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安

《傷寒指掌》~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腹滿

腹屬陰屬裡。故陽明裡症是腹滿。三陰俱有腹滿。太陽汗後腹滿。脾胃不和也。二陳湯厚朴和之。陽明潮熱腹滿。燥矢也。下之。身黃小水不利腹滿。濕熱也。茵陳蒿湯

邵評:腹滿有汗後脾胃不和之虛滿。有燥矢濕熱二症之實滿。當分因施治。

太陰腹滿。有虛寒。如腹滿時痛。食不下。吐利交作是也。理中湯加厚朴。有實熱。如腹滿大痛。咽乾便秘。或發黃。或暴下赤黃。此脾家實熱。為轉屬陽明。宜承氣加減。(合參準繩金鑑)

邵評:腹滿有虛寒。是太陰本症。宜溫中。有實熱。是太陰轉屬陽明。宜下之。

2. 腹痛

邪氣入里。與正氣相搏。則腹痛。故太陽無腹痛。少陽有脅痛而無腹痛。陽明裡症有腹痛。三陰俱有腹痛。當分部位。中脘痛屬脾。脈沉遲者內寒。理中湯。陽脈澀。陰脈弦。小建中湯

邵評:三陽惟陽明。有腹痛。三陰俱有腹痛。須分部位。當察其所痛之因。分別施治。

少腹痛屬厥陰界分。四肢逆冷。小便清白。是冷結膀胱。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溫之。如不厥冷。小便自利者。是血蓄膀胱。宜桃仁承氣湯。小便不利者。是水蓄膀胱。五苓散。大小便俱不利者。是水熱蓄積。八正散

邵評:少腹痛有血蓄、水蓄、水與熱俱蓄三因分別。治法甚精。惟桃仁承氣之大黃。宜用醋炒。

若大實。小腹滿痛。或繞臍攻痛。不大便。脈實者。承氣湯

邵評:胃腑熱實。燥屎作痛。故用下法。

發熱口渴。脈弦洪而腹痛者。屬脾熱。芍藥黃芩湯。腹痛欲吐利。煩躁飽悶者。防痧毒。當刺委中、少商等穴。(合參準繩金鑑)

邵評:痧穢內滯。氣閉作痛。治宜芳香開泄。

按腹痛有虛實。按之痛甚屬實。按之痛減屬虛。有寒熱。自下逆攻而上者。火也。自上奔迫於下者。寒也。又傷寒腹痛。以涼水試之。其痛稍可者。熱也。轉甚者。寒也。

邵評:辨明虛實寒熱痛勢之不同。甚精。

又評:試辨寒熱之法亦當。

3. 發黃

傷寒發黃。惟陽明太陰兩經有之。陽明病。應遍身有汗。今但頭汗出。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身必發黃者。瘀熱在裡。內外無從發泄也。發汗已。身目皆黃者。大發濕家汗。風去濕不去也。發汗已。太陰病。身當發黃。因小便不利。濕土為熱所蒸。而黃色外現也。若小便自利。小腹硬滿者。瘀血發黃也。

邵評:以小便利不利。分發黃蓄血。是已。惟膽汁入血為膽黃。其症治尚須補入。治法。陽明發黃。乃胃家移熱於脾。必二便俱秘。茵陳蒿湯。太陰發黃。是脾家濕熱。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茵陳五苓散

邵評:發黃有太陰陽明濕熱虛實之不同。若發黃而二便俱秘者。乃陽明胃實。移熱於脾。故宜用下。若發黃而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乃太陰脾濕蒸熱。故宜清利。

若發黃。汗出身冷。脈沉遲者。陰黃也。茵陳五苓加乾薑(參準繩)

邵評:寒濕留滯而成陰黃。故宜溫通。若更陽虛。可用茵陳四逆湯

金鑑云。表實無汗發黃者。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汗之。裡實不便者。宜茵陳蒿湯下之。無表裡症而熱甚者。宜梔子柏皮湯清之。大便溏。小便不利。發黃者。宜茵陳五苓散利之。陰證發黃者。宜茵陳四逆湯溫之。環口黧黑。冷汗者。陰黃死症也。身體枯燥如煙煤者。陽黃死症也。

邵評:發黃有汗下清利溫五種治法。治黃之法。不外是矣。陰黃陽絕。陽黃陰涸。均是死症。

4. 吐利

按太陰腹痛吐利。一屬寒濕。六脈沉細。舌潤不渴。是也。宜理中、二陳、藿、樸之類。溫中散寒。一屬濕熱。舌燥口渴。小便短赤。是也。宜二陳、二苓、枳實厚朴、川連之類。清熱利濕。

