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43)

回本書目錄

別論 (43)

1. 茵陳五苓散之注釋

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金匱要略》)

【註】

白話文:

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治之。(《金匱要略》)

此方證僅有「黃疸病」三字,頗漠然。故東洞翁下本方定義為治五苓散證而發黃者,此言有理,可從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的證狀只用「黃疸病」三個字來概括,顯得太過簡略。所以東洞翁在下方開定義為治療服用五苓散後出現黃疸的病症,這個說法有道理,可以參考。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主小便不利,用於發黃之輕證。故《聖濟總錄》云:『此方治陰黃,身如橘色,小便不利。』陰黃之證,詳見於《巢氏病源》,非謂陰證也,謂無熱狀耳。若此證有熱狀者,宜選用梔子蘗皮湯及茵陳蒿湯。…東垣治酒客病,以用此方為最宜,蓋平日醉酒與煩悶不止者,以發汗利小便之方法為適宜也。」

白話文: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介紹這個處方是治療小便不利的,主要針對輕微的黃疸。因此《聖濟總錄》說:「此方治療陰黃,全身皮膚呈現橘子色,小便不利。」陰黃證的詳細介紹在《巢氏病源》中有說明,這裡所說的陰黃並不是指陰證,而是指沒有發熱的症狀。如果這個證狀伴隨著發熱的症狀,則應該選擇使用梔子蘗皮湯和茵陳蒿湯。...東垣認為用此方治療因酗酒而生病的人最合適,因為平日裡醉酒和煩悶不止的人適合用發汗和利小便的方法治療。

求真按:「上說亦可補仲景所未備。」

茵陳五苓散方

茵陳蒿8克,五苓散4克。

煎法用法同前。

白話文:

茵陳五苓散方

【組成】

  • 茵陳蒿:8 克
  • 五苓散:4 克

【用法】

煎服方法與前面相同。

【按語】

上說還可以補救仲景沒有備齊的藥物。

《醫方口訣集》曰:「有一人,五月間乘梅雨往返於大阪,自覺身體微熱,四肢倦怠。一醫作風濕用藥,則惡食甚,一醫作傷寒治,則發熱甚。醫治經月,前證愈甚,至寓求治。診之脈沉,問曰:『渴乎?』曰:『渴。』『小便利乎?』曰:『不利而色黃。』予曰:『《金匱》有曰:“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當發黃。

白話文:

《醫方口訣集》中記載著,有一個人在五月份的梅雨季節來回大阪,他感覺自己身體微微發熱,四肢疲乏。有一位醫生診斷他患有風濕,於是給他開了治療風濕的藥,但服藥後他更加厭食。另一位醫生診斷他患有傷寒,於是給他開了治療傷寒的藥,但服藥後他的發熱症狀更加嚴重。兩位醫生治療了一個多月,病人的病情反而加重了,於是他就來求助於我。我診斷了他的脈象,發現他的脈象沉緩。我問他:「你口渴嗎?」他說:「口渴。」「你小便通暢嗎?」他說:「小便不通暢,而且顏色發黃。」我說:「《金匱要略》中說過:“脈象沉緩,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通暢的人,將會患上黃疸。”

”又曰:“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因日晚不及為末,唯作湯藥服之,一帖而食進,五帖而熱退,十帖而病如失,後用調理而安。」

白話文:

另外還說:「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治。」由於天色已晚來不及研磨成藥粉,只能當湯藥服用,一帖藥服用後就能吃得下東西了,五帖藥服用後熱症退了,十帖藥服用後,病情好像消失了,後來再用藥調理,就痊癒了。

求真按:「如據此治驗觀之,則本方證必非無熱者,則前記淺田氏之說,似不可盡信也。」

白話文:

求真按:「如果根據這個驗方來看,那必定不是沒有熱的證狀,所以前面寫到的淺田氏的說法,好像並不能完全相信。」

2. 豬苓湯之注釋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傷寒論》)

白話文:

陽明經的病症,脈搏浮浮緊緊,咽喉乾燥口苦,肚子脹滿而喘氣,發熱且出汗,不畏寒反而怕熱,全身沉重。若是發汗,則會煩躁,心神恍惚,說出胡言亂語。若是針灸,必定會感到恐懼不安,煩躁不眠。若是瀉下,則胃中空虛,外感之邪氣侵入膈膜,心中煩躁,舌苔增厚者,使用梔子豉湯來治療。如果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者,使用白虎湯加上人參湯來治療。如果脈搏浮浮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者,使用豬苓湯來治療。(傷寒論)

【註】

本條雖論白虎湯大承氣湯梔子豉湯、白虎加人參湯豬苓湯等之五證及其鑒別法,茲止說白虎加人參湯證與豬苓湯證之區別於下。

白話文:

本條雖論述白虎湯及大承氣湯、梔子豉湯、白虎加人參湯、豬苓湯等五種病證及其鑑別法,但在此僅說白虎加人參湯與豬苓湯的區別,如下:

本方證與白虎加人參湯證於渴欲飲水一點俱相等,然彼因熱毒之故,體液消耗,內外俱枯,故必有口舌乾燥,煩渴引飲之狀,而無小便不利之候,而本方證以水毒蓄積為主證,熱毒不過為客證,故無口舌乾燥,雖渴欲飲水,然無煩渴引飲之狀,小便必不利,以之不難分別之。且彼證之脈常洪大或滑大,本方證之脈必浮,以此又可得而區別之。

白話文:

這個病症和白虎加人參湯病症在渴欲喝水這一點上完全相同,但是,前者由於熱毒的原因,體液消耗,內外都乾枯,所以必定有口舌乾燥、煩渴引飲的現象,而沒有小便不利的症狀,而這個病症是以水毒蓄積為主症,熱毒不過是客症,所以沒有口舌乾燥的症狀,雖然渴欲喝水,但是沒有煩渴引飲的現象,小便必定不利,以此不難區分這兩種病症。而且,前者病症的脈象常常洪大或滑大,這個病症的脈象必定浮,以此又可以區分這兩種病症。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傷寒論》)

【註】

白話文:

陽明病,出汗多而口渴的人,不能給予豬苓湯。因為出汗多會導致胃中乾燥,而豬苓湯會利尿,更加速水分流失,導致胃中更乾燥。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為白虎加人參湯證,故本條亦如上條,所以示二方證之鑒別法也。即陽明病之煩渴,因高熱持久,體液涸竭,故可與白虎加人參湯,以滋潤枯燥之組織。若誤以有奪取水分作用之本方,則體液益奪,反而增惡,故有不可與之之誡。

白話文:

陽明病,汗出多而口很渴的人,屬於白虎加人參湯證,所以這條藥方與上一條相同,目的是為了顯示兩個藥方的鑑別方法。陽明病的煩渴,是因高熱不退,體內液體乾涸,所以可以服用白虎加人參湯,滋潤乾涸的組織。如果誤用有奪取水分作用的這個藥方,那麼體內液體會更加枯竭,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有不可以一起服用的警告。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傷寒論》)

【註】

白話文:

少陰病,腹瀉六七天,咳嗽並嘔吐口渴,心煩不安無法入眠的人,應以豬苓湯治療。(《傷寒論》)

所謂少陰病者,脈微細,但欲寐,且下痢也。然本方證亦有下痢,且心煩不得眠,類似於陰病之但欲寐,故仲景假以本方證為少陰病,本方列於少陰篇。然其實本方證非陰病,而為陽病,則本方亦非熱劑而為冷劑也。本條不舉小便不利,是因已述於前,故略之。其下利與嘔,俱由小便不利所致也。又渴者為有濕熱,而心煩不眠亦由濕熱侵入頭腦也。

白話文:

所謂少陰病,脈搏微弱而細小,患者只想睡覺,而且還腹瀉。然而原本的方劑證候也有腹瀉,而且心煩睡不著,這類似於少陰病的只想睡覺,所以仲景假借原本的方劑證候為少陰病,而將這個方劑列在少陰篇。但事實上這個方劑證候並非少陰病,而是陽病,所以這個方劑也不是熱性藥劑,而是寒性藥劑。條文中沒有提到小便不利,是基於之前已經說過,所以這裡就省略了。腹瀉和嘔吐,都是由於小便不利所引起的。另外,口渴是因為有濕熱,而心煩睡不著也是因為濕熱侵入頭腦所致。

東洞翁本方定義云:「治小便不利或淋瀝,渴欲飲水者。」又云:「小便淋瀝,便膿血者(便,小便也)。」

求真按:「上說能補仲景之不足,故余亦從,以本方用於膀胱尿道疾患,尤於淋病有奇效也。」

豬苓湯方

白話文:

**東洞翁本方的定義:**治療小便不通暢或滴滴答答,口渴想喝水的人。又說:「小便滴滴答答,小便中有膿血的人(小便,是指小便)。」

**求真按:**上面說明能夠補充仲景的不足,所以我也有所遵循。因為本方用於膀胱尿道疾病,特別是淋病,有奇效。

豬苓湯方

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7克。

白話文:

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 14 公克。

上銼細,以水二合,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或冷服。

豬苓加甘草湯

豬苓湯中加甘草7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豬苓湯證有劇痛者。

豬苓加大黃湯

豬苓湯中加大黃3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豬苓湯證而宜下者。

此二方為和田東郭之創方也。

豬苓加薏苡仁湯

豬苓湯中加薏苡仁10克。

【主治】治豬苓湯證而排膿不止者。

此方余所始創也。

白話文:

豬苓加甘草湯方

在豬苓湯中加入甘草 7 克。煎煮和服用方法同上。

主治:治療豬苓湯證狀中有劇烈疼痛的患者。

豬苓加大黃湯方

在豬苓湯中加入大黃 3 克。煎煮和服用方法同上。

主治:治療豬苓湯證狀且需要瀉下的患者。

以上兩種藥方是和田東郭創立的。

豬苓加薏苡仁湯方

在豬苓湯中加入薏苡仁 10 克。

主治:治療豬苓湯證狀且膿液不止的患者。

這個藥方是我最初創立的。

《古方便覽》本方條曰:「一男子患血淋二三年,一日血大出,痛不可忍,目眩不知人事。余即與此方,漸漸收效而不再發。」

白話文:

《古方便覽》中有一則藥方,記載著一位男子患有血淋多年,某天突然大量出血,疼痛劇烈,眼睛昏眩,甚至昏迷了。作者用此藥方治療,患者逐漸康復,不再發作。

《尊水瑣言》曰:「滿身洪腫,以手按其腫,頗有力,放手即復脹,然氣息如平常者,是豬苓湯證也。又一種腫勢如前,腰以下雖滿腫,臂、肩、胸、背無恙,呼吸如平常者,是亦可用豬苓湯,不必問其渴之有無也。」

白話文:

《尊水瑣言》一書中提到:「全身出現嚴重的腫脹,如果用手按在腫脹的地方,會感到有強大的反彈力,一放手腫脹立刻恢復,然而患者的呼吸狀態卻和正常人一樣,這就是典型的豬苓湯適應症。另外有一種情況也與上述相似,腫脹的情況主要集中在腰部以下的部位,而手臂、肩膀、胸部、背部都沒有腫脹,呼吸狀態也與正常人一樣,這種情況同樣可以使用豬苓湯,而不必特別詢問患者是否感到口渴。」

《東郭醫談》曰:「一男子下血,大、小便不通,腹滿欲死,醫與四物湯加山梔、黃柏之方,腹滿仍甚。…余以豬苓湯加大黃,小便漸次通快。」

白話文:

《東郭醫談》記載:「有一名男子腹內出血,而且大、小便不通,腹脹得想要死去。醫生給他開了四物湯,加上山梔、黃柏的藥方,服用後腹脹仍然很嚴重。……我給這個病人用豬苓湯加上大黃,他的小便漸漸通暢。」

求真按:「此下血未明言為腸出血,抑係血尿,恐為前者。」

白話文:

按照此處的記載,下血的來源尚未明確,可能是腸道出血,也可能血尿,恐怕是前者。

《青州治驗錄》曰:「師曰:『前有若山某患淋疾者乞治,診得莖中有贅肉如紉,小便淋瀝如絲,疼痛甚,故如圖作具入尿道口,以取其贅肉。去畢,小便出如瀧,而後入青蛇或後衝紉(青蛇、後衝者為膏藥之名,青蛇紉、後衝紉者,塗膏藥於紉也),並以豬苓加將主治之,不日痊愈。』」

白話文:

「青州治驗錄」中記載:「老師說:『以前有位姓山的先生患有淋疾,求我治療。診斷後發現他的莖中有贅肉,像縫紉線一樣,小便時淋漓如絲,疼痛劇烈。因此我依據圖示製作器具,伸入尿道口,以取出贅肉。取出贅肉後,小便像瀑布一樣暢通。隨後我塗上青蛇膏或後衝紉膏藥於縫紉線上(青蛇膏和後衝膏是膏藥的名稱),並使用豬苓加將主湯來治療。不久之後,他便痊癒了。』」

求真按:「大黃之別名為將軍,故豬苓加將者,即豬苓加大黃湯也。」

白話文:

大黃有別名為將軍,因此豬苓加上將軍,就是豬苓加大黃湯。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淋病點滴不通,陰頭腫痛,少腹膨脹而痛者。若莖中痛,出腫血者,兼用滑石礬甘散。」

白話文:

ERROR

孕婦七八月後,有陰戶焮熱腫痛,不能起臥,小便淋瀝者,以三棱針輕輕刺腫處,放出瘀水後,再用此方,則腫痛立消,小便快利。若一身悉腫,發前證者,宜越婢加朮湯

白話文:

孕婦在懷孕七、八個月後,如果出現陰戶灼熱腫痛的症狀,並且伴有排尿困難,可以採用三棱針輕輕刺破腫脹部位,放出瘀水。然後可以用此藥方來治療,腫痛就會立刻消失,小便也會通暢。如果全身都腫脹,並且出現了發熱的症狀,則應服用越婢加朮湯。