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結胸

結胸有五:一為邪氣結胸,一為痰氣結胸,一為滯氣結胸,一為水氣結胸,其一則誤下之結胸也。雖同一中脘痞懣,而受病不同,施治各異,倘一混投,為禍最烈,學者當明辨之。

邪氣結胸,不外因寒因熱。寒氣遏抑,則胃陽不通,故中脘痞滿,四肢倦怠,祛寒平胃散主之。風熱內郁,則胸脘煩悶,心神焦燥,梔子解鬱湯主之。

祛寒平胃散(自制)

炮姜(五分),廣皮(一錢),茅朮(一錢),厚朴(一錢),佩蘭(一錢),歸身(一錢五分),茯苓(二錢),木香(五分),砂仁(一錢),鬱金(二錢),佛手柑(五分)

梔子解鬱湯(自制)

黑山梔(二錢),栝蔞實(一個切),連翹(二錢),薄荷(一錢),葛根(二錢),蘇梗(一錢五分),豆豉(三錢),鬱金(二錢),淡竹葉(二十張),白茅根(五錢)

痰氣結胸,當分燥濕。痰隨火升,壅於中脘,竹瀝滌痰湯主之。濕痰上泛,窒滯中都,香蘇二陳湯主之。

竹瀝滌痰湯(自制)

川貝(二錢),天竺黃(六分),羚羊角(一錢五分),桑皮(二錢),栝蔞仁(四錢),石決明(八錢),杏仁(三錢),旋覆花(一錢絹包),淡竹瀝(半杯沖服),薑汁(二滴沖服)

香蘇大棗(自制)

沉香(六分),蘇子(二錢),橘紅(,一錢),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二錢),枳殼(一錢),厚朴(一錢),杏仁(三錢),鬱金(二錢),苡仁(四錢炒),薑汁(二小匙沖服)

滯氣結胸,症有緩急,治分輕重,古人成法具在,按症用藥,尤宜謹慎。

壯熱,神昏譫語,胸滿拒按,舌焦黑起刺,脈實有力,此為大結胸,大承氣湯主之。

承氣湯

大黃(五錢酒洗),芒硝(五錢),枳實(一錢五分),厚朴(一錢五分),先將枳實、厚朴煎好,後入大黃,再後入芒硝,煎數沸。

發熱,譫語,便硬,胸痞拒按,舌焦黃,脈實有力,此為小結胸,小承氣湯主之。

小承氣湯

大黃(五錢酒洗),厚朴(一錢五分),枳實(一錢五分),先將厚朴、枳實煎好,後入大黃,約百沸。

結胸痞滿,按之則痛,脈來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陷胸湯

黃連(五分),蔞仁(五錢),半夏(一錢五分),水煎服。

結胸失下,以致胸中大實,元氣大虧,不下則脹滿而死,下之則元氣隨脫,所謂下亦死、不下亦死也。然於死中求活,須一面攻下,一面保真如黃龍湯一法,人參、大黃並用,用意雖佳,然究竟互相牽制,補者不補,而攻者不攻;不若先服攻下之劑,俟藥力已達病所,隨後即服保納元氣之劑以收攝之。因自制承氣保真湯,十中可救三四。

承氣湯

即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四味。先煎服,俟滯氣將動,隨服保真湯。

保真湯(自制)

人參(三錢),附子(二錢),干河車(四錢),當歸(三錢),五味(一錢五分),菟絲子(八錢),大棗(三枚),姜(三片)

水結胸,心下至少腹硬滿,痛不可近,或潮熱,或無大熱,但頭微汗出,脈沉,名水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大陷胸湯

大黃五錢,先煎,去渣,入芒硝五錢,煎數沸,再入甘遂末一錢,溫服。

按此藥過於峻猛,萬不可輕投,予自制決壅順流湯,頗能於平穩中取效。

決壅順流湯(自制)

大黃(三錢),木通(三錢),栝蔞實(一個),厚朴(一錢),青皮(一錢),枳實(一錢),瞿麥(二錢),車前子(二錢),水煎服。

誤下之結胸,因邪未入陽明,下之太早,徒傷元氣,邪反乘虛而入,居於心胸之間,內既不能從腸胃而下,外又不能從肌表而出,逗留蘊結,胸脘痞滿,按之不痛;蓋無形之邪,非有形之滯,邪在心胸而不在胃也。諸瀉心湯主之。其藥味分兩,當隨症隨時謹慎加減。

誤下之結胸,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附子瀉心湯

附子,大黃,黃連,黃芩

誤下結胸,痞滿不痛,身寒而嘔,飲食不下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

半夏,黃連,黃芩,甘草,人參,乾薑,大棗

誤下結胸,下利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滿,乾嘔心煩者,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

甘草(倍用),半夏,黃連,乾薑,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