。醫經中記載: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產生;沒有陰氣,陽氣就無法運化。如果使用利尿的藥物,那是陽中之陰,不是純陰的藥物,這樣陽氣如何運化?需要使用滋腎丸,這是一種氣味皆為陰性的藥物,屬於陰中之陰。東垣曾經治療過一個便祕危急的患者,用這種方法治療後,患者立即痊癒。

然真陰者,東垣未之論。真陰虛,惟六味丸以補腎水,滋腎丸又所當禁。黃柏、知母,恐其苦寒泄水。又忌淡味滲泄之藥。有真陽虛者,須八味丸。戴氏云:有似淋非淋,便中似鼻涕之狀,此乃精溺俱出,精塞溺道,故欲出不能而痛,宜大菟絲子丸鹿茸丸。戴氏亦用褚侍中之法也。

白話文:

然而真正的陰虛,東垣沒有討論過。真正的陰虛,只有用六味丸來補腎水,滋腎丸反而應該禁止使用。黃柏、知母,恐怕它們的苦寒之性會瀉走水分。又忌諱淡味,會導致水分滲漏。如果有真正的陽虛,需要八味丸。戴氏說:有一種像是淋病又不像淋病,小便中像是鼻涕的樣子,這表示精液和尿液都一起流出來,精液阻塞了尿道,所以想要排出卻排出不順而疼痛,適合使用大菟絲子丸、鹿茸丸。戴氏也是用褚侍中治療淋病的方法。

丹溪治一老人,患小便不利,因服分利之藥太過,遂致閉塞,點滴不出。予以其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一服而通。因先多用利藥,損其腎氣,遂至通後遺尿,一夜不止,急補其腎,然後已。凡醫之治是症者,未有不用泄利之劑,誰能固其腎氣之虛哉?書此以為世戒。

白話文:

丹溪醫治一位患有排尿困難的老人,因為服用利尿藥物過多,導致小便排出梗阻,完全無法排尿。丹溪認為老人的胃氣下陷,因此使用補中益氣湯,服用一劑後就通暢了。由於此前使用利尿藥太多,損傷了老人的腎氣,導致排尿通暢後發生遺尿,整晚不止。丹溪緊急補腎後才停止遺尿。一般醫生治療這種疾病,都會使用瀉利藥物,誰能顧及到腎氣虛弱的問題呢?寫下這些話,希望作為世人警惕。

薛立齋曰:小便赤澀短少,若津液偏滲於大腸,大便瀉而小便少者,宜用豬苓、澤瀉、茵陳、山梔分利之。若陰陽已分,而小便短少者,此脾肺氣虛不能生水也,宜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陰火上炎而小便赤少者,此肺氣受傷不能生水也,用六味丸加麥冬、五味。腎經陰虛,陽無所生而小便短少者,用補中益氣湯、六味丸。

白話文:

薛立齋說:小便顏色發紅、排尿困難、量少,如果津液過度滲入大腸,導致大便拉肚子、小便量減少,應該使用豬苓、澤瀉、茵陳、山梔等藥材來分利水濕。

如果陰陽已經失衡,出現小便量少,這是因為脾肺氣虛,無法生出津液,應當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麥冬、五味。

如果陰火上炎,導致小便顏色發紅、量少,這是因為肺氣受損,無法生出津液,應當服用六味丸,再加入麥冬、五味。

如果腎經陰虛,陽氣無法生出,導致小便量少,應當服用補中益氣湯或六味丸。

若誤用滲泄分利者,先用滋腎丸,急投金匱加減腎氣丸

王節齋曰:小便不禁或頻數,古方多以為寒,而用溫澀之藥。殊不知屬熱者多,蓋膀胱火邪妄動,水不得寧,故不能禁而頻數來也。故年老人多頻數,是膀胱血少,陽火偏旺也。治法當補膀胱陰血,瀉火邪為主,而佐以收澀之味,如牡蠣、山萸、五味子之類,不可用溫藥也。病本屬熱,故宜瀉火。

白話文:

