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十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4)

1. 丹溪治厥活套

厥者,逆也。因氣血忤逆而作也。有氣虛血虛,有內傷外感,有火有痰,有屍氣等症不同。

如氣虛宜四君子湯,血虛宜四物湯

如外感宜雙解散加減,內傷宜補中益氣湯加減。

白話文:

如果是外感風寒,宜使用雙解散加減方加減治療;如果是內傷體虛,宜使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加減治療。

如屍氣卒厥,宜蘇合香丸之類。

如因痰,宜二陳湯竹瀝、薑汁;因火,直升陽散火湯加減。

白話文:

如果是痰濕導致的,宜用二陳湯加上竹瀝和薑汁;如果是火熱導致的,直接用升陽散火湯加減。

如蛔厥,此乃胃寒所生,宜理中湯加川椒、檳榔,吞烏梅丸

白話文:

如果是蛔蟲引起的嘔吐,這是因為胃部寒冷造成的,適合服用理中湯,並加入花椒和檳榔,再吞服烏梅丸。

如氣厥,宜八味順氣散,或調氣散之類。

白話文:

如果出現氣逆不順,建議服用八味順氣散或調氣散等藥方。

如熱厥,四肢煩熱,乃濕熱鬱於脾土之中,宜東垣升陽散火湯,乃火鬱發之。

白話文:

如果您發熱,而且四肢感覺灼熱,這代表濕熱鬱積在脾臟中,建議使用東垣升陽散火湯,藉此祛除鬱熱。

如寒厥,手足厥冷,多是氣血不足,宜補氣血藥中加附子以行補藥之力。

如飲酒人,或肥盛人,手足熱者,乃濕痰鬱火所致,宜二陳加芩、連、梔子之類。

白話文:

如同愛喝酒的人,或體重過重而手腳發熱的人,這是由於體內濕痰和鬱火所導致,適合服用以二陳湯為基礎,再加入黃芩、黃連、梔子等藥材的方劑。

如手足忽然逆冷,卒厥不知人者,多屬痰火,亦有陰先虧而陽暴絕者,宜多服獨參膏及竹瀝、薑汁。

如黑瘦人而火盛,宜四物加黃柏知母、竹瀝之類。

白話文:

如果皮膚偏黑偏瘦的人有熱症,適合服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竹瀝等清熱降火的藥材。

2. 治厥方

治陰厥,下利清穀,四肢逆冷,脈微。此乃元陽虧敗,陰寒乘之。法當復陽氣以散陰寒,是以用乾薑附子等復陽氣以散寒,甘草緩急,兼解附子之毒。

白話文:

治療陰厥證狀,患者腹瀉排出清澈的穀物殘渣,四肢冰冷,脈搏微弱。這是因為元陽虧虛,陰寒趁虛而入。治療方法應當恢復陽氣以驅散陰寒,因此使用乾薑、附子等藥物來恢復陽氣,驅散寒氣,再用甘草緩解急症,同時解附子的毒性。

乾薑(辛熱一兩),附子(辛熱,五錢),甘草(甘溫,二錢半),水二盅,煎一盅,服。(一本加蔥白三莖。)

白話文:

乾薑(辛熱,一兩)

附子(辛熱,五錢)

甘草(甘溫,二錢半)

水二碗,煎煮成一碗,服用。(可依喜好加入三根蔥白。)

治中氣虧敗,陰寒乘之而作厥。法當補中為本,散寒為標。是以用人參大棗等以補中氣,用吳茱萸生薑以散寒。

白話文:

治療中氣虛弱,陰寒乘虛而導致厥症。方法應該是補益中氣為主,溫散寒邪為輔。所以使用人參、大棗等中藥補益中氣,用吳茱萸、生薑等中藥溫散寒邪。

人參(甘溫,五分),大棗(甘溫,三枚),吳萸(苦辛熱,二分),生薑(辛溫,二分),水一盅,煎一盅,服。

白話文:

人參(溫熱藥性,五分)

大棗(溫熱藥性,三顆)

吳茱萸(苦辛溫熱藥性,二分)

生薑(溫熱藥性,二分)

加水一盅,煎煮成一盅藥湯服用。

治氣鬱作厥。法當疏利壅遏之氣。經云:辛以散氣。故用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砂仁藿香等諸辛竄以行壅滯之氣,甘草緩中和藥。

