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傷寒

冬月傷寒,發熱頭痛,汗出口渴,人謂太陽證,誰知太陽已趨陽明。若徒用乾葛湯治陽明,則頭痛不能除;若徒用麻黃治太陽,則汗不能止,口渴不能解,勢必變症多端。法宜正治陽明,兼治少陽。蓋邪入陽明,留於太陽者,不過餘邪,治太陽反傷太陽矣。故太陽不必治,宜正治陽明。

白話文:

冬天的傷寒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出汗和口渴,常被誤以為是太陽證。但實際上,太陽證已轉為陽明證。如果只用乾葛湯治療陽明證,頭痛無法消除;如果只用麻黃治療太陽證,出汗和口渴無法緩解,病情可能會惡化。

正確的做法是:主要治療陽明證,同時兼顧少陽證。因為病邪已經進入陽明經,殘留在太陽經的只是餘邪,治療太陽證反而會損害太陽經。因此,不必治療太陽證,而應該重點治療陽明證。

蓋陽明多氣多血,邪足恣其凶橫,如賊入通都大邑,其搶掠之勢,較窮鄉僻壤自不同,所得之物,足以供其跳梁。故邪入陽明,挾其腑之氣血,炎氛烈焰,往往然也,豈可以輕小之劑望其解散,必須大劑涼藥始可祛除其橫暴。用:石膏一兩,知母二錢,麥冬二兩,竹葉二百片,茯苓人參三錢,甘草柴胡梔子一錢。一劑頭痛除,二劑身熱退,汗止,口不渴。

白話文:

由於陽明經氣血旺盛,邪氣一旦入侵便會肆無忌憚,就像強盜闖入繁華的大都市,搶劫的規模遠遠超過偏僻的鄉村,所獲得的「戰利品」足以供其胡作非為。

因此,邪氣侵犯陽明經時,就會挾持陽明經的氣血,產生強烈的熱邪,導致發炎和高燒。這時,豈能用輕微的藥物希望邪氣自行消散?必須使用大量寒涼藥物,才能祛除其暴戾之氣。

藥方如下:

  • 石膏一兩
  • 知母二錢
  • 麥冬二兩
  • 竹葉二百片
  • 茯苓、人參三錢
  • 甘草、柴胡、梔子一錢

服用一劑後,頭痛即可消除;兩劑後,發燒退去,盜汗停止,口不乾渴。

此即白虎湯變方。用石膏、知母泄陽明火邪;柴胡、梔子斷少陽路徑;妙在用麥冬至二兩,以清補肺氣,使火邪不上逼;更妙用茯苓引火下趨膀胱,從小便出,太陽餘邪盡隨外泄。至於人參、甘草、竹葉,取其調和藏腑,所謂攻補兼施也。

白話文:

這正是「白虎湯」的改良版。

用石膏和知母來瀉下陽明經的火熱邪氣;柴胡和梔子來阻斷少陽經的路徑;妙在使用了麥冬,用量達到二兩,用以清補肺氣,讓火熱邪氣不能往上侵犯;更妙的是使用了茯苓,引導火熱邪氣下行至膀胱,從小便排出,這樣太陽經的餘邪就會隨著小便一起排出體外。至於人參、甘草、竹葉,它們的作用是調和臟腑。所謂「攻補兼施」,就是指既清除病邪,又補益正氣。

或懼前方太重,則,清肅湯,亦可,兼載以備選用。石膏五錢,麥冬一兩,知母、甘草、人參、柴胡、梔子各一錢,獨活半夏五分。[批]集中未注煎法者,俱系水煎服,各卷仿此。

白話文:

如果擔心前方藥方太寒涼,那麼清肅湯也可以使用,作為備選方案。

清肅湯配伍:

石膏 五錢

麥冬 一兩

知母 一錢

甘草 一錢

人參 一錢

柴胡 一錢

梔子 一錢

獨活 五分

半夏 五分

【批註】書中沒有特別註明煎服方法的,都默認是水煎服用。各個卷本都按此類推。

冬月傷寒,發熱口苦,頭痛,不欲飲食,腹中時痛,人謂太陽症,誰知是少陽症乎。傷寒未有不從太陽入者。由太陽入陽明,由陽明入少陽者,傳經次第也。何以初入太陽,即越陽明而入少陽?人謂隔經之傳,孰知不然。蓋少陽乃膽經,膽屬木,木最惡金,肺屬金,主皮毛,風邪之來,肺金先受,肺欺膽木之虛,即移邪於少陽。故太陽往往多兼少陽同病者,此耳。

白話文:

在冬季感冒後,出現發燒、口苦、頭痛、食慾不振、腹痛等症狀,人們通常認為是太陽經受寒導致的。但事實上,這可能是少陽經出了問題。因為感冒大多都是從太陽經開始的,然後傳到陽明經,再經由陽明經傳到少陽經,這是疾病傳播的順序。那麼,為什麼最初感冒會從太陽經開始,卻越過陽明經而直接傳到少陽經呢?有人認為這是跳著傳播的,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少陽經是膽經,膽屬木,木最怕金,而肺屬金,主管皮毛。當風邪襲來時,肺金首先受到影響,肺金抑制膽木的虛弱,將邪氣轉移到少陽經。因此,太陽經感冒常常伴有少陽經同患的現象。

然此症乃二經同感,非傳經之症。治法似亦宜兼二經同治,而又不然,單治少陽,太陽之病自愈。方用:柴胡二錢,白芍五錢,甘草、陳皮一錢,黃芩、神麯一錢,白朮、茯苓三錢。一劑熱止,二劑腹不痛,頭不疼,口亦不苦。此即逍遙散之變方,何治傷寒如此之神?不知病在半表裡,逍遙解散實邪,表裡之邪既解,太陽膀胱之邪何能獨留。

白話文:

這種疾病是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受到影響,而不是傳導到其他經絡的病症。治療方法似乎也應該同時兼顧兩個經絡,但事實並非如此。只要單獨治療少陽經,太陽經的問題自然會痊癒。處方如下:柴胡兩錢,白芍五錢,甘草、陳皮一錢,黃芩、神麴一錢,白朮、茯苓三錢。服一劑,發熱症狀就會停止,兩劑之後,腹痛、頭痛消失,口也不苦了。這個處方是逍遙散的變方,為什麼它對傷寒有如此神奇的療效?這是因為這種疾病位於半表半裡之間,逍遙散可以祛除實邪,表裡之邪祛除後,太陽膀胱經之邪氣自然也就無處停留了。

況方中原有白朮、茯苓三錢以利腰臍,通膀胱之氣乎?余所以止加神麯、黃芩,少解胃火、和脾氣,諸症所以盡除。

白話文:

況且原本的方劑中就有白術和茯苓三錢,用於疏通腰臍,暢通膀胱氣。我之所以再加入神麴和黃芩,目的是略微消除胃火,調和脾氣,這樣一來,各種症狀都能痊癒。

此用,舒經湯,亦佳。薄荷、白朮二錢,白芍、茯苓五錢,甘草八分,黃芩一錢,桂枝三錢

白話文:

這個用途的藥方,舒經湯也很好。薄荷、白朮各二錢,白芍、茯苓各五錢,甘草八分,黃芩一錢,桂枝三錢。

冬月傷寒,發熱口渴,譫語,時發厥,人謂熱深厥亦深,疑厥陰症,誰知太陰症乎。夫太陰土與陽明胃相表裡,表熱里亦熱,此胃邪移於脾經也,此症最危。蓋人以脾胃為主,脾胃盡為火邪所爍,腎水有不熬干乎?宜急救脾胃。然救脾而胃火愈熾,救胃而脾土立崩,此中消息最難,然終何以救?必速救腎水之枯。

白話文:

冬季患上傷寒,出現發熱、口渴、說胡話,有時還會昏厥。人們往往認為高燒是熱邪深入,昏厥也是熱邪深入導致,懷疑是厥陰病。其實這是太陰病。太陰屬土,與陽明胃相表裡。表證發熱,裏證也發熱。這是胃經的邪氣轉移到了脾經,這種情況非常危險。因為人體以脾胃為主,如果脾胃都被邪熱灼傷,腎水還能滋養嗎?所以必須迅速搶救脾胃。但是,搶救脾胃會導致胃火更旺,搶救胃火會導致脾土崩潰。這其中的分寸最難把握,但最終要如何搶救呢?一定要迅速救治腎水枯竭的狀況。

玄參三兩,甘菊熟地一兩,麥冬二兩,芡實五錢。名,救枯丹,。用玄參以散脾胃浮游火,甘菊以消胃邪,麥冬以滋腎液,熟地以生腎水,庶幾滂沱大雨自天而降,大地焦枯立時優渥,何旱魃之慮哉。又恐過於汪洋,加芡實以健土,又仍是腎經藥,則脾腎相宜,得其灌溉之功,絕無侵凌之患,此立方之所以神也。故一劑譫定,再劑渴除,三劑厥止身涼。

白話文:

玄參三兩,甘菊、熟地黃一兩,麥冬二兩,芡實五錢。方名「救枯丹」。

玄參能祛除脾胃浮游的虛火,甘菊能消解胃邪,麥冬能滋養腎液,熟地黃能生腎水,這樣一來,就好比普降大雨,讓乾枯的大地瞬間得到滋潤,再也不用擔心旱魃的侵襲了。

但是又擔心過於滋潤,所以加入芡實來健脾,而芡實同樣是腎經的藥物,這樣脾腎就能相互配合,得到灌溉之功,而不會有侵犯之患,這就是此方的神奇之處。

因此,一劑藥下去,神志不清的狀態就能安定,兩劑藥下去,口渴就會消除,三劑藥下去,抽搐就會停止,身體也會涼爽下來。

此症用,清土散,亦效。石膏、麥冬、生地各一兩,甘草一錢,銀花五錢,白朮三錢。

白話文:

這個症狀可以用清土散治療,也有效果。

材料:

石膏一兩、麥冬一兩、生地一兩、甘草一錢、銀花五錢、白朮三錢。

冬月傷寒,大汗而熱未解,腹又痛不可按,人謂邪發在外未盡,內結腹中,陽症變陰之候,余以為不然。傷寒汗大出,邪必隨出,宜無邪在中,何又腹痛?此乃陽氣盡亡,陰亦盡泄,腹中無陰相養,有似邪之內結作痛,此陰陽兩亡急症。夫痛可按為虛,不可按為實,何以此不可按又謂虛?不知陰陽兩亡,正在將絕,不按痛且難忍,況按又傷腸胃,安得不重增其苦,所以不可按也。此急症,不可緩,用,急救陰陽湯,。

白話文:

冬天感染風寒,大量出汗後,高燒仍未退,腹部又劇烈疼痛,按壓也無法舒緩。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邪氣還沒完全排出體外,在體內腹部積結,陽性症狀轉化為陰性徵兆。但我認為不然。傷寒後大量出汗,邪氣必定也隨汗液排出,應該沒有邪氣殘留在體內,為什麼還會腹痛?這是因為陽氣已經耗盡,陰氣也完全流失,腹中沒有陰氣滋養,類似於邪氣積結造成的疼痛,這是陰陽兩虛的危急症狀。疼痛可以按壓緩解的是虛症,按壓無效的是實症。為什麼這種情況下按壓無效卻說是虛症?因為不知道陰陽兩虛,正處於瀕臨死亡的狀態,不按壓疼痛都難以忍受,更何況按壓還會損傷腸胃,怎麼不加重痛苦,因此不能按壓。這種危急症狀,不能延誤,應立即使用急救陰陽湯。

人參、白朮、熟地二兩,當歸、甘草三錢,黃耆三兩。一劑腹痛止,身熱解,汗盡止。方用參、耆補氣,使陽回於陰內;歸、地補血,使陰攝於陽中;朮、草和脾胃而通腰臍,使陰陽歸於氣海、關元,則亡者不亡,絕者不絕。倘認是陽症變陰,純用溫熱,加肉桂、薑、附,雖能回陽於頃刻,然內無陰氣,陽回陰不能攝,亦旋得而旋失。

白話文:

人參、白朮和熟地各兩錢;當歸和甘草各三錢;黃耆三兩。服用一劑,腹痛就會停止,發熱會退去,出汗也會停止。

這個方劑使用人蔘和黃耆來補氣,讓陽氣回到陰氣之內;當歸和地黃來補血,讓陰氣回到陽氣之中;白朮和甘草來調和脾胃,通暢腰臍,讓陰陽之氣回到氣海和關元。這樣一來,原本瀕臨死亡的人就能活下來,奄奄一息的人就能恢復生機。

如果誤認為這是陽症轉化成陰症,只用溫熱藥物,再加入肉桂、生薑、附子,雖然能瞬間回陽,但體內若沒有陰氣,陽回氣就無法攝住,也會很快得到又很快失去。

用,救亡湯,亦效。人參、當歸、熟地各一兩,甘草二錢,熟附一片。[批]後方更穩。

白話文:

使用「救亡湯」也可以收到效果。人參、當歸、熟地各一兩,甘草二錢,熟附片一片。[批註]後面這個方子更有效。

冬月傷寒,大汗熱解,腹微痛,腰不可俯仰,人謂邪在腎經,欲用,稀薟丸,加防己,不知此乃發汗亡陽,陽虛陰不能濟也。陰陽互為其根,無陽陰不生,無陰陽不化,此症汗泄過多,陽氣無幾,陰又自顧不遑,不敢引陽入室,陽無所歸,故行於腹,孤陽無主而作痛;腎中之陰,因陽氣不歸,孤陰無伴,不敢上行於河車之路,故腰不可俯仰。

白話文:

冬天受寒發燒,大汗淋漓後症狀減輕,但是腹部隱隱作痛,腰部無法彎曲,有人認為是邪氣入侵腎經,想要使用稀薟丸加上防己。但其實這是因為發汗太多陽氣耗損,陽虛導致陰氣無法滋養。陰陽互相依存,沒有陽氣陰氣無法產生,沒有陰氣陽氣無法轉化。這個病人汗液流失過多,陽氣所剩無幾,陰氣自顧不暇,不敢讓陽氣進入腎臟。陽氣無處歸屬,所以在腹部遊走,孤陽無主而產生疼痛;腎臟中的陰氣,因為陽氣沒有歸位,孤陰無依,不敢沿著督脈上行,所以腰部無法彎曲。