王節齋說:尿失禁或尿頻,古方大多認為是寒證,所以使用溫腎補氣的藥物。但是,其實多數是熱證,因為膀胱中的火氣妄動,水液無法安寧,所以無法控制尿液,導致尿頻、尿失禁。因此,老年人多發尿頻,是因為膀胱血少,陽火偏旺所致。治療的方法應該是補養膀胱的陰血,瀉除火邪為主,輔以收澀的藥味,例如牡蠣、山茱萸、五味子等,不可使用溫補的藥物。因為病症的本質是熱,所以宜於瀉火。

因水不足,故火動而致小便多,小便既多,水益虛矣,故宜補血瀉火治其本也,收之澀之治其標也。

薛立齋曰:經云:膀胱不約為遺溺。小便不禁,常常出而不覺也。人之旋溺,賴心腎兩氣之所傳送。蓋心與小腸為表裡,腎與膀胱為表裡,若心腎氣虧,傳送失度,故有此症。治宜溫暖下元,清心寡慾。女人有產蓐不慎,致傷膀胱,屬虛寒者,秘元丹韭子丸。內虛濕熱者,六味地黃加五味、杜仲補骨脂

白話文:

薛立齋說:經書上說,膀胱無法控制,會導致尿液失禁。小便不能忍住,常常不自覺地流出,這就是遺尿。人的遺尿,是依靠心和腎的氣進行傳輸的。因為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腎和膀胱是表裡關係,如果心腎之氣不足,傳輸出了問題,就會產生遺尿症。治療這種疾病,應該溫暖下焦,清心寡慾。女性在生產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傷到了膀胱,屬於虛寒體質的,可以服用祕元丹、韭子丸。體內虛弱濕熱的,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杜仲、補骨脂。

年老者,八味丸,收生不謹,損破尿胞者,參朮補胞湯加豬羊胞煎之類。竊謂肝主小便,若肝經血虛,用四物、山梔。若小便澀滯,或莖中作痛,屬肝經濕熱,用龍膽瀉肝湯。若小便頻數,或勞而益甚,屬脾氣虛弱,用補中益氣加山藥、五味。若小便無度,或淋瀝不禁,乃陰挺痿痹也,用六味。

白話文:

對於年長者,服用八味丸時,如果攝生不小心,造成尿道破損,可用人參、白朮補胞湯加上豬或羊的膀胱煎服。

我認為肝臟主管小便,如果肝經血虛,可以用四物湯、山梔子治療。如果小便澀痛,或尿道中疼痛,屬於肝經濕熱,可以用龍膽瀉肝湯治療。

如果小便頻繁,或勞累後加重,屬於脾氣虛弱,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山藥、五味子治療。

如果小便失禁或淋漓不盡,屬於陰虛痿痹,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

若小便澀滯,或補而益甚,乃膀胱熱結也,用五淋散。其脾肺燥不能生化者,黃芩清肺飲。膀胱陰虛,陽無所生者,滋腎丸。膀胱陽虛,陰無所化者,六味丸。若陰痿,思色精不出,莖道澀痛如淋,用加減八味丸料加車前、牛膝。治老人精竭復耗,大小便牽痛如淋,亦用前藥。

白話文:

如果小便不通暢,或者補藥用了反而更嚴重,這是膀胱有熱氣停滯,可以使用「五淋散」治療。

如果脾肺乾燥,不能產生津液,要用「黃芩清肺飲」治療。

如果膀胱陰氣虛弱,陽氣無法生發,要用「滋腎丸」治療。

如果膀胱陽氣虛弱,陰氣無法轉化,要用「六味丸」治療。

如果陰莖痿軟,有性慾但無法射精,小便道刺痛就像淋病,可以使用「八味丸」加車前草、牛膝治療。

治療老年人精氣衰竭、小便疼痛就像淋病,也可以使用上述藥物。

不應,即加附子,多有生者。

遺尿,若脬中有熱,宜加味逍遙散。若脾肺氣虛,補中益氣加益智仁。若肝腎陰虛,宜六味丸。

白話文:

遺尿症:

  • 如果膀胱有熱,可以加入逍遙散加味治療。
  • 如果脾肺氣虛,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益智仁。
  • 如果肝腎陰虛,使用六味丸治療。

