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梔子乾薑湯方第三十七

梔子(十四枚擘味苦寒),乾薑(二兩味辛熱),

白話文:

梔子(14枚,擘開,味道苦、寒性),乾薑(2兩,味道辛、熱性),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苦以湧之。梔子之苦。以吐煩。辛以潤之。乾薑之辛。以益氣。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病人舊微溏者。裡虛而寒在下也。雖煩。則非蘊熱。故不可與梔子湯。內經曰。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後乃治其他病。

白話文:

這位病人以前就有點拉肚子,這是由於體內虛弱,寒氣沉降在裡面。即使煩躁不安,也不一定是由於體內有火氣,所以不能服用梔子湯。內經上說,先有泄瀉,然後其他疾病才發生的,在治本時,必定先調理好,之後才能治療其他疾病。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發出汗。出汗後,病情仍未見好轉。仍然感到發熱。心中悸動,頭部暈眩,身體震顫,感覺像要倒地。適應症:真武湯。

發汗不解。仍發熱。邪氣未解也。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汗出亡陽也。裡虛為悸。上虛為眩。經虛為身瞤振振搖。與真武湯主之。溫經復陽。

白話文:

發汗後症狀未見改善,仍發熱,這是邪氣尚未解除的緣故。心下悸動,頭暈,身體瞤動,動搖振振欲墜地,這是汗出亡陽的表現。裡虛則悸動,上虛則眩暈,經虛則身體瞤動振振搖。服用真武湯可以治療。能夠溫經復陽。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津液不足也。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膀胱裡熱則淋。反以湯藥發汗。亡耗津液。增益客熱。膀胱虛。必小便血。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痓。

表虛聚熱則生瘡。瘡家身疼。如傷寒。不可發汗。發汗則表氣愈虛。熱勢愈甚。生風。故變痓也。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衄者。上焦亡血也。若發汗。則上焦津液枯竭。經絡乾澀。故額上陷。脈急緊。諸脈者。皆屬於目。筋脈緊急。則牽引其目。故直視。不能眴。眴瞬合目也。針經曰。陰氣虛。則目不瞑。亡血為陰虛。是以不得眠也。韓氏云。此人素有衄血證。非傷寒後。如前條之衄也。故不可發汗。

白話文:

鼻出血是上焦血不足引起的。如果發汗,上焦津液枯竭,經絡乾澀,所以額頭凹陷,脈搏急促緊繃。所有的脈絡都與眼睛相連。筋脈緊急,則牽引到眼睛,所以眼睛直視不能轉動。轉動是閉上眼睛。針灸經上說:陰氣虛,則眼睛不能閉合。血虛就是陰虛,所以不能入睡。韓氏說:這個人原來就有鼻出血的症狀,不是傷寒後才發生的,像前面一條所說的鼻出血一樣。所以不能發汗。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針經曰。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亡血發汗。則陰陽俱虛。故寒慄而振搖。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缺。

汗者心之液。汗家重發汗則心虛。恍惚心亂。奪汗則無水。故小便已。陰中疼。

王三陽云。血家汗家。俱指本人平時舊病言之也。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

病人有寒。則當溫散。反發汗。損陽氣。胃中冷。必吐蛔也。

王三陽云。溫散者。理中湯之類是也。

活人云。先服理中丸。次服烏梅丸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後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病在表者。汗之為宜。下之為逆。病在裡者。下之為宜。汗之為逆。經曰。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白話文:

如果疾病表現在身體表面,應該採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而採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是錯誤的。如果疾病表現在身體內部,應該採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而採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是錯誤的。經典中記載:陽氣旺盛、陰氣虛弱,發汗後就會死亡,瀉下後就會痊癒。陽氣虛弱、陰氣旺盛,發汗後就會痊癒,瀉下後就會死亡。

婁氏云。陽盛。則陽並於陰。故宜下。陰盛。則陰並於陽。故宜汗。陽並於陰。沉而實也。陰並於陽。浮而實也。

白話文:

婁氏說:陽氣盛時,會侵入陰氣的領域,所以應該採用瀉法的治療。陰氣盛時,會侵入陽氣的領域,所以應該採用發汗法的治療。陽氣與陰氣混雜,會造成沈降且實證的狀況。陰氣與陽氣混雜,會造成浮升且實證的狀況。

又云。陽盛陰虛。是病在裡。陽虛陰盛。是病在表。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數表。數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

白話文:

傷寒。醫生讓他吃下瀉藥。接著讓他繼續拉肚子。清稀的穀物也無法止瀉。身體疼痛的,應急當救治裡症。後身疼痛。清稀的糞便自行調和的,應當及時多次發表。多次泄瀉。應該用四逆湯。救治表症。應該用桂枝湯。

