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傷寒直格》~ 卷中 (1)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

1. 傷寒六經傳受

經言:寒傷形,寒傷皮毛,寒傷血,寒傷榮。然寒主閉藏而腠理閉密,陽氣拂鬱不能通暢,怫然內作,故身熱燥而無汗。故經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又曰:夫熱病皆傷寒之類也。《內經》既直言熱病者,言一身為病之熱氣也;以至仲景直言傷寒者,言外傷之寒邪也,以分風、寒、暑、濕之所傷,主療不同,故只言傷寒,而不通言熱病也。其寒邪為害至大,故一切內外所傷,俱為受汗之熱病者,通謂之傷寒也。

白話文:

經書中說:寒氣會損傷形體、皮毛、血液和榮氣。但寒氣主收斂而使腠理緻密,陽氣鬱結不通,在體內激發,所以身體發熱乾燥而不出汗。因此經典說:人受到寒氣侵襲,就會得熱病。另外還說:所有的熱病都是由寒氣引起的。在《內經》中直接提到熱病,是指人體患病的熱氣;到了仲景,直接提到傷寒,是指外傷的寒邪;他這樣做是為了區分風、寒、暑、濕所傷的症狀不同、主治方法不同,因此只說傷寒,而不通稱熱病。寒邪的危害很大,所以一切內外所受的傷,都屬於受寒引起的熱病,通稱為傷寒。

一名大病者,皆以為害之大也。又春曰溫病,夏曰熱病,秋曰濕病,冬曰傷寒。傷寒者是隨四時天氣春溫、夏熱、秋濕、冬寒為名,以明四時病之微甚,及主療消息,稍有不等,大而言之則一也,非為外傷及內病有此異耳。

白話文:

一位病得很重的人,大家認為是感染了嚴重疾病。又有春天的溫病、夏天的熱病、秋天的濕病和冬天的傷寒。傷寒是根據春溫、夏熱、秋濕、冬寒四時氣候而命名的,用來說明四時疾病的輕重程度,及治療方法和緩急,雖然有稍許差別,但總體而言是一樣的,並不是因為外傷或內病而有這樣的差異。

或云冬伏寒邪於肌膚骨肉之間,至於春變為溫病,夏變為熱病,秋變為濕病,冬變為正傷寒病者,及名冒其寒而內生拂熱,熱微而不即病者,以至將來陽熱變動,或又感之而成熱病,非謂伏其寒氣而反變寒為熱也。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亦其義也。亦有一時冒寒而便為熱病者,或感四時不正乖戾之氣,或隨氣運興衰變動,或內外諸邪所傷,或因他病變成,或因他人傳染皆能成之,但以分門隨證治之耳。經言此六經傳受,乃外傷於寒而為熱病之大略,主療之要法也。

白話文:

也有人說,冬季患上外感風寒邪氣後,邪氣入侵體內的皮膚、肌肉、骨骼中,到了春天再發展成為溫病,到了夏天再發展成為熱病,到了秋天再發展成為濕病,到了冬天再發展成為正式的傷寒病;或者有人雖然也遭受了寒邪入侵,但體內同時也產生了一種燥熱之氣,這種燥熱之氣較為輕微,所以沒有立即發病,但是到了以後,陽氣與燥熱之氣同時變化變動,或又感受了新的寒邪,而最終發展成為熱病。這並不是說將寒邪潛伏下來,反而將寒邪轉變成熱邪。經書上說:“冬季受到寒邪的傷害,到春天必定會得溫病”。也是相同的道理。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人偶爾受到寒邪的侵襲,就立刻得了熱病,這可能是因為感受到了四時不正之氣的影響,或者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或者受到了內外各種邪氣的傷害,或者是由於其他疾病轉變而來,或者是由於他人的傳染而引起的。總之,成因有很多種,但只要根據不同的證狀分類治療就行了。經書上所說的六經傳變,乃是說明外受寒邪而化為熱病的大致情況,也是對症治療的重要方法。

大法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此足太陽膀胱之經也,故與經言五日足少陰腎水為其表裡。或言為手太陽者,誤也。此六經之證也,或以此直云傷寒不傳手經者,亦誤也。豈不詳熱論云五臟六腑皆受病,又刺熱篇皆言五臟熱病。但以熱病多於足經,而其病甚少於手經,而其病微,且與足經微為兼證,汗下之治,但分表裡,故不單言手經,而但寄於足經而已。若針刺,則本經補瀉,各分五臟手足之經矣。

白話文:

這首中醫古文是討論太陽膀胱經的特性和治療方法。

古文提到,太陽膀胱經是六經之一,其表裡相應的經絡是足少陰腎水經。有些人認為手太陽經是太陽膀胱經的表裡經,但實際上此乃誤解。古文指出,六經各有其證,太陽膀胱經的證狀並不傳到手經。

此外,古文提到,熱病通常發生在太陽膀胱經,而在手經的發病率較低且症狀也較輕微,通常與足經的症狀同時出現。在治療熱病時,中醫通常會針對表裡經絡進行治療,因此不單獨針對手經,而是包括太陽膀胱經。然而,在使用針灸治療時,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針對不同的經絡進行補瀉治療。

二日陽明受之,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眠也。

三日少陽受之,故胸脅痛而耳聾。

四日太陰受之,故腹滿而咽乾。

五日少陰受之,故目燥、舌乾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則煩滿囊縮。

或言傳手厥陰包絡相火,則水火既濟而愈;傳足厥陰肝經,則土敗木賊而當死者,妄說也。此經言足厥陰肝經之證也。

白話文:

有人說:陰包絡傳給手厥陰包絡相火,水火既濟就治癒了;傳給足厥陰肝經,土敗木賊,自然該死,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條經絡說明的是足厥陰肝經的證狀。

