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鏡》~ 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

1. 三消

消者,易消之謂也。邪火內爍,真陰枯竭,善渴善飢,不為肌膚,飲食入胃,頃刻消盡,故曰消症。以其上中下三焦受熱,故曰三消。所謂三消者何?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腎,乃心脾與腎三經之火症也,而心脾二經之熱,又皆由於腎火。蓋腎之所主者,水也,真水不竭,自足以滋養乎脾,而上交於心,何至有乾枯消渴之病乎。

白話文:

「消」是指容易消化的意思。邪火在體內燃燒,真陰耗盡,經常口渴又飢餓,不長肌肉,食物進入胃後很快就消化完畢,所以稱為「消症」。由於上中下三焦都受到熱氣影響,所以稱作「三消」。所謂「三消」是什麼呢?就是「消渴」、「消中」、「消腎」,這是心、脾、腎三經的火症,而心、脾二經的熱,又都是由腎火引起的。腎臟主控的是水,真水不枯竭,自然就能滋養脾臟,並上通於心,怎麼會有口渴消渴的病症呢?

惟腎水一虛,則無以制餘火,火旺不能撲滅,煎熬臟腑,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陽盛陰衰,構成此病,而三消之患始劇矣,其根豈非根於腎耶。然分而言之,又若有各自為病者,如心經既虛,邪火乘之,而又內挾心火,心火為邪火,一時騰起,不能制抑,薰蒸上焦,以至口乾舌燥,咽喉如燒,引飲雖多,而煩渴不止,小便頻數而短少,所謂消渴者此也。

白話文:

腎水虧虛,無法控制體內其他的熱,熱盛無法熄滅,炙烤內臟。火勢因水液不足而更加猛烈,水液因火勢旺盛而更加枯竭,陽氣過盛,陰氣衰弱,形成了這種疾病,而三消症狀因此嚴重。其根本原因難道不是在於腎臟嗎?然而,仔細分析的話,又好像有各自的病症。比如心經陰虛,邪火侵入,又兼有內在的心火,心火被邪火激發,一時爆發,無法遏制,蒸騰到上焦,導致口乾舌燥,咽喉如火燒,喝很多水也無法止渴,小便頻繁而量少,這就是所謂的消渴症。

脾經既虛,邪火乘之,而內炙脾土,脾家為火所爍,胃火亦從而起,倉廩之官失職,中宮之位已虛,令人消穀而易飢,飲食大倍於平日,肌肉漸瘦,小便如泔,雖甚煩渴而引飲不多,所謂消中者是也。

白話文:

脾氣不足時,邪熱入侵,灼燒脾臟,損傷胃氣。脾胃受損,無法正常運化食物,導致營養吸收不良,容易飢餓。食量比平時大大增加,但肌肉卻逐漸消瘦。小便清濁如泔水,即使口渴,也無法喝很多水。這種情況稱為「消中」。

腎經既虛,邪火乘之,水本能勝火,而今反為火勝,一杯之水易干,車薪之火方熾,則先天真一之精,煎熬殆盡,由是骨髓皆枯,肢節瘦細,腿膝痠疼,唇裂口燥,渴而引飲,飲雖不多而便溺時下,不能收攝,所謂消腎者是也。三消雖自為病,而根本總歸腎經,真水一虛,而三病從之,醫者可以知其源矣。

白話文:

當腎經虛弱時,邪火就會趁虛而入。水原本能剋制火,但現在卻反過來被火剋制。就像一杯水容易乾涸,不斷添加木柴的烈火越燒越旺一樣,先天精華將被煎熬殆盡。因此,骨髓會枯竭,四肢會瘦弱,腿部和膝蓋會痠痛,嘴脣乾裂,口乾舌燥,口渴而大量喝水。但是,水喝得再多,也很快就會排尿,無法儲存在體內。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消腎」。

雖然消渴、消瘦、消遺這三種疾病各不相同,但根源都歸結於腎經虛弱。真水一虛,三種疾病就會接踵而來。醫者應該明白其中的道理。

此病惟好酒好色,喜食炙煿,好服丹砂金石之藥者多成之。蓋好酒則熱易積,好色則火難制,喜食炙煿則津耗亡,愛服丹石則腸胃燥烈,而火症起矣,可不慎哉!