用,引陽湯,:杜仲、甘草一錢,山藥五錢,茯苓二錢,芡實、人參三錢,肉桂三分,白朮五錢,一劑腹痛止,二劑腰痛輕;三劑俯仰自適。方妙在助陽氣不去助陰。蓋陰之所以杜陽者,欺陽衰也。譬之夫婦好合,豈忍永絕良人。因夫不慎,外侮相爭,焦頭爛額,狼狽逃回,因羞變怒,杜絕不許入房。

白話文:

使用「引陽湯」:

  • 杜仲、甘草(各)一錢
  • 山藥 五錢
  • 茯苓 二錢
  • 芡實、人參(各)三錢
  • 肉桂 三分
  • 白朮五錢

服用一劑,腹痛可止;二劑,腰痛減輕;三劑,俯仰可自如。

此方的妙處在於它幫助陽氣,而不幫助陰氣。因為陰氣堵塞陽氣,是因為陽氣衰弱。就像夫妻之間,原本恩愛,怎忍心永遠拒絕心愛的人。只因丈夫不小心,在外受了傷害,灰頭土臉地逃了回來,妻子因羞憤而拒絕丈夫進入房中。

倘夫得良朋之益,捆載而歸,見金多有不變色者乎?知必開門迎笑,所以助陽兼助陰者,此耳。倘用豨薟、防己,重損陰陽,則夫貧婦貧,彼此成仇,終身反目。

白話文:

如果得到好的朋友幫助,即使帶著沉重的行李回家,看到很多金子都不變色的人,一定會笑容滿面地開門迎接。這是因為幫助陽氣也幫助陰氣的緣故。如果使用豨薟、防己等藥物,反而會嚴重損傷陰陽,那麼富裕的男子和貧困的女子,彼此會變成仇人,終生反目。

濟陽湯,亦可。杜仲二錢,山藥一兩,甘草、故紙一錢,人參、白朮五錢。[批]加故紙甚當。

白話文:

也能用濟陽湯,杜仲二錢、山藥一兩、甘草、故紙一錢、人參、白朮各五錢。[旁批]加入故紙很合適。

冬月傷寒,大汗,氣喘不能息,面如硃紅,口不能言,呼水自救,人為熱極,欲用白虎解陽明火,而不知此乃戴陽症,上熱下寒,若用白虎,雖多加人參,下喉即亡。用,八味地黃湯,半斤,煎湯,恣其渴飲,必熟睡半日,醒來汗必止,氣必不喘,面必清白,口不渴。此原不必汗而汗,必致大汗。

白話文:

在冬季感染風寒,出現大汗淋漓、氣喘不止、臉色泛紅、言語不清、自呼要喝水解渴等症狀。一般人會認為是熱症,想用白虎湯來清熱。但其實這是上熱下寒的戴陽證。如果此時使用白虎湯,即使加入大量人參,病人喝下去後也會立刻死亡。

正確的方法是用八味地黃湯,服用半斤,煎煮成藥湯,讓病人盡量喝,直到感到口渴。然後病人會沉沉睡上半天,醒來後大汗會停止、氣喘也會消失、臉色會恢復正常、口渴的感覺也會消失。這種情況本來不需要出汗,卻出了大汗,一定要趕緊喝大量的水來解渴。

汗既大出,陽邪盡泄,陽盡散,陰亦隨之上升,欲盡從咽喉外越。以皮毛出汗,陰氣奔騰,不得盡隨汗泄,故直趨咽喉大路,不可止抑。陰既上升,陽又外泄,不能引陽回氣源源,陽亦隨陰而上,陰氣逼之不可下,故氣喘不能息。且陽在上,火亦在上者,勢也。況陰盡上升,則腎宮寒極,下既無火,上火不歸源,故面赤。

白話文:

當大量出汗時,陽氣邪氣全部排出,陽氣徹底散發,陰氣也隨之上升,想要從咽喉衝出體外。但由於通過皮膚出汗,陰氣奔湧而出,無法全部隨著汗液排出,所以直奔咽喉這條大路,無法阻止。陰氣上升後,陽氣又向外散發,無法將陽氣引回氣源,陽氣也跟著陰氣向上,陰氣逼迫陽氣無法下降,所以會氣喘不止。此外,陽氣在上,火氣自然也在上,這是必然的。況且陰氣全部上升,腎宮就會極度寒冷,下面沒有火氣,上面的火氣無法回到源頭,所以會導致臉紅。

上火不散,口亦渴,呼水自救者,救咽喉熱,非救腸胃熱。實熱多成於胃火,胃熱必號咷狂呼,今雖喘,形症尚寧,口欲言而不得,非虛熱而何?此真上假熱下真寒。八味湯妙在補水仍補火,下喉,火得水而解,入胃,水得火而寧,調和上下,灌溉肺腎,實有妙用。夫發汗亡陽,本是傷氣,何以治腎而能奏功?不知亡陽症內無津液,致內火沸騰,大補真陰,胃得之而息焰。胃火息,腎之關門閉矣。

白話文:

上火熱氣散不掉,口也很渴,呼喚水來自救的人,是為了救治咽喉熱,而不是救治腸胃熱。真實的熱氣大部分是由於胃火旺盛造成的,胃火旺盛的人一定會大聲呼喊,現在雖然有喘氣,但身體症狀還尚可,想說話卻說不出來,難道不是虛熱嗎?這其實是上面有虛熱,下面有實寒。八味湯的妙處在於補水又不失火氣,喝下去後,火氣得到水氣的緩和而熄滅,進入胃部後,水氣得到火氣的滋養而平靜,調和上下,滋潤肺腎,真的妙用無窮。發汗會損傷陽氣,原本就會傷氣,為什麼用治腎的方法就能奏效呢?不知道損傷陽氣就會導致體內津液不足,造成內火沸騰,大力滋補真陰,胃部得到滋養就能熄火降溫。胃火熄滅了,腎臟的關門就閉上了。

腎關閉,胃土氣自生。胃氣生,肺氣不因而得養乎。肺氣生,清肅之令行,母呼子歸,同氣相招,勢必下引腎經,自歸子舍。腎氣既歸,而腎中又有溫和春色以相熏,汪洋春水以相育,則火得水生,水得火悅,故奏功。

白話文:

腎門關閉,胃裡的土氣便會自行滋生。胃氣生長,肺氣自然得到滋養。肺氣生長,清氣上升的命令傳達,就像母親呼喚孩子歸來一樣,同氣相招,必然會下引腎經,讓腎氣回到自己的住所。腎氣一回到腎中,腎中又有溫和的春意相濡,汪洋的春水相滋養,於是火氣得到水氣的滋生,水氣得到火氣的溫煦,所以就能奏效治病。

返火湯,亦神。熟地三兩,肉桂三錢,棗皮一兩。

冬月傷寒,發厥,面青手冷,兩足又熱。人謂直中陰寒,宜理中湯。不知此乃肝氣抑鬱不散,風邪在半表裡,若用理中,必發狂死。夫直中陰寒,未有不從足先冷者,今足既熱,非直中肝經明矣。邪既不在肝,似不可徑治肝。然邪雖不在肝經內,未嘗不在肝經外。邪在門外,與主何與,而現發厥、面青、手冷?不知震鄰之恐,猶而警惕,豈賊在門外,主人有不張惶者乎。勢必執槍刀思禦侮。

白話文:

冬季患上寒症,出現昏厥、面色青紫、手腳冰冷,雙足卻發熱。一般人認為是寒氣直入體內,應該用「理中湯」治療。殊不知這是肝氣鬱結不舒,風邪在外表和體內之間,如果使用「理中湯」,必定會發狂而死。真正寒氣直入體內的人,必定是由腳先開始發冷的,而現在病人雙足發熱,顯然不是寒氣直中肝經。既然風邪不在肝經內,似乎不應直接治療肝經。然而,即使風邪不在肝經內,但必定在肝經外。風邪在外,和主人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會出現昏厥、面色青紫、手腳冰冷?這就像鄰居遭遇驚嚇,也會引起警惕一樣,難道賊人就在門外,主人還能不緊張嗎?勢必會拿起武器,準備抵禦外敵。

此時而能登高號召,勸諭高呼,賊知內有防護,外恐有應援,自易解散。倘用理中,是以火攻殺賊,賊未擒,房舍先焚,賊且乘火突入,殺主而去。法用,小柴胡湯,加減,以散半表裡之邪,肝氣自安,外邪化為烏有。柴胡二錢,白芍五錢,甘草、黃芩、半夏一錢,當歸錢半。

白話文:

此時如果能夠登上高處大聲呼喊,勸說賊寇投降,賊寇知道內部有人防禦,外部又擔心有援軍,自然會自行解散。如果使用理中湯,是用火攻的方法來對付賊寇,賊寇還沒被抓,房屋先被燒光,賊寇還會趁著火勢攻入,殺死主人後逃走。正確的方法是用小柴胡湯,加減用藥,既能驅散表裡兩方面的邪氣,又能讓肝氣安寧,外來的邪氣自然會消失。柴胡二錢,白芍五錢,甘草、黃芩、半夏各一錢,當歸半錢。

一劑手溫,再劑厥止身熱,面青自愈。

冬月傷寒,身熱,汗自出,惡寒不惡熱。人謂陽明之症,欲用石膏湯,不知非陽明也。汗出似陽明,然陽明未有不惡熱者。今不惡熱而惡寒,此陽氣甚虛,邪欲出不出,內熱已解,內寒未散,必因誤汗所致。用,補中湯,:人參、黃耆三錢,白朮、當歸二錢,柴胡、甘草、陳皮一錢,升麻四錢,桂枝五分。一劑汗止身涼,寒亦不惡。

白話文:

在冬季傷寒時,身體發熱,自行出汗,卻畏寒而不怕熱。人們以為這是陽明病症,想要用石膏湯來治療,不知這是錯誤的。

出汗的症狀看似陽明病,但是陽明病沒有不畏熱的。現在不畏熱而畏寒,這是陽氣極度虛弱,邪氣想要排出卻排不出,內熱已經散去,內寒尚未消除,一定是因為誤汗所導致。

應當使用補中湯來治療:人參、黃耆各三錢,白朮、當歸各二錢,柴胡、甘草、陳皮各一錢,升麻四錢,桂枝五分。服下一劑即可止汗清涼,寒氣也不再感到畏懼。

補中湯東垣用治內傷,實有神功,不見譏長沙張使君乎?不知傷寒亦有內傷,不可拘於傷寒,不思治變症之方。況症因誤汗而成,汗已出,邪存於經絡者必淺,即畏寒,寒邪亦不重,是外感而兼內傷。此方補正有祛邪,故兼用成功,況又加桂枝散寒乎。倘作陽明症,用白虎,少投石膏,鮮不變虛寒而死。

白話文:

補中湯是東垣使用的治療內傷的方劑,功效顯著。難道張使君不知道嗎?不懂得傷寒也有內傷,不能拘泥於傷寒,不考慮治療變化症的方劑。況且症狀是由於誤發汗而產生,汗已經排出,邪氣存在於經絡中的必然較淺,即使畏寒,寒邪也不強,這是外感同時還兼有內傷。這個方劑既能補益正氣,又有祛除邪氣的作用,因此用它治療這種情況取得了成功,況且又加用了桂枝來散寒。如果把這種情況當成陽明症,使用白虎湯,稍微加入一些石膏,很快就會變成虛寒而死亡。

溫正湯,亦可。人參、當歸五錢,黃耆一兩,柴胡、神麯一錢,甘草五分,桂枝三分

白話文:

溫正湯,也可以用。人參、當歸各5錢(約7.5克),黃耆1兩(約15克),柴胡、神麴各1錢(約1.5克),甘草5分(約0.75克),桂枝3分(約0.45克)。

冬月傷寒,身熱五六日不解,譫語聲低,口渴,小便自利,欲臥。人謂陽明餘熱未解,余謂不然。夫譫語雖屬胃熱,然聲必高,拂意必怒,今譫語低聲,非胃熱。既非胃熱,何口渴欲飲水自救耶?然口渴飲水,水不能化痰上湧,直奔膀胱,小便自利,其非胃熱又明矣。陽明火盛多發狂,今欲臥,豈是胃熱。

白話文:

冬天受寒,發燒了五六天還沒好,說話胡言亂語但聲音低微,口渴,小便暢通,想要躺著。有人認為是陽明經的餘熱沒有消退,我認為不然。胡言亂語雖然與胃熱有關,但聲音應該是高的,反駁意見就會生氣。現在胡言亂語卻聲音低微,不是胃熱。既然不是胃熱,怎麼會口渴想要喝水自救呢?但是口渴喝水,水不能化痰往上湧,而是直接流入膀胱,小便暢通,說明它不是胃熱更加明顯了。陽明火旺盛時容易發狂,現在卻想要躺著,怎麼可能是胃熱?

