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萬病回春》~ 卷之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2)

1. 瘰癧

繞項起核,名曰蟠蛇癧;延及胸前、腋下起,名曰瓜藤癧;左耳根腫核者,名曰惠袋癧;右耳根腫核者,名曰蜂窩癧。

白話文:

  • 頸部周圍出現腫塊,稱為「蟠蛇癧」。
  • 腫塊延伸到胸前和腋下,稱為「瓜藤癧」。
  • 左耳根出現腫塊,稱為「惠袋癧」。
  • 右耳根出現腫塊,稱為「蜂窩癧」。

結核連續者,為瘰癧也。形長如蛤者,為馬刀也。

夫瘰癧初發,必起於少陽經。不守禁戒,必延及陽明經。大抵飲食厚味,鬱氣之積,曰毒、曰風、曰熱,皆此三端招引變換。須分虛實。彼實者故易,自非痛斷厚味與發氣之物,雖易亦難,殊為可慮,以其屬膽經,主決斷有相火,而且氣多血少。婦人見此,若月信不作寒熱可生。梢久轉為潮熱,其證危矣。自非斷欲絕慮食淡,雖聖神不可治也。

白話文:

腮腺炎剛發作時,必定從少陽經開始。如果不遵守禁忌,就會蔓延到陽明經。飲食過於豐盛,導致鬱悶之氣積聚,稱為毒、風、熱,這三者都會誘發變化。必須辨別虛實。實證的情況比較好處理,只要戒絕濃味辛辣的食物,即使病情較輕,也不容忽視,因為腮腺炎與膽經有關,膽經屬火,氣多血少。女性如果出現腮腺炎,月經不調會導致寒熱。如果時間過長,轉為潮熱,病情就會很嚴重。如果不能戒除慾望、斷絕憂慮並清淡飲食,即使是神醫也無法治療。

瘰癧先從結喉起者:紫蘇,烏藥枳殼桔梗柴胡前胡防風羌活獨活川芎,芍藥,茯苓大腹皮甘草(各等分),上銼,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瘰癧(頸部淋巴結腫大)如果一開始出現在喉嚨部位,可以使用以下藥材治療:

紫蘇、烏藥、枳殼、桔梗、柴胡、前胡、防風、羌活、獨活、川芎、芍藥、茯苓、大腹皮、甘草(各取等量),將這些藥材搗碎,加水煎煮,飯後服用。

瘰癧先從項上起者:紫蘇,連翹,桔梗,枳殼,防風柴胡,羌活,獨活,白芷當歸,川芎,芍藥,甘草(各等分)

白話文:

瘰癧(淋巴結腫大)從項部開始的治療方:

  • 紫蘇葉
  • 連翹
  • 桔梗
  • 枳殼
  • 防風
  • 柴胡
  • 羌活
  • 獨活
  • 白芷
  • 當歸
  • 川芎
  • 芍藥
  • 甘草(以上藥材各取等分)

上銼,水煎,食後服。

瘰癧先從左邊起者:紫蘇,厚朴,當歸,羌活,枳殼,桔梗,前胡,防風,川芎,芍藥,蘿蔔子,蘇子,甘草

白話文:

如果瘰癧首先從左側開始發作,應使用以下藥材治療:

  • 紫蘇
  • 厚樸
  • 當歸
  • 羌活
  • 枳殼
  • 桔梗
  • 前胡
  • 防風
  • 川芎
  • 芍藥
  • 蘿蔔籽
  • 蘇子
  • 甘草

上銼,水煎,食後服。

瘰癧先從右邊起:紫蘇,香附青皮,烏藥,半夏,厚朴,桔梗,茯苓,柴胡,防風,羌活,甘草

白話文:

瘰癧症狀首先從右側開始:

  • 紫蘇
  • 香附
  • 青皮
  • 烏藥
  • 半夏
  • 厚朴
  • 桔梗
  • 茯苓
  • 柴胡
  • 防風
  • 羌活
  • 甘草

上銼,水煎,食後溫服。

人稍壯者宜:

內消散,治瘰癧結核。

硃砂血竭(各一錢),斑蝥(去翅足,三分,生用。)

白話文:

硃砂、血竭(各一錢重),斑蝥(去翅足,三分重,生用)。

上為細末,每服一分,空心,燒酒調服。一日一服。未破者,三五服立消。已破者,內服此藥;外用金頭蜈蚣一條,焙研極細末,用麻油一小鐘浸三旦夕,搽患處,其瘡即腫潰。過一二日腫消,可貼膏藥。瘡勢大者,二十日痊;小者,十餘日可保平復。