白話文:

這種疾病通常發生在嗜酒好色、愛吃燒烤、服食丹砂金石等藥物的人身上。因為嗜酒容易導致熱氣積聚,好色則難以抑制體內的火氣,喜食燒烤則會消耗津液,過度服用丹石等藥物會使腸胃燥熱,從而導致火症發作,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

藥例

消渴之症,上焦受熱,渴多引飲,宜滋養心經。

以大劑麥門冬為君,石蓮黃連天花粉、白茯苓五味子人參為佐,加四物湯服之。蓋此症宜補陰血以勝陽,故必以四物湯合劑,而消中、消腎皆用之。

白話文:

使用大量麥門冬作為主藥,石蓮、黃連、天花粉、白茯苓、五味子、人參作為輔助藥物,再加入四物湯一起服用。因為這種病症需要補血去火,所以必須搭配四物湯來治療,而清熱利尿和滋補腎氣的藥物都用得上。

消中之症,善飢多食,宜治脾熱,抑胃火。

以煅過石膏為君,蒸熟大黃、生甘草、茯苓為佐,加四物服之。

白話文:

用煅燒過的石膏作為主藥,加蒸熟的大黃、生甘草和茯苓作為配藥,再加入四物(指當歸、川芎、芍藥、白芍)一起服用。

消腎之症,骨瘦腿疼,宜滋腎水。

杜仲黃柏為君,天門冬、人參、知母、五味子、乾山藥為佐,加四物服之。

白話文:

以杜仲和黃柏作為主要藥材,天門冬、人參、知母、五味子和乾山藥作為輔助藥材,再加上四物湯一起服用。

三消俱病,其勢已危,九死一生,藥亦不效,若不忍坐視,急用前三處之藥,總作一劑,水煎成膏,與消梨汁、童便調和,渴即飲之,或可扶持。

白話文:

當三種消症(消渴、消瘦、消力)同時發作,病情已經非常危急,幾乎是九死一生,即使用藥也可能無效。但如果不想見死不救,可以緊急使用前面提到的三種藥方,混合製成一劑藥,加水煎煮成濃膏,再加入消梨汁和童便攪拌均勻。患者感到口渴時就服用,也許還能延續生命。

大凡此症,從好酒而得者,劑中加乾葛、天花粉、黃芩之類,從好色而得者,加天麥門冬、黃柏、杜仲之類,與豬腎子同煎服。從喜食炙煿而得者,大碗消梨汁、苦茗之類可服。從喜服丹砂而得者,大碗童便及井底泥漿水、大劑人中黃之類可服。醫者當斟酌而用之。

白話文:

凡是這種病症,如果是喝酒引起的,在藥方中加上乾葛、天花粉、黃芩等藥物。如果是縱慾引起的,加上天麥門冬、黃柏、杜仲等藥物,並與豬腎子一起煎服。如果是喜愛吃燒烤引起的,可以服用大量消梨汁、苦茗等解毒物質。如果是服用丹砂引起的,可以服用大量童便、井底泥漿水、大劑量人中黃等解毒藥物。醫生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斟酌使用。

2. 噎膈

噎者,咽喉噎塞而不通,飲或可下,食則難入也;膈者,胃口隔截而不受,雖飲食暫下,少頃復吐,而不能容也。求其所以致病之由,而要皆憂鬱不開,思慮太過,忿怒不伸,或驚恐時值,變故屢遭,汲汲皇皇,無安寧之日,以致內氣並結於上焦,而噎膈之症始成矣。此皆處於逆境則然耳。

白話文:

噎症和膈症:

噎症是指喉嚨阻塞不通,水還可以勉強喝進去,但食物難以下嚥。膈症是指胃口被隔斷,雖然食物暫時可以下去,但一會兒又會吐出來,無法容納。

病因:

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憂慮鬱悶,思慮過度,憤怒無法發洩,或者受到驚嚇、變故連連,身心焦慮不安,無法得到安寧。這些因素導致內氣凝聚在上焦,從而形成噎症和膈症。這些疾病通常發生在逆境中。

致於素享富貴之人,亦有是症者何哉?必因厚味所傷,及酒色過度,虛火用事,真陰消爍,以致血液乾枯,頑痰膠固,結於咽喉之處,則成噎,結於胃口之處則成膈也。又有不因酒色而得者,亦當以血枯痰膩,及氣鬱治之。但審其所得之由,及觀其所稟之厚薄,方可用藥。如瘦人多火,其血易干,亦有因火而生痰者。

白話文:

即使是富貴之人,也有得此症的。這一定是因為飲食過於豐厚、過度飲酒作樂,導致虛火旺盛,真陰虧耗,以致血液乾枯,黏痰凝結,堵塞在咽喉部位,就形成噎症;堵塞在胃口部位,就形成膈症。另外,還有一些人不是因為酒色而得病的,也應當以血虛痰膩、氣鬱來治療。但是,要根據他們得病的原因和體質的不同來用藥。例如:瘦人體內多火,血液容易乾枯,也有的人因為火氣而生痰。

肥人多濕,其痰易結,亦有因濕而血滯者。窮困之人多憂鬱,經營之人多思慮,不得志之人多忿怒,遭變之人多驚恐,好酒之人多痰火,好色之人多積血,嗜味之人多宿食,使氣之人多惱怒,醫者審而治之,不可以一端求也。又有所謂鼠噎者,見人即不食,揹人則私食之,乃食鼠殘中毒所致,又豈可以一例治之乎?凡治此症,以開鬱順氣消痰潤血為主,此其大法也。

白話文:

肥胖的人容易積濕氣,濕氣容易凝結成痰,也有人是因為濕氣而導致氣血瘀滯。貧窮的人大多憂鬱,經商的人常思慮過度,不得志的人容易憤怒,遭遇變故的人常驚恐萬分。好喝酒的人容易有痰火,好色的人容易氣血瘀積,愛吃美味的人容易有宿食,愛生氣的人容易惱怒。醫生在治療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仔細分析,不能只針對單一方面。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叫「鼠噎」,就是看到人就不吃東西,背著人的時候卻偷偷地吃,這是因為吃了老鼠殘留下的毒物導致的,這難道可以用一樣的方法治療嗎?治療這些病症,主要以疏通鬱氣、調順氣血、化痰、養血為主,這是最基本的治療原則。

藥例

由憂鬱不開而成者,宜先開其鬱,而及其徐,必以枳殼、撫芎、香附為主,而佐以貝母、桔梗、菖蒲之類。有痰則消其痰,如瓜蔞半夏、薑汁、竹瀝之類;有血則潤其血,如當歸桃仁阿膠玄參、生蜜之類;有食則化其食,如神麯、麥芽陳皮枳實萊菔子檳榔草果之類,各隨症治之。

白話文:

因為憂鬱不舒暢而造成的疾病,應該先緩解鬱悶。當病情緩和後,可以服用枳殼、撫芎、香附等藥物為主,並輔以貝母、桔梗、菖蒲等藥物。

如果有痰,可以使用瓜蔞、半夏、薑汁、竹瀝等化痰藥物;如果有血,可以使用當歸、桃仁、阿膠、玄參、生蜜等潤血藥物;如果有食物積滯,可以使用神麯、麥芽、陳皮、枳實、萊菔子、檳榔、草果等消食藥物。根據不同的症狀,分別進行治療。

由思慮太過而成者,宜以開心竅為主,如菖蒲、燈心、通脫木之類,而佐以順氣之藥,如蘇子茯苓、陳皮、沉香白豆蔻之類。若有他症,照前加之。

白話文:

思慮過度而導致的病症,應該以疏通心竅為主,可以使用菖蒲、燈心草、通脫木等藥材;輔以理氣順暢的藥物,如蘇子、茯苓、陳皮、沉香、白豆蔻等。如果有其他症狀,則按照之前的原則添加藥物。

由驚恐而成者,以安心神為主,如茯神遠志麥門冬、菖蒲之類,佐以順氣之藥,如有他症,照前加之。

白話文:

因為驚嚇恐懼而導致的身體不適,治療重點是安撫心神,可以使用茯神、遠志、麥門冬、菖蒲等藥材,同時搭配幫助順氣的藥材。如果還有其他症狀,可以根據前述原則,酌情增減藥材。

由血液乾枯而成者,以潤血為主,如阿膠、麥門冬、玄參、知母、生蜜之類,佐以順氣之藥。如有他症,照前加之。

白話文:

血液不足所引起的,主要採取滋養補血的方法,例如阿膠、麥門冬、玄參、知母、生蜂蜜等,輔以幫助氣血運行的藥物。如果有其他症狀,可以根據前面的方法加藥治療。

由頑痰膠固而成者,以化痰為主,必用海浮石、蛤粉、玄明粉礞石、白硼砂之類為極細末,用薑汁、竹瀝調少許,嚐嚐服之。必是此等藥,方可治頑痰也。其煎劑,如油炒半夏、貝母、瓜蔞、橘紅、茯苓、天花粉黃芩、薑汁、竹瀝之類,佐以順氣之藥服之。若頑痰壅塞,不能伸氣者,必用麻油二三兩,桐油半兩,調和服之,大吐頑痰,勢即寬矣。

