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 (6)

1. 治傷寒六日候諸方

夫傷寒六日。足厥陰受病。厥陰者肝之經也。其脈循陰。絡於肝。故得病六日。煩滿而陰縮也。此則陰陽俱受病。毒氣在胃。故可下而愈也。

白話文:

治傷寒病六日。其病深結在臟。是三陰三陽俱受病。若五臟六腑榮衛皆不通。其人難治。宜服小柴胡湯方。

柴胡(二兩去苗),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枳實(半兩麩炒微黃),人參〔一(二)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柴胡(兩兩,去除根須)

黃芩(一兩)

赤芍藥(一兩)

半夏(半兩,用湯洗七次去除黏性)

枳實(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

人參(一兩或兩兩,去除根須)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成碎末)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

加入半碗水和生薑片,煎煮到剩六分之一的水量。

濾掉藥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傷寒六日。體重。四肢煩疼。多渴。或譫語不知人事。如此病證者。胃中有結燥。宜服大承氣湯方。

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枳實(二兩麩炒微黃),川朴硝(二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當歸(兩片,切碎,微炒) 枳實(兩片,麩炒至微黃) 川樸硝(兩片) 厚朴(一片,去除外層粗皮,塗抹生薑汁,烤製至香氣濃鬱)

上件藥。粗搗羅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如人行十里未利。再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粗略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約12克)。用一杯水煎煮,煎到剩六分之一左右。過濾掉渣滓,不限時間,趁溫熱服用。以大便暢通為標準。如果走十里路後仍未排便,再服用一次。

治傷寒六日。心胸妨悶。煩熱不解。面赤大渴。壯熱。身體疼痛。此證是毒氣攻心。宜服瀉心湯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半兩去蘆頭),木通(一兩銼),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黃芩(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半夏(用四錢,水煮七次,去除外皮上的黏液),人參(四錢,去掉根鬚),木通(八錢,切碎),甘草(八錢,烘烤至微紅,切碎),黃芩(八錢),川大黃(八錢,切碎後稍微炒過)

上件藥。粗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嘔噦不定。頭痛體疼。時有虛汗。此證是冷熱未和。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柴胡(二兩去苗),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白朮(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人參(兩量,去掉根鬚) 柴胡(兩量,去掉細根) 黃芩(一量) 甘草(一量,烤至微紅,切成碎塊) 白朮(一量) 半夏(半量,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 厚朴(一量,去掉外皮,塗上薑汁烤製,使其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發汗不解。嘔逆。小便不利。胸脅痞滿。微熱而煩。黃芩湯方。

黃芩(一兩),桂心(一兩),赤茯苓(一兩),前胡(二兩去蘆頭),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黃芩 (60 克) 桂心 (60 克) 赤茯苓 (60 克) 前胡 (120 克,去除鬚根) 半夏 (60 克,用熱水清洗 7 次去除粘液) 甘草 (30 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厚朴 (120 克,去除粗皮,塗抹薑汁炙烤至香熟)

上件藥。粗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發熱惡寒。(四)肢節疼痛。微嘔。心下痞結。外證未去。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一兩),柴胡(二兩去苗),芎藭(二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話文:

桂枝(50克) 柴胡(100克,去掉枝梗) 赤芍藥(50克) 當歸(100克) 人參(50克,去掉根鬚) 黃芩(50克) 枳殼(50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掉果瓤) 甘草(25克,炙烤至微紅,切成小塊) 半夏(50克,用熱水清洗七次,去掉黏滑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其人已發汗而不解。胸脅滿。小便不多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而煩。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乾薑〔一(半)兩炮裂銼〕,柴胡(二兩去苗)木通(一兩銼),桂心(一兩),黃芩(一兩),栝蔞根(一兩),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牡蠣(1 兩,燒成粉末) 甘草(1 兩,微火烤至微紅,切碎) 乾薑(半兩,烤裂,切碎) 柴胡(2 兩,去掉莖葉) 木通(1 兩,切碎) 桂心(1 兩) 黃芩(1 兩) 栝蔞根(1 兩) 厚朴(2 兩,去掉粗皮,塗上生薑汁,烤香烤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吐瀉。百骨疼痛。腳冷腹熱。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柴胡(三分去苗),白茯苓(三分),牡蠣(三分燒為粉),黃芩(三分)白芍藥(三分),桂心(三分),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乾薑(三分炮裂銼)

白話文:

人參(去掉三分之一的根部) 柴胡(去掉三分之一的枝葉) 白茯苓(三分) 牡蠣(燒成粉末,三分) 黃芩(三分) 白芍藥(三分) 桂枝(三分) 半夏(用熱水洗七次以去除滑膩,三分) 甘草(炒至微紅,切成小塊,三分) 乾薑(烘焙至裂開,切成小塊,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發熱煩悶。渴欲飲水。得水而吐。其脈浮數。小便不利者。宜服豬苓湯方。

豬苓(三分去黑皮),白朮(三分),澤瀉(一兩),桂心(半兩),赤茯苓(三分),丁香(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豬苓(去除黑皮的三分之一) 白朮(三分之一) 澤瀉(一兩) 桂心(半兩) 赤茯苓(三分之一) 丁香(三分之一) 甘草(三分,炙至微紅,切碎) 厚朴(一兩半,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心躁煩渴。肢節解痛。小腹急滿陰縮。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三分銼),石膏(一兩),柴胡(一兩去苗),川升麻(三分),知母(三分),梔子仁(半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葛根(切成三份) 石膏(半斤) 柴胡(一斤,去除根) 川升麻(切成三份) 知母(切成三份) 梔子仁(二兩) 甘草(切成三份,稍微烤赤) 川大黃(一斤,切碎,稍微炒一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心躁煩悶。四肢疼痛。小腹滿急。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三分),柴胡(一兩去苗),梔子仁(一分),川升麻(三分),知母(三分),石膏(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大青:三分 柴胡:一兩(去除根鬚) 梔子仁:一分 川升麻:三分 知母:三分 石膏:一兩 甘草:三分(炙到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脈沉細不足者。宜服通關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五(半)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三分銼),桔梗(半兩去蘆頭),防風(三分去蘆頭),羌活(半兩),五加皮(半兩),桂心(三分)

白話文:

附子(1 兩,炮製後撥開外皮,去除臍),乾薑(5 兩半,炮製後切片),甘草(半兩,炙炒至微紅,切片),黃耆(3 分,切片),桔梗(半兩,去掉蘆頭,切片),防風(3 分,去掉蘆頭,切片),羌活(半兩),五加皮(半兩),桂心(3 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頭痛壯熱。百節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川升麻(三分),黃芩(三分),知母(一兩),赤芍藥(一兩),大青(三分),石膏(二兩),梔子仁(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柴胡(50 克,去除根須) 川升麻(15 克) 黃芩(15 克) 知母(50 克) 赤芍藥(50 克) 大青(15 克) 石膏(100 克) 梔子仁(50 克) 大黃(50 克,切碎,炒至微黃) 杏仁(15 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和仁皮,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六日。熱在臟。胸中煩悶。口噤不能言。唯欲飲水。成壞傷寒。醫所不療。宜服黑奴丸方。

麻黃〔三分(兩)去根節〕,灶下黃土(二兩),川大黃(二兩),黃芩(二兩),川芒硝(二兩),灶突墨(二兩),梁上塵(二兩)

白話文:

麻黃(3兩,去除根和節) 竈底黃土(2兩) 川大黃(2兩) 黃芩(2兩) 川芒硝(2兩) 竈煙煤(2兩) 屋樑上的灰塵(2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井華水研下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