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 調經門 (3)

回本書目錄

調經門 (3)

1. 崩中帶下類

凡婦人脫血,血脫則固氣,此聖人治崩漏之心法也。先補胃氣以助生養之源,必以諸甘藥為先務,如升陽益胃湯是也。此藥人皆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亦陽生陰長之理也。人身以谷為寶,但藥料須視食之多寡而輕重用之,毋使藥氣勝於穀氣,乃妙耳。如腹痛,加烏藥三分(去皮),官桂少許;或口乾渴者,加乾葛三分。

升陽益胃湯

黃耆半夏人參甘草獨活防風羌活白朮白芍陳皮茯苓柴胡澤瀉,川連

婦人暴崩下血,此由腎水陰虛不能鎮制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涼血地黃湯主之。然此症多起於內傷,若小腹不痛,只服前涼血地黃湯,或八物湯黃連黃芩等藥;若小腹痛者,先宜大劑四物湯加醋製香附,然後用前補藥,如內補湯,或補宮湯加芩、連主之。

涼血地黃湯人物湯四物湯補湯補宮湯(俱見前)

婦人血崩腹痛,亦有二說:瘀血也,空痛也。瘀血者,體必作寒;空痛者,不作寒也。瘀血則當去,空痛則當補。

婦人血海虛寒,外受風冷,搏結不散,崩中帶下,積聚成塊,經候不調,血氣攻注,腹脅疼痛,神仙聚寶丹服之。

神仙聚寶丹

琥珀當歸木香沒藥(各一兩),明乳香(二錢五分),辰砂(一錢),麝香(一錢)

上各研細,童便或水泛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空心溫酒磨服。

更有血氣虛損而得之者,凝聚成塊,七胕八瘕,上則氣逆嘔吐,下則瀉痢五色,宜服內炙散。又有血崩之人,有服煎藥不效者,火也,三黃丸主之,當去大黃,易黃柏乃可。

內炙散

丁香皮,茴香肉桂熟地,甘草,白朮,當歸,山藥,陳皮,白芷藁本,黃耆,乾薑川芎,白芍,木香

嘔吐,加廣藿香生薑;上熱下冷,加荊芥

三黃丸

川黃連,淡黃芩,錦紋大黃

婦人血暴崩不止者,崩漏之症,皆因陽盛陰虛,剛陽觸動其柔陰,逼血不能歸經,而妄行泄下者。身熱而腹不痛,崩者,服涼血地黃湯及補宮湯加黃芩,或八珍湯加芩、連。一方四物湯加生地、炒蒲黃、淡芩服之。

涼血地黃湯補宮湯八物湯四物湯(俱見前)

婦人年老血崩,腹不痛者,八珍湯加芩、連,然此一時救急之藥,必先顧其胃氣為要。

八珍湯(見前)

或問:血崩而小腹痛者,有瘀血當去,及去多空痛二者,何藥?答曰:少年血崩,小腹痛者,雖崩,而服四烏湯;年高而崩,及空痛者,必用十全大補湯,有實痛者,不宜服。

四烏湯(見前經不調類)

十全大補湯(即四物合四君子加黃耆、肉桂)

血崩十分不止,家傳用八黑散,一方用大劑四物倍加黃連治之。

經後多如崩者,用四物香附(炒黑)、乾薑、甘草、粟米百粒。

婦人經水崩漏不止,黃連解毒湯治之。

黃連解毒湯

川連,黃柏,黃芩,山梔,連翹

水煎,食前服。

婦人崩血不止,用四物加香附末、蒲黃、白朮、黃耆、地榆、人參、升麻,水煎服。甚者,加敗棕灰一錢。

婦人夏月經水暴下,四物加黃芩。若腹痛,加川連。

夫婦人血崩者,按血屬陰也,靜則循經營行,動則錯經妄行。蓋七情過極,激動五志之火,五志之火亢甚,則經血暴廠,失期而來,久而不止,謂之崩中,如風動木搖,火燃水沸類是也。治崩之次第,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熱涼血以澄其源,末用補血以復其舊。若止塞其流而不澄其源,則滔天之勢不能遏;若澄其源而不復其舊,則孤陽無以立。

此症多屬虛熱,其虛寒者容或有之。若老年崩久,與夫寒冷所乘者,不可以一概作虛熱論也。

帶下。經云:赤屬血,白屬氣。主治在燥濕。漏、血帶,俱是胃中痰積流下,滲入膀胱。瘦人白帶少,如有,多主熱。按:赤白二帶之症,多是怒氣傷肝。夫肝屬木,脾屬土,肝邪乘脾,木氣剋土,則脾受傷而有濕,濕而生熱,熱則流通,所以滑濁之物滲入膀胱,從小便而出也。古人作寒濕,而以辛溫為治,恐非至理矣。

丹溪乃作濕熱,而用苦寒治之,多中矣。然古人用辛溫而愈者,是從治之法也;用苦寒,是正治之法也。又云:帶症多因氣所致,或起於郁。赤帶多腰痛,不痛者少,治法與白帶同。

婦人自淋、白帶、白淫、白濁四症不同,不可混治。白淋者,淋瀝不止也,多起於郁。大抵屬虛寒為多。少腹不痛與去多空痛者,養營湯主之。香附必不可缺,補宮湯亦可。若用熱劑,則艾煎丸,或歸附丸加白芍亦可。小腹痛者,用四烏湯加歸頭、白芍。凡白淋變成黃水,此將欲成血淋也,艾煎丸、歸附丸加益母草皆可服。

