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保命歌括》~ 卷之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

1. 濕病

霧露清邪降自天,濁邪水土地中潛,

身中飲食生脾胃,症治分來不一般。

《正理論》云:陽中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天氣下降,如霧露之氣也,謂之清邪。清邪中上,本乎天者,親上也。地氣上騰,如水土之氣是也,謂之濁邪。濁邪中下,本乎地者,親下也。

二氣熏蒸,此天地之濕也。在人之身,有生於外者,如汗出衣濕,冷氣浸漬,此無形之濕也。飲食所傷,停積痰飲,此有形之濕也。故人受於天地之氣者,謂之外感;受於人之自得者,謂之內傷。症既不同,治亦有異,宜博求之。

四時為邪濕最多,法無一定待如何,

明師指與真王法,上下分消保太和。

四氣者,為風暑濕寒。四氣,流行之氣也。四氣中人,皆能為病,惟濕之病,十居八九。故兼於風者,則為風濕;兼於寒者,則為寒濕;兼於暑者,則為暑熱;自病則為中濕。濕之中人,乘虛而入,入肺為喘嗽;入脾為吐利、腫脹,四肢不舉;入肝為脅下痛,肢節不利;入心為煩渴,坐臥不安;入腎為腰痛,足腫;入於皮膚則麻木不仁;入於筋骨則拘急痿弱。滯而為痰涎,溢而為吐瀉,聚而為腫脹,鬱而為痿痹。

此病之無一定也。治濕之法,濕在上者,宜微汗而解。又云:濕家不可汗,汗之則成痙。濕在下者,宜利小便,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汗多小便自利者,不可再利之,重亡津液也。脾虛者,多中濕,當以補脾為主治,如邪氣內實,壅滿脹腫,不利水行氣以去之可乎?或以補脾藥為君,而利水行氣藥為臣使,或以利水行氣藥為君,而以補脾為臣使。此法之無一定也。

或曰濕之為病,所感不同,若居處卑濕之地及道途沖斥風雨,或動作辛苦之人,汗沾衣背,濕從外感者,如此之類,宜發汗利小便也。或恣飲酒漿湩酪,多食柑橘瓜果之類,皆濕從內傷者,宜疏利之也。

或曰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必從外入,多自下起,故腿重腳氣者多,治當發散,久者宜疏通滲泄之。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濕面湩酪,或飲酒後寒氣拂鬱,濕不能伸越,多致腹皮脹痛,甚則水鼓脹滿,或通身浮腫,按之如泥不起。辨其氣之虛實而通利其二便,責其根在內也。然方土高下,不但南北之分,飲食所傷,人皆有之也,不必拘泥。

大抵治濕之法,以發汗利小便為主,謂上下分消以去其濕也。發汗以羌活蒼朮為主,以微汗之,不可用麻黃葛根,恐汗之過反增濕熱也。利小便以五苓散為主,裡實濕壅盛者,雖葶藶、牽牛之類,亦不可少也。宜辨其虛實用之,毋忽。

治濕惟將水症憑,吾今一一細評論,

一般症有一般法,會煞臨機應變人。

濕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名濕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宜五苓散加羌活主之。

如一身盡腫痛,或無汗,或濕流關節,氣在表,宜五苓散加桂皮、蒼朮微汗之,不可大汗。

或自汗出多,熱燥津液,內水不利,切勿利之,重損津液也,宜防己黃耆湯黃耆人參湯,治夏月濕熱甚妙。(方見內傷。)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故挾風者多表症也,防己黃耆湯治之。

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桂枝附子湯;如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治之。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宜甘草附子湯主之,杏仁湯亦可。

一身盡疼,發熱日晡轉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得於汗出當風,或久傷生冷所致也,宜麻黃杏仁甘草薏苡湯主之。

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如汗大出者,但風去濕不去,所以汗者,病不愈也。

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宜羌活湯主之。

風濕相搏頭項強痛,身體屈硬,麻痹不仁,宜疏風勝濕湯主之。

風濕相搏,肩背痛不可回顧,此手太陽氣鬱而不行也。如脊痛項強,腰似折,頭似拔者,此足太陽經不通行也,宜羌活勝濕湯主之。

寒濕之病,內甚則腹痛下利,外甚則四肢沉重疼痛,或肌肉濡漬,痹而不仁,其脈浮虛而澀,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實者聶聶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其脈沉弱,宜附子湯主之。

寒濕病,下利者,真武湯主之。

寒濕所傷,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澀,大便溏泄,皆坐濕地或陰雨所襲得之也,宜滲濕中和湯主之。如小便自利清白,大便泄瀉,身痛、自汗,此為寒濕,宜五苓散加生附子、蒼朮、木瓜

濕寒病,身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瓜蒂散主之。

濕熱病,內甚則瀉痢,外甚或痛,或熱,或腫發黃,脈來滑疾,身熱煩喘,胸滿口燥。發黃者,濕熱也,宜茯苓滲濕湯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痛,身熱身色如熏黃者,宜茵陳五苓散主之。

濕熱俱甚,內外壅塞,水腫腹脹,小便赤澀,大便秘結者,宜葶藶木香散神芎丸主之。河間云:此藥下水濕,消腫脹,利小便,理脾胃,無出乎此也。

夏秋濕熱,腰背胯痛,身重怠惰,身如板夾,腳如沙墜者,清濕湯。表裡有濕熱,痿厥癱瘓,不能行走,宜東垣清燥湯主之。(詳見痿病。)

濕熱在下,腰以下腳膝痛者,宜當歸拈痛湯主之。

脾濕有餘,氣不宣通,面目手足痛,注悶而痛,宜導滯通經湯主之。

脾胃受濕,腹脹身體沉重,飲食不進者,平胃散主之。

濕分寒熱法須知,寒濕宜從五積施,

濕熱防風通聖散,如單中濕胃苓奇。

濕症有二:熱症多濕,寒症少濕,當以脈症辨之。如脈滑數,小便赤澀引飲者,為濕熱症,宜通聖散主之。若小便自利清白,大便瀉泄,身疼自汗,脈浮虛而澀者,為濕寒症,宜五積散主之。若一身盡痛,小便不利,脈沉而細微緩者,此中濕也,宜胃苓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