大法曰:前三日三陽病,在表,故宜汗之。

汗泄熱退身涼而愈。

後三日三陰病,在裡,故宜下之。

下,退裡熱,則怫熱宣通,汗出氣和而愈也。亦有內熱下盡,無汗氣和而愈者也。或曰前三日寒在表者,誤也。此皆熱證也。

白話文:

如果邪氣走入體內,但熱度退卻,則熱氣宣散通暢,汗氣散發,呼吸和緩就痊癒了。也有內熱全部散去,沒有出汗,但呼吸和緩而痊癒的。有人說前面說的三天寒症只在表層,這是錯誤的。這些都是熱證。

或未愈者,再經衰之,七日太陽病衰(自此以下皆言病自衰減),頭項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能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身熱少愈,腹滿如故;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以言腹不復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言大病熱氣散去),病則瘳(音抽,愈也)矣。

白話文:

如果沒有痊癒的人,可以再治療七天,太陽病衰退(從這裡開始都是說病情逐漸減輕),頭和頸部症狀略有好轉;第八天陽明病衰退,發熱症狀略有好轉;第九天少陽病衰退,聽力略有恢復;第十天太陰病衰退,發熱症狀略有好轉,腹脹依然如故;第十一天少陰病衰退,口渴停止、腹脹消失(意思是腹部不再脹滿),舌頭乾燥,接著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病衰退,小便通暢、小腹略微下陷,大病熱氣完全消散,疾病也就痊癒了。

此亦大略言之耳,傷寒受不必拘此,但以明其諸證而如法治療耳。

2. 裡外傷

如得病脈便沉,而里病表和者,內傷也;脈浮而表病里和者,外傷也。

病在身體四肢為表病,病在胸腹之內為里病。

3. 表裡證

身熱為熱在表。

言皮膚壯熱而反憎寒,非謂自發熱燥也。

引飲(煩渴)或小便黃赤為熱在裡。身熱、飲水或小便黃赤,為表裡皆有熱。身涼不渴,小便清白,則表裡皆無熱。

白話文:

煩渴或小便黃赤表示體內有熱。如果同時出現身體發熱、喝水或小便黃赤的症狀,則代表表裏皆有熱。如果身體涼爽不渴,小便清澈透明,則表裏皆無熱。

不言為寒者,蓋表裡熱微,則亦有身表不熱而里亦不渴故也。

渾身疼痛拘急,表熱惡寒而脈浮者,皆為熱在表也。引飲、譫妄、腹滿實痛,發熱而脈沉者,皆為熱在裡也。胸脅痞痛或嘔,而寒熱往來,脈在肌肉,不浮不沉,則邪熱半在表、半在裡也。

白話文:

全身疼痛拘急,感到外部有熱,怕冷而脈浮動的,都是熱在體表。口渴喜飲,神志錯亂,腹部飽滿實痛,發熱而脈沉的,都是熱在體內。胸脅部位痞悶疼痛或嘔吐,同時感覺寒熱交替,脈搏在肌肉之中,不浮也不沉,說明邪熱一半在體表,一半在體內。

夫邪熱在表而淺,邪微而畏正,故病熱而反憎寒也。寒則腠理益閉而怫熱益加故也。邪熱在裡而深,邪甚則不畏於正,物盛其極,故不惡寒而反自惡熱也。半在表、半在裡,進退無常,則寒熱往來也。寒多,為表多,脈稍浮,熱多,為里多,脈稍沉也。諸病寒熱並同,惟瘧疾反此。

白話文:

如果邪熱在體表而且淺,邪氣微弱而畏懼正氣,所以會發熱又怕冷。因為怕冷,皮膚毛孔就會更關閉,於是體內的燥熱會更加嚴重。如果邪熱在體內而且深,邪氣強盛就不會畏懼正氣,邪氣勢力強盛到了極點,所以不會怕冷,反而會感到燥熱。一半在表,一半在裡,進退不定,就是寒熱交替。寒症較重,表示病在表多,脈搏稍浮。熱症較重,表示病在裡多,脈搏稍沉。各種疾病的寒熱症狀都是相同的,只有瘧疾相反。

由表之正氣與邪熱並之於里,表氣虛而裡熱實,亢則害,承乃制,故里之火熱極甚,而反兼寒水之化制之,故病熱極而反寒戰也。臨汗而戰及諸戰皆然,寒戰為裡熱表虛故也,飲水而脈微不見也。里之正氣與邪氣並出於表,則表熱裡虛,是以煩熱汗出而脈浮也。經以熱並於里之陰分,則為陰勝而發寒;熱並於表之陽分,則為陽勝而發熱也。

白話文:

外表的正氣和邪熱一起進入體內,外表正氣虛弱,而內部熱邪實盛。如果過度亢盛就會造成損害,因此需要制約它。所以內部的火熱極盛,反而會兼併寒水來製約它,所以熱病極盛反而會出現寒戰。在出汗時出現寒戰以及其他寒戰都是這種情況,寒戰是因為內熱外虛導致的,喝了水後脈搏微弱,看不見。內在的正氣和邪氣一起出現在體表,那麼體表熱邪盛,內部虛弱,因此會出現煩熱汗出,脈搏浮大的情況。經絡中,邪熱兼併到陰分,則會導致陰氣過盛而出現寒證;邪熱兼併到陽分,則會導致陽氣過勝而出現熱證。

俗未知其為表裡之陰陽,而妄為寒熱之陰陽,故皆失《內經》之本旨也。夫傷寒之寒熱者,惡寒為表熱里和,故脈浮;發熱為里,表氣不虛,故發熱而脈沉實也。氣並、不並,故寒熱相反而有微甚也,熱並則甚,不並則微也。

白話文:

一般人不知道陰陽有表裡之分,若就以為陰陽就是寒熱,所以常常誤解《內經》的本意。傷寒所引起的寒熱,惡寒是因為表虛,裡熱則脈浮;發熱是因為裡氣有病,但表氣沒有虛,所以發熱但脈卻沉實。表裡之氣同時有病,或不同時有病,所以寒熱互相交替出現,時而嚴重,時而輕微。如果表裡之氣同時有病,則寒熱症狀就會比較嚴重;若不是同時發作,症狀就會比較輕微。