白話文:

由難以去除的濃痰導致的疾病,應以化痰為主要治療目標。必須使用海浮石、蛤粉、玄明粉、礞石、白硼砂等藥物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薑汁或竹瀝調和少量粉末,分次服用。只有這些藥物才能治療頑固的痰。煎服的藥劑,例如炒過的半夏、貝母、瓜蔞、橘紅、茯苓、天花粉、黃芩,加入薑汁或竹瀝等,再搭配順氣的藥物一起服用。如果頑固的痰阻塞氣道,導致無法呼吸,必須用麻油二三兩,桐油半兩,調和後服用。這樣可以幫助大吐出頑痰,讓情況得到緩解。

由積血不消而成者,以消血為主,如山楂紅花、赤曲、丹皮、降真香蘇木、蓬朮、當歸之類以消血,佐以枳殼、青皮、香附、紫蘇梗之類以順氣。若又挾痰,加薑汁、竹瀝、風化硝以消之。

白話文:

由淤血積聚不去所造成的疾病,治療以化瘀為主,用山楂、紅花、赤曲、丹皮、降真香、蘇木、蓬朮、當歸等化瘀藥,配合枳殼、青皮、香附、紫蘇梗等理氣藥。如果還伴有痰濕,則加薑汁、竹瀝、風化硝化痰除濕。

由宿食不化,傷於胃口而成者,以消食為主,如枳殼、檳榔、蓬朮、陳皮、萊菔子、草果、麥芽、神麯之類,佐以順氣之藥,如木香、青皮、香附、烏藥、蘇梗之類。若有痰加薑汁、竹瀝;若有積血,如前消血之藥;若有乾血,如前潤血之藥,加減服之。

白話文:

由於消化不良,損傷胃口所引起。主要以幫助消化的藥物為主,例如枳殼、檳榔、茯苓、陳皮、萊菔子、草果、麥芽、神麴等。同時配合一些促進氣機運行的藥物,例如木香、青皮、香附、烏藥、蘇梗等。如果有痰液,可以加入薑汁、竹瀝。如果有積血,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化瘀血的藥物。如果有乾血,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滋潤血脈的藥物。根據具體情況加減使用。

由食鼠殘而成鼠噎者,即以鼠糞燒灰,存性為末,與萊菔子、白豆蔻等分為末,時時用好酒送下,或二三錢,不拘時服。

白話文:

因食用老鼠殘骸而得鼠噎症,可用老鼠糞便燒成灰,保留它的特性研磨成細粉末,再與萊菔子、白豆蔻等分研磨成細粉末。不定期用好酒送服,每次兩三錢,不受時間限制。

凡噎膈初起,不論痰與血,即以韭菜白頭搗取自然汁,同薑汁、竹瀝、童便、好酒調和,日服一二盞,其效如神。丹溪乃以二陳加竹瀝、童便、韭汁之類為主,治法亦相似。

白話文:

凡是噎症膈症初發的患者,無論是由於痰還是血造成的,都可以立即搗碎韭菜的白色根莖,取其自然汁液,再加入薑汁、竹瀝、小兒尿和好的酒調和在一起,每天服用一到兩杯,其效果十分顯著。丹溪醫生則主要採用二陳湯加竹瀝、小兒尿和韭菜汁等藥材來治療,治療方法也類似。

凡膈症不能容物,食之即吐盡者,名曰翻胃,乃胃寒也,宜以溫胃為主,用大附子去皮臍不用,切碎,入童便內煮二炷香,取出放淨磚上,四圍用炭炙之,待其燥烈,淬薑汁內,再炙再淬,直令熟透,切片,曬乾,為極細末,每服一二錢,用茯苓、藿香砂仁、白豆蔻、黃連生薑,煎湯送下。

白話文:

對於任何無法容納食物,吃什麼都吐出來的胃病,叫做「翻胃」,這是胃寒引起的,治療時宜以溫胃為重點。可以使用去除外皮、保留種臍的大附子,切碎後放入童尿中煮兩炷香的時間,取出放在乾淨的磚塊上,四面用炭火烤。等到附子變得乾熱,就淬入薑汁中,再烤再淬,直到完全煮透。切片曬乾後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到兩錢,用茯苓、藿香、砂仁、白豆蔻、黃連、生薑煎成湯劑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