傷寒。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數里者。以裡氣不足。必先救之。急與四逆湯。得清便自調。知裡氣已和。然後急與桂枝湯。以救表。身疼者。表邪也。內經曰。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此以寒為本也。

白話文:

傷寒症,因下利而持續腹瀉,清穀不止,身體疼痛。此時應急用數裏丸,因為裡氣不足,必須先救治。趕快給予四逆湯,服用後腹瀉即可自愈。知道裡氣已經調和,然後再給予桂枝湯,來救治表症。身體疼痛是表邪引起的。內經說:「疾病發作而元氣不足,先治標,後治本」。這裡以寒邪為本。

王三陽云。此證當照顧協熱利。須審其利之色何如。與勢之急緩。不可輕投四逆桂枝也。

沈亮宸云。此大關鍵。不可不知。若兩感者。亦可類推矣。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陽病見陰脈。裡虛甚矣。若不瘥三字緊甚。言此時當急投四逆救里不可緩也。緩則無及矣。

發熱頭痛。表病也。脈反沉者。里脈也。經曰。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見表病而得里脈。則當瘥。若不瘥。為內虛寒甚也。與四逆湯救其里。

白話文:

發熱頭痛,是表證疾病。脈象反倒是沉遲的,這是裡脈。經書上說,表證疾病,脈象應該是浮大。現在脈象反倒是沉遲,所以知道他會痊癒。看到表證疾病,卻得到裡脈,那麼就可以痊癒了。如果不痊癒,就是內虛寒證很嚴重了。用四逆湯來溫補他的心陽。

王宇泰云。此為陽病得陰脈。若以發熱體痛。證在太陽。遲投四逆。則病生他變矣。

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後復下之。

白話文:

太陽病。先用瀉下法治療,但病情沒有好轉。接著再用發汗法治療,因此表裡都虛弱了。這個人因此而引起感冒。感冒通常出汗了就會自愈。這是因為汗出,表裡就調和了。得到汗出了,裡證還沒有調和。然後再用瀉下法治療。

冒者、郁也。下之則裡虛而亡血。汗之則表虛而亡陽。表裡俱虛。寒氣怫鬱。其人因致冒。金匱要略曰。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汗出則怫鬱之邪得解。則冒愈。金匱要略曰。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汗出表和。而里未和者。然後復下之。

白話文:

冒病的人,是由於體內鬱熱沒有發散出去所引起的。如果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就會導致裡氣虛弱而出現貧血的症狀。如果發汗治療,就會導致表氣虛弱而出現陽氣不足的症狀。表裡兩虛,寒氣鬱結,所以導致冒病。金匱要略中說,如果出現貧血後又發汗,就會導致寒氣增加,從而導致鬱冒。發汗之後,鬱結之邪氣得以散解,冒病就會治癒。金匱要略中說,要治療冒病,一定要發大汗,大汗之後,表氣才能恢復正常。如果表氣恢復正常後,裡氣還沒有恢復正常,就需要再次瀉下治療。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尚未解除時。脈象中,陽脈和陰脈的搏動都停止了。必定會先出現寒戰、發抖。然後,出汗而解。但如果只有陽脈的脈象微弱,先出汗就能解決。但如果只有陰脈的脈象微弱,用下氣的方法就能解決。如果想用下氣法治療,應該用調胃承氣湯。

細觀經文言陰陽俱利。則自然汗出而解。此振慄作汗。不必發汗明矣。但陽脈微則先自汗而解。陰脈微尚須下之而解。先汗出與下之自有分別。

白話文:

仔細觀察《傷寒雜病論》的經文,提到陰陽兩者都平順了,(病症)就會自然出汗而癒。這稱之為「振慄作汗」,(這種情況)不必再用發汗劑來幫助出汗了。然而,如果陽脈已經微弱了,那麼只要病人首先出汗了,病情就可痊癒。而陰脈微弱的情況,則還需要服用瀉劑纔能夠痊癒。先出汗和服用瀉劑之間是有分別的。

脈陰陽俱停。無偏勝者。陰陽氣和也。經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今陰陽既和。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陽不足而陰有餘也。經曰。陽虛陰盛。汗之則愈。陰脈微者。陰不足而陽有餘也。經曰。陽盛陰虛。下之則愈。

白話文:

脈搏中的陰陽二氣都處於停滯狀態,沒有偏勝的一方。這說明陰陽之氣很和諧。經典中說:寸口、關上、尺中這三個部位的脈搏,大小、浮沉、遲數等方面都相同。這種脈象表明陰陽平衡,即使病情嚴重,也應當會好轉。現在陰陽已經和諧,一定會先出現振奮、出汗的症狀,然後疾病就會好轉。但如果陽脈微弱,說明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經典中說:陽虛陰盛,出汗就會好轉。如果陰脈微弱,說明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經典中說:陽盛陰虛,瀉下就會好轉。