4. 主療

傷寒表證,當汗而不可下。

反下之,則蓄熱內余而成結胸。或為虛痞、懊憹、喘滿、腹痛、下利不止、發黃、驚狂、斑出,諸熱變證,危而死矣。

白話文:

  • 如果一味瀉下,則會導致熱氣積聚於體內,形成胸悶。

  • 這種胸悶可能會出現虛弱、浮腫、煩悶、呼吸急促、腹痛、腹瀉不止、發黃、驚恐、斑疹等症狀,這些都是熱症的變證,危及患者的生命。

里證當下而不可汗。

反汗之,則熱甚發黃、驚狂、斑出、譫妄而喘、悶亂,危極而死矣。

半在表、半在裡,則宜和解。

相和通解表裡也。

不可發汗、吐、下,妄治之則有前諸證。

在上則湧(音湧,吐也)之。

言病在膈上,如胸滿而嘔或眩,脈關前緊甚者,宜瓜蒂散吐之。

在下者瀉之。

言蓄熱下焦,則承氣、抵當之類瀉之,皆隨病所在攻之。

傷寒無汗,表病里和,則麻黃汗之,或天水散之類亦佳。

白話文:

如果傷寒病沒有汗出,而表證和裡證同時存在於體內,那麼可以使用麻黃來發汗治療。也可以使用天水散之類的藥物。

身熱、惡寒、無汗,脈浮緊而數。

表不解,半入於裡,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湯主之,或天水、涼膈二藥各一服,合同服之尤佳。表裡之熱勢俱甚者,大柴胡湯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氣湯下之。

白話文:

如果表證沒有解除,一部分熱邪已經進入體內,一部分還停留在體表沒有完全解表,這時應服用小柴胡湯。或者服用天水(升麻、元參)、涼膈(黃芩、知母)二藥,各一服,合在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如果表裡兩方面的熱勢都很厲害,則服用大柴胡湯來緩和地瀉下熱邪。如果病情更加嚴重,則服用大承氣湯來瀉下熱邪。

表雖未罷而里證已甚,若不下之,則表熱更入於裡,而裡熱危極,宜以大柴胡、大承氣下之,雙除表裡之熱,則免使但下里熱,而下後表熱乘虛又入於裡,而生結胸及痞諸病之類也。

白話文:

雖然表證的症狀尚未消除,但裡證的症狀已經很嚴重了。如果不立刻將裡證的熱氣瀉下,那麼表證的熱氣會進一步進入裡證,而裡證的熱氣會變得更加危險。因此,應該用大柴胡湯和大承氣湯來瀉下裡證的熱氣,同時清除表證和裡證的熱氣。這樣才能避免只瀉下裡證的熱氣,而導致瀉下之後表證的熱氣趁虛而入,又進入裡證,而產生結胸、痞等疾病。

表熱多,裡熱少,天水一、涼膈半,以和解也。

煎涼膈半服,調天水一服。上下同法。

裡熱多、表熱少,未可下之者,涼膈一、天水半調之。勢更甚者,小承氣湯下之。表證罷,但有里證者,熱傳於裡也,調胃承氣湯下之,但除裡熱也。凡此諸可下之(言大柴胡、三承氣諸下證),通宜三乙承氣下之,善能開發峻效,而使之無表熱入里而成結胸及痞之眾病也。

白話文:

如果裡熱重而表熱輕,不能立即用瀉下法治療,可用涼膈散和天水各半煎服調治。如果病情更加嚴重,可用小承氣湯瀉下。如果表證已退,只剩下裡證,熱傳入裡,可用調胃承氣湯瀉下,以清除裡熱。凡是所有需要瀉下的證候(指大柴胡湯、三承氣湯等瀉下證),都可用三乙承氣湯瀉下,它能很好地發揮峻下的功效,並防止表熱入裡而形成結胸和痞積等各種疾病。

發汗不解,下證前後別無異證者,通宜涼膈散調之,以退其熱,便無熱甚危極也。除此之外,遠勝小柴胡湯,兩感仿此而已。

白話文:

如果汗症沒有痊癒,沒有明顯其他症狀,可以用涼膈散來調理,以退除其熱,這樣就不會有熱症太嚴重,危及生命。除了這種情況之外,此方比小柴胡湯更好,治療類似症狀也可以使用此方。

但隨表裡微甚而以調之。兩感謂一日太陽與少陰兩證俱見,二日陽明與太陰、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前六經之證是也。

白話文:

但是應當觀察病情表裡狀況的細微變化,採用相應的方法來進行調治。所謂「兩感」,是指一日同時出現太陽證和少陰證,二日同時出現陽明證和太陰證,三日同時出現少陽證和厥陰證,這都是前六經的證候。

傷風自汗,表病里和者,桂枝解肌。

無汗為傷寒,不可服桂枝湯。

有汗為傷風,不可服麻黃湯。

半在表、半在裡(脈在肌肉而半入於裡),白虎湯和解之。病在裡,脈當沉也,大承氣湯下之。一法無問風寒暑濕,有汗無汗,但有可下諸證,或表裡兩證俱不見,而病日深,但目睛不了了者(昏昧不精明),或腹滿實痛者,或煩渴、或譫妄、或狂躁、喘滿者,或蓄熱極深而將死者,通宜大承氣湯下之,或三乙承氣湯下之尤良。傷寒,大發汗,汗出不解,反無汗,脈尚浮者,蒼朮白虎湯再解之。

白話文:

  • 半在表、半在裡(脈搏在肌肉上,而有一半已進入體內),用白虎湯來調和解表。

  • 病在體內,脈搏應沉伏,用大承氣湯來瀉下。

  • 有一種方法,不分風寒暑濕,有汗或無汗,只要有可瀉的證狀,或者表裡兩證都不明顯,但病情日益加重,但眼睛昏昧不清,或腹滿實痛,或煩渴、譫妄、狂躁、喘滿,或蓄熱極深而將死者,都適合用大承氣湯來瀉下,或用三乙承氣湯來瀉下,效果更好。

