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九 (2)

1.

(汗出不治,盜汗,頭汗,手足汗,陰汗,半身汗出)

經云。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腎病者。寢汗出。憎風。津脫者。汗大泄。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

景岳全書曰。汗出一證。有自汗者。有盜汗者。自汗者。濈濈然無時。而動作則益甚。盜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覺來漸收。諸古法云。自汗者屬陽虛。腠理不固。衛氣之所司也。人以衛氣固其表。衛氣不固。則表虛自汗。而津液為之發泄也。治宜實表補陽。盜汗者。屬陰虛。

陰虛者陽必湊之。故陽蒸陰分則血熱。血熱則液泄而為盜汗也。治宜清火補陰。此其大法。然自汗亦有陰虛。盜汗亦多陽虛者。如遇煩勞大熱之類。最多自汗。如飲食之火起於胃。勞倦之火起於脾。酒色之火起於腎。皆能令人自汗。若此者。非陽盛陰衰而何。又若人之寤寐。

總由衛氣之出入。衛氣者。陽氣也。人於寐時。則衛氣入於陰分。此其時非陽虛於表而何。然則陰陽有異。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無火。則或陰或陽。自可見矣。蓋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爍陰。陰虛可知也。無火而汗出者。以表氣不固。陽虛可知也。知斯二者。則汗出之要。

無餘義矣。汗由血液。本乎陰也。經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其義可知。然汗發於陰而出於陽。此其根本則由陰中之營氣。而其啟閉則由陽中之衛氣。故凡欲疏汗而不知營衛之盛衰。欲禁汗而不知橐籥之牝牡。吾知其不敗不已也。汗證有陰陽。陽汗者。熱汗也。陰汗者。

冷汗也。人但知熱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謂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陽氣內虛。則寒生於中。而陰中無陽。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泄。故凡大驚大恐大懼。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陽氣頓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則如病後產後。或大吐大瀉失血之後。必多有汗出者。

是豈非氣怯而然乎。故經曰。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仲景曰。極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是皆陰汗之謂也。故凡治陰汗者。但當察氣虛之微甚。微虛者。略扶正氣。其汗自收。甚虛者。非甘、薑、桂、附。速救元氣不可。

自汗雖由衛氣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實關乎臟腑蒸發使然。心之陽不能衛外而為固。則自汗出。包絡之火鬱發也。腎之陰不能退藏於密。則盜汗出。陰火乘虛蒸發也。肺氣衰則表不能衛而自汗出。必喘乏少氣。胃虛水穀氣脫散者汗自出。必氣虛少食。陰虛者。陽必湊。故發熱自汗。

當歸六黃湯。陽虛者。陰必乘。故發厥自汗。黃耆建中湯。甚者少加附子。營血不足自汗。黃耆建中加當歸。甚者加熟地。衛外之陽不固而自汗。耆附湯。脾中之陽衰微而自汗。朮附湯。腎中之陽浮游而自汗。參附湯。身冷自汗陰躁。欲坐泥水中。脈浮而數。按之如無。經云。

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此陰盛格陽。真武湯冷服。肺氣虛者。固其皮毛。玉屏風散。脾虛者。壯其中氣。補中益氣湯。心虛者。益其血脈。當歸補血湯。肝虛者。理其疏泄。逍遙散。腎虛者。助其封藏。都氣丸。火氣炎上。胃中之濕亦能作汗。可用涼膈散。脾胃不和。

外挾風濕。身重汗出。羌活勝濕湯。風濕相搏。時自汗出。防己黃耆湯。惡風自汗。桂枝。又有漏風證。一名酒風。不論冬夏。額上常有汗出。此醉後當風所致。經曰。有病身熱懈惰。汗出如浴。惡風少氣。病名酒風。治之以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

又曰。飲酒中風。則為漏風。漏風之狀。多汗。常不可以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急。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先宜五苓散熱服取汗。後與黃耆建中加白朮、澤瀉。汗出日久。用參、耆、朮、附等藥不效。汗乾仍熱。此風邪伏於經絡。暫與參蘇飲。病已止服。

此反治也。汗出不止。名曰亡陽。以附子理中加黃耆。外用溫粉撲之。痰證汗自出。痰消汗自止。二陳加桂枝、枳、桔、香附、貝母。多汗惡風。食則汗出如油。久不治。必成消渴。玉屏風散。少加煅牡蠣。病餘氣血俱虛而汗。服諸止汗藥不應。用十全大補湯半劑。加熟棗仁五錢。

若胸膈煩悶。不能勝陰藥者。生脈散加黃耆二錢。當歸六分。熟棗仁三錢。一服即驗。別處無汗。獨心胸一片有汗。此思傷心也。其病在心。名曰心汗。歸脾湯倍黃耆。或生脈散加當歸、棗仁。豬心湯煎服。

汗出不治證,汗出而喘甚者不治。汗出而脈脫者不治。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汗出發潤至顛者不治。汗出如油者不治。汗出如珠者不治。汗出如膠。膠黏如珠之凝。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皆不可治。

盜汗,金匱云。男子平人脈虛弱微細者。善盜汗出。蓋平人脈虛弱微細。是衛虛不能鼓其脈氣於外。所以不能約束津液。當衛氣行陰。目瞑之時。血氣無以固其表。腠理開則汗。醒則行陽之氣復散於表。則汗止矣。名曰盜汗。亦名寢汗。此屬本虛。與傷寒邪在半表不同。先與當歸補血湯加炒棗仁半兩。