王三陽云。陰陽俱停者。三部相等。皆微脈也。既見微脈。不必更用汗下法。彼必自汗出。自便利而愈。不必如成先生陽盛陰虛之說也。蓋觀經文用調胃與若字可知矣。非必當下之下也。

白話文:

王三陽說:陰陽雙停的人,脈搏均勻,都是細微的脈象。既然發現了細微的脈象,不必再使用發汗、瀉下的方法。病人必定會自然出汗,自然便利而康復。不必像成無己先生所說的那樣,陰盛陽虛之說。可以從經文中使用「調胃」和「若」字可以知道。不一定非要用瀉下的方法。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太陽中風。風並於衛。則衛實而榮虛。榮者、陰也。衛者、陽也。發熱汗出陰弱陽強也。內經曰。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與桂枝湯。解散風邪。調和榮衛。

白話文:

太陽中風,風邪與衛外之氣互相交爭,進而使衛氣實熱,榮氣虛弱。榮氣是屬陰,衛氣是屬陽,所以會發熱、出汗,這都是陰弱陽強的症狀。內經中說:「陰虛的時候,陽氣必然會聚合在陰處。」所以患有太陽中風的人,會出現少氣、時熱而汗出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桂枝湯來治療。桂枝湯能疏散風寒邪氣、調和榮衛之氣。

傷寒。中風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患病五、六天。反復發燒、畏寒,胸脅部脹滿疼痛,悶悶不樂而且不想吃東西。煩躁,喜歡嘔吐。或胸中煩悶而沒有嘔吐。或口渴。或腹痛。或脅肋下痞硬不適。或心下悸動不安。小便不利或不口渴。身上有些微熱,或咳嗽,服用小柴胡湯。

病有在表者。有在裡者。有在表裡之間者。此邪氣在表裡之間。謂之半表半裡證。五六日。邪氣自表傳裡之時。中風者。或傷寒。至五六日也。玉函曰。中風五六日。傷寒。往來寒熱。即是。或中風。或傷寒。非是傷寒再中風。中風復傷寒也。經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

白話文:

疾病有的在表面,有的在裡頭,也有介於表面與裡頭之間的。邪氣在表裡之間的,稱之為「半表半裡證」。到了五、六天,邪氣從表面傳到裡面的時候,中風的人,或傷寒的人,也到了五、六天了。《玉函經》說:「中風五、六天,傷寒,來來往往的忽冷忽熱,就是這樣」。或者中風,或者傷寒,不是傷寒再中風,中風以後又傷寒。經書說:「傷寒、中風有柴胡證」,只要看到一個證就是了。

不必悉具者。正是謂或中風或傷寒也。邪在表則寒。邪在裡則熱。今邪在半表半裡之間。未有定處。是以寒熱往來也。邪在表。則心腹不滿。邪在裡。則心腹脹滿。今止言胸脅苦滿。知邪氣在表裡之間。未至於心腹滿。言胸脅苦滿。知邪氣在表裡也。默默、靜也。邪在表。則呻吟不安。

白話文:

不必全部具備的,正是指或中風或傷寒。邪氣在體表則身體寒冷。邪氣在身體裡面則身體發熱。現在邪氣在體表和體內之間,還沒有確定地方。以致於寒熱交替。邪氣在體表,則心腹不滿。邪氣在身體裡面,則心腹脹滿。現在只說胸脅苦悶,知道邪氣在體表和體內之間,還沒有到心腹滿的程度。說胸脅苦悶,知道邪氣在體表和體內。默默,安靜。邪氣在體表,則呻吟不安。

邪在裡。則煩悶亂。內經曰。陽入之陰則靜。默默者。邪方自表之裡。在表裡之間也。邪在表則能食。邪在裡則不能食。不欲食者。邪在表裡之間。未至於必不能食也。邪在表。則不煩不嘔。邪在裡。則煩滿而嘔煩。喜嘔者。邪在表方傳裡也。邪初入里。未有定處。則所傳不一。

白話文:

病邪在體內,則煩悶亂。內經說,陽氣進入陰中則安靜。沒有任何症狀是病邪正在從體表往體內轉移。在體表和體內之間。病邪在體表,則能吃得下東西。病邪在體內,則吃不下東西。不想吃東西,是病邪在體表和體內之間,還沒有到完全不能吃東西的地步。病邪在體表,則不煩悶,不嘔吐。病邪在體內,則煩滿而嘔吐,煩悶。喜歡嘔吐,是病邪正在從體表傳到體內。病邪剛進入體內,還沒有確定的部位,因此傳播不一。

故有或為之證。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即是此或為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