  • 傷寒,發汗過多,汗出不止,反而沒有汗,脈搏仍然浮起的,用蒼朮白虎湯來再次調和解表。

或中暑、大汗自出、脈虛弱、頭痛、口乾、倦怠、煩躁、或時惡寒、或畏日氣、無問表裡,通宜白虎湯;或裡熱甚,腹滿而脈沉可下者,宜大承氣湯,或三乙承氣湯尤妙。傷寒表熱極甚,身疼、頭疼不可忍,或眩,或嘔,里有微熱,不可發汗、吐下,擬以小柴胡、天水、涼膈之類和解,恐不能退其熱勢之甚者。

白話文:

  1. 如果中暑、大汗淋漓、脈搏虛弱、頭痛、口乾、疲倦、煩躁,或時而惡寒、或畏日氣,無論表症還是裡症,都可以使用白虎湯。

  2. 如果裡熱很盛,腹滿而脈搏沉細,可以下瀉的,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或者三乙承氣湯更妙。

  3. 傷寒表熱極盛,身體疼痛、頭痛難忍,或者眩暈、嘔吐,體內有微熱,不能發汗、吐瀉,考慮使用小柴胡、天水、涼膈等藥物和解,擔心不能退熱勢劇烈的。

表熱勢甚,而里已有熱,發表未開,則陽熱暴甚,故不宜汗之。表熱勢甚,若吐下之,則表之熱大乘虛而入,反成結胸等證,則危極也。

白話文:

若表面熱勢非常嚴重,而身體內部已經有熱,但發汗的通道沒有打開,那麼身體陽熱就會猛烈上升,此時不適合發汗。若表面熱勢非常嚴重,用吐法或下法治療,那麼表面的熱就會乘虛大舉進入體內,反倒會造成結胸等情況,就會很危險了。

或大下後,或再三下後,熱勢尚甚而不能退,本氣損虛而脈不能實,擬更下之,恐下脫而立死,不下之則熱極而死,寒溫諸藥不能退其熱勢之甚者;或濕熱內余,下利不止,熱不退者;或因大下後濕熱利不止而熱不退,脈弱、氣虛,不可更下者;或諸濕熱內余,小便赤澀,大便溏泄、頻並、少而急痛者,必欲作痢也,通宜黃連解毒湯以解之也。

白話文:

無論初次用下法後,或連用數次後,內熱仍然很盛,且不能退去,元氣虛弱,脈象仍然無力;擬繼續下法,恐怕造成脫水而立死;若不繼續下法,則內熱極盛而死,寒性及溫性的藥物都無法降低很盛的熱勢;或者濕熱內盛,導致腹瀉不止,內熱不退者;或者因為強制使用下法後,造成濕熱外泄導致腹瀉不止,內熱不退,脈弱、元氣虛弱,無法再用下法者;或者體內濕熱內盛,小便澀痛,大便溏軟腹瀉,每次腹瀉量少且急迫疼痛的,一定會演變成痢疾,這時適宜用黃連解毒湯來治療。

或裡熱極甚,而恐承氣不能退者;或以下後而熱不退者;或蓄熱內甚,陽厥極深,以至陽氣拂鬱,不能營運於身表、四肢,以致通身清(一作青)冷,痛甚不堪,項背拘急,目赤睛疼,昏眩恍惚,咽乾或痛,熛渴虛汗,嘔吐下利,腹滿實痛,煩冤悶亂,喘急鄭聲。

白話文:

或者體內熱極高,擔心承氣湯不能退熱;或者服用瀉下藥後,熱勢仍然不退;或者體內積熱深重,陽氣極度虧虛,導致陽氣鬱結不通,不能運行於體表、四肢,於是全身清涼(或青冷),疼痛劇烈難忍,項背拘急,眼睛發紅疼痛,頭昏眼花,神智恍惚,咽喉乾燥或疼痛,發燒口渴,虛汗淋漓,嘔吐腹瀉,腹部脹滿疼痛,煩躁冤屈,胸悶氣亂,呼吸急促,呼吸音粗重。

郁,鬱滯不通。鄭,音聲,連濁邪惡而不清雅也,此乃熱勢過極而語音濁亂,不能清利也。俗反妄傳以為寒極陰毒,誤之甚矣。

白話文:

鬱,指氣血不通順。鄭,指聲音,聲氣不清朗。

這是因為熱勢過於極端,導致聲音渾濁,難以清晰流暢。

世俗間卻錯誤地傳播,認為這是寒氣過重、陰毒所致,這是大錯特錯的。

脈須疾數,以其極熱蓄甚,而脈道不利及致脈沉細而欲絕。俗未明其造化之理,而反謂傳為寒極陰毒者;或始得之陽熱暴甚,而便有此證候者。

白話文:

脈象必須是又快又急,因為體內的極度熱蓄讓脈道不能順利運行,而且最終導致脈象沉細而又微弱。一般人不瞭解這背後的原理,反而認為這是由極端寒毒引發的;或是在陽熱暴發之初,便出現此種徵候。

夫辨傷寒陰陽之異證者,是以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裡而臟病為陰也。俗乃妄言寒熱陰陽之異證者,誤之久矣。且《素問》傷寒直云熱病,誠非寒也。其三篇名曰熱論、刺熱篇、評熱病篇,及逐篇明言為熱,竟無寒理。兼《素問》及《靈樞》諸篇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明為熱病,誠非寒也。

白話文:

辨別傷寒陰陽證的病證,是根據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裡而臟病為陰。世俗卻錯誤地說寒熱陰陽證是不同的病證,這種錯誤已經很久了。《素問》中對傷寒的描述直接稱為熱病,實際上並不是寒病。它的三篇《熱論》、《刺熱篇》、《評熱病篇》,及其他篇章都明確地說傷寒是熱病,並沒有寒病的道理。結合《素問》和《靈樞》諸篇關於運氣造化規律的論述,也可以證明傷寒是熱病,而不是寒病。

寒病固有,夫非汗病之謂也。且造化為汗液之氣者,乃陽熱之氣所為,非陰寒之所能也。以觀萬物熱極而出液,明可知矣。經曰:夫熱病皆傷寒之類也。又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熱病。然既身內有陰寒者,止為雜病,終莫能為汗病也。況病法曰:身熱為熱在表,飲水為熱在裡。

白話文:

寒症固有,並不是指汗症。造化所形成的汗液之氣,是由陽熱之氣所產生的,不是陰寒之氣所能產生的。觀察萬物,在炎熱極致時會產生液體,可以明顯地知道這一點。經文說:所有的熱症都是因為傷寒而引起的。又說:人體受到寒氣的傷害,就會患上熱症。但是,如果身體內有陰寒之氣,只能導致雜症,最終不可能導致汗症。況且,病法中說:身體發熱是熱在體表,口渴想喝水是熱在體內。

其傷寒汗病,本末身涼不渴,小便不黃,脈不數者,未之有也。雖仲景有四逆、薑、附之類熱藥,是以治其本。里和,誤以寒藥下之太早;表熱未入於裡,而寒下,利不止;及或表熱裡寒而自利者,急以四逆湯攻裡,利止里和,急以解於表也。故仲景四逆湯證後,復有承氣下熱之說也。

白話文:

那些傷寒發汗的病人,根本的症狀是全身發冷不口渴,小便不黃,脈搏不數,這樣的情形是沒有的。雖然仲景有四逆湯、生薑、附子等熱藥,是用來治療根本的病因。如果裡氣平和,錯誤的用寒藥過早地下利,而表面的熱氣還沒有進入於裡氣,而寒涼的藥物瀉下,瀉利就無法停止,還有人表熱裡寒而自然出現腹瀉,這時就趕緊用四逆湯調理裡氣,腹瀉停止,裡氣平和,趕緊用藥物治療表面的症狀。所以仲景在四逆湯證後,又提出承氣湯排除熱氣的方法。

由是觀之,傷寒汗病,經直言熱病而不言其有寒,無疑也。經言三陰證者,為邪熱在臟、在裡,以臟與里為陰也,宜下熱者也。夫傷寒陰陽之別者,但非表熱,當汗,而下之則死;裡熱當下,而汗之亦死。故仲景曰: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實即亡。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

白話文:

從這些來看,傷寒病是熱病,經文只明確指出是熱病,並沒有說有寒症,這是沒有疑問的。經文所說的「三陰證」,是指邪熱在臟腑、在體內,因為臟腑和體內被視為陰,所以應該瀉熱治療。傷寒病的陰陽區別,在於如果並不是表熱,就應該發汗,如果下熱則會死亡;如果是裡熱,就應該下熱,如果發汗也會死亡。所以仲景說:服用桂枝後嚥下去,陽氣旺盛就會死亡;承氣湯進入胃中,陰實就會死亡。死生的關鍵,就在於須臾之間,審視身體的狀況,沒有時間計日。

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短者,懵然不知病源,為始乃誤,使病者殞沒。然則止謂邪熱在表則汗之,邪熱在裡則下之,熱在上則吐之,熱在下則泄之,邪熱半在表半在裡則和解之,豈分寒熱陰陽之虛實,與陰陽汗病之證耶。況朱奉議自言陰毒脈疾至七至八至以上,疾不可數者,陰毒已深也。

白話文:

這種陰陽虛實的交錯,是很難察覺的,發汗、吐和瀉的治療方法,是相反的,但危害卻來得非常快,而醫術淺薄的人,懵懵懂懂的不知道病因,治療一開始就錯了,導致病人死亡。所以,只是說要把邪熱驅散在體表就要發汗,邪熱在體內就要用瀉藥,上焦有熱就要用吐,下焦有熱就要用泄,邪熱一半在體表、一半在機體內部就要用和解的方法,難道分不出寒熱陰陽的虛實,和陰陽汗病的症狀嗎?更何況朱奉議自己說陰毒脈疾達到七到八至以上,疾病多到數不清,這說明陰毒已經很深了。

夫既云疾至八至以上,疾不可數者,正是陽熱極深之脈也,豈是陰寒歟?凡世俗所謂陰毒諸證,以《素問》造化驗之,皆陽熱亢極之證,但蓄熱極深在內,而身表有似陰寒也。經云:亢則害,承乃制。言五行之道,實甚過極則反似克其己者,是為兼化。如萬物熱極反出水液;以火鍊金,熱極反似水。

白話文:

既然說疾病到了八至以上,疾病無法計算的,正是陽熱極其深沉的脈象,難道是陰寒嗎?世俗間所說的陰毒諸證,以《素問》造化的檢驗來看,都是陽熱亢盛到極點的證據,只是積蓄的熱量極其深沉隱藏在內部,而身體表面呈現出類似陰寒的假象。經書上說:亢盛則會產生危害,相容才能制約。這句話說的是五行之道的規律,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反過來好像剋制本身,這就是兼化的作用。例如萬物熱到極點會反生水液;用火鍛煉金屬,熱到極點反倒類似水。

是以火極而似水之化也,五行皆然。故肝熱甚則出淚,心熱甚則出汗,脾熱甚則出涎,肺熱甚則出涕,腎熱甚則出唾。今傷寒為作汗之病氣者,乃陽極怫鬱而否極復泰,即熱氣蒸蒸而為汗出也。如天時陽熱亢旱,否極而泰,則復為雨也。故欲雨,則乃鬱熱,晴霽則天反涼。人涼則病愈,熱在病在。

白話文:

火氣極盛,變化像水一樣。五行皆是如此。因此,肝臟熱盛則流淚,心臟熱盛則出汗,脾臟熱盛則流口水,肺臟熱盛則流鼻涕,腎臟熱盛則吐口水。現在的傷寒,是造成出汗的病氣,是陽氣極盛而抑鬱,否定極端後恢復中庸,也就是熱氣蒸騰而流汗。就像天時陽氣炎熱、乾旱,否極泰來,就會再次下雨一樣。因此,想要下雨,就需要有鬱熱,天氣晴朗時,天氣就會變涼。人涼爽,病就會好,熱在,病就在。

故病寒者自是寒病,非此汗病之氣也。雖寒屬陰水,而天地陰陽氣液相生之道,則寒之化,不能更生陰水也。故古聖曰:陽中生陰,陰中生陽;氣中生液,液中生氣。又曰:積液生氣,積氣生液。又經曰:氣和而生猶液,然氣為陽物,故萬物之水液,皆生於陽熱之氣,如天氣陽熱極甚則萬物濕潤,而冬寒萬物乾燥。由是言之,既為作汗之病氣,本熱非寒明矣。

白話文:

因此患有寒症的必定是寒症引起的,而不是汗症的病氣。雖然寒性屬陰水,但天地陰陽氣液相生之道,寒性的變化,不能再產生陰水。因此古聖人說:陽中生陰,陰中生陽;氣中生液,液中生氣。又說:積累的液體能生氣,積累的氣能生液體。經書上還說:氣和才能生液,然而氣是陽物,所以萬物的液體,都產生於陽熱之氣,比如天氣陽熱極盛時,萬物就會變得濕潤,而冬天寒冷時,萬物就會變得乾燥。由此可見,既然是引起出汗的病氣,那麼本質上是熱而非寒,這是很明顯的。

故經又曰:凡傷寒而成溫病者,先夏至日為溫病,後夏至日為暑病。暑與其汗皆出止。言邪熱隨汗皆出盡而愈也。又經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負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此皆動亂勞苦而致陽熱以為汗出,豈可反言作汗之病以為陰寒耶。

白話文:

《傷寒論》上說:凡是寒熱往來而成溫病的,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日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這兩種病都是隨著汗液而出而治癒的。經書上還說:飲食過多,汗液從胃裡出。受到了驚嚇,汗液從心裡出。負重長途跋涉,汗液從腎裡出。疾跑恐懼,汗液從肝裡出。搖動身體勞累,汗液從脾裡出。這些都是由於過度勞累而導致陽熱流汗,怎麼能反過來說是汗液離開身體而引起的陰寒的疾病呢?

今之俗醫,不明陰陽變化之道,而妄取陽主於生,陰主於死,而欲養於陽熱者,殊不知此言自生之後,以顯為陽,陽中生陰,故生者死之道也。既死之後,以隱為陰,陰中生陽,故死者生之道也。此古人之論道,乃死生、有無、動靜、隱顯之陰陽,非言寒熱之陰陽也。俗又妄言仙經云純陽升而為仙,純陽死而為鬼,因以養陽熱者,亦不知此以陽主虛無而言神為陽,陰主形體而言形為陰。

白話文:

現在一般醫生,不知道陰陽變化的規律,而胡亂認為陽掌管生,陰掌管死,並且希望養護陽熱,卻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從生命出生後,以表現出來的部分為陽,陽中有陰生出,所以生者就是死的途徑。人過世後,以隱藏起來的部分為陰,陰中有陽生出,所以死的人就是生的途徑。這是古人談論道,指的是死生、有無、動靜、隱顯的陰陽,而不是寒熱的陰陽。俗人又胡亂說仙經中提到純陽昇天成為神仙,純陽死去成為鬼,所以要養護陽熱,也不懂得這是以陽掌管虛無而說神是陽,陰掌管形體而說形是陰。

言善養生者,調順陽陰,煉就陽神超升,棄其陰體,即純陽之神乃為仙也;不明道者,寒熱不調,以致陰陽勝負,耗絕陽神,惟存陰殼,則遊魂冥冥,非鬼何哉。此則修養家言形神之陰陽,而非醫家寒熱之陰陽也。俗又妄謂周易以陽為尊、為美、為善、為剛、為清、為正,而陰邪反之。

白話文:

意思是說,懂得養生之道的人,能調節陰陽,修煉出陽神,超越生死,捨棄肉體,成為純陽仙神;不明道的人,寒熱不調,導致陰陽勝負,耗盡陽神,只剩下陰魂,遊蕩在冥冥之中,豈不是鬼魅?這是修養家談論形神陰陽,而不是醫家討論寒熱陰陽。俗話又妄稱《周易》以陽為尊、為美、為善、為剛、為清、為正,而陰則邪惡相反。

因以但欲養於陽熱者,此又不知易象言陰陽體用之道以為教,非言一身寒熱之陰陽也。故陽健唱命而陰順和之,陰順和之則陰陽和平而同歸善道,非以乾陽特為熱也。且夫子云:乾為天、為圓、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然則乾之純陽。豈謂熱耶?此亦非特取寒冰為陽,是取寒冰之勁健、整肅、清剛為乾健之象耳。

白話文:

由於只希望依靠陽熱來滋養的人,這是又不知《易經》用陰陽說明體用之道的道理來教導人,不是說一個人身體的寒熱陰陽。所以陽性強健發號施令,陰性順從和順,陰性順從和順那麼陰陽就和平而統一歸於正道,並不是因為乾為純陽就是熱的。而且孔子說:乾為天、為圓、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那麼乾的純陽,哪能說是熱的呢?這也不是特地取寒冰為陽,是取寒冰的勁健、整肅、清剛為乾健的象徵罷了。

夫寒熱之卦,坎為中男,乃少陽之卦,即寒冰也;離為中女,乃少陰之卦,即火熱也。坎離水火為夫婦,而易以陽剛坎水寒者為夫,而陰柔離火熱者為婦,亦非以熱為陽剛,而寒為陰柔也。故易言陰陽者,但以明其物象,而非《素問》論病寒熱陰陽之氣也。設云乾為寒者,本非取乾陽為寒,但取寒之勁慄清整,像乾之道也。