趙養葵曰:臟腑秘一證,腎司二便,其不禁者,責之腎矣,然則大便不通者,獨非腎乎?腎氣虛則大小便難,宜以地黃、蓯蓉、車前、茯苓之屬,補其陰,利水道;少佐辛藥,開胰理,致津液而潤其燥,潔古云:臟腑之秘,不可一概治療。有熱秘,有冷秘,有實秘,有虛秘,有風秘;有氣秘。

白話文:

趙養葵說:臟腑不通便的一種疾病,腎臟主管大小便,如果大小便不通,應歸咎於腎臟。那麼,大便不通,難道不是腎臟的責任嗎?腎氣虛弱,就會導致大小便不通,應使用地黃、蓯蓉、車前、茯苓等藥物,來補充腎陰,利尿通便;再稍微加入一些辛熱的藥物,疏通胰理,引導津液滋潤乾燥,古語有云:臟腑不通便不能一概而論。有熱祕,有冷祕,有實祕,有虛祕,有風祕,有氣祕。

老人與產後,及發汗利小便過多,病後氣血未復者,皆能成秘。禁用硝、黃、巴豆、牽牛等藥。世人但知熱秘,不知冷閉,冷秘者,冷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津液不通,胃氣閉塞,其人腸內氣攻,喜熱惡冷,宜以八味料大劑煎之,冷飲即愈。或局方半硫丸,碾生薑調乳香下之。

白話文:

老年人和產後婦女,以及發汗或利小便過度的人,在病後氣血未恢復的情況下,都容易發生便祕。此時禁用瀉藥,如硝石、黃連、巴豆、牽牛子等。

一般人只知道因熱引起的便祕,卻不知道因寒引起的便祕。寒祕是指寒氣在腸胃中橫行,凝結陰氣導致腸道阻塞,津液不能流通,胃氣閉塞。這種情況下,患者腸內氣體脹動,喜歡熱,怕冷。宜用八味料大劑煎服,配冷飲服用,即可治癒。

或可以用半硫丸,研磨成粉末,用生薑和乳香調和服用。

或海藏已寒丸俱效。其丸雖熱,得芍藥、茴香潤劑,引而下之,陰得陽化,故大小便自通。如遇春和之陽,則冰自消矣。東垣嘗論治秘,予體之而不用其方,如潤腸丸潤燥湯通幽散之類,俱不用。惟用六味地黃丸料煎服,自愈,如熱秘而又兼氣虛者,以前湯加參、耆各五錢,立愈。

白話文:

不論是海藏丹還是已寒丸都能治療便祕。已寒丸雖然性熱,但加入芍藥和茴香等具有潤下作用的中藥,可以引導藥物向下運行,讓陰虛得到陽氣的溫養,因此能使大小便通暢。如果是在陽氣旺盛的春天,體內積蓄的寒氣就會自然消散。劉完素曾經討論過治療便祕的方法,我雖然認同他的理論,但不用他的方劑,比如潤腸丸、潤燥湯、通幽散之類。我主要服用六味地黃丸煎服,就能治好便祕。如果既有便祕又有氣虛的情況,可以在前面提到的湯劑中加入五錢人參和五錢黃耆,就能立竿見影地治癒。

此因氣虛不能推送,陰虛不能濡潤故耳。

李士材曰:五淋:石淋,清其積熱,滌去砂石,則水道自利,宜神效琥珀散如聖散獨聖散,選用。

白話文:

李士材說:五種淋病:

  • 石淋:清除體內積熱,洗去砂石,水道自然暢通。建議使用神效琥珀散、如聖散或獨聖散。

勞淋,有脾勞、腎勞之分。多思多慮,負重遠行,應酬紛憂,勞於脾也,宜補中益氣與五淋散分進。專思考慮者,歸脾湯。若強力入房,或施泄無度,勞於腎也,生地黃丸,或黃耆湯。腎虛而寒者,金匱腎氣丸。

白話文:

勞淋

勞淋分為脾勞和腎勞兩種。

脾勞 :思慮過多、負重遠行、應酬煩惱,使脾臟受累,宜補中益氣,配以五淋散服用。專門思考的人,可服用歸脾湯。

腎勞 :房事過度或瀉泄過多,使腎臟受累,可服用生地黃丸或黃耆湯。腎虛而寒冷的,可服用金匱腎氣丸。

血淋,有血瘀、血虛、血冷、血熱之別。小腹硬滿,莖中作痛欲死,血瘀也,一味牛膝,煎膏酒服,大效。但虛人能損胃耳,宜四物加桃仁、通草、紅花、牛膝、丹皮。血虛者,六味丸加側柏、車前子、白芍,或八珍湯益元散。血色鮮紅者,心與小腸實熱,脈必數而有力,柿蒂、側柏、黃連、黃柏、生地、丹皮、白芍、木通、澤瀉、茯苓。血氣黑暗,面色枯白,尺脈沉遲,下元虛冷也。

白話文:

尿血的情況分為血瘀、血虛、血冷、血熱四種。小腹部緊脹,尿道疼痛劇烈,這是血瘀的表現,使用牛膝煎膏加入酒中服用,效果顯著。但是體虛的人會損傷胃,應在四物湯中加入桃仁、通草、紅花、牛膝、丹皮。血虛的人,在六味丸中加入側柏、車前子、白芍,或用八珍湯送服益元散。尿血顏色鮮紅的人,心和小腸有熱,脈搏一定數而有力,可用柿蒂、側柏、黃連、黃柏、生地、丹皮、白芍、木通、澤瀉、茯苓。尿血顏色暗紅,面色枯白,尺脈沉緩,這是下元虛冷的表現。

金匱腎氣丸。然有內熱過極,反兼水化而色黑者,未可便以為冷也。

氣淋,有虛實之分。如氣滯不通,臍下妨悶而痛者,沉香散石韋散瞿麥湯。氣虛者,八珍湯加杜仲、牛膝,倍茯苓。

白話文:

氣淋病分為虛證和實證。

實證:

如果氣滯不通,導致肚臍以下悶痛,可以使用沉香散、石韋散、瞿麥湯。

虛證:

如果氣虛,可以在八珍湯中加入杜仲、牛膝,並加倍茯苓的用量。

凡膏淋,似淋非淋,小便色似米泔,或如鼻涕,此精溺俱出,精塞溺道,故欲出不快而痛,鹿角霜丸大沉香丸、海金砂散菟絲子丸,隨症選用。

白話文:

冷淋病是指腎氣虛衰,可服用肉蓯蓉丸、澤瀉散、金匱腎氣丸這些中藥方劑。

冷淋,是腎虛,肉蓯蓉丸澤瀉散、金匱腎氣丸。

胞痹。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風寒濕邪氣客於胞中,則氣不能化出,故胞滿而水道不通,小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以足太陽經上交於巔,入絡腦,下灌鼻則為清涕也,腎著湯腎瀝湯巴戟丸

白話文:

膀胱胞痹

膀胱猶如州府,負責貯藏體液。氣化正常,液體就能排出。若風寒濕邪侵入膀胱,氣化受阻,體液無法排出。因此膀胱脹滿,排尿不暢,小腹和膀胱按壓後會疼痛,就像被熱水燙過一樣,小便澀痛。

由於足太陽經脈上通頭頂,與腦部相連,下通鼻腔,因此也會出現清鼻涕。

治療可用腎著湯、腎瀝湯或巴戟丸。

方約之曰:淋證,其感不一、或因房勞,或因忿怒,或因醇酒,或因厚味。夫房勞,陰虛火動也;忿怒者,氣動生火也;醇酒、厚味者,釀成濕熱也。積熱既久,熱積下焦,所以小便淋瀝,欲去不去,又來,而痛不可忍者。初則熱淋,血淋,久則煎熬水液,稠濁如膏,如沙如石也。

白話文:

方約說:淋證的病因不一,可能是由於過度房事、憤怒、飲酒過量或飲食過於肥膩。過度房事會導致陰虛火旺;憤怒會導致氣動生火;飲酒過量和飲食過於肥膩會形成濕熱。熱邪積聚時間久了,會積聚在下焦,導致小便淋瀝,想要排解卻排不乾淨,又會反覆出現,疼痛難忍。初期是熱淋、血淋,時間久了會煎熬水液,變得稠濁如膏狀、沙狀或石頭狀。