但非胃熱,何譫語、口渴不解至五六日耶?不知此乃心虛症,心虛神不守舍而譫語,火起心包而口渴。心與小腸相表裡,水入心,心即移水於小腸而小便自利。用,清熱散,:茯苓五錢,麥冬一兩,丹皮二錢,柴胡一錢,甘草五分。一劑譫止,二劑渴除熱解。用麥冬補心,茯苓分消火熱,柴胡、丹皮、甘草和解邪氣。

白話文:

如果患者不是胃熱,卻出現胡言亂語和口乾舌燥數日不退,這是因為心虛導致的。心虛則神志不安,所以會胡言亂語。心包火盛,所以口乾舌燥。心與小腸互為表裡,水進入心臟後,心臟會將水輸送至小腸,所以患者小便順利。

治療方法是使用清熱散結的藥方:

  • 茯苓五錢
  • 麥冬一兩
  • 丹皮二錢
  • 柴胡一錢
  • 甘草五分

一劑藥可止胡言亂語,兩劑藥可解除口乾舌燥和內熱。麥冬補益心氣,茯苓消散火熱,柴胡、丹皮、甘草調和邪氣。

心氣足,邪不能侵,盡從小腸以泄,中心寧靜,津液自生,故渴除,腎氣上交於心,精神自長,不思臥。倘疑胃熱而用白虎,鮮不敗衄。

白話文:

當心氣充盈,外邪就無法入侵,邪氣會全部經由小腸排出。心神安寧平穩,津液就會自然產生,所以口渴也會解除。腎氣上湧聯通心臟,精神就會旺盛,也不會想要睡覺。假如懷疑是胃熱而使用了白虎湯,很少有人不吐血的。

涼解湯,亦可。茯神三錢,玄參一兩,柴胡一錢,甘草二分,砂仁二錢,麥冬五錢

白話文:

涼解湯

  • 茯苓:3 錢
  • 玄參:1 兩
  • 柴胡:1 錢
  • 甘草:2 分
  • 砂仁:2 錢
  • 麥冬:5 錢

冬月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痞滿,或嘔吐,或渴或不渴,或煩或不煩,人謂少陽症,宜小柴胡和之。小柴胡,少陽藥,少陽居表裡之間,邪入而並於陰則寒,邪出而並於陽則熱,故痰結於胸而苦滿,欲吐不吐,欲渴不渴,煩悶生。用之自易奏功,然不可常用,何也?蓋少陽膽木,最喜水,其次喜風。

白話文:

在冬季受寒五到六天後,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胸脅脹滿,可能伴有嘔吐、口渴或不渴、煩躁或不煩躁。人們稱之為少陽症,適合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小柴胡湯是專治少陽症的藥方。少陽位於人體的表裡之間,病邪進入並影響到陰分時會產生寒證,病邪離開並影響到陽分時會產生熱證。因此,痰液積聚在胸中導致脹滿,想要嘔吐卻嘔吐不出來,想要口渴卻不口渴,煩悶不堪。

使用小柴胡湯可以快速見效,但不可久用。為什麼呢?因為少陽屬膽經,膽經屬木,木性喜水,其次喜風。

柴胡風藥,得之解慍,然日以風藥投之,枝葉條達,終必乾燥,一旦大雨則鬱郁蔥蔥,其扶疏青翠為何如耶。故用柴胡湯後,必須補水。用,濟生湯,:熟地、玄參五錢,麥冬、白芍三錢,棗皮一錢,山藥、茯苓二錢,柴胡五分,神麯三分,竹葉一團。一劑煩悶除,再劑寒熱止,三劑愈。

白話文:

柴胡湯治療風熱疾病,可以暫時解除煩悶症狀,但如果長期使用風藥,會導致人體枝葉枯竭,變得乾燥。一旦受大雨滋潤,人體就會恢復生機,變得鬱鬱蔥蔥。因此,使用柴胡湯後,必須用藥物滋補津液。

濟生湯的組方如下:熟地、玄參各五錢,麥冬、白芍各三錢,棗皮一錢,山藥、茯苓各二錢,柴胡五分,神麯三分,竹葉一團。服用一劑可以緩解煩悶,再服一劑可以減輕寒熱症狀,三劑即可治癒。

方多直補腎水,直補其膽木之源,則膽汁不枯,足以禦侮。況加柴胡,仍散半表裡之邪,安得不收功速乎。倘疑傷寒後不宜純用補腎藥,恐胃氣有傷,難以消化。不知少陽之症,由太陽、陽明傳來,火燥水涸,不但邪逼膽汁,半致熬干,五藏六府盡多火爍,是各經無不喜盼霖雨,非惟少陽膽木喜水也。補水之藥。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是滋補腎水,間接地滋補膽木的根源,這樣膽汁不會枯竭,足以抵禦邪氣。況且加上柴胡,仍然可以驅散表裡兩方面的邪氣,怎麼可能不像想像中那麼快見效呢?

如果你懷疑傷寒後不宜只用補腎的藥,擔心胃氣受損,難以消化,那是錯誤的。因為少陽症是從太陽、陽明傳來的,火熱燥烈,水液枯竭,不只邪氣逼迫膽汁,幾乎都熬乾了,五臟六腑都被火燒灼,所以各個經絡都盼望著甘霖,不只是少陽膽木喜歡水。補水的藥。

又何有停隔哉。

和隔散,亦妙。柴胡一錢,白芍一兩,生地五錢,玄參三錢,麥冬、茯苓二錢,竹茹一團、芥子一錢,水煎。

白話文:

和隔散,也很靈驗。

配料:

  • 柴胡:1錢
  • 白芍:1兩
  • 生地:5錢
  • 玄參:3錢
  • 麥冬、茯苓:各2錢
  • 竹茹:1團
  • 芥子:1錢

做法:

用清水煎煮上述藥材。

冬月傷寒,發熱至六七日,晝則了了,夜則譫語,如見鬼狀,按腹痛欲死。人謂熱入血室,然不止此。雖因經水適來,感寒而血結,故成瘧狀。然未傷寒前,有食未化,血包其食而為瘧母。論理小柴故為正治,然此湯止能解熱,使熱散於血室中,不能化食,使食消於血塊內。

白話文:

冬季受寒引起的發熱,到了六、七天,白天神智清醒,晚上卻出現說胡話的現象,好像看見鬼一樣,按壓腹部會劇烈疼痛,感覺快要死去。人們認為這是熱邪侵入了血室,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雖然是因為月經剛剛來潮,感寒導致血液凝結,所以形成了瘧疾的症狀。但其實在發病前,體內有未消化的食物,血液包裹著食物形成了瘧母。從理論上來說,小柴胡湯是治療的正途,但這帖湯藥只能解熱,讓熱邪散於血室中,無法消食,讓食物從血塊中排出。

一方最神,治熱入血室正相宜。用,兩消丹,:柴胡、炒梔仁二錢,丹皮、白芍五錢,鱉甲、當歸三錢,楂肉、甘草一錢,枳殼五分,桃仁十粒。一劑痛輕,二劑鬼去,譫語止,腹安,杳無寒熱。此方既和表裡,血室之熱自解。妙在用鱉甲直攻血塊內,以消宿食,所謂直搗中堅,虐母何有而作祟乎。

白話文:

這一方藥最神奇,專門治療熱症入侵血室的狀況。

用藥如下,兩消丹:

  • 柴胡兩錢
  • 炒梔仁兩錢
  • 丹皮五錢
  • 白芍五錢
  • 鱉甲三錢
  • 當歸三錢
  • 山楂肉一錢
  • 甘草一錢
  • 枳殼五分
  • 桃仁十粒

服用一劑,疼痛會減輕;服用二劑,邪氣就會消退,胡言亂語會停止,肚子也會舒服,再也沒有寒熱。

這一方藥既能調和表裡,還能化解血室中的熱氣。巧妙之處在於使用鱉甲,直搗血塊深處,清除積食。這就好比直接攻擊敵人的核心,邪氣自然無處藏身,何必害怕它作祟呢。

服吾藥,實可作無鬼論。

清白散,亦妙。丹皮、當歸、茯苓三錢,柴胡、前胡青皮、炒梔仁二錢,白芍一兩,白朮五錢,人參、半夏、甘草一錢。

白話文:

清白散也很奇妙。

  • 丹皮、當歸、茯苓:各 3 錢
  • 柴胡、前胡、青皮、炒梔仁:各 2 錢
  • 白芍:1 兩
  • 白朮:5 錢
  • 人參、半夏、甘草:各 1 錢

冬月傷寒,項背強𠘧𠘧,汗出惡風,服桂枝加葛根湯不愈,人謂太陽陽明合病,舍前方無藥治。不知太陽邪既入陽明,自宜專治陽明,不必又顧太陽。況葛根湯仍用桂枝以祛太陽邪,是太陽邪輕,陽明邪重。方用,竹葉石膏湯,以泄陽明火,前症自愈。但不必重用石膏。石膏、麥冬三錢,知母八分,半夏、甘草二錢,竹葉五十片。

白話文:

在冬季患上的傷寒,容易出現脖子和背部僵硬痠痛,盜汗畏風的症狀。服用桂枝加葛根湯治療無效,有人認為這是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放棄原有方劑,卻又找不到其他治療方法。不知道的是,太陽經的邪氣已經進入陽明經,理應專注治療陽明經的病症,不必再考慮太陽經了。況且葛根湯仍然使用桂枝來祛除太陽經的邪氣,說明太陽經的邪氣較輕,陽明經的邪氣較重。應該使用竹葉石膏湯來瀉去陽明經的火熱,前面的症狀自然會痊癒。但是不需要大量使用石膏。方劑中,石膏、麥冬各三錢,知母八分,半夏、甘草各二錢,竹葉五十片。

一劑汗止,再劑項背強𠘧𠘧盡去,風亦不畏。倘仍用前方,病雖愈,消爍津液必多。予更示方法使治傷寒者宜思變計,而不可死於古人文內。

白話文:

一次發汗藥可以止汗,再用一次藥,就能完全去除脖子和背部的僵硬,風邪也不再畏懼。如果仍然使用之前的藥方,儘管病情可以好轉,但會消耗大量的津液。我提供新的治療方法,治療傷寒的人應考慮調整策略,不應固守於古人的藥方中。

清胃湯,亦佳。玄參、生地五錢,知母二錢,半夏一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清胃湯也很不錯。配方如下:

  • 玄參:5 錢
  • 生地:5 錢
  • 知母:2 錢
  • 半夏:1 錢
  • 甘草:5 分

冬月傷寒,頭痛𠘧𠘧,下利。頭痛,太陽症;𠘧𠘧,陽明症。二經合病無疑,似宜兩解,然不可兩治,以其下利耳。陽明胃土,今挾胃中水穀下奔,其勢欲驅邪而盡入於陰經,若不專治陽明,急止其利,則陽變為陰,熱變為寒,害不可言。方用,解合湯,:葛根二錢,茯苓五錢,桂枝三分。

白話文:

在冬季感染風寒,會出現頭痛劇烈、腹瀉的情況。頭痛屬於太陽經的症狀,劇烈頭痛則屬於陽明經的症狀。兩個經絡同時發病,顯然需要同時治療,但不能同時進行兩方面的治療,因為患者還有腹瀉的症狀。陽明經主運化水穀,現在陽明經和胃中水穀同向下運行,這種趨勢會導致病邪全部進入陰經,如果不專門治療陽明經,及時止瀉,陽症就會轉變為陰症,熱症就會轉變為寒症,後果不堪設想。使用的方劑是解合湯,組成如下:葛根二錢,茯苓五錢,桂枝三分。

一劑利止,二劑頭痛𠘧𠘧愈。蓋葛根乃太陽、陽明聖藥,況加桂枝,足散太陽之邪,茯苓不獨分消水勢,得桂枝且能直趨膀胱。夫膀胱,太陽本宮,得茯苓淡泄,葛根亦隨之同行,祛逐其邪盡從小便出,小便利,大便自止。此不止利正所以止利,不泄陽明正所以泄陽明,兩解之巧,無過於此。

白話文:

一次服藥能立即止瀉,二次服藥頭疼明顯緩解,終至痊癒。這是因為葛根本身就是治療太陽經和陽明經的良藥,再配上桂枝,足以驅散太陽經的邪氣,茯苓不只可以化解水氣,配上桂枝還可以直達膀胱。膀胱是太陽經的本源,在茯苓的利水作用下,葛根也會跟著一起排出,將邪氣從小便排出,故小便通暢,大便也自然會停止。用這一方治療腹瀉,正是靠着不治瀉而瀉去,不瀉陽明而瀉去陽明的原理,這種巧妙的治療方法,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葛根桂枝加人參大妙。葛根三錢,桂枝五分,人參一錢。

冬月傷寒,六七日後頭疼目痛,寒熱不已。此三陽合病,法不可合三陽統治。然治何經,三陽之邪盡散?邪之來者,太陽;邪之去者,少陽。欲去者使歸,來者使去,必須調胃氣。胃氣一生,陽明之邪自孤,勢必太陽、少陽之邪盡趨陽明以相援,可因其眾而使散。如賊散四方,擒巢甚難,誘其蟻會一城,合圍守困,一舉受縛。

白話文:

在冬天受傷風寒,過了六七天後,出現頭痛、眼睛痛,寒熱交替不停的症狀。這是三陽經同時發病,不能用統一治療三陽經的方法。那麼該治療哪條經絡,才能讓三陽經的邪氣全部散去?邪氣來的時候,會經過太陽經;邪氣要出去的時候,會經過少陽經。我們要讓想要退去的邪氣歸位,讓新來的邪氣排出體外,必須調整胃氣。胃氣一旺盛,陽明經的邪氣就會孤立無援,太陽經、少陽經的邪氣勢必會全部聚集到陽明經相互扶持。我們就可以利用它們聚集在一起的機會,讓它們一起散去。就像賊人分散逃跑時很難抓住,如果誘導他們聚集到一座城裡,就可以包圍起來困住,一舉擒獲。

用,破合湯,:白芍、石膏、粉葛、茯苓三錢,柴胡、陳皮、甘草一錢。方治陽明十七,治太陽十一,治少陽十二,雖三經同治,實專治陽明。故一劑目愈,再劑頭痛除,三劑寒熱解。皆胃氣得生,故奏功速。倘不治陽明,惟治少陽,損傷胃氣,少陽且引二經之邪盡遁陰經,反成變症。

白話文:

破合湯配方:

  • 白芍:3錢
  • 石膏:3錢
  • 粉葛:3錢
  • 茯苓:3錢
  • 柴胡:1錢
  • 陳皮:1錢
  • 甘草:1錢

適應症:

  • 陽明經病發時,可用於治療。

功效:

  • 第一劑可治癒眼疾。
  • 第二劑可消除頭痛。
  • 第三劑可解除寒熱症狀。

原理:

  • 破合湯能促進胃氣生髮,因此藥效發揮迅速。
  • 如果不針對陽明經病症治療,而只治療少陽經,就會損傷胃氣。此外,少陽經的病邪還會誘發其他兩經的病邪轉移到陰經,變成更嚴重的變證。

和陽湯,亦妙。石膏五錢、葛根、白芍二錢,麻黃三分,柴胡、甘草一錢,花粉五分。

白話文:

和陽湯,也是很神奇的藥方。

  • 石膏:5 錢
  • 葛根:2 錢
  • 白芍:2 錢
  • 麻黃:3 分
  • 柴胡:1 錢
  • 甘草:1 錢
  • 花粉:5 分

冬月傷寒五六日,吐泄後又大汗,氣喘不得臥,發厥,此因誤汗,人謂壞症,不可治。大汗後宜身熱盡解,今熱不退,現此惡症,誠壞症也。欲於不可治中施治,庶幾於不宜汗中救其失汗。傷寒至吐泄後,上下之邪必散,熱未解者,邪在中焦也。理宜當時用柴胡湯和解,自然熱退身涼,無如誤汗何。

白話文:

冬天患上傷寒五、六天,嘔吐腹瀉後又出大汗,氣喘得無法躺下,還昏迷了。這是因為錯誤地發了汗,人們說這是絕症,無法醫治。大汗後,身體的熱度應該完全退去,現在熱度不退,出現了這些惡劣的症狀,的確是絕症。要在無法醫治的情況下施以治療,只能在不宜發汗的情況下挽救其過度發汗的過錯。傷寒到嘔吐腹瀉後,上下的邪氣必定散去,熱度沒有退去,是因為邪氣在中焦。按照道理,當時應該使用柴胡湯來調理,熱度自然會退,身體也會涼爽。無奈的是,錯誤地發了汗,該如何是好呢?