邵評:太陰腹痛吐利二症。有寒濕濕熱二因。宜溫宜清。治法不同。必須詳辨。

5. 太陰新法

東南之地。水潦歸焉。居其處者。多蒙濕邪之害。然閩廣濕勝。江浙則濕熱相兼。感之為病。內應太陰。以太陰濕土所主也。今將太陰本病傳經。並列於下。病無遁形矣。

凡見腹痛。吐利交作。脘悶不食。六脈沉細。或伏。舌苔黑滑。或白滑。口不渴飲。此太陰感寒本病也。當以理中湯為主治。兼外感加蘇葉。脹滿加厚朴。有食加青、陳、楂、曲之類。吐多加丁香、藿梗。瀉多加木香木瓜。(太陰感寒)

邵評:此太陰感寒之正法。

有腹痛痞滿。嘔吐不納。舌燥渴飲。或大便泄瀉。小水不利。或二便俱秘。此濕熱內結於太陰。急宜開之。須半夏、赤苓、厚朴、草蔻、川連、通草、廣皮、滑石之類。如便秘不瀉。加枳實大黃行之。此即轉屬陽明也。(濕熱內結)

邵評:此濕熱內結之正法。

如發熱不已。頭重身痛。大便順。小便澀。脘滿不飢。舌苔白膩。脈象沉細而緩者。此濕邪內著。太陰受病也。宜二陳、茅朮、厚朴、豬苓澤瀉、茵陳、米仁、姜皮之類。濕邪去。熱自退矣。汗多加桂枝秦艽。汗少加紫蘇。(濕邪內著)

若發熱一身盡痛。而兼四肢微腫者。此風濕流注手足也。宜二陳。加米仁、桂枝、秦艽、防己羌活、木瓜、片薑黃之類。足脛紅腫。合二妙。(風濕流注)

凡傷寒熱甚不解。但頭汗出。腹滿溺澀。目黃口渴。舌苔黃膩。此濕熱鬱於太陰。欲發黃也。急用茵陳二苓、枳實、厚朴、黃柏梔子、茅朮、秦艽、車前、澤瀉等。利之清之。二便俱秘。小腹脹滿者。此轉屬陽明也。宜茵陳蒿湯。(濕熱發黃)

凡遇傷寒發熱之症。已經解表清裡。俱不應。但看舌苔白滑黏膩。脘悶噁心。口不渴飲。雖熱不欲去衣被者。此外感風濕之邪。著於太陰肌軀之表。其病尚在氣分。宜解肌法。用桂枝。秦艽、紫蘇、半夏、苓皮、姜皮、厚朴、廣皮之類、微微汗之。則風濕俱去矣。(肌表風濕)

邵評:此肌表風濕之正法。若一身盡痛。可再加羌、防、白芷

若外感濕邪。又兼內傷生冷。以致寒熱泄瀉者。太無神朮散加減妙。(內外寒濕)

以上諸條。皆太陰本經自病。

若邪從陽經傳入太陰。則熱愈深。毒愈甚。舌見純黃純黑。唇齒焦燥。目黃面赤。腹大熱。或晡熱。手足不欲暖蓋。小便赤澀。舌無芒刺者。熱毒暴下也。舌起芒刺者。大便不通也。三陰無竅。俱借陽明為出路。故兼見陽明證者為輕。大便通者。只宜清裡解毒。大便不通者。

兼導之清之。清裡解毒。如犀角、芩連、梔翹、銀花、人中黃之類。導下。如枳實、厚朴、檳榔、大黃之類。(陽邪傳入太陰熱症)

若由失表失清。以致毒邪凝結於裡。陷於太陰。每有發為五癍者。其症反脈靜身涼。有似邪退正復之象。但看舌苔純黃中見黑點。純黑中見紅點。或黑苔聚於中心。此皆生癍之驗也。火重者癍必紅。毒深者癍反白。若藍癍。則食毒俱足。胃將爛矣。紫癍發於少腹章門之間。毒傳於腎也。

黃癍發於手足唇口之上。毒歸於脾也。均屬危惡之症。治法亦只清解毒火。宣通氣血。用犀角、連翹赤芍、銀花、川連、人中黃、栝蔞皮、牛蒡子、檳榔、楂肉、天蟲、角刺之屬。內外兩解。若見面白目青。則陽氣下陷。已屬不治。此藥又不可投。若見身上汗出津津。則元氣已泄。

其死尤速。蓋病邪傳裡。雖病太陰。而三陰與之同病者也。所藉者獨一肺經而已。肺氣開則面紅。肺氣閉則面白。若面黃則膽氣絕矣。身黃則脾氣絕矣。病在三陰。臨症者。尤宜深察焉。(陽邪內陷太陰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