白話文:

在中醫的古文中,坎卦代表中男,是少陽之卦,就像寒冰一樣;離卦代表中女,是少陰之卦,就像火熱一樣。坎離水火是夫婦,而《易經》將陽剛的坎水寒者視為丈夫,陰柔的離火熱者視為妻子,但這並不是說熱是陽剛的,而寒是陰柔的。因此《易經》中所說的陰陽,只是為了說明其物象,而不是《素問》中所討論的病寒熱陰陽之氣。假設說乾卦是寒冷的,這並不是取乾陽為寒冷,而是取寒冷的勁慄清整,就像乾卦之道一樣。

俗又妄言人生則身溫,而死則身冷,及病雖身熱未至於死,將死者必熱反變寒而後死也。因雲陽則生,陰則死。以此專欲養於陽熱,殊不知一身之內,寒、暑、燥、濕、風、火,六氣渾而為一,雨停則和平,一興一衰,病以生也。夫和平之常者,溫涼得所適當,其陽和之氣,如俗云人體溫和是也。

白話文:

通俗又錯誤地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溫暖的,死了之後身體就變冷了,生病時,儘管身體發熱還不至於死,將要死去的人一定會發熱,然後又轉變為寒冷,最後死去。因此,有些人說,陽氣主生,陰氣主死。基於這個理論,很多人想方設法用溫熱的藥物滋養陽氣,卻不知道人體內有寒、暑、燥、濕、風、火六種氣,它們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當六氣和諧時,身體就處於健康狀態;當一種或幾種氣過多或過少時,就會引起疾病。和平的常態是,溫暖和涼爽適當,陽氣和諧的狀態,就像人們常說的,人體溫暖和諧。

然冬寒而人腠理閉密,則身當溫和;夏熱則腠理開通,而多汗出,則身當微涼;相反者病,過與不及亦病。其中臟腑陰分以為根本,則固守陽和之氣,但當溫和乃為和平。唯臟腑之氣,各隨五行休囚旺相死之時位,而微有虛實不一也,此之虛實乃自然之道,而不為病者。然冬腎水陰至而寒,復以天氣寒則腠理閉密,而陽氣收藏固守於內,則適當其平,而以能內外之寒。夏心火陽旺而熱,復以天氣熱則膚腠開泄,而陽熱散越於外,適當其平,而以能內外之熱。

白話文:

當冬天寒冷,人的肌膚腠理閉合緊密,身體應該溫暖。夏天炎熱,皮膚腠理疏鬆通暢,汗液較多,身體應該清涼。反過來就會生病,過猶不及都會導致生病。其中臟腑的陰分為根本,就會固守陽和之氣,只要溫和才能達到平衡。只有臟腑之氣,會視五行休囚旺相死之時位,而略微呈現虛實不一的情形。這種虛實乃自然之道,不致於致病。然而冬天水陰至極而寒冷,加上天氣寒冷則皮膚腠理緊閉,陽氣收藏固守於內,則適當保持平衡,就能夠抵禦內外之寒。夏天心火陽氣旺盛而炎熱,加上天氣炎熱則皮膚腠理疏洩,陽熱散越於外,適當保持平衡,就能抵禦內外之熱。

萬物皆然。此陰陽否泰大道造化之理,蓋莫大乎此也。然雖秋冬痞閉,此以其肺腎陰王而得其所,故康強省病,而病亦輕微也;春夏開泰,以其肝心陽王,故胠(音區)弱多病,而病熱怫鬱,則陽氣散越,故病甚而多死亡。及夫地理方位高下,四時寒熱溫涼,安危壽夭病同。

白話文:

所有的生物都是如此。這陰陽消長、否極泰來的宇宙運轉原理,沒有比這個更大了。然而,即使在秋冬閉塞的季節,因為肺腎陰氣當令,各得其所,所以身體健康,少生疾病,即使生病了,也比較輕微;春秋開泰之際,因為肝心陽氣當令,身體虛弱,多生病,而病熱怫鬱,是陽氣散越,所以疾病嚴重,死亡的人多。以及地理方位的高低,四時寒熱溫涼,安危壽夭和疾病,也是一樣的道理。

故經曰:陰精所奉人多壽,陽精所奉其人夭。又《仙經·西山記》言:平人四時嘗有唏,謂三焦相火無不足;八節不得吹,謂腎臟陰難得實。然則豈可不明陰陽虛實,但欲養於陽熱耶。凡病致死者,陽和氣既不存,則止為陰濕形體而已,非冷何哉。俗未知熱甚則熱蓄於內,而陽熱不能營運於四肢、身表,故四肢逆冷,以致身冷、脈細而微則死;蓄熱甚者,氣血不通而身面俱青,此則蓄熱之深也。所以仲景言傷寒熱極失下則厥,厥深者,熱亦深;而厥微者,熱亦微。

白話文:

所以古書上說:陰精被奉承的人,通常能活得長久,而陽精被奉承的人,通常會早死。又《仙經·西山記》說:普通人四季節氣交替時,偶爾會大喘氣,這是指三焦相火並不旺盛;八節時不能吹氣,是指腎臟陰氣很難充實。這樣看來,豈能不明白陰陽虛實,只想要保養陽熱呢。凡是病死的人,陽和之氣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下陰濕的身體,不冷纔怪。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如果熱很盛,就會積蓄在體內,而陽熱不能運化到四肢和身體表面,所以四肢冰涼,以致於身體發冷、脈搏細微,就會死亡。積蓄的熱很嚴重的人,氣血不通,身體和臉都變青,這說明積蓄的熱很深。所以,仲景說,傷寒熱極了,瀉下後就會休克,休克嚴重的人,熱也嚴重;休克輕微的人,熱也輕微。