誤汗,熱仍不退,身仍不涼,邪仍在中焦。此時用前方則虛虛,不死何待?必大補中氣,使汗出亡陽仍歸腠理,少加柴胡以和解,則轉敗為攻,實有妙用。救汗,用,救汗回陽湯,:人參三兩、當歸二兩,柴胡一錢,白芍一兩,陳皮五分,甘草一錢,冬麥五錢。一劑汗收,再劑喘定,三劑厥不作。

白話文:

如果出汗過多,但仍感覺發熱,身體也不涼爽,說明邪氣仍在中焦。此時如果繼續服用瀉法藥物,只會虛上加虛,性命難保。必須大大補益中氣,讓汗液排出,將陽氣重新歸於皮毛細孔。再稍微加入柴胡來調和,就能轉守為攻,收到奇效。

搶救出汗過多的方法,可以使用救汗回陽湯:

  • 人參 三兩
  • 當歸 二兩
  • 柴胡 一錢
  • 白芍 一兩
  • 陳皮 五分
  • 甘草 一錢
  • 冬麥 五錢

服用一劑,出汗就能止住;再服用一劑,氣喘就能平定;服用三劑,發冷四肢厥逆的症狀就不會再發作。

去柴胡,將此方減十之六,漸漸調理,此救壞症一法也。人見人參多用,未必不驚,不知陽已盡亡,非多用參,何以能回。恐參回陽不能回陰,故又佐當歸助參奏功。至於多用白芍、麥冬,恐參、歸勇猛,使調和藏府,二經不相戰克,陽回陰中,陰攝陽內,聽柴胡解紛,有水乳之合也,何必以多用參、歸為慮哉。

白話文:

去掉柴胡,將藥方減少六成,慢慢調理,這也是治療衰弱症的方法之一。有人看到人參用量多,可能很驚訝,但是他們不知道陽氣已經耗盡,不用大量人參,怎麼能恢復陽氣呢?擔心人參只能恢復陽氣而不能恢復陰氣,所以再加入當歸來輔助人參發揮作用。至於大量使用白芍、麥冬,是因為擔心人參、當歸過於猛烈,需要他們調和臟腑,讓兩經不會互相剋制,陽氣回到陰氣中,陰氣攝入陽氣內,聽從柴胡化解紛爭,達到水乳交融的效果,何必擔心人參、當歸用量過多呢?

救敗散,亦妙。當歸、麥冬、人參一兩、白芍五錢,柴胡、甘草五分,北五味五粒,神麯三分。

白話文:

救敗散:

這帖藥方也很神奇。

組成:

  • 當歸:1 兩
  • 麥冬:1 兩
  • 人參:1 兩
  • 白芍:5 錢
  • 柴胡:5 分
  • 甘草:5 分
  • 北五味:5 粒
  • 神麴:3 分

冬月傷寒,汗吐後加大下,身熱如火,發厥,氣息奄奄欲死,人謂壞症,然亦有可救者,其誤下也。夫誤下必損胃氣,未必不增風寒之勢。必須救脾胃又不助邪,乃為得。方用,援下回生丹,:人參、茯苓五錢,白朮一兩,柴胡五分,甘草、赤石脂一錢。水煎調服。一劑泄止厥定,再劑身熱解,思飲食。

白話文:

在冬季受寒導致發燒,發汗嘔吐後又服用強力瀉藥,導致身體發熱如火,暈厥,呼吸微弱瀕臨死亡,人們認為這是壞病,但其實還有救。這個情況是誤服瀉藥造成的,瀉藥會損傷胃氣,反而會加重風寒的症狀。治療的關鍵是恢復脾胃功能,而不助長邪氣。

藥方:援下回生丹

  • 人參 5 錢
  • 茯苓 5 錢
  • 白朮 1 兩
  • 柴胡 5 分
  • 甘草 1 錢
  • 赤石脂 1 錢

用法:水煎服。

服用一劑後,腹瀉停止、暈厥穩定;服用兩劑後,發熱消除、想吃東西。

此時止可少與米湯,漸加米粒。若驟用飲食,必變結胸,斷難救。同是壞症,何前多用參,此條少用?蓋大汗亡陽,勢甚急;大下亡陰,勢少緩。亡陽者,陽盡散;亡陰者,陰難盡。亡陽,遍身之陽皆泄,非多用參不能挽回於頃刻;亡陰,脾胃之陰盡而後及於腎,故少用參即救死於須臾。

白話文:

在這個時候只能少量地給予稀飯,逐漸增加米粒的量。如果突然大量進食,必然導致胸腔氣結,難以挽救。同屬危症,為何前者大量使用人參,而此條卻很少用?這是因為大汗會喪失陽氣,情況十分危急;大下瀉會喪失陰血,情況則緩和一些。喪失陽氣,全身的陽氣都會消耗殆盡,如果不大量使用人參,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喪失陰血,脾胃中的陰液耗盡,才會影響到腎臟,所以僅需少量人參就能在短時間內挽救性命。

方妙參、術以固脾、胃、腎,茯苓分消水濕,柴胡、甘草以調和於邪正之內,赤石脂收澀其散亡之陰、此又救壞症法也。

白話文:

參鬚、術都能夠固護脾、胃、腎氣,茯苓能將身體的水濕分消掉,柴胡、甘草能夠調和體內正氣與邪氣,赤石脂能收斂防止陰氣流失。這也是搶救危重症的方子。

定亂湯,亦神。人參、山藥一兩,茯苓、薏仁五錢,甘草、黃連五分,陳皮、神麯三分,砂仁一粒。

白話文:

定亂湯,也是神奇的藥方。

人參、山藥:1 兩

茯苓、薏仁:5 錢

甘草、黃連:5 分

陳皮、神麴:3 分

砂仁:1 粒

冬月傷寒,汗下後又加大吐,吐後遂嘔逆飽悶,胸中痞滿,時時發厥,昏暈欲死,譫語見鬼,且知人出入,此亦壞症也。然因誤吐以成,於誤吐後思安吐之方,舍,轉氣救吐湯,不可。方用:人參一兩,旋覆花、石脂末一錢,茯神五錢。一劑氣逆轉。

白話文:

在冬天染上傷寒,發汗治療後又劇烈嘔吐,嘔吐後緊接著出現嘔吐後不適、胸悶、胸部脹滿的感覺,時不時地出現昏厥、意識不清、說胡話、看到鬼,但還能感知到有人進出,這也是危重病症。然而,由於誤服藥物而導致上述症狀,在誤服藥物後想要再用止吐的方法,捨棄其他治療方法,使用轉氣救吐湯來治療,是不行的。

推薦使用以下藥方:人參一兩,旋覆花、石脂末各一錢,茯神五錢。一劑藥即可緩解氣逆轉運不暢的症狀。

另用,招魂湯,。麥冬、人參、茯苓、山藥、芡實三錢,陳皮、神麯三分,柴胡一錢,白芍五錢。一劑身涼,神魄寧,前症盡愈。汗下後身熱未解者,邪在半表裡,宜和解,乃不用,而妄吐,邪隨氣湧。氣升下降者,汗下後元氣大虛,又加大吐,五藏反覆。自然氣逆不能順,氣既逆,嘔吐何能遽止。

白話文:

另外,還可以服用招魂湯。藥材包括:

  • 麥冬、人參、茯苓、山藥、芡實,各三錢
  • 陳皮、神麯,各三分
  • 柴胡,一錢
  • 白芍,五錢

服用一劑後,身體會涼爽,神魄安定,之前的症狀都會痊癒。

如果出汗後身體發熱未消,說明邪氣存在於表裡之間,需要用和解的辦法,所以不能服用招魂湯。如果亂用吐法,邪氣會隨著氣血上湧。

氣息升降失常的人,出汗後元氣大虛,如果再加上大吐,五臟會受到反覆折騰。這樣一來,氣息逆亂,不能順暢,嘔吐自然不能很快停止。

胸中無物而作虛滿、虛痞,神不守舍,隨吐越出,故陰陽人鬼盡見。似宜追魄招魂為急,何必先轉氣?蓋氣不轉,則神魄終不能回,所以必先轉氣,氣順而神歸也。況轉氣仍佐定神之品,安得不奏功如響?至後反用招魂者,非神魄用此招,蓋氣虛極,用藥順之,苟非和平之劑調之,未必不仍變為逆。招魂湯健脾理胃,土氣既生,安魄定魂,神自長處於心宮。

白話文:

如果胸腔內沒有阻塞,卻感到虛滿和脹痞,精神恍惚,隨着嘔吐即外露出來,因此可以看見陰陽、人與鬼。此時看似應該優先追捕魂魄,為什麼不先調理氣呢?因為氣不通暢,魂魄就無法歸位,所以必須先調理氣,氣順暢了魂魄才會歸位。況且調理氣的同時還輔助了安神的藥物,怎麼可能不會快速見效?

至於後來使用招魂湯,並不是為了招魂魄,而是因為氣虛到了極點,用藥調理。如果沒有使用平和的藥劑來調節,氣可能還會逆轉。招魂湯可以健脾和胃,生發土氣,鎮定魂魄,讓精神自然安住在心臟。

然則招魂湯亦養神湯也,此又救壞症一法也。

救逆湯,亦可。人參二兩,白芍、茯苓各一兩,故紙、附子一錢,麥冬五錢,牛膝二錢。

白話文:

救逆湯,也可以使用。

  • 人參:二兩
  • 白芍:一兩
  • 茯苓:一兩
  • 故紙:一錢
  • 附子:一錢
  • 麥冬:五錢
  • 牛膝:二錢

冬月傷寒,目不見人,自利不止,此亦壞症。此乃誤汗下,一誤再誤,較前三條更重,本不治。內有生機者,以胃未經吐,胃氣且未傷,扶胃氣以回陽,助胃氣以生陰,未必非可救。方用,漸生湯,:人參三錢,白芍、黃耆、白朮五錢,茯苓、山藥、芡實一兩,甘草一錢,砂仁三粒。一劑目見,二劑利止,三劑身涼體輕。

白話文:

在冬天感冒了,眼睛看不清人,而且腹瀉不止,這也是嚴重的病情。這是因為錯誤地發汗和瀉下,一個錯誤接著一個錯誤,比前三條情況更加嚴重,原本是無法治癒的。但如果有內在的生命力,胃沒有被嘔吐傷到,胃氣還沒有受損的話,就可以扶助胃氣來恢復陽氣,幫助胃氣來生出陰液,未必不能挽救。使用的藥方是漸生湯:人參三錢,白芍、黃耆、白朮各五錢,茯苓、山藥、芡實各一兩,甘草一錢,砂仁三粒。服一劑藥,眼睛就能看清,服兩劑藥,腹瀉就能止住,服三劑藥,身體就能涼爽輕鬆。

方妙在緩調胃氣,胃氣生,臟府俱有生氣。陰陽衰者,生其陰陽。夫衰與絕不同,壞症乃陰陽絕,非衰也。衰易生,絕難救。不知一線未絕,仍是生氣,非壞極。此正在欲絕未絕,故用參、苓、耆、術,得以回春。倘陰陽已絕,安能續乎?此又救壞症一法。

白話文:

這個藥方妙在於緩和調節脾胃之氣,脾胃之氣生發旺盛,則五臟六腑都具有生機。對於體內陰陽衰弱的人,可以生發其陰陽。衰弱和死亡是不同的,患有毀損性疾病是陰陽死亡,而不是衰弱。衰弱容易生發,死亡難以挽救。只要知道有一線生機未斷,仍然是具有生機,還不是壞到了極點。此時正處在將要死亡卻尚未死亡的階段,所以使用人參、茯苓、黃耆、白朮等藥物,可以使人起死回生。如果陰陽已經死亡,怎麼能再挽救續命呢?這是搶救毀損性疾病的另一種方法。

冬月傷寒,誤吐,誤汗,誤下,身熱未退,死症俱現,人謂必死。法在不救,吾再傳一方,名,追魂丹,。人參、山藥、生棗仁一兩,茯神五錢,附子一分,甘草一錢。一劑,或大便,或汗吐,三症止一,便有生機。蓋陰陽未絕,得一相接,自能相生。如星星之火,引之可以焚山。

白話文:

冬季受寒後,錯誤地嘔吐、發汗或瀉下,導致體內熱氣未能消退,危及生命。一般人認為這種情況必定會死亡。

此時不應救治,我再傳授一方名為「追魂丹」的方劑:

  • 人參:一兩
  • 山藥:一兩
  • 生棗仁:一兩
  • 茯神:五錢
  • 附子:一分
  • 甘草:一錢

服用一劑,可能會大便、發汗或嘔吐,只要這三種症狀有一種停止,就會出現生機。

這是因為人體的陰陽未完全斷絕,只要有一種得以恢復,就能夠相互生長。就像星星之火,只要有引子,就能燒毀整座山。

誤吐,誤下,誤汗,陰陽未絕,因其誤而亡耳。陰陽之根自在,故得一相引,生意勃然。服之大便止,腎陰未絕;吐止,胃陽未絕;汗止,臟府之陰與陽未絕,何不可生。倘三不一應,是陰陽已絕,無方可救。或問方中純回陰、回陽之藥,絕不顧邪者,豈無邪可散乎?使無邪,宜熱盡退,何又熱如故?嗟乎!經汗吐下後,何邪在身?熱未退者,因陰陽之虛耳,使早用補劑,何至如此。故只大補其陰陽,陰陽回,已無餘事。