人有沙淋者,尿後沉積一層,如溺器中白沙是也,此亦鬱症也,有白淋、赤淋而有沙者,亦有無沙者,只是分氣血而治。

補宮湯艾煎丸歸附丸四烏湯(俱見前經水不調類)

養營湯

黃耆,五味子,官桂,陳皮,遠志,人參,白朮,歸身,白芍,熟地,茯苓,甘草

白帶者,如帶不斷也。患此症者,必腰痛。人著氣太甚,亦腰痛。頭眩眼花,兼有白帶者,此是氣虛症,香附亦不可缺,宜內補湯,或養營湯與蝦□草葉同燒灰,煮酒調,頻服之效,亦甚捷。凡用歸附丸,不若艾煎九及醋製香附四物湯之妙也。一云:萆鍉分清飲主之,膠艾湯亦可服。若赤白帶下,艾煎丸主之。若五色帶下,紫金丸主之。

以上諸方,俱見前經水不調類。

萆薢分清飲

川萆鍉,石菖蒲益智仁,烏藥,茯苓,甘草

水一鍾,入鹽一撮,煎服。

白淫者,或時放白水如薄精之狀,寡婦、室女、尼姑多有此症,乃色欲不遂,鬱火也,宜降火為主。

白濁者,膀胱經有熱,渾濁如濃汁也,不治當生癰疽,蓮子清心飲主之。

蓮子清心飲,兼治帶下赤白,五心煩熱。

石蓮肉,麥冬,黃芩,地骨皮,人參,車前子,甘草,赤芍,黃耆

如發熱,加柴胡、傅荷;上盛下虛,加酒炒黃柏、知母

經水過期而白帶者,痰多也,艾煎丸主之,歸附丸、四附陳丸、四仙散皆可服。常咳嗽者,忌香附,逍遙散主之。

艾煎丸歸附丸四附陳丸逍遙散(俱見前月水不調類)

四仙散,此方燥熱,非沉寒、冷痰不宜輕服。

蒼朮(酒浸,去黑皮,炒,一兩),白芷,川芎,大附子(各五錢,去皮臍,麵包煨)

上為細末。空心煮酒送下五分。

按:《淋症論》云:白屬氣,赤屬血。有氣血之分,無寒熱之辨。凡患淋者,皆濕熱也。然乎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今之治白淋者,多用芩、連,蓋因無傳受故耳,豈可執一偏之說乎?蓋婦人之疾,寒多熱少,故養營湯治白淋而效,以其有桂也;艾煎丸服一二料可愈,亦此義也。

治赤淋何如?如此熱症也,不可服熱藥,故艾煎丸禁用,但可服八珍湯加芩、連,而香附尤不可缺。人謂香附獨非燥熱之藥乎?曰:此女科之仙藥也,開鬱調經甚妙,惟常嗽者忌之。

養血湯艾煎丸人物湯(俱見前)

婦人淋症,由腎虛而膀胱熱也。膀胱與腎為表裡,俱主於水,行於脾者,為小便也。臟腑不調,為邪氣所乘,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小便澀,其狀小便疼痛澀數,故謂淋也。赤淋,歸附丸;白淋,艾煎丸。如噁心嘔吐,加丁香、生薑。又一方治淋病,腹痛,用醋煮香附為末,食前用酒或米飲調下二錢,常服可滋血調氣;或用四烏湯倍加陳皮、制香附、甘草,亦妙。

歸附丸,或以治惱怒傷肝經,水淋瀝不止則止。

艾煎丸,治虛寒帶下。

四烏丸(見前)

治淋宜瀉腎與膀胱之火,而利其小便。赤淋者,即溺血也,治宜涼血清火,宜用導赤散

婦人赤淋者,月經三五日一至,積數月不愈者是也。苦腹,用四烏湯,恐尚有瘀血未可止也。去多腹不痛、善飲食者,八珍湯加芩、連。去多飲食減者,八珍湯去人參用之,內補湯亦可,補中益氣湯加黃柏尤妙。凡治赤淋,須問其小便痛與不痛,脾胃實與不實。若小腹不痛,脾胃實者,用八物湯加芩、連。

若淋而小腹痛,脾胃不實者,但可服安胎飲去黃耆用之,或補宮亦可。淋而兼瀉者,先實脾胃,大抵治淋先實脾胃為上。

四烏八珍內補補宮補中益氣諸湯(俱見前經水不調類)

安胎飲

當歸,白芍,川芎,熟地,地榆,艾葉,黃芩,阿膠,黃耆,白朮,甘草,生薑

一云加白茯苓,一云只用白朮、條芩、神麯三味各等分炒,為末,粥糊為丸,桐子大。清米湯送下五十丸。

年老患赤淋者,尤欲先顧脾胃為首,不拘小腹痛與不痛,脾胃實與不實,只宜用安胎飲加澤瀉,或補宮湯治。若遽用八珍加芩、連,恐傷脾胃,脾胃受傷,更何所恃以卻其疾乎?

安胎飲補宮湯(俱見前),月水不準,及白淋者,宜用此方。

歸頭,川芎,白朮(各一兩),香附,烏藥,熟地,甘草(各二兩),川連(五錢)

婦人室女,凡肚飽月水不行,或積聚不散,多用枳殼最妙,此味極為聖藥,作瀉亦可養胃,謂之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