白話文:

用於治療因氣鬱而導致厥症。治療法應疏通堵塞的氣血。經典記載:「辛味藥能疏散氣鬱。」因此使用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砂仁、藿香等辛溫藥物,使它們通行滯氣;甘草緩和藥性,調和藥效。

白蔻(辛溫,一兩),丁香(辛溫,一兩),檀香(辛甘溫,五錢),木香(苦辛,五錢),砂仁(辛溫,五錢),藿香(辛溫,一兩),炙草(甘溫,一兩),共為細末,每以鹽沸湯調三五錢服。

白話文:

白蔻(辛溫,6 克),丁香(辛溫,6 克),檀香(辛甘溫,3 克),木香(苦辛,3 克),砂仁(辛溫,3 克),藿香(辛溫,6 克),生甘草(甘溫,6 克)。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取 3-5 克,用鹽水送服。

3. 附方

白話文:

理中湯、白虎湯、二陳湯、獨參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瓜蒂散、四逆湯、白通湯、茯苓甘草湯、桂枝麻黃各半湯、雙解湯等古代中醫藥方,都屬於治療傷寒疾病的方劑。

補中益氣湯,內傷門。

八味順氣散,氣門。

蘇合香丸,痰門。

升陽散火湯,火門。

四君子湯,氣門。

四物湯,血門。

4.

痹者,麻木不仁之謂也。症狀多端,是以方書有痛痹、行痹、著痹、周痹、肉痹、骨痹、脈痹等名之痹。雖然種種不同,未有不由體質虛弱,風寒濕氣乘之所致。是以經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風勝為走痹,濕勝為著痹,寒勝為痛痹。春月遇此為筋痹,夏月遇此為脈痹,秋月遇此為脾痹,冬月遇此為骨痹,至陰月遇此為肉痹是也。大抵痹之為患,在肌肉則麻木不仁,在筋則拘屈不便,在脈則血凝不流,入骨則重著不舉。

白話文:

「痹」就是麻木不仁的意思。它的症狀有很多種,因此醫書將它分為「痛痹」、「行痹」、「著痹」、「周痹」、「肉痹」、「骨痹」、「脈痹」等不同名稱。雖然症狀各異,但都是由於身體虛弱,風寒濕氣趁虛而入所造成的。經上說:「風寒濕三種病氣混雜在一起,就會形成痹症。」風氣盛行就會造成「走痹」,濕氣盛行就會造成「著痹」,寒氣盛行就會造成「痛痹」。在春天得痹症,是筋痹;在夏天得痹症,是脈痹;在秋天得痹症,是脾痹;在冬天得痹症,是骨痹;在至陰之月得痹症,是肉痹。總的來說,痹症影響肌肉,就會造成麻木不仁;影響筋,就會造成拘縮不便;影響血管,就會造成血流不暢;進入骨頭,就會造成沉重難以抬起。

若邪在肌肉之時,或針或汗或灸俱易成功。不然,至入筋骨之際,必不易治,患者醫者兩宜致意焉。雖然,有又氣虛不能導血榮養筋脈而作麻木者,有因血虛無以榮養肌肉,以致經隧澀澀而作麻木者,又不可專執汗灸針三法,當要分辨氣虛、血虛、痰飲、瘀血而療。如氣虛宜四君子為主加減,血虛宜四物為主加減,因痰導痰為先,因瘀血則行瘀為本,宜各推類,不可執一。

白話文:

當疾病還停留在肌肉層時,使用針灸或發汗或艾灸等方法,都比較容易見效。但如果病情已經深入筋骨,治療起來就困難了,這時候患者和醫生都要重視。不過,也有些患者是因為氣虛,導致氣血無法濡養筋脈而出現麻木;或者因為血虛,無法濡養肌肉,導致經絡不通暢而出現麻木。因此,不能只侷限於發汗、艾灸、針灸這三種方法,而應該辨別是氣虛、血虛、痰飲還是瘀血,然後再對症治療。比如氣虛就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組成的人參湯為主,並根據情況加減藥物;血虛就以當歸、熟地、白芍、川芎組成的四物湯為主,並根據情況加減藥物;如果是有痰液,就先化痰;如果有瘀血,就先活血化瘀。具體用藥,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不能拘泥於一種固定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