故諸方中,類多散熱,利小便,而於開鬱行氣、破血滋陰蓋少焉。若夫散熱、利小便,只能治熱淋、血淋而已,其膏淋、沙淋、石淋三者,必須開鬱行氣、破血滋陰方可也。東垣用藥凡例:小腹痛,疏肝滋腎。蓋小腹、小便乃肝腎之部位也,學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所以各種藥方中,大多以清熱、利尿為主,但對於疏解鬱結、理氣、破血和滋陰方面卻較少。如果只是清熱、利尿,只能治療熱淋、血淋。至於膏淋、沙淋、石淋這三種病,則必須疏解鬱結、理氣、破血和滋陰才能治癒。劉東垣用藥的原則是:小腹痛,疏肝滋腎。小腹、小便是肝腎所在之處,學者不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戴院使曰:五淋皆有冷有熱,血有熱有淤,氣有熱有冷,勞有虛冷虛熱,與湯過差,精不由其道,妄行不禁,與溺俱出,此熱劑之傷,未可概以為冷也。治淋之法,除的然虛冷之外,其餘諸症,若用本題不效,便宜施於調氣之劑。蓋津道之逆順,皆一氣之通塞為之也。如木香流氣飲,卻為的當。

白話文:

戴院長說:五淋(淋濁、石淋、膏淋、氣淋、血淋)都有冷熱之分,血有血熱和血淤之別,氣有氣熱和氣冷之分,勞累有虛冷和虛熱之分,服藥過度,精液不循正常管道流出,不能控制地隨尿液排出,這是熱性藥物的副作用,不能一概認為是寒性症狀。治療五淋的方法,除了確實診斷為虛冷症狀之外,其他症狀,如果用原本的方劑無效,就適當地使用調氣的藥劑。因為體液流動的順暢與否,是由氣的通暢與否決定的。像木香流氣飲這樣能通氣的藥,是很適合的。

其中自有木通、麥冬、腹皮輩。此如不效,但宜受以益血之方。蓋小便者,血之餘也,血苟充滿,則滋腴下潤,自然流通。如火府丹,卻為的當,其中有地黃輩。然此非特言血淋、氣淋,一應淋皆可用,獨不可用之虛冷耳。淋病小便之色多見赤,未可便以赤為熱,氣道蘊結,故如此耳。

白話文:

當中像是木通、麥冬、腹皮這類藥材。如果這些藥材無效,就應該使用益血的方法治療。因為小便是血液的餘液,血液充足就會滋潤下焦,小便自然通暢。像是火府丹,就很適合用來治療淋病,其中有地黃等藥材。不過這類藥方不只適用於血淋、氣淋,所有的淋病都可以使用,只有虛寒體質的人不可以使用。淋病的小便顏色通常是紅色,但不能因此就斷定是熱性淋病,可能是氣道壅塞所致。

張景岳曰:淋病,小便滴瀝痛澀,嚴氏有氣、石、血、膏、勞之辨。亦有濁久而為淋者,多因心腎不交,積熱鬱結而致。初病固因於熱亦有久寒不愈。或痛澀皆無,但下膏液如白濁者,此中氣下陷,及命門不固之症,宜辨脈以定虛實。

白話文:

張景嶽說:淋病的特徵是排尿滴瀝帶有疼痛和刺痛感。嚴氏將淋病分為氣淋、石淋、血淋、膏淋、勞淋等分類。也有久病轉化為淋病的,多數由心腎不交,熱毒積聚鬱結所致。淋病的初發多因於熱,也可能有寒症久治不癒。有些淋病沒有疼痛或刺痛感,只有膏狀液體如白濁排出的症狀,這是中氣下陷和命門不固的徵兆,需要辨證論治,確定虛實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治淋與濁同,熱宜清,澀宜利,下陷者宜升,虛者宜補,陽不固者宜溫補命門。

