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丸

ZI JI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三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心經 25%
肝經 17%
肺經 14%
腎經 11%
胃經 3%
大腸經 0%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紫金丸

成分

  • 冰片:開竅醒神,消炎止痛,清熱解毒,防腐生肌。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 密陀僧:驅蟲殺蟲,止血,清熱解毒,固表止汗,消食化積,燥濕,利水消腫,外用。
  • 砒霜:驅蟲殺蟲,清熱解毒,鎮驚安神。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阿魏:驅蟲殺蟲,解毒,止瀉,消食化積,治瘧。
  • 安息香:開竅醒神,益氣活血,健脾益氣,清肺化痰。

主治

  • 腸風瀉血:腹痛、腹瀉、便血。
  • 痔漏:肛門疼痛、出血、腫脹。

功效

  • 止血:紫金丸具有止血的作用,可治療腸風瀉血、痔漏出血。
  • 活血化瘀:紫金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治療痔漏、瘀血疼痛。
  • 清熱解毒:紫金丸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治療腸風瀉血、痔漏化膿。
  • 鎮靜安神:紫金丸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治療腸風瀉血、痔漏引起的失眠。

總結

紫金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等功效,可治療腸風瀉血、痔漏等疾病。紫金丸組成複雜,應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硇砂(別研)1兩,乾漆(炒煙出)1兩,烏頭(生,去皮臍)1兩,乾薑(生用)1兩。
上除硇砂外為細末,入硇砂研勻,別以巴豆去皮心膜稱3分,細研,厚紙壓出油,與前藥同研勻,以水煮棗肉和搗令得所,作一團,用好濕紙裹三五重,別取好淨泥,去砂石,多入紙筋,鹽水拌和如膠,將前藥一團固濟,可厚一豆許,曬令泥乾,或於文武火灰中煨乾亦得,次燒熟炭火10斤,煅令通赤,取出候冷,打去泥,刮取裹面藥,再搗,更入少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5丸,元氣及諸般冷氣、撮氣及泄瀉,濃煎艾湯送下,癖積、脅下刺痛、妨悶、酒食過度、膨脹,木瓜湯送下,婦人血刺,醋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冰片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乳香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雄黃具有解毒殺蟲,止血止痛的功效;密陀僧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砒霜具有攻毒殺蟲,止血止痛的功效;硃砂具有收斂止血,止痛止漏的功效;阿魏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安息香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紫金丸有毒,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氣喘心絞痛月經不調肺結核腳氣病大便秘結腹股溝疝氣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

相同名稱方劑


紫金丸, 出處:《雞峰》卷十。 組成:紫金粉7分(露蜂窠,頂上實者),貝母4分,蘆薈2分。 主治:嗽血,衄血。

紫金丸, 出處:《得效》卷九。 組成:白薑、香附子(炒去毛)、紫金皮、石菖蒲、青木香、針砂(煅紅)各等分。 主治:腫滿。

紫金丸, 出處:《博濟》卷三。 組成:龍腦1錢,麝香1錢,滴乳香1錢,雄黃1錢,密陀僧1錢,砒霜半分,朱砂、阿魏1分,安息香1分。 主治:腸風瀉血,痔漏。

紫金丸, 出處:《傳家秘寶》卷中。 組成:代赭石末1分,木香末(炒)2分,膩粉(炒)3錢,礞石末(炒)3錢,硇砂1分,朱砂(炒)2錢,巴豆1分(爲霜)。 主治:取積氣,逐痛。主治:酒食傷。

紫金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組成:羊脊骨(全)1條(以硇砂1分,酒2盞化開,浸骨一復時,取出,炙令焦黃,别爲末),生地黃10斤(研絞取汁),杏仁5升(去皮尖雙仁,炒),蜀椒(去目并合口者)半斤(炒出汗),附子(炮裂,去皮臍)半斤。 主治:肺勞。胸滿、氣急、喘嗽,氣不升降,飲食減少。

紫金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組成:沉香(銼)1兩,木香1兩,肉豆蔻仁1兩,川芎1兩,沒藥(研)1兩,烏藥1兩,畢澄茄1兩,檀香(銼)1兩,檳榔(銼)2兩,茴香子(炒)2兩,腽肭臍(酒浸,炙,銼)半兩,麝香(研)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丹砂(研)2兩半,蘇合香3分(酒研)。 主治:益氣。主治:元氣虛冷,小便頻滑,腰脊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