白話文:

把上面藥粉研磨得非常細,每次服用一克,空腹時用燒酒沖服。一天服用一次。沒有破的瘡,服用三到五次後就能痊癒。已經破的瘡,內服此藥;外用一條金頭蜈蚣,焙乾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一小盅麻油浸泡三天兩夜,塗抹於患處,瘡就能腫脹潰爛。一兩天後腫脹就會消退,可以貼上膏藥。瘡勢嚴重的,二十天內可以痊癒;較小的瘡,十幾天可以恢復平穩。

琥珀散,治瘰癧結核,內消神效。

滑石,白牽牛(頭末。各一兩),斑蝥(三錢,去翅足),殭蠶(一兩),枳殼(五錢),赤芍,柴胡(各五錢),木通,連翹(各七錢),琥珀(二錢),黃芩(一兩),甘草(三錢),上銼作六劑,水煎服。

白話文:

滑石、白牽牛(頭和尾,各一兩)、斑蝥(三錢,去除翅膀和腳)、殭蠶(一兩)、枳殼(五錢)、赤芍、柴胡(各五錢)、木通、連翹(各七錢)、琥珀(二錢)、黃芩(一兩)、甘草(三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分為六劑,加水煎煮服用。

斑蝥散(即神效散。)

斑蝥(去翅足,酒炒,淨一錢),穿山甲(土炒),殭蠶(去頭足酒炒),丁香白丁香苦丁香,紅小豆,磨刀泥(各一錢)

白話文:

斑蝥(去掉翅膀和腳,用酒炒過,淨重一錢) 穿山甲(用土炒過) 殭蠶(去掉頭和腳,用酒炒過) 丁香 白丁香 苦丁香 紅小豆 磨刀泥(以上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五更無根水調服,至未時打下毒物,其形如鼠。後用田中野菊花焙黃色為末,陳醋調,貼瘡上。一日一換,七日全安。

白話文:

將中藥細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在清晨黎明時分,用沒有根鬚的井水送服。藥效會持續到中午,將毒物排出體外,毒物形狀似老鼠。然後使用田間野菊花烘烤成黃色粉末,用陳醋調和塗抹在傷口上。每天更換一次藥膏,七天後傷口就能痊癒。

赤白丸,治瘰癧未破。

白礬(三兩),硃砂(九錢)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清茶送下。日進三服,藥盡即消。

白話文:

將中藥磨成細末,並加入酒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20 粒,以清茶送服。每天服用 3 次,藥吃完後症狀就會消失。

人虛弱者宜:

益氣養榮湯,治懷抱抑鬱,瘰癧流注,或四肢患腫、肉色不變,或日晡發熱。或潰不斂。

白話文:

益氣養榮湯,用於治療以下情況:

  • 持續抑鬱
  • 瘰癧(頸部淋巴結腫大)流膿
  • 四肢腫脹,但肉色正常
  • 午後或傍晚發熱
  • 潰瘍久不癒合

黃耆人參白朮(炒。各一錢半),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陳皮,香附,貝母(去心。各一錢),柴胡,桔梗(炒),地骨皮,甘草(炙。各五分)

白話文:

黃芪、人參、白朮(炒過,各1.5錢),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陳皮、香附、貝母(去心,各1錢),柴胡、桔梗(炒過)、地骨皮、甘草(炙過,各0.5錢)

上銼一劑,水煎食遠服。有痰加橘紅;脅下刺痛加青皮、木香;午後有熱,或頭微眩加炒黃柏;膿水清倍參、耆、當歸;女人有鬱氣,胸膈不利倍香附、貝母;月經不通加牡丹皮、當歸。

白話文:

一次服一帖藥,用水煎煮,溫服。

如果有痰,加入橘紅;肋下刺痛,加入陳皮、木香;午後發熱,或頭部微暈,加入炒黃柏;膿水清稀,增加人參、黃芪、當歸的用量;女性有胸悶鬱結,增加香附、貝母的用量;月經不調,加入牡丹皮、當歸。

益氣內消散,治瘰癧並諸瘤結核。

當歸,川芎,白芍(酒炒),白朮(去蘆),青皮(去瓤),陳皮,半夏(姜炒),桔梗,羌活,白芷,獨活,厚朴(薑汁炒。各八錢),防風,黃芩,烏藥,香附,檳榔(各一兩),蘇葉(一兩半),沉香(二錢),木香,人參,粉草(各五錢)

白話文:

當歸、川芎、白芍(用酒炒)、白朮(去蘆)、青皮(去瓤)、陳皮、半夏(用薑炒)、桔梗、羌活、白芷、獨活、厚朴(用薑汁炒,各 8 錢)、防風、黃芩、烏藥、香附、檳榔(各 1 兩)、蘇葉(1 兩半)、沉香(2 錢)、木香、人參、粉草(各 5 錢)

上銼,水煎溫服。服十餘劑即消。若再服,照分量制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酒下。

白話文:

把草藥上段研磨成細末,用熱水煎煮,溫熱服用。服下十幾劑就可以消退。如果還要繼續服用,按照原來藥方的分量,用酒調和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七十顆,用酒送服。

瘰癧外施之藥

神品膏,歷年久不愈瘰癧瘡神效。

香油(一斤),官粉(二兩半),黃蠟(二兩),乳香沒藥孩兒茶,血竭(各四錢),胡椒(六錢。)

白話文:

香油(500 克),米粉(150 克),黃蠟(100 克),乳香、沒藥、孩兒茶、血竭(各 20 克),胡椒(30 克)。

先將香油熬滴水不散,方下官粉熬成膏,下黃蠟再熬、滴水成珠,離火,方入細藥。瘡久者,胡椒加半攪勻,入瓷器內收貯,退火毒,油單紙攤貼。每用先將蔥須花椒、艾槐條熬水洗瘡,淨後貼之。

白話文:

先將香油加熱到滴水不散,再放入官粉熬成糊狀。接著加入黃蠟繼續熬,等到滴下水珠能成珠狀時,才離開火源,再放入細藥。

如果傷口較久,可以添加胡椒粉並攪拌均勻。然後裝入瓷器中保存。此藥具有退火毒的功效,可用油紙攤開後貼在傷口上。

每次使用前,先用蔥須、花椒和艾槐條熬水清洗傷口,洗淨後再貼上藥膏。

奇效膏,貼瘰癧,未破內消,已破則合。

真香油一斤二兩,大黃六兩入油,炸浮濾去渣;慢火下淨黃丹半斤,慢火再熬;滴水成珠,下古石灰炒過五錢、乳香四錢、沒藥四錢、黃蠟二兩。成膏,用油單紙攤膏貼。

白話文:

使用 1 斤 2 兩的純香油,加入 6 兩的大黃,炸至浮起後過濾去渣。

加入 0.5 斤的淨黃丹,用小火熬製。

直到滴水時會形成珠狀,再加入炒過的古石灰 5 錢、乳香 4 錢、沒藥 4 錢、黃蠟 2 兩。

熬成膏狀後,用油紙攤開膏藥貼敷。

治瘰癧鼠瘡甚效:嫩槐條(一斤),蘄艾(四兩),川椒(三兩淨),上三味,用新大炒鍋一個盛水滿,煎至七分,去渣待溫,將所患之瘡徐徐洗一炷香,去膿水並甲,用軟白布擦待乾;至午時,仍將藥渣入水一鍋,又煎至六分,去渣,照前洗一炷香摻干;待晚,仍將熬洗一炷香。次日,用大蒜瓣切薄片,圍瘡上,用麥子大艾炷灸蒜上。

白話文:

治療瘰癧(淋巴結腫大)和鼠瘡的有效方法:

使用嫩槐條(一斤)、蘄艾(四兩)、川椒(三兩去淨雜質)這三種藥材。

使用一個新的大炒鍋,裝滿水,把藥材放進去煎煮,至水量減少七分之一時,過濾掉渣滓,待溫度溫熱。用這個藥液緩緩洗患處一炷香的時間,洗去膿水和血痂,用柔軟的白布擦乾。

到了中午,再把藥渣放入另一鍋水中,煎煮至水量減少六分之一時,過濾掉渣滓。照前法洗患處一炷香的時間,然後擦乾。

晚上,同樣用藥液煎洗一炷香的時間。

第二天,把大蒜瓣切成薄片,圍繞在患處,在蒜片上用麥子大小的艾炷灸。

如癢再灸,以痛為止,漸漸自愈。

烏龍膏,治瘰癧潰爛久不愈者神效。

木鱉子(帶殼炒存性去殼),柏葉(焙),人中血(即亂髮燒灰),青龍背(即鍋脾面上垢膩),紙錢灰,飛羅面(各一錢)

白話文:

木鱉子(帶殼炒熟,不去殼) 柏葉(烤乾) 人中血(人頭髮燒成灰) 青龍背(鍋子底部燒焦的油垢) 紙錢灰 飛羅面(各 1 錢)