趙羽皇曰: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遍考諸方,獨指膀胱立論,如五苓、八正,清熱滲利以為正治。而深於治者,又有隔二、隔三之論。然不能暢發氣化之旨。豈知氣化之由,則有上焦、中焦與下焦之辨。蓋水液雖瀦於脬中,而降升總由乎肺。經雲水出高源,又曰金為水母。

白話文:

趙羽皇說:經典上說膀胱是一個州郡都城的官員,津液儲藏在這裡,氣化之後津液才能排出體外。我仔細研究各種藥方,只有單獨針對膀胱來立論治療,例如五苓散、八正散,認為清熱利尿是主要的治療方法。而對於病情更深入的醫師,還有隔二、隔三日服藥的說法。但是這些方法都沒有闡明氣化的原理。難道不知道氣化作用的由來,和上焦、中焦、下焦的區別嗎?水液雖然積聚在膀胱中,但水液的升降總是由肺來控制。經典上說水來自高處的泉源,又說金是水的母親。

若肺金燥則氣化之源絕,而寒水斷流,肺金虛則治節之令失,而下輸失職,以致溲溺不通,而或時淋瀝者,實由上焦之氣不化也。治以生脈散加茯苓、牛膝,潤燥清金,如天令至秋而白露降矣。平人飲食入胃,精氣輸脾,肺不自專而上奉於肺,是天氣之下降,本於地氣之上升。

白話文:

如果肺金燥熱,導致氣化功能受阻,寒水無法輸布,肺金虛弱,調節功能失靈,下輸水液失職,就會導致小便不通,或者偶爾淋瀝不止。這其實是由於上焦的氣化功能失調所致。

治療時使用生脈散,再加入茯苓、牛膝,具有滋潤燥熱、清瀉肺金的作用,就像秋天來臨,白露就會降落一樣。

正常人飲食後,精氣運送到脾臟,肺臟並非自己專門攝取,而是由脾臟上輸到肺臟。這是天氣下降,根源於地氣上升的道理。

今人久病而大氣未復,汗下而津液重亡,以致脾肺氣虛,不能生水而小便數少者,由於中焦之氣不化也。法以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滋其化源,清陽升而濁陰自降矣。腎司開合,主二便,其藏主水,得陽則開,得陰則合。故腎中有火,則津液乾涸而小便澀;腎中無火,則天寒水凍而小便閉。

白話文:

現代人長期患病導致元氣未恢復,出汗過度而津液大量流失,結果脾和肺的氣虛,無法生成水分,導致小便次數多而量少,這是因為中焦的氣化功能失調所致。

治療方法:使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麥冬和五味子,滋養生成水分的來源。這樣一來,清陽之氣上升,濁陰之氣自然下降。

腎臟掌管開合,主導大小便。腎臟儲藏水分,受到陽氣的激發就會開,受到陰氣的抑制就會合。因此,如果腎臟有虛火,津液就會乾涸,小便會澀而不暢;如果腎臟沒有虛火,寒氣就會使水分凝結,導致小便閉塞。

古人用八味丸治此症效者,以其有桂附之辛溫,蒸動腎氣,化而膀胱之氣亦化也。三焦之說,大率如此。外有心移熱於小腸而小便閉者,肝移熱於膀胱而莖中痛者,又須以導赤、逍遙加減治之,不可混也。

白話文:

古醫家使用八味丸治療此症有效,是因為它含有桂枝和附子的辛溫之性,能蒸發腎氣,進而化解膀胱之氣。三焦的理論架構大致如此。如果外部心火轉移熱氣到小腸,導致小便不通者;或是肝火轉移熱氣到膀胱,導致陰莖疼痛者,則需要另外使用導赤散或逍遙散加減治療,不能混為一談。

趙羽皇曰:脫肛有二,一屬虛寒,一屬濕熱。蓋虛寒則中氣餒而不能收,濕熱則火邪迫而不能閉,此芩連、參附,用藥霄壤也。然虛者不痛,火熱腫痛。

白話文:

趙羽皇說:脫肛有兩種,一種屬於虛寒,一種屬於濕熱。因為虛寒的話,中氣會虛弱而不能收斂,濕熱的話,火邪會逼迫而不能閉合,所以芩連、參附這兩種藥物的應用差別很大。然而虛寒的人不痛,濕熱的人會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