如此則熱極而死者,莫不身冷、脈微,而以致於絕也。俗未明其然,直反妄曰陽在則生,陽去則死,又曰陽熱變為陰寒則死,因以但欲養其陽熱,而反致殘陰暴絕,則陽氣後竭而死不為少也。

白話文:

像這樣因為熱毒過盛而死亡的人,身上都是冰冷的,脈搏微弱,最終導致死亡。一般人不明其理,只會胡亂說活著是因為體內有陽氣,死了是因為陽氣離開。又說由陽熱轉變為陰寒才死去。因此只是想增強陽熱,反而造成了陰氣暴絕,結果陽氣耗盡而死的人也不少。

俗醫未深明造化,又以妄為傷寒得之勢惡,陽勢暴甚而便蓄熱以深,身冷厥逆,手足無復溫和者,直以為寒極而為陰厥,以對陽厥;及表裡熱勢俱甚,而不蓄熱於內者以為陽毒,以配陰毒,分為寒熱陰陽之異證。曾不知傷寒汗病,便是熱病,實無陰毒、陰厥者也。嗚呼!病本熱甚,熱蘊於裡,則陽氣陷下,以致厥逆身冷或青,而脈微,乃妄以寒極而內外急救其陽,而反招其暴害,因以妄言必死之證。

白話文:

一般的醫生沒有很深刻地瞭解造化的奧妙,又以為傷寒病情兇險,陽症太過猛烈,便趕緊積蓄熱能以幫助人體對抗,但病人身體冰冷,出現厥逆,手腳也不再溫暖,醫生們就以為是寒症到了極點,所以纔出現了陰厥症狀,而與陽厥相對;若是體表和體內熱勢都很猛烈,但體內沒有積蓄熱能,就認為是陽毒,與陰毒相提並論,把病情分為寒熱陰陽不同的證候。他們不知道,傷寒汗病就是熱病,實際上沒有出現陰毒或陰厥的問題。唉!病情本來就很熱,熱能累積在體內,導致陽氣下降,於是出現厥逆、身體發冷或發青的症狀,而脈搏微弱,醫生們卻錯誤地認為是寒症到了極點,而緊急救治病人的陽氣,反而給病人帶來更大的傷害,所以他們便胡言亂語地說這是必死的證候。

間或強實之人,素本不衰,及熱鬱怫結,況衰微者,偶中辛甘熱藥發散,而腠理氣通,怫熱以隨汗泄而愈者,遂以為必死之病而救之以活,反恨往之死者,救助其陽之不及,因以互相議論。但見蓄熱內結厥逆者,或未厥者,早以溫之,無用寒涼,恐成陰毒、陰證而死。俗醫治傷寒,誤人多者,無過於此。

白話文:

偶爾有身體強壯的人,本來沒衰弱,由於積熱鬱結,何況衰弱的人,偶爾服用辛溫熱藥發散,使腠理氣血流通,積熱隨著汗液排出而痊癒,就認為是本來必死的病而救活了他,反而責備以前死者,是沒有救助陽氣的不足,因此互相爭論。只見到積熱內結、出現厥逆症狀的,或沒有出現厥逆症狀的,早早用溫熱藥物治療,不用寒涼藥物,擔心變成陰毒、陰證而死亡。民間醫生治療傷寒,誤人最多的,沒有超過這個的。

後學之士,但以《素問》運氣自然造化之理,原其標本,則明可見焉。且以依法救人,慎勿惑於眾人之言。故經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又曰:知逆與從,正行無問,此其道也。

白話文:

後人如果能夠根據《素問》來認識運氣自然造化道理,從而探索出事物本末的道理,那麼他們對醫學的道理就能夠一目瞭然。而且,還要按照醫學法則來救人,不要被眾多人的話語所迷惑。所以醫經裡面說:謹慎地研究陰陽五行的變化,不要與大多數人商量。又說:知道順應與逆反的道理,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用再問其他問題了,這就是醫學的道理。

或兩感勢甚者,通宜解毒加大承氣湯下之。熱不退者,宜再下之。然雖古人皆云,三下之熱未退即死矣。亦有按法以下四、五次,利一、二行熱方退而得活者,免致不下退其熱而必死也。下後熱稍退而未愈者,黃連解毒湯調之。或微熱未除者,涼膈散調之。

白話文:

如果兩種病邪的勢頭都很強,則無論哪一種都適合用解毒藥加上加大承氣湯來攻下。如果熱勢不退,則應再攻下一次。但雖然古人都說,攻下三次後熱勢還沒退就死了。也有人依照醫理攻下四、五次,瀉上一、二次大便,熱勢才退而得以活命的,避免不攻下熱勢而必定死亡的結果。攻下後熱勢稍微減退但沒有痊癒的,用黃連解毒湯來調治。或者還有微熱沒有消除的,用涼膈散來調治。

或失下熱極,以致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者,急下之,則殘陰暴絕而死,蓋陽氣後竭而然也,不下亦死,宜涼膈散或黃連解毒湯養陰退陽,蓄熱漸以宣散,則心胸復暖,脈漸以生。至於脈復而有力,方可以三一承氣湯下之,或解毒加大承氣湯尤良。下後微熱不解,涼膈散調之。

白話文:

如果發病時下熱嚴重到極點,繼而出現身體發冷、脈搏微弱,甚至昏迷即將死亡的情況,此時急於攻下就會使僅存的陰氣暴絕而死,這是因為陽氣已極度衰竭所致。但不攻下也會死亡,宜用涼膈散或黃連解毒湯滋陰退陽,蓄積的熱邪逐漸宣散出去,心胸就會重新溫暖起來,脈搏也會逐漸有力。一直到脈搏恢復有力,才能用三一承氣湯攻下,或在解毒湯中加大承氣湯的效果更好。攻下後若微熱仍不解,再用涼膈散調治。

愈後常宜服愈熱之藥,忌發熱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