數服後與都氣丸調補之。酒客睡中多汗。此濕熱外蒸也。二妙散加白朮、防風、牡蠣。血熱盜汗。當歸六黃湯為專藥。虛人。多加參、耆減芩、連。身熱。加地骨皮。肝虛。加棗仁。肝實。加龍膽草。煩心。加竹葉、辰砂、麥冬。脾虛。去芩、連加白朮、芍藥。傷寒陽明少陽證盜汗。

柴胡葛根隨證主治。溫熱三陽合病。目合則汗。白虎湯

頭汗,頭為諸陽之會。額上多汗而他處無者。濕熱上蒸使然。或蓄血結於胃口。迫其津液上逆所致。蓄血頭汗出。劑頸而還。犀角地黃湯。頭汗小便不利。而渴不能飲。此瘀蓄膀胱也。桃核承氣湯。胃熱上蒸。額汗發黃。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陳。甚則茵陳蒿湯微利之。傷寒脅痛耳聾。

寒熱口苦。頭上汗出。劑頸而還。屬少陽。小柴胡加桂枝、苓、術和之。凡頭汗。服和營衛逐濕豁痰理氣散瘀藥。或發寒熱。下體得汗者。為營衛氣通。日漸向愈之機也。食滯中宮。熱氣上炎。亦令頭汗。生料保和丸。倍用薑汁炒川連。病後產後。悉屬陽虛。誤治必死。傷濕額上汗出。

下之微喘者死。下後小便不利者亦死。傷寒陰毒等證額汗。見緒論。

手足汗,脾胃濕蒸。傍達於四肢。則手足多汗。熱者。二陳湯加川連、白芍。冷者。理中湯烏梅。弱者。十全大補去芎加五味子

陰汗,陰間有汗。屬下焦濕熱。龍膽瀉肝湯加風藥一二味。風能勝濕也。或當歸龍薈丸。及二妙散俱效。陰囊濕者。以爐甘石煅過撲之。密陀僧末亦佳。

半身汗出,夏月止半身出汗。皆氣血不充。內挾寒飲所致。偏枯及夭之兆也。大劑十全大補、人參養榮、大建中輩加行經豁痰藥治之。若元氣稍充。即間用小續命湯一劑以開發其表。或防己黃耆湯加川烏以散其濕。此證雖屬血虛。慎不可用四物陰藥。以其閉滯經絡故也。

石頑曰。汗之源不一。有因於衛氣疏者。有因於營氣熱者。有因於營衛不和者。蓋風邪干衛。則腠理疏。營氣乘表虛而外泄。則自汗。治當散邪為急。宜從仲景桂枝湯、小建中輩。遲則營氣外亡。邪氣內入。必變府實潮熱矣。又宜三承氣湯選用。此皆外感自汗也。若鬱熱內蒸。

亦必從空竅發泄。或從腸胃下奔。或從皮毛外達。則鬱熱得散。然外泄輕於下奔。蒸熱勝於乾熱。以此驗營衛之枯與不枯也。當從內傷虛損例治之。至於邪正交加。非汗不解。故少陽挾熱。或為盜汗。或腋汗脅汗。須知從陰陽交互時。及陰陽交互處發泄者。皆陰陽不和。半表半裡證。

小柴胡、逍遙散。皆合劑也。及乎挾風邪痰濕之類。亦多有之。至如頭汗。或為濕熱上攻。或為瘀血內結。亦屬陰陽不和。其於陰汗股汗。又為肝家濕熱下滲之徵驗。豈可一概施治乎。

〔診〕汗家腠理疏豁。其脈必緩。兼浮則為風。兼滑則為痰。兼大則為熱。兼弱為衛虛。兼芤為失血。兼遲為氣虛。兼細為陰虛。經云。肺脈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肺脈緩甚為多汗。尺澀脈滑。謂之多汗。病風人脈緊數。浮沉有力。汗出不止。呼吸有聲者死。不然。則主病氣。

東垣治一人。二月陰雨寒濕。又因勞役所傷。病解之後。汗出不止。沾濡數日。惡寒重添厚衣。心胸間時煩熱。頭目昏憒。上壅食少。此乃胃中陰火熾盛。與外天雨之濕氣相合。而汗出不休。遂用羌活勝濕湯。以風藥去其濕。甘寒瀉其熱。一服而愈。

滑伯仁治一婦。暑月自汗。口乾煩躁。欲坐水中。脈浮而數。按之豁然虛散。得之食生冷乘涼所致。以真武湯。一進汗止。再進躁退。三進全安。

飛疇治陳子厚媳。八月間因產不順。去血過多。產後惡露稀少。服益母草湯不行。身熱汗出。產科用發散行血更劇。自用焦糖酒一碗。遂周身絡脈棰楚難堪。惡露大下。昏沉戴眼。汗出如浴。但言心痛不可名狀。此血去過多。心失其養故痛。肝主筋。為藏血之地。肝失其榮。

故絡脈棰楚不堪。且汗為產後之大禁。若非急用人參。恐難保其朝夕也。用四君合保元加白芍、五味。一劑汗止。因其語言如祟。疑為瘀血未盡。更欲通利。予曰。聲怯無神。此屬鄭聲。且腹不疼痛。瘀何從有。此神氣散亂不收之故。前方加入棗仁、龍齒。諸證漸平。後服獨參湯

至彌月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