白話文:

誤吐、誤下、誤發汗後,如果陰陽未絕,是因為誤治而亡的。陰陽的根本還在,所以只要有一方被吸引,生機就會旺盛。服藥後大便停止,表示腎陰未絕;嘔吐停止,表示胃陽未絕;發汗停止,表示臟腑之陰與陽未絕,為什麼不能生還?如果三種症狀都沒有好轉,表示陰陽已絕,沒有辦法可救。有人問,方劑中全是補陰或補陽的藥,完全不顧邪氣,難道沒有邪氣需要驅散嗎?如果沒有邪氣,熱氣應該全部消退,為什麼仍然發熱呢?唉!吐法、發汗、瀉下後,身上哪裡還有邪氣?熱氣沒有消退,是因為陰陽虛弱的緣故,如果及早使用補藥,怎麼會淪落至此?所以只要大力補陰補陽,陰陽恢復,其他問題就不存在了。

若顧邪用解紛之藥,又安能回陰陽。

冬月傷寒八九日,腹痛,下利便膿血,喉痛,心內時煩,本少陰症,治法不可純治少陰,然舍少陰必生他症。使治便膿,用桃花湯,則心煩不宜;治喉痛,用桔梗湯。則腹痛不宜。我謂二方未嘗不可選用。酌定一方,名,草花湯,:甘草、赤石脂二錢,糯米一撮。一劑腹痛除,二劑喉痛止,三劑利愈煩安。

白話文:

在冬季受寒八九天後,出現腹部疼痛、腹瀉帶有膿血、喉嚨疼痛、心煩,屬於少陰症。治療方法不能只針對少陰症狀,但如果只考慮少陰症狀,又會產生其他併發症。

如果只針對膿血便的症狀,可以使用桃花湯,但這樣會加重心煩的症狀;如果只針對喉嚨痛的症狀,可以使用桔梗湯,但這樣會加重腹痛的症狀。

因此,建議使用兩方藥方合併治療。經過酌情調整,制定了一個新的方劑,稱為「草花湯」:

  • 甘草:2 錢
  • 赤石脂:2 錢
  • 糯米:一撮

服用一劑後,腹痛消除;服用兩劑後,喉痛停止;服用三劑後,腹瀉癒合,心煩平息。

蓋少陰症,脾氣拂亂也,故走下便膿血,奔上傷咽喉,今用甘草和緩之,則少陰之火不上,後以赤石脂固滑。又糯米之甘以益中氣,則中氣不下墜,滑脫自止,又何必用寒涼泄火而化膿血?膿血即化,中焦又何邪作崇,使心中煩悶乎?

白話文:

少陰症狀的原因,是因為脾氣混亂,所以導致腹瀉便血,上衝傷及咽喉。現在使用甘草來緩和,就能防止少陰之火上衝。之後再用赤石脂來固澀止滑。此外,糯米的甘味能補益中氣,讓中氣不往下墜,滑脫的症狀自然會停止。何必用寒涼的藥物來瀉火化膿血呢?膿血一旦化解,中焦也就沒有邪氣作祟,自然就不會讓心中煩躁了。

冬月傷寒,一二日即自汗,咽痛,吐利交作。人謂太陰病,不知此乃少陰腎寒,非太陰脾虛也。蓋傷寒初起宜無汗,今反汗出者,無陽固外,故邪不出而汗先出。此證實以太陰,似太陰亦有汗自出之條。但太陰出汗,因無陽自泄;少陰出汗,因陽虛自越。夫少陰邪既不出腎經,不能從皮毛分散,勢必隨任、督上奔咽喉,咽喉之竅甚小,如奔馬不能盡泄,又下大腸,下焦虛寒,復不能傳送以達肛門,又逆沖胃脘作吐。用,溫腎湯,:人參三錢,熟地、白朮一兩,肉桂二錢。

白話文:

在冬季時,如果感冒了,一、兩天內就會自動出汗,喉嚨疼痛,而且會同時嘔吐和腹瀉。一般人都會認為這是太陰病,但其實這是少陰腎寒造成的,並不是太陰脾虛。

感冒初期本來不應該出汗,但是現在反而出汗了,這是因為體內的陽氣不足以固護體表,所以邪氣沒辦法排出,汗液卻先流出來了。這種情況在證型上屬於太陰病,但太陰病也有自發性出汗的條文。

不過,太陰病出汗是因為陽氣不足而從體內自行泄出;少陰病出汗是因為陽氣虛弱而從體外自行溢出。少陰病的邪氣既然沒有從腎經排出,就無法從皮膚毛孔散發出去,勢必會隨著任脈和督脈往上衝到咽喉。咽喉的孔道非常狹窄,就像奔騰的馬匹無法全部通過一樣,於是邪氣又下到大腸。下焦虛寒,又不能把邪氣傳送到肛門排出,所以又逆行衝到胃脘,造成嘔吐。

治療方法:使用溫腎湯。

藥方:人參三錢,熟地、白朮一兩,肉桂二錢。

一劑汗止,吐瀉愈,咽痛亦除。此下部虛寒,溫其經可也。用參、術回陽,肉桂助命門火,則虛火自歸經,安於腎藏。然肉桂辛熱,雷火速甚,有助熱之虞,得熟地相制,則水火既濟。

白話文:

服用一劑藥後,出汗、嘔吐、腹瀉都能停止,喉嚨痛也能消退。這是因為下半身受寒,溫暖氣血運行就可以改善。可以用人參和白朮溫陽氣,肉桂幫助命門之火,這樣虛火就會回歸經脈,安穩地藏於腎臟。但是肉桂辛辣溫熱,火攻太快,容易助長熱氣,用熟地來制衡,就能水火相濟。

冬月傷寒五六日,腹痛,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人謂直中陰寒,不知直中乃冬月一時得之,身不熱,腹痛嘔吐,發厥者為真。今身熱五六日後見前症,乃少陰傳經,非直中也。雖傳經陰症,可通以治直中,辨症終不可不清。此症自然用白通加豬膽汁湯。本陰寒,何以加人尿、膽汁?不知白通湯乃純大熱,治以陰寒,反相格,而豈藉人尿、膽汁為嚮導乎?正陰盛格陽,用以從治之為得也。蓋違其性則背,順其性則安。

白話文:

冬天的時候感染風寒,經過五六天後出現腹痛、腹瀉不止、脈搏虛弱、手腳冰冷、乾嘔等症狀。人們常常認為這是直接受寒所致,但並非如此。真正直接受寒是指在冬天的時候突然發病,身體不發熱,腹痛嘔吐,伴有發厥的症狀。而現在患者發病已經五六天,纔出現這些症狀,這是少陽病傳變到陰經,並不是直接受寒造成的。

雖然是陰經傳變的證候,但可以用治療直接受寒的方法來治療。辨別症狀時一定要仔細清楚。對於這種症狀,自然是用白通加豬膽汁湯來治療。既然是陰寒症狀,為什麼要加入人尿和豬膽汁?不知道白通湯本身就是偏熱性的,如果用來治療陰寒症狀,反而會相剋衝突,豈能依靠人尿和豬膽汁來引導藥性?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針對陰盛剋制陽氣的證狀,使用溫熱性藥物來調理。因為違背了藥物的性質就會導致負面影響,順應了藥物的性質就會獲得安寧。

此症往往脈伏不見,服此脈暴出者,大非佳兆。緩出轉有生機,何也?此病是假熱,藥是假寒,取其相畏相制,有調劑,不取其相爭相逐,竟致敗亡。

白話文:

這種疾病往往脈搏隱伏不見,如果服了藥之後脈搏突然顯露出來,這不是好徵兆。脈搏緩慢顯露出來纔有生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疾病是假性發熱,所用藥物是假性寒涼,利用它們相互制約來進行調整,而不是讓它們相互爭鬥,最終導致失敗。

冬月傷寒,四、五日後腹痛,小便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嘔。人謂少陰症,宜真武湯是矣。所以用此湯之故,世尚未知。四五日後腹中作痛,此陰寒入腹犯腎也。小便利,膀胱腎氣尚通,可消寒邪從小便出。倘小便不利,則膀胱內寒無腎火之象矣。火微不能運動四肢,手足所以沉重作疼。

白話文:

在冬天受寒,四、五天後出現腹痛,小便通暢,手腳沉重疼痛,有的還會咳嗽、嘔吐。人們認為這是少陰病症,適合服用真武湯。

使用真武湯的原因,一般人還不知道。四、五天後腹中疼痛,這是因為陰寒入侵腹中,侵犯腎臟。小便通暢,說明膀胱腎氣還能通暢,寒邪可以從小便排出。如果小便不通暢,說明膀胱內寒,腎火不足。腎火微弱,不能運行四肢,所以手腳會沉重疼痛。

火既不能下通膀胱,引寒邪下出,勢必上逆為咳為嘔。真武湯補土藥,土健水不氾濫,仲景制此方,火中補土,土熱水亦溫,消陰攝陽,神功不可思議。

白話文:

如果熱氣無法向下流通到膀胱,並引發寒氣從下向外排出,熱氣必然會往上逆行,導致咳嗽和嘔吐。真武湯是一種補脾胃的藥物,脾胃強健,水分就不會泛濫成災。張仲景制定此方時,在火熱中補脾胃,脾胃熱了,水分也會溫暖,驅除陰寒,溫養陽氣,其神效令人難以想像。

冬月傷寒,四五日後手足逆冷,惡寒身倦,脈不至,躁擾不寧。人謂少陰陽絕,不知陰亦將絕,蓋惡寒身蜷,脈更不至,陽已去矣。陽去不加躁擾,陰猶未絕,尚可回陽以攝之。今躁擾不寧,基趾已壞,何以回陽。然人陰陽未易遽絕,一線未泯,可援可救。陰陽有根,非後天有形之物,實先天無形之氣。

白話文:

冬天患上傷寒,四五天後手腳冰涼,畏寒疲倦,脈搏微弱,心煩意亂。人們常說這是少陰陽兩氣衰竭,但不知陰氣也將衰竭。因為畏寒肢體蜷縮,脈搏更加微弱,說明陽氣已經離去。陽氣離去後不伴隨著心煩意亂,說明陰氣還未完全衰竭,尚可通過回陽之法來救治。如今已經心煩意亂,說明陰氣的根基已受損,無法再回陽。但人體的陰陽並非容易驟然衰竭,只要有一絲生機,就可以搶救。陰陽有其根源,並非後天有的有形之物,而是先天無形的精氣。

補先天而後天自續。用,參附湯,:人參二兩,附子二錢。雖此方,難必效。然寧盡心不濟,不可置方聽死。況參能回陽於無何有之鄉,附子奪神功於將離之際,魂魄重歸,陰陽再長,原有奇功,烏可先存必死之心。

白話文:

首先補足先天之氣,後天之氣自然能自行續上。

使用人參附子湯:人參二兩,附子二錢。

雖然此方可能難以保證一定有效,但總比束手無策要好,不能只開方而不去救人。

況且,人參能將陽氣從虛無之間召回,附子能在人氣息將盡之時搶回神魄。使魂魄重新歸位,陰陽再次得以調和,這原本就具有奇效,怎麼可以先入為主地認為此人一定會死呢?

冬月傷寒,六七日經傳少陰而息高。人謂太陽症未除作喘,不知太陽之喘與少陰之息高狀似實殊。太陽喘,氣息粗盛,邪盛也;少陰息高,氣息緩漫細小,真氣虛不足以息,若高非高也。故太陽喘宜散邪,少陰息高宜補正。何也?少陰腎火衰,不能藏於氣海,上奔欲散,症至危,宜,朝宗湯,。

白話文:

在冬季傷風,通常六七天後陽經的熱症會轉移到陰經,而高燒也會退去。很多人以為陽經的症狀沒有消除,導致喘氣,卻不知道陽經的喘氣與陰經的喘息高雖然症狀相似但本質卻截然不同。陽經的喘氣,呼吸急促有力,這是因為邪氣正盛;陰經的喘息高,呼吸緩慢微弱,這是因為真氣不足,無法正常呼吸,看似喘息高其實並非真正的高燒。因此,陽經的喘氣應該以驅散邪氣為主,而陰經的喘息高則應該以補益正氣為主。這是為什麼?因為陰經的腎火衰弱,不能收納於氣海,往上竄升想要發散,症狀十分危急,此時應該服用「朝宗湯」進行治療。

人參、麥冬、熟地三兩,棗皮、山藥一兩,故紙一錢,胡桃一枚。一劑息平,再劑息定。此補氣填精,不治息自平者,氣得補有所歸也。如敗子田園消盡,逃外豈不欲歸?計無復之耳。倘驟獲多金,自然耀鄉里,寧豈乞食戚黨?或曰下寒,火必上越,此息高獨非腎氣虛寒乎?何不用肉桂引火歸源?嗟乎!腎氣奔騰,實本因腎火上衝所致,然不用桂、附,亦有說。

白話文:

人參、麥冬、熟地各三兩,棗皮、山藥各一兩,故紙一錢,胡桃一枚。第一劑可以平息喘息,第二劑可以穩定治癒喘息。這劑藥方可以補氣填精,不治療那些喘息自然平息的人,因為他們的氣息得到補益後有了歸處。就好比一個破敗的子弟揮霍光了家產逃到外地,難道他不想回家嗎?只是沒有辦法回去罷了。如果他突然得到很多錢,自然會衣錦還鄉,哪裡還用乞討親戚呢?有人說喘息是因為下寒,火氣必然上逆,這種喘息難道不是腎氣虛寒所致嗎?為什麼不用肉桂引火歸源呢?唉!腎氣奔騰,其實是因為腎火上衝所導致的,但是不用肉桂和附子也另有道理。

腎火必得腎水以養,不先補水遽助火,火無水濟,龍雷反上升,轉不收息,所以先補水,不急補火。況故紙亦補火,更能引氣入氣海,又何必用桂、附之跳梁哉。

白話文:

腎臟的熱氣必須得到腎臟的水液滋養,不能先補水立即助火,如果火氣沒有水液的濟助,就像龍雷反而會上升,無法停止,所以要先補水,不急於補火。況且用補氣血的藥物也可以補火,而且還能引導氣進入下丹田,為什麼一定要用桂枝和附子這種猛烈強烈的藥物呢?

