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楨

《傷寒大白》~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發狂

經云:邪入於陽則狂。又云:重陽為狂。《傷寒書》以熱毒入胃,併入於心,遂使狂言妄語,大渴引飲,然此指熱甚一條而言也。夫發狂症,內傷有痰熱、挾食、驚氣、蓄血、血虛、失精、神不守舍七者之分,今外感以表邪壅閉,裡熱內結、血蓄、癍毒、挾痰、食滯、陰躁七者之別,未可概以火熱治之,而犯誤下寒涼抑遏之弊也。表邪壅閉者,其人素有積熱,外冒表邪,不得發泄,內擾神明,遂使志識昏迷,但見狂妄。

白話文:

古書中說:「邪氣進入陽經,就會發狂。」又說:「陽經過盛也會導致發狂。」《傷寒雜病論》記載,熱毒進入胃中,再侵入心臟,就會導致狂言妄語、口渴引飲。不過,這種說法只針對熱證嚴重的一種情況。

實際上,發狂症有七種內因:痰熱、夾食、驚氣、蓄血、血虛、失精、神不守舍。現在再加上外因的七種情況:表邪壅閉、內熱內結、血蓄、癍毒、夾痰、食滯、陰躁。因此,不能簡單地將所有發狂症都用治療火熱的方法來處理,否則容易犯下誤用寒涼藥物壓制病情,反而更加嚴重的錯誤。

對於表邪壅閉導致的發狂證,患者原本就有積熱,外邪侵襲肌表,無法宣發,擾亂了神志,導致神識昏迷,表現為狂妄。

即有表邪,因內有積熱,不宜辛溫發散。無汗,脈浮數,先以羌活沖和湯散表,後以雙解散和解表裡。邪熱內結者,六脈沉數,唇焦口渴,手足多汗,狂亂譫語,二便閉澀,當以黃連解毒湯涼膈散導赤各半湯清利裡熱。若大便不通,有下症者,承氣湯下之。蓄血發狂者,如狂喜忘,漱水在口,不能不咽,寸脈見芤者,血蓄上焦也,當歸桃仁湯主之。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尺脈見芤者,血蓄下焦也,桃仁承氣湯;甚者抵當湯

白話文:

表證

  • 如果有表邪(外感風寒),但體內有鬱熱,不適合用辛溫發散藥。
  • 如果沒有出汗,脈浮數(浮弱而頻快),先用羌活沖和湯發散表邪,後用雙解散和解表裡。
  • 邪熱內結:六脈沉數(沉緊而頻快),嘴脣乾裂口渴,手足多汗,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大便小便不通暢,應使用黃連解毒湯、涼膈散、導赤各半湯清熱解毒。
  • 如果大便不通,有裡證,要用承氣湯瀉下。

蓄血

  • 蓄血發狂:如狂喜忘形,含漱口水在口中,無法不咽,寸脈(腕部橈動脈脈位)出現鼓脹,說明血蓄在胸腔以上,應使用當歸桃仁湯。
  • 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尺脈(腕部尺動脈脈位)出現鼓脹,說明血蓄在下腹部,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嚴重者可使用抵當湯。

癍毒發狂者,內伏癍毒,外被風寒所束,或食生冷抑遏,或因食滯中焦,癍毒不得發越,內擾神明,左脈或浮或躁者,羌活敗毒散。生冷抑遏,食滯中焦,右脈滑大者,保和散平胃散。時氣發狂者,四時之疫氣沿門患之,當察時令所屬,應發表者,羌活敗毒散;應和解者,雙解散;應清涼者,涼膈散、黃連解毒湯

白話文:

患有狂躁症狀的癍毒

內伏癍毒,外受風寒所阻,或因食用生冷寒涼食物而壓抑,或因食物停滯在中焦,導致癍毒無法發散,擾亂精神。左脈浮或躁動,可用羌活敗毒散。

因生冷抑遏或食滯中焦引起的狂躁

右脈滑大,可用保和散、平胃散。

因時氣發作引起的狂躁

時疫之氣流行,沿門傳染,應根據當時節氣,分辨應採取發散、和解或清涼的治療法。應發散者,可用羌活敗毒散;應和解者,可用雙解散;應清涼者,可用涼膈散、黃連解毒湯。

另有挾食發狂者,外感時令,內傷飲食,滯於中焦,則多譫語,症似陽狂,但脈大不數,口不消水為異,亦宜平胃保和散等煎湯服之。又有挾痰發狂者,中脘有痰,胸膈痞滿,迷塞包絡,口出無倫語,症似陽狂,但唇不焦,口不渴,舌有滑苔,痰在上焦,寸脈滑大,法先吐之,鹽豉湯探吐。痰在中焦,關脈洪滑,二陳湯竹瀝膽星;有結痰痰積者,加海石、瓦稜子。

