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醫辨》~ 卷之中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5)

1. 赤白濁

溺與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故《綱目》列之肝膽部。濁病在精道,故《綱目》列之腎、膀胱部。今患濁者,雖便時莖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唯竅端時有穢物如瘡膿、目眵淋漓不斷,初與便溺不相混濫,猶河中之濟焉,至易辨也。每見時醫以淋法治之,五苓、八正雜投不已而增劇者,不可勝數。

白話文:

尿液和精液排出體外的途徑不同。淋病發病於排尿的通道,因此《本草綱目》將其歸類在肝膽部。濁病發病於排精的通道,因此《本草綱目》將其歸類在腎、膀胱部。現在,患有濁病的人,雖然在排尿時莖部可能有刀割火灼的感覺,不過尿液本身是清澈的,只是尿道口端時常會出現膿液、眼疾分泌物,而且不會和尿液混在一起,就像河道中的堤壩一樣明顯,容易區分。我經常看到醫生把淋病的治療方法用在濁病上,例如五苓散、八正散等,這樣反而會加重病情,不勝枚舉。

予每正之,而其餘尚難以戶說也。蓋由精敗而腐者什九,由濕熱流注與虛者什一。

2.

男子、婦女疝氣,臍下冷痛,相引腰胯而痛,宜當歸四逆湯

丹溪治內郁之濕熱,煎方:枳實九粒(炒),桃仁十四個(炒),山梔仁九個(炒),吳茱萸七粒(炒),山楂四粒(炒),生薑如指大。上六味,同入擂盆擂細,取順流水一鍾,入瓶內煎至微沸,帶渣服。如濕勝㿗疝者,加荔枝核;如痛甚者,加鹽炒大茴香二錢;如痛處可按者,加薄桂少許。

白話文:

丹溪治療內部鬱積的濕熱,藥方:

枳實9粒(炒)

桃仁14粒(炒)

山梔仁9粒(炒)

吳茱萸7粒(炒)

山楂4粒(炒)

生薑拇指大小

將以上六味藥材一起放入研缽中搗碎,加一碗順流水,放入瓶中煮沸後微沸,帶渣服用。

  • 如果濕氣過重,有腹疝痛,加入荔枝核。
  • 如果疼痛嚴重,加入鹽炒大茴香2錢。
  • 如果疼痛處按壓後有反應,加入少許薄桂。

丸方:山梔二兩(炒),山楂四兩(炒),枳實(炒)、茴香(炒)各二兩,柴胡牡丹皮八角茴香各一兩(炒),桃仁、茱萸(炒)各半兩,末之,酒糊丸,空心鹽湯下五六十丸。陽明受濕熱,傳入大腸,發熱惡寒,小腹連毛際間悶痛不可忍,用梔子仁(炒)、桃仁(炒)、枳實(炒)、山楂各等分。同研細,入生薑汁半合,用水一小鐘,燙起煎令沸,熱服之。

白話文:

藥丸配方:

  • 炒山梔子:兩錢
  • 炒山楂:四錢
  • 炒枳實、炒茴香:各兩錢
  • 炒柴胡、炒牡丹皮、炒八角茴香:各一錢
  • 桃仁、炒茱萸:各半錢

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用酒調成糊狀,製成丸藥。空腹時,用鹽水送服 50-60 顆丸藥。

如果陽明經受濕熱侵襲,傳到大腸,會出現發熱惡寒、小腹(包括恥骨附近)劇烈疼痛的症狀,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 炒梔子仁、炒桃仁、炒枳實、山楂:各等分
  • 研成細末,加入半湯匙生薑汁
  • 加入一湯匙水,煮沸後趁熱服用

一方加茱萸。

丹溪云:疝有挾虛而發者,其脈不甚沉緊,而大豁無力者是也。然其痛亦輕,唯覺重墜牽引耳。當以參、術為君,疏導藥佐之。蓋疏導藥即桃仁、山楂、枳實、梔仁、茱萸、川楝、玄胡索、丁香木香之類是也。

白話文:

丹溪說:疝氣有虛弱引起的一種,其脈象不是很沉緊,但是按起來很空虛無力。這種疝氣的疼痛也較輕,只覺得重墜牽引的感覺。應當用人參、白術為主藥,再配用疏導藥物。所謂疏導藥,就是桃仁、山楂、枳實、梔仁、茱萸、川楝、玄胡索、丁香、木香這類藥物。

不問何證,皆可用生料五積散,每服一兩,入鹽炒吳茱萸、茴香各一錢,生薑三片,蔥白五寸煎,空心熱服。

白話文:

不管是什麼症狀,都可以使用生料五積散,每次服用一兩,放入鹽炒吳茱萸和茴香各一錢,生薑三片,蔥白五寸煎煮,趁熱空腹服用。

樓全善治謝人妻,小腹疼痛,小便不通,先艾灸三陰交,以茴香、丁香、青皮檳榔、桂、茱萸、玄胡索、山楂、枳實,又倍用黃檗煎服,愈。

白話文:

樓全善醫治一位謝姓病人的妻子,她患有小腹疼痛、小便不通的症狀。樓全善先在她的三陰交穴施以艾灸,並煎製了一種草藥湯劑給她服用。湯劑的成分包括:茴香、丁香、青皮、檳榔、桂枝、茱萸、玄胡索、山楂、枳實,其中黃檗的用量加倍。服用過草藥湯劑後,病人的病情好轉並痊癒。

3. 脫肛

寒者,以香附子、荊芥等分,煎湯洗之。熱者,以五倍子、朴硝煎湯洗之。亦用木賊燒灰,不令煙盡,入麝香少許,大便了,貼少許。或以五倍子末攤紙上貼肛,緩緩揉入。

白話文:

寒性痔瘡:

使用香附子、荊芥等量的材料煎湯洗滌。

熱性痔瘡:

使用五倍子、朴硝煎湯洗滌。

也可以使用木賊燒成灰燼,不要讓煙完全散盡,加入少許麝香,大便後敷貼少量。

或者將五倍子研末敷在紙上,貼在肛門處,緩緩揉入。

大腸熱甚與腸風者,涼血清腸散

瀉痢後大腸氣虛,肛門脫出,不腫不痛,屬氣血虛,宜補氣血為主。赤腫有痛,宜涼血祛風為主。補氣血,八珍湯十全散。涼血,生地、赤芍槐花槐角、黃栝蔞、雞冠花。疏風,防風羌活、荊芥。

白話文:

瀉痢後大腸氣虛

痢疾過後,大腸氣虛無力,肛門脫垂,但沒有腫痛,屬於氣血虛弱。治療應以補氣養血為主。

赤腫疼痛

肛門脫垂處發紅腫脹,伴有疼痛。治療應以清熱涼血、祛除風邪為主。

補氣養血

推薦藥方:八珍湯、十全散

清熱涼血

可用生地黃、赤芍藥、槐花、槐角、黃瓜、雞冠花等藥材。

祛除風邪

可用防風、羌活、荊芥等藥材。

生鐵三斤,水一斗,煮取五升,出鐵,以汁洗。內服磁石散

4.

薛新甫云:初起焮痛、便秘,或小便不利者,宜清熱涼血,潤燥疏風。若氣血虛而寒涼傷損者,調養脾胃,滋補陰精。若破而久不愈,多成痔漏,有穿臀、穿陰、穿腸者,宜養元氣、補陰精為主。大便秘澀或作痛者,潤燥除濕。肛門下墜或作痛者,瀉火除濕。墜腫痛或作癢者,祛風勝濕。

白話文:

薛新甫說:痔瘡初期疼痛、便祕或小便不通暢時,應該清熱涼血、潤肺疏風。如果是氣血虛弱或寒涼傷身的,就要調養脾胃,滋補陰精。如果是痔瘡破裂久治不愈,可能會變成痔漏,穿透臀部、陰道或腸道,這時就要以養元氣、補陰精為主。大便祕結或疼痛時,要潤肺除濕。肛門墜痛時,要清熱除濕。墜腫疼痛或瘙癢時,要祛風勝濕。

腫痛、小便澀滯者,清肝導濕。若有患痔而兼疝,患疝而兼下疳,皆屬肝腎不足之變症,但用地黃丸益氣湯以滋化源為善。若專服寒涼治火者,無不致禍。

白話文:

腫脹疼痛、小便困難的人,可以用清肝利濕的方法治療。如果患有痔瘡合併疝氣,或疝氣合併生殖器潰瘍,這些都是肝腎功能不足的變證,用地黃丸、益氣湯來滋養調理根源是最好的。如果只用寒涼藥物來治療熱證,肯定會帶來禍患。

5.

或問:痞屬何臟?邪屬何氣?曰:嘗考之《內經》,有陽明之復,心痛痞滿者。注:以清甚於內,熱鬱於外。太陽之復,心胃生寒,心痛痞悶者。注:以心氣內燔。備化之紀,病痞;卑監之紀,留滿痞塞;太陰所至,為積飲、痞膈。注:皆以陰勝陽也。由是觀之,則是受病之臟者,心與脾也。

白話文:

有人問:痞病屬於哪個臟腑?邪氣是什麼性質?