冬月傷寒,太陽麻黃湯症。元氣素薄,尺脈遲緩,不敢用前方,人謂宜建中湯。以國弱兵微,宜守不宜戰。建中能守而不能戰,且賊盛圍城,城中又有奸細,安能盡祛而出。症本太陽傷榮,舍麻黃終非治法。加人參一兩,則麻黃湯散邪,入參助正,補攻兼施,正不傷,邪盡去。

白話文:

在冬天受寒,症狀屬於太陽經受寒的證候,應該使用麻黃湯治療。如果病人的元氣原本虛弱,尺脈遲緩,不敢使用麻黃湯,有些人認為應該使用建中湯。這是因為病人虛弱,如同軍隊弱小,只能守城而不宜出戰。建中湯只能幫助病人守住身體,不能攻擊疾病,而且敵人(病邪)強盛,圍困了城池(身體),城內還有奸細(邪氣),怎麼可能完全清除敵軍而出城?這個病證本來是太陽經外邪傷害陽氣,如果捨棄麻黃湯,肯定不是好的治療方法。如果加入人參一兩,那麼麻黃湯可以驅邪,人參可以扶正,補益和攻擊同時進行,正氣不會受傷,邪氣可以全部清除。

或謂麻黃症不得已而用參,可少用否?不知元氣大虛,非參不能勝任,故必用一兩,庶元氣無太弱之慮,且能生陽於無有之鄉,可以禦敵逐寇。倘不多加人參,則邪留胸中,元氣未復,安能背城一戰乎?或曰:無氣大虛,直用參,何以又用麻黃?似麻黃斷不可少,何不以麻黃為君?嗟乎!麻黃為君,人參為佐使,必僨事。

白話文:

有些人可能會問,如果麻黃證不得已要使用人參,可不可以少用一些?要知道,如果元氣極度虛弱,非用人參不可,所以必須使用一兩,這樣就不必擔心元氣太弱,還能滋生陽氣於虛無之中,以抵禦外邪。如果不多加人參,邪氣就會停留在胸中,元氣無法恢復,又怎麼能背水一戰呢?也有人說:元氣極度虛弱時,直接使用人參就好,為什麼還要用麻黃?好像麻黃不可或缺,為何不把麻黃當作君藥?唉!麻黃當君藥,人參當佐使,肯定會誤事。

今人參一兩,麻黃止一錢,是以人參為君,麻黃轉作佐使,正正奇奇,並而用之,此兵道可通醫道。

冬月傷寒,汗吐下後虛煩脈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揚必成痿症。人謂太陽壞症,然不止於太陽之壞。傷寒經汗吐下後虛煩,虛之至也。況脈微,非虛而何?宜現各症。痿症責在陽明,豈未成痿前反置陽明不問乎?治陽明火,宜用人參石膏湯

白話文:

冬天的傷寒,出汗或嘔吐後虛弱煩躁,脈搏微弱,八九天後,心窩堵塞堅硬,肋骨疼痛,氣往上衝到喉嚨,頭暈,經絡鼓動明顯,一定會變成痿症。人們說這是太陽經氣受傷的症狀,但並不僅僅限於太陽經受傷。傷寒出汗或嘔吐後虛弱煩躁,這是虛弱到了極點。何況脈搏微弱,不是虛弱是什麼?因此會出現各種症狀。痿症的責任在陽明經,難道在未變成痿症之前,反而不顧及陽明經嗎?治療陽明經的熱症,應該用人參石膏湯。

然汗下後。石膏峻利,恐胃難受,方用,青蒿防痿湯,:人參一兩,青蒿五錢,半夏、乾葛一錢,陳皮五分。連服二劑,胃氣無傷,胃火自敗,諸症漸愈,痿症自可免。蓋此症不獨胃火,腎、肝之火亦起,青蒿去胃火,且散腎肝火,一舉三得。然非用參之多,則青蒿力微,不能分治藏腑。

白話文:

不過出汗後,使用石膏的峻利藥性,恐怕胃難以承受。

所以用處方,青蒿防痿湯:人參一兩,青蒿五錢,半夏、乾葛一錢,陳皮五分。

連續服用了兩劑,胃氣沒有損傷,胃火自然平息,各種症狀逐漸痊癒,痿症自然可以避免。

因為這種症狀不僅是胃火,腎、肝之火也參與其中。青蒿能去除胃火,還能散去腎肝之火,一舉三得。

但是如果不大量使用人參,那麼青蒿的藥力就會很弱,無法分別治療臟腑。

尤妙在佐之半夏、陳皮,否則痰未能全消,而氣不能遽下,痞硬、脅痛烏能盡除?然恐青蒿力微,故佐乾葛以共泄陽明火,則青蒿更能奏功。況乾葛不甚散氣,得人參以輔青蒿,尤有同心之妙。

白話文:

特別巧妙之處在於輔以半夏、陳皮,否則痰液無法完全消除,而氣機也無法快速下降,腹脹、脅肋疼痛哪能完全消除?不過擔心青蒿力量微弱,因此再輔以乾葛共同宣泄陽明之火,這樣青蒿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況且乾葛不會過度耗散氣機,再用人參輔助青蒿,更是同心協力,發揮出極好的效果。

冬月傷寒,譫語潮熱,以承氣下,不應,脈反微澀,是裡虛。仲景謂難治,不可更用承氣,豈承氣固不可用乎?既用承氣不大便,是邪盛爍干津液,故脈澀而弱,非裡虛表盛明驗乎?倘攻邪,邪未去,正益虛,故難治。此時不妨明言壞症。有一法,或可望生,恐難必效,病家請治,則用,人參大黃湯,救之。

白話文:

冬天受寒生病,出現胡言亂語、發高燒等症狀,使用承氣湯治療後病情沒有好轉,脈象反而變弱,這是因為內部氣血虛弱。仲景認為這種情況難以治療,不能再使用承氣湯,難道承氣湯真的不能用了嗎?既然用了承氣湯沒有排便,說明邪氣旺盛,耗盡了津液,所以脈絡澀弱,這不就是內虛外盛的明顯證據嗎?如果繼續攻擊邪氣,邪氣沒有去除,正氣會更加虛弱,所以難以治療。此時不妨直言這是嚴重的病症。有一種方法,或許可以期待痊癒,但效果不一定,如果病人要求治療,就用人參大黃湯來拯救他。

人參一兩,大黃一錢。一劑得大便,氣不脫即生,否則死矣。苟大便氣不脫,再用:人參、甘草三錢,陳皮三分,芍藥一錢。煎服二劑,可全生。

白話文:

人參 50 克,大黃 5 克。服一劑後若能解大便,而氣息不亡,即可存活;否則將會死亡。如果大便後氣息仍未消除,再用:人參、甘草各 15 克,陳皮 1.5 克,芍藥 5 克。煎服兩劑,就能痊癒。

冬月傷寒,發熱而厥,厥後復熱,厥少熱多,病當愈。厥後熱不除,必便膿血,厥多熱少,寒多熱少,病皆進也。厥少熱多,邪漸輕,熱漸退。傷寒厥深熱亦深,何厥少熱反深?此邪不能與正爭,正反凌邪作祟。譬賊入人家與主鬥,賊弱逃遁,主人愈加精神以壯威,正氣旺,邪勢自衰,故病當愈。

白話文:

冬天的傷寒,發燒而昏厥,昏厥後又發燒,昏厥少而發燒多,這種情況病情應該好轉。但如果昏厥後發燒不退,必定會便出膿血。昏厥多而發燒少,寒氣多而發燒少,這些病情都會惡化。昏厥少而發燒多,說明邪氣漸輕,發燒逐漸消退。傷寒時昏厥厲害發燒也厲害,為什麼昏厥少發燒反而嚴重呢?這是因為邪氣無法與正氣對抗,正氣反而壓制邪氣作祟。就像小偷闖入人家與主人搏鬥,小偷勢弱逃走,主人愈發精神振奮以壯大威勢。正氣旺盛,邪氣自然衰弱,所以病情應該好轉。

至於厥後熱不除,如賊首被獲,餘黨未擒,賊知勢敗,必帶傷而戰。賊既受傷,主亦必損,故熱勢雖消,轉不盡散,更堅無生之氣,雖不敢突入經絡,必至走竄腸門,血汙狼藉成膿血。法不必用大寒藥,只用和解,賊自化為良民,何有餘邪成群以作祟。用,散群湯,:甘草二錢,黃芩三錢,當歸五錢,白芍一兩,枳殼一錢。

白話文:

如果熱症無法消除,就好像賊首被抓,但餘黨還沒逮捕,賊人知道大勢已去,必會帶傷拼死抵抗。賊人受傷,主人也一定會受損,所以熱勢雖然減緩,但不會完全散去,反而更堅固沒有生機。雖然不敢直接侵入經絡,但必定會四處竄逃到腸道中,造成血汙遍佈形成膿血。治療時不一定要使用大寒藥物,只要使用和解藥方,賊人自然會化為良民,哪來的餘孽成羣結隊作祟?處方:散羣湯:甘草二錢,黃芩三錢,當歸五錢,白芍一兩,枳殼一錢。

一劑,未成膿血必無,既成膿自止。妙在歸、芍活血,加甘草、黃芩和血涼血,所以邪熱盡除,非單用枳殼之攻散耳。至於厥多熱少,無非正氣之虛。正虛則邪盛,邪盛凌正,正敢與戰,安得不病進。治法宜大補正氣,少加祛邪,自然熱變多,寒變少,用,祛厥湯,:人參、當歸五錢,白朮一兩,甘草二錢,柴胡一錢,附子一分。一劑轉熱,二劑厥定寒除。

白話文:

一劑藥下去,還沒化膿的積血必定不會有,已經化膿的積血也會自動停止。妙處在於歸芍藥活血,加上甘草和黃芩和血涼血,因此邪熱一掃而空,不光是單用枳殼攻散罷了。至於惡寒多而發熱少,不外乎是正氣虛弱所致。正氣虛弱則邪氣旺盛,邪氣旺盛欺凌正氣,正氣豈敢迎戰,怎能不加重病情呢?治療方法應當大力補充正氣,稍加驅邪,這樣自然發熱變多,惡寒變少。使用祛厥湯:人參、當歸各五錢,白朮一兩,甘草二錢,柴胡一錢,附子一分。服用一劑,發熱的症狀轉變;服用兩劑,惡寒停止,發熱消除。

熱深厥亦深、似消熱即消厥,何以反助熱?不知此二症,非熱盛而厥,乃熱衰而厥。熱衰正衰,非邪衰。吾以參助正氣,非助邪熱也。正旺則敢與邪爭作熱,一戰而勝,故寒熱盡除。方加附子尤妙,參、術未免過於慈祥,非附子將軍,則仁而不勇,難成迅掃之功,加一分以助柴胡,則無經不達,寒邪聞風盡散,所謂大勇濟其仁。

白話文:

發熱嚴重時,手腳也會冰冷;表面上好像消除發熱就能消除手腳冰冷,但為什麼反而會加重發熱?這是因為不懂這兩種症狀不是因為熱氣盛才手腳冰冷,而是因為熱氣衰退才手腳冰冷。熱氣衰退是身體自身正氣衰退,而不是邪氣衰退。我用人參補助正氣,不是補助邪熱。正氣旺盛就能夠與邪氣爭奪導致發熱的資質,一戰而勝,所以發熱和手腳冰冷都會消除。方劑中再加入附子就更妙了,人參和黃芪難免過於溫和,缺少附子這位將軍,就只有仁慈而沒有勇氣,難以達成迅速清除邪氣的功勞。加入少量附子可以幫助柴胡,就能夠到達所有經絡,寒邪一聽到風聲就全部散去,這就是所謂的「大勇濟其仁」。

冬月傷寒四五日,下利、手足逆冷無脈。人謂厥陰寒症,急灸之,手足不溫,脈不還,反作微喘,人謂死症,吾謂可救,蓋因無脈耳。人必死後無脈,今未死乃脈伏不現,非真無脈。無脈固不可救,伏有可救,用灸亦救其無脈。今灸之脈不還,反作微喘者,正生機也。蓋脈欲應灸,無如內寒極,止藉艾火,何能遽達,是微喘脈欲出明矣。

白話文:

冬天的傷寒已經四五天,患者出現腹瀉、手腳冰冷、無脈象的症狀。一般人認為這是厥陰寒症,需要緊急艾灸治療。但艾灸後,手腳還是不溫暖,脈象也沒有恢復,反而是有了輕微的喘氣,一般人認為這是必死的症狀。但我認為還有救,因為患者只是脈象隱伏,不是真正的無脈。沒有脈象通常是死後才會出現,現在患者還活著,只是脈象隱而不顯,而不是真正的無脈。真正的無脈無法救治,但脈象隱伏是有救的。艾灸的目的也是為了救治脈象隱伏的症狀。現在艾灸後,脈象沒有恢復,反而有輕微喘氣的現象,這正是生命力復甦的表現。因為脈象想要回應艾灸,但患者體內寒氣太盛,只能依靠艾灸的熱力,不可能馬上貫通,所以微喘就是脈象將要顯露的明證。

急用,參附湯,助陽氣,脈自出。但宜多用。人參二兩,附子三錢。一劑手足溫,再劑脈漸出,三劑利止。附子斬關奪門,人參回陽續陰,然非多用,寒邪勢盛,不能陷陣突圍。遇此症,必信深見到,用勇任大始濟。倘徒施灸法,或參、附不多用,皆無識也。死臺號冤,慎之。

白話文:

急救時服用參附湯,用於幫助陽氣運作,讓脈搏自然顯現。不過,必須多用此藥。人參二兩,附子三錢。服用一劑,手腳溫暖,再服用一劑,脈搏逐漸顯現,服用三劑,腹瀉止住。附子具有斬關奪門的功效,人參能溫陽生陰,但是如果不大量服用,寒邪勢力強盛,無法突破重圍。遇到這種症狀,必須充分相信此藥的療效,並大膽使用,才能奏效。如果只是使用灸療法,或參、附用量不足,都是無能的行為。屆時危急時才求助,後悔莫及,請務必謹慎。