上俱為末,用好陳米醋調成膏塗瘡上,外用紙貼。

瘰癧膏

真香油四兩,象皮三錢,熬熱去滓,入黃蠟三錢、官粉一兩五錢,離火晾溫,入乳香、沒藥各三錢、孩兒茶一兩、龍骨一錢五分、血竭一錢攪勻,以瓷器收貯,任意點之。

白話文:

四兩真香油,三錢象皮。加熱後去除雜質,加入三錢黃蠟,一兩五錢官粉。離開火源晾到溫熱,加入三錢乳香、三錢沒藥、一兩孩兒茶、一錢五分龍骨、一錢血竭,攪拌均勻。用瓷器保存,可以隨時點燃使用。

馬刀瘡者,項側有瘡,堅而不潰是也。

柴胡通經湯

柴胡,連翹,當歸尾,黃連,黃芩,牛蒡子三稜(各一錢),桔梗(二兩),生甘草(一錢),紅花(少許。)

白話文:

柴胡、連翹、當歸尾、黃連、黃芩、牛蒡子、三稜(各 5 克),桔梗(10 克),生甘草(5 克),紅花(少量)。

上銼,水煎,食後服。忌苦藥泄大便。

散腫潰堅湯,治馬刀結核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至肩上,或於腋下,皆屬手足少陽經;及瘰癧遍於頰下,或至頰車,堅而不潰,在足陽明所出;或瘡已破出水,並皆治之。兼治癭瘤大如升,久不潰者。

白話文:

散腫潰堅湯

這帖藥方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馬刀結核:硬如石頭的腫塊,可能出現在耳下、肩膀或腋下,屬於手足少陽經。
  • 瘰癧:遍佈於臉頰下的堅硬腫塊,可能出現在顴骨附近,屬於足陽明經。
  • 瘡瘍:已經破潰並流出膿水的傷口。

此外,此藥方還能治療:

  • 癭瘤:類似黃豆大小的腫塊,長期不破潰。

昆布(冷水洗),海藻(微炒),黃柏(酒炒),知母(酒浸),天花粉,桔梗(各五錢),連翹,三稜(酒浸),莪朮(各三錢,酒浸),龍膽草,黃連,黃芩(酒炒),乾葛,白芍(酒炒。各三錢),升麻,柴胡(各五分),甘草(炙,五錢),歸尾(五分)

白話文:

昆布(用冷水洗淨) 海藻(稍微炒一下) 黃柏(用酒炒) 知母(用酒浸泡) 天花粉 桔梗(各取五錢) 連翹 三稜(用酒浸泡) 莪朮(各取三錢,用酒浸泡) 龍膽草 黃連 黃芩(用酒炒) 乾葛 白芍(用酒炒,各取三錢) 升麻 柴胡(各取五分) 甘草(炙烤過,五錢) 歸尾(五分)

上銼,每一兩水二盞,先浸半日,煎至一盞,去渣,熱服。於臥處伸足在高處,頭微低。每噙一口,作十次嚥下。至服畢,依常安臥,取意在胸中停蓄之意也。另揀半料作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或百五十丸,用此湯留一口送下。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每兩要加兩碗水,先浸泡半日,煎煮至剩下一碗,將渣滓去除,熱飲。躺在牀上,雙腳墊高,頭部稍微低一點。每次含一口藥湯,分十次吞下。直到藥湯喝完,保持平躺,這是為了讓藥力停留在胸中。另外,取一半藥材研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小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用此藥湯留一口送服。

一婦人,瘰癧後遍身作癢,脈大按而虛,以十全大補加香附治之而愈。大凡潰後,午前癢作氣虛,午後癢作血虛,若作風症治之,必死。

白話文:

有一個女人,淋巴結腫脹化膿之後,全身都感到搔癢。她的脈搏又大又虛,用十全大補加上香附來治療,痊癒了。一般來說,腫塊潰爛後,上午發作的搔癢是氣虛造成的,下午發作的搔癢是血虛造成的。如果把它當成風疾來治療,一定會死。

一儒者,瘰癧愈後,體瘦發熱,晝夜無定,此足三陰氣血俱虛。八珍湯麥門冬五味子二十劑愈,又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五味子及六味丸而愈。

白話文:

一位文人,在患有瘰癧後痊癒,但出現身體消瘦、發熱,晝夜不定的症狀。這是因為足三陰的氣血都虛弱了。使用了八珍湯加麥門冬、五味子,服用了二十劑後痊癒。後又使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五味子及六味丸,再次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