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飲

FEN QI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腎經 19%
肝經 19%
心經 9%
膀胱經 9%
肺經 9%
胃經 9%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分清飲

分清飲為治療小便餘瀝、赤白濁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利尿、化濁除濕的功效,組成成分包括益智仁、萆薢、石菖蒲、烏藥、茯苓、白芍等,各具功效,相輔相成。

益智仁:

  • 性微溫,味甘辛,歸脾、腎經。
  • 功能: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補腎。

萆薢:

  • 性微溫,味甘辛,歸膀胱經。
  • 功能: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

石菖蒲:

  • 性微溫,味辛、苦,歸肝、脾、腎經。
  • 功能: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

烏藥:

  • 性微溫,味辛、苦,歸脾、胃、腎經。
  • 功能: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茯苓:

  •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
  • 功能: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白芍:

  • 性微寒,味酸,歸肝、脾經。
  • 功能: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總結: 分清飲的主要成分為益智仁、萆薢、石菖蒲、烏藥、茯苓、白芍等,各具功效,相互配合,清熱利尿,化濁除濕,用於治療小便餘瀝、赤白濁等症。

傳統服藥法


川萆薢2錢,益智仁(去殼,鹽水炒)2錢,烏藥2錢,茯苓2錢,石菖蒲(去毛,炒)1錢,枳殼1錢,生甘草1錢。
水煎,乘熱入鹽少許服。

方劑組成解釋


益智仁味甘、性平,歸脾、腎經,具有補腎益智、清熱利尿的功效。萆薢味苦、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止痛的功效。石菖蒲味辛、性溫,歸肺、肝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利尿的功效。烏藥味辛、性溫,歸肺、膀胱經,具有行氣利水、祛痰止痛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分清飲有清熱利尿、通淋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尿血、尿頻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相關疾病


小便疼痛前列腺炎白帶排尿困難尿道炎高血脂症慢性腎衰竭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腹瀉頻尿排尿後有殘尿感多痰心情煩燥尿中混挾精液心胸煩熱腹內有腫塊小便渾濁不清

相同名稱方劑


分清飲, 出處:《女科切要》卷二。 組成:芡實、茯苓、黃蠟。 主治:小便濁。

分清飲, 出處:《醫級》卷七。 組成:茯苓、澤瀉、米仁、豬苓、厚朴、枳殼、木通、梔子、車前。 主治:小便癃閉及濕滯腫脹,不能受補。

分清飲, 出處:《保嬰撮要》卷八。 組成:益智仁3分,川萆薢3分,石菖蒲(鹽炒)3分,烏藥3分,茯苓3分,白芍藥3分。 主治:小便餘瀝,並赤白濁。

分清飲,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陳皮1錢5分,半夏1錢5分,白茯苓2錢,萆薢2錢,木通2錢,山梔仁1錢,澤瀉1錢。 主治:內有濕痰濕火,小便赤白混濁。

分清飲, 出處:《簡明醫彀》卷四。 組成:益智8分,川萆薢(赤者)8分,石菖蒲8分,車前子8分,赤茯苓8分,豬苓8分,澤瀉8分,白朮8分,枳殼8分,陳皮8分,升麻3分,甘草梢3分。 主治:赤白濁。

分清飲, 出處:《胎産新書》卷四。 組成:川萆薢2錢,益智仁(去殼,鹽水炒)2錢,烏藥2錢,茯苓2錢,石菖蒲(去毛,炒)1錢,枳殼1錢,生甘草1錢。 主治:下元虛損,精不能攝,小便白濁,時常流出清冷稠粘;或於小便後,來亦不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