冬月傷寒,身熱一日即譫語。人謂邪傳陽明,誰知素有陽明胃火,風入太陽,胃火即沸騰矣。兼治陽明泄胃熱,亦無差。然太陽邪熾,不專治太陽,則衛邪不能救,營邪不能解。先治陽明,必引邪入門,反助騰燒。不若單治太陽,使邪不深入陽明,火不治自散。用,爭先湯,。

白話文:

在冬天感冒,如果發燒一天就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一般人都認為是邪氣侵犯了陽明胃經,殊不知是平時就有陽明胃火,寒邪襲擊太陽經後,胃火就因此而沸騰起來。即使同時治療陽明經的胃火,病情也不會好轉。但是,如果太陽經的邪氣過於旺盛,不專門治療太陽經,那麼衛氣不能援救,營氣不能解除邪氣。如果先治療陽明經,勢必會把邪氣引到內臟,反而助長邪氣的燃燒。不如只治療太陽經,讓邪氣無法深入陽明經,胃火就會自行散去。用「爭先湯」治療。

桂枝三分,麻黃、甘草、花粉一錢,青蒿三錢。一劑熱退譫止。此桂技少,麻黃多,以寒輕熱重也。青蒿為君者,能退熱,又散寒,且入膀胱,又走胃,既解膀胱邪,又解胃火,不特不引邪入陽明,且散邪出陽明。加花粉,以譫語必帶痰氣,花粉消膈中痰,復無增熱之慮,入諸藥中,通上達下,消痰消邪,又何譫語。

白話文:

桂枝三分,麻黃、甘草、花粉各一錢,青蒿三錢。服用一劑就能退燒止住胡言亂語。這個方子桂枝用量少,麻黃用量多,因為寒症輕微而熱症嚴重。青蒿是主藥,能退燒,又能散寒,而且能作用於膀胱和胃部,既能解除膀胱的邪氣,又能消除胃部火氣,不僅不會把邪氣引向陽明經,還能把邪氣從陽明經排出。加上花粉,因為胡言亂語常伴有痰氣,花粉能化解胸膈中的痰,而且不會增加熱氣。加入到其他藥材中,能通上達下,化痰除邪,這樣就沒有胡言亂語了。

冬月傷寒,身熱二日即如瘧,人謂證傳少陽,誰知少陽原有寒邪,一遇傷寒,因之並見。小柴胡亦奏功,但法非宜。必重治陽明,兼治少陽為是。蓋陽明火邪未散,雖見少陽症,邪仍留陽明,寒熱譫狂,必因而起。惟重治陽明,則胃火自散,使邪不走少陽,少陽原存之寒邪孤立,何能復煽陽明之焰。

白話文:

冬天受了寒氣,發燒兩天後就像瘧疾一樣,人們認為病情傳到了少陽經。殊不知少陽經本來就有寒邪,一旦受了寒氣,兩種邪氣就會同時發作。小柴胡湯雖然有效,但治療方法不對。必須重點治療陽明經,同時兼顧治療少陽經纔是正確的。這是因為陽明經的火邪還沒有散去,即使出現少陽經的症狀,邪氣仍然留在陽明經。這時會出現寒熱交替、胡言亂語的症狀,必然是由於陽明經的邪氣所致。只有重點治療陽明經,胃火才會自行散去,讓邪氣無法轉入少陽經。少陽經原有的寒邪孤立無援,沒有能力再煽動陽明經的火氣。

陽明火息,少陽之邪自解。用,破邪湯,:石膏、玄參、茯苓三錢,柴胡、半夏、甘草、陳皮一錢,麥冬一兩。一劑熱解,瘧狀愈。方妙在石膏、玄參治陽明火,尤妙在用麥冬滋肺燥,恐肺燥不能制肝膽,且肺燥必取給於胃,則胃枯,火愈熾。今多用麥冬使肺潤,不藉胃土,肺氣得養,自能制木,少陽之邪,何能附和胃火作祟?況柴胡足舒少陽氣,苓、草二陳調和陽明,少陽邪無黨援,安得不破。

白話文:

當陽明胃火的熱氣消散時,少陽膽經的邪氣就會自行化解。此時使用破邪湯:

  • 石膏、玄參:各三錢,清瀉陽明胃火
  • 柴胡、半夏、甘草、陳皮:各一錢,調和陽明氣機
  • 麥冬:一兩,滋潤肺燥

一劑即可熱退,瘧疾症狀痊癒。

這個藥方的精妙之處在於:

  • 石膏和玄參可以清瀉陽明胃火。
  • 更妙的是使用麥冬滋潤肺燥,避免肺燥而無法剋制肝膽。因為肺燥必定會消耗胃氣,導致胃液枯竭,火氣更加旺盛。現在使用大量的麥冬滋潤肺部,肺氣得到滋養,就能剋制肝膽,少陽膽經的邪氣自然無法依附胃火作祟。
  • 再加上柴胡疏通少陽氣機,茯苓和甘草調和陽明胃氣,少陽邪氣失去了黨羽,自然會被攻破。

冬月傷寒,身熱三日,腹滿自利,人謂陽傳於陰,孰知腹滿自利,少陽太陰皆有,不辨陰陽,鮮不誤事。夫太陰自利,寒極而痛;少陽自利,熱極而痛。手按愈痛者少陽,按不痛者太陰。此仍須和解少陽邪,不可誤認太陰。用,加減柴胡湯,:柴胡、陳皮、甘草一錢,白芍五錢,茯神、梔子二錢,當歸三錢,枳殼、大黃五分。一劑腹滿除,二劑利止。

白話文:

在冬季受寒後,如果身體發熱超過三天,並伴有腹脹、腹瀉,一般人認為這是陽氣傳染到了陰氣。但其實,腹脹、腹瀉不一定是陰證,少陽和太陰兩經也可能出現。如果不能辨別陰陽證,很容易誤診。太陰腹瀉是寒氣過重而引起的疼痛,少陽腹瀉是熱氣過重而引起的疼痛。用手按壓腹部,疼痛加劇的是少陽證,不痛的是太陰證。因此,遇到這種情況,仍然需要和解少陽的邪氣,不能誤認為是太陰證。可以使用加減柴胡湯,具體用法如下:柴胡、陳皮、甘草各一錢,白芍五錢,茯神、梔子各二錢,當歸三錢,枳殼、大黃各五分。通常服用一劑,腹脹就可以消除,服用兩劑,腹瀉就可以止住。

此和解寓微攻,分消兼輕補,所以火邪易散,正又不傷。若大承氣,過於推蕩,大柴胡,重於分消,故定此方以治腹滿自利。

白話文:

這個方劑既能調和氣血,還有輕微的攻邪作用,既能消散病邪,又能適度地補益正氣。因此,火邪容易散去,正氣也不會受傷。而大承氣湯藥性太過猛烈,大柴胡湯分消作用太重,所以制定這個方劑來治療腹滿自利。

冬月傷寒,身熱四日,畏寒不已,人謂太陰轉少陰,誰知仍是太陰症。太陰脾、少陰腎似不同。然脾乃濕土,土中帶濕,則土原有水象,故脾寒即水寒,所以不必邪傳於腎,早有畏寒。法不必治腎,專治脾,寒症自消。用,理中湯加減,治。白朮一兩,人參,茯苓三錢,肉桂、附子一錢。

白話文:

冬季傷寒,發熱已經四天,仍然怕冷,人們以為是太陰寒證轉成了少陰寒證,其實仍然是太陰寒證。太陰脾經和少陰腎經看起來不同。但脾臟屬濕土,土中本就有濕,所以脾臟虛寒時就等於水寒,因此不必病邪傳入腎臟,就會出現怕冷。治療方法不必針對腎經,專門治療脾經,寒症自然會消失。使用理中湯加減治療。藥方如下:

  • 白朮一兩
  • 人參、茯苓各三錢
  • 肉桂、附子各一錢

一劑寒熱解。方用桂、附,似仍治少陰腎,然參、術為君,仍治脾。況脾、腎原可同治,參、術治脾亦治腎;況得桂、附,無經不達,安在獨留於脾。

白話文:

服用一劑藥就會緩解寒熱症狀。藥方中使用了桂枝和附子,好像仍然是治療少陰腎虛的方子,但人參和白術作為君藥,仍然是治療脾虛的。況且脾和腎本來就可以同時治療,人蔘和白術治療脾虛同時也能治療腎虛;況且有桂枝和附子助陣,藥力沒有達不到的經脈,怎麼會只停留在脾經上?

冬月傷寒,身熱五日即發厥,人謂邪入厥陰,誰知腎水乾燥不能潤肝。厥本厥陰症,邪未入於厥陰何發厥?蓋肝血燥極,必取給於腎,腎水枯,又受風邪,肝無所養,故發厥,母病子亦病。法但治腎,厥症自定,母安子亦安。用,子母兩快湯,:熟地、麥冬、玄參五錢,當歸、茯苓、山藥二錢,棗皮、芡實三錢,山藥二錢。一劑厥定,再劑身熱愈。

白話文:

冬天受寒感染風寒,身體發熱五天就會發作寒厥,人們認為邪氣進入厥陰經,但實際上是腎臟中的水液乾涸,無法滋養肝臟所致。寒厥原本是厥陰經的症狀,邪氣並未進入厥陰經,為何會發作寒厥?那是因為肝臟的血液過於乾燥,必須從腎臟取得滋養,但腎臟的水液已經枯竭,又受到風寒邪氣的侵襲,肝臟得不到滋養,因此發作寒厥,就像母親生病了,孩子也跟著生病一樣。治療的方法只須調理腎臟,寒厥的症狀自然就會好轉,母親好了,孩子也會跟著好。

使用「子母兩快湯」:

  • 熟地:5錢
  • 麥冬:5錢
  • 玄參:5錢
  • 當歸:2錢
  • 茯苓:2錢
  • 山藥:2錢
  • 棗皮:3錢
  • 芡實:3錢

一劑藥即可止住寒厥,再服用一劑,身體發熱的症狀也就能痊癒。

方純補腎,惟當歸涕肝血,治腎,肝在其中。所以不用芍藥者,過於酸收,不若單用補水,水足制火,為更勝耳。故子母兩快湯不用白芍,單用當歸也。且當歸善助地、棗生水,生水滋肝,即補腎腎制肝。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是補腎,但只用當歸可以濡潤肝血,治療腎臟問題,因為肝臟也在其中。之所以不用芍藥,是因為芍藥過於收斂酸澀,不如單獨使用來補水。水足夠了就可以剋制肝火,效果更好。所以子母兩快湯中不用白芍,只用當歸。另外,當歸可以幫助滋陰生水,生出的水又能滋養肝臟,從而補腎。腎臟強健就能制約肝臟。

冬月傷寒,身熱五六日,汗不解,仍有太陽症,人謂邪反太陽,誰知邪欲反不能反乎。邪不能反太陽,當無太陽症,宜不治太陽。然不治太陽轉多變。蓋邪不能返,窺門而入,已過勢也。太陽曾傳,用藥引歸,邪走原路,反易散。少用桂枝散之,一劑邪盡除。倘多用則焦頭爛額,易勝祛除?此用藥機權,不可不知。

白話文:

冬季傷寒,發熱五六天,汗出不解,仍然有太陽症的症狀,人們都說邪氣又轉回太陽經了,但其實邪氣並不能真正轉回去。邪氣無法轉回太陽經,就不應該出現太陽症的症狀,因此不應該治療太陽經。然而,如果不治療太陽經,病情可能會發生多種變化。因為邪氣無法返回太陽經,只好從其他途徑侵入身體,這表示邪氣的勢力已經衰退了。太陽經曾經被邪氣侵犯過,使用藥物引導邪氣返回太陽經,讓邪氣沿着原路走出來,這樣邪氣更容易散發。少量使用桂枝散,一劑就能除去邪氣。如果用量過多,則會導致頭暈眼花,反而不利於邪氣的祛除。這就是用藥的技巧權衡,不可不知。

冬月傷寒,至七日熱猶未解,譫語不休,人謂復傳陽明,誰知邪欲走陽明,陽明不受乎。陽明已經前邪,見邪則拒,似乎難入。然切膚之痛,前已備經,見邪再入太陽,震鄰之恐,號呼譫語,非若前邪實作譫語者比。治法不必專治陽明,以截陽明之路,散太陽之邪,斷不復入陽明。用桂枝湯。一劑譫語自止,何必用石膏湯重傷胃氣。

白話文:

冬季受寒,病程進入第七天熱度仍未消退,胡言亂語不停,有人說是陽明經再次受邪,其實是邪氣想轉移到陽明經,但是陽明經不受。陽明經已經被之前的邪氣侵犯過,見到邪氣就會拒絕,似乎很難再侵入。然而,皮膚痛的感覺已經經歷過了,看到邪氣再次侵入太陽經,就像鄰居受到了驚嚇一樣發出恐懼的尖叫,胡言亂語,與之前邪氣真正導致胡言亂語的情況不同。治療方法不必專門針對陽明經,而是截斷陽明經的路徑,驅散太陽經的邪氣,這樣邪氣就不會再侵入陽明經了。使用桂枝湯,一劑藥下去,胡言亂語就能自行停止,不必使用石膏湯,加重胃的損傷。

冬月傷寒,至八日潮熱未解,人謂邪再傳少陽,誰知邪在陽明,欲出未出乎。陽明多氣多血,氣血既多,藏痰亦不少。痰在胃膈,自發潮熱,不必假借少陽。況邪又將出,少陽前受陽明貽害,未免寒心,故現潮熱,其實未入少陽。法不須治少陽邪,宜解陽明熱。陽明熱解,少陽邪自散。

白話文:

在冬天患上傷寒,到了第八天仍然發熱不退,人們都以為邪氣轉移到了少陽經,但其實邪氣還在陽明經,想要出來又還沒完全出來。陽明經氣血充盛,氣血多了,痰液也會積累不少。痰液在胃部,就會引起潮熱,不必假借少陽經的關聯。況且邪氣又將要出來,少陽經之前受到陽明經的遺害,難免會受到寒氣影響,所以出現潮熱,但實際上邪氣還沒有進入少陽經。治療方法不應針對少陽經的邪氣,而應清除陽明經的熱氣。陽明經的熱氣消除了,少陽經的邪氣自然就會散去。

用,解胃湯,:青蒿,麥冬五錢,茯苓二錢,甘草五分,玄參三錢,竹葉五十片。一劑胃熱解,再劑潮熱退,不必三劑。此方息陽明焰,又解少陽氛。倘徒治少陽,陽明愈熾,倘息陽明,少陽又燥。有偏勝必有獨干,自然輕變為重,邪傳無已。今單治陽明,已有少陽治法,故收全功。

白話文:

可以服用解胃湯來治療:

  • 青蒿五錢
  • 麥冬五錢
  • 茯苓二錢
  • 甘草五分
  • 玄參三錢
  • 竹葉五十片

一劑藥可以解除胃熱,再服一劑可以退去潮熱,不用服到第三劑。這個方子可以平息胃經的熱火,同時也化解膽經的邪氣。

如果只治療膽經,胃經的熱火會更加旺盛;如果只平息胃經,膽經又會乾燥。偏勝一方必然會獨受其害,自然會從輕變為重,邪氣會不斷傳遞。現在只治療胃經,但其中已經包含了治療膽經的方法,所以可以收全功之效。

冬月傷寒,九日利不已,人謂邪入太陽,陽變陰症,誰知是陽辭陰症乎。變陰、辭陰何辨?變陰,陽傳於陰;辭陰,陽傳出於陰也。入陰自利,豈出陰亦自利?不知陰陽不接,多泄利不已,但入陰自利,腹必痛;出陰自利,腹不痛。至九日利不已,腹不痛者,離陰自利也。切戒太陰止利藥,用之邪傳入陰,危矣!法仍治少陽,解表裡則利止,寒熱之邪亦散。

白話文:

冬季發生傷寒,到了第九天腹瀉不止,一般認為是病邪侵入了太陽經,陽症轉為了陰症。但誰知道這是陽症假象,還是真正的陰症呢?陽症轉為陰症、陽症假象為陰症,如何區分呢?陽症轉為陰症,是陽氣傳入陰經;陽症假象為陰症,是陽氣傳出陰經。進入陰經自然會腹瀉,難道傳出陰經也會腹瀉嗎?不知陰陽不能相接,腹瀉不止,但進入陰經自發腹瀉,肚子一定會痛;傳出陰經自發腹瀉,肚子不會痛。一直到了第九天腹瀉不止,但肚子不痛的,就是傳出陰經自發腹瀉。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太陰經止瀉藥,用了以後病邪會傳入陰經,那很危險!方法還是治療少陽經,疏通表裡,腹瀉就會停止,寒熱之邪也會消散。

用,小柴胡湯,加減治之。柴胡、甘草一錢,茯苓三錢,陳皮五分。一劑利止,寒熱解。此專治半表裡邪,又分消水濕,既不入陰,又善治陽,故取效獨捷。

白話文:

使用小柴胡湯加減法治療。小柴胡、甘草各一錢,茯苓三錢,陳皮五分。一劑見效,寒熱症狀解除。這專門治療半表半裡的邪氣,還分消散水濕,既不侵入陰分,又能治療陽分,所以效果獨特迅速。

冬月傷寒十日,惡寒嘔吐,人謂邪再傳少陰,誰能知邪不欲入少陰乎。不入少陰何惡寒嘔吐?不知傳經再入太陰,中州之氣已經刻削,脾氣已虛,必耗腎中火氣,腎又曾經邪犯,自顧不遑,故邪入脾,脾甘自受,惡寒嘔吐,不待傳少陰始見。法單治太陰脾土,嘔吐可止。然不治腎,腎火不生脾土,惡寒終不愈。

白話文:

冬天感染風寒十天,惡寒嘔吐。人們都說邪氣已經傳入少陰經,但誰能知道邪氣其實並不想進入少陰經呢?既然沒有進入少陰經,為什麼會出現惡寒嘔吐?不知道邪氣已經再傳入太陰經,中州之氣已經損傷,脾氣虛弱,必定耗損腎中的火氣,而腎臟又之前被邪氣侵犯過,自身難保。所以邪氣進入脾臟,脾臟毫不反抗,出現惡寒嘔吐,並不需要傳入少陰經才會發作。治療方法是單獨治療太陰脾土,嘔吐可以緩解。但是如果不治療腎臟,腎火無法生髮脾土,惡寒將無法痊癒。

寒不除,嘔吐亦暫止。用,脾腎兩溫湯,:人參、巴戟、芡實、山藥三錢,白朮、肉桂一錢,丁香三分,肉蔻一枚。一劑寒止,二劑嘔吐除。方用參、術補脾,巴戟、芡實、山藥補腎,肉桂、丁香闢寒氣、旺腎火,以生脾土,則土氣自溫。

白話文:

如果寒氣未除盡,嘔吐症狀也暫時止住了,可服用脾腎兩溫湯:

用藥:人參、巴戟、芡實、山藥各三錢,白朮、肉桂各一錢,丁香三分,肉蔻一枚。

此方服用一劑,寒氣即可止住,兩劑即可除掉嘔吐。

方中使用人參、白朮補脾;巴戟、芡實、山藥補腎;肉桂、丁香驅除寒氣、壯旺腎火,以滋養脾胃,脾胃之氣自會溫熱。

冬月傷寒,十一日熱反更盛,發厥不寧,一日三四見,人謂邪再傳厥陰也,誰知邪不能傳肝乎。少陰寒水未入厥陰,何以發厥見熱症?然厥似熱非熱也。內寒甚逼陽,外見發厥,故不待傳入厥陰先發厥。此本死證,仲景無方,非無方也,以灸法神奇,示人以艾灸少陰者,正不必治厥陰也。

白話文:

冬季感受寒邪引起傷寒,十一天後熱症反而更加嚴重,出現發作性的昏厥,一天出現三四次。人們認為邪氣已經傳到了厥陰經,但是誰能知道邪氣不能傳肝呢?少陰經的寒水沒有進入厥陰經,為什麼會發厥並出現熱症?這種昏厥不是真正的發熱,而是內部寒冷嚴重迫近陽氣,外在表現為昏厥。所以不用等到邪氣傳入厥陰經才會發厥,而是會提前發作。這本來是致命的證候,仲景沒有提供方劑,不是他不提供,而是因為艾灸的方法非常神奇,他告訴人們用艾灸治療少陰經的寒邪,根本不用治療厥陰經。

雖灸之可,湯藥又安不可?用,回生至神湯,:人參三兩,肉桂三錢,白朮二兩,薑汁一合、蔥十條,用薑蔥汁同水煎服。一劑厥止,二劑身熱解。方用參、術雖多,苟非薑、蔥,不能宣發。邪伏腎中不得出,惟參、術得薑、蔥導之出外,不必走肝,厥自安。此治之巧也。

白話文:

雖然灸法可以治癒,但湯藥為何不可呢?可以使用回生至神湯:人參三兩、肉桂三錢、白朮二兩、薑汁一合、蔥十條,用薑蔥汁與水同煮後服用。服用一劑後抽搐便會停止,服用兩劑後發熱也會解除。這個處方中雖然用到了大量人參和白朮,但假若沒有薑和蔥,就無法宣發。邪氣藏伏於腎中無法排出,只有人參和白朮得到薑和蔥的幫助,才能將邪氣導出體外,無須通過肝臟,抽搐就會自然停止。這就是巧妙的治療方法。

冬月傷寒,十二日熱不退,不見發厥,人謂傷寒至厥陰,不發厥,熱自退。誰知虛極欲厥不得乎。熱深厥亦深者,元氣足以致之,此熱深不發厥,元氣不足以充也。傳經至十二日,已入肝,厥不應者,非熱之不深,乃元氣甚困焉,可因不厥即厥疑陰之不熱?治法補其肝氣,輔以解熱,則厥陰不燥,木氣又舒,邪不能留,非惟熱解而見厥,抑亦邪散而消厥。

白話文:

在冬季患上傷寒,十二天後高燒仍不退,但是沒有出現昏厥。人們以為這是傷寒病勢發展到了厥陰階段,但沒有發作厥證,高燒會自行退去。誰能想到,這是因為身體虛弱到了極點,想要發作厥證卻不能發作。高燒嚴重,厥證也會嚴重,這是因為元氣充足才會導致。而這種高燒不發厥證,是因為元氣不足以充盈。病邪傳經到了十二日,已經進入肝臟,沒有出現厥證,並不是因為高燒不嚴重,而是因為元氣非常虛弱。難道可以因為沒有發作厥證就懷疑陰寒沒有侵入嗎?治療方法是補益肝氣,同時輔助清熱。這樣一來,厥陰之氣就不會枯燥,肝木之氣也會舒展,邪氣就無法停留。不僅高燒會解除,同時還會因為邪氣消散而消失厥證。

用,消厥散,:白芍、當歸五錢,丹皮、黑荊芥三錢,生地、花粉二錢,甘草、人參、炒梔子一錢。一劑厥止,再劑厥定。此補肝涼血以治傳經傷寒。世無其膽,然肝燥內熱,因虛厥伏,非滋肝血,則熱深者何能外見?故必補虛而發厥,隨可棄厥而散熱,人可聞吾言而放膽。

白話文:

用消厥散:

組成:

  • 白芍 5 錢
  • 當歸 5 錢
  • 丹皮 3 錢
  • 黑荊芥 3 錢
  • 生地 2 錢
  • 花粉 2 錢
  • 甘草 1 錢
  • 人參 1 錢
  • 炒梔子 1 錢

功效:

  • 一劑藥可以止住厥症,再一劑藥可以完全緩解。
  • 此方滋養肝臟,清涼血液,用於治療傳經傷寒。

原理:

  • 一般人沒有勇氣使用此方,但肝臟乾燥內熱,導致虛厥潛伏,如果不滋養肝血,那麼深處的熱邪怎麼能顯露出來?
  • 因此,一定要通過滋補虛弱來引發厥症,然後再散熱解除厥症,希望大家可以相信我,大膽使用此方。

冬月傷寒,十二日後忽厥去如死狀,但心中大熱,四肢如冰,至三四日,體不腐,人謂屍厥。誰知邪火犯包絡,堅閉其氣以護心乎。傷寒未有傳心者,傳心即死。然邪傳心,因包絡虛不能障心也。若包絡無損,邪雖直搗心宮,膻中膜膈自足相拒。然邪遍傳六經,各各損傷,包絡相臣出死禦敵,號召勤王,絕不一應,惟堅閉宮門,與君同殉。各臟腑見君相號令不宣,自然解體,所以肢體先冷如死。

白話文:

在寒冷的冬季傷寒,十二天後突然昏迷得像死了一樣,但心中卻感到極度灼熱,四肢冰冷如冰。三四天後,身體不腐爛,人們都以為是死後僵硬。

殊不知是邪火侵犯包絡,包絡緊閉氣機以保護心臟。傷寒沒有傳到心臟的,傳到心臟就立刻死亡。然而邪氣傳到心臟,是因為包絡虛弱無法保護心臟。

如果包絡沒有受損,邪氣即使直衝心臟,膻中和膈膜也會自動抵抗。但如果邪氣遍傳六經,各個臟腑都受傷,包絡這個宰相就不敢出面迎敵,號召勤王,只會緊閉宮門,和國君一起殉國。

各個臟腑見君主和宰相都不發號施令,自然就解體(失去功能),因此四肢才先變冷如死。

苟有將斬關奪門,掃群妖,救君相,外藩響應,自必歸誠。治法惟助包絡加祛邪,可回死為生。用,救心神丹,:人參一兩,白芍一兩,黃連、半夏三錢,菖蒲二錢,茯苓五錢,附子一分。水煎,以竹筒通喉中,令人含藥送下,無不受。一劑氣蘇,再劑心熱自解,肢溫。厥症多熱,肢冷如冰,正心熱如火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強健,可以打通關卡,掃蕩邪惡,拯救君主和大臣,外族進攻也會自動臣服。治療方法只要幫助保護包裹臟腑的膜,並祛除邪氣,就能讓將死之人起死回生。服用救心神丹:人參一兩、白芍一兩、黃連和半夏各三錢、菖蒲二錢、茯苓五錢、附子一分。用清水煎煮,用竹筒灌入病人口中,讓病人含著藥送下去,幾乎所有人都能治癒。服用一劑,氣息就會恢復,再服用一劑,心熱就會自動消退,四肢變暖。厥症大部分是發熱,四肢冰冷如冰,而心卻熱得像火一樣。

熱極反為寒顫,顫極人死,心實未死。方以人參固生氣,黃連清心中包絡火,附子為先鋒,菖蒲為嚮導,引參、連突入心中,又得芍、苓,半夏平肝不助火,利濕共消痰,則聲援勢盛,攻邪尤易。或疑黃連清熱,何用人參?既用參,何必許多?孰知六經遍傳以攻心,臟腑自虛,用連不用參,則有勇無謀,必斬殺過甚,反傷元氣。主弱臣強,雖救君不能衛君,不幾虛用奇兵哉。

白話文:

當熱性到達極點會轉為寒顫,寒顫嚴重會導致死亡,但此時患者的心臟可能還沒有死亡。

這時可以使用人參來固護元氣,黃連來清熱降火,附子作為先鋒,菖蒲作為嚮導,引領人參和黃連深入心臟。

同時,再加入芍藥、茯苓和半夏。芍藥平和肝氣,不助於熱性;茯苓利濕化痰;半夏平肝化痰,不會助長火氣。

這樣一來,就能夠集合強大的力量來攻克邪氣。

有人或許會疑惑,既然黃連清熱,為何還要用人參?既然用了人參,為何還要用那麼多其他藥物?

其實,六經傳遍後,邪氣攻心,臟腑就會虛弱。如果只用黃連而不使用人參,就會勇猛有餘而謀略不足,很可能會過度攻伐邪氣,反而損傷元氣。

就好比主將軟弱,士兵強盛,即使想要拯救君主也無法保護,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奇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