白話文:

另外,還有一種因為飲食不當導致發狂的情況。由於外受時令之邪,內傷飲食,導致中焦氣機不暢,就會產生大量胡言亂語的症狀,類似於陽狂。但是脈搏洪大有力,不數,口不渴,這是與陽狂不同的特點。這種情況也適合服用平胃保和散等方劑煎湯服用。

還有因痰飲導致發狂的情況。中脘有痰,胸膈痞滿,痰飲迷濛心神,導致言語不清,症狀類似於陽狂。但是嘴脣不乾燥,不口渴,舌上有滑膩的苔,說明痰飲在上焦。可以切寸脈,如果脈象滑大有力,就先用鹽豉湯催吐以祛痰。如果痰飲在中焦,可以切關脈,脈象洪滑,就服用二陳湯加上竹瀝、膽星草。如果有結成塊的痰飲,就再加海石、瓦稜子。

脅肋脹滿作痛,有實候者,先以導痰湯服之。有下症者,以滾痰丸下之。陰躁發狂,另具陰症門。

白話文:

如果肋骨下兩側脹滿疼痛,有實症徵兆的,先服用導痰湯。有便祕症狀的,用滾痰丸瀉下。陰寒燥熱導致發狂,另在陰證門中記載。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下,當先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白話文:

太陽經的病症沒有解除,熱邪瘀結在膀胱,患者會像發狂一樣,此時出現便血癥狀的人會痊癒。如果熱邪尚未從體表解熱,還不能攻下,應該先解表。表邪解除了,但是小腹仍然急結的話,纔可以攻下,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

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經淤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發病後六七天,表症仍然存在,脈象微弱而沉細,但卻沒有胸悶脹滿的感覺,患者發狂,這是因為熱邪在下焦,小腹應該又硬又脹。小便通暢者,排出血便就會好轉。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太陽經被淤熱阻滯於內臟。可以使用抵當湯來治療。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諦也,抵當湯主之。

三條詳註蓄血。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庵然如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白話文:

陽明經熱證,初期想吃東西,小便反而不順暢,大便正常,身體骨節疼痛,胸腹有灼熱感,神情恍惚像發狂,渾身汗流而出就好了,這是水液運化不暢,同時與汗液一道排出體外,脈象緊實的話,病情就會好轉。

此條詳註身痛。

羌活沖和湯,見發熱。

發狂不用表藥,今以表邪未解,故先散表邪,然後或清熱,或消食,或消痰。

雙解散

羌活,葛根柴胡防風荊芥石膏黃芩滑石,山梔,連翹知母甘草桔梗

白話文:

羌活:祛風除濕,緩解頭痛、肌肉痠痛。 葛根:滋潤清熱,解表疏風,退燒。 柴胡:疏肝理氣,解熱退燒。 防風:解表散寒,祛風除濕。 荊芥:發散風寒,止頭疼鼻塞。 石膏:清熱降火,退燒。 黃芩:清熱解毒,消炎止痢。 滑石:清熱利尿,解渴止瀉。 山梔:清熱涼血,止血。 連翹:清熱解毒,消炎。 知母:滋陰降火,清熱潤肺。 甘草:調和諸藥,補益脾胃。 桔梗:宣肺止咳,祛痰。

表邪發狂,止須解表;裡熱發狂,止須清裡;若表裡俱見之症,以此方雙解表裡。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石膏

發狂之症,外無表邪,里無痰食,則以此方清裡熱。

涼膈散

桔梗,天花粉,連翹,薄荷,黃芩,大黃芒硝,山梔

白話文:

桔梗:具有祛痰止咳、利咽開音的功效。

天花粉: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薄荷:具有疏風清熱、利咽止痛的功效。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降火解毒的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瀉火、通腑泄結的功效。

芒硝:具有清熱瀉下、通便解毒的功效。

山梔:具有清熱瀉火、清利濕熱的功效。

心藏神,肺藏魄,心肺為邪熱所冒,則神識昏迷,狂言譫語,故以此方清上焦心肺之熱。

承氣湯,見大便結。

狂亂系熱結在裡,故大便不通而狂亂者,宜用此方。

導赤各半湯

木通,生地,甘草,黃連,知母,滑石,麥冬,山梔,黃芩,犀角

白話文:

**木通:**利尿、通淋 生地: 滋陰涼血 甘草: 調和藥性、益氣 黃連: 清熱燥濕 知母: 滋陰降火 滑石: 利尿、清熱 麥冬: 養陰潤肺 山梔: 清熱涼血 黃芩: 清熱燥濕 犀角: 清熱解毒

心為熱冒,則發譫狂,故以導赤散瀉心湯上清心經之火,加滑石,導心火;下通小便而出,加知母、山梔、黃芩兼清上焦肺火。以利小便,莫如清肺,清肺熱又莫如利二便也。

白話文:

當心中有熱氣上衝頭部時,就會出現發燒、說胡話和狂躁的症狀。因此,治療方法是用導赤散合瀉心湯。

導赤散:用來清瀉心火。 瀉心湯:用來清瀉心經的熱氣,並加入滑石,以引導心火向下。 知母、山梔、黃芩:用來清瀉上焦(肺部)的熱氣。

利尿是清瀉肺部熱氣的最佳方法,而利尿的最佳方法又是清瀉大便和小便。

當歸,桃仁,紅花,丹皮,山楂,澤蘭葉

白話文:

當歸: 一種草藥,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顏的功效。

桃仁: 桃子的種子,具有活血化瘀、通便潤腸的功效。

紅花: 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丹皮: 牡丹樹皮,具有清熱涼血、安神鎮靜的功效。

山楂: 一種水果,具有活血化瘀、消食健胃的功效。

澤蘭葉: 一種水生植物,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

如狂喜忘之症,血結者多,故以此方治之。不應,再加枳殼、大黃,直達大腸。

桃仁承氣湯,見蓄血。

血停上焦,用上方,兼化兼行;血蓄下焦,用此方。

抵蓄湯,見蓄血。

此方行血至重,然淤血沉結,非此不可。

羌活敗毒散,見發熱。

疫毒必從毛竅口鼻感入,故疫症發狂見表症者,宜先散疫毒。

保和丸

山楂,麥芽萊菔子,熟半夏,連翹,香附,枳殼

白話文:

山楂:活血化瘀、消食健脾 麥芽:消食化積、開胃健脾 萊菔子:消食化痰、行氣寬胸 熟半夏:除濕化痰、消食止嘔 連翹:清熱解毒、祛風散熱 香附:理氣活血、疏肝解鬱 枳殼:理氣和胃、降逆止咳

熱甚加梔、連;濕鬱痞滿,合平胃散、石菖蒲

發狂症,皆以陽火主治。亦有食滯中焦,生冷抑遏,故特補此消導法門。

二陳竹瀝膽星湯

熟半夏,白茯苓陳皮,甘草,膽星,竹瀝

寒涼凝結,加生薑;內有積熱,加梔連;濕鬱,合平胃散;氣結,加枳殼、香附、石菖蒲。

白話文:

如果出現寒涼凝滯的情況,可以加入生薑。如果體內有內熱的情況,可以加入梔子、連翹。如果有濕氣鬱結的情況,可以使用平胃散。如果有氣滯的情況,可以加入枳殼、香附、石菖蒲。

滾痰丸

礞石,黃芩,大黃,黃柏,沉香

胃實食重,熱結大腸,用承氣湯下之。表邪下早,內陷心胸,用陷胸湯下之。今熱痰膠固腸胃,以此方下之。

白話文:

胃部實熱而且食物積滯,熱氣積結在大腸,使用承氣湯來下瀉。外在的病邪早早地深入體內,導致心胸疼痛,使用陷胸湯來下瀉。現在熱痰黏結在腸胃中,使用這個方子來下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