回答:根據《內經》的記載:

  • 陽明經復發,會出現心痛、痞滿。這是因為清氣過剩在內,熱氣鬱積在外。
  • 太陽經復發,心胃會生寒,導致心痛、痞悶。這是因為心氣內熱。
  • 備化之紀(脾胃主運化功能正常),會出現痞病;卑監之紀(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會出現痞塞。
  • 太陰經(脾經)所到之處,會形成積飲、痞膈。這些都是因為陰氣勝過陽氣所致。

由此可見,痞病受影響的臟腑是心和脾。

因而怫鬱壅塞不通為痞者,火與濕也。其論致病所由之邪,則不可一言而盡。天氣之六淫外感,人氣之五邪相乘,陰陽之偏負,飲食、七情之過節,皆足以亂其火土之氣。蓋心,陽火也,主血。脾,陰土也,主濕。凡傷其陽,則火怫鬱而血凝,傷其陰,則土壅塞而濕聚,二臟之病,相去不離方寸間,至於陰陽之分,施治之法,便不可同也。何則?《金匱要略·水病篇》謂: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者,二條同是語也。

白話文:

由此,如果心中鬱悶,身體不通暢,形成痞塊,多是火氣和濕氣所致。論述導致疾病的因素,不能言盡。天氣的六淫外邪入侵,人體的五邪互相影響,陰陽失衡,飲食、七情過度,都足以擾亂脾胃之氣。心屬陽火,主血。脾屬陰土,主濕。如果損傷陽氣,就會導致火氣鬱悶、血液凝結;如果損傷陰氣,就會導致脾土壅塞、濕氣積聚。心脾兩臟的病變,距離很近,只有方寸之間。至於陰陽之分,治療方法也不相同。因為《金匱要略·水病篇》中說:心下硬塊如盤子,邊緣像旋轉的杯子,這是水飲引起的症狀。

但一條之上有氣分二字,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為水寒之邪閉結,氣海之陽不布,榮衛不行。一條用枳朮湯,為中焦水停土壅故也。又「胸痹篇」云:胸痹,心下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一證列二方,原其意,蓋是留氣結在胸為重者,便須補中。

白話文:

但是「條文之上」有「氣分」兩字,適用於使用桂枝、麻黃、附子、細辛和去芍藥的湯劑,治療水寒邪氣阻塞,氣海之陽無法散佈,榮衛之氣無法運行。另一條文使用枳朮湯,這是因為中焦有水停滯、濕土壅塞。另外,「胸痹篇」提到:胸痹(胸痛),心下有痞悶感,氣滯結在胸中,胸部脹滿,脅下逆衝心臟,可以用枳實、薤白、桂枝湯為主方,人蔘湯也可以。同一個病證列出兩種方劑,原本的用意是,如果滯留的氣結在胸部較嚴重,就需要補益中氣。

又: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傷寒論》中有謂:病人手足厥冷,脈作緊,邪結在胸中者,當吐之。脈浮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下之。茲二者為不汗、下而痞滿,從其邪有高下,故吐下之不同。若經汗下而心下痞,則以諸瀉心湯。大抵痞與結胸,同是滿硬,但結胸則湧治,豈非仲景治痞亦在心脾二臟,從火土之陰陽者歟,各適其宜而治。高者越之,下者竭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溫而行之。

白話文:

另外,如果心中有痞塊,各種逆氣導致心臟懸吊疼痛,可以使用桂枝生薑枳實湯治療。《傷寒論》中說:如果病人手腳冰冷,脈搏緊促,說明邪氣停留在胸中,應該採取吐法治療。如果脈搏浮大,心窩反硬,說明熱氣侵犯臟器,應該採取下法治療。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沒有出汗或瀉下而導致痞滿,根據邪氣在身體上部或下部的不同,吐法和下法也不同。如果經過出汗和瀉下治療後,心窩仍然有痞塊,可以服用瀉心湯。總的來說,痞證和結胸都是表現為滿硬,但結胸會出現嘔吐,難道仲景治療痞證也是針對心脾兩臟,根據火土的陰陽屬性,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嗎?對於上部邪氣,用吐法使其排出;對於下部邪氣,用下法使其排出;對於上氣不足,用推拿和陽氣提振的方法;對於下氣不足,用溫暖和通行的藥物。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郁者開之,結者解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實則瀉,隨機應變以為治。

若酒積雜病,下之大過,亦作痞滿,宜升提胃氣,以血藥兼之。

脾胃弱而轉運不調為痞,宜四君子湯。傷於勞倦者,補中益氣湯,大病後元氣未復而痞者,亦宜之。

白話文:

脾胃虛弱,導致氣機運行失調,形成痞塊,可以用四君子湯來治療。如果痞塊是由於勞累過度引起的,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大病之後元氣未恢復導致痞塊,也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

脈之右關多弦,弦而遲者,必心下堅,此肝木克脾上,鬱結涎閉於臟腑,氣不舒則痞,木香順氣湯

白話文:

如果右關脈呈現很多弦脈,弦脈又跳動得緩慢,那麼患者一定有心下痞滿的情況,這是因為肝木克犯了脾土,導致臟腑鬱結、涎液阻塞,氣機不順暢才會導致痞滿,這時候可以用木香順氣湯來治療。

海藏云:治痞獨益中州脾土,以血藥治之,其法無以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