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粹醫話》~ 古方宜活用說

回本書目錄

古方宜活用說

1. 古方宜活用說

古人立方大都主治一症,各走一經,故藥少而氣純,力專而效速。一方有一方之妙用,一方有一方之特長,豈可妄行增損,致失本旨。然時有古今,地有南北,人有強弱,邪有淺深,病有輕重。若氣虛概進以四君,血虧概補以四物,風寒概施以麻黃湯,瘧疾概投以小柴胡,曰此古人成法焉,古人不任其咎也。

夫一解表,桂枝湯解風邪之表,三仁湯解濕溫之表,六一散解暑邪之表,銀翹散解溫邪之表,非一方所能賅也。同一祛寒,理中湯祛太陰之寒,真武湯祛少陰之寒,當歸四逆湯祛厥陰之寒,四逆湯通治三陰之寒,亦非一方所能盡也。旦一病而主兩方者,《金匱》尤不一其例,如同是溢飲,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蓋水飲流溢亦隨入臟氣寒熱而別,飲從熱化,則以辛涼發其汗而主大青龍;飲從寒化,則以辛溫發其汗而主小青龍。又同是胸痹,苓杏甘草湯主之,橘枳生薑湯亦主之。蓋一則水盛於氣,故主苓杏以行水;一則氣盛於水,故主橘枳以行氣。且也同是承氣,而用意各有不同,大承氣通治三焦,小承氣不犯下焦,調胃承氣不犯上焦。

猶之同是陷胸,而所入又各不同,大陷胸為足太陽藥,小陷胸為足少陽藥,此皆犖犖大端,顯而易見者也,更有藥味皆同而主治不同者,如小承氣湯厚朴三物湯厚朴大黃湯,三方同用大黃厚朴枳實三味,而命名既殊,主治亦異者何哉?則以藥味雖同,而分量不同,君臣不同也。小承氣意在蕩實,故君大黃。

後二方意在行氣,故君厚朴,而厚朴之分量一則僅用二兩,一則多至八兩或一尺也。吾人於此中區別,苟不細心研究,烏知古人制方之妙哉。然若墨守古方,不知變化,膠柱鼓瑟,削足適履,其弊亦復相等,須知運用古方貴通其意,而不必泥其跡,師其法而不必襲其方,即如仲景復脈湯一方,生血之源,導血之流,可謂補血第一方。

楊西山亟戒加減是也,然葉天士先生治血症,常用此方去薑桂而加白芍,近代唐容川先生亦有加減諸法,但能不失仲景遺意,又何不可者。即人參養榮湯亦從此方套出,可見初無一成不易之法,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試觀有小建中湯,而歸脾湯即從其重濁處套出。補中湯即從其輕清處套出。

葶藶大棗湯,瀉肺中之火,即有人參瀉肺湯,瀉肺中之水。有大陷胸湯下胸中之火,即有厚朴大黃湯下胸中之水,蓋通其意,則泛應曲當,得其法則觸處皆通也。又成方之附列加減法者,如仲景之理中湯、小柴胡湯,東垣之補中益氣湯等,亦復不少,古人亦既以活法詔我矣。孟子曰: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古人立方示人以規矩而已。善學者取其方而圓用之,其庶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